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逆袭的狱警 > 第114章 外劳点 脏乱差

逆袭的狱警 第114章 外劳点 脏乱差

作者:枯树昏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1 17:24:58 来源:书海阁

下午两点钟来到沙坪市的市区一个建筑工地,这是比较近、地处繁华都市的一个外劳点。

走近外劳点,没有看到围墙岗亭大门,就是一根绳子围起来留了一个几米宽的一条道。

走近外劳点,只见一位民警斜躺在一个土堆上面的靠椅上,靠椅上面支了一个遮阳伞,一个罪犯也坐在民警旁边。

在工地的四周各有一个罪犯,看守着工地上的罪犯“打井”。

当那个监督岗罪犯看到谭卫兵一行四人后,他慌忙给斜躺在椅子上的民警说:“有领导来了。”

那个民警一弹就站起来,看到谭卫兵几个人后,马上跑过来。

他跑到闫监面前后喊了声“闫监好!”就没有下文了。

闫监问:“你们今天点上几个干部上班(值班)?”

民警说:“我们今天三个人,点长和另外一个干部在工棚休息。我去喊点长过来?”

闫副监狱长说:“你坚守你的岗位,在岗要在状态,仅靠监督岗,罪犯跑出了沙坪你可能还不知道。我们自己去工棚找他。”

于是顺着边上的绳子朝着前面走,谭卫兵和沙坪监狱的闫副监狱长就一起来到工地的工棚区域。

首先进入第一个工棚,工棚的中间有两张办公桌,里面靠墙有一个柜子,然后有几把椅子,办公桌和椅子上都有一层灰。泥巴地面满是废纸烟头瓜子壳,办公桌凌乱地摆放着喝水的盅子、散落的信笺纸、笔记本和两个夹子夹着文件或资料。看这个工具的构造就是这个外劳点的办公室兼会议室。

来到第二个工棚,推开虚掩的门,一股说不出的酸臭味迎面扑来。只见里面并排三个上下铺的铁床,其中有两个床的下铺上有人睡觉,但并没有醒来,更没有起来。

谭卫兵皱了皱眉,这环境实在糟糕透顶。他转身看向沙坪监狱的间副监狱长,他也是一脸无奈。

就在这时,躺着的人中有一个翻了个身,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到众人后吓了一跳,他慌张地坐起身子,眼神中却有着迷茫。

闫副监狱长说:“都起来,监狱局政治部的谭主任检查工作来了。”

说完就带着谭卫兵主任往工棚外面走。在等这个民警起来的时候,闫副监狱长对谭卫兵说:“谭主任,这个是点长常拥军。”

常拥军走出工棚门,对着闫副监狱长说:“闫监好!”

闫副没有回答他,偏头对着谭卫兵说:“谭主任,我们还是在办公室坐着座谈一下再说,好不好?”

谭卫兵说:“好,听你安排。”

常拥军一听,马上跑到办公室,用一个毛巾地办公桌和椅子擦了擦,抹了抹,然后请谭卫兵和闫科去坐。

这时另一个睡觉的人也来到办公室,谭卫兵看到他穿的是便服,可能他是一个职工(工人),目前山城监狱系的以工考干,最后一批是去年结束了,目前的政策是不再从内部工人系统里招人,因为从工人中已招(考)干四批次,从去年开始已不再有内部工转干再读司法警官学校的“工考干”模式。

大家坐下后,闫副监狱长说:“局领导很少亲自直接到外劳点来检查指导工作,我们今天有幸能得到谭主任的检查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尽管人少,但掌声还是热烈。

闫副监狱长说:“下面请点长常拥军同志把本外劳点的工作汇报一下。”

常拥军说:“尊敬的谭主任、闫监等各位领导,欢迎大家来到沙坪建筑施工外劳点检查指导工作。下面就本外劳点的工作进行专题汇报。”

“第一基本情况。共有民警职工6人,其中党员3人,平均年龄30岁。在押罪犯139人,其中监改后勤15人,大组长1人,技术1人,记账1人(兼卫生员),水手1人,食堂5人,值班6人(其中白班4人,夜班2人)。”

“第二是监管改造的情况。大部分是20——40岁之间的罪犯。在平时劳动中也有争吵或打架情况,但总体来说都是表现较好、服从管理的罪犯。本外劳点成立以来,没有出现非正常死亡的情形,但在1999年11月27日脱逃一名罪犯,至今尚未抓获。为了防止脱逃的发生,外劳点制定了24小时值班制度和加大耳目信息情报的收集和研判力度。”

“第三是劳动改造情况。监狱下达的任务是每月元,目前都能完成任务,略有节余。罪犯在劳动改造方面比较积极,我们推出了一些奖励机制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在生产安全上我们一直抓得紧,每个井都有一个专门负责安全的人。”

“第四是后勤保障情况……。”

常拥军同志讲了四点后,就结束了发言。闫副监狱长请谭卫兵作指示。

谭卫兵说:“外劳就两点要切记,一是监管安全,二是生产安全。安全第一,安全重于一切!我是政治部的,管干部。监管、生产和安全,局里都有领导直接管,我本不该越位来讲这些不是我直接管的工作,可是这些工作出了问题却是要处理干部,处理干部就与我有关了。我希望每个干部都能成长,都能人尽其才发挥所长。但事实上每年都有同志受党纪政纪处分,更有甚者是直接警服换囚服。怎么确保我们工作安全?贪污受贿是一种可能,打骂体罚是一种,失职渎职又是一种,当然还有其他违反制度的行为。对于外劳点的民警,风险点非常高,也许你们自己还不自知。我个人推测外劳点很快会撤销,就是因为不能有效保证安全。比如监管上脱逃风险太大了,买菜、出行、劳动现场、晚上收监后等等很多时段都有可能。又比如生产上,那个井几十米深,干部不专业,罪犯也不懂,都是人工挖,稍微粗心就出事故。”接着谭卫兵举了另一个时段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个同事的故事。

谭卫兵说:“我讲一个真人真事。一位民警,我们称他为老丁,他是部队连长转业回到监狱上班。他在部队是边防连,在九十年代他有一些其他收入(我不评价收入来源是否合理合法),所以到单位后他喜欢打麻将、扯金花,并且是大小不论。人也豪爽大气,所以转正后就被任命为副中队长,兼一个外劳的点长。他作为一个边防连长出身的干部,最大特点是胆子大有魄力,所以他那个外劳点的收益也算比较高的。他所在点的大组长,很会来事,又因为是他的老乡,所以私下两个人就有一些公私不明的密切往来。也有人提醒他注意分寸,再好的犯人也是犯人,不能全信。开始他就放犯人到附近采购点劳保用品或生活物资,当然最开初肯定是民警带着犯人去采购。慢慢地就放他一个人去采购,因为这个人的刑期也还有两年时间。某一天,老丁找这个犯人借钱,这个犯人说他只有回去拿。老丁也是鬼迷心窍,相信他是一个讲诚信的人,结果就是这个人一去永不回。老丁被开除公职,因为单位保了一下他。你是执法,是该**律的时候,你却去讲道德。外劳的罪犯偷鸡摸狗的事很多,还有罪犯嫖娼打架斗殴,只是有信没有报出来。很多罪犯不仅好逸恶劳,而且人格三观都是扭曲的,你不要站在想象的角度去猜测罪犯的言行,而是要用制度去管理罪犯。”

谭卫兵说到这儿,也就结束了发言。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听到有人喊:“出事了,出事故!”

大家迅速地跑出去一看,只见有两个罪犯围着一个井口向下探头探脑。坐在那儿监管的民警已跑到井口位置,他正在询问井口的罪犯“发生了什么事?”其他在井口外面坝子的罪犯也往井口跑,引发了一阵混乱。

谭卫兵说:“其他的人不要乱跑,回到自己的岗位,需要你过来的时候再说。”

民警迅速行动起来,几个看守的罪犯也围了过去。

通过了解,原来是从下面井底拉泥巴到井口的过程中,向上拉的绳子突然断了,框子和里面的泥巴一下就倾倒下去,是否伤人还不得而知。

闫监马上命令常拥军准备绳子和框子顺着井口下到井底,亲自下去了解情况。

于是干部和罪犯行动起来,准备下井查看的工具,谭卫兵和闫监要求大家依然注意安全。

很快,常拥军戴着安全帽和保险绳,从井口往井底滑去。

隔了几分钟,上来一个罪犯。

闫副监狱长就问下面是什么情况?

那个罪犯回答是全靠有安全帽,又加了目前起来的都是泥巴,不是石块。不幸中的万幸,泥巴倾倒下去时也是散开的,通过井壁的阻挡,落到井底没有明显的伤。

又隔几分钟,另外三个罪犯从井底出来,常拥军最后出来。

通过卫生员来再次检查,除了有轻微的擦伤外,就没有其他的伤害。

出了这个事后,谭卫兵没有再去看食堂和罪犯的住宿环境。临走之时谭卫兵对闫副监狱长和常拥军说:“监管安全和施工安全是关系到民警职工的职业安全问题,切不可麻痹大意,有些制度今天有点松,也许明天就紧,所以在落实制度上不能走过场,不能是蜻蜓点水。”

在外劳点待了一个小时左右,谭卫兵与闫副监狱长和常拥军握手告别,坐上了回山城的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