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从透视开始暴富 > 第156章 今希堂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156章 今希堂

作者:乐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2 05:21:55 来源:书海阁

王景行和林文硕边开车边聊,很快就下高速到建阳县。

县城的中心位置就是建盏一条街,一排店面过去全是卖建盏的店铺。

林文硕停好车,俩人走在街上,发现不仅所有店铺卖的全是建盏,连店铺门前都摆着一排排摊子,各种款式和价格的建盏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流光溢彩。

林文硕看到店门口摊子上摆着的建盏和价格,问道:“这建盏怎么这么便宜?二三十块就能买一个这么漂亮的,你看,那些居然才卖5块钱一个?”

王景行笑道:“这些都是机械压坯、批量生产中的残次品,就像翡翠,低档的吊坠也就几十块钱啊,那也叫翡翠。”

林文硕说道:“可是看起来都很炫啊?你看这斑纹多漂亮。”

王景行:“没有斑纹还叫建盏吗?建盏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宋代皇室的御用茶具,就算是残次品,也要这么炫。”

“真正的极品建盏满上水后,会让你感觉里面装满了整个星空。”

林文硕:“这么夸张?”

王景行:“嗯,主要是因为当地制作建盏的粘土含铁量高。”

“而且当地釉料很特别,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石灰釉,这种釉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高温中容易流动,产生挂釉现象。”

“这种独特的瓷泥和釉料,使得建盏烧制的时候釉水会发生窑变,变化出各种自然奇特的花纹。”

“每一只建盏的斑纹都是在窑内天然形成,没有任何人工干预,因此,每一只建盏都是独一无二的。”

俩人一家家店铺逛过去。

走进一家叫今希堂的建盏店铺,只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姑娘在泡茶,对面坐着一胖一瘦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见王景行和林文硕走进店铺,胖一点的老头冲王景行笑笑:“两位随便看。”

又对泡茶的小妹说道:“小周,去招呼两位客人。”

王景行顺着货架一排排看过去,发现这家店的建盏标价明显比其他地方要高,最便宜的一只小型建盏也要600多块钱。

一排看过去,王景行对林文硕说道:“这家店还挺不一样,个个都是精品。”

跟在身后的小周说道:“您眼光真好,我们今希堂不卖次品的,我们这卖的都是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每一只建盏都配有证书。”

林文硕问答:“这要怎么认?我感觉都差不太多。”

王景行:“看建盏首先要看器型,因为建盏的胎土含铁量高,不耐高温,所以极易出现开裂或者变形。”

“一只好的建盏,首先要满足的就是没有明显变形,表面不开裂,没气泡。”

林文硕:“除了器型,还要看斑纹吧?”

王景行:“没错,釉色斑纹是评判建盏最重要的标准,虽然每一只建盏的斑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斑纹的好坏还是有评判标准的。”

说完拿出一只标价6200元的兔毫盏说道:“你看这只兔毫盏,条纹柔长、丝丝邻扣,不稀不疏,肉眼可见三维立体效果。”

“更难得的是,条纹几乎从盏口延伸到碗底,这可是非常不容易的,就冲这点,这个兔毫盏还真是值这个价。”

王景行话音刚落,传来一句叫好声。

原来是喝茶的两位老人听到王景行的评论。

胖一点的应该是老板,说道:“这位小友对建盏很有研究啊,过来喝杯茶,交流交流。”

王景行看了这家店的货,很是满意,有心要买,便说道:“那就叨扰了。”

给王景行和林文硕泡上茶,胖老人问道:“两位小友从哪里来?”

王景行答道:“我们从白鹭过来,开了个小店,过来想进些建盏回去。”

老头哈哈笑道:“那你还真找对地方了,鄙人陆今希,我这今希堂只卖非遗传承人的精品,你看,整条街就我店门口没摆摊子。”

王景行之前就觉得今希堂这个名字很耳熟,却想不起来在哪听过。

这会一听陆今希自我介绍,突然想起来他是哪位了,急忙说道:“原来您就是陆大师啊,太荣幸认识您了,我叫王景行。”

陆今希笑道:“王小友认识我?”

王景行:“您可是有名的建盏大师,前几年您复原的曜变建盏,在保利秋拍上,可是以112万元的成交价刷新了同类作品国内拍卖的最高纪录。”

王景行自从开始学习古玩后,反复欣赏了佳士得、保利等大型拍卖公司每一场的拍卖作品。

陆今希复原的曜变建盏,给王景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只建盏满足曜变的所有釉色特征,工艺直追宋人,非常惊艳,是迄今为止最为接近日本馆藏宋代曜变天目的曜变盏。

赵今希点点头:“想不到王小友还真知道我,不过我这位老友才是真正的建盏大师,国家陶瓷艺术大师孙见信,听说过没有。”

王景行赶紧恭敬地说道:“原来是孙大师,孙老可是国宝级的专家,今天能见到,真是荣幸。”

孙见信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遗传承人,从事陶瓷艺术创作40多年,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和烧制建盏,是仿制鹧鸪斑建盏的第一人,

孙见信的鹧鸪斑建盏制作工艺已经比肩宋朝的水平,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国家工艺美术馆收藏,国家级奖项更是拿到数不清。

但孙见信为人十分低调,从来不接受媒体采访,也没自己开公司赚钱,只专注于研制建盏,交往的也基本都是圈内大师。

孙见信一脸和蔼,问道:“小王年纪轻轻就对建盏很有研究,刚才你对建盏的点评很到位。”

在两位大师面前,王景行还真不敢吹牛:“哈哈,我就是掉书袋而已,平时对瓷器有点研究,所以也了解过建盏的一些皮毛。”

虽然只懂一些理论,但王景行上手的瓷器可不少,虽然多是白釉瓷,但瓷器都是相通的,鉴赏黑釉瓷问题也不大。

孙见信笑道:“小王太谦虚了,我们俩老头子可是玩了一辈子建盏,看你上手就知道懂不懂。”

王景行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不过既然见到两位建盏大师,怎么着也要捞几只精品建盏回去。

建盏的制作水平参差不齐,普通建盏很常见,真的珍品却是可遇不可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