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从透视开始暴富 > 第179章 镇店之宝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179章 镇店之宝

作者:乐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2 05:21:55 来源:书海阁

王景行问道:“杨叔,《奇山飞瀑图》现在市场价大概多少?”

章闿之:“四王四僧的画,算是清代书画的最高峰,小尺幅的价格大都要过千万。”

“但具体到每一幅画,情况又不太一样,这幅石涛的画,具体行情还要再调查一下,但我估计至少也要6000万以上。”

王景行想起徐渭的水墨葡萄图,尺幅比这小,估价也是5000万以上。

但那可是明画。

问道:“石涛的画这么贵?”

杨子安:“物以稀为贵,古画之所以特别珍贵,除了艺术价值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画很容易损坏,能传承几百年保存下来很不容易。”

王景行看到旁边站着的蔡韵韵,问道:“韵姐你开过画廊,对画的市场行情应该比较清楚。”

蔡韵韵说道:“前几年石涛的第一巨作《山麓听泉图》拍卖落槌价是1.05亿,加上佣金成交价超过1.2亿。”

“不过《山麓听泉图》是石涛最大的一幅画,超过14平尺,所以价格会特别高。”

王景行:“《奇山飞瀑图》虽然没有《山麓听泉图》大,但也不得了,有12平尺。”

杨子安说道:“石涛很有名的一句画论叫搜尽奇峰打草稿,其实相比《山麓听泉图》,《奇山飞瀑图》还更具代表性。”

蔡韵韵:“石涛的画这几年涨得比较凶,上拍的话溢价多少不好说,参考《山麓听泉图》,我估计至少8000万,破亿可能性也不小。”

王景行想起家里藏着的几幅画,其中甚至还有宋朝范宽的作品,那肯定更是天价了。

更加觉得这个店铺买得值。

收起《奇山飞瀑图》,王景行拿出建盏:“前段时间得到一件镇店之宝,给大家欣赏欣赏。”

供御款银毫建盏虽然在王景行得到的建盏中只能算普通的,但其珍贵程度,还真可以作为古玩店的镇店之宝。

杨子安拿起建盏,看到底部“供御”两字,脸色微微一变:“供御款北宋银毫盏?”

也难怪杨子安吃惊。

品相如此完好的宋代兔毫盏本就非常珍贵。

而兔毫盏中银色系斑纹最为珍贵,一只没有款式的银色兔毫盏已经是建盏中的珍品。

“供御”款专供皇室,是建盏中最顶级的品种。

贡品款价值高于其余款识,罕见款价值高于常见款识。

这只“供御”款银色兔毫盏如果是真的,那真是建盏中的极品,价值不可估量。

王景行见杨子安半晌不说话,忍不住问道:“不会是赝品吧?”

杨子安摇摇头:“王总,说实话,我在长安还真没见过宋代的建盏,但我判断应该是到代的。”

“这只建盏胎骨似铁,手工胚胎圆滑细腻,釉色温润自然,底色黝黑,银兔毫条纹清晰可见,自然形成的釉面泪痕银光闪闪,分布均匀。”

“宋徽宗给兔毫盏下过标准:玉毫条达者为上。这只建盏的银色兔毫条达挺拔,疏密有致,分布匀称规整。”

“而且这只建盏的窑膜非常清晰,据我所知,目前窑膜还无法仿制。”

“综合判断,这只建盏确实是到代的。”

说完,把建盏放工作台上,对章闿之说道:“师兄,你看看。”

章闿之在旁边也很眼热,宋代的建盏他看过,但供御款的也没有上手过。

还好年纪大了,定力也好。

“宋代兔毫盏非常罕见,藏家大多秘不示人。”章闿之说道:“它的用釉非常独特,是在蓝釉上部施一种银色的釉,为防出现铁褐色,施釉之前还在生坯上涂一层含铁分子少的化妆土。”

“釉料配方和技术早已失传,如今仿制复原的银色兔毫盏,和宋代兔毫盏还是能看出区别的。”

边说边指着建盏:“你们看,这只供御款的建盏,品质和没有款识的建盏完全不一样,除了工艺更精细,在普通建盏的黑釉上,还涂了这种独特的酱色釉。”

王景行还真没发现这个问题,闻言到二楼库房拿出1只陆今希的兔毫盏。

当初王景行在陆今希的柜子里挑了8只建盏,虽是现代仿制,但都是高价的珍品。

刚好其中就有一只兔毫盏。

两相比较,还真是高下立见。

宋代供御款还真涂了一层独特的酱色釉。

而且银白兔毫与绀黑底釉对比更加分明,视觉冲击力更加强烈。

无论胎质、色泽还是神韵。

现代复原工艺做出来的建盏,和宋代供御款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王景行见自己拿出的三件宝贝,一下震住了杨子安,内心还是很得意的。

一方面是考验杨子安的眼力。

另外一方面,也是向杨子安展示财力。

不说建盏,就是三件中价格最低的渡海观音像,在一些小店都可以算是镇店之宝。

毕竟自己年轻,如果没有实力,杨子安也会担心工作能干多久。

今天的鉴定结果还挺好。

王景行对杨子安的专业能力表示认可。杨子安也不会轻视王景行。

王景行把宝贝收起,说到:“杨叔,店铺的情况你都看到了,你的待遇章老也都和你说过,还有什么要求吗?”

杨子安:“没有了,说实话,王总你的格局超乎我的想象,我愿意到店铺工作。”

王景行拿出劳务合同:“那行,合同你看一下,要是没问题咱们就签了。”

杨子安认真看完合同,没有问题便一式两份都签了。

王景行在合同给杨子安之前就签过字,留给杨子安一份,自己拿过一份合同,说到:“杨叔,你这几天先找房子安顿一下,下个月国庆正式营业,可以吗?”

杨子安:“可以,我这段时间租个房子,国庆前能安顿好。”

合同签完,王景行拿出茶叶泡茶:“章老,杨叔,这是我们家茶厂出的茶,你们尝尝。”

沸水冲入盖碗,瞬间弥漫出浓郁的香气。

章闿之和杨子安都爱喝茶,只觉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

章闿之连连赞道:“好茶,我还是第一次喝到香气这么霸道张扬的肉桂。”

杨子安:“茶汤色泽乌润,香气通透悠长,确实是好茶。”

王景行得意地说道:“这可是刚拿了茶博会金奖的肉桂。产自我老家一个灵蛇谷的茶场,他们本来想叫蛇肉,我改叫龙肉,龙谷肉桂,产量很少,是最顶级的肉桂。”

泡完茶,还给章闿之和杨子安一人一盒龙肉。

好茶难得,乐得俩人直咧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