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从透视开始暴富 > 第185章 非卖品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185章 非卖品

作者:乐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2 05:21:55 来源:书海阁

蔡国坤说道:“之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没想到朝珠这么多讲究。”

杨子安说道:“这串朝珠最珍贵的还在于108颗珍珠全部都是12.5毫米珠径的南海走盘珠。”

“大家知道,珍珠有七分珠,八分宝的说法,一分是十分之一钱,古代八分差不多3克,珠径大概在12.5毫米。”

“全部用珠宝级别的走盘珠,大小一致,色泽均匀,光洁晶莹,这串朝珠在清代,估价至少要5万两白银。”

“这么贵?”

听到这个价格,不只是蔡国坤,就连林文硕和徐卫民都大吃一惊。

杨子安微微一笑:“我这还是往少了说,珍珠在古代是非常昂贵的。”

“清人赵翼《檐曝杂记》中有一篇广东买珠的文章有记载,一颗重3钱,大如龙眼,可惜有豆大黄晕的珍珠也要开价一万两银子,如果没有瑕疵,2万两都买不到。”

“选5分重的珍珠,108颗大概要六七千两银子。加上背云、佛头、坠子等宝石,一串朝珠总价居然要三万两银子。”

“这串朝珠用的可都是8分走盘珠,光108颗珍珠的价格就比5分珠贵不止2万两了。”

“还没算更加贵重的玛瑙佛头和红宝石背云、坠子。”

“所以,5万两银子还是保守的估价。”

“要知道,清朝一个普通小工一个月也就赚一到二两银子。”

“所以,这串朝珠在当时确实算是天价了。”

沈月琴见过翡翠朝珠、青金石朝珠、绿松石朝珠。

但也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珍珠朝珠。

珠径12.5毫米的野生南海精品珍珠,现在已经非常难见了。

更何况是108颗大小一样的。

沈月琴又拿起朝珠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所有的珍珠、玛瑙、宝石和串珠的丝线都是原配的之后,问道:“这串朝珠多少钱。”

王景行:“珍珠朝珠的价格可供参考的不多,十多年前一串雍正御制朝珠拍出过6700多万港币。不过那是御制朝珠,用的是东珠。”

“我这串虽然不是东珠,但用八分南海走盘珠做的朝珠,目前为止也是独一无二的。”

“而且这串朝珠是百分百原配,毫无瑕疵,所以更加珍贵。”

“沈姐你要的话,凑个整,1000万拿走。”

珍珠现在远不如古代值钱。

别说便宜的养殖珍珠。

即便是野生珍珠,和古代的价值比也差多了。

但珠径12.5毫米的八分南海天然珍珠,珠圆玉润,价格还是很贵的。

这串朝珠,即便拆了光卖珍珠和宝石,1000万也亏不了多少。

所以,王景行给的价格是真心不贵。

毕竟接下去店铺的赌石还要和沈月琴合作。

沈月琴负责出人出机器。

然后可以在店铺收翡翠。

王景行打算逢8开市,一个月搞三次就可以。

所以,懒得再找切石师傅。

直接和沈月琴合作就好。

沈月琴买下这串朝珠,不管是收藏还是转手卖掉,都会大赚一笔。

开开心心付款拿下。

有这几位打样。

徐卫民和蔡国坤也下手了。

徐卫明的老妈信佛,花了2000万把何朝宗的渡海观音像拿走。

蔡国坤也花了200万,买了一件清宫造办处乾隆九年造的一件纯金瓜果盘。

估计是乾隆帝赏赐给大臣的,后面成了太平天国的战利品。

二楼本来摆的东西就不多,你一件我一件,居然空了一大半。

还好基本都是熟人,有人看上的,其他人都很自觉的不去横刀夺爱。

所以气氛热烈而又轻松。

再往里走,走在最前面的陈德章一下就被展柜中的银毫建盏吸引住。

他是金陵博物院的前院长,宋代建盏见过不下10只,包括故宫的那只宋代黑釉兔毫盏。

一眼就看出王景行摆的这只比故宫那只建盏还要漂亮。

吃惊地问王景行:“王总,这是宋代建盏?”

“没错,宋代银兔毫。”王景行看到陈德志激动的样子,说道:“陈老您可以上手。”

陈德章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上手机会。

拿起建盏,只觉得胎体非常厚重。

釉色漆黑光亮,器形典雅,釉面布满自然流淌的银色毫纹精美纯粹。

陈德章忍不住赞道:“釉面玻化,莹润亮泽,银毫清晰,光彩照人。”

再一看建盏底部,居然看到清晰的“供御”两字。

钱文墨由衷称赞道:“这只建盏不得了啊。无论器型、色彩、清晰度、还是银毫分布都是极品,而且还是难得的供御款。”

陈德章感慨道:“一直以为最好的建盏都在国外,这应该是面世的银毫盏中最漂亮,保存最好,最珍贵的一只。”

当然,现在公认的最珍贵的建盏是在小日本的曜变天目。

王景行内心得意,别说曜变,自己连传说中的蓝盏都有。

不过目前还不敢公开。

要不然真会掀起轩然大波。不是王景行能承受的。

林文硕也有两只建盏,还是很关心价格的,问钱文墨:“钱老,这只建盏市场价大概是多少?”

钱文墨:“这可是无价的国宝。真要说市场价,普通的宋代建盏行情价在几百万到一两千万之间,主要是看建盏的品质,但那些都不是供御款。”

“供御款的建盏非常稀少,可以说是绝世珍品,值多少钱我也不知道。”

“但要我估价,至少不会比前些年佳士得拍卖的南宋油滴盏低,那只建盏落槌价1030万美元。”

李邦柱对这只建盏很感兴趣,供御款的建盏,存世的都没有几只。

在场这么多专家都一致认可,这只建盏确是真品无疑。

问道:“王总,这只建盏割爱吗?”

王景行指了指展柜上写着“非卖品”三个字的牌子。

笑着对李邦柱说道:“李总,这可是我的镇店之宝,再出的话我的店可就要空了。”

主要是这么极品的供御款建盏根本没有成交记录。

王景行没办法开价。

王景行接着说道:“我这还有一批陆今希和孙见信两位大师的作品,甚至还有一只陆今希大师手作的极品曜变盏,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在没见到这只供御款的宋代建盏之前,我可能还有兴趣。”李邦柱遗憾地摇摇头:“现在,我只想要宋代的供御款。”

王景行:“李总,如果什么时候要出,我保证第一个通知您。”

李邦柱:“那可说好了,务必第一个通知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