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从透视开始暴富 > 第297章 竞拍收获

从透视开始暴富 第297章 竞拍收获

作者:乐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12 05:21:55 来源:书海阁

中午,拍卖会安排了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大家在一上午的紧张竞拍后,均显露出些许疲惫。

主办方在别墅外面那片开阔的草坪上准备了丰盛的自助餐,琳琅满目的美食摆满了长桌。

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交流着上午的竞拍心得。

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很快过去,拍卖会继续开始。

王景行一直在等待着那件拍品——粉彩花卉纹鼓腹罐终于出场。

这件瓷器在这次的拍品中算比较差的,看上的人不是很多。

拍卖师洪亮的声音在会场内响起:“这件精美的洪宪粉彩花卉纹鼓腹罐,起拍价 30 万。” 他的声音在偌大的拍卖厅里回荡。

过了许久,才终于有人举起手中的号牌,报出了30万的价格。

紧接着,竞拍的价格开始缓慢攀升,不紧不慢地一万一万地往上加。

当价格加到 38 万时,会场内陡然安静下来,再无人出声加价。

王景行自始至终都在密切关注着这场竞拍,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志在必得的坚定。

看到价格停留在 38 万,他毫不犹豫地迅速举起手中的号牌,大声报价:“40 万!”

过了片刻,拍卖师反应过来,开始高声倒数:“40万一次,40万两次,40万三次…… 成交!”

随着拍卖槌重重地落下,发出清脆而响亮的声响,王景行顺利拍下了这件粉彩花卉纹鼓腹罐。

他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40万,不贵。

即便藏在里面的小册子没有价值,也不会亏。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王景行兴致不减,又接连拍了几件古玩。

不过,除了一幅清初傅山的《草书逍遥游册页》花费了 580 万巨资外,其他的都是价值不高的小物件。

这本《草书逍遥游册页》采用册页形式,共八开,每开纵约30厘米,横约20厘米。

选用质地细腻、洁白如雪的宣纸书写而成。

封面采用古朴典雅的锦缎装帧,触感柔软而富有质感。

封面上书“傅山草书逍遥游册页”几个大字,字体古朴典雅,笔锋苍劲有力,与册页内的书法风格相得益彰,宛如浑然天成。

册页内的内容选取了庄子的《逍遥游》部分章节。

傅山以其独树一帜的草书风格,将这篇经典的文学作品展现得淋漓尽致。

字体大小错落有致,大处如惊鸿展翅,小处似游丝飘拂;笔画粗细变化丰富,粗笔雄浑厚重,细笔灵动轻盈。

还巧妙地运用了连笔和省笔,使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相互呼应,气势连贯,一气呵成。

这本册页应该是创作于傅山的晚年时期。

彼时,社会局势逐渐趋于稳定,但傅山作为明朝遗民,始终坚守自己的气节和操守,对清朝采取坚决不合作的态度。

在这样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他将满腔的情感与抱负都寄托于书画之中。

以庄子的《逍遥游》为题材进行创作,借此表达自己对自由、超脱的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声的抗争。

另一边,钱文墨则只拍下王时敏的《山林雅聚图》后就无奈停手了。

原因无他,囊中羞涩,已没钱继续竞拍了。

他可不像王景行那般财力雄厚。

拍下《山林雅聚图》已经将他的流动资金榨干。

此刻的他,虽看着拍卖台上一件件心仪的拍品,却只能望洋兴叹。

拍卖会在众人的热烈追捧中,一直到下午 5 点多才缓缓落下帷幕。

除了9件赝品被人看穿,流拍之外,其他都拍卖出去。

王景行带着自己拍下的诸多宝贝,和钱文墨一起心满意足地回到酒店。

在王景行的套房内,并排摆着刚竞拍到手的两幅作品。

一幅是王时敏的《山林雅聚图》,另一幅是傅山的《草书逍遥游册页》。

王景行看着两幅作品:“钱老,这次还挺幸运,能拍到同时代两位大师的作品。”

钱文墨微微点头,目光落在《山林雅聚图》上:“王时敏是清初‘四王’之首,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山水为主题,注重笔墨技法的传承与创新。”

“你看这幅《山林雅聚图》,笔法细腻,墨色层次丰富,通过对山水、树木、人物的精心刻画,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氛围 。”

王景行点头:“我看这画中,近处的树木挺拔,枝叶繁茂,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仿佛真的把我带入了那个山林雅聚的场景之中。”

“而且人物的神态、动作都栩栩如生,感觉他们在山中悠然自得,真的是太妙了。”

钱文墨微笑着回应:“没错,王时敏善于从古人的绘画中汲取精华,又融入自己对自然的理解与感悟。他的画很值得珍藏。”

“不过傅山的草书也是别具一格。你拍下的这副册页也是精品”

王景行一脸得意:“钱老,我从小练字,虽然没有登堂入室,但也算有点欣赏能力。”“傅山的草书,笔画连绵不断,笔势跌宕起伏,充满了节奏感和韵律感。”

“他独特的笔法,看似随心所欲,实则又遵循着书法的内在规律。我非常喜欢。”

“就像这本《草书逍遥游册页》,他运笔如飞却又能精准把控每一处细节。”

“你看,在‘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一句中,‘水’字的起笔重按,顿出雄浑之势,随后笔画迅速带出,线条粗细变化强烈,展现出一种力量与速度的交织。”

“而‘击’字的竖画,刚劲挺拔,犹如定海神针,支撑起整个字的骨架,彰显出傅山用笔的果敢与坚毅。”

“从字与字的呼应关系来看,其精妙程度令人拍案叫绝。每个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顾盼、彼此牵连。”

“你在看,‘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这一行,‘且’字的最后一笔向右上方挑起,与下一个‘夫’字的起笔顺势相连,仿佛是一场行云流水般的接力。”

“这种连贯不仅体现在笔画的衔接上,更体现在字与字之间的气息相通。”

“整行字如同一条蜿蜒的河流,虽有曲折转折,但始终保持着流动的态势,一气呵成,毫无阻滞之感。”

钱文墨点头:“傅山这本册页一气呵成,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泻千里,确实是一件极具感染力的艺术瑰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