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阅世走人间 > 第209章 耳目一新

阅世走人间 第209章 耳目一新

作者:蔚雪风轻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21 来源:书海阁

杨邴权,这位来自上海的总督府讲武堂主事,总是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温文尔雅。

吴敬诚一走进大厅,看到了展览的介绍,心中对杨大人充满了敬佩之情。他了解到,杨大人不仅能文而且能武,曾经到欧洲留学深造,在讲武堂中的威望极高。

“杨大人啊,看您的简历,真是令人敬仰不已!”吴敬诚由衷地赞叹道。

杨邴权微笑着回应:“敬诚啊,那些都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我衷心地希望你们能够抓好集训,洋为中用,为国家效力!”

吴敬诚谦逊地回答:“学生一定谨遵教诲,认真学习和训练。如果有任何训导,杨大人请尽管吩咐。”

杨邴权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说道:“好,非常好,你既有骨气又有志气。我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

吴敬诚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深知自己穿越到这个历史转折点,冥冥之中一定是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杨邴权接着说:“我们的讲武堂旨在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让他们在未来的战争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所以,我会严格要求你们,但同时也会给予你们充分的支持和指导。”

吴敬诚挺直身子,郑重其事地回答:“请杨大人放心,学生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期望。”

吴敬诚和杨邴权两人相视而笑,彼此之间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吴敬诚站在讲武堂里面,现在真正迈出了走向军旅之路的坚实一步。

接下来的日子里,吴敬诚、金不换、李易阳,还有郭忠江,他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讲武堂的学习与训练之中。

而讲武堂这支军官集训队伍,更是配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毛瑟枪。这让他们成为了集训队拥有百余人规模的精锐之中的一员,他们的战斗力远非一般清朝新军可比。

在讲武堂的集训生活中,他们严格按照德、日陆军的建制和操典条令进行训练。每天清晨,他们会早早起床,进行体能训练和战术演练。训练时,他们身着统一的新式军官制服,步伐矫健,动作整齐划一,显得格外精神焕发。

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参与各种军事理论课程的学习。课堂上,教官们深入浅出地讲解着军事战略、战术技巧等知识,队员们则认真聆听,不时提问,力求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课后,他们还会组织讨论小组,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共同进步。

在这段时间里,郭忠江他们的成长速度惊人。从最初的懵懂无知,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他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新式枪械,如何制定作战计划,如何指挥团队作战。同时,他们也深刻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讲武堂的这支集训队伍逐渐崭露头角。他们在各项考核中表现出色,赢得了总督府的高度评价。而吴敬诚、金不换、李易阳和郭忠江四人,更是成为了队伍中的佼佼者,备受瞩目,当然也遭到一些人的羡慕和嫉妒。

按照殷沧浩部长的要求,杨邴权对集训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吴敬诚被任命为一班班长,他的班里一共有十二个人。

吴敬诚站在自己的队伍面前,整个人显得威风凛凛,心中涌起一股自豪之情。他感受到了这些集训队员身上散发出的蓬勃朝气,他们与过去那些老牌清军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讲武堂这个集训队,其实就是所谓的新军,同时也是一支军官训练营。他们身着崭新的军装,英姿飒爽,步伐整齐划一,展现出极高的纪律性和组织性。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仿佛随时准备迎接任何挑战。

这支新军的军容极为出色,他们所配备的军装和武器都是世界上最新的装备,让人眼前一亮。

崭新的制服,精致的军衔标志,以及先进的枪械,都展示着总督府对于军事力量的重视和投入。

吴敬诚看着眼前这一幕,心情格外舒畅。他知道,这支新军将成为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将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而作为一名班长,他也深感责任重大,要带领好自己的班级,培养出优秀的军官人才。

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环境中,吴敬诚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军队,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贡献力量。他期待着未来的日子里,与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创造辉煌的战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讲武堂的新军全部剪去了辫子,军容严整。还有就是杨邴权对大家很严苛,真的是高标准、严要求。

过去清朝新军剪去辫子这一举动,背后有着一段有趣而又意义非凡的历史故事。起初,这个变革并非一帆风顺。当时的社会风气保守,许多人对于剪掉象征着传统的辫子感到难以接受。然而,正是这些勇敢的新军们,率先迈出了这一步。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时代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据说,新军部队剪去辫子,经历了一个不一般的过程。最初,这个想法源于一些开明的将领和士兵,他们认为辫子不仅影响战斗效率,还束缚了人们的思维。于是,他们鼓起勇气向朝廷提出建议,并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许可。

这一决策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但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标志之一。新军们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们对新时代的追求和信念,同时也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讲武堂,新军们以严格的纪律和训练来塑造自己的形象。他们身着整洁的军装,步伐整齐,精神抖擞。每一次出操都像是一场庄严的仪式,让人感受到他们的坚定的决心。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改变往往需要勇气和智慧。新军们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勇于尝试新事物,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如今,在讲武堂集训,真是让人眼界大开!对于这些队员来说,如今使用的武器弹药都是极为先进的。他们手中持有的不再是过去那种简陋的鸟铳,而是洋枪、毛瑟枪这样的长枪,攻击力极强。相比之下,过去使用的鸟铳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这枪可真是厉害啊!”李易阳不禁感叹道,他看着手中的毛瑟枪,心中充满了兴奋和好奇。

而一旁的郭忠江则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是啊,这枪确实比我们之前买的长枪要先进得多。”说着,他拿起一把毛瑟枪,仔细地观察着它的构造和细节。

李易阳接着说道:“而且,我感觉这枪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肯定很有分量。听说这种子弹可以打得更远,威力更大。”

郭忠江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哦?那岂不是更厉害了?看来这次集训还真是让我们学到不少东西。”

正当两人讨论时,李易阳突然发现杨大人正在不远处讲解枪械知识。他连忙拉着郭忠江:“走,咱们过去听听杨大人怎么说。说不定能学到更多关于枪械的知识。”于是,两人快步走向杨大人所在的位置,期待着从他那里获取更多关于新武器的信息。

阳光灿烂,微风拂面,讲武堂的操场上一片热闹景象。杨邴权身着军装,身姿挺拔地站在一台巨大的带着两个大轮子的马克沁机关枪旁边,他神情严肃而自豪。

“这就是咱们最新式的马克沁机关枪!"杨大人指着那台机关枪大声说道,声音中充满着自信与骄傲,"它的火力非常强大,可以说是扭转了一战战局的武器!”

站在一旁的吴敬诚点头表示认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没错,马克沁机关枪对我们陆军来说,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是最为厉害的武器!”他激动地说道。

杨邴权微笑着补充道:“是啊,它已经在无数次的战斗中展现出了无比的威力,为我军赢得了胜利。”接着,他转身对着身后的队员们说道:“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合理运用这一强大的武器!”

随后,杨邴权带领着吴敬诚等人走进作战室,开始进行沙盘推演。他详细地讲解了如何利用地形、兵力分布以及战术策略来发挥马克沁机关枪的最大作用。

吴敬诚听得入神,不时发出惊叹声。“真是太棒了!令人耳目一新,杨大人真是了不起啊!”他感慨万分地说道。

杨邴权谦虚地笑了笑:“这些都是我们从国外学习引进的先进经验,只要是好的方法,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整个讲武堂内弥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准备将所学应用到实战中,为国家的安宁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