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100章 不速之客

幸好遇见神 第100章 不速之客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王西风回家一趟,知道老爹、俩哥哥都是恪守本分经营马场,解除了心里的后顾之忧。

那就没什么好怕了。

小皇帝不知什么缘故,似乎对自己很友善。那自己也该投桃报李。

大将军霍光如果不高兴,那也由得他。只要他按规矩来,自己见什么招拆什么招就是。

如果他乱来,呵呵…乱来的话,自己比他更有办法。

建章宫。前殿。

今天是光禄大夫蔡义讲《诗》。

首辅大臣霍光十来岁就进宫成为武帝侍中,读书不多。次辅上官桀是一员武将,学问也有限。

几位辅政大臣中,丞相田千秋学问最高,桑弘羊次之。

为小皇帝讲学的老师,都是田千秋推荐,霍光首肯确定的。

光禄大夫韦贤、蔡义都是这样。

由于武帝时代确定了儒学的领袖地位,皇帝的老师都是当世大儒。

所谓“儒学”,就是解释《春秋经》的三个学派:左氏春秋、公羊春秋、谷梁春秋。还有几派失传。

相对而言:左氏春秋重纪实;公羊春秋点评多,励志鸡汤;谷梁春秋点评也多,比较冷静客观。

儒学既然并不是铁板一块。那大儒也分几个派系,互相攻讦。两千年来一直如此。

最后儒学发展史就成了公羊派和谷梁派的斗争史。

公羊派的核心思想有:天下大一统、君权神授、有仇必报等。

谷梁学派的主要思想是仁治天下、心怀怜悯、和为贵等。

董仲舒就是公羊学派的代表。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法,其实完全是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的。

汉武帝面临的局面是:1.高祖推翻了秦朝天下大一统郡县制,恢复周朝分封制。但到父亲景帝时,已经爆发“七王之乱”了。

汉武帝权利欲特强,不愿与诸侯共享天下,觉得还是秦朝郡县制更好。

2.匈奴自从头曼单于统一北方后,日益强大。汉朝天下诸侯各自为政,不利于集中力量对付匈奴。

汉武帝绝对不能接受,自己也像高祖以来前面六位皇帝那样,对匈奴给钱、给物、嫁女而求和。

他立志要打垮匈奴。

如何说服天下人与他一起,展开对匈奴的战争行动呢?

就用公羊学派“父辈之仇,百世必报”的逻辑。

冒顿单于在高祖死后,曾经写信给吕后,说:您死了老公,本单于也死了老婆。要不,咱俩凑合一下、在一起得了?

后世历史已经证明:冒顿单于的来信,完全是基于胡人的风俗习惯,表达的是真诚心愿,没有半点侮辱意思。

如果当年吕后接受了,说不定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就得改写。

但,世界上没有如果。

以中原风俗文化看待冒顿单于的言语,那是对大汉最大的挑衅、侮辱

汉武帝就以这个为事实,以公羊学派的理论为依据,对大汉全体人民宣布:一定要为先祖吕后报欺辱之仇,消灭匈奴。

可以说,儒家学派在武帝时代的兴盛,杀出重围一枝独秀,纯粹是董仲舒眼光准确,判断到了汉武帝的需要。

反观谷梁学派,强大如做了30年太子的刘据,就是因为信奉谷梁学说,被汉武帝厌弃,最后甚至夷灭了其三族。

那可是他的亲儿子、嫡长子、30年的太子!

由汉武帝刘彻和太子刘据的关系里,可以看出,儒学那一套,根本不能自圆其说。

一切着名学说,都是时代基于实用主义需要造就得神话。

后世人说得更直白:风口来了,猪都能上天。

因为历史强人汉武帝需要,儒学独领风骚就是这个原理。

刘弗陵的几位儒学老师,给他讲《春秋》时,他就总是蹙眉。

因为,他年纪虽小,但对公羊学派的理论却不以为然。反而觉得谷梁学派的说法更对胃口。

这点,他很像他的长兄、前戾太子刘据。

后来,他后面隔一个的皇帝、长兄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也是这个倾向。

放学后,刘弗陵对老师行了学生礼,蔡义对学生行了臣子礼。

蔡义走后,皇帝吩咐起驾未央厩衙门。

今天不用和长公主一起用膳。他决定去找王西风,看看他平常怎么吃饭。打算和他一起吃。

他要出宫而不出城,老样子,羽林或虎贲校尉带至少八骑护驾,黄门太监首领或黄门令率至少八人随行。太监步行或骑行,视需要而定。

一行人出建章宫东门,进未央宫西门,往北越过桂宫,再向东走几里地,来到未央厩。

还没到散值时间,王西风刚好还在衙门。

皇帝也不通传,直接闯入。

当小皇帝走进未央厩衙门时,许多人认出他身上的龙袍,又见到虎贲卫那特别服饰和气势,都明白是什么人来了。纷纷躲闪,或跪下叩头,不敢直视。

王西风感觉外面惊呼和声响,知道有意外,立即出门察看。

小皇帝顺势进了他的衙门,走到他的榻凳边,一屁股坐了下去。鸠占鹊巢。

王西风早见到虎贲卫和太监,也认出了他。

此时见他大喇喇坐在自己位置上,当即跪下行礼道:“微臣叩见陛下。请恕微臣迎驾怠慢之罪。”

皇帝笑道:“王爱卿快起来吧。你又不知朕要来,接什么驾?朕不是给了一个玉佩给你吗?有那东西,你见到三公九卿,都不必行大礼。见朕也无需叩拜。”

王西风道:“谢陛下。”说完,起身,站在堂下。看他要做什么。

刘弗陵:“王爱卿,听说你在长安,同朕差不多,也是孤家寡人一个。怎么没有娶妻纳妾,结婚生子?”

“回陛下,陛下是上天之子。微臣一介凡夫而已。炳烛之光岂可比拟日月星辰。”王西风心想:你这小皇帝今天不会是来拉家常的吧?逼着在下说这么肉麻的话!嘴上答道:“微臣这些年东奔西走,并未稳定。结婚之事,尚在考虑之中。”

“哦?要不朕来帮你保媒如何?”刘弗陵认真道:“爱卿你看上哪家闺秀没有?”

王西风:“回陛下。微臣不敢劳烦陛下。微臣目前也还没有认定的目标。”

“那就算了。”刘弗陵道:“朕今晚的时间全是自由的。你平常怎么吃饭?带朕去体验体验如何?”

王西风回头望了一下那个虎贲校尉和太监兆禾,轻声道:“兆公公,这…”

兆禾笑道:“皇上金口玉言。王大人你就安排安排如何?”

王西风这下有些懵逼了。

这小皇帝才十来岁,带他去天山人间合适吗?

但自己也再无第二处可以安排呀!

于是,他咬咬牙,对皇帝道:“禀陛下,微臣知道一处地方,在长安城西,是座胡人开的食楼。那里的菜品、歌舞都不错。要不,微臣领着陛下去那里试试?”

“善。”刘弗陵连忙道:“那就立即出发,你骑马在前面带路。”

“遵旨。”王西风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