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115章 巨变

幸好遇见神 第115章 巨变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王西风成了一名普通匈奴骑兵。

平时就是骑射训练、摔跤、巡逻。

偶尔出去帮牧民寻找牛羊。

令王西风惊奇的是,像他这样情形的汉人,还有不少。

慢慢地,他还结识了两人,一位是原代郡浑城太守庞龙,一位是上郡都司马赵巍。他们是匈奴破关入内地抢劫时被掳来的。

两人都成百夫长,任务是教匈奴兵垦荒,种麦、粟等,日子好过一些。

庞龙见王西风孤身一人,送了一个汉人女子给他。

在匈奴队伍里,参战抢到的东西都是私人财产,包括牛羊马驼,也包括人。

如果一个匈奴兵个人俘获了财物,无论来自汉人还是胡族,一般来说,上缴一部分,就可以得到伍长或什长的职位,有了驱使几个匈奴军士的资格。

但是仅仅限于伍长、什长。百夫长那就得有军功。

匈奴人的军功制,有点像过去秦国的“二十军功爵制”。

王西风的什长饽图有不少财物。他有几次让王西风享用手下女人。那股味道实在太难闻了,王西风都予以推辞。

饽图也不介意。他知道要汉人习惯胡族女人,得花点时间。

庞龙送的这个汉女相对干净些。王西风给她取名阿宋,谐“送”的意思。领她回自己帐篷后,只是让她挤牛奶、洗衣、做饭。不想碰她。

天气暖和一些后,王西风教她习惯从河里打水回来洗澡。

洗得没有那种膻味了,王西风才动了她。

为了改善生存条件,王西风借助星狗,强化自己的骑马射箭水平。

不久,他的骑射术渐渐出名。

那些马背上出生、长大的胡人马术高手,一个一个被他甩到后面。

经常有人慕名来找他比赛。最后都是输了,留下牛羊后离开。

也有要留下女人的。王西风不收。

慢慢地,王西风大概知道了一些匈奴的状况。

首先,匈奴不是一个民族,而是无数民族混居杂交的结果。

其次,他们是游牧民族,放牧牛羊马驼,逐水草而居。

第三,自从汉高祖时代冒顿单于兼并了东胡、驱逐了月氏,匈奴的活动地盘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天山、南到阴山—鄂尔多斯、北到外贝加尔湖—漠北草原,总面积约700万平方公里,比汉朝巅峰期的国土面积还大些。

匈奴人口高峰值是150万。

他们自冒顿单于时期,开始设置24长,也就是24名万夫长。

24人各领一万骑兵。也就是说,匈奴军队满编时,主力骑兵就有24万。半牧半兵的还有约50万。

这24长包括单于、大王、将军等等。

匈奴占据的地盘不小,人口也不多,按说他们应该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那他们怎么时不时就挑起对汉人的战争呢?

这是因为他们的土地区域有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北部潮湿,水源充足,却极寒;南部相对温暖,却大部是沙漠戈壁,无法放牧。

阴山山脉至霍去病封狼居胥的肯特山脉,相距4000多里,不是沙漠就是戈壁。

如果气温正常,匈奴人在北部放牧就可以生存,他们一般不会南下抢掠汉人。

但上天多数时候都是不作美的。尤其是遇到所谓的小冰河期。

每逢冰冻气候来临,匈奴人北部地区天寒地冻,即便不谈草木不长牛羊无食,仅仅寒冷本身就带走无数族人、牲口性命。

这时候,他们就会奋不顾身,南下扣关、攻打长城,侵入汉人居住地抢掠。

这也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冻死饿死是死,南下抢掠大不了也就一死。横竖是个死,南下攻打汉人的结果往往不但不是死,还能活得美滋滋。

这是匈奴人的生路,也是他们无惧与汉人开战的原因。

这时,匈奴人的生路,对应的就是大汉北地人民的死路。

汉人必定要自保、抵抗、反击、乃至主动征伐…

汉、匈战争历久不断,仇恨越来越深,就是这么形成的。

王西风被扣在匈奴的这些年,正巧是北方气候暖和的几年。

匈奴人风调雨顺、丰衣足食,也就无心刀口舔血、南下抢掠。

可是,与此同时的大汉国内,却掀起了一场巨大的腥风血雨。

燕王刘旦、上官家族、鄂邑长公主与霍光的争斗公开化。

先是燕王弹劾霍光把持朝政、蒙蔽皇帝、有谋逆之心。

这一招很快被霍光联手皇帝破局。

接着,鄂邑长公主设下“鸿门宴”,请霍光吃席。准备由上官桀父子将霍光在席间击杀。

可惜出了内奸 。

鄂邑长公主家有个姓燕的门客,听到了主人家的密谋,便把这消息告诉了自己父亲、稻田使者燕仓。

这个年代的主粮是小麦、小米(粟)、大豆等,原来楚地的水稻正由朝廷主导,向北方推广。

燕仓担任的稻田使者,就是朝廷的水稻推广办主任。

他的顶头上司是杨敞,司马迁的女婿。霍光刚刚把杨敞由搜粟都尉提拔成大司农。燕仓把儿子在长公主府听到的消息,报告给杨敞。

杨敞一听,吓坏了。

把这消息上报,那是把长公主、上官家父子、燕王刘旦往死里得罪。

万一他们成功,杨家一定被夷灭九族。

可是不上报,霍光对自己有知遇之恩,心里多少有点歉疚。

关键是,杨敞考虑:霍光手上军队比对方多,如果准备充分,独挑几家,未必不能获胜。

杨敞最担心的是:霍光早就了然于胸,布置停当,等着对手入彀。

而自己却知情不报。霍光得手后,自己全家团灭是走不掉的。

杨敞迅速左思右想,决定采取一个颇为万全的办法:他立即修书一封,称病请长假,离京去疗养。同时,把燕仓的情报告诉了谏大夫杜延年。

杜延年是霍光嫡系,一听这消息,不管真假,先找霍光报告。

于是,不到一月功夫,上官家被夷平。属上官家父子一派的全部诛灭。

上官家只剩下一位姓上官的,那就是皇帝刘弗陵的老婆、上官皇后。

她之所以留下性命,不是因为她是皇后,而是因为她的母亲是霍光的女儿。

也就是说,她既是上官桀的孙女,同时是霍光的外孙女。

燕王刘旦、鄂邑长公主,先后自杀。

霍光趁此机会,顺手把宿敌桑弘羊一家也给灭了。

徐又成没有参与倒霍行动。得以保命。但降职到郡国任郡丞。

燕仓、杜延年告密有功,被封侯。

杨敞的结果正如他自己所料:无功无过。或者说,功过相抵。既没得奖也没受罚。

这一年,是刘弗陵皇帝始元6年,也是新年号元凤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0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