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128章 重逢

幸好遇见神 第128章 重逢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长安城位于关中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易守难攻。

关中、关中,就是说,以长安城为中心、几大河流汇聚之地的平原,在几大关隘的中间。

这几大关隘就是东北函谷关、东南武关、西南散关、西北萧关。

萧关位于泾河发源地,离长安城一千多里。

由萧关到长安城,就是泾河河谷平原。这段路地势平坦顺滑,无险可守。

所以一直以来,萧关是长安城的重要防御要塞。有重兵把手。

王西风与韦德全六人一道,顺利到达萧关关口。

在路上,王西风也搞清楚了,这六人中,两位太监属于黄门侍郎,四位属于建章宫卫尉营。

建章宫卫尉卿刘辟强,是刘氏宗族贵族。他的就职是当年的长公主和小皇帝强烈坚持的结果。

否则,建章宫卫尉如果也被霍光控制,那小皇帝就更惨了。

黄门侍郎全是太监,但太监不一定是黄门侍郎。

前面所说的郎官选拔有“赀选”、“荫任”两种。这样选出的郎官属于九卿中的郎中令手下。郎中令后来被武帝改为光禄勋。

太监、光禄寺郎官、卫尉营军士组成皇宫的三层护卫体系。

卫尉营军士止步于宫门,没有特殊指令,只在院子里和以外区域当值。

光禄寺议郎可以进宫,但止步于后宫门前。这道门颜色是黄色,称为黄门。

黄门以内,是皇帝与内眷的活动场所,只有宫女和太监能进去。太监中的卫士就是黄门侍郎。头目称黄门侍郎令。

原本,黄门侍郎令是未央宫太监头子。

但前太子谋反事件后,武帝嫌弃未央宫被叛军搜查过,就移居西边新修的建章宫。多数黄门侍郎也随之迁了过来。

武帝驾崩、刘弗陵继位,都是在建章宫发生的事。

但霍光把持内庭,办公地点在未央宫。黄门侍郎令也回到那边去了。

小皇帝身边的建章宫太监,名义上还是黄门侍郎令的手下。

不过,建章宫里的黄门侍郎,与未央宫那边的黄门侍郎,分别服务于皇帝和霍光,自然不是一码事。

建章宫这边的太监头子兆禾,职位不是黄门侍郎令,但行使的权力差不多。

韦德全二人就是兆禾的手下。王西风对这位兆禾公公,并不陌生。

入关的时候,韦德全出示黄门腰牌和通关文书。几位建章营侍郎也出示了腰牌。

但守关都尉望着几人簇拥的王西风,并不示意军士放行。

这是要检查王西风的证件。

王西风从匈奴王庭出发时,多年前出使西域的那些符节、文书也带上了。这时,他取了出来,看看他们还有什么话。

守关都尉仔细看过后道:“汉使王西风多年前就投降了匈奴,就是你吧。来人,扣留此人,押回长安城,交大鸿胪寺和廷尉府审理。”

韦德全大惊。他一挥手,五名侍卫“嗖”地拔出腰刀,护住王西风。

随即,几十名军士冲过来,手持长戟,围住七人。

韦德全六人知道,丢了王西风,回去必死无疑。所以也不退让。

就这么僵持住了。

难道要在这里大开杀戒?

王西风觉得不妥。

因为,一旦以星狗开杀,不但要杀光萧关守军,连韦德全几人也要灭口。

那样动静太大了。

王西风对韦德全道:“韦侍郎,稍安勿躁。”然后朝那位都尉道:“这位大人,你说本使投降匈奴,有何依据?是大鸿胪寺发文昭告天下了,还是廷尉府出过判决?苏武大人被匈奴扣留19年,照样能回到朝廷担任鸿胪寺丞。本使就不能回归大汉吗?”

他这一问,倒是把那都尉问住了。四周军士也开始互相张望,眼神犹豫不定起来。

是啊,对投靠匈奴之人,朝廷都诛灭了全家。

没听说使者王西风家人被诛灭之事。

中垒营和廷尉府进攻王家马场,反而吃瘪之事,是朝廷、乃至霍光的极大丑闻,被捂压得严严实实。只有长安城少数人知道。

这个时代没有报纸、电视,更没有微信、头条,八卦传播范围极其有限。

何况传播王家马场之事,还有杀头危险。

那名都尉名周在宜,他只是接到上峰口头传令:见到西域使王西风,立即捉拿回京。

此时被王西风反问,他就无法反驳。因为他没有任何依据。

就连扣住王西风的命令,他也是没法公开说的。

看看几位宫廷侍卫的态度,周在宜知道自己若坚持抓人,势必不能善了。

一旦动手,自己一方免不了有损失,而对方几人肯定被自己队伍解决。

那些人可是皇宫侍卫!

沉思几息后,周在宜决定放人。

没扣住人,他可以解释一下:那些宫廷侍卫手上有腰牌和文书。自己不敢动手。

若是经过动手后扣住人了,最后因皇宫侍卫被杀、皇宫里追究责任,他就百口莫辩了。

因为,他只是得到口头指令,手头什么证据都没有。到时自己多半被推出去顶缸,成为替罪羊。

周在宜挥挥手,周围的军士即刻向两边退开,让出一条道。

韦德全六人牵马握刀,护着王西风进关。

一直到远离守关军士,这才上马,向官道弛去。

周在宜命令军士们散去,各就各位。

自己手托下巴,开始思考怎样向上头复命。

过了好久,他才回到衙房,铺开竹简,书写军情节录,发往大将军府。

韦德全一行人入关后,疾驰了很远,仍然心有余悸。

刚才他们心里都明白,如果守关军不放人,他们只有反抗一条路。

皇帝、刘卫尉、兆禾中郎的命令对他们都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不能把王西风大人带到皇上面前,死,也许是最好结果。

起码保全了家人。还有一笔抚恤金。

如果放弃保护王大人,灭户是最轻的惩罚。

宫廷侍卫的待遇福利是很好。条件是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自己的命当回事。

职责,比命重许多倍。

进入泾河河谷后,七人没有再遇到麻烦。

晚上在官家驿站休息,白天换马不换人。10天不到,他们就进了长安城。

这时其它事情都顾不上了。一行人直接入建章宫。

王西风见到焦急等待的皇帝,已经长成高大青年,几乎认不出来。

没有办法,那是皇帝,王西风作为使者回来,多年未见,只得下跪,准备行叩头礼。

刘弗陵像是早就防着一样。王西风膝盖一弯,他就上前扶住对方,笑道:“足下终于回来了。可喜可贺!为爱卿贺!为朕贺!为我大汉贺!各位郎官辛苦了。大功!”

旁边,六人早就跪下了,这时齐声道:“为陛下贺!为王大人贺!吾皇万岁!”

建章宫里,还有几人在:新任御史大夫蔡义、太仆寺卿李左青,建章宫卫尉刘辟强、黄门侍郎兆禾。

他们纷纷向皇帝道贺。并与王西风相互见礼,表示慰问。

众人退去后,皇帝将王西风带到秘殿,屏退左右,单独叙话。

刘弗陵首先开门见山,告诉王西风:那朵水晶花,几次帮了自己大忙。

王西风听了,没有接话。

后宫的斗争,果然残酷无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