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134章 再任西域使

幸好遇见神 第134章 再任西域使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皇帝随便出行,阵仗也是不小的。

皇帝的行程是住一晚。

阔大的车舆停在官道上,留一部分人守着。

其余人到王家院子,就地扎营。

幸好房子够用。

用过晚膳后,刘弗陵屏退左右,与王西风单独聊天。

“先生,朕有一事想要请教。”刘弗陵道。

“陛下请讲。”

刘弗陵喝了一口茶,举起陶具茶杯看了看,放下后,道:“西域羌族频频聚商,西北匈奴也有异动。赵充国将军坐镇西域,他主张,对羌族能不动武就不动武。先生怎么看?”

王西风问:“请问陛下,霍光大人没有态度吗?”

刘弗陵笑道:“霍大人近来对朕客气了许多。他说打与不打,由朕决定。他保证尽全力配合。”

王西风点点头。霍光这个态度就对了。这样皇帝才能成长起来。

关于西域羌族、匈奴这些问题,对王西风来说,历史经验摆在那,有标准答案。

于是他道:“陛下,微臣以为,赵充国将军的想法是对的。大汉将来应该让匈奴人、羌族人,以及乌桓人就地扎根,归化大汉。”

见皇帝认真听着,王西风继续道:“胡族的问题在于,灾荒年份,他们的人、畜没有食物保障。咱们大汉疆域辽阔,虽然也有灾年,但总能东墙西补。如果能与他们达成约定,丰年他们上贡作为储备,灾年咱们救助他们。那样都好过些。如此就减少甚至没有战争了。”

等刘弗陵消化一阵后,王西风接着道:“趁大汉还有70万军队,好好谋划谋划,争取狠狠教训匈奴一次,打到它趴下。之后,削减一半军队。节省的开支,陛下可以做许多事,包括救灾。不仅是对汉人,也可把胡人也考虑进去。”

“先生所言极是。”刘弗陵不停点着头:“其实先帝轮台诏也是这个意思。先帝遗诏说,他晚年心愿是海内一统、四方臣服。不能全凭武力镇压,而是先威后恩,恩威并用。先生所说打趴他们、丰年纳贡、灾年补偿,这个设想真的好啊!朕愿毕生一试。”

王西风心想,这个方法后世已经证明过了,当然好。

胡族纳贡投保与中央朝廷财政支付转移相结合,才是解决匈奴问题的最好办法。

只要他们在游牧状态,武力就是不能彻底征服的。

王西风想了想,索性帮他一把。便道:“陛下,西域方面,微臣可以走一趟。有赵充国将军大军震慑,车师、乌孙两国与咱们交好,微臣与右日逐王呼延允机有些交情。西北方向,交给微臣吧。”

刘弗陵一下子站起来,差点带翻茶几。

他激动地道:“先生此话当真?真是太好了!先生以什么名头出使西北合适呢?”

王西风笑道:“皇上,还是从前的名头,大汉西域使足矣。到时我带着师陵公主一同前去。”

“好!好!好!”刘弗陵道:“先生归来之日,就是封侯之时。”

见到王西风微笑不语,他忽然意识到王西风不在乎这个,于是讪讪笑道:“先生,封了侯,我可以多弄些土地给先生,挖煤、造亮瓦、种蔬菜…方便。”

王西风知道他的好意,抱拳道:“多谢陛下。现在言之过早。到时再看吧。”

两人又商谈了一些细节。确定下来:王西风下月出发。

*****

大汉东北、西北同时出现军事异动,是匈奴单于壶衍媞与右贤王、左谷蠡王、右日逐王一起操纵的结果。

他们的计划是:左谷蠡王攻打乌桓;右日逐王攻打乌孙;右贤王支持婼羌国多个部落侵占陇西北郡的草场。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也是应对灾荒。

因为气候极致干冷,漠北牧场几乎没有水草了。

大汉朝廷对于如何应对边疆骚乱,出现了分歧。

度辽将军范明友、祁连将军田广明、前将军韩增主张主动出击。

后将军赵充国、虎牙将军田顺主张采取防御态势,安抚为主。

还有一位将军是右将军张安世。本来还兼着光禄勋。现在光禄勋被蔡义取代。他本就是老好人,此时也不明确表态。

霍光有意让皇帝介入军队指挥事务,对这次行动不作表态。

皇帝接受王西风的观点,同意派他出使西域,让他去调停西北动乱。

王西风回到长安城,做了些出使前的准备。

首先是组成使团。

使团分文、武两方面官员。

文官方面,王西风挑了大鸿胪寺主簿秦久为副使,由他选几个随员。

武官方面,王西风挑了上次出萧关接自己的四名卫尉。其中那名中郎贺永辉为第二副使。

因为涉及到随行安全,刘辟强调派十几名甲士担任护卫。

还有负责后勤物资管理的十几名军士。

加上王西风和师陵公主,队伍共40人。

出发时,皇帝刘弗陵亲自送行。

出萧关后,队伍照例开始扩大。当然增加的都是女人。

由萧关,经河西四郡往西域的这条商路,太成熟了。许多准备出售女儿的人家,就到这条路上来等着。

一般都是把姐妹中最漂亮的卖掉,养活其余的家人。

这个时代的人们,为了生存,做什么事都很自然。

最极端的事情发生在动乱时候:易子而食。

相较于那样,出售女儿算是可以接受的了。

因为还有重聚的可能。

事实上,真的有女孩被卖后改变命运,回头荫惠家人的。这种事还不少。

队伍到武威时,王西风去拜会了祁连将军田广明。

他是主战派。对主和的王西风不怎么感冒。

他起家也是荫任郎官。但很早就离开长安城赴任河南郡都尉,后转任淮阳太守。一直远离京城,没听说过王西风。

会谈不冷不热,很快结束。

这种礼节性的会见,本来就是形式。政见不和,王西风也不会介意对方的冷淡。

到了酒泉郡,拜会新任酒泉将军赵充国时,气氛就大不一样。

赵充国是如今大汉军队的中坚力量。

他是与霍去病大将军同时代的人物,只比霍去病小四岁,比霍光大两岁。

只不过他的起点太低,属于六郡良家子。

他参军的时候,卫青、霍去病率军与匈奴人的大战打完了。匈奴人被赶到了漠北。

以前,与匈奴人的战争,发生在渔阳~河套~河西走廊~陇西一带。

只要带兵将军愿意,马上就可以与匈奴人短兵相接。

死亡,或者建功立业,也就只在朝夕之间。

等到赵充国20多、30岁的时候,匈奴人远在几千里外的漠北。

他们被卫青、霍去病打怕了,生力军也被打光了。近20年不敢主动前出漠南。

所以武帝晚期,以贰师将军李广利为帅的汉军,进攻匈奴的战争,都是汉军长途跋涉几千里外作战。

武帝晚期对匈奴的战争,都以失败告终,距离遥远、敌军军情难断是个重要原因。

赵充国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脱颖而出的:有一次,李广利将军的大军被匈奴包了饺子。赵充国带一百多人杀出重围,李广利紧随其后得以逃出生天。

李广利向武帝隆重推荐救命恩人赵充国。

武帝亲自查看了赵充国身上的二十多处伤痕。他这才得以崛起。

赵充国是霍光死党,后来接魏江担任水衡都尉,对王西风颇为熟悉。

因此,二人的见面、倾谈,气氛热烈,甚是玩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