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266章 刘裕登场

幸好遇见神 第266章 刘裕登场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这天一早,孙恩大军进入会稽郡城区域,谢琰派出广武将军桓宝为前锋,率军前去试探一下。

桓宝是刘牢之赴京口前,留给谢琰的一支北府军。他们与孙恩军队交战,大胜,斩杀不少敌人。

谢琰心里更加轻视孙恩军了。

他在打算吃早饭,忽然情绪高昂,对众将笑道:“诸位,咱们干脆现在全军出击,一举拿下敌人,然后回来吃早饭。现在,本将军命令,反攻!”

于是,会稽郡城守军从各自营帐出发,出城迎战孙恩大军。

谢琰亲自带着几千人,沿着荷塘之间的窄道追击孙恩的船队。

孙恩船上突然发射密集箭矢。谢琰猝不及防,死伤惨重。

接着,两边山地里又冲出一万多五斗米教农民军,将谢琰的队伍团团围住。

谢琰下令突围。

正在这时,谢琰身边的都尉张猛突然反水,一刀斩断谢琰坐骑马腿。

谢琰堕马。被张猛手下人乱刀砍死。

谢琰身边两个儿子谢肇、谢峻同时遇害。

一代名将谢琰,淝水之战谢氏双雄之一,因为轻敌,就此陨落。

他至死都没察觉到:这次他的两个对手,并不是宵小,而是惊才绝艳之辈。

他们的信徒不仅只有底层农户,在军队、士族中也有铁杆粉丝。谢琰信任的都尉张猛就是。

未来许多年,孙恩、卢循还会继续书写历史性篇章。

谢琰将军战死,令司马元显万分意外,也非常紧张。

他晋升刘牢之为镇北将军、都督会稽五郡诸军事。命刘牢之立即率军东征孙恩。

孙恩此时又进攻吴郡,杀死内史袁山松。

刘牢之派出北府军第一猛将刘裕对付孙恩。

刘裕人高马大,作战时往往一马当先,几次在数千敌人里来回奔杀,无人能敌。

果然,刘裕一出马,孙恩大军就被打得丢盔弃甲,死伤无数。只得再次登船逃到海上。

孙恩在海上,有一千多艘船,十几万人。他想着刘裕在南部,便率领船队直接由海路进入长江,打算进攻京口。

刘牢之命令刘裕立即披星戴月赶路,由海盐(嘉兴)向北堵截孙恩。他自己带大军直扑京口包抄敌人。

孙恩与刘牢之、刘裕多次交手,损失惨重。只得再次逃往海上群岛(舟山)休整。

孙恩这么一大圈折腾,十几万人折损一半。没讨到任何好处。

但他的这几次行动,成就了两个人,害惨了两个人。

成就的两人是刘裕、桓玄。

害惨的两人就是司马道子父子。

刘裕祖上是汉高祖刘邦本家。不过早已衰败,属于典型的寒门。他早年不务正业、无所事事。直到生计难以维持,快三十岁才加入北府军,混口饭吃。

孙恩起事时,刘裕三十多岁了,在北府军冠军将军孙无终手下担任司马。

北府军的军阶,沿用魏晋旧制。依次是伍长、什长、队长(50人)、屯长(2队、100人)、军侯(5屯称曲、500人)、司马(2曲称部、1000人)、校尉或都尉(5部为营、5000人)、将军或副手裨将、偏将(2营为军、1万人)。

再往上是杂号将军、重号将军、大将军、大司马。

刘裕三十多岁还只是司马,带兵1000,只能算低级军官。这是因为他参军太晚,军功太少。

刘裕正愁无处立功,孙恩起事,算是刘裕机会来了。

他的上司孙无终十分欣赏他,便把他推荐给北府军统领刘牢之。也是希望他能建功立业、加官晋爵。

刘裕也没让孙无终、刘牢之失望。他与孙恩交战,几无败绩。

他在刘牢之手下,由参军做起,通过讨伐孙恩,屡战屡胜、屡胜屡升,一路高歌猛进。每次交战,他的战果都是斩杀、俘虏敌军数以万计。

很快,刘裕升到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孙恩起事,也给盘踞长江中上游的荆州刺史桓玄,找到了率军东下的借口。

荆州是桓玄之父桓温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巢。桓玄担任荆州刺史,犹如虎归深山、龙入大海。没用多久,他就富可敌国,操练出十几万水、陆强军。

桓玄多次请求沿江而下,进驻京口,参加镇压孙恩暴动。

他是什么意图,朝堂上下清清楚楚。

司马元显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准备向西讨伐桓玄。

桓玄得到消息,不但不惧,反而主动出击,率军向南进攻司马元显。

司马元显派刘牢之率北府军前去抵御。

两军在溧阳驻军对峙。

刘裕请求出战,刘牢之不允。

刘牢之对司马元显的德行十分清楚,也相当忌惮。

他觉得,自己此时击败桓玄,那自己必定成为司马元显的下个目标。

于是,他派儿子刘敬宣去向桓玄求和。

刘裕和刘牢之外甥何无忌,坚决反对刘牢之的做法。但没效果。

桓玄最后攻入建邺,斩杀司马元显,流放司马道子。

不久,他又找机会杀死司马道子。斩草除根。刘牢之也是一代名将。但他先叛老板王恭、投靠司马元显,导致王恭被杀;现在又叛司马元显、投靠桓玄,导致司马元显被杀。

桓玄控制了朝廷后,认为此人名声已毁,不适合担任北府军统领。于是打算撤销刘牢之兵权。

刘牢之再次露出反复无常的本性,鼓动手下将领一起反叛桓玄。

包括刘裕在内的一众北府军将领,无人再愿追随他。

刘牢之便弃官逃跑了。逃出去后,他却发现天下之大,无人愿意收留他。于是上吊自杀。

刘牢之打算背叛司马元显、投靠桓玄时,刘裕坚决反对。

后来刘牢之又鼓动大家反叛桓玄时,刘裕也是坚决反对。

桓玄欣赏刘裕的铁血军人性格和非凡作战能力,想拉拢收买刘裕为己所用。于是任命他为中军参军。

五斗米教教主孙恩得知晋国朝廷里,桓玄与司马元显打起来了,于是趁机又率军来攻打吴地。

但这次孙恩的运气极差。他的队伍一上岸就遭遇刘裕等几路大军围堵,最后在临海郡被太守辛昺击败。队伍只剩不到万人。

孙恩被围堵,不愿被俘,投海自尽。

他的妹夫、副教主卢循收拾残军,乘船逃走。

桓玄控制朝廷大权后,改年号为大亨。

他任命亲兄桓伟为荆州刺史,从兄桓修为徐、兖二州刺史,从兄桓石生为江州刺史,从兄桓谦为尚书左仆射,发小卞范之为丹阳太守…

桓玄封自己为太尉、平西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桓玄牢牢掌控朝廷大权后,罢黜奸佞、擢用贤臣。晋国出现短暂欣欣向荣气象。

但刘裕、何无忌等人看得清楚,深知桓玄目的是篡夺皇位。心中十分警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