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312章 滑台孤城

幸好遇见神 第312章 滑台孤城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洛阳守将杜骥设套、诬陷害死了猛将姚耸夫,只能使魏国大将安颉的反攻进程更加顺利。

安颉夺取洛阳后,没有停止进攻步伐,而是领兵向东,攻打虎牢关。

宋国司州刺史尹冲、骁骑将军段宏、荥阳太守崔模率军在此坚守。

但安颉大军实在太强大了,虎牢关挡不住他们。

虎牢关被攻破。

段宏拼死杀敌,带着少量骑兵突围逃走。

尹刺史坚决不肯投降,跳城自杀殉国。

虎牢关失守,魏军的下个目标是虎牢关以东不远处的灵昌津。

驻扎此处的宋军统帅到彦之一下子慌了神。

他心里明白,自己绝不是安颉的对手。

到彦之思索之后,决定放弃灵昌津,焚毁舟船,沿陆路向南方的陈留撤退。

虽然心中有了计较,他还是例行征询一下身边人的意见。

安北将军王仲德抱拳道:“禀大将军,属下以为,如果此时焚毁舟船,士卒人心必定溃散。咱们即便离开灵昌津,也可以乘船由黄河进入济水,前往马耳谷口。然后再研究下一步对策。”

到彦之觉得王仲德的建议有部分可取之处。那就是:不要在灵昌津下船。先乘船到下游泗水与黄河交汇处再说。

于是,他下令2万大军乘船离开灵昌津,顺黄河直下,越过滑台城和须昌,抵达历城。

这里是黄河转陆路去彭城的丁字路口。

在历城,到彦之下令烧毁船只、抛弃铠甲,登岸步行疾驰往彭城而去。

随军将军垣护之劝阻道:“禀右将军,属下以为咱们并非没有守住下游的机会。滑台城有朱修之将军的精兵一万,须昌城里的竺灵秀刺史兵强马壮、储备充足,加上右将军本部2万精兵强将,咱们拥有全甲军士4万3千多。如果咱们集中兵力于滑台城死守,等待朝廷增援,也许可以守住黄河下游河南东部地区。”

到彦之对垣护之的意见不予理会,仍然下令向彭城撤退。

宋军驻扎中游要塞的主帅跑了,驻守下游须昌的竺灵秀也慌了。

他有样学样,率领军队撤出须昌,往南逃窜。

魏军驻守黄河下游的大将叔孙建趁机率大军渡河,追击竺灵秀队伍。

叔孙建在湖陆县追上了竺灵秀。

一番激战,魏军斩杀宋军5千多人。

竺灵秀在死士护卫下得以逃走。

眼看黄河2千里防线的要塞,除了朱修之的1万多军队仍然坚守着滑台,其它要塞全部陷落敌手,距离黄河约1千里的北伐总调度部彭城也很危险。

北伐总监军、后勤总调度、长沙王刘义欣此时驻扎在彭城。

手下将领一齐劝刘义欣撤退。

刘义欣坚决不同意。

他表示,滑台将军朱修之尚在前线作战,他这个后勤总调度不能不管他的补给供应。

*****

此时的黄河防线上,只有滑台城的宋军还在死守城池。

之前,到彦之的几万大军驻扎在上游不远处的灵昌津,只要长沙王能想法把供给送过来,守住滑台城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到彦之是北伐军事总指挥,他要撤走,大家无法阻止他。

但朱修之是皇帝任命的滑台将军。不战而逃,朱修之做不到。

关键是,到彦之对自己的撤退决定心知肚明:这不是撤退。这是逃跑。

当朱修之表示要坚守滑台时,到彦之自然极力支持,同意朱修之派军队到灵昌津搬运物资,可以见什么拿什么。

这样一来,朱修之的坚守,倒可以作为到彦之的说词:本统帅没有逃跑。本帅临走前对滑台的防务事宜做出了恰当部署。

反正不管如何,现在的滑台城里,是朱修之的1万甲士和2万戍卒、徭役民夫。

有利条件是,这里目前的补给相当充裕。

到彦之临走前,为了轻装快速撤退,影响行军速度的装备、补给,任朱修之到灵昌津搬走。

这给朱修之留下了许多战备物资,包括铠甲、兵器、军粮、牲口草料等等。

萧西风五人随着朱修之将军一路走来,并没有遭遇大的战斗。

朱修之将军手下正规军是1.1万甲士。

其中,精骑兵一千,首领是都尉刘行玖,副手是司马戴献义。

骑兵部由裨将王文玉分管。

另外一万甲士分两个营,每营5千人。

甲字营首领是校尉郭代钢,副手是都尉黄秋生。

乙字营首领是校尉周怀远,副手是都尉孙劲宝。

校尉郭代钢和周怀远的直接上官是偏将林沫殊。他是朱修之将军的副手。

刘宋军队的军阶制沿用晋朝。即:

100人组成一屯,长官称屯长;

5屯为一曲,500人。长官称军侯;

2曲为一部,1000人。长官称司马;

5部为一营,5000人。长官称校尉或都尉;

2营为一军,一万人。长官称将军。

偏将或裨将是将军的副手,比校尉高半级。

萧西风的军中级别是都尉,比司马高一级,比校尉低半级。

萧庆、孙有运、周格、周本材四人都是司马级别。

五人组成特别行动小组,归在裨将王文玉麾下,多数时间与骑兵部待在一起。

到彦之的大部队撤走后,朱修之召集偏将、裨将、校尉、都尉、司马共计二十多名高级军官开会,表达了自己誓与滑台城共存亡的决心。

除了萧西风五人,这些军官都是他的老部下,与他一起共过患难也享过福利。

他们早把生死看得淡了,只觉得一群兄弟在一起,有机会捞好处大家分,有危难共同对付。

其它的事,不考虑那么多。

而与此同时,魏国大将军安颉率领3万大军,已经抵达滑台城外。

他们中的2万人是由西边的金墉城(洛阳)、虎牢关方向,乘船顺流而来。1万人是从对面黄河北岸的翟辽城渡河过来。

此刻的黄河中下游2千多里防线,只有这座孤城还在刘宋军掌控之下。

望着滑台城厚实的城墙,安颉明白,这里是黄河沿线最坚固的城防。

城墙是死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城防。

现在,安颉将军打算称掂称掂,看看魏国这位滑台将军,到底有几斤几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