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321章 再次被征召

幸好遇见神 第321章 再次被征召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古桑乡防护工程挂上了“钱塘战阵操训屯”牌匾,是当朝首宰、彭城王爷刘义康亲笔题字。

因为这块题匾,钱塘县、会稽郡、扬州府、乃至京城,都没人对古桑乡建堡垒之事插嘴非议。

正当此时,太保、中书监、扬州刺史王弘大人去世。

皇帝刘义隆下旨:彭城王刘义康兼任扬州刺史。

扬州刺史的重要性在宋国刺史中排位第一。第二是荆州,第三是徐州。

这样一来,彭城王刘义康成了会稽郡守、钱塘县令的直接上官。

古桑乡改造工程更加顺当了。

在县、郡两级衙门协调下,附近官道重新修整过,古桑乡采石、伐木等事宜的成本也大幅降低。

工程进度再次提速。

本来,按照萧西风预计,这项工程需要的时间会超过5年。

结果,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凑在一起,三年多点,工程就提前完工了。

古桑乡成为一座有壕沟环卫、城墙坚固的堡垒。

堡垒里有小型武馆、演武场。

护乡队扩大到600人,300正式队员、300预备队员。

他们都属于民兵性质。没有固定报酬。

护乡队揽到外活、有收入,偶尔发些补贴给队员。

萧西风五人挑选了90名青壮男丁组成3个战阵组,对他们进行战阵训练。

萧西风给战阵组队员发一些固定补贴。

这是将来的真正战力。也为了对彭城王爷有个交代,应付他派人突击检查。

护乡队和战阵操训组的操练、收入、支出等事情,萧西风让萧庆堂兄四人分工负责,费用由五人共有的几间蚕丝作坊出钱。

没给乡民增添额外负担。

……

太保王弘大人去世后不久,皇帝刘义隆也生病了,而且似乎很重。

皇帝亲弟弟刘义康作为司徒、录尚书事、大将军,总揽朝政。

宋国朝廷运作,几乎由他说了算。

刘义康的帮手,最重要的有两位:中书令、尚书仆射殷景仁,太子詹事刘湛。

这二人年轻时原本关系很好。

如今成了首宰刘义康的左右臂膀,却因为理念不合、利益冲突等,两人关系渐行渐远、一致恶化。

其中,刘湛因为做过彭城王府长史,与刘义康更亲近些。

刘湛借着刘义康信任,在朝廷里任用、拉拢了一些人,如司徒左长史刘斌、大将军从事中郎王履、大将军主簿刘敬文、祭酒孔胤秀等,俨然形成了一个小集团。

他们拉帮结伙、排斥异己、打击对手。引起朝野议论。

这种情况,自然有人报告给病中的皇帝刘义隆,令其担忧、不喜。

殷景仁一直跟随皇帝刘义隆,是其亲信。

刘湛利令智昏,借助刘义康信任,极力排挤、压制殷景仁。

甚至传说有刺客打算刺杀殷景仁。

皇帝刘义隆为了保护殷景仁,为他特意安排了住处,派禁卫军把守。

……

刘义隆发起北伐前后,宋国西部的益州、梁州发生流民暴动,益、梁两州北方的仇池国搅和其中。

萧西风在古桑乡修建堡垒的这些年,益梁二州造反形势愈演愈烈,叛军占据了成都附近几座郡、县城,如郫县、涪县、五城、广汉等,多次攻打益州首府成都。

刺史刘道济全力支持中兵参军裴方明守卫成都,挡住了叛军。

益州东北部的梁州遭到仇池军明目张胆攻击。

皇帝刘义隆要求刘义康强力平息这些事。

在有人提议下,刘义康对萧西风五人发出征召令。

提起益州,就必须说说上古九州。

上古九州里没有益州。那时,成都盆地为中心的这片区域属于九州之一的梁洲。

直到西汉设置十三刺史部时,梁洲分为益州刺史部、梁洲刺史部。“益州”这个行政单位才正式出现。

益州刺史部管辖四川盆地以西、以南地区;梁洲刺史部管理以汉中为中心的盆地东、北部区域。

南北朝时,两州都属于宋国国土。

益州刺史是刘道济。梁洲刺史是甄法护。

刘道济之兄刘粹,年轻时就追随先帝刘裕,参加京口起兵、征讨桓玄、刘毅等,立下赫赫战功,位居征北将军。

刘义隆继位后,他又随到彦之剿灭谢晦。

因此,刘粹深得刘裕、刘义隆父子信任。

在这个以“九品中正制、推举孝廉”为官场正途的时代,作为刘粹的亲弟弟,刘道济的仕途也就十分顺畅,一早做到益州刺史位置。

他本人品行倒不差,但他却纵容三名亲信部下,在益州横行无忌、疯狂敛财。搞得整个益州人神共愤、民怨沸腾。

这三人是刺史府长史费谦、别驾张熙、参军杨德年。

皇帝刘义隆曾因此下旨斥责过刘道济。

许多益州民众不堪恶政酷吏,奋起反抗。也有许多人弃籍远走,离乡背井。

这种情况被益、梁二州北边邻居仇池国主杨难当知道了。他打起了主意。

仇池国以武都郡、阴平郡为中心,立国于晋“八王之乱”时期,原先是夹在晋国(后刘宋)、西秦国、吐谷浑、胡夏等国中间的小国。管理着益州、梁洲以北的一片区域。后秦、胡夏灭亡后,仇池国依然存在。

现任仇池国主杨难当在宋、魏两国间左右投机。

他先是接受宋国册封,成为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

由于与宋国梁洲刺史甄法护发生冲突,他后来投靠拓跋焘,接受魏国册封,成为其征南大将军、南秦王。

刘义隆北伐期间,拓跋焘为了牵制宋国,指示杨难当在宋国西部搅出点动静,分散宋国力量。

杨难当便派早年投靠自己的益州人司马飞龙回老家去,制造动乱。

正巧这时,刺史刘道济拟任命当地人帛氐奴为参军都护,与长史费谦推荐的人员冲突。刘道济采纳了费谦的意见。

帛氐奴对费谦怀恨在心,聚集党羽,在五城县发起造反。

杨难当见益州局势如此混乱,便按拓跋焘意思,派人带着大量财物资助司马飞龙、帛氐奴发起乱民暴动。

后来,当地人赵广也加入其中。

出乎杨难当意料的是,流民暴动有了领导人、资金、正规训练,很快发展得如火如荼。

可能是因为益州人对刘道济三名手下实在是恨之入骨,司马飞龙、帛氐奴、赵广领导的暴动很快成了气候,攻占了不少郡、县,直逼成都。

仇池**也趁机对汉中地区发起进攻。

暴动前后持续时间长达近几年。叛军人数最多时接近二十万。

后来,益州刺史刘道济病死,朝廷命令梁洲刺史甄法护代管益州,要求他率军平息暴乱。

甄法护折腾很久也没什么进展,被朝廷免职。由其兄甄法崇接任益州刺史。

甄法崇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斩杀奸臣费谦。就是刘道济刺史府长史,首席谋臣。

同时在裴方明击退成都周边叛军后,让裴方明先护送刘道济灵柩东归。

朝廷这时又下旨起复任用萧思话督南秦二州诸军事、横野将军、梁洲刺史,率军出西部平叛。

萧思话何许人也?他是孝懿皇后萧文寿之侄子,前将军、封阳县侯萧源之子。上等大族萧家嫡系。

孝懿皇后何许人也?她是宋国开国皇帝刘裕之继母,深得先皇刘裕爱戴、尊崇之人。

有这样的出身,萧思话的仕途比刘道济还顺,一早做到中书侍郎、督青州/徐州诸军事、振武将军、青州刺史。

檀道济北伐收拾烂摊子时,他也在奉诏北伐之列。

但是,在魏国叔孙建、长孙道生反击檀道济大军时,这哥们仗着后台硬,提前弃城逃跑了。

他因此被下狱待审。

这次起复前,还被关在大狱里。

萧思话所在的兰陵萧家,是东晋“永嘉之乱”时衣冠南渡的豪族。

前面提到的济南太守萧承之、钱塘县令萧宽就是该族旁系子弟。

萧承之是萧思话同辈族兄,比后者大十几岁。这次也被任命为汉中太守,作为萧思话部下,随他西出平叛。

萧承之给萧思话提出一个建议:要求朝廷允许他征调赋闲在家的萧西风五人的钱塘战阵。

萧思话参加过北伐战役,也听说过钱塘战阵的传言,于是按萧承之意思向朝廷提出请求。

对此,刘义康批复: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