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393章 第三次北伐

幸好遇见神 第393章 第三次北伐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公元452年,是北魏兴安元年,也是南朝宋国元嘉二十九年。

以这年为中间的前后三年,对南北对峙的这两个大国来说,是极不寻常的年份。

北魏这边,先是太子拓跋晃死了,接着是皇帝拓跋焘死了,再接着是新皇拓跋余也死了。少年皇帝拓跋濬登基。

接着是南朝宋国也开始发生巨变。

先说背景。

刘义隆发动的第二次北伐失利后,开始撤军时,军中将领的归宿也有了变化,并对以后的朝局影响很大。

东线总参谋长萧斌被撤职。南平王刘铄向父皇打报告,把他要到自己麾下担任右军长史。

刘铄、刘濬已经与太子刘劭交好,所以萧斌间接成了太子党。

沈庆之是北伐计划的反对者,公开宣布讨厌皇帝的头号爱将王玄谟,本来为刘义隆所不喜。

但萧斌要斩王玄谟时,被沈庆之劝阻,留下王玄谟一条命。

刘义隆见到沈庆之时,便问:“你不喜欢王玄谟。萧斌要杀他,你却为他求情。这是为什么?”

沈庆之答:“回陛下,当时前线崩溃,将士们纷纷向彭城回撤。如果把王玄谟杀了,中、高级军官都不敢回来,便会逃走或投降敌方。所以下官阻止萧将军杀王玄谟。”

刘义隆听了他的话,便没有处罚他,也没有降他的官职,而是派他回彭城协助武陵王刘骏,将逃进彭城的所有北方难民迁移到瓜步一带,重建瓜步城 。

另外一位大将程天祚,他本来就是宋国将军,被拓跋那俘虏,得到拓跋焘赏识。

前阵子,程天祚趁魏军北撤之际,说服鲁爽三兄弟和他一起回归宋国。

刘义隆对他也很重视,派他将逃进盱眙、寿阳等地的难民迁到京口对岸,建筑新城。即姑孰城。也就是后世扬州。

由于这样的安排,沈庆之、程天祚二人,连同鲁爽三兄弟,便成为武陵王刘骏一党。

……

魏国太子拓跋晃、皇帝拓跋焘、新帝拓跋余,接二连三暴毙的消息传到江南。

宋国皇帝刘义隆听了军情汇报,心中再次燃起熊熊烈火,感觉自己似乎满血复活了。

他认为这是上天助自己覆灭魏国的征兆。

天予不取,有违天意。刘义隆不愿负天。

于是,宋国皇帝不顾众人反对,决定抓住北国内斗自耗、群龙争首机会,再次北伐。

刘义隆前后三次北伐,都是选择同样的季节,同样的排兵布阵。

这次仍然兵分三路:

第一路,东路军,抚军将军萧思话率张永部,共5万大军攻打碻磝;

第二路,中路军,司州刺史鲁爽与弟弟鲁秀,领兵4万攻打洛阳、虎牢;

第三路,西路军,雍州刺史臧质率2万人马,襄阳太守柳元景领一万兵马,一起攻打潼关。

出兵后,东路军最先取得突破。

鲁爽带着自家兄弟鲁秀,首战攻打鲁爽的老根据地长社。

守城军见到鲁氏兄弟,斗志全无。长社被轻松拿下。

二人接着率军攻打虎牢。

但东路军萧思话、张永进攻碻磝的战斗,遭到魏军顽强抵抗。

双方爆发几轮激战。

宋军死伤几千人,魏军伤亡上千人。

但碻磝要塞岿然不动。

中路军鲁家兄弟对虎牢关的进攻,也非常艰难,没有进展。

西路军方面,臧质、柳元景二人共领军三万,攻打潼关这座曾经被二人攻破过的关隘。

但这次准备不够充分,运气也实在不好。

死伤几千人后,攻关战无法突破。

这次北伐出兵前,皇帝刘义隆对三支队伍交代过:前线战事,由三位统帅萧思话、鲁爽、臧质全权作主。

三人见自己队伍损失惨重,而破城希望不大,不约而同各自领军撤回。

刘义隆并不是昏君,认识到魏国皇权争夺仅限于皇宫遭到几次血洗,对地方军队战力影响并不大。

因此,他虽然对三名统帅大发牢骚,却也没处罚他们。

只是,宋国第三次北伐草草出兵,又狼狈收兵,消耗极大不说,对军队、国人的信念打击甚大。

刘宋国国运由此开始一落千丈,直线衰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