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405章 群起伐逆

幸好遇见神 第405章 群起伐逆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先帝刘裕共有七个儿子。

大儿子刘义符、二儿子刘义真,被刘裕亲自指定的四位辅政大臣弄死。

三子即皇帝刘义隆。

四子刘义康,被皇兄刘义隆弄死。

七子刘义季,眼见四哥被皇帝三哥一步一步降职、外放、削爵、黜为庶人流放偏僻荒地……他内心十分痛心、无奈,于是终日饮酒至醉,结果先于刘义康死去。

现在,皇帝刘义隆也死了。

七兄弟之中,还剩两人:老五刘义恭、老六刘义宣。

江夏王刘义恭在刘义康失势后,就担任侍中、司徒、录尚书事,成为首宰。

如今,新皇即位,刘义恭和十二个儿子都住进了皇宫,失去所有权力。

刘义宣的爵位是南谯王,级别是一品司空,身份是侍中,职务是荆州刺史。

他一直驻在江陵城,有军队、有地盘、有人口,属于地方任职的实力派人物。

对于京城建康发生的事情,刘义宣很快就清楚了。

刘劭继位后,首先向这位实权皇叔示好,对其加官。

但刘义宣对三哥刘义隆非常忠诚,对这位杀害三哥皇帝的侄子并不买账。

他正打算发布讨逆檄文,号召各地方刺史、郡守、将军联合起来,攻打建康城,歼灭大逆不道贼子刘劭。

刘义宣还没行动,却被自己的侄子、三皇子刘骏抢了先。

第一个跳出来讨伐刘劭的,正是刘劭三弟、武陵王、江州刺史刘骏。

刘骏之所以高调反新皇,并不是因为对自己的皇帝老爹多么有感情。相反,在一众皇子之中,他是最不受皇帝待见的那个,因而对老爹之死最无所谓。

刘骏之所以率先跳了出来,是因为老臣沈庆之的支持、鼓动。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本人文武双全、暗藏野心,手头正巧掌握着十多万军队。

为什么说“正巧”呢?

原来,元嘉时期,西阳郡五水一带(湖北黄冈)的蛮族爆发叛乱,闹得越来越凶。

皇帝刘义隆派老将沈庆之为主帅,节制豫州、荆州、雍州三州军队,讨伐五水蛮。

当地地形复杂,五水蛮人机动灵活、悍不畏死。朝廷军队的围剿收效不大。

战事进行多年,陷入胶着状态。

刘义隆于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下诏给江州刺史、三皇子刘骏,命他率领几万大军,前往与沈庆之会合,统率诸将对五水蛮战事。

这样一来,刘骏手头便有了调动十几万大军的兵符。

这时正是刘劭弑父篡位的前几个月。

不久,刘劭杀害了父皇刘义隆。

刘骏手下南中郎典签官董元嗣,正在建康办理粮草交割等事宜。

刘劭召见董元嗣,亲口告诉他:先帝(刘义隆)是被徐湛之、江湛害死的。请回去转告武陵王,一切无需担心,江山是咱们兄弟共有的。

董元嗣回到江州,对刘骏讲了建康皇宫的真相。

刘骏让董元嗣再去建康,求见“新皇”,告诉对方不用多虑。

同时,刘骏派人偷偷通知自己手下所有将领:全部带着队伍,由征蛮前线撤回,向九江集结。

正在这时,沈庆之收到刘劭的密信。

刘劭做太子时,沈庆之担任过太子府步兵校尉。

在北伐问题上,沈庆之观点与刘劭一致,两人因此私交不错,有些惺惺相惜。

刘劭当了皇帝,想当然地把这位老将当做自己人,对其很有信心,也寄予厚望。

刘劭派人送密旨给沈庆之,要他杀掉刘骏,夺得十几万军队指挥权,然后与自己一起共享富贵。

沈庆之虽然与刘劭有许多共同语言,但,一来,他是位老派忠臣,看不惯刘劭弑父上位,不愿与之为伍;再者,他很瞧不起刘劭的首席高参萧斌,认为他们成不了大事。

沈庆之读了刘劭密旨,便拿着它来找刘骏。

刘骏也想当然认为沈庆之是刘劭党羽。

他意识到:大哥刘劭连父皇都敢杀,也一定不会放过自己这个领兵在外的弟弟。

而刘劭派来杀自己的人,最方便的就是沈庆之。

于是,刘骏宣布闭门谢客,不见沈庆之。

沈庆之在军中威望极高,强行闯入刘骏府邸,军士不敢阻拦。

刘骏在惶恐中看了刘劭给沈庆之的密旨,以为自己死期即至,便流下泪来。

他请求对方:让自己到后堂与母亲告别,然后出来受死。

刘骏的母亲路惠男出身卑微,仅仅是一名淑媛。

在这个时代,南北风尚差别很大。

北朝魏国,对皇子,不怎么看出身,能力强就行。

甚至,为了避免女人干政,被挑选继承大位的皇子,要赐死他的母亲。

在南朝宋国,出身是立命的根本。

皇子的外婆家没有背景,出生时,就被认为与皇位继承权无缘了。

刘骏十岁开始,就离京外放地方任职。皇帝特旨“恩赐”,批准他的母亲路惠男淑媛随他驻藩。其实是母子一起失宠。

刘骏对母亲非常孝顺,路人皆知。所以他临死的唯一心愿,是向母亲辞行。沈庆之本来就不是来杀这位三皇子,见到刘骏言行,更加尊重对方。

他对刘骏恭敬行礼,先对强行闯门表示歉意。然后表达自己来意:自己愿意追随三皇子,举义旗、夺皇位。

刘骏本就雄才大略,而且野心勃勃。他听了沈庆之表态,大喜。

他立即任命沈庆之为武陵王府司马,统领沈本部及江州全军,共谋大事。

很快,刘骏对外公开表态:自己准备率军向建康城出发,讨伐逆贼刘劭。天下正义之军可以同行。

刘义宣收到消息,马上应声支持这位三皇子。

第三个反对刘劭的,是刘劭四弟、随王、会稽郡守刘诞。

第四个跳出来的,是雍州刺史臧质。

第五个是徐兖二州刺史萧思话。

第六个是豫州刺史刘遵考。

接着,司州刺史鲁爽、青州刺史张永、益州刺史刘瑀也随即跟进。

王玄谟刚刚被刘邵任命为冀州刺史。他也宣布加入义军,派手下将军垣护之率队伍参战讨伐。

萧思话、沈庆之、臧质、柳元景等都是老牌将军,在军中威信极高。

他们因为各自原因,公开发声讨伐新皇,他们的好友、老部下们也就纷纷附和,表态参加“讨逆军”。

这对刘劭打击很大。

萧思话是老资格皇亲国戚,为人性格洒脱、不在意官职,几起几落,在官场和军中人缘极佳。

沈庆之督三州军事,有四万军队。加上刘骏的人马,更是如虎添翼。

臧质是员猛将,悍不畏死,威名赫赫。

柳元景手下,集结了宗悫、薛安都等多位将军,实力也非常强。

等等等等。

……

新皇面临的局势,相当不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