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410章 摸底

幸好遇见神 第410章 摸底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刘劭在皇位上坐了两个多月,被两位皇叔、几个兄弟、一帮旧臣们一起,拉下马、斩杀。

随他一起被杀的还有老二刘濬。

三皇子、武陵王刘骏,早先在城南新亭(雨花台)已宣布称帝。

刘骏率义军攻进皇宫后,恢复老爹的“元嘉”年号。

半年后,他改年号为“孝建”,意思是反刘劭之道而行之,以孝建国。

后世称刘骏为“孝武帝”。

后世对历代皇帝追谥的等级,由上往下是“文、武、明、睿、康、景、昭、宣…”,可见刘骏的等级不低。

顺便说一句,后世对刘骏的恶评,着墨点在“**”二字,且全部来自《魏书》、《宋书》两部史籍记载。

分析一下:

1.《魏书》以“北魏”为正统,自然故意贬低“刘宋”。

2.《宋书》作者沈约,他是刘劭任命的淮南太守(之前任盱眙太守)沈璞之子。沈璞被刘骏杀害,沈约对刘骏有故意摸黑的动机。

3.两部史籍抹黑刘骏的主题是“**”,这只能证明刘骏在其它方面无懈可击。

因为,皇帝后宫三千粉黛,本来都是供皇帝传宗接代、搞娱乐活动的。何来**之说?

至于说刘骏与生母路太后**,更是毫无依据。——这种脏水,史官可以往任何寡居的太后身上泼洒。——只要当时皇帝默许、不灭他九族。

扯远了一些。

……

孝武帝追谥大哥刘劭为“元凶帝”。

孝武帝能文能武,但从未在中央工作过。

好在有皇叔刘义恭支持。

在元嘉二次北伐时期,刘义恭是大将军、全**队总指挥、后勤总督,刘骏是徐州刺史、东线大都督,二人的办公室在一起,合作可谓相当默契。

尤其是二人与拓跋焘的军队直面硬刚、派手下才俊打嘴炮的经过,更是一段佳话。

所以,二人再次配合,内耗极小。

在刘义隆时期,刘义恭的地位就是在一人之下、其余所有人之上。

这时,刘骏拜他为太傅、大司马、录尚书事,其地位依然是一人之下、其余所有人之上。

不过,这次他是真正的实权首宰。

因为刘骏知道:这位皇叔一直是全**队荣誉总司令、后勤大总管,在军中威望极高。

其实他对处理朝政也有很强能力,只不过他吸取四哥刘义康教训,向来是韬光养晦。

借助这位皇叔的威势,刘骏掌控朝廷的效率大大提高,事半功倍。

刘骏放心地让这位皇叔掌握大权,还有一个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原因:元凶帝刘劭将刘义恭的12个儿子全部杀死了。这位五皇叔要重新开枝散叶、培养继承人,任重道远。

总之,起码很长时间内,刘义恭对新皇帝没有任何威胁。

另一位皇叔、南谯王刘义宣,是最早跳出来讨伐元凶帝的皇族勋贵,也是第一个表态支持刘骏的亲王。

但刘骏对这位六皇叔,表面上,拜对方为中书监、丞相、扬州刺史,晋爵南郡王。但心里则颇为提防。

刘义宣有口吃毛病,不善言辞,但心思很多。

他琢磨:回到京城,在朝堂上任职,无论头衔多么高,上面总有五哥刘义恭压着。

最主要的是:回到朝堂担任宰相,那扬州刺史就只是个附带职务。

因为扬州下辖的丹阳郡是京畿重地。扬州刺史部的军权,从来都是由中央节制。

自己这头失去了荆州军队掌控权,那头的扬州军队,自己不可能拥有绝对指挥权。

这年头,父子关系都靠不住,更不用说兄弟关系、叔侄关系。手头没有军队很危险。

于是,刘义宣上表恭谢新皇时,又表示自己习惯了荆州,不愿挪窝。

刘骏便更改诏书:南郡王刘义宣以丞相身份兼领荆州、湘州刺史。

接着,刘骏发布一系列人事任命,对地方大员、军队将领作出相应改组、调换。

随王刘诞改封竟陵王、扬州刺史。

大功臣沈庆之任南兖州刺史、臧质为车骑将军和江州刺史、柳元景为领军将军、王玄谟为徐州刺史、鲁爽为豫州刺史、鲁秀为司州刺史、朱修之为雍州刺史、刘秀之为益州刺史…

鉴于太子府军队编制庞大导致皇宫宿卫都招架不住,从而使前太子成功弑父。新皇帝下令:东宫甲士编制由一万裁撤到2千。

相对应地,刘骏在皇宫增设殿门、上阁门屯兵,加强皇帝安保力量。

……

这一阵子宋国皇室发生大变故,连皇帝都换了两个,而且都是被杀的。

这本来是骇人听闻的惊世巨变。

可因为北方魏国刚刚经历过几乎一模一样的巨变,使得刘宋国的宫廷政变显得没那么新奇。

热搜、头条确实都上了,但民间的反应,似乎相当平淡。有种见怪不怪的意味。

宋国皇帝先后崩殂的震荡很快平息下来,国家再次走上正轨。

萧西风也回到了天目山,开始查探钱塘、会稽郡、扬州等官府的情况。会稽郡原本是个大郡。后来随着人口增加,分为两个郡:会稽郡、吴郡。

钱塘县属于吴郡。

萧西风稍稍出点手段,便弄清了几级长官的名字来历。

钱塘县令是沈文秀;吴郡太守是顾琛;扬州刺史是刘诞。

沈文秀的后台是其叔父沈庆之。

这次刘骏起兵造反、登上皇位,沈庆之居功至伟。

刘骏也不吝啬,为沈庆之晋爵南昌县公,任持使节,都督南兖、豫、徐、兖四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官居正二品。

所以,沈文秀有这样靠山,前程可期。

萧西风心里记挂着一人:盱眙太守沈璞,沈林子大人的儿子。

沈璞与沈庆之、沈文秀都是出自吴郡武康县沈家。

但这两脉在上几代分裂,积下了世仇。

沈林子大人的父亲、祖父、以及全族大多数人,就是沈庆之祖父向朝堂举报,遭到屠杀的。

举报理由是他们乃五斗米教教徒。

沈田子、沈林子两兄弟是躲在天目山很长时间,后来下山投靠刘裕将军,才得以为这脉延续香火。

萧西风经过打探,得到一个噩耗:沈璞太守已被新皇帝刘骏下令斩杀。

原来,沈璞原是刘劭太子府外放的官员。

刘劭弑父称帝后,任命沈璞为淮南、盱眙二郡太守,并许诺今后加官晋爵,要他坚守住盱眙城,控制周边地区,以备不测。

哪知刘劭的皇宫很快被攻破。

沈璞得知消息,仍不愿向刘骏投降。

刘骏便下令诛杀之。

萧西风心里想着到时去找找他的后人,看刘骏有没赶尽杀绝。

对吴郡太守顾琛,萧西风有些熟悉。钱塘战阵五人都认识他。

因为顾琛过去是彭城王府的参军,是孙延安的顶头上司。

至于刘诞,萧西风过去不知道他。

对方是皇子、亲王,几岁就任刺史的那种。

刘劭登基后,为了拉拢这位四弟,取消了扬州编制,将浙东地区分为会州和司隶校尉区,让刘诞任会州刺史,让自己的左卫率殷冲任司隶校尉。

刘骏登基后,又恢复原状,重设扬州,让皇叔刘义宣兼任扬州刺史。

刘义宣却辞而未受。

刘骏便任命刘诞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

萧西风了解到这些后,决定:先找沈璞太守后人。

因为他们是逆贼党羽家属,一定面临着危险,最是需要帮助的时候。

这事刻不容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