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484章 平稳交接

幸好遇见神 第484章 平稳交接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11 10:24:46 来源:书海阁

南朝齐国皇帝萧宝卷,17岁登基,20岁不到就玩完了。

与他同龄的北魏太子元恪,命理与前者差不多,搞事情的套路也非常接近,而运气则比他好得太多了。

由于元勰坚辞不受,元宏给元恪安排的六位辅政大臣中,便没有彭城王元勰的名字。

那时,元宏薨逝后,为恐生乱,元勰秘不发丧,护着皇兄遗体北上。同时通知太子元恪南下迎接。

元恪接到六皇叔密信,悲伤骇然之外,也知道事情非同小可。

他安排太子府亲信,悄悄将父皇的楠木梓棺抬上六驾马车,里面装满冰块、棉絮。

然后以父皇交给他的监国兵符,调动一万中护军,出发往南去迎父皇遗体。

最后,元恪、元勰二人在鲁阳郡(平顶山)会合。

见到太子元恪,元勰松了一口气。

他让元恪参拜了父皇遗容后,立即下令给鲁阳太守:封锁鲁阳郡全境。

随即,元勰又下令在鲁阳郡太守府设置灵堂,让元恪因陋就简,在大行皇帝灵柩前按照遗诏宣誓登基,接受在场官员参拜、正位皇帝。是为宣武帝。

太子元恪成了皇帝,元勰悬着的心才算安定下来。

这时他才敢向天下宣告先皇驾崩、新皇已即位的消息。

同时让新皇下诏:洛阳全体官员到南门(铜驼广场)集合,准备迎接先皇灵柩,拜见新君。

当新皇帝护着先皇灵柩,在彭城王及数万军队保护下回到洛阳铜驼广场时,首宰、二哥元禧率全体大臣等在那里。

元禧紧盯着元勰,沉声道:“六弟啊,你随皇兄出征,最后却带着他的灵柩回来。这一趟可是凶险至极呀!”

元勰知道二哥话里有话,于是不卑不亢答:“回王兄,小弟我这次骤逢天大意外,一时心乱如麻。若处置不当,失了分寸,愿接受新君处罚。二哥你年纪大、经验多,如果换作是你,一定比我处理得好。”

元恪见到二叔上来就挤兑六叔,心里不喜。他知道元禧过去一直嫉妒先皇对六叔的袒护,此时是想借机踩一踩六叔,重整码头。

元恪也知道了二叔元禧是父皇指定的首席辅政大臣。

但自己已继大位,有了在长辈面前说话的资格。他不忍六叔被二叔欺压,于是开口道:“咸阳王,先皇灵柩在此,咱们首要大事是迎先皇进城。”

众人这才醒起,这位前太子如今已是皇帝,且继位程序没有任何瑕疵,于是一齐看向首宰元禧。

元禧听了元恪的话,悚然惊醒。

他明白孰轻孰重,立即高呼:“拜见新君!”并率先叩拜下去。

所有人齐声共喊:“拜见陛下。”广场上随即拜倒一片。

接着,由元禧开始,按照官阶高低,依次参见新皇帝,表达衷心。

有些人心中本来有其它想法,此刻也不敢再提起。

随后,首都洛阳进入警戒状态。

魏国全境开始部署哀悼活动。

大臣们拥着新君进了太极殿,按照正规礼节,再次隆重行礼。

元恪取出先帝遗诏,宣布了六位辅政大臣名字。

众人见里面没有彭城王元勰,都在心里疑惑,但也没谁敢出声相询。

由于新旧交接平稳,魏国朝堂、国内局势没有出现动荡。

这些年,皇帝元宏多次南征,都是令元勰领军随自己出战,让二弟元禧坐镇洛阳,辅佐太子监国。

太子元恪年纪不大,政务都是元禧做主。

元恪此时已年满17岁,马上就18岁,如今更是登基做了皇帝,他对父皇遗命元禧为首席辅助大臣,心里是颇为抵触的。

搬进皇宫后,元恪密召六叔元勰进宫恳谈一次,希望对方担任首宰,辅佐自己。

元勰立即对元恪行臣子之礼,正色道:“皇上千万莫作此想。一来先皇有命,不能轻易改变;二则兄弟长幼尊卑不可妄动,否则恐引起误会,招来祸乱。请皇上慎之又慎。”

元恪听了,只得作罢。

元勰回家后,元恪独自思考很久,还是觉得二叔元禧太过贪婪,必须留一手。

他之前答应让六叔元勰回平城养老,此刻忽然反悔,于是也不征求六叔意见,直接强行下诏:任命彭城王元勰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定州刺史。

骠骑大将军是当朝最高军阶。

定州就是后世河北保定,距洛阳较远,距平城、六镇较近。万一洛阳有人想搞事,就不得不考虑驻扎定州的骠骑大将军元勰。

元勰接了太监送来的诏书,只是笑着摇了摇头。随即上表致谢,没有再推辞。

他不是辅政大臣,但他率军驻扎定州,等于是插在那里的一根定海神针。

这样也等于是为先皇兄守着江山。元勰无法拒绝。

元宏指定的六位辅政大臣,元禧、元详是元宏的二弟、七弟;元澄是老资格王爷、元宏改革的铁杆支持者;元嘉是景穆帝拓跋晃的侄子,老牌王爷。

车骑将军、尚书令王肃来自琅琊王家,王导直系后人。他出仕于南齐萧赜朝,其父亲王奂官居尚书左仆射。他也做到太子中舍人、秘书丞。

萧鸾篡位,清除异己,王肃的父兄均遭杀害。王肃逃往北方投奔魏国。

他受到元宏重用,出任平南将军,三次随皇帝出征、立过许多功勋,晋升车骑将军。

吏部尚书宋弁是李冲极力举荐的贤才,做过李冲副手。李冲于498年去世,宋弁被元宏当作李冲接班人培养。

元勰待新旧交接稳定下来后,离开洛阳,去定州赴任。

孝文帝掌控北魏大局二十多年,手段宽严相济,朝廷上下运转效率很高。

新皇是顺位继承大统,没有争议。

元禧是前朝老臣、首辅。他率领几位辅政大臣,如常办事,工作勤勉。

朝廷人员也没什么异常变动。

万事有条不紊。

宣武帝元恪,从继位到熟练,几乎没有动荡。

相对于南朝政权,这样的开局简直是王炸带四小二。

一切本来很好。

可是这位新皇帝却不是安分的主。他平静面孔后面,其实藏着许多阴暗心思。

过去,他吸取大哥教训、夹着尾巴做人,从不敢被外人察觉自己想法。

现在做了皇帝,少了乃至没了顾忌,他的喜怒便逐渐形于脸色。

他见元禧等人将军政要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似乎没自己什么事,很不开心。

他要做点什么。

他思来想去,觉得自己第一步,是要找到、培植自己人,安插到重要位置。

他找来的第一批人有两个,名叫高肇、高显。

两人是亲兄弟,都是元恪生母高照容的亲哥。

元恪封高肇为平原郡公,高显为澄城郡公。

高肇不久官居尚书左仆射。高显成为中军参军。两人都成了朝中显赫人物。

萧西风对高肇这个名字也不陌生,因为这名字也在李鸣波给他的名录上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