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尘缘丨猪八戒与高翠兰的故事 > 第84章 众人相助好办事 名师指点早经营

却说高翠兰听到二柱这个名字,突然想起在吴庄时曾经帮过自己搬家、买菜,洗碗的那个大男孩、勤勤快快的吴二柱来。她记得去年从鹤鸣山回来,在齐安汽车站遇见他,早已长大成人,说是跟一个表舅在齐安大酒店学习厨艺。他表舅是个名厨,跟着他肯定学的不错。而且说他表舅那里是个国营单位,农村户口根本进不去。高翠兰正愁着这里缺少厨师,如果能把他请过来,就解决大问题了。

她回到店里,跟猪净坛商议一番,第二天便去了齐安。

高翠兰不知道去齐安那么方便,跟到齐阳远近差不多,坐汽车两个小时就到了。

齐安大酒店也是齐安城知名的仿古建筑,高翠兰打听着,很快找到了二柱。

二柱已经在齐安大酒店当学徒三、四年。他是从穷日子里走出来的人,珍惜机会,勤奋好学,加上表舅的提携,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主厨。平常干的是大厨的活,只不过是个临时工的待遇。高翠兰说明来意后,二柱本来就是吴双喜的堂兄弟,自己从小一直受到双喜的照应,珍惜这份情义。二话没说,给表舅请了个假,便随高翠兰一起来到了齐兴。

先到小吃店,猪净坛过来,喊着名字招呼他,还伸出手来要握手。却把吴二柱吓了一跳,以为是谁呢?当高翠兰介绍叫他喊姐夫时,二柱有些惊呆了。

他没见过猪净坛。有时候回村里,也有人提起过,说高大姐找的男人长得丑,居然跟猪八戒差不多。但在二柱的心目中,高大姐的相貌如女神一般,是村里的女人没法相比的,他认为丑应当是与高大姐相对而言,哪能丑得跟猪八戒一般?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超出自己的想象。真被乡亲们说准了,跟他自己印象中的猪八戒的确很像。

二柱有些尴尬地点着头跟他握手,应付的喊一句:“大哥。”猪净坛却对他道:“我老婆说了,你小子实诚,这个饭店就全交给你了。”二柱被说得不好意思,道:“我哪有这个本事,主要靠大哥、大姐料理。”猪净坛道:“还客气呢,只要是我老婆看中的人,肯定没有‘跑’。”吴二柱被他说的哭笑不得。

高翠兰嘱咐八戒晚上多买些卤菜,自己带着吴二柱去了工地。刚到大院门口,吴二柱被眼前的门楼惊呆了,他盯住上面的匾额和两边的对联疑惑不解,问高翠兰:“大姐,你们这是唱的哪一出?”

高翠兰道:“这是电台邹记者出的点子,她说你姐夫长得像猪八戒,我呢,又叫高翠兰,酒店就叫‘高老庄酒家’。开饭店不得要人气吗?她说这样能吸引人。果然,‘高老庄酒家’牌子刚挂上,就有不少人来看热闹。”

二柱道:“真是敢想,居然这样创意。那大哥愿意让人喊他猪八戒?”高翠兰道:“不是想尽快赚钱吗?当时他同意,我还不同意呢。不过,仔细想想,这地方离城里那么远,要是不想点新招、鲜点子,怎么能拉人到这里吃饭呢?”二柱这才点头道:“想得好。不过,就怕是一时新鲜,不能长远。”高翠兰道:“说的是,就怕不能长远,我才去找二柱兄弟呀!”

说的二柱笑了起来,道:“就怕担不起这个大任呐。”高翠兰知道二柱还有些疑虑,道:“只要有人就好办事,我也不会难为你的,咱们一起商议着来。”

二柱到厨房间看了看,对高翠兰道:“支锅可是个大事,烧菜凭的就是火候。我也是个外行。不过,我们那里有个郭师傅,明天请他过来指点一下就行了。”

离开了工地,二柱要去找个邮局,给齐安大酒店打个电话,请郭师傅明天来一趟。高翠兰自来到齐兴,也没有打过电话。不知道电话还能打到外地去。心里想,要知道这样,早该给吴双喜打个电话问候问候。

二人找到邮电局,打长途必须挂号、排队。他们等了一会儿,齐安的先接通了,吴二柱请接电话的人喊了郭师傅,跟他通了话。这边也接通了吴庄大队的电话,高翠兰进了电话间,拿起电话就问:“你是吴双喜吗?”

电话里却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问道:“你是谁呀?”高翠兰仔细一听,忙喊:“杏花,你怎么在这里接电话?”杏花也听出了高翠兰的声音,惊喜地问道:“高大姐,电话挪家里了。你在哪里?怎么也不来个信,我娘整天念叨你。”

一句话,高翠兰止不住泪如泉涌,泣不成声道:“我在齐兴,开个小吃店,天天忙着做生意,出门都难,也没得闲回去。我也想你们哪,吴妈好吗?威威学习怎么样?”杏花道:“都好都好。双喜开会去了,俺娘在这里,要跟你说话。”

电话里传出吴妈的声音:“翠兰呀,你怎么一走就不回来了?也没有个信。双喜就不说了,你庄大爷他们都挂念着呢。”高翠兰道:“吴妈,我也想他们,想着村里的所有人对我的好。”说着,又哭了起来。

她赶紧控制住自己,道:“您跟他们讲,我这里一切都好,春节回去看望他们。”吴妈问道:“春节回来?那太好了。你那房子前一阵子还有人要买呢,我没叫动,永远给你留着。”高翠兰道:“你还想着我以后回去住呀?”吴妈道:“是呀,早晚也得回来?”高翠兰知道,在吴妈的心中,那里始终就是高翠兰的家,永远不会走。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对亲情的牵挂,那处房子也成了她的精神家园。感动地道:“吴妈,我永远都是吴庄的人。不过,我春节回去,是想接您过这边来。”

吴妈问道:“什么,接我去你那里?”高翠兰道:“对,我准备过了年开了一个大饭店,想叫你来照应照应。愿意来吗?”吴妈道:去,怎么不去?无论如何也得去看看!”

电话里传来杏花的声音:“我也去。”高翠兰道:“打什么叉,你能来得了吗?”杏花道:“偏心了吧,我娘能去,我怎么不能去?”高翠兰道:“你儿子怎么办,不上学了?”杏花才住了嘴。高翠兰对吴妈道:“我在邮电局打的电话,今天就这样,春节回去我们再说吧。”

离开了邮电局,高翠兰还想试探一下吴二柱的信心,问他:“二柱,就现在这个条件,你觉得饭店怎么样,能开得起来吗?”吴二柱直言道:“总是觉得离城里太远,去那里吃饭不方便。就怕时间长了,客人不会多。”

高翠兰鼓励道:“你还不了解,再过一两年,咱们饭店周围的房子就建起来了,而且大部分都是机关单位的人住在这里,以后不要担心客源。开张的时候也不用愁,我们设计好的,会来好多人。关键就是开张之后这段时间,你千方百计要把饭菜搞出花色,再实惠一些,就能留得住客人。你说离城里远,现在城里的三轮车多得是。我这样想,只要送客人来的,不用客人掏钱,咱们付车费。”

吴二柱赞同道:“这也是个办法。”高翠兰道:“还有,这也算是个大酒店了,一次就能开席二十多桌,还得想办法再把红白喜事的酒宴拉一些过来,生意就不用愁了。”吴二柱本来有些担心,听了高翠兰这番话,觉得她想得已经很周到,不由得增强了信心,道:“我从来都相信高大姐,不然我也不会来。”

高翠兰听他乐意留下来,对他道:“你要是想来的话,把老婆孩子都带过来,给你们专门留一间房子。”吴二柱道:“那怎么行?小孩才两、三岁,来这里不麻烦吗?”高翠兰道:“有什么麻烦?现成的房子,吃饭又不用愁。两地分居,也不是个常事。”吴二柱道:“那就太谢谢大姐了。”

高翠兰又道:“咱们虽然都是自己,但毕竟是做生意,话还是提前讲明。你在这里干,无论生意好坏,先按照你表舅的标准发你工资。等以后这里欠账还清了,生意做好了,我会加倍给你工钱。”

吴二柱忙道:“大姐说远了。你现在刚刚起步,我就是来帮忙的。借了那么多的帐,先挣钱还账。再说了,我怎么能跟表舅一样?工资的事你别忙着提,以后再说吧。”高翠兰道:“欠账是欠账,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省。”

又问吴二柱:“对了,忘了问你,你媳妇识字吗?”吴二柱道:“算是初中毕业吧。那时候上学又不正规,孬好认识几个字。”高翠兰道:“能识几个字就行,在前台记账总可以吧?”

吴二柱看高翠兰这样想照顾自己,恐怕自己的老婆干不好。对高翠兰道:“记账可不是小事,她带着孩子。还是找一个利落的人吧?”高翠兰道:“孩子两、三岁,稍许懂事了,没事的。反正前台一个人忙不过来,还得再找一个跟着客人点菜的,到时候,互相照应着就行。”

吴二柱知道前台记账这个位置十分重要,不仅是记账、结账、收账、管账,而且代表东家形象,礼貌待客,应对自如。之所以这样安排,是高大姐当作自己人,只能点头答应。

第二天,高翠兰正陪着吴二柱请来的郭师傅在厨房里看着他们支锅,蒙向前又找上了门。

高翠兰只得出来应付,问他:“你怎么这么急,不是说等等再讲吗?”蒙向前道:“等什么呢?你那房子闲着也是闲着,我是想只要租出来,趁着头年里这段时间,还想挣个过年的钱哪。你不也一样吗?早一天租出去,早一天拿到钱。做生意得会算,我不知道你还犹豫什么?”

高翠兰想想也是,马上还得添置桌椅板凳,餐具,真得不少花钱。于是按照杨新生的提醒,问他道:“你租这里的房子,是不是看中了门口的这片地方,想当停车场?”蒙向前道:“停车场?我要停车场干什么?”

他眨巴眨巴眼睛,仿佛明白了高翠兰的意思,问道:“你是怕我把门口这片地方当作停车场,挡了你们饭店的生意,是吧?”高翠兰道:“有这个意思。你既然是修车的,门口还能少了车吗?”蒙向前道:“你想错了。我这里只是个小汽修店,不是修理厂。只是修理汽车临时出现的一些小毛病,说实话,大毛病咱也整不了。这个你放心,车都是停在公路旁边就修了,怎么会开到门口来呢?即便有些小车开过来,也是停在我修理店门口,绝不会影响你们饭店,其实还能给你拉生意呢。”高翠兰这才打消顾虑。问他:“你打算租多长时间?”蒙向前看高翠兰松了口,道:“做生意,当然是时间越长越好喽。先订个十年吧?”高翠兰道:“又不想卖给你。现在的房价,一年一变化,谁都不傻,定那么长的合同?”

蒙向前咂了咂嘴,道:“那就先订五年,房租一年一缴。”高翠兰道:“什么?定五年、交一年的钱,你哄谁呢?我看你不是个实诚人,我也没功夫跟你瞎磨叽。一句话,要租只租一年,房租一次付清。你也不用再啰嗦了。”说罢,转身要走。

蒙向前着急道:“你别走,一年就一年,咱们先签一年就是了。”高翠兰才转回头来,对他道:“你先去写个协议吧。我这里忙得很,马上跟你签。”蒙向前不好再啰嗦,点着头走了。

郭师傅指挥着泥瓦匠支好了锅,高翠兰带他把饭店里里外外看了一遍。郭师傅道:“好是好,还是不健全呐。”高翠兰问道:“什么不健全?”郭师傅道:“像这样的环境,离城里远一点,最好是建全套的服务设施,现在酒楼有了,东面可以设计个浴池,后面再建个几层,可以住宿,当茶楼,这就是服务一条龙了。特别是外地的客人,让他们吃、住、休闲都在这里,有到家的感觉,那才是真正的‘高老庄酒家’哩。”高翠兰道:“我也有这个想法,但是得慢慢来,缺的是资金哪。”

郭师傅听说过了春节才准备开业,对她道:“节前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节后再等过了正月十五,这段时间浪费了有点可惜。其实你现在就可以试营业,非要等那么长时间干嘛?”高翠兰道:“你跟那个修汽车的说法一样,节前应该能挣些钱。可有人说,新建的房子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用。”

郭师傅道:“那是说住的房子,盖好后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入住。这后面是老房子,本来就是可以用的。前面即使是新房子,用起来比不用干得还快。特别是厨房,你要是想用就能用,你要是放在那儿不动,过了年它也干不了。”

高翠兰这才明白过来,她也认为人情往来,请客送礼都在春节之前,饭店也是个挣钱的机会。可是突然又想到还缺少很多东西,只得对郭师傅道:“连桌椅板凳、厨房用具、餐具都还没置办呢,头年里恐怕是不行了?”

吴二柱道:“厨房用具、餐具都好置办,到街上就买了。餐桌怎么办,还准备定做吗?”高翠兰道:“定做更来不及,市场上我也看了,都是四方桌,颜色涂得难看。质量不好,还挺贵。”

郭师傅点了一根烟,道:“说起餐桌,我倒是想起个办法。”他对高翠兰道:“我们单位原来是齐安地区招待所,后来改叫‘齐安宾馆’。为了更好的对外开放,前两年才把餐饮这一块分了出来,叫‘齐安大酒店’。其实只是挂个牌子,还是属于宾馆。挂牌的时候,餐桌,餐具都换了新的。我记得这些旧桌椅都堆在仓库里,不知道处理没有?那些大圆桌还是不错的,要是还在的话,给他们几个钱,比你在街上买的要好哇?”

高翠兰高兴地道:“那当然是好。不知道怎么才能买过来?”郭师傅道:“你也不用操心,等我跟二柱回去,问问经理,要是还在的话,我们商议着给你买下来就是了。”

高翠兰正好把蒙向前刚给的八百元租房钱交给了吴二柱,道:“我知道不够,你先带着。等我筹了钱,再给你送过去。”郭师傅道:“那不必要。我跟二柱回去,要是能办,就找个车直接拉回来,到时候你们再算账吧。”高翠兰道:“那当然更好,只是麻烦郭师傅了。”

郭师傅连饭也不愿意吃,急着要回去。高翠兰看留不住他,只得嘱咐吴二柱给他买两条香烟。

刚送走郭师傅和吴二柱,正要回小店,只见几个年轻人在院子门口东张西望、指指点点的,其中一个好像是刺猴。高翠兰喊道:“可是刺猴,怎么有空来这里?”

刺猴赶紧走了过来,道:“高阿姨,这里真是您要开饭店?”高翠兰道:“对呀。”刺猴道:“城里都在传,说有人冒充猪八戒两口子在这里开饭店,觉得奇怪,我们过来看看。没想到真是你们?”

高翠兰问他:“说我们冒充?”刺猴觉得自己说的不好听,忙改口道:“也不是说冒充,就是说扮演。猪八戒不是神话吗?根本没有这个人,说你们是扮演猪八戒两口子。”

高翠兰听他也解释不清楚,道:“其实我们是真的,我叫高翠兰,你知道吧?”刺猴道:“知道。”高翠兰道:“你大叔姓猪,你也知道,他的名字就叫猪净坛。电台的邹记者说,猪净坛是如来佛祖封的官名,他的名字其实叫猪八戒。所以,他才是真的猪八戒呢。”几个年轻人都围在刺猴身边,笑了起来。

刺猴道:“我说呢,开始我不相信,冒充谁不好,还会有人冒充猪八戒?”高翠兰道:“不是冒充。”刺猴忙点头道:“我知道。怪不得,重名了。那猪大叔叫猪老大多好,他愿意叫这个名字?”高翠兰道:“没事,都说他长得也像,背后不也有人喊他猪八戒吗?还不如挑明了,猪八戒就猪八戒吧。”说得几个年轻人又笑了。

其中一个道:“怪不得他打架那么‘旋溜’,原来是猪八戒呀?”又一个人问道:“饭店什么时候开业?”高翠兰道:“准备好就开门,头年里还打算试营业哩。”

高翠兰问刺猴:“你现在干什么?”刺猴道:“玩呢,没事干。”高翠兰道:“你要是闲着没事,就过来给我帮忙。行不行?”刺猴想了想:庞召目前跑的没有踪影,办武校的事也泡汤了。况且庞召跟猪大叔之间也算喝酒言和,即便庞召回来,也说不出什么。于是爽快地答应道:“行,只要开业,我给您端盘子洗碗都行。”高翠兰道:“不要等开业,这两天就过来吧?”刺猴道:“那好,谢谢阿姨,我明天就来找您。”便高兴地带着那帮小青年走了。正是:

少年无业正茫然 不慎容易入泥潭

只要有人拉一把 环境能把人改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