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 > 第166章 新格局下的权力更迭

1884 年初,在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股紧张的气氛悄然蔓延。泽许欧亚帝国在成功平定内部叛乱后,国力蒸蒸日上,其扩张的目光逐渐投向了这片尚显宁静的土地。芬兰、瑞典和挪威三国虽各具特色,但面对泽许欧亚帝国潜在的威胁,却各自打着不同的算盘。

芬兰国内,一些政治势力主张与泽许欧亚帝国修好,认为通过合作可以获得经济发展的机遇。“我们不能与强大的泽许欧亚帝国为敌,与其对抗,不如寻求合作,共享繁荣。”一位芬兰议员在议会上慷慨陈词。

然而,也有强硬派坚决反对:“我们芬兰有自己的独立和尊严,绝不能轻易向他国低头。我们要加强军事防御,抵御任何可能的侵略。”

瑞典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瑞典拥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和工业基础,不甘心轻易屈服于外部压力;另一方面,又对泽许欧亚帝国的强大心存忌惮。国王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我们必须做出抉择,是战是和,关乎瑞典的未来。”

挪威相对弱小,但其地理位置重要,扼守着北海的关键航道。挪威政府深知自身处境,开始秘密与周边国家接触,寻求可能的盟友和支持。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英伦三岛,英国也在谋划着进一步的扩张行动。维多利亚女王在白金汉宫召开御前会议,商讨对荷兰及周边地区的战略布局。

“荷兰的海上贸易曾经盛极一时,如今其殖民地众多,尤其是荷兰东印度公司掌控着巨大的财富和资源。我们要抓住机会,将其纳入囊中。”首相向女王进言。

“比利时的战略位置也十分重要,如果能使其归附,将大大增强我们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力。”外交大臣补充道。

1884 年春天,泽许欧亚帝国以“维护地区稳定与统一”为由,向芬兰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芬兰接受帝国的“保护”,否则将面临战争。芬兰政府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于是,帝**队迅速越过边境,向芬兰发起进攻。

芬兰军队奋起抵抗,在边境地区构筑防线,试图阻挡帝国的铁骑。“为了芬兰的独立和自由,我们绝不后退!”芬兰士兵们高呼着口号,与帝**队展开激烈战斗。

但芬兰终究实力悬殊,帝**队凭借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强大的军事战术,迅速突破了芬兰的防线,向内陆推进。

在瑞典,看到芬兰的遭遇,国内主战派的声音愈发强烈。瑞典国王决定出兵援助芬兰,同时保卫本国的安全。瑞典军队集结完毕,开赴与芬兰接壤的边境地区,与帝**队对峙。

挪威在犹豫再三后,决定保持中立。挪威国王表示:“我们不想卷入这场战争,但我们将密切关注局势,确保挪威的主权和安全不受侵犯。”

在欧洲大陆的另一端,英国也开始了对荷兰的行动。英国海军封锁了荷兰的港口,切断了其海上贸易航线。同时,英国陆军在荷兰沿海登陆,向内陆发起进攻。

荷兰军队奋力抵抗,但在英国强大的海陆军联合攻击下,逐渐陷入困境。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海外资产也受到英国的觊觎,英国舰队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上对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和据点发动袭击。

比利时面对英国的军事压力,国内政治陷入混乱。一些政党主张抵抗,而另一些则认为投降是避免战争灾难的唯一选择。在激烈的争论后,比利时政府最终决定向英国投降,以换取国民的和平与安宁。

1884 年夏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战争陷入胶着状态。芬兰大部分地区已被泽许欧亚帝国占领,但芬兰的抵抗力量转入山区,展开游击战,给帝**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我们虽然失去了城市,但我们的人民不会屈服。在山林中,我们将继续战斗,直到赶走侵略者!”一位芬兰游击队长坚定地说道。

瑞典军队与帝**队在边境地区展开了多次激烈的会战。瑞典军队凭借熟悉地形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一度挡住了帝**队的进攻。但帝**队不断增兵,双方陷入了残酷的消耗战。

“这场战争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艰难,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战略突破口。”瑞典指挥官在指挥部里焦虑地思考着。

在挪威,尽管保持中立,但也感受到了战争的压力。挪威加强了边境的防御,同时与英国和泽许欧亚帝国保持着谨慎的外交沟通,试图在两大势力之间寻求平衡。

在荷兰,英国的进攻仍在继续。荷兰政府在抵抗的同时,也在寻求国际援助。但欧洲各国大多自顾不暇,荷兰的求援收效甚微。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外的业务受到重创,许多殖民地纷纷落入英国之手。

“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保住我们的殖民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董事们在紧急会议上焦急地商讨对策。

1884 年秋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局势出现了转折。泽许欧亚帝国调整战略,加大了对芬兰游击队的围剿力度,同时对瑞典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帝国暗中支持瑞典国内的亲帝国势力,煽动他们反对战争,在瑞典国内制造混乱。瑞典国内的政治局势因此变得动荡不安,主战派和主和派的矛盾日益尖锐。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瑞典军队的士气受到严重影响,防线出现松动。

帝**队抓住机会,发动大规模进攻,一举突破瑞典的防线,向瑞典腹地挺进。瑞典国王无奈之下,只得宣布投降,接受泽许欧亚帝国的“保护”。

芬兰在失去瑞典的支持后,抵抗力量逐渐被帝国消灭。芬兰最终被泽许欧亚帝国吞并,成为帝国版图的一部分。

挪威看到芬兰和瑞典的结局,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在英国和泽许欧亚帝国的双重压力下,挪威被迫与泽许欧亚帝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失了部分主权和经济权益。

在荷兰,英国的进攻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荷兰政府无力抵抗,宣布投降。英国顺利吞并了荷兰及其海外殖民地,荷兰东印度公司也被英国接管,成为英国庞大殖民帝国的一部分。

1884 年冬天,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泽许欧亚帝国成功统一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势力进一步壮大。英国则通过吞并荷兰及其殖民地,巩固了其海上霸主的地位。

在新的格局下,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法国在经历了之前的挫折后,虽然表面上保持低调,但暗中在积蓄力量,试图重新夺回在欧洲的影响力。

意大利与泽许欧亚帝国的合作逐渐加深,在经济和军事领域展开了一系列交流。但意大利也担心过度依赖帝国会失去自身的独立性。

德国虽然在之前的冲突中未直接参与,但也在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德国意识到,欧洲的权力平衡已经被打破,未来可能面临新的挑战。

欧洲的普通民众则在战争的阴影下承受着苦难。无数家庭流离失所,经济衰退,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战争带来的只有破坏和伤痛,我们希望未来能有真正的和平。”一位法国农民望着被战火摧毁的家园,无奈地叹息道。

然而,和平的曙光并未真正降临。泽许欧亚帝国和英国的扩张野心是否会得到满足,法国等国又将如何应对新的局势,欧洲大陆在表面的平静下,似乎仍隐藏着无尽的危机,一场新的风暴或许正在悄然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