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一回 莫知县受辱辞官 杨尚书悬赏捉怪

家人们正要搀扶莫知县走出新房,送他回衙署。椿精见此,立刻施展玄功,隐去身形,朝着莫知县吹了一口仙气,自己化作花牡丹,又把杨家的一只老黄狗变成了莫知县。这些凡人肉眼凡胎,根本看不出破绽,就这样把老黄狗扶进轿里,吆喝着抬回了县署,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那些丫鬟们,见假知县走了,就把假新娘扶上雕花牙床,帮她脱去衣服,又把新郎的衣服也脱得干干净净,拿了一床锦被,把二人推到一起睡下,掩上房门后各自离开。椿精又去捉弄其他人,把杨府搅得一团糟。杨尚书抱着狸猫,还以为是自己的夫人;而杨夫人呢,又把丫鬟当成了老爷。仆妇、使女、厨子和家人们也相互混乱打闹,场面混乱不堪。杨思文睡到半夜,迷迷糊糊中,竟把知县当成了新娘;莫知县也错把杨思文当成了姨太太。两人在梦中“大打出手”,心中都十分诧异,怎么床上会冒出别的男人。于是,他们互相扭打,一起滚下了床。等看清对方,才发现竟是世兄世弟,而且两人都赤身**,新娘和丫鬟早已不见踪影。他们赶忙各自找衣服穿上,心里别提多羞愧了。

两人走到外面,只见整个杨府的男女老少都惊慌失措地聚在一起,胡言乱语。就连杨老尚书和夫人也都在说这事儿太怪异了。杨尚书说:“难道花家的这个女子和丫鬟都是妖怪?不然怎么一夜之间,把我家搅得鸡飞狗跳。幸好众亲友和女眷都已经回家了,不然这场混乱,可就成了天大的笑话。”莫知县说:“依门生看,这新娘和丫鬟分明就是妖怪。您瞧,这些嫁妆现在都变成了草木石块。”

正说着,只听外面人声嘈杂。杨尚书便叫家人进去查问,原来是县衙派人来询问老爷的情况。原来,昨晚抬回去的“老爷”在姨太太床上睡了一夜,今天早上竟变成了一只黄狗,所以县衙里的人都十分惊讶,特地到这里来询问。莫知县一听,也来不及向杨尚书告辞,就急忙回到县衙。问明事情的缘由后,他心想,这一番冤屈和苦恼,都是因为奉承杨尚书,强行定下这门亲事,才弄出这么大的乱子。这个亏吃得真是有苦说不出,正所谓“饶君掬尽西江水,难免今朝满面羞”,好好的一个姨太太,结果陪狗睡了一夜。莫知县越想越后悔,从此便辞去官职,告老还乡,这里先按下不表。

再看杨老尚书,心里想着,这门亲事被花家如此捉弄,又羞又恼。于是吩咐家人:“去花家山,把那个花锦给我抓来,我要问个明白。”家人们听了尚书的吩咐,赶忙一起来到花家山。到了近前一看,哪里还有村庄和房子,只见一片茫茫大水。杨府的家人见状,连忙回去报告给杨尚书。原来,这是椿精之前回去,向吕纯阳报告了杨尚书和莫知县的事情。吕纯阳知道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来闹事,所以施展法术,把花家的村庄房舍变成了一片汪洋,以解救花锦目前的灾祸。

杨尚书正等着花锦来,好追问事情的缘由,只见家人们回来说明了情况。杨尚书听了,越想越生气,觉得这样的妖怪,如果不除掉,实在难以咽下这口气。于是叫人到处张贴赏格,上面写着:如果有人能捉拿这些妖怪,查明真相,每捉到一名赏银五百两,绝不食言。

这一天,杨府有个老家人叫杨福,正在外面打听消息。只见一个道士,一边走一边随性高歌,正好从杨福面前经过。杨福抬头一看,见这个道士相貌奇特,便连忙赶上前去问道:“道爷,您能捉拿妖怪吗?”道士说:“你家的妖怪我都了解,不过要见你家主人,才能说清楚。”杨福听道士这么说,喜出望外,连忙带着道士一起回府。到了门口,杨福说:“道爷请在这儿稍等,我进去告诉主人,再来请您。”

原来,这个道长就是黄发道人。之前,他探听到行云、施雨和雄虎大王,都被吕纯阳用法术压住,性命堪忧。多亏这三个人的主人前去说情,才把他们领了回去。黄发道人得知此事后,气得怒火中烧,放声大哭道:“自从我师父与八仙发生冲突,师父死后,又相继折损四人。我本应前去报仇,无奈不是吕纯阳的对手。可要是不报这个仇,我实在不甘心。”正在他无计可施的时候,又听说洛阳城内杨尚书家,因为娶花牡丹为儿媳,闹得杨府上下人仰马翻,新娘也无影无踪。如今老尚书出了赏格,四处张贴,找人来捉妖,捉到一名赏银五百两。黄发道人一听,就知道又是吕纯阳干的好事。无奈自己不是吕纯阳的对手,不敢贸然前去。但他知道杨思文是赵元帅转世,如今已经忘却前世因果,于是打算到杨府,点化杨思文,让他悟明前世根底,再说明吕纯阳的所作所为。这样一来,杨思文必定会找吕纯阳作对。如果杨思文能战胜吕纯阳,那就万事大吉;如果不能,就再让老尚书上奏朝廷,参吕纯阳一本。

黄发道人主意已定,便来到了洛阳。此时,杨福已经进去通报,黄发道人在外面等候。不一会儿,只听里面喊道:“请进!”只见中门打开,杨思文赶忙迎了出来。杨老尚书站在大厅等候,见到道人,连忙拱手,把他让进客厅。黄发道人行了个稽首礼,各自坐下。家人送上茶,喝完茶后,杨尚书开口问道:“请问道长,您住在哪座名山洞府?道号怎么称呼?”黄发道人说:“贫道住在百草山,道号黄发道人。只因令公子前世与我有些渊源,因获罪被贬下轮回,迷失了本性。”杨尚书问:“既然如此,不知道长能否医治?”道人说:“贫道此次前来,就是要让令公子悟彻前世因果,这样不仅可以报他花烛之夜被侮辱的仇,还能让他恢复本性。”说完,便掏出两粒红色药丸,递给杨思文,让他服下。没过一会儿,就听见杨思文腹内如雷鸣般作响,周身骨节响动,出了一身冷汗。果然,他顿时心地明悟,这才知道自己前世是玉帝驾前的赵元帅,因为诬告斩杀了白牡丹,获罪被贬下凡,这一切都是吕纯阳等人造成的。他也明白了闹房之事,是吕纯阳暗中指使椿精和一些山精野怪干的。他心里想着要去找吕纯阳报仇,可又不通法术,哪里是吕纯阳的对手。左思右想,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黄发道人见杨思文这般模样,心中早已明白,便说道:“公子不必着急。现在你服了红丸,身体与从前不同了。要是不信,你可以试试看,力气肯定大了许多。”杨思文听了这话,看到台阶下花台前有个石墩,便走上前去,双手一抬。没想到,竟毫不费力,连脸都不红。这石墩少说也有一两千斤重,他却轻轻松松地举了起来。杨思文心中十分欢喜。道人又说:“公子既然有这样的力气,贫道再教你一些法术如何?”杨尚书正想着要报花家的仇,便说:“既然如此,就让小儿拜道长为师,学习法术。”于是连忙让人把后花园收拾妥当,选了个吉日,让杨思文拜道人为师,练习法术。黄发道人满口答应。

只见家人把素宴摆好,杨尚书便请黄发道人入席,杨思文也在旁边相陪。喝酒的时候,杨尚书把花家结亲的事说了一遍,一直说到后来嫁妆变成草木石块捣乱,闹得全家不得安宁,希望道长能想办法解决。黄发道人说:“这些草木石块,无非是沾染了生人之血,时间久了,吸收了日精月华,自然能成精作怪。再加上吕纯阳的指点,让魂魄附在上面,就能幻化成形。你可以让家人点火焚烧,以除后患。”家人们一听,连忙把那些残砖碎瓦、草木石块之类的东西,搬到一个空旷的地方,放起火来。只听烧的时候吱吱乱叫,到了晚上吃过饭后,就太平无事了。

从这以后,黄发道人就住在杨尚书的后花园里,专心教习杨思文武艺法术,准备日后去找吕纯阳、花牡丹报仇,这里先暂且不表。

再说吕纯阳,让椿精徒弟替花牡丹出嫁,又指点草木石块的精魂化作众丫鬟,把杨府闹得鸡犬不宁,好好地整治了趋炎附势的知县,还把花家房舍变成一片汪洋。之后,他便告别花锦,带着徒弟回到了蓬莱山。

花牡丹自从到了尼庵之后,就一心静下心来修养,每天虔诚地诵读《道德真经》,钻研其中的深刻道理,修行的功夫也逐渐变得深厚。一天,花锦前来探望女儿,把吕纯阳让徒弟椿精代替女儿嫁到杨府,搅得杨家上下不得安宁的事,一五一十、详详细细地告诉了女儿:“现在吕纯阳已经回到蓬莱山了。如今杨思文在家中,请了一个黄发道人,在他家后花园里练习法术武艺,打算找纯阳报仇呢。”

花牡丹听父亲这么一说,心里猛地一惊。她暗自想,自己的仇人如今就在这附近,要是以后知道自己在这里,怎么可能放过自己呢?想到这儿,她不禁有些害怕,可又不好跟父亲讲,只能强忍着。接着,她跟父亲说起了研读经书、领悟道理的诸多好处,玄妙无穷,说得花员外心里也有所触动。

花员外回到家后,和安人商量,决定把家里的产业、银钱款项都托付给一个诚实可靠的本家堂兄花英管理。老夫妻二人则在离牡丹所在尼庵不远的地方,另外建造了一个小庵堂。从此,他们就在庵堂里住下,一心一意地修行。牡丹看到父母都如此专心地修养身心,心里更加高兴。

有一天,牡丹从母亲的庵中回来,路上突然遇见一个道士,这一下勾起了她的心事。她想到黄发道人和赵元帅(杨思文)都在这附近,只觉处境危险,心情烦闷地回到自己房中,和衣躺下。迷迷糊糊中,她看见吕纯阳走进房间,拉着她的手,坐在床边,轻声唤道:“娘子呀,你可把我想坏了。就因为你,我惹出了好多事。我上次来庵中,被你一本正经地制止,可我心里一直惦记着。今晚特地来和你相聚,希望娘子能原谅我。”花牡丹听了,脸上泛起红晕,含着羞涩,默默不语。吕纯阳愈发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站起身来想要拥抱她,嘴里不停地叫着亲昵的称呼。这时,花牡丹也被吕纯阳勾起了情意,正准备回应。突然,只听狂风大作,一只猛虎猛地扑了过来,真可谓是“得意事成失意事,好姻缘变恶姻缘”。

至于后面会发生什么,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