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陈登向刘备献上计策说:“曹操所惧怕的人是袁绍。袁绍盘踞在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各郡,拥有百万军队,文官武将众多。如今为何不写信派人到他那里求救呢?”刘备说:“袁绍过去和我没有往来,如今我又刚刚打败他的弟弟,他怎么肯相助呢?”陈登说:“这里有一个人和袁绍家三代都有交情,如果能得到他的一封信送给袁绍,袁绍一定会来相助。”刘备问是谁,陈登说:“这个人是您平日里十分敬重、屈尊结交的,怎么忘了呢?”刘备猛然醒悟说:“难道是郑康成先生吗?”陈登笑着说:“正是。”

原来郑康成名玄,他勤奋好学、才能出众,曾经跟随马融学习。马融每次讲学,都设置红色的帷帐,前面聚集着学生,后面排列着乐妓,侍女在左右环绕。郑玄听讲三年,眼睛从不斜视,马融对他感到十分惊奇。等到郑玄学成回家,马融感叹道:“能够领悟我学问精髓的,只有郑玄一人!”郑玄家中的侍女都通晓《毛诗》。有一个侍女曾违背郑玄的心意,郑玄让她长跪在台阶前。另一个侍女开玩笑地对她说:“‘胡为乎泥中?’”这个侍女马上回应:“‘薄言往诉,逢彼之怒。’”可见其家风的文雅。在桓帝时期,郑玄官至尚书,后来因为十常侍之乱,他弃官回乡,居住在徐州。刘备在涿郡的时候,就曾拜他为师,等到担任徐州牧,还时常亲自到他家请教,对他特别敬重。

当下刘备想到这个人,十分高兴,便和陈登一起亲自到郑玄家中,求他写信。郑玄慷慨地答应了,写好一封信,交给刘备。刘备马上派孙乾连夜带着信前往袁绍那里投递。袁绍看完信,暗自思量:“刘备攻灭了我的弟弟,本不该相助,但郑尚书郑重托付,我不得不去救他。”于是召集文武官员,商议起兵讨伐曹操。

谋士田丰说:“连年兴兵,百姓疲惫,仓库没有积蓄,不能再发动大军。应该先派人向天子献上捷报,如果不能通报,就上表称曹操阻隔了我们向天子进贡的道路,然后派兵驻扎在黎阳。再在河内增加船只,修缮武器,分别派遣精兵,屯扎在边境。三年之内,大事就可以平定。”谋士审配说:“不是这样。凭您的英明神武,加上河朔地区的强大实力,起兵讨伐曹操,易如反掌,何必拖延时间呢?”谋士沮授说:“制胜的策略,不在于势力强大。曹操法令严明,士兵训练有素,和公孙瓒困守孤城的情况不同。如今放弃向天子献捷的良策,却发动没有正当理由的战争,我私下认为您不该这么做。”谋士郭图说:“不对。向曹操用兵,怎么能说没有理由?您正应当及时早日成就大业。希望听从郑尚书的话,和刘备一起秉持大义,剿灭曹操这个逆贼,上合天意,下顺民情,实在是幸运至极!”四人争论不休,袁绍犹豫不决。

这时,许攸、荀谌从外面进来。袁绍说:“你们二人见识广博,且看看你们的主张。”二人行礼完毕,袁绍说:“郑尚书来信,让我起兵帮助刘备攻打曹操。起兵好,还是不起兵好?”二人齐声回答:“您以多胜少,以强攻弱,讨伐汉朝的逆贼来扶持汉室,应该起兵。”袁绍说:“你们二人的看法,正合我意。”便开始商议起兵的事。

袁绍先让孙乾回去回复郑玄,并约好刘备准备接应。一面命令审配、逢纪为统军,田丰、荀谌、许攸为谋士,颜良、文丑为将军,出动骑兵十五万,步兵十五万,共计精兵三十万,向黎阳进发。部署已定,郭图进言说:“您大举讨伐曹操,必须历数曹操的恶行,发文通告各郡,声讨他的罪行,然后才能名正言顺。”袁绍听从了他的建议,便让书记陈琳起草檄文。

陈琳字孔璋,向来很有才华。灵帝时担任主簿,因为劝谏何进不被采纳,又遭遇董卓之乱,便到冀州避难,袁绍任用他为记室。当下陈琳领命起草檄文,提笔一挥而就。檄文内容如下:

我听说英明的君主会在危难中谋划,以控制局势的变化;忠诚的臣子会考虑危难,以确立应变的权宜之计。所以有非凡的人才,然后才有非凡的事业;有非凡的事业,然后才能建立非凡的功勋。而这非凡之事,本来就不是平常人所能想象的。

从前,秦朝衰弱,君主无能,赵高把持朝政,独揽大权,作威作福。当时的人被逼迫威胁,没有人敢直言。最终导致了望夷宫之变,秦朝祖宗的基业被毁灭,其遭受的污辱一直延续到现在,永远成为世人的鉴戒。到了吕后末年,吕产、吕禄专权,在内兼领南、北二军,在外统领梁、赵之地;独断专行,在宫中决策事务;下级欺凌上级,朝廷纲纪废弛,天下人都感到寒心。于是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愤怒起兵,诛杀叛逆,尊立汉文帝,所以能使王道兴隆,光辉显耀。这就是大臣确立权宜之计的明显例证。

司空曹操:他的祖父中常侍曹腾,与左悺、徐璜一起为非作歹,贪婪放纵,伤风败俗,残害百姓;他的父亲曹嵩,是被收养的乞丐,凭借贿赂获取官位,用金银财宝去贿赂权贵,窃取三公之位,败坏国家。曹操是宦官的遗丑,本来就没有美好的品德,为人狡诈好战,喜欢制造混乱、幸灾乐祸。袁绍将军统领军队,如雄鹰飞扬,扫除凶逆;接着遭遇董卓,董卓侵犯官位,残害国家。于是袁绍提剑击鼓,在东方发号施令,收罗英雄,不计较他们的缺点而加以任用;所以就与曹操共同商议谋划,授予他一支军队,认为他有鹰犬之才,可作为得力助手。然而曹操愚蠢轻佻、谋略短浅,轻易进攻又轻易撤退,多次遭受挫折,损失众多军队;袁绍又重新分拨精锐兵力,加以休整补充,上表举荐他担任东郡太守,兼任兖州刺史,赐予他虎符,授予他权力,希望能获得秦军那样一战而胜的回报。但曹操却凭借这些资本飞扬跋扈,肆意作恶,剥削百姓,残害贤良。

原九江太守边让,才华出众、风度不凡,天下闻名;他直言敢谏,态度严正,议论不阿谀奉承;却遭到斩首示众的刑罚,妻子儿女也受到牵连被杀。从此士大夫们悲愤痛恨,百姓的怨恨更加深重;一个人奋起反抗,全州的人都纷纷响应。所以曹操在徐州被击败,地盘被吕布夺走;他在东方彷徨无依,无处安身。袁绍考虑到强干弱枝的大义,而且不与叛逆之人为伍,所以再次出兵,声势浩大,战鼓敲响,曹操的军队纷纷溃败;拯救他于危亡之中,恢复他州牧的职位。那么袁绍对兖州百姓虽无大恩,对曹操却有再造之恩。

后来天子返回洛阳,群贼侵犯。当时冀州正有北方边境的警报,袁绍无暇分身;所以派从事中郎徐勋,前往命令曹操,让他修缮郊庙,护卫年幼的天子。曹操却肆意妄为:专断地进行胁迫迁都,控制宫廷;侮辱王室,破坏法纪;兼任尚书台、御史台、谒者台的长官,**朝政;封爵奖赏随心所欲,刑罚杀戮随口而定;他喜爱的人,其五宗都能得到荣耀;他厌恶的人,其三族都被诛灭;公开谈论的人被公开诛杀,内心不满的人被暗中杀害;百官都不敢说话,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神示意;尚书只是记录朝会,公卿只是虚设充数而已。

原太尉杨彪,历任司空、司徒二职,处于国家高位。曹操因为一点小怨恨,就给他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对他严刑拷打,各种酷刑都用上了;随心所欲地作恶,不顾国家法纪。还有议郎赵彦,忠诚进谏、直言不讳,他的建议有值得采纳之处,所以朝廷听取了他的意见,对他加以礼遇。曹操却想迷惑、蒙蔽天子,杜绝言路,擅自收捕并杀害赵彦,不等待朝廷的批复。另外,梁孝王是先帝的同母兄弟,他的坟墓尊贵显赫;他坟墓周围的松柏,本应受到敬重。但曹操率领将士,亲自前去挖掘,打开棺椁,暴露尸体,掠夺陪葬的金银财宝。致使朝廷流泪,士民伤心!

曹操还特地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官职,他的军队所到之处,肆意破坏,尸骨暴露。他身居三公之位,却做出强盗般的行径,玷污国家,残害百姓,连鬼神都深受其害!再加上他的政令残酷苛刻,各种禁令相互交错;陷阱、罗网布满道路;百姓举手就会触碰到罗网,动脚就会陷入陷阱。所以兖州、豫州有困苦不堪的百姓,京城有哀叹怨恨之声。纵观历史,无道的臣子,贪婪残酷的程度,没有比得上曹操的!

袁绍正在对外征讨奸贼,还没来得及整顿训练军队;对曹操加以宽容,希望他能改正。但曹操豺狼野心,暗中包藏祸心,竟然想要摧毁国家栋梁,削弱汉室,铲除忠正之士,成为独霸一方的枭雄。以前袁绍击鼓北征公孙瓒,公孙瓒这个强大的逆贼抗拒围困长达一年。曹操趁袁绍还没有攻破公孙瓒,暗中与公孙瓒通信,表面上协助袁绍的军队,实际上却想偷袭。恰逢曹操的使者被发现,公孙瓒也被消灭,所以曹操的阴谋没有得逞。

如今曹操屯兵占据敖仓,凭借黄河作为坚固的防线,想用螳螂的手臂,阻挡大车的前进。袁绍奉汉朝的威严,在天下抗击敌人;拥有百万长戟,千群骁勇的骑兵;有像中黄伯、夏育、乌获一样的勇士,善用良弓劲弩;并州的军队越过太行山,青州的军队渡过济水、漯水;大军从黄河正面进攻,荆州的军队从宛城、叶县包抄其后;军队行动如雷霆万钧,像用烈火焚烧飞蓬,用沧海之水浇灭火炭,有什么不能消灭的呢?

而且曹操军队中的士兵,能作战的大多来自幽州、冀州,有的是袁绍原来的部下,都因久别家乡而思念归乡,流着泪向北眺望。其余兖州、豫州的百姓,以及吕布、张杨的残部,是在失败后被迫胁从;他们都遭受创伤,把曹操视为仇敌。如果袁绍的军队回师征讨,登上高冈击鼓,挥舞白旗开启投降之路,曹操的军队必然土崩瓦解,不需要流血战斗。

如今汉室衰落,纲纪废弛;朝廷没有一个辅佐的人才,大臣没有克敌制胜的能力。京城附近,干练的臣子都垂头丧气,无所依靠;即使有忠义的辅佐之臣,也被暴虐的臣子胁迫,怎么能施展他们的气节呢?

曹操还假托君命,派遣使者发兵。恐怕边远州郡误听命令,参与叛乱,因此而丧失名声,被天下人耻笑:这是明智的人不会做的。如今幽州、并州、青州、冀州四州同时进兵。书信送到荆州,就指挥现有军队,与建忠将军刘备协同作战。各州郡各自整顿义兵,分布在境内,展示武力,扬威天下,共同匡扶社稷:那么非凡的功勋就会在此建立。

能得到曹操首级的人,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曹操部下偏将、裨将、校尉及其他官吏投降的,既往不咎。广泛宣扬恩德和信用,颁布奖赏条例,布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朝廷正处于困境。此檄文如同法律命令,必须执行!

袁绍看完檄文十分高兴,马上命令使者把这篇檄文在各州郡广泛传播,并在各处关隘渡口张贴。檄文传到许都,当时曹操正患头风病,卧病在床。左右将檄文呈进,曹操看后,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知不觉头风病顿时好了,从床上一跃而起,看着曹洪说:“这篇檄文是谁写的?”曹洪说:“听说出自陈琳之手。”曹操笑着说:“擅长文事的人,必须用武略来辅助。陈琳的文才虽然不错,但袁绍的武略不足又有什么办法呢!”于是召集众谋士商议迎敌。

孔融听说曹操准备和袁绍开战,就来见曹操,劝说道:“袁绍势力强大,不能和他开战,只适合与他讲和。”荀彧反驳道:“袁绍是个没本事的人,何必跟他讲和?”孔融说:“袁绍土地广阔,百姓众多,实力雄厚。他的部下,像许攸、郭图、审配、逢纪,都是有智谋的人;田丰、沮授,都是忠诚的臣子;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他像高览、张合、淳于琼等,也都是世间名将。怎么能说袁绍是没本事的人呢?”荀彧笑着说:“袁绍的士兵虽多,但队伍不整。田丰刚直,容易冒犯上级;许攸贪婪,却没什么智谋;审配独断专行,却缺乏谋略;逢纪果敢,但没什么实际用处。这几个人,彼此之间矛盾重重,势必会引发内部变故。颜良、文丑不过是有勇无谋的匹夫,一场战斗就能将他们擒获。其他那些平庸之辈,就算有百万之众,又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呢!”孔融听后,沉默不语。曹操大笑道:“都没逃出荀文若(荀彧字文若)的预料。”

于是曹操下令,让前军刘岱、后军王忠率领五万兵马,打着“丞相”的旗号,前往徐州攻打刘备。刘岱原本是兖州刺史,曹操夺取兖州后,刘岱投降了曹操,被曹操任用为偏将,所以这次派他和王忠一起领兵出征。曹操自己则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往黎阳抵御袁绍。程昱提醒说:“我担心刘岱、王忠不能胜任这次任务。”曹操说:“我也知道他们不是刘备的对手,只是暂且虚张声势罢了。”他吩咐两人:“不可轻易进军。等我打败袁绍,再挥军攻打刘备。”刘岱、王忠领命带兵出发了。

曹操亲自率军抵达黎阳。袁绍和曹操的军队相距八十里,各自深挖战壕,高筑壁垒,相互对峙,不轻易出战。从八月一直僵持到十月。原来,许攸不满审配统领军队,沮授又怨恨袁绍不采纳自己的计谋,两人之间矛盾重重,无心谋划进攻。袁绍也犹豫不决,不想进兵。曹操见状,便派吕布的降将臧霸防守青州、徐州;让于禁、李典屯兵黄河边上;曹仁总督大军,驻扎在官渡。曹操自己则率领一支军队,返回许都。

再说刘岱、王忠率领五万大军,在离徐州一百里的地方安营扎寨。中军虚打着“曹丞相”的旗号,不敢贸然进兵,只是打听河北方面的消息。刘备这边也不清楚曹操的虚实,不敢轻举妄动,同样在探听河北的动静。忽然,曹操派人催促刘岱、王忠出战,两人在营寨中商量对策。刘岱说:“丞相催促攻城,你先去吧。”王忠说:“丞相先派的是你。”刘岱说:“我是主将,怎么能先去?”王忠说:“那我和你一起领兵去。”刘岱说:“我们抓阄,抓到‘先’字的就去。”结果王忠抓到了“先”字,只好分一半军马,前去攻打徐州。

刘备得知有敌军到来,便请来陈登商议:“袁本初(袁绍字本初)虽然屯兵黎阳,但他的谋士们意见不合,还没有进攻的打算,曹操不知道在哪里?听说黎阳的军中没有曹操的旗号,为什么这里反而打出他的旗号呢?”陈登分析道:“曹操诡计多端,一定把河北作为重点,亲自监督战事,却故意不打出旗号,反而在这里虚张声势,我猜曹操肯定不在这里。”刘备问:“两位弟弟谁愿意去探听虚实?”张飞抢先说:“小弟愿意前往。”刘备说:“你性格急躁粗暴,不能去。”张飞说:“就算曹操在那里,我也能把他抓回来!”关羽说:“让我去看看他们的动静。”刘备说:“云长去的话,我就放心了。”于是关羽率领三千人马,从徐州出发。

当时正值初冬,阴云密布,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军队都冒着雪列好阵势。关羽骑着快马,提着大刀冲了出来,大声叫王忠出来答话。王忠出阵说:“丞相到了这里,你为什么还不投降?”关羽说:“请丞相出阵,我有话要说。”王忠说:“丞相怎么会轻易见你!”关羽大怒,驱马向前。王忠挺枪迎战。两马相交,没打几个回合,关羽拨马便走。王忠以为关羽不敌,连忙追赶。转过山坡,关羽突然回马,大喝一声,挥舞着大刀直取王忠。王忠抵挡不住,正想策马逃跑,关羽左手倒提宝刀,右手揪住王忠的勒甲绦,把他从马鞍上拖了下来,横担在自己的马上,回到本阵。王忠的军队见状,四散奔逃。关羽押着王忠,回到徐州见刘备。刘备问王忠:“你是什么人?担任什么官职?竟敢假冒‘曹丞相’!”王忠回答:“我哪敢假冒?是奉命虚张声势,作为疑兵。丞相实际上不在这里。”刘备吩咐给王忠提供衣服和酒食,暂且将他关押起来,等捉住刘岱,再做商议。关羽说:“我知道兄长有和解的想法,所以把他生擒回来。”刘备说:“我担心翼德(张飞字翼德)脾气暴躁,杀了王忠,所以不让他去。这种人杀了也没什么用,留着他或许可以作为和解的契机。”张飞说:“二哥捉了王忠,我去把刘岱也生擒回来!”刘备说:“刘岱以前是兖州刺史,虎牢关讨伐董卓的时候,也是一方诸侯。如今他作为前军将领,不可轻视。”张飞说:“这种人何足挂齿!我也像二哥一样,把他生擒回来就是了。”刘备说:“我只怕你杀了他,误了我的大事。”张飞说:“如果杀了他,我偿命!”刘备于是给了他三千兵马。张飞领兵出发了。

刘岱得知王忠被擒,便坚守营寨,不敢出战。张飞每天在寨前叫骂,刘岱一听说是张飞,越发不敢出来。张飞守了几天,见刘岱不出战,心生一计。他传令今夜二更去劫寨,白天却在营帐中假装喝得大醉,找了个军士的茬,把他痛打一顿,绑在营中,说:“等我今夜出兵的时候,用你来祭旗!”却暗中让左右把这个军士放走。军士得以逃脱,偷偷跑出营寨,径直跑到刘岱的营中,报告劫寨的事情。刘岱见这个投降的士兵身受重伤,便相信了他的话,在营寨中虚设空寨,把伏兵布置在外面。

当天夜里,张飞兵分三路,中路派三十多人去劫寨放火,另外两路军队绕到刘岱营寨后面,以看到火起为信号,夹击敌军。三更时分,张飞亲自率领精兵先截断刘岱的后路,中路的三十多人冲进寨中放火。刘岱的伏兵正要杀入,张飞的两路兵马一齐杀出。刘岱的军队顿时大乱,他们不知道张飞的兵力有多少,纷纷四散逃窜。刘岱带着一队残军,夺路而逃,正好撞见张飞,狭路相逢,躲避不及。两人刚一交手,刘岱就被张飞生擒,其余的士兵都投降了。张飞派人先回徐州报信,刘备听说后,对关羽说:“翼德向来鲁莽,如今也懂得用智谋了,我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于是亲自出城迎接张飞。张飞说:“哥哥说我急躁,今天怎么样?”刘备说:“不用言语激你,你怎么肯用计谋!”张飞大笑起来。

刘备见士兵把刘岱押了过来,急忙下马,解开他的绑绳,说:“小弟张飞鲁莽冒犯,希望您能宽恕。”于是把刘岱迎进徐州,放出王忠,一起招待。刘备说:“之前因为车胄要害我,所以我不得不杀了他。丞相错以为我谋反,派二位将军前来问罪。我深受丞相大恩,正想着如何报效,怎么敢谋反呢?二位将军回许都后,希望能在丞相面前为我美言,替我解释,那就是我的万幸了。”刘岱、王忠说:“我们深受使君不杀之恩,一定会在丞相面前为您说情,我们愿用两家老小的性命担保使君。”刘备连忙称谢。

第二天,刘备把他们原来的军马全部归还,送出城外。刘岱、王忠刚走了十几里,突然一声鼓响,张飞拦住去路,大声喝道:“我哥哥太糊涂!捉住了贼将怎么又放了?”吓得刘岱、王忠在马上瑟瑟发抖。张飞瞪大眼睛,挺枪赶来,背后一人飞马大叫:“不得无礼!”众人一看,原来是关羽。刘岱、王忠这才放下心来。关羽说:“既然兄长已经放了他们,你怎么能不遵守命令?”张飞说:“这次放了他们,下次他们又会来。”关羽说:“等他们再来,再杀也不迟。”刘岱、王忠连忙告退说:“就算丞相诛杀我们三族,我们也不来了。希望将军宽恕。”张飞说:“就算曹操亲自来,我也杀得他片甲不留!这次暂且饶你们一命!”刘岱、王忠吓得抱头鼠窜,赶紧逃走了。

关羽、张飞回去见刘备,说:“曹操肯定还会再来。”孙乾对刘备说:“徐州是容易遭受攻击的地方,不能长久据守。不如分兵驻扎在小沛和邳城,形成掎角之势,以防曹操。”刘备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令关羽守下邳,甘夫人和糜夫人也安置在下邳。甘夫人是小沛人,糜夫人是糜竺的妹妹。孙乾、简雍、糜竺、糜芳守徐州,刘备和张飞则屯兵小沛。

刘岱、王忠回去见曹操,详细讲述了刘备没有谋反的事情。曹操听后,怒骂道:“你们这两个辱没国家的家伙,留着你们有什么用!”喝令左右把他们推出去斩首。正是:犬豕何堪共虎斗,鱼虾空自与龙争。不知道刘岱、王忠二人的性命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