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孙策在江东称霸后,兵力强盛,粮草充足。建安四年,他成功袭取庐江,打败刘勋,派虞翻传布檄文到豫章,豫章太守华歆见状投降。从那以后,孙策的声势越发浩大,便派张紘前往许昌向朝廷献上捷报。曹操得知孙策势力强盛,感叹道:“这小狮子般的人物,难以和他争雄啊!”于是把曹仁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幼弟孙匡,两家结为姻亲。曹操把张紘留在许昌。孙策请求担任大司马,曹操没有答应。孙策因此怀恨在心,时常有袭击许都的想法。这时,吴郡太守许贡暗中派使者前往许都,给曹操上书,大致内容是:

孙策骁勇善战,和项羽十分相似。朝廷应当表面给予他荣耀和恩宠,把他召回京城;不能让他在外地镇守,以免留下后患。

使者带着书信渡江时,被防守江面的将士抓获,押送到孙策那里。孙策看了书信后十分愤怒,斩杀了使者,又派人假意邀请许贡来商议事情。许贡来了之后,孙策拿出书信给他看,叱责道:“你想把我置于死地吗!”命令武士将许贡绞死。许贡的家属都逃散了,有三个门客,想要为许贡报仇,只可惜一直没有找到机会。

一天,孙策率领军队在丹徒的西山打猎,惊起一头大鹿,孙策纵马追上山去。正追赶的时候,只见树林里有三个人手持长枪、背着弓箭站在那里。孙策勒住马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三人回答说:“我们是韩当的军士,在这里射鹿。”孙策刚要举鞭前行,其中一人拿起长枪就向孙策左腿刺去。孙策大惊,急忙取出佩剑从马上砍过去,没想到剑刃忽然掉落,手里只剩下剑柄。这时,另一个人早已拈弓搭箭射来,正中孙策的面颊。孙策赶忙拔出脸上的箭,拿起弓回射,放箭的人应声倒地。剩下的两人举枪向孙策乱刺,大喊道:“我们是许贡的家客,特地来为主人报仇!”孙策没有别的武器,只能用弓抵挡,边抵挡边后退,这两人拼命死战,不肯退去。孙策身上被刺中好几枪,马也受了伤。就在危急时刻,程普带着几个人赶到。孙策大喊:“杀贼!”程普带领众人一拥而上,把许贡的家客砍成了肉泥。再看孙策,满脸是血,受伤极重,于是他用刀割下袍服,包扎伤口,被救回吴会养伤。后人写诗赞许贡的三位家客:

孙郎智勇冠江湄,射猎山中受困危。许客三人能死义,杀身豫让未为奇。

孙策受伤回来后,派人寻找华佗为他医治。没想到华佗已经前往中原,只有他的徒弟在吴地,于是就命他的徒弟为自己治疗。徒弟说:“箭头上有毒,毒性已经入骨。必须静养一百天,才能没有危险。如果怒气冲动,这伤就很难医治了。”孙策为人最为性急,恨不得马上就痊愈。调养了二十多天,忽然听说张紘有使者从许昌回来,孙策便把他叫来询问。使者说:“曹操非常惧怕主公,他帐下的谋士也都很敬重佩服,只有郭嘉不服。”孙策问:“郭嘉曾说过什么?”使者不敢说。孙策发怒,坚持追问。使者只好如实相告:“郭嘉曾对曹操说主公不足为惧:为人轻率,没有防备,性情急躁,缺少谋略,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日后必定会死在小人之手。”孙策听后,大怒道:“这个匹夫怎么敢这样揣测我!我发誓要攻取许昌!”于是不等伤口痊愈,就想商议出兵的事情。张昭劝谏说:“医生告诫主公要一百天不要行动,如今为什么因为一时的愤怒,就看轻自己珍贵的身躯呢?”

正在说话间,忽然报告说袁绍派使者陈震到了。孙策把他叫进来询问,陈震详细说明了袁绍想要结交东吴作为外援,共同攻打曹操的事情。孙策十分高兴,当天就在城楼上召集众将,设宴款待陈震。饮酒的时候,忽然看见众将互相交头接耳,纷纷下楼。孙策奇怪地询问原因,左右回答说:“有个于神仙,现在从楼下经过,众将想去拜见他。”孙策起身凭栏观看,只见一个道人,身披鹤氅,手持藜杖,站在道路中间,百姓都焚香伏地而拜。孙策发怒道:“这是什么妖人?快给我抓来!”左右禀告说:“这个人姓于,名吉,住在东方,往来于吴会一带,普施符水,能治好各种疾病,非常灵验。当世的人都称他为神仙,不可轻易亵渎。”孙策更加愤怒,喝令:“赶快抓来!违抗命令的斩首!”左右不得已,只好下楼,把于吉簇拥到楼上。孙策叱责道:“你这个狂道,怎么敢蛊惑人心!”于吉说:“贫道是琅琊宫的道士,顺帝时曾进山采药,在阳曲泉水边得到一本神书,名叫《太平青领道》,共一百多卷,都是治疗人疾病的方术。贫道得到这本书后,只想着代天宣扬教化,普救众人,从来没有收取过别人一丝一毫的财物,怎么能说是蛊惑人心呢?”孙策说:“你什么都不收取别人的,那你的衣服饮食,从哪里来?你就是黄巾张角之类的人,现在如果不杀你,必定会成为后患!”叱令左右将他斩首。张昭劝谏说:“于道人在江东几十年,并没有什么过错,不能杀害他。”孙策说:“这种妖人,我杀他就像杀猪狗一样!”众官都苦苦劝谏,陈震也加以劝说。孙策怒气未消,命令暂且将于吉囚禁在狱中。众官都散去,陈震回到馆驿休息。孙策回到府中,早有内侍把这件事告诉了孙策的母亲吴太夫人。夫人把孙策叫到后堂,对他说:“我听说你把于神仙关进了监狱。这个人经常医治百姓的疾病,军民都很敬仰他,不能加害他。”孙策说:“这是个妖人,能用妖术迷惑众人,不能不除掉!”夫人再三劝解。孙策说:“母亲不要听外人的胡言乱语,孩儿自有主张。”于是出去叫来狱吏,把于吉提来审问。原来狱吏都敬重信任于吉,于吉在狱中时,他们都去掉了他的枷锁,等到孙策传唤,才给他戴上枷锁带出来。孙策查访得知后大怒,严厉斥责狱吏,仍然将于吉戴上刑具,关回狱中。张昭等几十人联名写状子,拜求孙策,请求保住于吉的性命。孙策说:“你们都是读书人,怎么这么不明事理?从前交州刺史张津,听信邪教,鼓瑟焚香,经常用红帕裹头,自称这样可以增强出兵的威势,后来竟然被敌军所杀。这种事情毫无益处,只是你们还没有醒悟罢了。我想要杀于吉,正是为了禁绝邪恶,使人觉悟。”

吕范说:“我一向知道于道人能祈风祷雨。现在天旱,为什么不让他祈雨来赎罪呢?”孙策说:“我倒要看看这个妖人有什么本事。”于是命令从狱中把于吉带出来,打开他的枷锁,让他登上祭坛求雨。于吉领命后,立即沐浴更衣,用绳子把自己绑在烈日之下。观看的百姓挤满了街道。于吉对众人说:“我求下三尺甘霖,来拯救万民,但我终究免不了一死。”众人说:“如果真有灵验,主公一定会敬服。”于吉说:“气数到了这个地步,恐怕难以逃脱。”过了一会儿,孙策亲自来到祭坛,下令说:“如果到午时还没有下雨,就将于吉烧死。”先让人堆积干柴等候。快到午时的时候,狂风突然刮起,风过后,四下里阴云渐渐聚合。孙策说:“时间已经快到午时了,只有阴云,却没有甘雨,这分明就是妖人!”叱令左右将于吉抬上柴堆,四处点火,火焰随风而起。忽然看见一道黑烟冲上天空,一声巨响,雷电齐发,大雨倾盆而下。顷刻之间,街市变成了河流,溪涧都涨满了水,足足下了三尺深的好雨。于吉仰卧在柴堆上,大喝一声,云收雨住,太阳又露了出来。于是众官和百姓一起将于吉从柴堆上扶下来,解开绳索,再三拜谢。孙策看见官员和百姓都在水中下拜,不顾身上的衣服,顿时勃然大怒,叱责道:“晴雨是天地的定数,妖人偶然趁机,你们怎么能如此迷惑混乱!”拔出宝剑,命令左右赶快将于吉斩首。众官极力劝谏,孙策发怒说:“你们都想跟从于吉造反吗!”众官于是不敢再说话。孙策叱令武士将于吉一刀砍头落地,只见一道青气向东北方向飘去。孙策命令把于吉的尸体在街市上示众,以正妖妄之罪。

当天夜里,风雨交加,等到天亮,于吉的尸首却不见了。看守尸首的军士报告给孙策,孙策大怒,要杀看守的军士。忽然看见一个人从堂前缓缓走来,一看,竟然是于吉。孙策大怒,正要拔剑砍他,忽然昏倒在地。左右急忙把他救进卧室,过了半晌才苏醒过来。吴太夫人来看望他的病情,对孙策说:“我儿屈杀了神仙,所以招来这场灾祸。”孙策笑着说:“孩儿自幼跟随父亲出征,杀人如麻,哪有招来灾祸的道理?现在杀了妖人,正是杜绝大祸,怎么反而会给我带来灾祸呢?”夫人说:“因为你不信,才会这样,现在可以做善事来消除灾祸。”孙策说:“我的命运由天决定,妖人绝对不能给我带来灾祸,何必消除呢!”夫人料想劝不动他,就自己让左右暗中做善事来消除灾祸。

当天夜里二更时分,孙策躺在内宅,突然阴风骤起,灯熄灭后又亮了起来。在灯影之下,他看见于吉站在床前。孙策大声喝斥道:“我一生发誓要诛杀妖邪虚妄之人,来平定天下!你既然已经成了阴鬼,怎么敢靠近我!”拿起床头的剑掷向于吉,于吉忽然不见了。吴太夫人听说这件事后,更加忧愁烦闷。孙策便带病勉强起身走动,想让母亲宽心。母亲对孙策说:“圣人说:‘鬼神的功德,是多么盛大啊!’又说:‘向天地神灵祈祷。’鬼神的事情,不可不信。你冤杀了于先生,难道没有报应吗?我已经让人在郡里的玉清观设坛祭祷,你可以亲自去拜祭祈祷,这样自然就会平安。”孙策不敢违背母亲的命令,只好勉强坐着轿子前往玉清观。道士把他迎进去,请孙策焚香,孙策焚香后并不答谢。忽然香炉中的烟升腾起来,久久不散,结成一座华盖,上面端坐着于吉。孙策大怒,吐口水大骂;走出殿宇,又看见于吉站在殿门口,愤怒地看着他。孙策回头问左右:“你们看见妖鬼了吗?”左右都说没看见。孙策更加愤怒,拔出佩剑向于吉掷去,一个人被剑击中倒下。众人一看,是之前动手杀于吉的小卒,剑砍进了他的脑袋,他七窍流血而死。孙策命令把尸体扛出去埋葬。等到出了道观,又看见于吉走进观门。孙策说:“这座道观也是藏妖的地方!”于是坐在观前,命令五百名武士拆毁道观。武士刚爬上屋顶揭瓦,就看见于吉站在屋顶上,把瓦片扔到地上。孙策大怒,传令把道观里的道士都赶出去,放火烧毁殿宇。火燃起的时候,又看见于吉站在火光之中。孙策愤怒地回到府中,又看见于吉站在府门前。孙策于是不进府,随即点起三军,出城在城外安营扎寨,传唤众将商议,想要起兵帮助袁绍夹攻曹操。众将都说:“主公身体不适,不可轻易行动。等身体痊愈,再出兵也不迟。”当天夜里,孙策住在营寨内,又看见于吉披头散发地走来,孙策在营帐中不停地叱骂。第二天,吴太夫人传命,召孙策回府。孙策于是回去拜见母亲。夫人看见孙策面容憔悴,哭着说:“我儿你变了模样啊!”孙策拿起镜子一照,果然看见自己形容十分消瘦,不觉大惊,对左右说:“我怎么憔悴成这样了呢!”话还没说完,忽然看见于吉出现在镜子里。孙策拍着镜子大叫一声,伤口迸裂,昏死过去,夫人让人把他扶进卧室。过了一会儿,孙策苏醒过来,自己叹息道:“我活不长了!”随即召来张昭等众人以及弟弟孙权来到卧榻前,嘱咐说:“如今天下大乱,凭借吴越的民众,三江的险固,大有可为。子布(张昭字子布)你们一定要好好辅佐我的弟弟。”于是取出印绶交给孙权说:“如果要率领江东的民众,在两军阵前决断战机,与天下人争雄,你不如我;但要是举用贤能之人,让他们各尽其力来保住江东,我不如你。你要念及父兄创业的艰难,好好谋划!”孙权大哭,拜谢接受印绶。孙策对母亲说:“孩儿寿命已尽,不能再侍奉母亲。如今把印绶交给弟弟,希望母亲早晚教导他。父兄的旧部,千万不要轻视怠慢。”母亲哭着说:“恐怕你弟弟年纪小,不能担当大事,这可怎么办?”孙策说:“弟弟的才能胜过我十倍,足以担当大任。如果是内部事务有不决的,可问张昭;外部事务有不决的,可问周瑜。可惜周瑜不在这儿,不能当面嘱咐他!”又把弟弟们叫到跟前嘱咐道:“我死后,你们一起辅佐仲谋(孙权字仲谋)。宗族中要是有敢生异心的,大家共同诛杀他。骨肉叛逆,不能进入祖坟安葬。”弟弟们哭着领命。又把妻子乔夫人叫来说:“我和你不幸中途分离,你要孝顺奉养婆婆。以后你妹妹来见你时,你可以嘱咐她转告周郎,让他尽力辅佐我弟弟,不要辜负我平日和他的深厚情谊。”说完便闭上眼睛去世了,年仅二十六岁。后人写诗称赞道:

独战东南地,人称“小霸王”。运筹如虎踞,决策似鹰扬。威镇三江靖,名闻四海香。临终遗大事,专意属周郎。

孙策死后,孙权在床前哭倒。张昭说:“现在不是将军哭的时候。应该一面办理丧事,一面处理军国大事。”孙权这才止住眼泪。张昭让孙静料理丧事,邀请孙权出堂接受文武官员的谒见祝贺。孙权生得方脸大口,碧眼紫须。从前汉朝使者刘琬到吴地,见到孙家兄弟,便对人说:“我看遍孙氏兄弟,虽然个个才华出众、通达事理,但寿命都不长。只有仲谋相貌奇特雄伟,骨相非凡,是大富大贵的面相,而且会高寿。其他人都比不上他。”

当时孙权承接孙策的遗命,掌管江东事务。还没料理妥当,有人报告说周瑜从巴丘带兵回到吴地。孙权说:“公瑾回来了,我就没有忧虑了。”原来周瑜防守巴丘,听说孙策中箭受伤,因此回来问候;快到吴郡时,听说孙策已经去世,所以星夜赶来奔丧。当时周瑜在孙策灵柩前哭拜。吴太夫人出来,把孙策遗嘱的话告诉周瑜,周瑜拜倒在地说:“我怎敢不效犬马之力,就算拼上性命也在所不辞!”过了一会儿,孙权进来。周瑜拜见完毕,孙权说:“希望你不要忘记先兄的遗命。”周瑜叩头说:“我愿意肝脑涂地,报答知己的恩情。”孙权说:“如今我继承父兄的基业,要用什么策略来守住它呢?”周瑜说:“自古以来‘得人心的就能昌盛,失去人心的就会灭亡’。现在的计策,必须寻求有高明远见的人来辅佐,这样江东才能安定。”孙权说:“先兄遗言:内部事务托付给子布,外部事务全靠公瑾。”周瑜说:“子布是贤达之士,足以担当大任。我才能有限,恐怕辜负重托,愿意推荐一个人来辅佐将军。”孙权问是谁,周瑜说:“姓鲁,名肃,字子敬,是临淮东川人。这个人胸有韬略,腹藏智谋。早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他家非常富有,曾经散财救济穷人。我担任居巢长的时候,带领几百人经过临淮,因为缺粮,听说鲁肃家有两仓米,各有三千斛,便去求助。鲁肃当即指着一仓米相赠,他就是如此慷慨。他平生喜好击剑骑射,住在曲阿。祖母去世后,他回到东城安葬。他的朋友刘子扬想约他去巢湖投奔郑宝,鲁肃还在犹豫没有前往。现在主公可以赶紧召他来。”孙权十分高兴,立即命令周瑜去聘请。周瑜奉命亲自前往,见到鲁肃行完礼,详细说明了孙权仰慕他的心意。鲁肃说:“最近刘子扬约我去巢湖,我正打算去。”周瑜说:“从前马援对光武帝说:‘当今之世,不只是君主选择臣子,臣子也在选择君主。’如今我们孙将军亲近贤才,礼待士人,收纳奇才异能之士,这是世上罕见的。您不必另作打算,就和我一起投奔东吴吧。”鲁肃听从了他的话,于是和周瑜一起来见孙权。孙权非常敬重他,和他谈论,一整天都不知疲倦。一天,众官都散去,孙权留下鲁肃一起饮酒,到了晚上两人同榻而眠,抵足谈心。半夜,孙权问鲁肃:“如今汉室倾颓危急,四方纷乱。我继承父兄的基业,想做齐桓公、晋文公那样辅佐天子、称霸诸侯的事业,您有什么教导我的?”鲁肃说:“从前汉高祖想尊奉义帝却没能做到,是因为项羽从中作梗。如今的曹操就好比项羽,将军怎么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我私下认为汉室不可能复兴,曹操也不可能马上除掉。为将军考虑,只有占据江东,观察天下的变化。如今趁着北方事务繁多,剿灭黄祖,进攻刘表,占据整个长江流域并据守,然后称帝,进而谋取天下。这是汉高祖那样的大业。”孙权听后非常高兴,披上衣服起身致谢。第二天,孙权厚赏鲁肃,还把衣服、帏帐等物品赐给鲁肃的母亲。鲁肃又推荐一个人来见孙权。这个人博学多才,侍奉母亲极为孝顺,复姓诸葛,名瑾,字子瑜,是琅琊南阳人。孙权以上宾之礼相待。诸葛瑾劝孙权不要与袁绍勾结,暂且归顺曹操,然后等待时机图谋发展。孙权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派陈震回去,写信回绝袁绍。

曹操听说孙策已死,想要起兵攻打江南。侍御史张紘劝谏说:“趁着别人办丧事去讨伐,既不是正义之举,要是不能取胜,还会抛弃友好关系,结下仇怨。不如借此机会好好对待他们。”曹操认为他说得对,于是立即奏请封孙权为将军,兼任会稽太守,又任命张紘为会稽都尉,带着印绶前往江东。孙权非常高兴,又有张紘回到吴地,就命令他和张昭共同处理政事。张紘又向孙权推荐一个人。这个人姓顾,名雍,字元叹,是中郎蔡邕的徒弟,他为人少言寡语,不饮酒,严肃正直。孙权任命他为丞,代行太守事务。从此,孙权威震江东,深得民心。

陈震回去拜见袁绍,详细地说:“孙策已经去世,孙权继位。曹操封他为将军,与他结成外援了。”袁绍大怒,于是调集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等地的人马七十多万,再次来攻打许昌。正是:江南兵革方休息,冀北干戈又复兴。不知道胜负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