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曹仁心中愤恨不已,于是大举出动本部兵马,连夜渡过河,一心想要踏平新野。

单福得胜回到县里,对刘备说:“曹仁屯兵在樊城,如今得知那两名将领被诛杀,必定会发动大军前来作战。”刘备问:“那我们该如何迎战呢?”单福说:“他如果把所有兵力都带来,樊城就会空虚,我们可以趁机夺取。”刘备询问计策,单福贴着他耳朵低声交代了一番。刘备十分高兴,提前做好了准备。忽然有探马来报:“曹仁率领大军渡河过来了。”单福说:“果然不出我所料。”于是请刘备出兵迎敌。双方摆开阵势,赵云出阵叫对方将领答话。曹仁命令李典出阵,与赵云交锋。大约战了十几个回合,李典估计自己打不过,拨转马头回到本阵。赵云纵马追赶,两边的军队放箭阻止,于是各自收兵回营。李典回去见曹仁,说:“敌军精锐,不可轻敌,我们不如撤回樊城。”曹仁大怒说:“你还没出兵的时候,就动摇我军军心;如今又故意败阵,论罪应当斩首!”随即喝令刀斧手把李典推出去要斩首,众将苦苦求情才免其一死。于是调李典率领后军,曹仁自己率领前军。第二天,曹仁击鼓进军,布成一个阵势,派人问刘备:“你认识我这个阵势吗?”单福登上高处观看后,对刘备说:“这是‘八门金锁阵’。八门分别是: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从生门、景门、开门进入就吉利;从伤门、惊门、休门进入就会受损;从杜门、死门进入就会灭亡。如今八门虽然布置得整齐,但中间缺乏主持。如果从东南角的生门攻击进入,往正西的景门杀出,这个阵势必然大乱。”刘备传令,让军士守住阵角,命令赵云率领五百士兵从东南角进入,径直往西杀出。赵云领命,挺枪跃马,带兵直奔东南角,呐喊着杀入中军。曹仁向北逃窜。赵云不追赶,却突出西门,又从西边杀回东南角。曹仁的军队大乱。刘备指挥大军冲击,曹兵大败而退。单福命令不要追赶,收兵回营。

曹仁输了一阵,这才相信李典的话,于是又请李典商议,说:“刘备军中一定有能人。我的阵势竟然被他破了。”李典说:“我虽然在这里,但很担心樊城。”曹仁说:“今晚我们去劫寨。如果取胜,再做打算;如果不胜,就退军回樊城。”李典说:“不行。刘备一定有准备。”曹仁说:“如果这么多疑,还怎么用兵!”于是不听李典的话。自己率领军队作为前队,让李典作为后援,当夜二更去劫寨。

单福正和刘备在寨中商议事情,忽然一阵信风猛地刮起。单福说:“今晚曹仁一定会来劫寨。”刘备问:“那我们怎么抵挡呢?”单福笑着说:“我已经预先谋划好了。”于是秘密地分派部署完毕。到了二更,曹仁的军队快到寨前,只见寨中四周起火,烧着了寨栅。曹仁知道有准备,急忙下令退军。赵云掩杀过来,曹仁来不及收兵回寨,急忙往北面的河边逃去。快到河边时,正要找船渡河,岸上一支军队杀到,为首的大将是张飞。曹仁拼死作战,李典保护曹仁上船渡河,曹军大半淹死在水中。曹仁渡过河,上岸奔到樊城,让人叫门。只见城上一声鼓响,一名将领率军出来,大声喝道:“我夺取樊城已经很久了!”众人惊讶地看去,原来是关羽。曹仁大惊,拨转马头就跑。关羽追杀过来,曹仁又折损了不少军马,连夜逃往许昌。在路上打听,才知道刘备有单福做军师,设谋定计。

先不说曹仁战败逃回许昌,且说刘备大获全胜,率军进入樊城,县令刘泌出城迎接。刘备安定百姓后,刘泌设宴款待。刘泌是长沙人,也是汉室宗亲。刘备看到旁边侍立着一人,气宇轩昂,便问刘泌这人是谁。刘泌说是他的外甥寇封,本是罗侯寇氏的儿子,父母双亡后就来投靠他。刘备很喜欢寇封,想收他做义子,刘泌同意了。寇封便拜刘备为父,改名刘封。刘备将他带回,让他拜关羽、张飞为叔。关羽说刘备已有儿子,没必要收养义子,否则日后可能生乱。刘备觉得自己待刘封如亲子,刘封也会像对父亲一样对待自己,不会有乱子,关羽听后不太高兴。之后,刘备与单福商议,派赵云带一千军守樊城,自己则率众回新野。

曹仁与李典回到许都拜见曹操,哭着跪在地上请罪,详细说明了损兵折将的事。曹操说:“胜败是兵家的常事。但不知道是谁为刘备出谋划策?”曹仁说是单福的计谋。曹操问:“单福是什么人?”程昱笑着说:“这不是单福。此人自幼好学击剑,中平末年,曾为别人报仇杀人,披头散发、涂着脸逃跑,被官吏抓获,问他姓名也不回答,官吏就把他绑在车上,在集市上击鼓示众,让百姓辨认,虽然有人认识他但不敢说,他的同伴偷偷把他救走了。他便改了姓名逃走,此后改变志向努力学习,四处拜访名师,还曾与司马徽谈论。这个人是颍川的徐庶,字元直,单福是他的化名。”曹操问:“徐庶的才能,和你相比怎么样?”程昱说:“比我强十倍。”曹操说:“可惜贤士归附了刘备!刘备这下如虎添翼了!怎么办呢?”程昱说:“徐庶虽然在刘备那里,丞相要是想用他,把他召来并不难。”曹操问:“怎么才能让他来归附呢?”程昱说:“徐庶为人极为孝顺。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只有老母亲在家。如今他的弟弟徐康也死了,老母亲无人侍奉赡养。丞相可以派人把他母亲骗到许昌,让她写信召回儿子,那么徐庶一定会来。”曹操十分高兴,派人连夜去接徐庶的母亲。没过几天,就把人接到了。曹操优厚地对待她,对她说:“听说您的儿子徐元直,是天下奇才。如今在新野,帮助叛逆之臣刘备,背叛朝廷,就好像美玉落在污泥之中,实在可惜。现在麻烦您写封信,把他召回许都,我在天子面前保奏,一定会有重赏。”于是命令左右捧来笔墨纸砚,让徐母写信。徐母问:“刘备是什么样的人?”曹操说:“不过是沛郡的小人物,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是个外表君子内心小人的人。”徐母厉声说:“你怎么如此虚假欺骗!我早就听说玄德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的玄孙,他礼贤下士,恭敬待人,仁义的名声向来显着,世上的儿童、老人、牧童、樵夫都知道他的名字,是真正当世的英雄。我儿子辅佐他,是遇到了明主。你虽然名义上是汉朝丞相,实际上是汉朝的贼臣。竟然反而把玄德说成是逆臣,想让我儿子背弃明主投向黑暗,难道不感到羞耻吗!”说完,拿起石砚就砸曹操。曹操大怒,呵斥武士把徐母拉出去,要斩首。程昱急忙阻止,进去劝谏曹操说:“徐母顶撞丞相,是想求死。丞相如果杀了她,就会招来不义的名声,成全徐母的德行。徐母一死,徐庶一定会死心塌地帮助刘备报仇;不如留下她,让徐庶身心分离,就算他帮助刘备,也不会尽全力。而且只要徐母还在,我自有办法把徐庶骗到这里,来辅佐丞相。”曹操觉得他说得对,就没有杀徐母,把她送到别的房间供养起来。程昱每天去问候,谎称曾和徐庶结为兄弟,对待徐母就像对待自己的亲母亲一样,时常赠送物品,每次都写亲笔书信。徐母因此也写亲笔回信。程昱骗取到徐母的笔迹,就模仿她的字体,伪造了一封家书,派一个心腹之人,拿着信直奔新野县,寻找“单福”的营帐,军士引他去见徐庶。徐庶知道母亲有书信来了,急忙叫他进来询问。来人说:“我是馆下的走卒,奉老夫人的话,有信送来。”徐庶拆开信看,信中写道:

最近你弟弟徐康去世,我举目无亲。正在悲伤的时候,没想到曹丞相派人把我骗到许昌,说你背叛朝廷,把我关进监狱,幸亏程昱等人相救才免罪。如果你能来投降,就能免我一死。如你看到这封信,可念及我养育你的恩情,连夜前来,以保全孝道,之后再慢慢谋划回归故乡耕种,免遭大祸。我现在性命危在旦夕,专门盼望你的救援!不再多嘱咐了。

徐庶看完,泪如泉涌,拿着信来见刘备说:“我本是颍川的徐庶,字元直,因为逃难,改名单福。之前听说刘景升招贤纳士,特地去拜见他。等和他谈论事情,才知道他是个无用之人,所以写信告别,连夜到司马水镜的庄上,诉说这件事。水镜严厉责备我不识明主,还说:‘刘豫州在这里,你为什么不侍奉他呢?’我故意在集市上唱狂歌,来打动您,有幸承蒙您不弃,马上重用我。无奈老母亲如今被曹操用奸计骗到许昌囚禁起来,将要加害。老母亲亲笔写信来召唤我,我不能不去。不是我不想为您效犬马之劳来报答您,无奈母亲被抓,我不能尽力。现在我应当告辞回去,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相见。”刘备听了大哭说:“母子是天性相连的亲人,元直你不要把我放在心上。等你和老夫人相见之后,或许还能再来赐教。”徐庶便拜谢要走,刘备说:“请再相聚一晚,明天为你饯行。”孙乾悄悄对刘备说:“元直是天下奇才,长期在新野,对我军虚实了如指掌。如今如果让他回到曹操那里,曹操必然会重用他,我们就危险了。主公应该苦苦留住他,千万不要放他走。曹操见元直不去,一定会杀他母亲。元直知道母亲死了,一定会为母亲报仇,全力攻打曹操。”刘备说:“不行。让人杀了他母亲,我却任用他儿子,这是不仁;留住他不让他走,断绝他们母子之间的亲情,这是不义。我宁愿死,也不做不仁不义的事。”众人都为之感叹。

刘备请徐庶饮酒,徐庶说:“如今听说老母亲被囚禁,即使是美酒佳酿我也难以下咽。”刘备说:“我听闻先生您即将离去,就好像失去了左右手,就算是龙肝凤髓,我也尝不出滋味。”两人相对而泣,一直坐到天亮。众将领已经在城外安排好了筵席为徐庶饯行。刘备与徐庶并马出城,来到长亭,下马告别。刘备举起酒杯对徐庶说:“我福分浅薄、缘分太浅,不能与先生长久相聚。希望先生好好侍奉新主,成就功名。”徐庶哭着说:“我才学疏浅、智谋有限,承蒙您的重用。如今不幸中途分别,实在是因为老母亲的缘故。即使曹操逼迫我,我也终身不会为他献上一计。”刘备说:“先生您一走,我刘备恐怕也要远避山林了。”徐庶说:“我之所以与您共同谋求称霸天下的大业,靠的就是这一片赤诚之心;如今因为老母亲的缘故,我的心已经乱了,就算留在这里,也无济于事。您应该另外寻求高明贤能的人辅佐,共同成就大业,为什么如此灰心呢?”刘备说:“天下的贤能之士,恐怕没有超过先生您的。”徐庶说:“我不过是像樗栎一样无用的庸才,怎敢承受这样的赞誉。”临别之时,徐庶又回头对众将领说:“希望各位好好侍奉主公,以求名垂青史、功载史册,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有始无终。”众将领无不感到伤感。刘备不忍心分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辞别说:“不必劳烦您远送了,我就此告别。”刘备在马上握住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见!”说完,泪如雨下。徐庶也哭泣着告别。刘备站在树林边,看着徐庶骑马和随从匆匆离去。刘备哭着说:“元直走了!我该怎么办呢?”他含着泪远望,却被一片树林挡住了视线,刘备指着树林说:“我要把这里的树木全部砍光。”众人问为什么,刘备说:“因为它们挡住了我看徐元直的目光。 ”正望着,忽然看见徐庶拍马返回。刘备说:“元直又回来了,难道是不想走了?”于是高兴地拍马向前迎上去问道:“先生这次回来,一定有什么想法。”徐庶勒住马对刘备说:“我因为心绪烦乱如麻,忘了一件事:这里有一位奇士,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为什么不去寻访他呢?”刘备说:“麻烦元直您替我把他请来相见。”徐庶说:“这个人不能用一般的方式招来,您应该亲自前去拜访。如果能得到这个人的辅佐,就如同周朝得到吕望、汉朝得到张良一样。”刘备问:“这个人与先生您的才德相比怎么样?”徐庶说:“把我和他相比,就好像劣马与麒麟、寒鸦与鸾凤。这个人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在我看来,管仲、乐毅大概都比不上他。这个人有经天纬地的才能,堪称天下第一人!”刘备高兴地说:“希望能知道他的姓名。”徐庶说:“这个人是琅琊阳都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他的父亲名叫诸葛珪,字子贡,曾任泰山郡丞,很早就去世了,诸葛亮便跟随他的叔父诸葛玄。诸葛玄与荆州的刘景升有旧交,于是前去投靠,便在襄阳安了家。后来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和弟弟诸葛均在南阳亲自耕种。他常常喜欢吟唱《梁父吟》。他居住的地方有一座山冈叫卧龙冈,因此自号为‘卧龙先生’。这个人是绝代奇才,您应该赶紧屈尊前去拜访他。如果他肯辅佐您,还愁天下不能平定吗!”刘备说:“从前水镜先生曾对我说:‘伏龙、凤雏,得到其中一个,就可以安定天下。’如今您所说的莫非就是伏龙、凤雏?”徐庶说:“凤雏是襄阳的庞统,伏龙正是诸葛孔明。”刘备十分激动地说:“今天才明白‘伏龙、凤雏’的说法。没想到大贤之人就在眼前!如果不是先生您说,我就如同有眼无珠啊!”后人有一首称赞徐庶走马推荐诸葛亮的诗:

痛恨高贤不再逢,临岐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

徐庶推荐了孔明,再次告别刘备,策马离去。刘备听了徐庶的话,才领悟司马德操的话,就像大醉初醒、如梦方觉。他带领众将领回到新野,就准备了丰厚的礼物,和关羽、张飞一起前往南阳去请孔明。

徐庶告别刘备后,被刘备的留恋之情所感动,担心孔明不肯出山辅佐刘备,于是骑马直奔卧龙冈下,进入草庐拜见孔明。孔明问他来意。徐庶说:“我本想侍奉刘豫州,无奈老母亲被曹操囚禁,写信来召唤我,我只能舍弃刘豫州前往许昌。临走的时候,我把您推荐给了刘备。刘备很快就会来拜见您,希望您不要推辞拒绝,施展您一生的才华去辅佐他,那就太好了!”孔明听了变了脸色说:“你把我当成祭祀用的牺牲品了吗!”说完,拂袖走进内室。徐庶羞愧地退了出来,上马赶路,前往许昌去见母亲。正是:嘱友一言因爱主,赴家千里为思亲。不知道后面的事情会怎样,下文便见分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