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周瑜怒不可遏,一口气没缓过来,从马上坠落,左右随从急忙将他救回船上。这时,有军士传言:“玄德和孔明正在前面山顶上饮酒作乐呢。” 周瑜气得咬牙切齿,怒吼道:“你们说我取不了西川,我发誓一定要拿下它!” 正愤恨间,有人来报吴侯孙权派弟弟孙瑜来了。周瑜把孙瑜迎入,详细讲述了事情经过。孙瑜说:“我奉兄长之命,前来协助都督。” 于是,周瑜下令催促军队继续前进。

大军行至巴丘,又有人来报,说上游有刘封、关平二人率领军队截断了水路。周瑜愈发恼怒。忽然,又有人报告孔明派人送来书信。周瑜拆开信封,只见上面写道:“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致信东吴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自柴桑一别,我至今对你念念不忘。听闻足下想要攻取西川,我私下认为此举不可行。益州百姓强悍,地势险要,刘璋虽然昏庸懦弱,但自保还是足够的。如今劳师远征,物资转运要跋涉万里之遥,想要获取全胜,即便吴起在世也难以制定周全的计划,孙武复生也难以妥善处理后续之事。曹操在赤壁战败,他报仇的心思一刻也没有停歇。如今足下兴兵远征,倘若曹操趁机来袭,江南恐怕将化为齑粉!我不忍心坐视不管,特此告知。希望你能明鉴。”

周瑜看完信,长叹一声,让左右随从取来纸笔,给吴侯孙权写了封信。随后,他召集众将,说道:“我并非不想尽忠报国,奈何天命已尽。你们要好好侍奉吴侯,共同成就大业。” 说完,便昏死过去。过了一会儿,他又缓缓苏醒,仰天长叹道:“既然生了我周瑜,又何必生出诸葛亮!” 连叫数声后,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六岁。后人写诗感叹道:“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周瑜的灵柩停放在巴丘。众将将他留下的书信封好,派人飞速禀报孙权。

孙权得知周瑜去世的消息,放声大哭。他拆开周瑜的遗书,原来是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位。信中大致写道:“我周瑜本是平凡之才,承蒙主公格外恩遇,委以重任,统领兵马,怎敢不竭尽心力,以图报效。无奈生死难以预料,寿命长短自有定数;我的志向尚未实现,身躯却已先亡,遗恨无穷!如今曹操雄踞北方,边疆战事未息;刘备寄居荆州,犹如养虎为患;天下局势,仍不明朗。这正是朝中大臣们操劳国事的时刻,也是主公忧心忡忡之时。鲁肃忠诚刚正,遇事严谨,可接替我的职位。人在将死之时,言语往往真切。倘若主公能够明察,我周瑜虽死无憾。” 孙权看完,哭着说:“公瑾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如今却英年早逝,我还能依靠谁呢?既然他遗书特别推荐子敬,我怎敢不依从。” 当天,孙权便任命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同时,派人将周瑜的灵柩运回东吴安葬。

话说孔明在荆州,夜间仰望星空,见一颗将星陨落,笑着说:“周瑜死了。” 天亮后,他将此事告诉玄德。玄德派人去打探,果然证实周瑜已死。玄德问孔明:“周瑜既然死了,我们该怎么办?” 孔明说:“接替周瑜领兵的,必定是鲁肃。我观察天象,将星聚集在东方。我打算以吊丧为由,前往江东走一趟,顺便寻找贤能之士,辅佐主公。” 玄德担心地说:“只怕东吴的将士会加害先生。” 孔明自信地说:“周瑜在世时,我都不惧怕;如今他已去世,我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于是,孔明与赵云率领五百军士,带上祭祀用品,乘船前往巴丘吊丧。途中,他们打听到孙权已任命鲁肃为都督,周瑜的灵柩已运回柴桑。

孔明径直来到柴桑,鲁肃以礼相迎。周瑜的部将们都想杀了孔明,可看到赵云佩剑相随,没敢轻举妄动。孔明让人在灵前摆好祭品,亲自斟酒,跪在地上,宣读祭文:“呜呼公瑾,不幸英年早逝!寿命长短本由天定,可人们怎能不哀伤?我心中悲痛万分,敬上一杯薄酒;倘若你在天有灵,就来享用我的祭品吧!遥想你幼年求学时,便与伯符结为好友;为人仗义,慷慨疏财,还将房舍让给百姓。你弱冠之年,便如大鹏展翅,志向高远;协助孙策奠定东吴霸业,割据江南。壮年时,你远镇巴丘,刘表心怀忌惮,孙策得以无忧。你风度翩翩,娶小乔为妻,身为汉臣女婿,无愧于当朝。你气概不凡,劝谏孙权拒绝人质,使东吴一开始就未受掣肘,最终得以展翅高飞。在鄱阳时,蒋干前来游说,你应对自如,尽显雅量高致。你才华横溢,文武双全,以火攻之计大破曹军,扭转劣势。回想当年,你雄姿英发;如今痛惜你过早离世,我悲痛欲绝。你忠义之心,英灵之气,虽年仅三十六岁便离世,却名垂百世。我对你的哀思深切,愁肠百结;唯有我的肝胆,悲痛无尽。天空昏暗,三军哀伤;主公为你哭泣,友人泪洒衣襟。我诸葛亮虽无大才,却也曾为孙刘联盟出谋划策;协助东吴抵御曹操,辅佐汉室安定刘备;与东吴互为犄角,相互支援。如今你生死永别,我从此再无知音!呜呼痛哉!希望你能享用这些祭品。” 孔明祭完,伏地大哭,泪如泉涌,哀伤不已。众将纷纷议论:“大家都说公瑾和孔明不和睦,如今看孔明的祭奠之情,那些都是谣言。” 鲁肃见孔明如此悲切,也深受感动,暗自思忖:“孔明重情重义,是公瑾心胸狭隘,才自取灭亡。” 后人写诗感叹:“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鲁肃设宴款待孔明。宴后,孔明告辞准备回荆州。刚要下船,只见江边有一人,身着道袍,头戴竹冠,腰系皂绦,脚蹬素履,一把揪住孔明,大笑着说:“你气死了周郎,如今又来吊孝,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东吴无人吗!” 孔明定睛一看,原来是凤雏先生庞统。孔明也大笑起来。两人携手登上船只,各自倾诉心事。孔明留下一封信给庞统,叮嘱道:“我料想孙仲谋必定不会重用你。要是稍有不如意,就来荆州与我一同辅佐玄德。此人宽厚仁义,定会不负你平生所学。” 庞统答应后,与孔明分别,孔明便返回荆州。

鲁肃护送周瑜的灵柩到芜湖,孙权前来迎接,在灵前痛哭祭奠,下令将周瑜厚葬于家乡。周瑜有两儿一女,长子周循,次子周胤,孙权都给予丰厚的抚恤。鲁肃说:“我鲁肃不过是平庸之辈,承蒙公瑾错爱举荐,实在是难以胜任都督之职。我想举荐一人,协助主公。此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在管仲、乐毅之下,用兵之道可与孙武、吴起相媲美。往日周公瑾多采纳他的建议,孔明也十分佩服他的才智,他如今就在江南,主公何不重用他!” 孙权听后大喜,忙问此人姓名。鲁肃说:“此人是襄阳人,姓庞,名统,字士元,道号凤雏先生。” 孙权说:“我也久闻他的大名。既然他在这里,马上请他来相见。”

于是,鲁肃邀请庞统来拜见孙权。庞统行礼完毕,孙权见他浓眉高鼻,面色黝黑,胡须短粗,模样古怪,心里顿时有些不喜。便问道:“先生平生所学,以什么为主?” 庞统回答:“不必拘泥,随机应变而已。” 孙权又问:“先生的才学,与周公瑾相比如何?” 庞统笑着说:“我所学的,与周公瑾大不相同。” 孙权向来最欣赏周瑜,见庞统轻视周瑜,心中愈发不悦,便对庞统说:“先生暂且退下吧。等有需要先生的时候,我再派人去请。” 庞统长叹一声,离开了。鲁肃问:“主公为何不任用庞士元呢?” 孙权说:“他太狂妄了,用他有什么好处!” 鲁肃说:“赤壁之战时,此人曾献上连环计,立下头功。主公想必知晓此事。” 孙权说:“那是曹操自己想钉船,未必是他的功劳,我坚决不用他。”

鲁肃出来后对庞统说:“不是我不举荐你,无奈吴侯不肯任用你。你暂且耐心等待。” 庞统低头长叹,默默不语。鲁肃又问:“你莫非不想在东吴施展抱负了?” 庞统没有回答。鲁肃接着说:“你有匡扶天下的才能,到哪里不能施展呢?你就跟我说实话,打算去哪里?” 庞统说:“我想去投奔曹操。” 鲁肃说:“这不是明珠暗投吗?你可以去荆州投奔刘皇叔,他必定会重用你。” 庞统说:“其实我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刚才只是开玩笑。” 鲁肃说:“我写封信举荐你,你辅佐玄德,务必让孙刘两家停止争斗,齐心协力对抗曹操。” 庞统说:“这正是我平生的心愿。” 于是,庞统向鲁肃要了推荐信,径直前往荆州拜见玄德。

此时,孔明正在巡察四郡,尚未返回。门吏传报:“江南名士庞统,特地前来投奔。” 玄德早就听闻庞统的大名,便让人请他进来相见。庞统见到玄德,只是拱手作揖,并不下拜。玄德见庞统相貌丑陋,心里也不太高兴,便问庞统:“先生远道而来,辛苦了?” 庞统没有拿出鲁肃和孔明的推荐信,只是回答:“听说皇叔广纳贤才,特地前来投奔。” 玄德说:“荆楚之地刚刚安定,暂时没有合适的重要职位。离这里东北方向一百三十里,有个耒阳县,缺一个县令,委屈先生先去担任,日后有了空缺,必定重用。” 庞统心想:“玄德对我太冷淡了!” 本想用才学打动他,可又想到孔明不在,只好勉强告辞离开。

庞统到了耒阳县,不理会政务,整天饮酒作乐;所有钱粮收支、诉讼案件,一概不管。有人将此事报告给玄德,说庞统把耒阳县的事务都荒废了。玄德大怒道:“这个书呆子竟敢扰乱我的法度!” 于是叫来张飞,吩咐他带领随从前往荆南各县巡察:“如果发现有不公不法之事,就立即查办。要是遇到不明白的事情,可与孙乾一同商议。” 张飞领命,与孙乾前往耒阳县。当地军民官吏都出城迎接,唯独不见县令庞统。张飞问道:“县令在哪里?” 同僚回答:“庞县令自从到任至今,已经一百多天了,县里的事情他一概不过问,每天从早到晚只顾喝酒,一直醉醺醺的。今天他宿醉未醒,还躺在床上没起来呢。” 张飞大怒,想要把庞统抓起来。孙乾说:“庞士元是高明之人,不可轻视。我们先到县里问问情况。如果他真的处理不当,再治罪也不迟。” 张飞这才进入县衙,在正厅坐下,让人把县令叫来。庞统衣冠不整,醉醺醺地走了出来。张飞怒道:“我兄长看你有才能,让你担任县令,你怎么敢荒废县里的事务!” 庞统笑着说:“将军说我荒废了县里的什么事?” 张飞说:“你到任一百多天,整天沉醉在酒乡里,政事怎么可能不荒废?” 庞统说:“小小的百里县城,这点公事,有什么难决断的!将军稍坐片刻,看我来处理。” 随即叫来官吏,把一百多天积压的公务都拿来处理。官吏们纷纷抱着案卷来到大厅,诉讼的原告、被告等人,都跪在台阶下。庞统手中书写判决,口中下达指令,耳中听着诉讼内容,是非曲直分辨得清清楚楚,没有丝毫差错。百姓们都纷纷叩头拜服。不到半天时间,庞统就把一百多天积压的事务全部处理完毕。他把笔一扔,对张飞说:“我荒废了什么事务?曹操、孙权,在我眼中就如同看手掌上的文字那般清晰,就这么个小县城,我根本没放在心上!” 张飞大为震惊,连忙离席向庞统道歉:“先生有如此大才,是我张飞失礼了。我一定在兄长面前极力举荐先生。” 这时,庞统才拿出鲁肃的推荐信。张飞问道:“先生初次见我兄长,为何不拿出这推荐信呢?” 庞统说:“要是一开始就拿出来,好像我专门靠推荐信来求官似的。” 张飞转头对孙乾说:“若不是你提醒,我们可就错失一位大贤了。” 于是,张飞告别庞统,回到荆州拜见玄德,详细讲述了庞统的才能。玄德惊讶地说:“委屈了大贤,这是我的过错啊!” 张飞把鲁肃的推荐信呈上。玄德拆开一看,信中大致写道:“庞士元绝非治理百里小县的人才,让他担任治中、别驾之类的职务,才能施展他的才华。如果以貌取人,恐怕会辜负他的学识,最终让他为他人所用,实在可惜!”

玄德看完,正在感叹,忽然有人来报孔明回来了。玄德将孔明迎入,行礼完毕,孔明先问道:“庞军师近来可好?” 玄德说:“他最近在治理耒阳县,却因好酒误事。” 孔明笑着说:“士元可不是治理小县的人才,他胸中的学问,胜过我诸葛亮十倍。我曾给士元写过推荐信,他可曾交给主公?” 玄德说:“今天才收到子敬的信,却没见到先生的信。” 孔明说:“大贤之人若处在小职位上,往往会借酒消愁,对处理事务感到厌倦。” 玄德说:“若不是我弟弟说起,险些错失大贤。” 随即让张飞前往耒阳县,恭敬地请庞统到荆州。玄德亲自下台阶向庞统赔罪。庞统这才拿出孔明所写的推荐信。玄德看了信中内容,上面说凤雏一到,就应当立即重用。玄德高兴地说:“昔日司马德操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如今我二人都得到了,汉室复兴有望啊。” 于是,玄德任命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一同出谋划策,训练军士,准备征战。

很快,就有人把消息报到许昌,说刘备有诸葛亮、庞统为谋士,正在招兵买马,囤积粮草,还与东吴联合,早晚必定兴兵北伐。曹操听闻后,召集众谋士商议南征之事。荀攸进言说:“周瑜刚刚去世,我们可以先攻打孙权,再进攻刘备。” 曹操说:“我若远征,担心马腾会袭击许都。之前在赤壁的时候,军中就有传言,说西凉军会入侵,如今不能不防备。” 荀攸说:“依我看,不如降诏封马腾为征南将军,让他去讨伐孙权,把他诱骗到京师,先除掉此人,那么南征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曹操十分高兴,当天就派人带着诏书前往西凉征召马腾。

话说马腾,字寿成,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他的父亲名叫马肃,字子硕,在桓帝时担任天水兰干县尉,后来丢了官职,流落到陇西,与羌族人杂居,于是娶了羌女,生下马腾。马腾身高八尺,体貌不凡,性格温和善良,深受人们敬重。灵帝末年,羌人大多叛乱,马腾招募民兵平定了叛乱。初平年间,因讨伐贼寇有功,被封为征西将军,与镇西将军韩遂结为兄弟。这天,马腾接到诏书,便与长子马超商议:“自从我与董承接受衣带诏以来,就与刘玄德约定共同讨伐贼寇,可惜董承已死,玄德屡战屡败。我又地处偏远的西凉,没能协助玄德。如今听说玄德已得到荆州,我正想实现昔日的志向,可曹操却来征召我,这该如何是好?” 马超说:“曹操奉天子的命令来召父亲。如今若不去,他必定会以违抗命令为由责备我们。我们应当趁他征召的机会,直接前往京师,在那里行事,这样就能实现昔日的志向了。” 马腾哥哥的儿子马岱劝谏道:“曹操心怀不轨,叔父若去,恐怕会遭他陷害。” 马超说:“我愿意率领全部西凉兵马,跟随父亲杀进许昌,为天下除害,有何不可?” 马腾说:“你亲自统领羌兵,保守西凉,只让次子马休、马铁和侄子马岱跟随我一同前往。曹操见有你在西凉,又有韩遂相助,料想不敢加害于我。” 马超说:“父亲若去,千万不可轻易进入京师。应当随机应变,观察他的动静。” 马腾说:“我自有打算,你们不必多虑。”

于是,马腾率领五千西凉兵,先让马休、马铁作为前锋,留下马岱在后面接应,一路向许昌进发。在离许昌二十里的地方,他们扎下营寨。曹操得知马腾已到,叫来门下侍郎黄奎,吩咐道:“如今马腾南征,我任命你为行军参谋,先到马腾营寨中犒劳军队。你可以对马腾说,西凉路途遥远,运输粮草十分困难,不能多带人马。我会另外派遣大军,与他协同前进。明天让他进城面见君主,我会拨付粮草给他。” 黄奎领命,前去拜见马腾。马腾摆酒款待他。黄奎酒喝到一半,说道:“我的父亲黄琬死于李傕、郭汜之乱,我一直心怀痛恨。没想到如今又遇到欺君之贼!” 马腾问:“谁是欺君之贼?” 黄奎说:“欺君的就是曹操这个贼子。您难道不知道,还来问我?” 马腾担心这是曹操派来试探的,急忙制止他:“这里耳目众多,不要乱说。” 黄奎呵斥道:“您难道忘了衣带诏吗?” 马腾见他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便把实情秘密地告诉了他。黄奎说:“曹操让您进城面君,肯定不怀好意。您不可轻易进城。明天您带兵在城下等候。等曹操出城点兵时,就在点兵的地方杀了他,大事就能成功了。” 二人商议妥当。黄奎回到家,心中的愤恨还未平息。他的妻子再三询问,黄奎不肯说。没想到他的妾李春香与妻子的弟弟苗泽私通。苗泽想得到李春香,正苦于没有办法。妾见黄奎满脸愤恨,便对苗泽说:“黄侍郎今天商议军情回来,看起来十分愤恨,不知道是为了谁?” 苗泽说:“你可以用话试探他,说:‘大家都说刘皇叔仁德,曹操奸雄,这是为什么呢?’看看他怎么说。” 当晚,黄奎果然来到李春香的房间。妾用话试探他。黄奎借着酒劲说:“你一个妇人,都知道邪正,何况是我呢?我所痛恨的,就是想杀了曹操!” 妾问:“若想杀他,该怎么下手?” 黄奎说:“我已经和马将军约定好了,明天在城外点兵时杀了他。” 妾把这话告诉了苗泽,苗泽马上报告给曹操。曹操便秘密叫来曹洪、许褚,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又叫来夏侯渊、徐晃,也做了相应的安排。各人领命而去,曹操一面先将黄奎一家老小抓了起来。

第二天,马腾率领西凉兵马,快要到达许昌城时,只见前面有一簇红旗,打着丞相的旗号。马腾以为曹操亲自来点兵,便拍马向前。忽然听到一声炮响,红旗分开,弓弩齐发。一员大将冲在前面,正是曹洪。马腾急忙拨转马头往回跑,这时,两边喊声又起:左边许褚杀来,右边夏侯渊杀来,后面徐晃又领兵杀到,截断了西凉兵马,将马腾父子三人围困在核心。马腾见形势不妙,奋力冲杀。马铁很快就被乱箭射死。马休跟着马腾,左冲右突,却无法突围。两人都身负重伤,坐下的马又被箭射倒。父子二人都被擒获。曹操下令将黄奎与马腾父子一起绑了过来。黄奎大喊:“我无罪!” 曹操让苗泽出来对质。马腾大骂:“你这个书呆子坏了我的大事!我不能为国家杀贼,这是天意啊!” 曹操命令把他们拉出去。马腾骂不绝口,与他的儿子马休以及黄奎,一同被杀害。后人写诗感叹马腾:“父子齐芳烈,忠贞着一门,捐生图国难,誓死答君恩。嚼血盟言在,诛奸义状存。西凉推世胄,不愧伏波孙!” 苗泽对曹操说:“我不想要赏赐,只求把李春香赐给我做妻子。” 曹操笑着说:“你为了一个妇人,害了你姐夫一家,留你这样不义的人有什么用!” 于是下令将苗泽、李春香与黄奎一家老小全部斩首示众。围观的人无不叹息。后人写诗感叹道:“苗泽因私害荩臣,春香未得反伤身。奸雄亦不相容恕,枉自图谋作小人。”

曹操下令招安西凉兵马,告诉他们:“马腾父子谋反,与其他人无关。” 一面派人守住关隘,防止马岱逃走。再说马岱率领一千兵马在后面。早有从许昌城外逃回来的军士,把消息报告给马岱。马岱大惊,只得放弃兵马,扮成客商,连夜逃走了。曹操杀了马腾等人后,便决定南征。忽然有人来报:“刘备正在训练军马,收拾器械,准备夺取西川。” 曹操吃惊地说:“如果刘备收取了西川,那就如虎添翼了。该怎么对付他呢?” 话还没说完,台阶下有一人进言说:“我有一计,能让刘备、孙权自顾不暇,江南、西川都归丞相所有。” 正是:西州豪杰方遭戮,南国英雄又受殃。不知道献计的人是谁,且看下文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