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张飞向严颜请教入川的计策,严颜说道:“从这里前往雒城,那些守御关隘的事务,原本都由老夫掌管,官军也都在我的掌控之中。如今承蒙将军厚恩,无以为报,老夫愿做前部先锋,所到之处,我都能叫他们出来投降。” 张飞听后,对严颜称谢不已。于是,严颜担任前部,张飞率领军队跟在后面。每到一处,因为都是严颜之前管辖的地方,众人都听从严颜的招呼,纷纷出来投降。遇到有迟疑不决的人,严颜就会说:“连我都投降了,何况是你们呢?” 就这样,一路上敌军望风归顺,张飞的军队竟然一场仗都没打。

孔明已经把出发的日期上报给刘备,告知大家都要在雒城会合。刘备和众官员商议道:“如今孔明、翼德分两路取川,将在雒城会师,一同进军成都。水陆舟车,已于七月二十日启程,此时应该快到了。现在我们便可以进兵。” 黄忠提议说:“张任每天都来挑战,见我们城中不出兵,他们的军队必然懈怠,没有防备。今晚我们分兵去劫寨,比白天厮杀更能取胜。” 刘备采纳了这个建议,让黄忠领兵攻打左边,魏延领兵攻打右边,自己则带领中路军。当夜二更时分,三路军马同时出发。正如黄忠所料,张任果然没有防备。汉军冲进大寨,放起火来,一时间烈焰腾空。蜀兵四处奔逃,汉军连夜一直追到雒城,城中的蜀兵出城接应,将败军接了进去。刘备回到中路扎下营寨。第二天,刘备带领军队直抵雒城,将城围住攻打。张任则按兵不动,坚守不出。攻打至第四日,刘备亲自带领一军攻打西门,命令黄忠、魏延在东门攻打,故意留下南门和北门,让敌军有退路。原来南门一带都是山路,北门有涪水,所以不围这两门。张任远远望见刘备在西门骑马往来,指挥攻城,从辰时一直到未时,人马渐渐疲惫。张任便命令吴兰、雷铜二将带领士兵出北门,转向东门,去抵挡黄忠、魏延;自己则带领军队出南门,转向西门,专门迎战刘备。同时,城内把所有民兵都派上城墙,擂鼓助威。刘备见红日西斜,便让后军先退。军士们刚一转身,城上突然喊声大作,南门内的军马冲了出来。张任径直冲向刘备的军队,试图活捉刘备,刘备军中顿时大乱。黄忠、魏延又被吴兰、雷铜挡住,两边无法相互照应。刘备抵挡不住张任,拨转马头往偏僻的山间小路逃去。张任在后面紧紧追赶,眼看就要追上了。此时刘备独自一人一马。张任带着几个骑兵追来。刘备在马上叫苦道:“前有伏兵,后有追兵,难道天要亡我吗!” 就在这时,山路上突然冲出一支军队。刘备定睛一看,为首的一员大将正是张飞。原来张飞和严颜正好从那条路上赶来,远远望见尘土飞扬,知道是与川兵交战。张飞一马当先冲了过来,正好撞上张任,两人随即交战。战了十多个回合,背后严颜带领军队大举杀来。张任见势不妙,急忙转身撤退。张飞一直追到城下。张任退入城中,拉起了吊桥。张飞回去见刘备,得意地说:“军师逆江而来,还没到,反倒被我抢了头功。” 刘备问道:“山路如此险阻,怎么会没有敌军阻挡,你们能长驱直入,先到这里?” 张飞回答说:“一路上的四十五处关隘,都是老将严颜的功劳,所以我们一路上没费什么力气。” 接着,张飞把义释严颜的事情从头到尾详细说了一遍,并带着严颜来见刘备。刘备向严颜道谢说:“若不是老将军,我弟弟怎能如此顺利到此?” 当即脱下自己身上的黄金锁子甲,赏赐给严颜。严颜连忙拜谢。

众人正准备安排宴饮,忽然听到哨马前来回报:“黄忠、魏延和川将吴兰、雷铜交锋,城中吴懿、刘璝又带兵出城助战,两下夹攻,我军抵挡不住,魏、黄二将战败向东退去了。” 张飞听后,马上请刘备分兵两路,前去救援。于是张飞在左,刘备在右,一起杀奔过去。吴懿、刘璝听到后面喊声响起,慌忙退回城中。吴兰、雷铜只顾带兵追赶黄忠、魏延,却被刘备、张飞截断了归路。黄忠、魏延也回转身来反攻。吴兰、雷铜估量着抵挡不住,只得带着本部军马前来投降。刘备同意他们投降,收兵在离城较近的地方扎下营寨。

张任这边损失了两员大将,心中十分忧虑。吴懿、刘璝说:“如今兵势极为危急,如果不决一死战,怎么能击退敌军呢?一方面派人去成都向主公告急,另一方面用计破敌。” 张任说:“我明天带领一军去挑战,假装战败,把敌军引到城北;城内再派一军杀出,截断敌军的中路,这样便可获胜。” 吴懿说:“刘将军辅助公子守城,我带兵出城助战。” 两人约定好之后,第二天,张任带领数千人马,摇旗呐喊,出城挑战。张飞立刻上马出城迎战,也不搭话,与张任交起手来。战了不到十多个回合,张任假装战败,绕城而逃。张飞奋力追赶。吴懿带领一军拦住张飞,张任又带兵返回,将张飞围在核心,张飞进退不得。正在无可奈何之际,只见一队军从江边杀了出来。为首的一员大将,手持长枪,跃马而出,与吴懿交锋,只一个回合,便生擒了吴懿,打退敌军,救出了张飞。张飞一看,原来是赵云。张飞问道:“军师在哪里?” 赵云说:“军师已经到了,想必此时已经和主公见面了。” 二人押着吴懿回到营寨。张任则退回东门去了。张飞、赵云回到营寨中,看到孔明、简雍、蒋琬已经在帐中。张飞下马参见军师。孔明惊讶地问道:“你们怎么能先到这里?” 刘备便详细讲述了义释严颜的事情。孔明祝贺道:“张将军能够运用谋略,这都是主公的洪福啊。” 赵云押着吴懿来见刘备。刘备问吴懿:“你愿意投降吗?” 吴懿说:“我既然被捉,哪有不投降的道理?” 刘备非常高兴,亲自为吴懿解开绳索。孔明问:“城中有哪些人守城?” 吴懿说:“有刘季玉的儿子刘循,辅佐的将领有刘璝、张任。刘璝不足为惧;张任是蜀郡人,极有胆略,不可轻视。” 孔明说:“先捉住张任,然后夺取雒城。” 又问:“城东的那座桥叫什么桥?” 吴懿回答:“金雁桥。” 孔明于是骑马来到桥边,沿着河边查看了一遍,回到营寨中,叫来黄忠、魏延听令:“在离金雁桥南五六里的地方,两岸都是芦苇蒹葭,可以设下埋伏。魏延带领一千枪手埋伏在左边,专门刺杀马上的将领;黄忠带领一千刀手埋伏在右边,专门砍杀敌人坐下的马。等杀散敌军后,张任必定会往山东的小路逃去。张翼德带领一千军埋伏在那里,就在那里将他擒获。” 又让赵云埋伏在金雁桥北,叮嘱道:“等我把张任引过桥,你就把桥拆断,然后在桥北勒兵,做出要进攻的样子,让张任不敢往北逃,只能退往南边,这样就正好中了我们的计策。” 安排妥当后,孔明亲自去诱敌。

刘璋派卓鹰、张翼二将,前往雒城助战。张任让张翼与刘璝守城,自己和卓膺分为前后两队,张任在前队,卓膺在后队,出城迎敌。孔明带领一队军容不整的士兵,过了金雁桥,与张任对阵。孔明乘坐四轮车,头戴纶巾,手持羽扇,在两边百余骑兵的簇拥下出现,远远指着张任说:“曹操率领百万大军,听到我的名字,都望风而逃;如今你是什么人,竟敢不投降?” 张任看到孔明的军队队伍不整,在马上冷笑道:“人们都说诸葛亮用兵如神,原来只是徒有虚名!” 他把枪一挥,大小军校一起冲杀过来。孔明弃了四轮车,上马退过桥去。张任在后面追赶。过了金雁桥,只见刘备的军队在左边,严颜的军队在右边,冲杀过来。张任知道中计,急忙回军,却发现桥已经被拆断了;想要往北逃,只见赵云的军队在对岸摆开阵势,于是不敢往北,只能往南沿着河边逃跑。没跑出去五七里,就到了芦苇丛生的地方。魏延的军队从芦苇丛中突然杀出,都用长枪乱戳。黄忠的军队埋伏在芦苇里,用长刀猛砍马蹄。张任的骑兵纷纷倒地,都被擒获,步兵哪里还敢上前?张任带着几十名骑兵往山路逃跑,正好撞上张飞。张任刚想后退,张飞大喝一声,众军一拥而上,将张任活捉。原来卓膺见张任中计,已经到赵云的军队前投降了,众人一起回到大寨。刘备赏赐了卓膺。张飞押着张任来到大寨。孔明也坐在帐中。刘备对张任说:“蜀中诸将都望风而降,你为什么不早点投降?” 张任怒目圆睁,大声叫道:“忠臣怎么会侍奉两个主公?” 刘备说:“你这是不识天时。投降便可免死。” 张任说:“今天就算投降,日后也不会真心归降!赶紧杀了我吧!” 刘备不忍心杀他。张任却厉声大骂。孔明只好下令将他斩首,以成全他的忠义之名。后人写诗称赞道:“烈士岂甘从二主,张君忠勇死犹生。高明正似天边月,夜夜流光照雒城。” 刘备感叹不已,下令收殓张任的尸首,葬在金雁桥旁边,以表彰他的忠诚。

第二天,刘备命令严颜、吴懿等一班蜀中降将作为前部,直逼雒城,大声呼喊:“早早开门投降,免得一城百姓受苦!” 刘璝在城上大骂。严颜正要拿箭射他,忽然看见城上一名将领拔剑砍翻刘璝,打开城门投降。刘备的军马进入雒城,刘循打开西门逃脱,逃往成都。刘备出榜安抚百姓。杀刘璝的人,是武阳人张翼。

刘备得了雒城,重重赏赐众将。孔明说:“雒城已经攻破,成都近在眼前;只是担心外州郡不安宁,可让张翼、吴懿带领赵云安抚外水江阳、犍为等地所属的州郡,让严颜、卓膺带领张飞安抚巴西德阳所属的州郡,委派官员治理平定,然后立即带兵回成都会合。” 张飞、赵云领命,各自带兵前去。孔明问:“前面还有哪些关隘?” 蜀中降将回答:“只有绵竹有重兵把守;如果拿下绵竹,成都便唾手可得。” 孔明便开始商议进兵之事。法正说:“雒城已破,蜀中局势危急。主公想要以仁义收服众人,不妨先不要进兵。我写一封信给刘璋,陈述其中的利害关系,刘璋自然会投降。” 孔明说:“孝直的话很有道理。” 于是让法正写信,派人直接送往成都。

刘循逃回成都,见到父亲刘璋,说雒城已经失陷,刘璋惊慌失措,急忙召集众官员商议。从事郑度献策说:“如今刘备虽然攻城夺地,但他的兵力并不多,百姓也没有归附他,只能依靠野外的谷物作为军粮,军中没有辎重。我们不如把巴西梓潼的百姓全部赶到涪水以西。把那里的粮仓和野外的谷物全部烧毁,深挖战壕,加高壁垒,静静地等待。他们来挑战,不要答应。时间一长,他们没有物资供应,不出一百天,军队自然会撤退。我们再乘虚追击,刘备便可擒获。” 刘璋说:“不行。我只听说过抵御敌人是为了安民,没听说过惊动百姓来防备敌人的。这不是保全的计策。” 正在商议时,有人报告说法正有书信到了。刘璋让人把送信的人叫进来,呈上书信。刘璋拆开一看,信中大致写道:“之前承蒙主公派遣我与荆州结好,没想到主公身边用人不当,导致如今的局面。如今荆州方面念及旧情,不忘同宗的情谊。主公如果能够幡然醒悟,归顺过来,想必不会薄待您。希望您三思而后行。” 刘璋大怒,扯毁书信,大骂:“法正这个卖主求荣、忘恩背义的贼子!” 把使者赶出城去。随即派遣妻弟费观,带兵前去把守绵竹。费观举荐南阳人姓李,名严,字正方,一同领兵。当下,费观和李严点齐三万大军,前往绵竹驻守。益州太守董和,字幼宰,是南郡枝江人,他上书给刘璋,请求前往汉中借兵。刘璋说:“张鲁和我是世仇,他怎么肯来救我们?” 董和说:“虽然他和我们有仇,但刘备的军队已经兵临雒城,局势危急,唇亡齿寒。如果用利害关系去说服他,他必然会答应。” 刘璋于是修书一封,派遣使者前往汉中。

再说马超自从兵败逃入羌地,已经过去两年多。他与羌兵交好,接连攻拔陇西的州郡。所到之处,百姓纷纷归降,只有冀城久攻不下。刺史韦康多次派人向夏侯渊求救,可夏侯渊没有得到曹操的指令,不敢轻易出兵。韦康见救兵迟迟不来,便与众商议:“不如投降马超吧。” 参军杨阜哭着劝谏说:“马超这些背叛君主的人,怎么能投降他们呢?” 韦康无奈地说:“如今事已至此,不投降又能怎样?” 杨阜苦苦劝谏,韦康却不听从。最终,韦康大开城门,向马超投降。马超却大怒道:“你现在事情紧急才来请降,并非真心!” 于是将韦康一家四十多口全部斩杀,一个不留。有人说杨阜曾劝韦康不要投降,应该将他斩杀,马超却说:“这个人坚守忠义,不能杀。” 随后仍任用杨阜为参军。杨阜举荐梁宽、赵衢二人,马超也都任用他们为军官。

杨阜向马超请求说:“我的妻子死在临洮,恳请给我两个月假期,回去安葬妻子就回来。” 马超答应了他。杨阜路过历城,前去拜见抚彝将军姜叙。姜叙和杨阜是姑表兄弟,姜叙的母亲是杨阜的姑姑,当时已经八十二岁。那天,杨阜进入姜叙的内宅,拜见姑姑,哭着诉说:“侄儿守城却没能保住,主公身亡我也没能尽忠而死,实在没脸见姑姑。马超背叛君主,胡乱杀害郡守,一州的百姓,没有不恨他的。如今兄长占据历城,竟然没有讨伐贼人的心思,这哪里是做臣子该有的道理?” 说着,眼泪都哭出了血。姜叙的母亲听了,把姜叙叫进来,责备他说:“韦使君遇害,你也有责任。” 又对杨阜说:“你既然已经投降了马超,还拿他的俸禄,为什么又要兴兵讨伐他呢?” 杨阜回答:“我跟随贼人,是想留下性命,为主公报仇。” 姜叙担忧地说:“马超英勇无比,很难对付他。” 杨阜说:“他有勇无谋,不难对付。我已经暗中联络了梁宽、赵衢。兄长要是肯出兵,他们二人必定会做内应。” 姜叙的母亲坚定地说:“你不早点动手,还等什么?人谁能不死,为忠义而死,死得其所。你别为我担心。你要是不听义山(杨阜字义山)的话,我就先死,断了你的顾虑。”

姜叙于是和统兵校尉尹奉、赵昂一起商议。原来,赵昂的儿子赵月,现在跟随马超担任裨将。赵昂当天就答应了,回到家后,他对妻子王氏说:“今天我和姜叙、杨阜、尹奉一起商量,想要为韦康报仇。我想到儿子赵月现在跟着马超,如今要是兴兵,马超肯定会先杀了我儿子,这可怎么办?” 他的妻子严厉地说:“洗刷君主和父亲的大耻,就算丢了性命也在所不惜,何况是一个儿子呢!你要是因为顾及儿子而不行动,我就先死!” 赵昂于是下定决心。第二天,他们一同起兵。姜叙、杨阜屯兵历城,尹奉、赵昂屯兵祁山。王氏把自己所有的首饰、财物都拿出来,亲自前往祁山军中犒赏军士,激励众人。

马超听说姜叙、杨阜会合尹奉、赵昂起兵反抗,勃然大怒,立刻将赵月斩杀,然后命令庞德、马岱率领全部军马,杀向历城。姜叙、杨阜领兵出战。双方摆开阵势,杨阜、姜叙身穿白袍,出阵大骂:“你这个背叛君主、毫无信义的贼子!” 马超大怒,冲了过来,两军混战在一起。姜叙、杨阜哪里抵挡得住马超,大败而逃。马超驱兵追赶。这时,背后喊声响起,尹奉、赵昂杀了过来。马超急忙回身,却遭到两下夹攻,首尾不能相顾。正在混战之时,斜刺里又杀出大队军马。原来是夏侯渊得到曹操的军令,正领军前来攻打马超。马超怎么能抵挡得住三路军马,大败而逃。

马超逃了一夜,等到天亮,跑到翼城叫门时,城上乱箭射下。梁宽、赵衢站在城上,大骂马超,还把马超的妻子杨氏从城上一刀砍死,扔下尸首;又将马超的三个幼子以及十几位至亲,都从城上一刀一个,剁了下去。马超气得胸口发闷,几乎从马上摔下来。背后夏侯渊领兵追赶。马超见势不妙,不敢恋战,和庞德、马岱杀开一条血路逃走。前面又撞见姜叙、杨阜,厮杀了一阵;好不容易冲过去,又撞上尹奉、赵昂,再次厮杀一番。最后,马超身边只剩下零零落落五六十个骑兵,连夜奔走。四更前后,他们来到历城下,守门的以为是姜叙的军队回来了,大开城门放他们进去。马超从城南门开始杀戮,把城中百姓几乎杀光。到了姜叙的家,抓到了姜叙的母亲。姜叙的母亲毫无惧色,指着马超破口大骂。马超大怒,亲自拔剑将她杀死。尹奉、赵昂全家老小,也都被马超杀害。赵昂的妻子王氏因为在军中,得以幸免。第二天,夏侯渊的大军赶到,马超弃城杀出,往西逃窜。没走出去二十里,前面一支军队摆开阵势,为首的正是杨阜。马超咬牙切齿,拍马挺枪刺向杨阜。杨阜的七个堂弟一起上来助战。马岱、庞德抵挡后面的敌军。杨阜的七个堂弟都被马超杀死,杨阜自己也身中五枪,却依然拼死战斗。后面夏侯渊的大军赶来,马超只好逃走,只有庞德、马岱带着五七名骑兵跟随在后。夏侯渊自行安抚陇西各州的百姓,让姜叙等人各自分守,用车载着杨阜前往许都,去见曹操。曹操封杨阜为关内侯。杨阜推辞说:“我既没有抵御危难的功劳,又没有以死殉节的操守,按法律应当被诛杀,哪里有脸面接受官职?” 曹操赞赏他的品德,最终还是赐予他爵位。

马超和庞德、马岱商议,决定前往汉中投奔张鲁。张鲁非常高兴,觉得得到马超,往西可以吞并益州,往东可以抗拒曹操,于是商议着要把女儿嫁给马超,招他为婿。大将杨柏劝谏说:“马超的妻子儿女遭遇惨祸,都是他自己招来的。主公怎么能把女儿嫁给他呢?” 张鲁听从了杨柏的建议,于是打消了招婿的念头。有人把杨柏的话告诉了马超,马超大怒,起了杀杨柏的心思。杨柏知道后,和兄长杨松商议,也有了算计马超的想法。

这时,正好刘璋派遣使者向张鲁求救,张鲁没有答应。忽然又有人来报,说刘璋又派黄权来了。黄权先来拜见杨松,说:“东西两川,就像嘴唇和牙齿一样相互依存。西川要是被攻破,东川也难以保全。现在如果肯出兵相救,我们愿意用二十个州来酬谢。” 杨松大喜,立刻带着黄权去见张鲁,陈说唇齿相依的利害关系,还提到会用二十个州作为酬谢。张鲁贪图利益,便答应了。巴西的阎圃劝谏说:“刘璋和主公是世仇,现在事情紧急来求救,恐怕是假意许诺割地,不能答应。” 这时,台阶下有一人进言说:“我虽然没什么才能,愿意请求带领一支军队,生擒刘备。一定要让他割地归还。” 正是:方看真主来西蜀,又见精兵出汉中。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且看下文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