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蜀汉建兴六年秋九月,魏都督曹休在石亭被东吴陆逊打得大败,他的车仗马匹、军资器械全都损失殆尽。曹休惶恐到了极点,又气又忧,结果生了病。回到洛阳后,背上的毒疮发作,最终死去。魏主曹睿下令厚葬他。

司马懿率领军队返回,众将迎接他并问道:“曹都督兵败,这和元帅您也有关系,为什么这么着急回来呢?”司马懿回答:“我料想诸葛亮知道我军兵败,一定会乘虚来夺取长安。倘若陇西形势危急,又有谁去救援呢?所以我才回来。”众将都觉得他是害怕胆怯,便笑着退下了。

东吴派使者前往蜀国送信,请求蜀国出兵一同攻打魏国,信中还提到大破曹休的事情:一方面是炫耀自己的威风,另一方面是想加强两国的友好关系。后主刘禅看了信后十分高兴,派人带着这封信前往汉中,向孔明报告。当时,孔明的军队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作战所需的一切物资都准备完备,正打算出兵北伐。听到这个消息后,孔明马上设宴,召集众将,商议出兵事宜。突然,一阵大风从东北角刮起,把庭前的松树都吹断了。众人都十分惊讶。孔明算了一卦,说:“这风预示着我方将损失一员大将!”众将不太相信。大家正在饮酒,忽然有士兵报告,镇南将军赵云的长子赵统、次子赵广前来拜见丞相。孔明大吃一惊,手中的酒杯都掉落在地,说道:“子龙恐怕不行了!”赵统、赵广进来拜见,哭着说:“我们的父亲昨夜三更病重去世了。”孔明跺脚痛哭道:“子龙去世,国家失去了一根栋梁,我失去了一条臂膀啊!”众将也都忍不住落泪。孔明让赵统、赵广前往成都面见后主报丧。后主刘禅听说赵云去世,放声大哭道:“我当年年幼,若不是子龙,早就死在乱军之中了!”随即下诏追赠赵云为大将军,谥号顺平侯,下令将他安葬在成都锦屏山的东面,还建立了庙堂,一年四季都进行祭祀。后人写诗称赞道: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后主刘禅思念赵云往日的功劳,葬礼办得十分隆重,封赵统为虎贲中郎,赵广为牙门将,让他们守护赵云的坟墓。二人辞谢后离去。这时,近臣上奏说:“诸葛丞相已经把军队部署好了,马上就要出兵讨伐魏国。”后主询问朝中大臣的意见,多数大臣都说不可轻易行动,后主心中犹豫不决。忽然有人报告,丞相派杨仪送来了出师表。后主宣杨仪进宫,杨仪呈上了表章。后主在御案上拆开表章阅读,表章内容如下: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魏势不两立,帝王大业不能偏安于一隅,所以把讨伐曹魏的重任托付给我。以先帝的英明,估量我的才能,他当然知道我去讨伐贼寇,是能力不足而敌人强大。然而不讨伐贼寇,帝王大业也会灭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去讨伐他们。所以先帝毫不迟疑地把任务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的那天起,睡觉不能安于枕席,吃饭也没有滋味,想到要北伐,觉得应该先平定南方。所以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荒芜之地,两天只能吃上一天的饭。我并非不爱惜自己,只是想到帝王大业不能偏安在蜀地。所以冒着危险艰难,来奉行先帝的遗愿,可议论的人却认为这不是好办法。如今贼寇在西边刚遭受挫折,又在东边疲于应对,兵法说要“趁敌人疲惫的时候进攻”,现在正是进军的好时机。我谨将事情陈述如下:

高帝刘邦英明可比日月,谋臣智谋深远,然而他也是历经艰险,受过创伤,才转危为安。如今陛下比不上高帝,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却想靠长远的计策取胜,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一点。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谈论安定天下的计策时,动不动就引用圣人的话,他们心中充满疑虑,困难重重。今年不打仗,明年不征讨,让孙权逐渐强大,最终吞并了江东,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二点。曹操的智谋计策远超常人,他用兵就像孙武、吴起一样,然而他也曾被困在南阳,在乌巢面临险境,在祁连遭遇危难,在黎阳受到逼迫,在北山差点战败,在潼关几乎丧命,这样之后才暂且稳定了局势。何况我才能不足,却想不冒风险就平定天下,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三点。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没有成功,四次越过巢湖也未能取胜,任用李服,李服却图谋杀害他,委任夏侯渊,夏侯渊却战败身亡。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有才能,他尚且有这些失败,何况我才能平庸,怎么能保证一定取胜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四点。自从我到汉中,这中间才一年时间,然而就损失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以及曲长屯将七十多人,他们冲锋陷阵,勇往直前,还有賨、叟、青羌的散骑武骑一千多人,这些都是数十年间,从四方纠集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个州能拥有的。如果再过几年,这些力量就会损失三分之二,到那时用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是我不理解的第五点。如今百姓穷困,士兵疲惫,但战争却不能停止。战争不能停止,那么防守和进攻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是一样的。如果不趁现在谋取,却想用一个州的力量和贼寇长久对峙,这是我不理解的第六点。事情很难预料。从前先帝在楚地战败,当时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已经平定。然而后来先帝在东边联合吴、越,在西边夺取巴、蜀,出兵北伐,夏侯渊被斩首,这是曹操的失策,而复兴汉室的事业眼看就要成功了。但后来东吴违背盟约,关羽战败,先主在秭归遭受挫折,曹丕称帝。凡事都是这样,很难预先料到。我一定竭尽全力,死而后已,至于事情的成败得失,不是我能预先知道的。

后主看完表章后非常高兴,立即下令让孔明出兵。孔明接受命令,率领三十万精兵,命令魏延总督前部先锋,径直向陈仓道口进发。

很快,有侦察兵把消息报告到了洛阳。司马懿向魏主奏明此事,魏主召集文武大臣一起商议。大将军曹真出列上奏说:“我之前守卫陇西,功劳微小,罪过却很大,心中十分惶恐。现在我请求率领大军去捉拿诸葛亮。我最近得到一员大将,他使一把六十斤重的大刀,骑着能日行千里的战马,能拉开两石重的铁胎弓,还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是陇西狄道人,姓王,名双,字子全。我保荐他为先锋。”魏主曹睿听了十分高兴,便召王双上殿。曹睿一看,王双身高九尺,面色黝黑,眼睛发黄,熊腰虎背。曹睿笑着说:“我得到这样的大将,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于是赏赐给王双锦袍金甲,封他为虎威将军、前部大先锋,任命曹真为大都督。曹真谢恩后离开朝堂,率领十五万精兵,会合郭淮、张合,分路把守各个隘口。

蜀**队的前哨到达陈仓,回来向孔明报告说:“陈仓口已经筑起一座城,里面有大将郝昭把守,护城河又深,城墙又高,到处都排列着鹿角,防守十分严密。我们不如放弃这座城,从太白岭的鸟道经过祁山,这样走很方便。”孔明说:“陈仓正北是街亭,必须拿下这座城,才能进兵。”他命令魏延带兵到城下,从四面攻城,一连几天都没能攻破。魏延又来向孔明报告,说这城太难攻打了。孔明大怒,要斩杀魏延。这时,帐下有一人出来说:“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但跟随丞相多年,一直没有机会报效。我愿意去陈仓城中,劝说郝昭投降,不费一兵一卒。”众人一看,是部曲靳祥。孔明问:“你打算用什么话去劝说他呢?”靳祥说:“郝昭与我是陇西同乡,从小交情就好。我现在到他那里,用利害关系劝说他,他一定会投降的。”孔明便让他前去。靳祥骑着快马径直来到城下,喊道:“郝伯道,你的老朋友靳祥来见你。”城上的士兵报告给郝昭。郝昭下令打开城门,把靳祥放进去,然后登上城楼与他相见。郝昭问:“老朋友,你为什么到这里来?”靳祥说:“我在西蜀孔明帐下,参与军事谋划,他以上宾之礼对待我。他特意让我来见你,有话要跟你说。”郝昭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说:“诸葛亮是我国的仇敌!我为魏国效力,你为蜀国效力,我们各为其主。以前我们是兄弟,现在却是仇敌!你不必多说,赶快出城!”靳祥还想开口,郝昭已经走到敌楼上了。魏军急忙催促靳祥上马,把他赶出城外。靳祥回头看,只见郝昭靠在护心木栏杆上。靳祥勒住马,用鞭子指着他说:“伯道贤弟,你怎么这么绝情呢?”郝昭说:“魏国的法度,你是知道的。我受国家的大恩,只有以死相报,兄长不必再费口舌。你早点回去见诸葛亮,让他快来攻城,我不怕他!”靳祥回去向孔明报告说:“郝昭没等我开口,就先把我拒绝了。”孔明说:“你可以再去见他,用利害关系好好劝说他。”靳祥又来到城下,请求郝昭相见。郝昭来到敌楼上,靳祥勒住马,高声喊道:“伯道贤弟,听我一句忠言:你据守一座孤城,怎么能抵挡数十万大军呢?现在不早点投降,后悔就来不及了!而且你不顺应大汉,却为奸邪的魏国效力,怎么能不知天命、不辨清浊呢?希望你好好想想。”郝昭大怒,拈弓搭箭,指着靳祥喝道:“我之前已经说清楚了,你不必再说!赶快退下!我不射你!”

靳祥回去向孔明如实禀报了郝昭的态度和情况。孔明勃然大怒,说道:“这个家伙太无礼了!难道他以为我没有攻城的器械吗?”随即叫来当地的百姓询问:“陈仓城中有多少兵马?”百姓回答说:“虽然不知道确切的数目,但大概有三千人。”孔明笑着说:“就这么一座小城,怎么能抵挡得住我!不等他们的救兵到来,我们火速攻城!”

于是,蜀军赶制了上百乘云梯,每乘云梯上面可以站立十几个人,周围用木板遮挡保护。军士们各自拿着短梯软索,只等军中擂响战鼓,就一起往城墙上攀爬。郝昭在敌楼上,看到蜀军架起云梯,从四面逼近,立即命令三千士兵各拿火箭,分布在城墙四周,等云梯靠近城墙,就一起发射。孔明原本以为城中没有防备,所以大量制造云梯,让三军击鼓呐喊着前进,没想到城上火箭齐发,云梯纷纷着火,梯上的军士很多都被烧死。城上的箭和石头像雨点一样落下,蜀军只好后退。孔明愤怒不已,说:“你烧了我的云梯,我就用‘冲车’的方法!”于是连夜准备冲车。第二天,蜀军又在四面击鼓呐喊着进攻。郝昭赶忙命人运来石头凿上孔眼,用葛绳穿起来甩打,冲车都被打断。孔明又派人运土填埋城壕,让廖化率领三千拿着锹钁的士兵,在夜间挖掘地道,想偷偷进入城中。郝昭又在城中挖掘横向的深壕来拦截。就这样日夜攻打,二十多天过去了,蜀军还是没有办法攻破城池。

孔明正在营中忧愁烦闷,忽然有士兵来报告:“东边的救兵到了,军旗上写着‘魏先锋大将王双’。”孔明问道:“谁可以去迎战?”魏延站出来说:“我愿意前往。”孔明说:“你是先锋大将,不可轻易出动。”又问:“谁敢去迎战?”裨将谢雄应声而出。孔明给他三千士兵,让他去了。孔明又问:“谁敢再去?”裨将龚起也应声要去,孔明同样给了他三千士兵。孔明担心城内的郝昭带兵冲出来,就把人马后退二十里扎营。

谢雄率领军队前进,正好遇到王双,没打三个回合,就被王双一刀劈死。蜀军败逃,王双在后面紧追不舍。龚起迎上去,交战刚三个回合,也被王双斩杀。败兵回去向孔明报告。孔明大吃一惊,急忙命令廖化、王平、张嶷三人出城迎战。双方摆开阵势,张嶷出马,王平、廖化压住阵脚。王双骑马过来与张嶷交战,几个回合下来,不分胜负。王双假装战败逃走,张嶷随后追赶。王平见张嶷中计,急忙喊道:“别追!”张嶷急忙勒马往回跑时,王双的流星锤已经飞了过来,正好击中他的后背。张嶷伏在马鞍上逃走,王双回马追赶。王平、廖化上前拦住,救回了张嶷。王双驱兵猛烈攻击,蜀军伤亡惨重。张嶷吐了几口血,回去见孔明,说:“王双英勇无敌,如今他率领两万士兵在陈仓城外扎营,四周立起栅栏,修筑了多层城墙,深挖壕沟,防守十分严密。”

孔明见折损了两员大将,张嶷又被打伤,就叫来姜维说:“陈仓道口这条路走不通了。还有什么别的计策?”姜维说:“陈仓城池坚固,郝昭防守严密,又有王双相助,实在难以攻取。不如派一员大将,依山傍水扎营固守,再派良将把守要道,以防街亭被攻打,然后我们统领大军去袭击祁山,我再如此这般用计,就可以捉住曹真。”孔明听从了他的建议,立即命令王平、李恢率领两支军队把守街亭小路,魏延率领一支军队把守陈仓口。马岱为先锋,关兴、张苞为前后救应使,从小路出斜谷向祁山进发。

曹真想到前次被司马懿夺走功劳,于是到洛阳后,分别调遣郭淮、孙礼在东西两面把守。又听说陈仓告急,已经派王双去救援。得知王双斩杀蜀将立功,他十分高兴,就命令中护军大将费耀暂时代理前部总督,众将各自把守隘口。忽然有士兵报告,在山谷中抓到一个奸细,曹真下令押进来,那人跪在帐前。那人说:“小人不是奸细,有机密之事来见都督,不小心被伏路军抓住了。请让左右退下。”曹真于是让人给他松绑,左右暂时退下。那人说:“小人是姜伯约的心腹。受本官派遣来送密信。”曹真问:“信在哪里?”那人从贴身衣服里取出呈上,曹真拆开一看,上面写着:

罪将姜维百拜,书呈大都督曹麾下:维念世食魏禄,忝守边城,叨窃厚恩,无门补报。昨日误遭诸葛亮之计,陷身于巅崖之中。思念旧国,何日忘之!今幸蜀兵西出,诸葛亮甚不相疑。赖都督亲提大兵而来,如遇敌人,可以诈败,维当在后,以举火为号,先烧蜀人粮草,却以大兵翻身掩之,则诸葛亮可擒也。非敢立功报国,实欲自赎前罪。倘蒙照察,速赐来命。

曹真看完十分高兴,说:“这是上天让我成功啊!”于是重赏来人,让他回去回报,按照约定的时间会合。曹真叫来费耀商议说:“如今姜维暗中献上密书,让我们如此这般行事。”费耀说:“诸葛亮足智多谋,姜维也智谋过人,这或许是诸葛亮的计谋,恐怕其中有诈。”曹真说:“他原本是魏国人,不得已才投降蜀国,有什么可怀疑的?”费耀说:“都督不可轻易前去,只管守住本寨,我愿意率领一支军队去接应姜维。如果成功,功劳都归都督,倘若有奸计,我自会应对。”曹真非常高兴,就命令费耀率领五万士兵,向斜谷进发。

走了两三程后,费耀屯下军马,派人侦察。当天申时,侦察兵回报:“斜谷道中有蜀兵来了。”费耀急忙催兵前进,蜀兵还没交战就先退走,费耀领兵追赶。蜀兵又来,刚要对阵,蜀兵又退。就这样反复了三次,一直拖延到第二天申时。魏军一天一夜都不敢休息,生怕蜀兵攻击。刚要扎营做饭,忽然四面喊声大震,鼓角齐鸣,蜀兵漫山遍野地冲了过来。门旗打开,一辆四轮车缓缓驶出,孔明端坐在车中,让人请魏军主将答话。费耀纵马而出,远远看见孔明,心中暗自高兴,回头对左右说:“如果蜀兵冲过来,就往后退。要是看到山后起火,就回身杀回去,自然会有兵马接应。”吩咐完毕,他跃马而出,大声喊道:“之前的败将,如今怎么还敢再来!”孔明说:“叫你们曹真来答话!”费耀骂道:“曹都督乃金枝玉叶,怎么会与反贼相见!”孔明大怒,把羽扇一挥,左边马岱,右边张嶷,两路兵马冲了出来。魏兵开始后退。没走三十里,就看见蜀兵背后起火,喊声不断。费耀以为是约定的信号火,就回身杀了回去,蜀兵纷纷后退。费耀提刀在前,朝着喊声的方向追赶。快要靠近火的时候,山路中鼓角喧天,喊声震地,两支军队杀了出来:左边是关兴,右边是张苞。山上的箭和石头像雨点一样往下射,魏兵大败。费耀知道中计,急忙退军往山谷中逃跑,人马都疲惫不堪。背后关兴率领生力军追了上来,魏兵自相践踏以及掉落山涧而死的不计其数。费耀拼命逃命,正遇到山坡口一支军队,正是姜维。费耀大骂道:“反贼不讲信用!我不幸中了你的奸计!”姜维笑着说:“我本想擒住曹真,没想到骗到你了!快下马投降!”费耀纵马夺路,往山谷中逃去。忽然看见谷口火光冲天,背后追兵又到。费耀走投无路,自刎而死,其余众人全部投降。

孔明连夜驱兵,一直来到祁山前扎营,收住军马,重重赏赐姜维。姜维说:“我真恨不得杀了曹真!”孔明也说:“可惜这么好的计策只是小用了。”

曹真得知费耀折损,后悔莫及,就和郭淮商议退兵的策略。于是孙礼、辛毗连夜写好表章上奏魏主,说蜀兵又出祁山,曹真损兵折将,形势十分危急。魏主曹睿大惊,立即召司马懿进宫,说:“曹真损兵折将,蜀兵又出祁山。你有什么计策可以退敌?”司马懿说:“臣已经有退诸葛亮的计策。不用魏军大动干戈,蜀兵自然会退走。”正所谓:已见子丹无胜术,全凭仲达有良谋。不知道他的计策究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