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一百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谯周担任太史一职,对天文颇有研究。见孔明又打算出兵,便向后主上奏道:“我如今掌管司天台,但凡有祸福征兆,不能不向陛下奏明。最近有几万只鸟从南方飞来,投入汉水而死,这是不祥的预兆。我观测天象,发现奎星运行到太白星的位置,北方气势强盛,不利于攻打魏国。此外,成都的百姓都听到柏树在夜里发出哭声。有这几种灾异现象,丞相只适合谨慎防守,不可轻易行动。 ”

孔明说:“我受先帝托孤的重任,应当竭尽全力讨伐逆贼,怎么能因为毫无根据的灾异,就荒废国家大事呢!”于是命令有关官员准备太牢之礼,到昭烈帝刘备的庙中祭祀。孔明流着泪拜祭,说道:“臣诸葛亮五次出兵祁山,却未得到一寸土地,所负的罪责不轻!如今臣再次统领全军,出征祁山,发誓竭尽全力,剿灭汉贼,恢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祭祀完毕,他拜别后主,星夜赶到汉中,召集众将,商议出兵之事。

这时,忽然传来关兴病逝的消息,孔明放声大哭,昏倒在地,过了许久才苏醒过来。众将再三劝解,孔明叹息道:“可怜这样忠义的人,上天却不给他长寿!我这次出征,又少了一员大将啊!”后人写诗感叹:“生死人常理,蜉蝣一样空。但存忠孝节,何必寿乔松。 ”

孔明率领三十四万蜀兵,分五路进发,任命姜维、魏延为先锋,都从祁山会合,又让李恢先把粮草运到斜谷道口待命。

魏国因为去年有青龙从摩坡井中出现,于是改年号为青龙元年,当时是青龙二年春二月。近臣向魏主曹睿奏报:“边境官员飞马来报,三十多万蜀兵分五路再次出兵祁山。”曹睿大惊,急忙召来司马懿,问道:“蜀人三年没有入侵,如今诸葛亮又出兵祁山,这该如何是好?”

司马懿上奏说:“臣昨夜观测天象,看到中原旺气正盛,奎星侵犯太白星,对西川不利。如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而行,是自取败亡。臣托陛下洪福,愿意前往破敌,希望能保举四个人一同前去。”曹睿问:“你要保举何人?”

司马懿说:“夏侯渊有四个儿子,长子名霸,字仲权;次子名威,字季权;三子名惠,字稚权;四子名和,字义权。夏侯霸、夏侯威二人,骑射娴熟;夏侯惠、夏侯和二人,精通韬略。这四人一直想为父报仇。臣如今保举夏侯霸、夏侯威为左右先锋,夏侯惠、夏侯和为行军司马,共同协助军机,击退蜀兵。”

曹睿说:“之前夏侯楙驸马违抗并耽误军机,损失了许多人马,至今羞愧不敢回来。如今这四人,也和夏侯楙一样吗?”司马懿说:“这四人可不是夏侯楙能比的。”曹睿于是听从了他的请求,任命司马懿为大都督,所有将士都听凭他量才任用,各处兵马都听他调遣。

司马懿领命,辞别朝廷出城。曹睿又亲手写下诏书赐给司马懿,上面写道:“你到渭水之滨,应当坚守壁垒,不要与敌军交锋。蜀兵如果不能得逞,必定会假装退兵诱敌,你千万不要追击。等他们粮草耗尽,必然会自行退兵,然后你再乘虚攻打,取胜就不难了,也可避免军马疲劳。没有比这更好的计策了。”

司马懿叩头接受诏书,当天就赶到长安,聚集各处军马共四十万,都到渭水之滨扎营。又调拨五万军,在渭水上搭起九座浮桥,命令先锋夏侯霸、夏侯威渡过渭水安营。还在大营后面的东原筑起一座城,以防意外。

司马懿正与众将商议,忽然报告说郭淮、孙礼求见。司马懿迎接他们进来,行礼完毕,郭淮说:“如今蜀兵就在祁山,如果他们跨过渭水登上北原,连接北山,阻断陇道,那就非常危险了。”

司马懿说:“你说得很对。你可以总督陇西军马,在北原扎营,深挖壕沟,高筑壁垒,按兵不动。只等他们粮草耗尽,才能进攻。”郭淮、孙礼领命,带兵扎营去了。

孔明再次出兵祁山,扎下五个大寨,按左、右、中、前、后分布。从斜谷一直到剑阁,又一连扎下十四个大寨,分兵屯守,做长久打算,并且每天派人巡逻侦察。忽然报告说郭淮、孙礼率领陇西的兵马在北原扎营,孔明对众将说:“魏兵在北原安营,是怕我们夺取这条路,阻断陇道。我们现在假装攻打北原,却暗中夺取渭水之滨。派人扎一百多只木筏,上面装载草把,挑选五千名熟悉水性的水手驾驶。我趁夜只攻打北原,司马懿必定会带兵来救。他如果稍有败退,我就先让后军渡过岸去,然后把前军安排到木筏中,先不要上岸,顺着水流夺取浮桥并放火烧断,攻打他们的后方。我自己率领一支军队去夺取前营营门。如果能占领渭水之南,那么进兵就不难了。”众将遵令行动。

很快,巡逻侦察的士兵就把消息飞速报告给了司马懿。司马懿召集众将商议说:“孔明这样安排,其中必有计谋:他以夺取北原为名,顺水来烧浮桥,扰乱我们后方,却攻打我们前方。”于是传令给夏侯霸、夏侯威说:“如果听到北原传来喊声,就带兵到渭水南山之中,等蜀兵到来就攻击他们。”又命令张虎、乐綝带领二千弓弩手埋伏在渭水浮桥北岸,说:“如果蜀兵乘木筏顺水而来,就一起射箭,不要让他们靠近浮桥。”还传令给郭淮、孙礼说:“孔明来北原暗渡渭水,你们新扎的营寨,人马不多,可以全部埋伏在半路。如果蜀兵在午后渡水,黄昏时分必定会来攻打你们。你们假装战败逃走,蜀兵必定会追击,你们都用弓弩射击。我水陆并进。如果蜀兵大批到来,只看我的指挥行动。”各处下令完毕,又命令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带兵救援前营,自己率领一支军队救援北原。孔明命令魏延、马岱带兵渡过渭水攻打北原;命令吴班、吴懿带领木筏兵去烧浮桥;命令王平、张嶷为前队,姜维、马忠为中队,廖化、张翼为后队,兵分三路,去攻打渭水旱营。当天午时,人马离开大寨,全部渡过渭水,列成阵势,缓缓前进。

魏延、马岱快到北原时,天色已晚。孙礼侦察到后,便弃营逃走。魏延知道有埋伏,急忙退兵,这时四下喊声大震,左边有司马懿,右边有郭淮,两路兵马杀来。魏延、马岱奋力杀出,蜀兵多半落入水中,其余的人奔逃无路。幸好吴懿带兵杀来,救了败兵上岸拒守。

吴班分出一半兵力撑着木筏顺水去烧浮桥,却被张虎、乐綝在岸上用乱箭射住。吴班中箭,落水而死。其余的士兵跳水逃命,木筏全被魏兵夺去。此时王平、张嶷不知道北原兵败,直奔魏营,已经是二更天,只听到喊声四起。

王平对张嶷说:“军队攻打北原,不知胜负如何。渭南的营寨就在眼前,怎么不见一个魏兵?莫非司马懿知道了,事先做好了准备?我们且等浮桥起火,才能进兵。”二人勒住军马,忽然背后有一骑马来报:“丞相让军马赶快撤回。北原的军队、攻打浮桥的军队,都战败了。”

王平、张嶷大惊,急忙退兵,却被魏兵抄到背后,一声炮响,一齐杀来,火光冲天。王平、张嶷领兵迎战,两军混战一场。二人奋力杀出,蜀兵折损大半。孔明回到祁山大寨,收拢败兵,大约折损了一万多人,心中忧虑烦闷。

忽然报告说费祎从成都来见丞相。孔明请他进来。费祎行礼完毕,孔明说:“我有一封信,正想麻烦你送到东吴,不知你肯去吗?”费祎说:“丞相的命令,我怎敢推辞?”孔明马上写好信,交给费祎。

费祎拿着信直接到了建业,进见吴主孙权,呈上孔明的信。孙权拆开来看,信中大致说:“汉室不幸,朝纲紊乱,曹贼篡逆,祸害延续至今。我受昭烈皇帝刘备的重托,怎敢不竭尽全力尽忠。如今大军已在祁山会合,狂妄的贼寇将在渭水灭亡。希望陛下顾念同盟之义,命将领北伐,共同夺取中原,平分天下。信中难以尽述,希望陛下明察!”

孙权看完,非常高兴,对费祎说:“我早就想兴兵,只是没能与孔明会合。如今既然有信来,我即日亲自出征,进驻居巢门,夺取魏国新城;再命令陆逊、诸葛瑾等在江夏、沔口屯兵,夺取襄阳;孙韶、张承等出兵广陵,夺取淮阳等地。三处一齐进军,共三十万大军,马上起兵。”

费祎拜谢说:“果真如此,那么中原不久就会被攻破!”孙权设宴款待费祎。饮宴时,孙权问:“丞相军前,用谁为先锋破敌?”费祎说:“魏延为先锋。”孙权笑着说:“这个人勇力有余,但心术不正。如果有一天孔明不在了,他必定会惹出大祸。孔明难道不知道吗?”费祎说:“陛下说得极是!我回去后,马上把这话告诉孔明。”于是拜别孙权,回到祁山,见到孔明,详细说明了吴主起兵三十万,御驾亲征,兵分三路进军的情况。

孔明又问:“吴主还有别的话吗?”费祎把孙权评价魏延的话告诉了他。孔明叹息道:“真是聪明的君主啊!我并非不知道魏延的为人,只是爱惜他的勇力,所以才任用他。”费祎说:“丞相早该想办法处置。”孔明说:“我自有办法。”费祎辞别孔明,回成都去了。

孔明正在和众将商议出征的事,突然有人来报,说有魏将前来投降。孔明把降将叫进来询问,那人回答道:“我是魏国的偏将军郑文。最近我和秦朗一同领军,听候司马懿调遣。没想到司马懿徇私偏袒,封秦朗为前将军,却把我看得一文不值,我实在气不过,所以前来投降丞相,希望您能收留我。 ”话还没说完,又有人来报,说秦朗带兵在寨外,指名要郑文出去交战。

孔明问郑文:“这个人的武艺和你比起来怎么样?”郑文说:“我能立刻斩杀他。”孔明说:“你要是能先杀了秦朗,我才不会怀疑你。”郑文很高兴,上马出营,和秦朗交锋。孔明亲自出营观看。只见秦朗挺着长枪大骂:“反贼,偷了我的战马跑到这儿,还不赶紧还我!”说完,就直接刺向郑文。郑文拍马挥刀迎战,只一个回合,就把秦朗斩于马下,魏军见状,各自逃走。郑文提着秦朗的首级进了营寨。

孔明回到帐中坐下,把郑文叫到跟前,突然勃然大怒,呵斥左右:“把他拉出去斩了!”郑文大喊:“小将无罪!”孔明说:“我早就认识秦朗,你刚才斩杀的,根本不是秦朗。竟敢骗我!”郑文连忙下拜,说道:“这其实是秦朗的弟弟秦明。”孔明冷笑着说:“是司马懿派你来诈降,想从中搞破坏吧,怎么可能瞒得过我!你要是不实说,必定斩了你!”郑文没办法,只好说出自己是诈降,哭着求孔明饶他一命。

孔明说:“你既然想活命,就写一封信,叫司马懿亲自来劫营,我就饶你不死。要是能捉住司马懿,就是你的功劳,还会重用你。”郑文只好写了一封信,交给孔明。孔明下令把郑文监押起来。樊建问道:“丞相是怎么知道这个人是诈降的呢?”孔明说:“司马懿用人一向谨慎。要是封秦朗为前将军,那秦朗武艺肯定高强,可他和郑文交手,只一个回合就被郑文杀了,这人肯定不是秦朗,所以我知道他是诈降。”众人听了,都对孔明佩服不已。孔明挑选了一个能言善辩的士兵,在他耳边悄悄嘱咐了一番。士兵领命,拿着信径直来到魏营,求见司马懿。司马懿把他叫进去,拆开信看完,问道:“你是什么人?”士兵回答:“我是中原人,流落到了蜀中,郑文和我是同乡。现在孔明因为郑文立了功,让他做先锋。郑文特意托我来献这封信,约定在明天晚上,以举火为信号,希望都督您带领大军来劫寨,郑文在里面接应。”

司马懿反复追问,又把信仔仔细细查看了一遍,觉得确实不假,就赏给士兵酒食,嘱咐道:“就定在今晚二更,我亲自来劫寨。要是大事能成,一定重用你。”士兵拜别司马懿,回到蜀营,把事情告诉了孔明。

孔明手持宝剑,踏着罡步,祈祷完毕,把王平、张嶷叫来,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又把马忠、马岱叫来,也交代了一番;还把魏延叫来,另行安排。之后,孔明自己带着几十个人,坐在高山之上,指挥众军。

司马懿看了郑文的信,就想带着两个儿子率领大军去劫蜀营。长子司马师劝谏道:“父亲,怎么能仅凭一张纸就亲自深入险地呢?要是有个闪失,可怎么办?不如派别的将领先去,父亲您在后面接应。”司马懿觉得有理,就命令秦朗带领一万士兵,去劫蜀营,自己带兵接应。

当天夜里初更,风清月朗,快到二更的时候,突然阴云密布,黑气弥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司马懿高兴地说:“这是上天要助我成功啊!”于是,士兵们都口中衔枚,马匹都勒紧缰绳,悄无声息地快速前进。秦朗一马当先,带领一万士兵直冲进蜀营,却发现里面一个人都没有。秦朗知道中计了,急忙下令退兵。这时,四下里火把齐明,喊声震天:左边有王平、张嶷,右边有马岱、马忠,两路兵马杀了过来。秦朗拼死作战,却冲不出去。

背后的司马懿看到蜀营火光冲天,喊声不断,又不知道魏兵的胜负情况,只顾催兵接应,朝着火光处杀来。忽然一声大喊,鼓角齐鸣,火炮震地:左边有魏延,右边有姜维,两路兵马杀出。魏兵被打得大败,十成里死伤了**成,四散奔逃。此时,秦朗带领的一万士兵,都被蜀兵围住,箭像飞蝗一样射来,秦朗死在了乱军之中。司马懿带着败兵逃进自己的营寨。

三更以后,天空又恢复了晴朗。孔明在山头上鸣金收兵。原来二更时的阴云暗黑,是孔明用遁甲之法弄出来的,收兵结束后,天空又变晴朗,是孔明驱使六丁六甲驱散了浮云。

孔明得胜回到营寨,下令把郑文斩了,接着又商议夺取渭南的计策。每天派士兵去魏营挑战,魏军却始终不出营迎战。孔明亲自乘坐小车,到祁山之前、渭水东西一带查看地形。忽然来到一个谷口,只见山谷形状像葫芦,里面能容纳一千多人;两山之间又有一个小山谷,能容纳四五百人;背后两山环抱,只能容一人一马通过。

孔明看了,心中十分高兴,问向导官:“这里是什么地方?”向导官回答:“这里叫上方谷,也叫葫芦谷。”孔明回到帐中,把裨将杜睿、胡忠二人叫来,在他们耳边传授了密计。让他们召集一千多名随军工匠,到葫芦谷中,制造“木牛”“流马”备用,又命令马岱带领五百士兵守住谷口。

孔明嘱咐马岱:“工匠们不许放出去,外人不许放进来。我还会时不时亲自来查看。捉拿司马懿的计策,就全靠这次了,千万不能走漏消息。”马岱领命而去。杜睿等二人在谷中监督工匠,按照方法制造。孔明每天都来指导。

有一天,长史杨仪进来报告说:“现在粮米都在剑阁,靠人夫和牛马搬运,很不方便,这可怎么办呢?”孔明笑着说:“我已经谋划很久了。之前堆积的木料,以及在西川收购的大木,我让人用来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非常方便。这些牛马不用喝水吃草,可以昼夜不停地转运。”众人都惊讶地说:“从古到今,都没听说过‘木牛’‘流马’这种东西。不知道丞相有什么妙法,能造出这么神奇的物件?”

孔明说:“我已经让人按照方法制造了,还没全部完工。现在我先把制造木牛流马的方法,尺寸、方圆、长短、阔狭,都写清楚,你们看看。”众人都很高兴。孔明当即亲手写了一张纸,交给大家观看。众人围过来,只见造木牛的方法是这样的:

方腹曲胫,一股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足,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脚,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

造流马的方法是这样的:

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四寸七分,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二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众将看了一遍,都拜倒在地,说:“丞相真是神人啊!”过了几天,木牛流马都制造完备,看起来就跟活的一样,上山下岭,都很自如。众军看到,都十分欢喜。孔明命令右将军高翔,带领一千士兵驾着木牛流马,从剑阁一直到祁山大寨,往来搬运粮草,供给蜀兵使用。后人写诗称赞道: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

司马懿正发愁烦闷的时候,突然侦察兵来报告:“蜀兵用木牛流马转运粮草,人不太劳累,牛马也不用吃东西。”司马懿大吃一惊,说:“我之所以坚守不出,就是因为他们粮草接济不上,想等他们自己支撑不下去。现在他们用了这个办法,肯定是做了长远打算,不打算退兵了。这可怎么办呢?”

他急忙把张虎、乐綝二人叫来,吩咐道:“你们二人各带五百士兵,从斜谷小路抄过去,等蜀兵驱赶着木牛流马经过,等他们全过去之后,一起杀出去。不要抢太多,只抢三五匹就回来。”二人领命,各自带领五百士兵,扮成蜀兵,夜里偷偷从小路过去,埋伏在山谷中。果然看到高翔带兵驱赶着木牛流马过来。等差不多都过去了,两边一齐擂鼓呐喊着杀出,蜀兵措手不及,丢下几匹木牛流马。张虎、乐綝很高兴,把抢到的木牛流马赶回了本寨。

司马懿看了,发现这些木牛流马果然行动自如,跟活的一样,十分高兴,说:“你们会用这个办法,难道我就不会用!”于是命令一百多个能工巧匠,当面把木牛流马拆开,吩咐他们按照尺寸、长短、厚薄的方法,照样制造木牛流马。不到半个月,就造好了二千多只,和孔明造的一模一样,也能奔走。

司马懿就命令镇远将军岑威,带领一千士兵驾着木牛流马,去陇西搬运粮草,往来不断。魏营的将士们,都十分欢喜。

高翔回去向孔明报告,说魏兵抢走了五六匹木牛流马。孔明笑着说:“我就是要让他们抢走。我不过费了几匹木牛流马,过不了多久就能从魏军那里得到很多物资资助。”众将疑惑地问:“丞相怎么会这么肯定呢?”孔明解释道:“司马懿看到木牛流马,一定会仿照我们的方法制造。到时候,我自有应对的计策。”

过了几天,有人来报,说魏兵也造出了木牛流马,正在往陇西搬运粮草。孔明听后十分高兴,说:“果然不出我所料。”于是把王平叫来,吩咐道:“你带领一千士兵,扮成魏兵,连夜偷偷越过北原,就说是巡粮的军队,直接赶到运粮的地方,把护粮的人全部杀散,然后把木牛流马赶回来,径直从北原过来。这里肯定会有魏兵追赶,你就把木牛流马嘴里的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了,你们就直接弃下它们逃走。等背后魏兵赶到,他们会发现这些牛马牵不动、扛不走。等我的其他兵马赶到,你再回身把牛马的舌头扭回来,就可以赶着它们顺利走了。这样魏兵肯定会觉得十分怪异!”王平领命,带兵出发了。

孔明又把张嶷叫来,吩咐说:“你带领五百士兵,都扮成六丁六甲神兵的模样,鬼头兽身,用五彩颜料涂脸,装扮成各种怪异的样子,一手拿着绣旗,一手拿着宝剑,身上挂着葫芦,里面藏着烟火之类的东西,埋伏在山旁。等木牛流马到来的时候,就放起烟火,一起冲出去,驱赶着牛马前进。魏人看到,肯定会以为是神鬼,不敢来追赶。”张嶷领命,带兵而去。

孔明接着又把魏延、姜维叫来,吩咐道:“你们二人一起带领一万士兵,到北原寨口接应木牛流马,防止和魏军交战。”然后又对廖化、张翼说:“你们二人带领五千士兵,去截断司马懿的来路。”最后对马忠、马岱说:“你们二人带领二千士兵去渭南挑战。”这六人各自领命,依计行事。

魏将岑威带领军队驱赶着木牛流马,装载着粮米,正行进间,忽然有人报告说前面有巡粮的军队。岑威派人前去侦察,发现果然是魏兵,便放心地继续前进。两支队伍会合后,突然喊声震天,蜀兵就在队伍里杀了起来,大喊:“蜀中大将王平在此!”魏兵毫无防备,被蜀兵杀死了大半。岑威带领败兵抵抗,被王平一刀斩杀,其余的人纷纷溃散。王平带兵把木牛流马全部赶了回去。

败兵飞奔回北原寨内报告。郭淮听说军粮被劫,急忙带兵前来救援。王平命令士兵把木牛流马的舌头扭转,把它们都丢弃在路上,一边战斗一边撤退。郭淮见状,连忙让士兵先别追,先把木牛流马赶回去。众士兵一起去驱赶,可那些牛马却怎么也赶不动。郭淮心中充满疑惑,正不知如何是好,忽然鼓角齐鸣,喊声四起,两路兵马杀来,正是魏延、姜维,王平也带兵杀了回来。三路兵马夹攻,郭淮大败而逃。

王平让军士把牛马的舌头再次扭转回来,顺利地驱赶着它们前进。郭淮远远望见,正想回兵再追,只见山后烟雾升腾,一队神兵冲了出来,一个个手拿旗帜宝剑,模样怪异,赶着木牛流马像风一样迅速离去。郭淮大惊失色,说道:“这一定是有神明相助!”众士兵见了,也都惊恐不已,不敢再追赶。

司马懿听说北原兵败,急忙亲自带兵来救援。刚走到半路,突然一声炮响,两路兵马从险峻的地方杀出,喊声震地,旗帜上写着大大的“汉将张翼、廖化”。司马懿见了大惊失色,魏军顿时惊慌失措,各自逃窜。正所谓:路逢神将粮遭劫,身遇奇兵命又危。不知道司马懿要如何抵挡,且看下文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