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一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姜维退兵后驻扎在钟提,魏兵则屯守在狄道城外。王经迎接陈泰、邓艾进城,对他们的解围之举拜谢不已,还设宴款待,对三军进行了重赏。陈泰将邓艾的功劳上报给魏主曹髦,曹髦封邓艾为安西将军,授予符节,兼领护东羌校尉,让他与陈泰在雍州、凉州等地屯兵。邓艾上表谢恩后,陈泰摆下宴席为他庆贺,说道:“姜维趁夜逃走,实力已经衰竭,想必不敢再出兵了。”邓艾笑着说:“我料定蜀兵必定会再次出兵,原因有五点。”陈泰询问缘故,邓艾解释道:“蜀兵虽然撤退,但终究保有乘胜的气势,而我军却存在着弱小败北的实际情况,这是他们必定出兵的第一点原因;蜀兵都由孔明训练教导,是精锐之师,便于调遣,而我军将领时常更换,士兵训练也不够熟练,这是第二点;蜀人多借助船只行进,我军却都在旱地作战,劳逸程度不同,此为第三点;狄道、陇西、南安、祁山这四处都是适合防守作战的地方,蜀人或许会声东击西、指南攻北,我军必须分散兵力分头把守,而蜀兵却能合为一处,以一敌四,这是第四点;蜀兵如果从南安、陇西出兵,就可以获取羌人的粮食,要是从祁山出兵,又有麦子可以作为军粮,这是第五点。”陈泰赞叹佩服地说:“您料敌如神,蜀兵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呢!”于是,陈泰与邓艾结为忘年之交。此后,邓艾每天操练雍州、凉州等地的兵马,在各处隘口都设立营寨,以防意外发生。

在钟提,姜维大摆筵席,召集众将商议讨伐魏国之事。令史樊建劝谏道:“将军屡次出兵,都未能获得全面胜利,如今洮西大捷,魏人已经敬畏您的威名,为何还要出兵呢?万一失利,之前的功劳就会全部白费。”姜维说:“你们只知道魏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急切间难以取胜,却不了解攻打魏国我们有五处可以获胜的地方。”众人询问详情,姜维回答道:“他们在洮西一战中大败,锐气受挫,我军虽然撤退,但并未折损兵力,现在出兵,这是第一处可胜的地方;我军乘船前进,不会劳累困乏,而魏军都从旱地赶来迎战,这是第二处;我军是久经训练的队伍,他们却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没有章法纪律,这是第三处;我军从祁山出兵,可以劫掠秋季的谷物作为军粮,这是第四处;魏军必须各处防守,兵力分散,我军集中力量一处进发,他们怎么能救援得过来呢,这是第五处。不在此时讨伐魏国,还等什么时候呢?”夏侯霸说:“邓艾虽然年轻,但智谋深远,最近又被封为安西将军,必定在各处有所准备,已和往日不同了。”姜维严厉地说:“我怎么会怕他呢!你们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心意已决,一定要先夺取陇西。”众人不敢再劝谏。姜维亲自率领前部兵马,让众将跟在后面进发。于是,蜀兵全部离开钟提,杀向祁山。哨马报告说,魏兵已经先在祁山立下九个寨栅,姜维不信,带领几名骑兵登高远望,果然看见祁山九寨的阵势如同长蛇,首尾相互照应。姜维回头对左右说:“夏侯霸的话,果然不假。这寨栅的形势绝妙,只有我的老师诸葛丞相能够布置出来,如今看邓艾的所作所为,不在我老师之下。”于是回到本寨,召集众将说:“魏人既然有准备,必定知道我们来了,我料想邓艾一定在这里。你们可以虚张我的旗号,在这个谷口扎寨,每天派一百多骑兵出去巡逻,每次巡逻回来,就更换一番衣甲和旗号,按照青、黄、赤、白、黑五方的旗帜轮流更换。我则带领大军偷偷从董亭出发,直接袭击南安。”于是,命令鲍素在祁山谷口屯兵,姜维率领全部大军,向南安进发。

邓艾得知蜀兵出了祁山,早已和陈泰扎下营寨准备迎战。他见蜀兵连日不来挑战,每天有五拨哨马出寨,或行进十里或十五里就返回。邓艾登高观察完毕,急忙进入营帐对陈泰说:“姜维不在这里,一定是去取董亭,袭击南安了。出寨的哨马就只有这么几匹,只是更换衣甲,往来哨探,那些马都疲惫困乏,带队的主将必定没什么能力。陈将军可以带领一支军队去攻打,一定能攻破他们的营寨。攻破营寨后,就带兵袭击董亭的道路,先截断姜维的退路。我先带领一支军队去救援南安,直接夺取武城山。如果先占领这座山头,姜维必定会去夺取上邽。上邽有一个山谷,名叫段谷,地势狭窄,山势险峻,正好可以设下埋伏。等他们来争夺武城山时,我先在段谷埋伏两支军队,必定能击败姜维。”陈泰说:“我镇守陇西二三十年,从未如此透彻地洞察地理形势。您所说的,真是神算啊!您可以赶紧出发,我自会攻打此处的营寨。”于是,邓艾带领军队星夜兼程,直接赶到武城山,扎好营寨后,蜀兵还未到达。邓艾立即命令儿子邓忠和帐前校尉师纂,各带领五千士兵,先去段谷埋伏,并交代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二人领命而去。邓艾下令放倒军旗,停止击鼓,等待蜀兵到来。姜维从董亭向南安进发,来到武城山前,对夏侯霸说:“靠近南安有一座山,名叫武城山,如果先占领了它,就可以夺取南安的有利形势。只是担心邓艾足智多谋,必定事先有所提防。”正在疑虑之时,忽然山上一声炮响,喊声大震,鼓角齐鸣,旌旗遍布,全是魏兵。中央迎风飘起一面黄旗,上面写着大大的“邓艾”字样。蜀兵大惊。山上有几处精兵杀下山来,势不可当,蜀兵前军大败。姜维急忙率领中军前去救援,魏兵却已经退去。姜维直接来到武城山下,向邓艾挑战,山上的魏兵却并不下来。姜维命令军士辱骂,直到傍晚,正要退兵时,山上鼓角齐鸣,却又不见魏兵下来。姜维想要上山冲杀,山上炮石密集,无法前进。一直守到三更,想要撤回,山上鼓角又响起来。姜维只好移兵下山屯扎。等到命令士兵搬运木石,正要竖立营寨时,山上鼓角再次响起,魏兵突然杀到。蜀兵大乱,自相践踏,退回旧寨。第二天,姜维命令士兵运送粮草车仗到武城山,连接排列好,想要立起寨栅,作为屯兵的据点。当天夜里二更,邓艾命令五百人,每人手持火把,分两路下山,放火烧毁车仗。双方混战了一夜,营寨又没能建成。姜维再次领兵后退,又和夏侯霸商议说:“南安没有夺取,不如先取上邽。上邽是南安屯放粮食的地方,如果夺取了上邽,南安自然就危险了。”于是,留下夏侯霸屯守在武城山,姜维率领全部精兵猛将,直接去夺取上邽。行军一夜,将近天明时,只见山势狭窄险峻,道路崎岖,姜维便问向导官:“这里叫什么名字?”向导官回答:“段谷。”姜维大惊道:“这名字不吉利:‘段谷’,就是‘断谷’啊。倘若有人截断谷口,该怎么办呢?”正在犹豫不决时,忽然前军来报告:“山后尘土飞扬,必定有伏兵。”姜维急忙下令退兵。这时,师纂、邓忠两支军队杀出,姜维边战边退,前面喊声大震,邓艾领兵杀到,三路夹攻,蜀兵大败。幸好夏侯霸领兵杀到,魏兵才退去,救了姜维,他们想要再前往祁山。夏侯霸说:“祁山寨已经被陈泰攻破,鲍素阵亡,全寨人马都退回汉中去了。”姜维不敢再取董亭,急忙从小路返回。后面邓艾紧追不舍,姜维命令各军前进,自己断后。正行进间,忽然山中一支军队杀出,是魏将陈泰。魏兵齐声呐喊,将姜维围困在核心。姜维人马困乏,左冲右突,无法突围。荡寇将军张嶷,听说姜维被困,带领数百骑兵杀入重围。姜维趁机杀出,张嶷却被魏兵乱箭射死。姜维突出重围,回到汉中,有感于张嶷忠勇,为国家大事牺牲,便上表请求赏赐他的子孙。此次战役,蜀中将士有很多阵亡,众人都将罪过归到姜维身上。姜维依照武侯街亭战败的旧例,上表将自己贬为后将军,代行大将军事。

邓艾见蜀兵全部退去,便和陈泰设宴庆贺,对三军进行了重赏。陈泰上表陈述邓艾的功劳,司马昭派遣使者手持符节,为邓艾加官进爵,赐予印绶,还封他的儿子邓忠为亭侯。

此时,魏主曹髦将正元三年改为甘露元年。司马昭自任天下兵马大都督,出入时常有三千铁甲骁将前后簇拥作为护卫。一切事务,他都不向朝廷上奏,直接在相府裁决处理,从此心中常常怀有篡逆的想法。他有一个心腹之人,姓贾,名充,字公闾,是已故建威将军贾逵的儿子,担任司马昭府中的长史。贾充对司马昭说:“如今主公掌握大权,四方人心必然还未安定,应当暗中查访,然后再慢慢图谋大事。”司马昭说:“我正有此意。你可以为我向东出行,就以慰劳出征军士为名,去打探消息。”贾充领命,直接前往淮南,拜见镇东大将军诸葛诞。诸葛诞字公休,是琅琊南阳人,是武侯诸葛亮的族弟。他以前在魏国为官,因为诸葛亮在蜀地为相,所以得不到重用。后来诸葛亮去世,诸葛诞在魏国历任重要职位,被封为高平侯,总领两淮地区的兵马。当天,贾充以慰劳军队为名,到淮南见到诸葛诞,诸葛诞设宴招待他。酒喝到半醉时,贾充用话试探诸葛诞说:“近来洛阳的各位贤士,都认为主上懦弱,不堪为君。司马大将军三代辅佐国政,功德齐天,可以取代魏统。不知您意下如何?”诸葛诞大怒道:“你是贾豫州的儿子,世代享受魏国的俸禄,怎么敢说出这种乱臣贼子的话!”贾充连忙谢罪说:“我只是把别人的话告诉您罢了。”诸葛诞说:“朝廷有难,我定当以死相报。”贾充听后沉默不语。

第二天,贾充告辞返回,向司马昭详细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司马昭听后勃然大怒,说道:“这个家伙怎么敢这样!”贾充说:“诸葛诞在淮南深得人心,时间长了必然成为祸患,得赶紧除掉他。”于是,司马昭暗中给扬州刺史乐綝发了密信,同时派使者带着诏书征召诸葛诞为司空。

诸葛诞接到诏书,立刻明白这是贾充告的密,于是抓住来使进行拷问。使者说:“这件事乐綝知道。”诸葛诞问:“他怎么会知道?”使者回答:“司马将军已经派人到扬州给乐綝送了密信。”诸葛诞怒火冲天,喝令左右将使者斩首,然后带领部下一千士兵,杀奔扬州。快到南门时,城门已经紧闭,吊桥也被拉起。诸葛诞在城下叫门,城上没有一个人回应。他愤怒地吼道:“乐綝这个家伙,怎么敢这样!”随后命令将士攻城。他手下十几名勇猛的骑兵,下马渡过城壕,飞身爬上城墙,杀散守城的军士,大开城门。诸葛诞领兵入城后,趁着风势放火,一直杀到乐綝家中。乐綝惊慌失措,跑到楼上躲避,诸葛诞提剑上楼,大声喝道:“你父亲乐进,当年受了魏国的大恩,你却不考虑报答,反而想要顺从司马昭吗!”乐綝还没来得及回答,就被诸葛诞杀死。之后,诸葛诞一方面写了奏表,列举司马昭的罪行,派人送到洛阳上奏;另一方面大量聚集两淮地区屯田的百姓十多万人,以及扬州新投降的四万多士兵,储备粮草,准备进兵。他又让长史吴纲送儿子诸葛靓到东吴做人质,请求支援,一心要联合兵力讨伐司马昭。

这时,东吴丞相孙峻病逝,他的堂弟孙綝辅政。孙綝字子通,为人凶狠残暴,之前杀死了大司马滕胤、将军吕据、王惇等人,因此大权都落到了他手中。吴主孙亮虽然聪明,却也对他无可奈何。吴纲带着诸葛靓来到石头城,进见孙綝。孙綝询问缘由,吴纲说:“诸葛诞是蜀汉诸葛武侯的族弟,以前在魏国为官,如今看到司马昭欺君犯上,废黜君主、玩弄权术,想要起兵讨伐,却力量不足,所以特地来归降。他担心没有信物难以取信,专门送亲生儿子诸葛靓做人质,恳请您发兵相助。”孙綝答应了他的请求,派大将全怿、全端为主将,于诠为后卫,朱异、唐咨为先锋,文钦为向导,起兵七万,分三路进发。吴纲回到寿春,把消息告诉了诸葛诞。诸葛诞非常高兴,马上部署军队,做好准备。

再说诸葛诞弹劾司马昭的表文送到了洛阳,司马昭看到后十分恼怒,打算亲自前往讨伐。贾充劝阻道:“主公凭借父兄的基业掌握大权,但是恩德还没有遍及天下,如今丢下天子出征,如果朝廷突然发生变故,后悔都来不及。不如奏请太后和天子一起出征,这样才能确保没有隐患。”司马昭听后高兴地说:“这话正合我意。”于是进宫向太后上奏:“诸葛诞谋反,我和文武官员已经商议妥当,请太后和天子御驾亲征,以继承先帝的遗愿。”太后心中害怕,只好同意。

第二天,司马昭请魏主曹髦起程。曹髦说:“大将军都督天下军马,随意调遣就可以,何必让我亲自去呢?”司马昭说:“不是这样的。昔日武祖曹操纵横四海,文帝曹丕、明帝曹叡有囊括宇宙、并吞八方的志向,但凡遇到大敌,都要亲自出征。陛下正应该追随先君的脚步,扫清叛逆,为何要畏惧呢?”曹髦畏惧司马昭的权势,只能听从。司马昭于是下诏,调集两都的二十六万兵马,任命镇南将军王基为正先锋,安东将军陈骞为副先锋,监军石苞为左军,兖州刺史州泰为右军,护卫着车驾,浩浩荡荡地向淮南进发。

东吴先锋朱异领兵迎敌。两军摆开阵势,魏军中王基出马,朱异迎战。没打三个回合,朱异就败下阵来。接着唐咨出马,同样不到三个回合,也大败而逃。王基驱兵追杀,吴兵大败,后退五十里扎营,并把战败的消息报到了寿春城中。诸葛诞亲自率领本部精锐士兵,会合文钦以及他的两个儿子文鸯、文虎,带着数万雄兵,前来对抗司马昭。正是:方见吴兵锐气堕,又看魏将劲兵来。不知道这场战役胜负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