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有诗写道:离开一座禅林又进入另一座禅林,知己相遇情谊深厚,如同截断黄金般珍贵。暂且施展威风震慑贼寇的胆量,用精妙的道理愉悦向禅之心。他久被人称做花和尚,道号则是鲁智深。等世俗的愿望了结之时,终将修成正果,只是眼前无奈没有知音理解他。

话说当天,智真长老对鲁智深说:“智深,你在这里实在不能再待下去了。我有一个师弟,如今在东京大相国寺担任住持,叫做智清禅师。我给你这封信,你拿着去投奔他,在那里谋个职事僧当当。我昨夜思量,送你四句偈言,你可要终身铭记,记住我今天说的话。” 鲁智深赶忙跪下说:“洒家愿意聆听偈言。” 长老说道:“遇到林子便起身行动,遇到山峦便收获财富,遇到水域便兴旺发达,遇到江流便停止脚步。”

鲁智深听完这四句偈言,向长老拜了九拜,背上包裹、腰包,藏好书信,告别了长老和寺里的众僧人,离开了五台山。他径直来到铁匠铺隔壁的客店住下,等待打好禅杖和戒刀,完备之后就启程。寺里的众僧人得知鲁智深离开了,没有一个不欢喜的。长老让火工道人去收拾被打坏的金刚塑像和亭子。没过几天,赵员外亲自带着一些钱物来到五台山,重新塑起金刚塑像,修复好半山的亭子,这些就不多说了。

再说鲁智深在客店里住了几天,等那两件兵器都打造完备,还做了刀鞘,把戒刀插进鞘里,禅杖则用漆包裹好。他拿了些碎银子赏给铁匠,背起包裹,挎上戒刀,提着禅杖,告别了客店主人和铁匠,踏上了行程。路上的行人看到他,都觉得他果然是个莽撞的和尚。只见他:黑色的直裰套在背上,双袖垂下,青色的圆绦斜斜地系着两个头。戒刀闪耀着如三尺春冰般的寒光,深深地藏在刀鞘内;禅杖舞动起来,好似一条玉蟒,横在肩头。他的腿像鹭鸶腿一样,紧紧系着脚絣,肚子像蜘蛛肚一般,牢牢拴着衣钵。嘴角边仿佛攒着千条断头的铁线般的胡须,胸脯上露出一片让人胆寒的胸毛。一看就是生来吃肉吃鱼的面相,根本不像个看经念佛的人。

鲁智深自从离开了五台山文殊院,取道前往东京。他走了半个多月,一路上不住在寺院里,而是在客店中借宿,白天就在酒肆里买吃的。在路上免不了饿了就吃饭,渴了就喝水,夜晚住宿,天亮赶路。有一天,他正走着,因为贪恋山间明丽的景色和秀丽的山水,不知不觉天色就晚了。但见:山影变得深沉,槐树的阴影渐渐隐没。在绿杨的影子里,时不时能听到鸟雀归巢的声音;在红杏掩映的村子中,常常能看到牛羊进圈。落日带着烟雾,生出碧色的雾气,断霞映照在水面上,散发出红色的光芒。溪边钓鱼的老翁划着船离去,野外的村童骑着牛犊回家。

鲁智深因为贪恋山水的秀丽,多走了半天路,结果没赶上找地方投宿,路上又没有同伴,正发愁到哪里去住宿才好。他又赶了二三十里路,过了一座板桥,远远地望见一片红霞,在树木丛中隐隐约约露出一座庄院,庄院后面重重叠叠都是乱山。鲁智深心想:“只能到那庄上去借宿了。” 他径直跑到庄前一看,只见数十个庄客正忙忙碌碌地搬这搬那。鲁智深来到庄前,把禅杖靠在一边,向庄客行了个问讯礼。庄客问道:“和尚,天晚了,你来我们庄上做什么?” 鲁智深说:“小僧没赶上找地方投宿,想在贵庄借住一晚,明天一早便走。” 庄客说:“我们庄上今晚有事,不能留你住宿。” 鲁智深说:“就随便让洒家歇一夜,明天肯定就走。” 庄客说:“和尚快走,别在这里找死。” 鲁智深说:“真是奇怪!歇一夜有什么要紧的,怎么就成了找死?” 庄客说:“你要走就快走,不走的话就把你抓起来绑在这里。” 鲁智深一听大怒,说:“你们这些乡下人,怎么这么不讲道理。俺又没说什么过分的话,你们就要绑俺。” 庄客们有的还在骂,有的则在一旁劝。鲁智深提起禅杖,正要发作,只见庄里走出一位老人。但见:老人的胡须如同白雪,头发和鬓角好似秋霜。走路时肩膀弯曲,头也低垂着,坐下后耳朵聋了,眼睛也昏暗。头上裹着三山暖帽,脚上穿着四缝宽靴。腰间系着佛头青色的绦带,身上穿着鱼肚白色的罗衫。看起来就像山前的土地神,又如同海底的老龙王。

这位老人年纪将近六十多岁,拄着一根超过头顶的拄杖,走了出来,喝问庄客:“你们在这里吵什么?” 庄客说:“这个和尚太气人,还想打我们。” 鲁智深赶紧说:“小僧是从五台山来的,要去东京办事,今晚没赶上找地方住,想在贵庄借住一晚。这些庄客太无礼,还要绑缚洒家。” 老人说:“既然是从五台山来的僧人,跟我进来吧。” 鲁智深跟着老人一直来到正堂,宾主分坐。老人说:“师父不要见怪,庄客们不明白师父是从活佛所在的地方来的,把你当成一般的行脚僧人看待了。老汉我向来敬重佛天三宝,虽然我们庄上今晚有事,但还是暂且留师父住一晚再走吧。” 鲁智深把禅杖靠好,起身行了个问讯礼,谢道:“承蒙施主关照。小僧冒昧问一下,贵庄尊姓?” 老人说:“老汉姓刘,这里叫做桃花村,乡亲们都叫我桃花庄刘太公。敢问师父俗家姓什么,法名叫什么?” 鲁智深说:“我的师父是智真长老,给我取了个法名,因为洒家姓鲁,所以叫鲁智深。” 太公说:“师父请吃些晚饭,不知道您吃不吃荤腥?” 鲁智深说:“洒家不忌口,不管是浑酒还是清酒,都不挑;牛肉狗肉,只要有就吃。” 太公说:“既然师父不忌荤酒,那就先让庄客拿酒肉来。” 不一会儿,庄客搬来一张桌子,放上一盘牛肉、三四样蔬菜,还有一双筷子,摆在鲁智深面前。鲁智深解下腰包,坐好。庄客烫了一壶酒,拿一只酒盏筛好酒,给鲁智深喝。鲁智深既不谦让,也不推辞,不一会儿,一壶酒、一盘肉就都被他吃光喝光了。太公坐在对面,看呆了好一会儿。庄客又端来饭,鲁智深也吃了。吃完饭,抬走桌子,太公吩咐道:“只能委屈师父在外面的耳房里住一晚,夜里如果外面热闹,千万不要出来张望。” 鲁智深问:“敢问贵庄今晚有什么事?” 太公说:“这不是你出家人该管的事。” 鲁智深说:“太公您看起来不太高兴,莫不是怪小僧来打扰您了?明天洒家把房钱给您就是了。” 太公说:“师父您听我说,我们家平日里经常斋僧布施,也不在乎师父您这一个人。只是我们家今晚小女儿招女婿,所以才烦恼。” 鲁智深呵呵大笑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五常之礼,您为什么烦恼呢?” 太公说:“师父您不知道,这门亲事不是我们心甘情愿的。” 鲁智深大笑道:“太公,您也是个糊涂人,既然双方不情愿,为什么要招他做女婿呢?” 太公说:“老汉我只有这么一个小女儿,今年才十九岁。这里有一座山,叫桃花山,最近山上有两个大王,扎了寨栅,聚集了五七百人,打家劫舍。青州的官军来抓捕盗贼,都奈何不了他们。他们到我庄上来索要进奉,看到了我女儿,就扔下二十两金子、一匹红锦作为定礼,选了今晚这个好日子,晚上要来我庄上入赘。我们又和他们争执不得,只能答应,所以才烦恼。并不是因为师父您一个人。” 鲁智深听了说:“原来是这样!小僧有个办法,能让他回心转意,不娶您女儿,您看怎么样?” 太公说:“他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你怎么能让他回心转意呢?” 鲁智深说:“洒家在五台山智真长老那里,学过讲因缘,就算是铁石心肠的人也能被劝转。今晚您可以让女儿到别的地方藏起来,俺就在您女儿的房间里跟他讲因缘,劝他回心转意。” 太公说:“这办法倒是好,只是别去捋老虎的胡须,惹恼了他。” 鲁智深说:“洒家的命就不是命了?您就按我说的做,千万别提有洒家在这里。” 太公说:“那可太好了,我家真是有福,能遇到您这位活佛降临!” 庄客们听了,都吃了一惊。

太公问鲁智深:“还想再吃点饭吗?” 鲁智深说:“饭就不吃了,要是有酒,再拿些来喝。” 太公道:“有,有。” 随即吩咐庄客去取来一只熟鹅,又用大碗满满地斟上酒,让鲁智深尽情吃喝。鲁智深一口气喝了二三十碗酒,那只熟鹅也被他吃得干干净净。随后,他让庄客拿着自己的包裹,先放到房间里,自己则提起禅杖,带上戒刀,问道:“太公,您女儿藏好了吗?” 太公道:“老汉已经把女儿送到邻舍的庄里去了。” 鲁智深说:“带洒家到新媳妇的房间去。” 太公领着他来到房边,指着说:“这里面就是。” 鲁智深说:“你们都去躲起来吧。” 太公和众庄客便到外面去准备筵席。

鲁智深走进房间,把里面的椅子和桌子都挪到一边,将戒刀放在床头,禅杖靠在床边,放下销金帐子,然后脱光衣服,赤条条地跳上床坐好。太公见天色渐渐黑了下来,便吩咐庄客在前后点起明亮的灯烛。在打麦场上,摆下一张桌子,上面放着香花灯烛。又让庄客用大盘子盛着肉,用大壶温着酒。

大约到了初更时分,只听见山边传来锣鸣鼓响。刘太公心里七上八下,像揣了只兔子,庄客们也都紧张得手心出汗。大家都来到庄门外张望,只见远远的有四五十个火把,把四周照得如同白昼,一群人马朝着庄上飞奔而来。但见:雾气笼罩的青山影子里,涌出一伙好似没头的凶神;烟雾弥漫的绿树林边,排列着几行如同争食的饿鬼。人人都面目凶恶,个个都神色狰狞。他们的头巾都染成茜根般的红色,衲袄都披着枫叶一样的赤色。缨枪成对,簇拥着那个吃人的心肝的小魔王;梢棒成双,围护着那个不孝顺爹娘的真太岁。他们高声齐喊 “贺新郎”,就像山上的老虎下山来了。

刘太公见了,赶忙让庄客大开庄门,前去迎接。只见这伙人前呼后拥,手中明晃晃的都是兵器,旗枪上都用红绿绢帛绑着,小喽啰的头巾边上胡乱插着野花。前面摆着四五对红纱灯笼,照着马上的那个大王。那大王是怎样的打扮呢?但见:头戴一顶撮尖的干红凹面巾,鬓角旁边插着一枝用罗帛制成的仿真花。上身穿着一件绣着金纹、能够围裹虎体的挽绒绿罗袍,腰间系着一条称身的、镶着金边的包肚红搭膊。脚蹬一双对掩云跟的牛皮靴,骑着一匹高头卷毛的大白马。

那大王来到庄前下了马,众小喽啰齐声祝贺道:“帽儿光光,今夜做个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个娇客。” 刘太公急忙亲自捧着酒杯,斟上一杯好酒,跪在地上。众庄客也都跟着跪下。那大王伸手扶起太公,说道:“你是我的丈人,怎么反倒给我下跪呢?” 太公道:“可别这么说,老汉只是大王治下的百姓。” 那大王已有七八分醉意,呵呵大笑着说:“我给你家做女婿,也不会亏待你。你女儿嫁给我,也算是般配。我的哥哥大头领没下山来,让我传个话给你。” 刘太公敬了大王一杯下马酒。来到打麦场上,大王看到香花灯烛,便说:“岳父何必如此隆重迎接?” 又在那里喝了三杯酒,这才来到厅上,吩咐小喽啰把马系在绿杨树上。小喽啰们在厅前擂起鼓乐,大王在厅上坐下,喊道:“丈人,我的夫人在哪里?” 太公道:“她害羞,不敢出来。” 大王笑道:“先把酒拿来,我和丈人回敬几杯。” 大王喝了一杯酒,接着说:“我还是先和夫人见个面,再来喝酒也不迟。” 刘太公一心指望那和尚能劝劝大王,便说:“老汉亲自带大王过去。” 他拿着烛台,领着大王,转过屏风,一直来到新人房前。太公指着门说:“这里就是,请大王自己进去吧。” 说完,拿着烛台离开了,心里想着不管里面是凶是吉,先给自己留条退路。那大王推开房门,见里面黑洞洞的。大王说:“你看我这丈人真是个会过日子的人,房间里连盏灯都不点,让我夫人在黑地里坐着。明天让小喽啰从山寨里扛一桶好油来给他们点上。” 鲁智深坐在帐子里,把这些话都听得清清楚楚,强忍着笑,一声不吭。那大王摸索着走进房间,喊道:“娘子,你怎么不出来迎接我?你别害羞,明天我就让你做压寨夫人。” 一边叫着娘子,一边伸手四处乱摸。一摸摸到了销金帐子,便一把揭起来,伸进一只手去摸,正好摸到鲁智深的肚皮。鲁智深顺势一把揪住他的头巾,连角儿一起,用力一按,把他按倒在床上。那大王刚要挣扎,鲁智深右手捏起拳头,骂道:“你这直娘贼!” 照着他的耳根和脖子就是一拳。那大王叫嚷道:“你干什么打老公?” 鲁智深喝道:“让你认清你的老婆!” 说着,把他拖到床边,又是拳头又是脚尖,一顿猛揍,打得大王大声呼救。

刘太公吓得呆住了,原本以为这个时候和尚正在跟大王讲因缘劝他回心转意,却突然听到里面喊救命。太公慌忙拿着灯烛,带着小喽啰,一起冲进房间。众人在灯下一看,只见一个胖大和尚,赤条条的一丝不挂,把大王骑在床前暴打。为首的小喽啰喊道:“大家快来救大王!” 众小喽啰一起拖枪拽棒,冲进去救人。鲁智深见了,撇下大王,从床边抄起禅杖,朝着众人打了出去。小喽啰们见他来势凶猛,吓得大喊一声,全都跑了。刘太公在一旁叫苦不迭。在这一阵打闹中,那大王从房门里爬了出来,跑到门前,摸到自己的空马,从树上折下一根柳条,一下子跳上马背,用柳条抽打那马,可马却跑不动。大王叫道:“真倒霉!连畜生也来欺负我。” 再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心慌,忘了解开缰绳,连忙扯断缰绳,骑着马飞奔而去。出了庄门,大王大骂刘太公:“老东西,你别慌!看我怎么收拾你。” 又用柳条抽了马两下,那马驮着大王一溜烟地上山去了。

刘太公拉住鲁智深说:“和尚,你可把老汉一家害苦了。” 鲁智深说:“请别见怪我无礼。先拿衣服和直裰来,洒家穿上再说话。” 庄客去房间里取来衣服,鲁智深穿上。太公道:“我当初只指望你讲因缘,劝他回心转意,没想到你却动手打了他一顿。他肯定会回山寨带大队人马下来杀我全家。” 鲁智深说:“太公别慌。我跟你说,洒家不是别人,我原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下的提辖官,因为打死了人,才出家做和尚。别说这两个小毛贼,就算是一二千军马来,洒家也不怕他们。你们要是不信,就来提提俺的禅杖试试。” 庄客们哪里提得动。鲁智深接过来,拿在手里,就像捻灯草一样轻松舞动起来。太公道:“师父可千万别走,一定要救救我们一家。” 鲁智深说:“说什么话!俺死也不会走。” 太公道:“先拿些酒来给师父喝,可千万别又喝得烂醉。” 鲁智深说:“洒家一分酒就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的气力。” 太公道:“要是这样就最好了。我这里有的是酒肉,师父尽管吃。”

且说桃花山的大头领坐在寨里,正打算派人下山去打听做女婿的二头领情况如何,只见几个小喽啰气喘吁吁、慌慌张张地跑到山寨里,叫道:“不好了,不好了!” 大头领连忙问道:“出什么事了,慌成这样?” 小喽啰说:“二头领被人打坏了。” 大头领大吃一惊,正要详细询问,只见有人来报:“二头领回来了。” 大头领一看,只见二头领的红巾没了,身上的绿袍也被扯得粉碎,下了马,倒在厅前,嘴里说道:“哥哥,快救救我。” 大头领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二头领说:“兄弟下山到了那庄上,进了房间。没想到那老东西把女儿藏起来了,却让一个胖和尚躲在他女儿床上。我没防备,一揭开帐子伸手一摸,就被那厮揪住,一顿拳打脚踢,打得我浑身是伤。那厮见众人进去救我,才放手,提起禅杖打了出去。我这才捡回一条命。哥哥一定要为我做主,报仇雪恨。” 大头领说:“原来是这样。你去房间里养伤,我去把那贼秃抓来。” 他喝令左右:“快把我的马备好。所有小喽啰都跟我去。” 大头领上了马,手持长枪,带着所有小喽啰,一起呐喊着,下山去了。

再说鲁智深正在喝酒,庄客来报:“山上的大头领带着全部人马都来了。” 鲁智深说:“你们别慌,洒家打翻的人,你们只管绑了,送到官府去请赏。把俺的戒刀拿来。” 鲁智深脱掉直裰,把下面的衣服扎紧,挎上戒刀,大踏步提着禅杖,来到打麦场上。只见大头领在火把丛中,骑着一匹马冲到庄前,马上挺着长枪,高声喝道:“那秃驴在哪里,赶紧出来决一胜负。” 鲁智深大怒,骂道:“你这腌臜泼才,今天就让你认识认识洒家。” 说着,轮起禅杖,朝着大头领扫了过去。大头领用枪挡住禅杖,大声叫道:“和尚,先别动手,你的声音听起来好耳熟。你先报个姓名。” 鲁智深说:“洒家不是别人,正是老种经略相公帐前提辖鲁达,如今出家做了和尚,法名鲁智深。” 那大头领一听,呵呵大笑,从马上滚鞍而下,扔下长枪,翻身便拜,说道:“哥哥,好久不见,怪不得二哥会栽在你手里。” 鲁智深还以为他在使诈,猛地向后跳退几步,收住禅杖,定睛一看,在火把的照耀下,认出不是别人,正是在江湖上靠使枪棒卖药为生的打虎将李忠。原来,强盗们下拜,不说 “下拜” 二字,因为在军中这两个字不吉利,只叫做 “剪拂”,这是个吉利的说法。李忠当下行了剪拂之礼,起身扶住鲁智深说:“哥哥怎么出家做和尚了?” 鲁智深说:“咱们到里面去说。” 刘太公见了这一幕,又在一旁叫苦:“原来这和尚和他们是一伙的。”鲁智深进到里面,重新穿上直裰,与李忠一同来到厅上叙旧。鲁智深坐在正位,招呼刘太公出来。刘太公心里害怕,不敢靠前。鲁智深说:“太公,别怕他,他是俺的兄弟。” 李忠坐在第二位,太公坐在第三位。鲁智深开口说道:“二位听我说。自从我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后,逃到代州雁门县,在那里遇见了我曾资助过的金老。那老儿没回东京,而是跟着一个熟人在雁门县定居,他女儿嫁给了当地一个财主赵员外。我们见面后,他对我很是敬重。没想到官府追拿我追得紧,赵员外花了钱,把我送到五台山智真长老那里落发为僧。只因我两次酒后在僧堂闹事,本师长老给了我一封信,让我去东京大相国寺投奔智清禅师,谋个职事僧做做。因为天色已晚,我到这庄上投宿,没想到能和兄弟你相见。刚才被我打的那汉子是谁?你怎么又在这里呢?”

李忠回答说:“小弟自从那日与哥哥在渭州酒楼前和史进三人分开后,第二天听说哥哥打死了郑屠,我去找史进商量,可他也不知去了哪里。小弟听说官府派人缉捕,慌忙逃走。路过这座山下时,遇到了刚才被哥哥打的那个汉子,他叫小霸王周通,当时他正带人下山,要和我厮杀,结果被我打败了。他便留我在山上做寨主,还把第一把交椅让给我坐,我这才在这儿落草为寇。” 鲁智深说:“既然兄弟你在这里,刘太公这门亲事就再也别提了。他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指望靠她养老送终。要是女儿被你娶走,让老人家孤苦伶仃,可就太不应该了。” 太公听了,十分高兴,赶忙安排酒食,招待二位。还给小喽啰们每人发了两个馒头、两块肉、一大碗酒,让大家都吃饱。太公拿出原定的金子和绸缎,鲁智深说:“李忠兄弟,你把这些收起来,这件事就全靠你处理了。” 李忠说:“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哥哥,先请你到小寨住些日子,刘太公也一起去。” 太公让庄客安排好轿子,抬着鲁智深,带上禅杖、戒刀和行李。李忠骑上了马,太公也坐了一乘小轿,此时天色已经大亮。

众人往山上走去,鲁智深和太公到了寨前,下了轿子,李忠也下了马,邀请鲁智深进到寨中,在聚义厅上,三人分宾主坐定。李忠让人把周通请出来。周通看到和尚,心中恼怒,说道:“哥哥你不帮我报仇,怎么反倒把他请到寨里,还让他坐在上头?” 李忠说:“兄弟,你认得这个和尚吗?” 周通说:“我要是认得他,就不会被他打了。” 李忠笑着说:“这个和尚就是我平日里跟你提起的,三拳打死镇关西的人。” 周通摸了摸头,叫了一声:“哎呀!” 随即翻身下拜行礼。鲁智深回礼道:“之前多有冲撞,还请别见怪。” 三人坐定,刘太公立在一旁。鲁智深说道:“周家兄弟,你听我说。刘太公这门亲事,你有所不知,他只有这一个女儿为他养老送终、延续香火,全指望她了。你要是娶了他女儿,老人家就无依无靠了,他心里肯定不乐意。你听洒家的,这门亲事就算了,再另选个好姑娘。原定的金子和绸缎都在这里。你看怎么样?” 周通说:“一切都听大哥的,兄弟我以后再也不登刘太公家门了。” 鲁智深说:“大丈夫做事,可别反悔。” 周通折断一支箭,以此为誓。刘太公连忙拜谢,收回金子和绸缎,下山回庄去了。

李忠和周通杀牛宰马,安排筵席,热情款待鲁智深。一连几天,带着鲁智深在山的前后游览景致。桃花山果然气势不凡,山势险峻,只有一条路能上山,四下里到处都是茂密的荒草。鲁智深看了后说:“这地方确实险要。” 住了几天,鲁智深发现李忠和周通为人小气,做事吝啬,便想下山离开。李忠和周通苦苦挽留,可鲁智深执意要走,推托说:“我如今已经出家,怎么能落草为寇呢。” 李忠和周通说:“哥哥既然不肯落草,要走的话,我们明天就下山,不管能劫到多少财物,都送给哥哥当路费。”

第二天,山寨里宰羊杀猪,准备送行的筵席,一切安排妥当后,把金银酒器摆在桌上。正准备入席饮酒时,小喽啰来报:“山下有两辆车子,十几个人来了。” 李忠和周通听到消息,点起众多小喽啰,只留下一两个伺候鲁智深饮酒。两位好汉对鲁智深说:“哥哥你只管自在地喝两杯,我们两个下山去劫些财物,就当给哥哥送行。” 说完,带着众人下山去了。

鲁智深心想:“这两个人太吝啬了,明明有这么多金银,却不送给我,非要等去打劫别人的再给洒家。这不是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苦了别人嘛!洒家得让他们吃一惊。” 于是叫来几个小喽啰,让他们给自己筛酒。刚喝了两杯,鲁智深突然跳起来,两拳打翻两个小喽啰,解下搭膊,把他们捆在一起,又往他们嘴里塞了些麻核桃,让他们说不出话。接着,鲁智深打开自己的包裹,把不重要的东西都扔了,只拿了桌上的金银酒器,把它们都踩扁,装进包裹里。他把胸前度牒袋内真长老的书信藏好,挎上戒刀,提起禅杖,顶起衣包,便出了山寨。到后山一看,到处都是险峻之地,也没有茂密的草丛可以藏身。鲁智深心想:“我要是从前山走,肯定会被他们撞见,不如从这里滚下去。” 他先把戒刀和包裹拴在一起,扔了下去,又把禅杖也扔了下去,然后纵身一跃,顺着山坡骨碌碌地滚到山脚边,竟然没有受伤。鲁智深爬起来,找到包裹,挎上戒刀,拿起禅杖,迈开大步,朝着东京方向走去。再说李忠和周通下到山边,正好遇到那几十个人,他们都带着器械。李忠和周通挺着枪,小喽啰们呐喊助威,冲上前去,喝道:“喂,你们这些客人,识相的留下买路钱!” 客人中有一个人拿起朴刀与李忠打斗起来,两人你来我往,打了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周通见状大怒,冲上前去,大喊一声,众小喽啰一拥而上。那伙客人抵挡不住,转身就跑,有几个跑得慢的,被刺死了七八个。李忠他们劫了车子和财物,唱着凯歌,慢悠悠地上山来。回到寨里一看,只见两个小喽啰被捆在亭柱边,桌子上的金银酒器都不见了。周通解开小喽啰,询问详细情况:“鲁智深去哪里了?” 小喽啰说:“他把我们两个打翻捆起来,卷走了好多器皿,都拿走了。” 周通说:“这个贼秃不是个好东西,我们反倒被他算计了。他从哪里跑了?” 众人四处寻找踪迹,来到后山,只见一片草木都被压倒了。周通看了说:“这秃驴还真是个老江湖,这么险峻的山冈,他竟然从这里滚下去了。” 李忠说:“我们追上去找他要回来,也让他丢丢脸。” 周通说:“算了,算了!贼都跑了,再去追也没用。就算追上了,他也不会还我们。要是闹起来,我们又打不过他,以后见面反倒尴尬。不如就此作罢,以后见面也好相处。我们先把车子上的包裹打开,把金银绸缎分成三份,我和你各拿一份,一份赏给众小喽啰。” 李忠说:“都怪我把他引上山,让你损失了这么多东西,我这份都给你。” 周通说:“哥哥,我们同生共死,别这么计较。” 各位看官记住,李忠和周通依旧在桃花山打劫为生。

再说鲁智深离开了桃花山,放开脚步赶路,从早晨一直走到午后,大概走了五六十里路。他肚子饿得咕咕叫,路上又没有可以吃饭的地方。鲁智深心想:“早上只顾着赶路,没来得及吃东西,现在该去哪里找吃的呢?” 他东张西望,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铃铎的声音。鲁智深一听,高兴地说:“太好了!不是寺院,就是道观,风吹得檐前铃铎响,洒家就去那里讨顿饭吃。”

正是因为鲁智深前往那个地方,才有了后来的故事:在那里断送了十几条性命,一把火烧了有名的灵山古迹。只弄得黄金殿上燃起红色火焰,碧玉堂前冒出黑色浓烟。那么,鲁智深到底去了什么寺观呢?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