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有诗写道:人活在世上若能平安度过七旬,何必日夜操劳费尽精神。世间之事到头来终有尽头,虚幻的繁华如过眼云烟并非真实。贫穷富贵皆由天定,事业功名不过是缝隙中的尘埃。得到便宜时别高兴太早,报应远在儿孙,近则就在自身。

话说在酸枣门外那三二十个游手好闲、不成器的泼皮当中,有两个领头的,一个叫过街老鼠张三,一个叫青草蛇李四。这两人带头迎向鲁智深,而鲁智深恰好走到粪窖边,看到这伙人都站在窖边,一动也不动,齐声说道:“俺们特地来给和尚道喜。” 鲁智深说:“你们既然是邻舍街坊,就都到廨宇里坐吧。” 张三、李四顺势就跪在地上,不肯起来,一心指望和尚来扶他们,好趁机动手。鲁智深见状,心里顿时起了疑:“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靠近前来,莫不是想算计洒家?他们倒像是来捋虎须的,俺且走上前去,让这伙人见识见识洒家的厉害。”

鲁智深大踏步走到众人面前。张三、李四说道:“小人兄弟们特地来参拜师父。” 嘴上这么说,一边就向前凑,一个去抓鲁智深的左脚,一个去抓右脚。鲁智深哪能让他们得手,右脚迅速抬起,“腾” 的一声,先把李四踢进了粪窖里。张三刚想跑,鲁智深左脚又起,把两个泼皮都踢进了粪窖里,两人在里面挣扎不已。后面那二三十个破落户,惊得目瞪口呆,都想逃走,鲁智深大喝一声:“跑一个,就扔一个下去!跑两个,就扔两个下去!” 众泼皮吓得一动也不敢动。只见张三、李四在粪窖里探出头来。原来这粪窖深得像没底一样,两人浑身沾满了臭屎,头发上爬满了蛆虫,站在粪窖里喊道:“师父,饶了我们吧!” 鲁智深喝道:“你们这些泼皮,快把这两个家伙拉上来,我就饶了你们众人。” 众人赶忙把他俩救了上来,搀扶到葫芦架边,那一身的恶臭,旁人都不敢靠近。鲁智深呵呵大笑道:“你们这两个蠢货,先去菜园的池子里洗干净,再过来和你们众人说话。” 两个泼皮洗了半天,众人又脱了件衣服给他们穿上。

鲁智深喊道:“都到廨宇里来坐着说话。” 鲁智深先在中间坐下,指着众人说:“你们这伙人,别想瞒过洒家,你们都是些什么人,跑到这里来戏弄洒家?” 张三、李四和一众伙伴一起跪下,说道:“小人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都靠赌博讨钱过日子。这片菜园就是我们的衣食来源,大相国寺几次派人来整治我们,都没能成功。师父您是从哪里来的高僧?这么厉害!相国寺里可从没见过像您这样的师父。今天我们心甘情愿听您差遣。” 鲁智深说:“洒家原本是关西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下的提辖官,因为杀的人多,所以情愿出家,从五台山来到这里。洒家俗姓鲁,法名智深。别说你们这三二十个人,就算是在千军万马之中,俺也敢杀进杀出!” 众泼皮连连称是,拜谢之后便离开了。鲁智深自己回到廨宇里的房间,收拾整理后便休息了。

第二天,众泼皮商量着凑了些钱物,买了十瓶酒,牵了一头猪,来请鲁智深。在廨宇里安排妥当后,请鲁智深坐在中间,那二三十个泼皮在两边依次坐定,开始饮酒。鲁智深说:“何必如此破费,让你们众人花钱。” 众人说:“我们有福气,今天能有师父在这里,给我们众人做主。” 鲁智深听了十分高兴。酒喝到半醉的时候,有人唱歌,有人说话,有人拍手,有人欢笑。正在热闹之际,只听到门外老鸦 “哇哇” 地叫。众人中有人扣着牙齿,齐声说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 鲁智深问:“你们瞎折腾什么?” 众人说:“老鸦叫,怕是要有口舌是非。” 鲁智深说:“哪来的这种说法!” 那个负责种菜的道人笑着说:“墙角边的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巢,每天从早叫到晚。” 众人说:“拿个梯子上去,把那巢拆了就好了。” 有几个人说:“我们这就去。” 鲁智深也趁着酒兴,和大家一起到外面看,果然看到绿杨树上有一个老鸦巢。众人说:“把梯子架上去拆了,也能落得耳根清净。” 李四说:“我不用梯子,爬上去拆。” 鲁智深看了看树,走到树前,脱掉直裰,用右手向下,把身子倒着撑住,再用左手抓住树干上半截,然后一用力,竟将那株绿杨树连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大喊:“师父不是凡人,简直就是真罗汉!没有千万斤的力气,怎么能拔得起来!” 鲁智深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明天都来看洒家演练武艺、摆弄器械。” 众泼皮当晚各自散去。从第二天开始,这二三十个破落户彻底服了鲁智深,每天都带着酒肉来请鲁智深,看他演练武艺、打拳。

过了几天,鲁智深心想:“每天都吃他们的酒食,今天洒家也安排些酒菜回请他们。” 于是叫道人去城里买了几样果子,打了两三担酒,杀了一口猪和一只羊。当时正是三月底,天气炎热。鲁智深说:“天气热!” 让道人在绿槐树下铺上芦席,请那些泼皮团团围坐。大碗斟酒,大块切肉,让众人吃得饱饱的,然后再吃果子、喝酒。酒兴正浓的时候,众泼皮说:“这几天看师父展示力气,却没见过师父的兵器,能不能请师父给我们展示一下?” 鲁智深说:“说得有理。” 便自己回房取出浑铁禅杖,这禅杖头尾长五尺,重六十二斤。众人看了,都大吃一惊,都说:“没有水牛般大小的力气,怎么使得动!” 鲁智深接过来,飕飕地舞动起来,浑身上下,没有半点差错。众人看了,齐声喝彩。鲁智深正舞得酣畅淋漓,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到,大声喝彩道:“真的使得好!” 鲁智深听到,停下手中的禅杖看去,只见墙缺边站着一个官人。这官人是怎样的打扮呢?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戴着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件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脚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拿着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

这官人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材八尺左右,年纪在三十四五年纪,嘴里说道:“这位师父果然不凡,器械使得真好!” 众泼皮说:“这位教头喝彩,那肯定是好。” 鲁智深问道:“那军官是谁?” 众人说:“这位官人是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叫林冲。” 鲁智深说:“何不请他进来相见?” 于是林教头便翻墙进来。两人在槐树下相见,一起坐下。林教头问道:“师兄是哪里人氏?法号叫什么?” 鲁智深说:“洒家是关西鲁达。因为杀的人多,所以情愿出家。年轻时也曾到过东京,认识令尊林提辖。” 林冲十分高兴,当下就与鲁智深结拜为兄弟。鲁智深问:“教头今天怎么会到这里来?” 林冲回答道:“刚才和拙荆一起到隔壁岳庙里还香愿。林冲听到有人使棒,看得入神,就让女使锦儿陪着妻子去庙里烧香,自己在这里等着,没想到能遇到师兄。” 鲁智深说:“洒家刚到这里,正没什么相识的人,多亏这几个兄弟每天相伴,如今又得教头不嫌弃,结拜为兄弟,真是太好了。” 便叫道人再添些酒来招待大家。

才喝了三杯酒,只见女使锦儿慌慌张张、满脸通红地在墙缺边叫道:“官人,别坐着了!娘子在庙里和人起争执了!” 林冲连忙问道:“在哪里?” 锦儿说:“就在五岳楼下面,遇到个耍无赖的,把娘子拦住,不肯放。” 林冲急忙说:“师兄,回头再来看您,见谅,见谅!” 林冲告别鲁智深,急忙跳过墙缺,和锦儿直奔岳庙而去。跑到五岳楼一看,只见几个人拿着弹弓、吹筒、粘竿,都站在栏杆边。楼梯上有个年轻后生,独自背对着众人,拦住林冲的娘子说:“你跟我上楼去,有话和你说。” 林冲娘子红着脸说:“清平世界,这是什么道理,竟敢调戏良家妇女!” 林冲赶到跟前,一把扳过那后生的肩膀,喝道:“调戏良家妇女,该当何罪!” 刚要挥拳打下去,却认出是自己的上司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原来高俅刚发迹的时候,没有亲生儿子,无人帮衬,所以把高阿叔高三郎的儿子过继过来做干儿子。本来是叔伯兄弟,却成了干父子关系,因此高太尉十分宠爱他。那家伙在东京倚仗权势,横行霸道,专门喜欢调戏人家的妻女。京城的人都惧怕他的权势,谁敢和他理论,都叫他花花太岁。

当时,林冲一把将那后生扳过来,却发现竟然是自己的上司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顿时手脚都软了下来。高衙内说道:“林冲,这关你什么事,你来多管闲事?” 原来,高衙内不认识林冲的娘子,如果他知道那是林冲的妻子,也就不会有这场闹剧了。见林冲没有动手,高衙内才敢这么嚣张地说话。众多闲汉见闹起了事,赶忙一起围过来劝道:“教头别见怪,衙内不认识,多有冒犯。” 林冲心中怒气未消,双眼圆睁,狠狠地盯着高衙内。众闲汉劝住了林冲,又簇拥着高衙内出了庙,上马离去。

林冲带着妻子和女使锦儿,也从廊下走出来,只见鲁智深提着铁禅杖,带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步流星地冲进庙来。林冲见了,喊道:“师兄,你这是要去哪里?” 鲁智深说:“我来帮你打架!” 林冲说:“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他不认识我的妻子,一时无礼。我本想痛打那家伙一顿,可看在太尉的面子上,实在不好下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我林冲吃着他的俸禄,暂且就饶他这一次吧。” 鲁智深说:“你怕他本官太尉,洒家可不怕他!要是俺撞见那混蛋,先让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再说。” 林冲见鲁智深喝醉了,便说:“师兄说得对。我刚才被众人劝住,暂且饶他这一回。” 鲁智深说:“以后但凡有什么事,就来叫洒家,洒家帮你去料理。” 众泼皮见鲁智深醉了,便扶着他说:“师父,咱们先回去,明天再相聚。” 鲁智深提着禅杖说:“阿嫂别见怪,莫要笑话。阿哥,明天再相见。” 鲁智深告别后,便和泼皮们走了。林冲领着娘子和锦儿踏上回家的路,心中却一直郁郁寡欢。

再说那高衙内,自从见了林冲娘子,又被林冲冲散,心中对她十分着迷,整天闷闷不乐,回到府中后也是唉声叹气,满心郁闷。过了两三天,众多闲汉都来伺候,见衙内一副心烦意乱、坐立不安的样子,便都散去了。其中有一个帮闲的,名叫干鸟头富安,他明白高衙内的心思,便独自一个人到府中伺候。见高衙内在书房中闲坐,富安走上前去说:“衙内最近面色不佳,心情也不好,一定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吧。” 高衙内说:“你怎么知道?” 富安说:“小子一猜就中。” 衙内问:“你猜我心里因为什么事不开心?” 富安说:“衙内是在想念那姓林的娘子吧。我猜得对不对?” 衙内笑着说:“你猜对了。只是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得到她。” 富安说:“这有什么难的!衙内你是怕林冲是条好汉,不敢欺负他,其实这也没什么。他现在在太尉帐下听使唤,拿着丰厚的俸禄,怎么敢得罪太尉呢?轻的话,就把他刺配充军;重的话,直接要了他的性命。小的我想出了一条计策,能让衙内得到她。” 高衙内听了,忙说:“自从见了那么多漂亮女子,不知怎么的,就只喜欢她,心里着了迷,一直不开心。你要是有办法能让我得到她,我一定重重赏你。” 富安说:“门下有个知心腹的陆虞候陆谦,他和林冲关系最好。明天衙内你躲在陆虞候家楼上的深阁里,摆下些酒食,让陆谦去请林冲出来吃酒。把林冲骗到樊楼的深阁里喝酒,小的我就去他家对林冲娘子说:‘你丈夫教头和陆谦吃酒,突然一口气没上来,晕倒在楼上了,叫娘子你快去看看。’把她骗到楼上。妇人家一般水性杨花,见了衙内你这样风流的人物,再用些甜言蜜语哄她,她肯定会答应的。小的我这条计策怎么样?” 高衙内拍手叫好:“好计策!就今晚派人去把陆虞候叫来,把这事吩咐下去。” 原来,陆虞候家就在高太尉家隔壁的巷子里。第二天,他们商量好计策,陆虞候虽然心里不情愿,但也没办法,为了让衙内高兴,只好不顾与林冲的朋友交情了。再说林冲,这几天一直心情烦闷,连街都懒得去。巳牌时分,听到门口有人喊道:“教头在家吗?” 林冲出来一看,原来是陆虞候,连忙说道:“陆兄怎么来了?” 陆谦说:“特地来探望你,兄长怎么这几天都没在街上露面呢?” 林冲说:“心里烦闷,没出去。” 陆谦说:“我陪兄长去喝几杯,解解闷。” 林冲说:“先坐会儿,喝杯茶。” 两人喝了茶后起身。陆虞候对林冲娘子说:“阿嫂,我和兄长回家去喝几杯。” 林冲娘子赶到布帘下,喊道:“大哥,少喝点,早点回来。”

林冲和陆谦出了门,在街上闲逛了一会儿。陆虞候说:“兄长,咱们别回家了,就在樊楼里喝两杯吧。” 当时,两人上到樊楼,找了个阁子,叫来酒保,吩咐他取两瓶上好的酒,再拿些稀奇的果子和下酒菜。两人闲聊起来,林冲叹了口气,陆虞候问:“兄长为何叹气?” 林冲说:“贤弟你不知道,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却遇不到明主,只能屈居在小人之下,受这种窝囊气!” 陆虞候说:“如今禁军中虽然有几个教头,但谁的本事能比得上兄长你呢?太尉又很看重你,你这是受谁的气呢?” 林冲便把前几天高衙内的事情告诉了陆虞候,陆虞候说:“衙内肯定不认识嫂子。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兄长不必忍气,咱们只管喝酒。” 林冲喝了**杯酒,因为要小解,便起身说:“我去方便一下就来。” 林冲下了楼,出了酒店门,朝东边的小巷里走去。解完手后,他转身走出巷口,只见女使锦儿喊道:“官人,可算找到你了,原来你在这儿!” 林冲急忙问道:“怎么了?” 锦儿说:“官人和陆虞候出来后,还不到半个时辰,就有一个汉子慌慌张张地跑到家里,对娘子说:‘我是陆虞候家的邻居。你家教头和陆谦吃酒,突然一口气上不来,就晕倒了,叫娘子你赶紧去看看。’娘子听了,连忙请隔壁的王婆帮忙看家,然后和我跟着那汉子去了,一直走到太尉府前小巷内的一户人家。上了楼,只见桌子上摆着些酒食,却不见官人。正准备下楼,就看见前几天在岳庙里骚扰娘子的那个后生出来说:‘娘子稍坐会儿,你丈夫马上就来了。’我慌慌张张地下楼时,只听到娘子在楼上喊‘杀人’。所以,我到处找官人找不到,正好碰到卖药的张先生,他说:‘我在樊楼前路过,看见教头和一个人进去吃酒了。’所以我就赶紧跑到这儿来了。官人,你快去吧!”

林冲听了,大吃一惊,也顾不上女使锦儿,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陆虞候家。他冲上楼梯,却发现楼门紧闭,只听到娘子喊道:“清平世界,为什么把我良家妇女关在这里!” 又听到高衙内说:“娘子,可怜可怜我吧!就算是铁石心肠的人,听了我的话也会心软的!” 林冲站在楼梯上,喊道:“大嫂,开门!” 那妇人听到是丈夫的声音,赶忙来开门,高衙内吃了一惊,赶忙打开楼窗,跳墙逃走了。林冲上了楼,没找到高衙内,便问娘子:“那家伙没对你怎么样吧?” 娘子说:“没有。” 林冲一气之下,把陆虞候家砸了个粉碎,然后带着娘子下了楼。出了门一看,邻居家两边的门都紧闭着。女使锦儿迎了上来,三个人一起回家去了。

林冲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跑到樊楼前去寻找陆虞候,却也没找到。于是,他又回到陆虞候家门前等了一晚上,也没见他回家,林冲只好自己回去了。娘子劝道:“我又没被他欺负,你别乱来。” 林冲说:“那陆谦这畜生太可恶了,我把他当兄弟,他居然也来骗我!要是让我撞见高衙内,一定饶不了他。” 娘子苦苦相劝,可林冲哪里肯听,执意要出门。陆虞候躲在太尉府内,也不敢回家。林冲一连等了三天,都没见到陆虞候的踪影。太尉府前的人见林冲脸色不好,谁也不敢问他。

第四天吃午饭的时候,鲁智深径直来到林冲家探望,问道:“教头,怎么这几天都不见你露面?” 林冲回答说:“小弟琐事缠身,没能去探望师兄。既然师兄到我家来,本应该略备薄酒招待,无奈一时准备不周全,不如和师兄一起上街逛逛,在集市上喝两杯,怎么样?” 鲁智深说:“好啊。” 两人一起上街,喝了一天的酒,还约定第二天再相会。从那以后,林冲每天都和鲁智深上街喝酒,把这件事渐渐淡忘了。

再说高衙内,自从那天在陆虞候家楼上被吓了一跳,跳墙逃走后,一直不敢把这件事告诉太尉,因此在府中卧病不起。陆虞候和富安两个人到府里看望衙内,见他面容憔悴,精神萎靡,陆谦问:“衙内为什么这么没精神,心情不好呢?” 衙内说:“不瞒你们说,我为了林冲的老婆,两次都没能得手,还被他吓了一跳,这病越来越严重了。照这样下去,恐怕半年三个月内,性命都难保。” 两人说:“衙内别担心,这事就包在我们两个身上,无论如何也要让你和那妇人在一起,除非她自己上吊死了,否则一定帮你达成心愿。” 正说着,府里的老都管也来看衙内的病。只见:高衙内身上不痒也不疼,却一会儿冷一会儿热;心里烦躁不安,肚子里又饱又饿。白天忘了吃饭,晚上睡不着觉。对爹娘无法诉说心中的怨恨,见了相识的人也羞于见人。七魄悠悠荡荡,仿佛在等待着去鬼门关;三魂摇摇晃晃,似乎已经被安排在了横死的名册里。

陆虞候和富安见老都管来问病,两人商量道:“只能这么办了。” 等老都管看完病出来,两人把老都管拉到僻静的地方说:“要想衙内的病好,只有让太尉知道这件事,设法害了林冲的性命,这样才能让衙内和那妇人在一起,衙内的病才能好。如果不这么做,衙内的性命肯定保不住。” 老都管道:“这好办,老汉今晚就去禀报太尉。” 两人说:“我们已经有了计策,就等你的回音了。”

到了晚上,老都管前来拜见太尉高俅,说道:“衙内得的不是别的病,病根就在林冲的老婆身上。” 高俅问道:“什么时候见到他老婆的?” 都管禀告说:“就是上个月二十八号,在岳庙里见到的,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 接着又把陆虞候设的计策详细地说了一遍。高俅说:“这样啊,就因为他老婆,怎么害林冲呢?我想来想去,要是为了怜惜林冲一个人,却丢了我孩儿的性命,那可怎么办才好?” 都管说:“陆虞候和富安有主意。” 高俅说:“既然这样,叫他们二人来商议商议。” 老都管马上把陆谦、富安叫到堂里,两人进来后行了个礼。高俅问道:“我这小衙内的事,你们两个有什么办法?要是能治好我孩儿的病,我自然会提拔你们二人。” 陆虞候上前禀告道:“恩相,只有这么这么办才行。” 高俅听了,拍手叫好:“好计策!你们两个明天就去办。” 暂且按下这事不表。

再说林冲,每天都和鲁智深一起喝酒,渐渐把高衙内那档子事抛在了脑后。有一天,两人一起走到阅武坊巷口,看见一个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着一件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刀上插着个草标,站在街上,嘴里自言自语地说:“碰不到识货的人,真是埋没了我这口宝刀啊!” 林冲没理会,只顾和鲁智深说着话往前走。那大汉又跟在后面说:“好一口宝刀,可惜遇不到识货的人!” 林冲还是只顾和鲁智深走着,聊得正起劲。那大汉又在背后说道:“这么大一个东京城,竟然没有一个识得兵器的人!” 林冲听了这话,回过身来,那大汉 “飕” 的一下把刀拔了出来,刀身明晃晃的,耀眼夺目。也该林冲有事,他突然说道:“拿过来给我看看!” 那大汉把刀递了过来,林冲接在手里,和鲁智深一起看。只见:

刀身散发着清冷的光芒,寒气逼人。远看就像玉沼里的春冰,近看仿佛是琼台上的瑞雪。刀身上花纹密布,鬼神见了都会心惊;那气势纵横磅礴,奸邪之徒见了也会胆寒。就算是太阿、巨阙这样的名刀,也难以与之相比,干将、莫邪在它面前也显得普通了。

当时林冲看了,吃了一惊,脱口而出:“好刀!你打算卖多少钱?” 那大汉说:“要价三千贯,实价二千贯。” 林冲说:“这刀确实值二千贯,只是没有识货的买家。你要是一千贯肯卖,我就买了。” 那大汉说:“我急着用钱,你要是真心想要,少五百贯,实要一千五百贯。” 林冲说:“我就出一千贯,卖的话我就买。” 那大汉叹了口气说:“这简直是把金子当生铁卖了。罢了,罢了!一文钱也不能少我的。” 林冲说:“跟我回家,取钱给你。” 转身对鲁智深说:“师兄先在茶房里稍等一会儿,小弟马上就来。” 鲁智深说:“洒家先回去,明天再相见。” 林冲告别了鲁智深,带着卖刀的大汉回家取钱给他。把银子折算成贯数,如数付给了他,然后问那大汉:“你这口刀是从哪里得来的?” 那大汉说:“是小人祖上留下来的。因为家道中落,没办法,才拿出来卖。” 林冲问:“你祖上是谁?” 那大汉说:“要是说出来,真是丢人!” 林冲便不再追问。那大汉拿了银子就走了。林冲把这口刀翻来覆去看了一遍,赞叹道:“真是一口好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他一直不肯轻易给人看,我好几次想借来看看,他都不肯拿出来。今天我也买了这口好刀,以后慢慢和他比试比试。” 林冲当晚爱不释手,看了一整晚,夜里把刀挂在墙上,天还没亮,又起来看那口刀。

第二天巳牌时分,只听到门口有两个承局喊道:“林教头,太尉有令,听说你买了一口好刀,让你马上带着刀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门等着呢。” 林冲听了,说道:“又是哪个多嘴的去报告了。” 两个承局催促着林冲穿好衣服,拿上那口刀,跟着他们就走。一路上,林冲说:“我在府里没见过你们。” 两个人说:“小人是最近才来当差的。”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太尉府前,走进大厅,林冲停住了脚步。两个承局又说:“太尉在里面的后堂坐着呢。” 他们绕过屏风,来到后堂,却没看到太尉,林冲又停住了。两个承局又说:“太尉就在里面等着你呢,让我们带教头进去。” 又过了两三道门,来到一个地方,四周都是绿色的栏杆。两个承局又把林冲带到堂前,说:“教头,你就在这儿稍等,我们进去禀报太尉。”林冲拿着刀,站在屋檐前,两个承局自己进去了。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还不见他们出来。林冲心里起了怀疑,探头往帘子里一看,只见屋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着 “白虎节堂”。林冲猛地醒悟过来:“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的地方,我怎么能无缘无故地进去呢,这不合规矩!” 他急忙转身,只听到靴子响、脚步声,一个人从外面走进来,林冲一看,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上司高太尉。林冲见了,拿着刀向前行礼。太尉大声喝道:“林冲,没有传唤你,你怎么敢擅自进入白虎节堂!你知道法度吗?你手里拿着刀,难道是来刺杀本官的?有人跟我说,你两三天前拿着刀在府前等候,一定是心怀不轨。” 林冲躬身禀告道:“恩相,刚才是两个承局叫我,说拿刀来比看。” 太尉喝道:“承局在哪里?” 林冲说:“恩相,他们两个已经进堂里去了。” 太尉说:“胡说!什么承局敢进我府堂里来。左右,给我把这小子拿下!” 话还没说完,旁边耳房里走出二十多个人,把林冲横拖倒拽,就像皂雕追捕紫燕,猛虎吞噬羊羔一样。高太尉大怒道:“你身为禁军教头,竟然连法度都不知道。为什么手持利刃,擅自进入节堂,想要刺杀本官?” 喝令左右把林冲推倒,也不知道林冲性命如何。

正是因为这件事,才引发了后面的一系列事情:大闹中原,纵横海内。直教农夫背上添了造反的标记,渔父舟中插上起义的旗帜。到底林冲性命怎样,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