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有诗写道:天罡地煞星下凡来到人间,他们托生转世各有缘由。落草为寇固然是因为杀戮,但卖刀之人又怎会随意杀害平民?东京有天蓬元帅下凡,北地诞生了黑煞神。豹子头林冲遇到青面兽杨志,一同归向水浒搅乱乾坤。

话说林冲定睛一看,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面撒着一把红缨,身穿一领白色缎子的征衫,系着一条纵线绦,下身穿着青白相间的行缠,扎着裤口,脚蹬獐皮袜和带毛的牛膀靴,腰间挎着一口腰刀,手里提着一条朴刀。他身高七尺五六,面皮上有一大块青色的印记,腮边微微露出一些红色的胡须,把毡笠子掀到脊梁上,敞开胸脯,戴着抓角儿软头巾,挺着手中的朴刀,高声喝道:“你这个泼贼,把我的行李财物弄到哪里去了?” 林冲此时正满心恼火,哪里肯回答他,圆睁着双眼,竖起虎须,挺着朴刀,冲过去与那大汉争斗起来。但见:

残雪刚刚放晴,薄云渐渐散开。溪边覆盖着一片寒冰,岸畔涌动着两股杀气。两人一上一下,好似云中的龙在水中争斗;一来一往,如同岩下的虎在林间厮斗。一个像是擎天的白玉柱,一个仿佛架海的紫金梁。那个没有丝毫破绽,这个威风勇猛无比。一个用尽气力朝着心窝猛戳,一个抖擞精神往胁肋处狠刺。他们招架格挡,就像马超遇到张飞;盘旋刺杀,好似敬德大战秦琼。斗了半晌不分胜负,战了几个回合难决输赢。这样精彩的场面,就算是巧笔画也难以描绘,即便是鬼神见了也会胆战心惊。

林冲和那汉子斗了三十多个回合,依旧不分胜负。两人又接着斗了十几回合,正斗到关键时刻,只听见山高处有人喊道:“两位好汉别打了。” 林冲听到后,猛地跳出了打斗的圈子。两人收起手中的朴刀,朝着山顶望去,只见王伦和杜迁、宋万,还有许多小喽啰走下山来,乘船渡过了河。王伦说道:“两位好汉,你们的朴刀使得真是出神入化。这位是我的兄弟林冲。青面汉,你又是谁?请通报一下姓名。” 那汉子说道:“我乃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的孙子,姓杨名志,流落在关西一带。年少时,我曾应过武举,做到了殿司制使官。道君皇帝要盖万岁山,派了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回京交纳。不想我时运不济,押着花石纲行至黄河时,遭遇大风打翻了船,花石纲也因此失陷,我无法回京复命,只好逃到别处避难。如今朝廷赦免了我们的罪行,我现在收了一担财物,打算回东京,到枢密院打点一番,重新谋求原来的差事。路过此地时,雇了个庄客挑担子,没想到被你们给抢了。能否把东西还给我?” 王伦问道:“你莫不是绰号叫青面兽的那位?” 杨志回答道:“正是在下。” 王伦说:“既然是杨制使,那就请到山寨喝几杯水酒,我们把行李归还于你,如何?” 杨志说:“好汉既然认得我,那就把行李还我,这比请我喝酒强多了。” 王伦说:“制使,我几年前到东京应举时,就听闻制使大名,今日有幸相见,怎能让你空手而去。暂且请到山寨稍作停留,并无其他意思。” 杨志听了,只好跟着王伦一行人过了河,来到山寨。王伦又叫朱贵一同上山寨相聚,众人都来到寨中的聚义厅上。左边一排有四把交椅,分别坐着王伦、杜迁、宋万、朱贵,右边一排两把交椅,上首是杨志,下首是林冲,大家都坐定了。王伦吩咐杀羊摆酒,安排筵席款待杨志,这些暂且不表。

闲话少叙。酒过数杯,王伦指着林冲对杨志说:“这位兄弟,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人称豹子头林冲。只因那高太尉容不下好人,找茬把他刺配到沧州,在那里又出了事,如今也刚到这里。刚才制使你要去东京办事,不是我王伦要拉拢你,我自己也是弃文从武,来到这山寨落草。制使你又是犯过罪的人,虽说得到了赦免,但想要恢复从前的职位也不容易。况且高俅那厮现在掌握着军权,他怎么会容得下你呢?倒不如就在我们小寨安身,大块分金银,大碗吃肉喝酒,一同做个好汉。不知制使意下如何?” 杨志回答道:“承蒙各位头领如此抬爱,只是我有个亲眷在东京居住。之前因为官司连累了他,还没来得及报答他,今日我打算去东京走一趟。希望各位头领把我的行李还我,如果不肯还,我杨志空手也得去。” 王伦笑着说:“既然制使不肯留下,我怎敢强行挽留你入伙。那就请安心住一晚,明天一早再走。” 杨志听了十分高兴。当天众人饮酒一直到二更才散去,各自回去休息。第二天一大早起来,王伦又摆酒为杨志送行。吃过早饭,众头领让一个小喽啰挑着昨晚杨志的担子,大家一起送他下山,到路口与杨志告别,还让小喽啰渡河,把杨志送到大路上。众人分别后,便各自回山寨了。从这以后,王伦才终于肯让林冲坐第四把交椅,朱贵坐第五把交椅。从此,五个好汉在梁山泊打家劫舍,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只说杨志走上大路,找了个庄客挑着担子,打发小喽啰回山寨去了。杨志取道前往东京,一路上免不了饥餐渴饮,夜宿晓行,没过几天,就来到了东京。有诗为证:

杨家清白传家的杨制使,耻于让自己陷入危机。怎知奸佞残害忠义之士,使得功名之事化为泡影。

杨志进了城,找了一家客店住下。庄客把担子交还给他,拿了些银两便回去了。杨志到店里放下行李,解下腰刀和朴刀,让店小二拿些碎银子去买了些酒肉来吃。过了几天,他请人到枢密院打点自己原来的差事,拿出担子里的金银财物,上下打点,想要重新补上殿司府制使的职位。把许多东西都花光了,才终于得到申文书,得以去拜见殿帅高太尉。来到厅前,高俅把杨志以前的任职文书都看了,大怒道:“你们十个制使去运花石纲,九个都回到京师交纳了,偏偏你把花石纲弄丢了,又不来自首,还逃跑了,这么长时间都捉拿不到。如今你又想谋差事,虽说你犯的罪已被赦免,但也难以再任用你。” 高俅把文书一笔批倒,把杨志赶出了殿司府。

杨志心情郁闷,回到客店,心里想着:“王伦劝我的话,也有道理。只因为我杨家清白的姓氏,我不肯让父母给我的身体染上污点。我本指望凭借一身本事,在边疆战场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也好给祖宗争口气,没想到又遭受这样的挫折!高太尉,你太狠毒了,如此刻薄待人!” 他心里烦恼了一阵,在客店里又住了几天,盘缠都花光了。杨志寻思着:“这可怎么办才好!如今只剩下祖上留下的这口宝刀,一直跟着我,现在事情紧急,没有办法,只能拿到街上去卖,换得千百贯钱钞,当作盘缠,好去别处安身。” 当天,杨志拿着宝刀,插上草标,到集市上去卖。他走到马行街内,站了两个时辰,却没有一个人来询问。一直站到晌午时分,他转到天汉州桥热闹的地方去卖。杨志刚站了没多久,就看见两边的人都跑到河下巷子里去躲。杨志一看,只见人们都乱哄哄地跑着,嘴里喊道:“快躲开,大虫来了!” 杨志心想:“真奇怪!这么繁华的城池,怎么会有大虫来?” 他当下站定脚看,只见远远地有一个黑凛凛的大汉,喝得半醉,一步一摇地撞了过来。杨志看那人,相貌十分丑陋。但见:

面目看起来仿佛是鬼,身材好像是人。那模样就像歪扭的怪树变成了人的躯体,臭秽的枯桩化作了腌臜的魑魅魍魉。浑身长满了像沙鱼皮一样粗糙的东西,从脑袋到脖子,全是拳曲的螺发。胸前是一片粗糙的皮肤,额头上有三道深深的皱纹。

原来这个人是京师有名的破落户泼皮,叫没毛大虫牛二,专门在街上撒泼、行凶、闹事,还惹了好几场官司,开封府都治不了他,因此满城的人看见他来了都躲开。话说牛二冲到杨志面前,伸手就把那口宝刀夺了过去,问道:“汉子,你这刀要卖多少钱?” 杨志说:“这是祖上留下的宝刀,要卖三千贯。” 牛二喝道:“什么破刀,要卖这么多钱!我三百文买一把,也能切肉、切豆腐。你的破刀有什么特别的,敢叫宝刀?” 杨志说:“我这可不是店里卖的白铁刀,这真的是宝刀。” 牛二问:“怎么就叫宝刀了?” 杨志说:“这宝刀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是吹毛即断;第三是杀人刀上不留血迹。” 牛二说:“你敢剁铜钱吗?” 杨志说:“你拿来,剁给你看。” 牛二便到州桥下的香椒铺里,讨了二十文当三钱,堆在一起,放在州桥的栏杆上,对杨志说:“汉子,你要是能把这些铜钱剁开,我就给你三千贯。” 这时,围观的人虽然不敢靠近,但都远远地围了过来。杨志说:“这有什么难的。” 他卷起衣袖,拿刀在手,看准了,只一刀,就把铜钱剁成了两半。众人都大声叫好。牛二说:“叫什么好!你说说第二件是什么?” 杨志说:“吹毛即断。把几根头发往刀口上一吹,就齐刷刷地断了。” 牛二说:“我不信。” 他自己从头上拔下一把头发,递给杨志:“你吹给我看看。” 杨志左手接过头发,对着刀口用力一吹,那头发都断成两段,纷纷飘落在地。众人又喝起彩来,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牛二又问:“第三件是什么?” 杨志说:“杀人刀上不留血迹。” 牛二问:“怎么个杀人刀上不留血迹法?” 杨志说:“把人一刀砍了,刀上不会留下血痕,就是因为这刀快。” 牛二说:“我不信!你拿刀去剁一个人给我看。” 杨志说:“在这京城之中,怎么敢杀人?你要是不信,拿条狗来,杀给你看。” 牛二说:“你说的是杀人,没说杀狗。” 杨志说:“你不买就算了,干嘛一直纠缠我!” 牛二说:“你把刀拿来我看看。” 杨志说:“你别没完没了!我又不是你能招惹的。” 牛二说:“你敢杀我?” 杨志说:“我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买卖不成仁义在,干嘛要杀你?” 牛二紧紧揪住杨志说:“老子就要买你这把刀。” 杨志说:“你要买,拿钱来。” 牛二说:“我没钱。” 杨志说:“你没钱,揪住我干嘛?” 牛二说:“我就要你这把刀。” 杨志说:“我不给你。” 牛二说:“你有种,剁我一刀。” 杨志大怒,一把将牛二推倒在地。牛二爬起来,又往杨志怀里钻。杨志喊道:“街坊邻舍都来作证。我杨志没有盘缠,才卖这口刀。这个泼皮硬要抢我的刀,还打我。” 街坊的人都怕牛二,谁也不敢上前劝阻。牛二喝道:“你说我打你,就算打死你又怎样!” 他一边说着,一边挥起右手,一拳朝杨志打来。杨志迅速躲开,拿着刀冲了进去,一时怒起,朝着牛二的额头猛刺一刀,牛二扑通一声倒在地上。杨志又冲上前去,在牛二的胸脯上连刺两刀,牛二血流满地,死在了地上。杨志大声喊道:“我杀了这个泼皮,怎么会连累你们!泼皮既然已经死了,你们都和我一起到官府去自首吧。” 街坊众人急忙围拢过来,跟着杨志,径直前往开封府自首。此时,府尹正在坐堂办公。杨志拿着刀,和地方上的邻舍众人,一同走上大堂,全部跪下,把刀放在面前。杨志禀报道:“小人原本是殿司制使,因为失陷了花石纲,被削去了官职,没有盘缠,只好在街边售卖这口刀。没想到遇到一个泼皮无赖牛二,他强行抢夺小人的刀,还用拳头打我,我一时愤怒,才将他杀死。这些邻舍都是证人。” 众人也纷纷为杨志作证,诉说了事情的经过。府尹说:“既然是自己前来自首,那就免去他进门时的责打。” 于是,让人取来一面长枷,将杨志枷了,又派了两名相官,带着仵作,监督着杨志和众邻舍等一干人犯,一同来到天汉州桥边,进行现场检验,并整理成文案。众邻舍都出具了供状,被保释回家,听候衙门传唤,在大堂上等候发落。杨志则被关进死囚牢里收押。但见:

被推进监狱内,拥入牢门之中。抬头能看到青面使者,转头便见到赤发鬼王。黄须的节级,准备好麻绳要吊起来拷打;黑面的押牢,安排好木匣里的牢锁镣铐。那杀威棒打下去,狱卒都能感到腰痛;囚人们看到那行刑的撒子角,便心惊胆战。别说死后才去见阎王,这里就如同真正的地狱一般。

且说杨志被押到死囚牢里,众多押牢的禁子和节级,听说杨志杀死了没毛大虫牛二,都觉得他是个好汉,很可怜他,不但不向他索要钱财,还好好地照顾他。天汉州桥下的众人,因为杨志除掉了街上的害人精,纷纷凑了些盘缠和银两,来给他送饭,还在上下打点,为他疏通关系。推司也觉得他是自首的好汉,又为东京街上除去了一害,而且牛二家也没有苦主,便把他的罪状改得轻了。经过多次审问,最终将他招供为一时斗殴杀伤,误伤人命。六十日的期限一到,当厅推司向府尹禀报,将杨志带出厅前,除去长枷,打了二十脊杖,叫来一个文墨匠人,在他脸上刺了两行金印,将他发配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那口宝刀,被官府没收入库。当厅押了公文,派了两个防送公人,不出意外,是张龙和赵虎,给杨志戴上七斤半重的铁叶子盘头护身枷。府尹吩咐两个公人,让他们监督押解上路。天汉州桥的那几个大户,凑了些银两钱物,等杨志到来,邀请两个公人一起到酒店里吃了些酒食,拿出银两送给两位防送公人,说道:“念在杨志是个好汉,为百姓除害。如今他去北京路途中,还望二位多多关照,好好照看他。” 张龙、赵虎说:“我们两个也知道他是好汉,不用你们众位交代,请放心。” 杨志谢过众人。剩下多出来的银两,都送给杨志当作盘缠,众人便各自散去了。

话说杨志和两个公人来到原来住的客店里,结清了房钱和饭钱,取了原本寄存的衣服行李,安排了些酒食,请两个公人吃了一顿,又找了医士,买了几个治疗杖疮的膏药,贴在棒疮上,便和两个公人上路了,三人朝着北京进发。一路上,他们经过五里单牌、十里双牌,逢州过县,杨志不时买些酒肉,请张龙、赵虎吃。三人在途中,晚上住在旅馆,白天在驿道上赶路,没过几天,就来到了北京,进了城,找了一家客店住下。原来,北京大名府留守司,上马能管军队,下马能管百姓,权势极大。那留守名叫梁中书,讳世杰,他是东京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当日是二月初九日,留守升堂办公,两个公人押解杨志来到留守司厅前,呈上开封府的公文。梁中书看了,他原本在东京时就曾认得杨志,当下一见,详细询问事情的缘由。杨志便把高太尉不容他恢复职位,自己用尽钱财,卖刀求生,因而杀死牛二的实情,从头到尾一一如实禀告。梁中书听了,十分高兴,当即在厅前打开了杨志的枷锁,把他留在厅前听候差遣。押了批文,让两个公人回东京去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只说杨志在梁中书府中,早晚都殷勤做事,听候使唤。梁中书见他勤勉谨慎,有心要提拔他,想让他做个军中副牌,每月支取一份俸禄。但又担心众人不服,于是传下号令,让军政司通知大小诸将人员,第二天都要到东郭门教场中去演练武艺、比试高低。当晚,梁中书把杨志叫到厅前。梁中书说:“我有心提拔你做军中副牌,每月给你一份俸禄,只是不知道你的武艺怎么样?” 杨志禀报道:“小人曾应过武举,还担任过殿司府制使的职务,这十八般武艺,从小就开始学习。今日承蒙恩相提拔,就像拨云见日一样。杨志若能得到这个机会,定当效犬马之劳,以报答您的恩情。” 梁中书十分高兴,赐给他一副衣甲。当晚,平安无事。有诗为证:

杨志是英雄伟丈夫,在集市卖刀时杀了歹徒。却被发配到幽燕之地,在演武场中无人能敌。第二天清晨,正是二月中旬,风和日暖。梁中书吃过早饭,带着杨志上马,前呼后拥,往东郭门而去。到了教场中,大小军卒和许多官员前来迎接,梁中书在演武厅前下马。来到厅上,在正面摆下一把浑银交椅,梁中书坐下。左右两边整齐地排列着两行官员:有指挥使、团练使、正制使、统领使、牙将、校尉、副牌军。前后周围,威风凛凛地站着百员将校。正将台上,站着两个都监:一个叫李天王李成,一个叫闻大刀闻达。二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统领着许多军马,他们一齐来到梁中书面前,高呼三声喏。这时,将台上竖起一面黄旗。将台两边,左右排列着三五十对金鼓手,一齐擂起鼓来,吹奏了三通画角,又擂了三通战鼓,教场里面顿时一片肃静,没有人敢高声喧哗。接着,将台上又竖起一面净平旗,前后五军一齐整顿队伍,十分整齐。将台上把一面引军红旗挥动,只听鼓声响处,五百军兵列成两阵,军士们各自手持器械。将台上又把白旗挥动,两阵马军整齐地站在面前,各自勒住马匹。

梁中书传下命令,叫副牌军周谨上前听令。右阵里的周谨听到呼唤,跃马来到厅前,跳下马,插好枪,声音洪亮地行了个大喏。梁中书说:“让副牌军施展一下自己的武艺。” 周谨领了将令,绰起长枪,上马在演武厅前,一会儿向左盘旋,一会儿向右盘旋,把手中的枪使了几路,众人纷纷叫好。梁中书说:“叫从东京调过来的军健杨志。” 杨志走到厅前,大声唱了个喏。梁中书说:“杨志,我知道你原本是东京殿司府制使军官,犯罪被发配到这里。如今盗贼猖獗,正是国家用人之际,你敢和周谨比试武艺高低吗?如果你赢了,就提拔你担任相应的职务。” 杨志说:“若蒙恩相差遣,小人怎敢违抗钧旨。” 梁中书让人取来一匹战马,让甲仗库的随行官吏准备好军器,让杨志披挂上马,与周谨比试。杨志到厅后,把昨晚赐的衣甲穿上,束扎停当,戴上头盔,带上弓箭、腰刀,手拿长枪,上马从厅后跑了出来。梁中书看了说:“让杨志和周谨先比枪。” 周谨先恼怒地说:“这个贼配军,竟敢来和我比枪!” 却不知这一下惹恼了杨志这个好汉,要与周谨一较高下。

若不是杨志来与周谨比试,杨志也不会在万马丛中声名远扬,在千军队里夺得头功。这一番比试,直接导致他大斧横担奔赴水浒,钢枪斜挎踏上梁山。究竟杨志与周谨比试会引出什么人来,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