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

诗曰:

内心安稳,茅屋也显得安稳;性情淡定,菜羹也散发着香气。

世态炎凉淡薄才好,人情平淡才能长久。

依靠他人成就事业,避难途中遇见豪强。

日后在梁山泊,声名传遍四海。

话说宋江告别差拨,走出抄事房,来到点视厅上。只见那节级搬了条凳子,坐在厅前,大声喝道:“哪个是新发配来的囚徒?” 牌头指着宋江说:“就是他。” 那节级立刻骂道:“你这又矮又黑的家伙!仗着谁的势力,连惯例的钱都不送给我?” 宋江说道:“人情这东西,讲究的是你情我愿。你怎么能强行索取钱财,如此小家子气!” 周围看热闹的人听了,都暗自为宋江捏了把汗。那节级大怒,骂道:“你这贼配军,竟敢如此无礼,还敢说我小家子气!来人,把他背起来,先打这厮一百讯棍!” 两边营里的人,都和宋江关系不错,听说要打宋江,一哄而散,只剩下那节级和宋江。那节级见众人都走了,心里越发恼怒,拿起讯棍,就朝着宋江冲过来。宋江说道:“节级,你凭什么打我,我犯了什么罪?” 那节级大喝道:“你这贼配军,在我手里,轻咳一声都是罪过!” 宋江说:“就算你要找我茬,也不至于这么不计后果,我还罪不至死吧。” 那节级愤怒地说:“你说不该死,我要结果你也不费吹灰之力,就像打死一只苍蝇。” 宋江冷笑着说:“要是因为没送那点惯例钱就该死,那和梁山泊吴用军师有交情的人,又该如何处置?” 那节级听了这话,慌忙扔掉手中的讯棍,问道:“你说什么?” 宋江又回答道:“我说的是和军师吴用有交情的人,你问我做什么?” 那节级慌了手脚,拉住宋江问道:“足下高姓大名?你究竟是谁?从哪里听来的这话?” 宋江笑着说:“小可正是山东郓城县的宋江。” 那节级听了,大吃一惊,连忙作揖,说道:“原来兄长就是及时雨宋公明。” 宋江说:“不值一提。” 那节级接着说:“兄长,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也不便行礼。我们一起到城里去叙叙旧,请兄长移步。” 宋江说:“好。节级稍等,容我锁好房门就来。”

宋江急忙回到房里,取出吴用的书信,带上银两,锁好房门,吩咐牌头帮忙看管,然后和那节级离开牢城营,来到江州城里。他们走进一家临街的酒肆,在楼上找了个位置坐下。那节级问道:“兄长在哪里见到吴学究的?” 宋江从怀中取出书信,递给那节级。那节级拆开信封,从头到尾读了一遍,然后藏进袖中,起身对着宋江便拜。宋江连忙回礼道:“刚才言语多有冲撞,还请别见怪!” 那节级说:“小弟只听说有个姓宋的被发配到牢城营。往常发配来的犯人,惯例都要送五两银子。这次都过了十几天了还没送来,今天正好有空,所以下来讨要,没想到是仁兄。刚才在营里,言语上多有冒犯,还望恕罪。” 宋江说:“差拨也常跟我提起您的大名。我一直有心结识您,只是不知道您的住处,也没机会进城,所以特地等您下来,想和您见上一面,这才耽搁了这么久。不是舍不得那五两银子,而是想着您肯定会亲自来,所以故意拖延。今天有幸相见,也算遂了我平生的心愿。”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吴用推荐的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院长戴宗。在当时宋朝,金陵一带的节级都被称呼为 “家长”,湖南一带的节级都被称呼为 “院长”。这戴院长有一种惊人的道术:每当外出传递紧急军情时,他把两个甲马拴在两条腿上,施展神行法,一天能行五百里;要是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一天就能行八百里。因此,人们都称他为神行太保戴宗。再看看他的长相如何?但见:

脸庞宽阔,嘴唇方正,眼神突出,身材瘦长且清秀。黑色的纱巾旁点缀着翠绿的花朵。黄旗上写着 “令” 字,红色的串饰映照着宣牌。两只脚能日行千里路,罗衫常常沾染尘埃。行程八百去了又能回来。真是神行太保,院长戴宗有奇才。

当下,戴院长和宋公明说完彼此的来意,两人都十分高兴。他们坐在阁子里,叫来卖酒的,让他安排酒果、菜肴、蔬菜等,就在酒楼上喝起酒来。宋江讲述了一路上遇到许多好汉以及众人相聚的事情。戴宗也坦诚地把自己和吴用交往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宋江。两人正说到知心处,才喝了两杯酒,就听到楼下喧闹起来。店小二连忙走进阁子,对戴宗说道:“这个人,恐怕只有院长能劝住他,麻烦院长去调解一下吧。” 戴宗问道:“在楼下闹事的是谁?” 店小二说:“就是平常总和院长在一起的那个铁牛李大哥,他在下面找店家借钱。” 戴宗笑着说:“又是这家伙在下面无理取闹,我还以为是谁呢。兄长稍坐,我去把这家伙叫上来。” 戴宗起身下楼,不一会儿就带着那个人上了楼。宋江一看,吃了一惊。只见这个人长得:一身粗肉像黑熊一般,遍体顽皮好似铁牛。赤黄色的眉毛交叉如一字,双眼布满赤丝。怒发如同铁刷,狰狞的模样好似狻猊。仿佛天蓬恶煞走下云梯。这正是李逵,勇猛强悍,人称铁牛儿。

宋江见到这个人,便问戴宗:“院长,这位大哥是谁?” 戴宗说:“这是我身边牢里的一个小牢子,姓李名逵,祖籍是沂州沂水县百丈村人。他还有个外号,叫黑旋风李逵。他家乡的人都叫他李铁牛。因为打死了人,逃了出来,虽然遇到赦免,却流落到江州,一直没能还乡。他酒品不好,很多人都怕他。他能使两把板斧,还会拳棍。现在在牢里当差。” 李逵看着宋江,问戴宗:“哥哥,这黑汉子是谁?” 戴宗笑着对宋江说:“押司,你看这家伙多粗鲁,一点都不懂规矩!” 李逵说:“我问大哥,怎么就粗鲁了?” 戴宗说:“兄弟,你应该问‘这位官人是谁’才对,你却问‘这黑汉子是谁’,这不是粗鲁是什么?我跟你说,这位仁兄就是你平常一直想去投奔的义士哥哥。” 李逵说:“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 戴宗喝道:“哼!你这家伙竟敢如此犯上,直呼其名,一点都不知道尊卑!还不快下拜,要等到什么时候!” 李逵说:“要是真的是宋公明,我就下拜;要是个不相干的人,我拜个什么劲。节级哥哥你可别骗我让我拜了,到时候又笑话我。” 宋江便说:“我正是山东黑宋江。” 李逵拍手叫道:“我的爷!你怎么不早说,也让铁牛高兴高兴!” 说着,翻身便拜。宋江连忙回礼,说道:“壮士大哥请坐。” 戴宗说:“兄弟,你过来坐在我旁边一起吃酒。” 李逵说:“小杯子喝着不过瘾,换个大碗来筛酒。” 宋江便问:“刚才大哥为什么在楼下发火?” 李逵说:“我有一锭大银,换了十两小银花了。现在想跟这店家借十两银子,把大银赎回来,然后还给他,我自己也有点钱用。可这可恶的店家不肯借给我,我正打算和他干一架,把他家砸个粉碎,结果被大哥叫了上来。” 宋江问:“只用十两银子去赎,还要利息吗?” 李逵说:“利息我已经准备好了,只要十两本钱去赎就行。” 宋江听了,便从身边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递给李逵,说:“大哥,你拿去赎银子用吧。” 戴宗刚想阻拦,宋江已经把银子递出去了。李逵接过银子,说道:“太好了!两位哥哥就在这里等我一会儿。我赎了银子就回来还,然后和宋哥哥去城外喝碗酒。” 宋江说:“先坐一会儿,喝几碗酒再去。” 李逵说:“我去去就回。” 说着,推开帘子,下楼去了。戴宗说:“兄长,你不该把这银子借给他。刚才小弟正想阻拦,兄长已经把银子给他了。” 宋江问:“为什么这么说,尊兄?” 戴宗说:“这家伙虽然耿直,但是贪酒好赌。他什么时候有过一锭大银去换小银了!兄长这银子被他骗去了。他急急忙忙出门,肯定是去赌博。要是赢了,还能把银子送回来;要是输了,到哪里去弄这十两银子还给兄长。到时候我这面子上也不好看。” 宋江笑着说:“院长尊兄,不必见外。这点银子,不值一提,就让他拿去赌输吧。要是他还需要用,我再送些给他。我看这人倒是个忠直的汉子。” 戴宗说:“这家伙本事是有的,就是心粗胆大,不太好管束。在江州牢里,他一喝醉了,不欺负犯人,专打那些强壮的牢子。我也被他连累得够呛。他就爱路见不平,打那些强横的人,所以江州满城的人都怕他。” 有诗为证:

天性生来就太过粗野,江州人都称他为李凶徒。

日后他大展屠龙本领,才知道他是人间大丈夫。

宋江说:“我们再喝两杯,然后去城外逛逛。” 戴宗说:“小弟也差点忘了,和兄长去看看江景。” 宋江说:“我也正想看看江州的景致,如此甚好。”

且说宋江和戴宗在酒楼上继续饮酒,这边李逵拿到宋江给的十两银子,心里琢磨着:“宋江哥哥真是难得,和我并无深交,就肯借我十两银子,果然是仗义疏财,名不虚传。我来到这里,只恨这几天赌钱输得精光,没钱请他吃顿好的,实在没面子。如今有了这十两银子,不如拿去赌一赌,要是能赢些钱回来,也好请哥哥吃顿饭,尽尽地主之谊。” 当下,李逵匆匆跑出城外,来到小张乙的赌房。他一进赌房,就把这十两银子 “啪” 的一声扔在地上,大声喊道:“把头钱拿过来,我要赌!” 小张乙知道李逵平日里赌钱豪爽,便说道:“大哥,先别急着赌这一把,下一把再轮到你。” 李逵却说:“我就要先赌这一把。” 小张乙又说:“那你可以先押个旁注。” 李逵不耐烦地说:“我不押旁注,就要赌这一注,五两银子做一注。” 有几个也想下注的人,刚要动手,李逵却一把夺过头钱,大声问道:“我跟谁赌?” 小张乙说:“那就跟我赌五两银子。” 李逵大喊一声,“咯哒” 一声,掷出一个叉,小张乙立刻把银子收了过去。李逵叫道:“我的银子可是十两!” 小张乙说:“你再跟我赌五两,要是赢了,就把这锭银子还你。” 李逵又拿起头钱,喊道:“快!”“咯哒” 一声,又掷出一个叉。小张乙笑着说:“我劝你别抢着先赌,先歇一把,你偏不听。这下可好,一连掷出两个叉。” 李逵说:“这银子是别人的。” 小张乙说:“管它是谁的,输了就是输了!你既然输了,还说什么!” 李逵说:“没办法,先借我一借,明天就还给你。” 小张乙说:“别废话!自古赌钱场上不认父子,你明明输了,怎么还耍赖!” 李逵把布衫撩到身前,大声喝道:“你们到底还不还我银子?” 小张乙说:“李大哥,你平时赌钱最是豪爽,今天怎么这么没出息?” 李逵也不搭理他,伸手就从地上把银子抓起来,又抢了别人赌桌上的十来两银子,一股脑儿地塞进布衫兜里,瞪着眼睛说道:“老爷我平时赌钱豪爽,今天就不豪爽一回了!” 小张乙急忙上前去夺,却被李逵轻轻一推,摔了个跟头。其他十二三个赌徒见状,一起围上来,想要夺回银子,李逵左挡右推,指东打西,把这伙人打得东倒西歪,四处躲避。李逵打完人,径直走到门前。看门的问道:“大郎,你要去哪儿?” 李逵一把将他提起来,扔到一边,一脚踢开大门,扬长而去。那伙人在后面紧追不舍,都在门口喊道:“李大哥,你太不讲理了,把我们大家的银子都抢走了!” 他们只敢在门口叫嚷,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去讨要。李逵正走着,突然感觉背后有人一把抓住他的肩膀,大声喝道:“你这家伙怎么抢别人的财物?” 李逵嘴里应道:“关你什么事!” 转过头一看,原来是戴宗,戴宗身后还站着宋江。李逵见了,满脸羞愧,说道:“哥哥,别怪我!铁牛我平时赌钱向来豪爽,今天没想到输了哥哥的银子,又没钱请哥哥吃饭,一着急,就做出这种不仗义的事来。” 宋江听了,哈哈大笑道:“贤弟要是需要银子用,尽管找我要。今天既然是明明白白输给他了,就赶紧把银子还给他。” 李逵没办法,只好从布衫兜里把银子掏出来,都递给宋江。宋江把小张乙叫过来,把银子都还给了他。小张乙接过银子,说道:“二位官人,小人只拿自己的那份。这十两银子虽然是李大哥两局输给我的,但现在小人情愿不要了,省得结下冤仇。” 宋江说:“你只管拿着,别往心里去。” 小张乙哪里肯收。宋江便问:“他没打伤你们吧?” 小张乙说:“讨头钱的、捡钱的,还有看门的,都被他打倒在里面了。” 宋江说:“既然这样,这些银子就当给你们养伤了。我保证他以后不会再来闹事,你放心吧。” 小张乙这才收下银子,拜谢之后离开了。宋江说:“我们和李大哥去喝几杯吧。” 戴宗说:“前面靠江的地方有个琵琶亭酒馆,那是唐朝白乐天留下的古迹。我们去亭上喝几杯,顺便欣赏江景。” 有诗为证:

白傅高风世莫加,画船秋水听琵琶。

欲舒老眼求陈迹,孤鹜齐飞带落霞。

宋江说:“那我们在城里买点酒菜带过去吧。” 戴宗说:“不用,那亭上就有人卖酒。” 宋江说:“这样更好。” 于是,三人朝着琵琶亭走去。到了琵琶亭一看,亭子一边靠着浔阳江,另一边是店主的房屋。琵琶亭上摆放着十几副桌椅。戴宗挑了一副干净的桌椅,让宋江坐在首位,自己坐在对面,旁边紧挨着李逵。三人坐定后,便叫酒保摆上蔬菜水果、海鲜下酒菜之类的。酒保拿来两樽玉壶春酒,这可是江州有名的上等好酒,打开泥封,酒香四溢。宋江放眼望去,欣赏着江上的景色,只见:

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耸立,翠绿欲滴;江边的江水翻滚着银色的浪花。隐隐约约的沙滩上,飞起几行鸥鹭;悠悠的江湾里,划回几只渔船。红蓼滩头,白发渔翁垂钩钓鱼;黄芦岸口,扎着青色发髻的牧童骑着牛放牧。如雪的浪涛拍打着长空,凉爽的微风轻轻拂过水面。紫霄峰高耸入云,与苍穹相接;琵琶亭临靠着江岸。四周空旷开阔,八面玲珑。栏杆的影子倒映在如玻璃般的江水中,窗外的光线仿佛浮动的玉璧。昔日白居易声名远扬,当年江州司马白居易在此留下了许多伤感的故事。

三人坐下后,李逵马上说道:“拿大碗来筛酒,小杯子喝着不过瘾。” 戴宗喝道:“兄弟,别咋咋呼呼的,只管喝酒就行。” 宋江吩咐酒保道:“我们两个面前放两只小酒杯,给这位大哥面前放个大碗。” 酒保答应着下去,拿来一只大碗,放在李逵面前,一边筛酒,一边摆上菜肴。李逵笑着说:“宋哥哥真是了解我!大家说的没错,能结拜这样的哥哥,真是值了!”

酒保斟酒,一连筛了五七遍。宋江因为结识了戴宗和李逵,心情格外舒畅,喝了几杯后,忽然想喝点鱼辣汤解酒,便问戴宗:“这里有新鲜的鱼吗?” 戴宗笑着说:“兄长,你没看见满江都是渔船吗?这里可是鱼米之乡,怎么会没有鲜鱼!” 宋江说:“来些辣鱼汤解酒最好不过了。” 戴宗便叫来酒保,让他做三份加辣的红白鱼汤。不一会儿,汤就做好送来了。宋江看着鱼汤说:“美食还得配上美器。虽说这只是个普通的酒肆,但是餐具却如此整齐。” 说着,拿起筷子,招呼戴宗和李逵一起吃,自己也吃了些鱼,喝了几口汤汁。李逵可不用筷子,直接伸手到碗里抓起鱼来,连骨头一起嚼着吃了。宋江看着,忍不住笑了起来,又喝了两口汤汁,就放下筷子不吃了。戴宗说:“兄长,这鱼肯定是腌过的,不合您的口味。” 宋江说:“我酒后就爱喝点鲜鱼汤。这鱼确实不太新鲜。” 戴宗应道:“我也觉得不好吃,是腌过的,没法吃。” 李逵吃完自己碗里的鱼,说道:“两位哥哥都不吃,我帮你们吃了。” 说着,伸手就把宋江碗里的鱼捞过去吃了,又把戴宗碗里的也捞了过去,吃得汤汁四溅,洒了一桌子。宋江见李逵把三碗鱼汤连骨头都吃了,便叫来酒保吩咐道:“我这位大哥想必是饿坏了。你去切二斤大块的肉来给他吃,一会儿一起结账。” 酒保说:“小店只卖羊肉,没有牛肉。肥羊倒是有很多。” 李逵一听,立刻把碗里的鱼汁朝着酒保脸上泼去,酒保顿时被淋了一身。戴宗喝道:“你又发什么疯?” 李逵说:“这可恶的家伙,竟敢欺负我只吃牛肉,不卖羊肉给我!” 酒保委屈地说:“我就问一句,也没多说什么呀!” 宋江说:“你只管去切肉来,钱我会付的。” 酒保忍气吞声,切了二斤羊肉,装成一盘端上来,放在桌子上。李逵见了,也不谦让,伸手抓过肉来,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转眼间,二斤羊肉就被他吃得一干二净。宋江看着,赞叹道:“好一个壮士,真是条好汉!” 李逵说:“宋大哥最懂我,吃肉可比吃鱼过瘾多了!”戴宗叫来酒保问道:“刚才的鱼汤,餐具倒是挺整齐的,可鱼却是腌过的,不好吃。有没有新鲜的鱼,再做些辣汤给我这位官人解酒。” 酒保回答道:“不敢瞒院长,这鱼确实是昨天的。今天的活鱼还在船上,鱼牙主人没来,我们不敢擅自卖,所以没有新鲜的鱼。” 李逵一听,跳起来说:“我自己去弄两条活鱼来给哥哥吃。” 戴宗说:“你别去,让酒保去买几条回来就行。” 李逵说:“那些打鱼的,不敢不给我,有什么难的!” 戴宗拦也拦不住,李逵一溜烟跑了出去。戴宗对宋江说:“兄长,别怪小弟带这么个人来和你见面,他一点规矩都没有,真是丢人!” 宋江说:“他本性如此,怎么能让他改呢?我反倒欣赏他的直率坦诚。” 两人便在琵琶亭上一边谈笑,一边取乐。诗曰:

湓内烟景出尘寰,江上峰峦拥髻鬟。

明月琵琶人不见,黄芦苦竹暮潮还。

再说李逵跑到江边一看,只见渔船一字排开,大约有**十只,都系在绿杨树下。船上的渔夫,有的斜靠在船尾睡觉,有的在船头结网,还有的在水里洗澡。此时正是五月中旬,一轮红日渐渐西沉,却还不见鱼牙主人来开舱卖鱼。李逵走到船边,大声喝道:“你们船上的活鱼,拿两条给我。” 渔夫们回答道:“我们还没等到鱼牙主人来,不敢开舱。你看那些商贩都在岸上等着呢。” 李逵说:“等什么鸟主人!先拿两条鱼给我。” 渔夫们又说:“还没烧纸钱祭神,怎么敢开舱?哪能先把鱼给你!” 李逵见众人不肯给他鱼,便跳上一只船。渔夫们哪里拦得住他。李逵不懂船上的规矩,一上船就把竹笆篾往上一掀,岸上的渔夫们见状,大喊:“完了!” 李逵伸手到船舱底部乱摸,哪里有一条鱼在里面。原来,这大江里的渔船,船尾开了半截大口子,让江水进出,用来养着活鱼,再用竹笆篾拦住,这样船舱里就有活水流动,能养放活鱼,所以江州才有这么多新鲜的鱼。李逵不懂这些,先把竹笆篾掀起来,那一舱活鱼一下子都顺着江水游走了。李逵又跳到旁边的船上,去拔竹笆篾。那七八十个渔夫见状,纷纷跳上船,拿起竹篙来打李逵。李逵顿时大怒,火冒三丈,他脱下布衫,里面只穿着一条棋子布做的短裤,见乱竹篙打过来,两只手一伸,早抢了五六条在手里,像扭葱一样,把竹篙都扭断了。渔夫们见了,都大吃一惊,赶忙解开缆绳,把船撑开,远远地躲开了。李逵怒火未消,赤条条地拿着两截断竹篙,上岸追赶着打那些商贩,商贩们吓得纷纷挑起担子,四散奔逃。

正当李逵在江边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只见一个人从小路上匆匆赶来。众人见了,连忙喊道:“主人来了!这个黑大汉在这里抢鱼,把渔船都赶跑了!” 那人问道:“什么黑大汉,竟敢如此放肆无礼?” 众人用手指着说:“那家伙还在岸边找人打架呢!” 那人快步冲过去,大声喝道:“你这小子,吃了豹子胆、老虎心吗?竟敢来搅乱老爷我的买卖!” 李逵抬眼望去,只见此人身高六尺五六,年龄在三十二三岁左右,三缕黑须遮住嘴巴,头上裹着一顶青纱万字巾,巾上露出一点醒目的红色,上身穿着一件白布衫,腰间系着一条绢搭膊,下身穿着青白相间的多耳麻鞋,手里还提着一杆行秤。这人本来是来卖鱼的,看到李逵在那里横冲直撞地打人,便把秤递给旁边的商贩,快步走上前,大声喝道:“你这小子要打谁!” 李逵二话不说,抡起竹篙就朝着那人打去。那人迅速一闪身,冲上前去,一把夺过竹篙,李逵见状,伸手就揪住那人的头发。那人急忙弯腰,想用下盘的功夫摔倒李逵,可哪里敌得过李逵那水牛般的力气,被李逵一把推开,根本靠近不了他。那人不甘心,朝着李逵的肋下连打几拳,李逵却根本没把这当回事。那人又飞起一脚踢来,李逵顺势一把将他的头按下去,然后举起自己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像擂鼓一样朝着那人的脊梁骨猛砸。那人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

李逵正打得起劲,突然感觉背后有一个人猛地抱住他的腰,另一个人则上来抓住他的手,大声喊道:“使不得!使不得!” 李逵回头一看,原来是宋江和戴宗。李逵这才松开手,那人趁机像一阵烟似的跑掉了。戴宗埋怨李逵道:“我让你别来讨鱼,你偏不听,又在这里和人打架。要是一拳把人打死了,你不得去偿命坐牢吗!” 李逵满不在乎地回答道:“你怕我连累你啊?我要是打死了人,我自己去承担!” 宋江连忙说道:“兄弟,别吵了,别坏了咱们的义气。快把布衫拿上,去喝酒吧。” 李逵走到柳树根旁,捡起布衫搭在胳膊上,跟着宋江和戴宗就要离开。他们还没走出十几步,就听到背后有人叫骂道:“黑杀才!今天非要和你分个输赢!” 李逵转过头一看,只见刚才那个人已经脱得赤条条的,只系着一条水裤,露出一身雪白的肌肤,头上的巾帻也摘掉了,露出头顶那一点醒目的红色,他独自在江边,用竹篙撑着一只渔船快速赶来,嘴里还大骂道:“千刀万剐的黑杀才!老爷我要是怕你,就不算好汉,跑了的就不是好男儿!” 李逵听了,顿时怒火中烧,大吼一声,扔下布衫,转身就朝那人冲过去。那人见状,把船稍微往岸边靠了靠,用一只手把竹篙撑在岸边稳住船身,嘴里不停地叫骂着。李逵也骂道:“有种你就上岸来!” 那人听了,用竹篙朝着李逵的腿上猛地一戳,这一下彻底激怒了李逵,他 “嗖” 的一声跳到了船上。说时迟那时快,那人就是故意要引李逵上船,见李逵上船,立刻用竹篙往岸边一点,双脚用力一蹬,那只渔船就像狂风中飘落的败叶,箭一般朝着江心冲了出去。李逵虽然也识得水性,但水平并不高,此时他顿时慌了手脚。那人也不再叫骂,扔掉竹篙,喊道:“来吧!今天非要和你分出个高低!” 说着,一把抓住李逵的胳膊,说道:“先不和你打架,先让你喝几口水!” 说完,两只脚用力一晃,船底瞬间朝天,两个好汉 “扑通” 一声,都翻进了江里。宋江和戴宗急忙跑到岸边,只见那只船已经翻在了江里,他们只能在岸上干着急。江岸边很快就聚集了三五百人,都在柳阴树下围观,大家纷纷议论道:“这黑大汉这次可算是栽了,就算能保住性命,也得喝一肚子水。” 宋江和戴宗在岸边看着,只见江面上水花四溅,那人一会儿把李逵提起来,一会儿又把他按下去。两个人在江心的清波碧浪中,一个浑身黑肉,一个遍体雪白,他们扭打在一起,难解难分。江岸上那三五百人看得目不转睛,不停地喝彩。要说这两个好汉的模样,真可谓是:一个是沂水县成精的怪物,一个是小孤山作怪的妖魔。一个肌肤如酥团结成,一个皮肉似炭屑凑成。一个肤色像水的颜色,一个体质像金属的质地。那个像三冬的瑞雪层层铺就,这个似半夜的阴云轻轻笼罩。一个好似马灵官白蛇托生,一个如同赵元帅黑虎投胎。这个像经过万锤打造的银人,那个似经过千火炼成的铁汉。一个宛如五台山的银牙白象,一个好似九曲河的铁甲老龙。这个如漆布包裹的罗汉显神通,那个似玉碾雕琢的金刚施勇猛。一个在水中盘旋许久,汗流浃背,浑身迸溅出如珍珠般的水珠;一个与对方揪扯多时,水浸全身,仿佛倾倒出墨汁。那个像华光藏教主,在碧波深处显现出自己的身形;这个似黑煞天神,在雪浪堆中露出狰狞面目。正是玉龙搅暗天边的太阳,黑鬼掀翻水底的天空。

当时宋江和戴宗看到李逵被那人在水里揪住,一会儿浸得眼冒金星,一会儿又被提起来,再按下去,不知道被淹了多少次。宋江见李逵吃了大亏,便让戴宗赶紧找人去救。戴宗问周围的人:“这个白大汉是谁?” 有认识的人回答道:“这个好汉就是本地卖鱼的主人,叫张顺。” 宋江听了,猛地反应过来,说道:“莫不是绰号浪里白跳的张顺?” 众人纷纷说道:“正是,正是!” 宋江对戴宗说道:“我在牢营里有他哥哥张横的家书。” 戴宗听了,便朝着岸边高声喊道:“张二哥,别动手,你哥哥张横的家书在这里。这个黑大汉是我们的兄弟,你就饶了他,上岸来说话。” 张顺在江心里听到是戴宗叫他,因为平常就认识,便稍微松了手,很快游到岸边,爬上岸来,对着戴宗作了个揖,说道:“院长,别怪小人无礼!” 戴宗说道:“你看在我的面子上,先把我这兄弟救上来,然后我让你见一个人。” 张顺听了,再次跳进水里,朝着李逵游去。此时李逵正在江里手忙脚乱地挣扎,张顺很快就游到他身边,一把抓住李逵的一只手,自己用两条腿踩着水浪,就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江水只浸到他的肚皮,刚刚没过肚脐,他空出一只手,硬是把李逵托上了岸。江边围观的人都大声喝彩。宋江看得目瞪口呆。张顺和李逵都上了岸,各自爬了起来。戴宗见李逵气喘吁吁,嘴里直吐白水。戴宗说道:“大家都到琵琶亭上去说话吧。”

张顺找了件布衫穿上,李逵也穿上布衫,四个人再次来到琵琶亭上坐下。戴宗便对张顺说道:“二哥,你认识我吗?” 张顺说道:“小人自然认识院长,只是一直没机会拜见。” 戴宗指着李逵问张顺:“你平常认识他吗?今天他可冲撞了你。” 张顺说道:“小人怎么会不认识李大哥,只是之前没交过手。” 李逵说道:“你也把我淹得够呛了。” 张顺说道:“你也把我打得够狠了。” 李逵说道:“那咱们就两清了。” 戴宗说道:“你们两个从今往后可就是至交的兄弟了。常言说:不打不相识。” 李逵说道:“你以后在路上可别撞着我。” 张顺笑着说道:“我就在水里等着你。” 四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互相作了个不太正式的揖。戴宗指着宋江对张顺说道:“二哥,你认识这位兄长吗?” 张顺看了看,说道:“小人不认识,在这里也没见过。” 李逵一下子跳起来,说道:“这位哥哥就是黑宋江。” 张顺惊讶地问道:“莫非是山东及时雨郓城的宋押司?” 戴宗说道:“正是公明哥哥。” 张顺听了,立刻跪地叩拜,说道:“久闻大名,没想到今天能见到。经常听江湖上往来的人说兄长品德高尚,扶危济困,仗义疏财。” 宋江连忙回答道:“我不过是个小人物,不值一提!前些日子,我在揭阳岭下混江龙李俊家里住了几天。后来在浔阳江上,因为和穆弘相遇,结识了你的哥哥张横,他写了一封家书让我带给你,我放在牢营里了,没带在身上。今天我和戴院长还有李大哥来这琵琶亭喝酒,顺便欣赏江景。我偶然间酒后想喝点鲜鱼汤解酒,可他非要来讨鱼,我们两个拦都拦不住。只听到江岸上吵吵嚷嚷,叫酒保一看,说是‘黑大汉和人打架’。我们两个急忙跑过来劝解,没想到能和壮士你相遇。今天能遇到你们三位,真是天意啊!大家一起坐下来,喝几杯吧。” 说完,宋江又叫酒保重新摆好杯盘,准备菜肴。张顺说道:“既然哥哥喜欢吃鲜鱼,兄弟我去弄几尾来。” 宋江说道:“那太好了。该给多少钱,我照给。” 张顺说道:“既然能遇到仁兄,这就是缘分。哥哥何必这么见外,还提什么钱!” 李逵说道:“我和你一起去讨鱼。” 戴宗喝道:“你又来了!你还没喝够水吗!” 张顺笑着拉住李逵的手,说道:“这次我和你一起去讨鱼,看看别人能把我们怎么样。” 两个人下了琵琶亭,来到江边。张顺轻轻吹了一声口哨,只见江面上的渔船都纷纷朝着岸边靠拢。张顺问道:“哪个船里有金色鲤鱼?” 只听这个说:“我船里有。” 那个说:“我船里也有。” 不一会儿,就凑拢了十几尾金色鲤鱼。张顺挑了四尾最大的,用柳条穿起来,先让李逵拿回到亭上准备着。张顺自己清点了商贩的鱼货,又吩咐小牙子去用秤卖鱼。安排好这些后,张顺这才回到琵琶亭上陪侍宋江。宋江感激地说道:“不用这么多,给我一尾就足够了。” 张顺回答道:“这不过是些小东西,不值一提。兄长要是吃不完,带回到住处还能下饭。” 四个人按年龄排序,李逵年纪大些,坐在第三位,张顺坐在第四位。他们又叫酒保拿来两樽玉壶春上等好酒,还有一些海鲜、下酒的果品之类。四个人正喝着酒,张顺吩咐酒保,把一尾鱼做成辣汤,另一尾用酒蒸了,还让酒保把鱼切成鱼片。四个人一边喝酒,一边各自讲述着自己的经历。正说得投入的时候,只见一个年轻女子走了过来,这女子年方二八,穿着一身纱衣,走到跟前,恭恭敬敬地行了四个万福礼。宋江看了看这个女子,只见她:

肌肤如同冰玉般晶莹剔透,面容粉嫩,胸脯饱满。杏脸桃腮,洋溢着无限的青春气息;柳眉星眼,透露出一股灵动的精神。有着花月般美丽的容貌,蕙兰般高雅的性情。心思聪慧伶俐,身材不高不矮。声音如同黄莺在树林中啼叫般悦耳动听,体态好似燕子在新柳间穿梭般轻盈。正是:春睡的海棠沐浴着清晨的露水,一枝芍药在春风中沉醉。

那女子行完礼后,便放开歌喉唱了起来。李逵正准备讲述自己那些豪杰之事,却被这女子的歌声打断了,宋江、戴宗和张顺三个人都被歌声吸引,认真听了起来,李逵的话头也被打断了。李逵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跳起身来,用两个指头朝着那女子的额头轻轻一点,那女子大叫一声,突然倒在地上。众人急忙上前查看,只见那女子面色苍白,紧闭着嘴巴,说不出话来。也不知道她五脏六腑怎么样,只见她四肢瘫软,动弹不得。酒店主人见状,赶忙上前拦住宋江他们四个人,要拉他们去官府评理。正所谓:只因一念之差,便引出百般事端。且看这女子性命如何?古人云:好句有情怜惜夜晚的明月,落花无语埋怨东风。究竟宋江等四人在酒店里如何脱身,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