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诗曰:

为人忠诚信义,上天自会相助;秉持德行仁义,日后必定昌盛。

即便深陷绝境,也能死里逃生;恰似阴极阳生,转机终会出现。

若非吴用施展奇计,怎能救出公明脱离法场。

古庙之中英雄欢聚,彩旗飘扬金鼓齐鸣,气势如鹰飞扬。

话说当时晁盖和众人听了,忙向军师问道:“这封书信怎么会有破绽呢?” 吴用说道:“早上戴院长带走的那封回书,是我一时疏忽大意,考虑不周。那上面使用的印章,不是玉箸篆文的‘翰林蔡京’四个字吗?恰恰就是这个印章,会让戴宗惹上官司。” 金大坚连忙说道:“小弟我常常看到蔡太师的书信和文章,用的都是这样的印章。这次雕刻得毫无差错,怎么会有问题呢?” 吴学究解释道:“你们大家有所不知。如今江州的蔡九知府,是蔡太师的儿子,哪有父亲给儿子写信,却使用带有自己名讳的印章呢?所以这里出了问题。是我当时没考虑到这一点。戴宗到了江州,必定会被盘问,一旦问出实情,那就危险了。” 晁盖着急地说:“赶紧派人去把他追回来,重新写一封怎么样?” 吴学究无奈地说:“怎么追得上啊。他施展神行法,这个时候恐怕已经走出五百里了。现在事不宜迟,我们只能这样做,或许还能救他们两个。” 晁盖问道:“怎么去救?用什么好办法?” 吴学究凑到晁盖耳边,低声说道:“如此这般,这般如此。主将你可以暗中传下号令,让大家都知道,就照这样行动,千万不要误了日期。” 众多好汉接到将令,各自收拾行装,连夜下山,朝着江州赶去,这里暂且不表。讲故事的人啊,为什么不把计策说出来呢?别急,下一回自然会揭晓。

且说戴宗按照预定的日期,回到了江州,在知府大堂上交上了回书。蔡九知府见戴宗如期归来,十分高兴,先让人拿来酒,赏了戴宗三杯,然后亲自接过回书,问道:“你见到我太师了吗?” 戴宗禀报道:“小人只住了一夜就回来了,没能见到恩相。” 知府拆开信封,看到信的前面写道:“信笼里的许多物件都已收到。” 后面又说:“妖人宋江,当今皇上想要亲自审问,可用牢固的囚车装载,选派可靠的人员,连夜押解到京师。沿途要小心,别让犯人逃走。” 信的末尾还说:“黄文炳早晚向天子奏明此事,必然会得到提拔任用。” 蔡九知府看完,喜不自禁,让人取来一锭二十五两的花银,赏给了戴宗。一面吩咐准备囚车,商量着派人押解宋江起程。戴宗谢过知府,回到住处,买了些酒肉,前往牢里探望宋江,这事儿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蔡九知府催促着赶制囚车,过了一两天,正要起程,这时门子前来报告:“无为军的黄通判特地前来探望。” 蔡九知府让人把黄文炳请到后堂相见。黄文炳还带来了一些礼物和时新的酒果。知府谢道:“屡次承蒙您的厚意,真是担当不起啊!” 黄文炳说:“乡下的一点小物件,不值一提,不成敬意,何须道谢。” 知府说:“恭喜您,早晚必定会有升职的喜讯。” 黄文炳问道:“相公怎么知道的?” 知府说:“昨天送信的人已经回来了。妖人宋江要被押解到京师。您的荣升,只等早晚奏明当今皇上,就会得到提拔。我父亲的回书里,详细说了这件事。” 黄文炳说:“既然如此,真是太感谢相公的举荐了。那个送信的人,可真是神行太保啊。” 知府说:“通判如果不信,就看看这封家书,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了。” 黄文炳说:“小生只怕这家书不便擅自观看。如果相公信任我,求您借我一观。” 知府说:“通判是我的心腹之交,看看又有何妨。” 便让随从取来家书,递给黄文炳。黄文炳接过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又把书卷起,看了看封皮,见上面的印章崭新。黄文炳摇着头说:“这封书不是真的。” 知府惊讶地说:“通判错了吧!这是我父亲的亲笔笔迹,千真万确,怎么会不是真的呢?” 黄文炳说:“相公请听我解释,往常家书送来的时候,有过这个印章吗?” 知府说:“往常送来的家书,倒不曾有这个印章,只是随手写的。这次想必是印章匣子就在手边,就顺便在封皮上印了这个印章。” 黄文炳说:“相公,别怪小生多嘴,这封书被人骗了您。当今天下,苏、黄、米、蔡四家字体盛行,谁没学过。况且这个印章,是令尊府恩相做翰林大学士的时候使用的,在法帖文字上,很多人都见过。如今他已升为太师丞相,怎么会还把翰林印章拿出来用呢?再说,这是父亲给儿子写信,也不该用带有名讳的印章。令尊府太师恩相,是个学识渊博、见识深远的人,怎么会如此轻率地用错印章。相公如果不信小生的话,可以仔细盘问送信的人,问他在府里都见到了谁。如果他说的不对,那就是假书。别怪小生多嘴,只是因为和您交情深厚,才敢直言。” 蔡九知府听了,说道:“这事儿不难。这人从来没去过东京,一盘问就能知道真假。” 知府让黄文炳坐在屏风后面,随即升堂,公吏们在两边整齐地站着。知府传唤戴宗,说有重要的事情吩咐。当下,公差们领了命令,四处去寻找戴宗。有诗为证:远赴京城呈上书信,黄文炳心机深沉,独自心生怀疑。

神机妙算无人能懂,却又被奸邪之人诱出破绽。

且说戴宗回到江州后,先去牢里见了宋江,凑到他耳边,低声把之前的事情说了一遍。宋江心中暗自高兴。第二天,又有人请戴宗去喝酒,戴宗正在酒肆里喝酒,只见公差们从四面八方找来。当时,戴宗被带到厅上,蔡九知府说道:“前几天辛苦你跑了一趟,你办事确实得力,还没好好赏你呢。” 戴宗回答道:“小人是承蒙恩相差遣的人,怎敢懈怠。” 知府问道:“我这几天一直忙,还没来得及仔细问你。你前几天去京师,是从哪座门进去的?” 戴宗说:“小人到东京的时候,天色已晚,也不知道那叫什么门。” 知府又问:“我家府门前是谁接待的你?留你在哪里歇息?” 戴宗说:“小人到府门前,找到一个门子,把书信交给他拿了进去。过了一会儿,门子出来,收下了信笼,让小人自己去找客店歇息。第二天一大早五更的时候,我到府门前等候,只见那个门子拿着回书出来。小人怕误了日期,哪敢再详细询问,就急忙赶回来了。” 知府又问:“你见到我府里那个门子,年纪有多大?是黑瘦还是白净肥胖?身材高大还是矮小?有胡须还是没胡须?” 戴宗说:“小人到府里的时候,天色黑了。第二天早上回去的时候,又是五更天,天色昏暗,没怎么看清楚。只觉得他身材不太高大,中等个子,好像有点胡须。” 知府大怒,大喝一声:“把他拿下厅去!” 旁边立刻走过十几个狱卒和牢子,把戴宗按倒在地上。戴宗连忙喊道:“小人无罪啊!” 知府喝道:“你这家伙该死!我府里的老门子王公,已经去世好几年了,现在只有一个小王看门,你怎么说他年纪大,还有胡须?况且门子小王,根本进不了府堂,但凡有各处来的书信帖子,都必须经过府堂里的张干办,才能去见李都管,然后再通报里面,才能收下礼物。就算要回书,也得等上三天。我这信笼里的东西,怎么会没有个心腹之人出来,向你仔细询问情况,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收下了?我昨天一时匆忙,被你这家伙骗了。你现在老实招来,这封书是从哪里来的?” 戴宗说:“小人当时心慌,急着赶路,所以没看仔细。” 蔡九知府喝道:“胡说!你这贼骨头,不打怎么肯招!左右,给我狠狠地打!” 狱卒和牢子们知道事情不妙,也顾不上情面,把戴宗捆起来,打得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戴宗实在受不了拷打,只得招认:“这封书确实是假的。” 知府问道:“你这家伙是怎么得到这封假书的?” 戴宗招供道:“小人路过梁山泊的时候,突然跳出一伙强人,把小人劫持了,绑到山上,要剖腹挖心。他们在小人身上搜出书信看了,把信笼也抢走了,却饶了小人一命。小人知道回不了家,只求死在山里。他们就写了这封书,让小人带回来脱身。小人一时害怕罪责,就瞒了恩相。” 知府说:“话虽如此,可你这话里还有破绽。很明显你和梁山泊的贼人串通一气,谋划夺取我的信笼物件,你怎么能这么说。再给我打!”

戴宗任凭他们拷打,就是不肯招认和梁山泊有勾结。蔡九知府又对戴宗拷讯了一番,戴宗说的话前后一致。知府说:“不用再问了。拿大枷来把他枷上,关进牢里。” 然后退堂,向黄文炳道谢说:“要不是通判高明,下官险些误了大事!” 黄文炳又说:“很明显,这个人也和梁山泊勾结,一起谋划叛乱。如果不除掉他,必定会成为后患。” 知府说:“就把这两个人的供状整理好,立了文案,押到市曹斩首,然后写表章上奏朝廷。” 黄文炳说:“相公高见。这样一来,一来朝廷会高兴,知道相公立了大功;二来也能避免梁山泊的草寇来劫牢。” 知府说:“通判见识深远。下官自会写文书,亲自保举通判。” 当天,知府款待了黄文炳,送他出府门,黄文炳便回无为军去了。

第二天,蔡九知府升堂,立刻叫来当案孔目,吩咐道:“赶紧整理好文案,把宋江、戴宗的供状和招款粘连在一起,一面写好犯由牌,准备明天押他们到闹市斩首示众。自古以来,谋逆之人绝不姑息,立即处决。斩了宋江、戴宗,才能免除后患。” 当案的是黄孔目,他和戴宗交情不错,却没办法救他,只能暗自为他叫苦。当天,黄孔目禀报道:“明天是国家忌日,后天又是七月十五日中元节,都不适合行刑。大后天也是国家重要日子。只能等到五天之后,才能执行。” 一来这是上天庇佑,给宋江争取了生机,二来此时梁山泊的好汉还没赶到。蔡九知府听了,同意了黄孔目的建议。一直等到第六天早上,知府先派人去十字路口清扫法场。饭后,点齐了五百多名土兵和刀斧手,都在大牢门前等候。巳时过后,狱官向知府禀报,知府便亲自来担任监斩官。黄孔目只好把犯由牌呈到堂上,知府在堂上判了两个 “斩” 字,然后用一片芦席贴在上面。江州府的众多节级和牢子,虽然和戴宗、宋江关系很好,却想不出办法救他们,大家只能为这两人暗自叫苦。这时,一切准备就绪,在大牢里,人们把宋江、戴宗两人紧紧捆绑起来,又用胶水刷了他们的头发,挽成鹅梨角的发髻,每人头上插了一朵红绫子纸花。然后,把他们带到青面圣者的神案前,给每人一碗长休饭和永别酒。两人吃完,告别神案,转过身来,背上插上了利子。六七十名狱卒,前面推着宋江,后面押着戴宗,将他们从牢门里拥了出来。宋江和戴宗两人对视一眼,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宋江只是跺脚,戴宗则低着头叹气。江州府来看热闹的人,人山人海,层层叠叠,少说也有一两千人。但见:

愁云缓缓飘动,怨恨的气息弥漫。头顶上日光黯淡无光,四周悲伤的风呼啸着。缨枪排列整齐,几声鼓响仿佛要吓掉人的三魂;棍棒林立,几下锣鸣似乎要催走人的七魄。犯由牌高高地贴着,人们议论着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回;白纸花在风中摇曳,大家都说此番难以再活。长休饭在喉咙里难以咽下,永别酒在口中怎么也咽不下去。面目狰狞的刽子手持着钢刀,模样丑恶的押牢拿着法器。黑色的大旗之下,有多少鬼怪般的人跟随;十字街头,无数冤魂在等候。监斩官急忙发布号令,仵作们准备好扛尸。英雄的气概瞬间消散,就算是铁人见了也会落泪。

刽子们大声呼喊,把宋江和戴宗前推后拥,押到了闹市的十字路口,四周被枪棒团团围住。宋江面朝南背朝北,戴宗面朝北背朝南,两人被按坐在地上,只等午时三刻监斩官到来开刀。众人仰起头看着犯由牌,上面写道:

“江州府犯人一名宋江,故意吟反诗,胡乱制造妖言,勾结梁山泊强寇,共同谋反,按律处斩。犯人一名戴宗,与宋江暗中传递私书,勾结梁山泊强寇,共同谋划叛乱,按律处斩。监斩官江州府知府蔡某。”

知府勒住马,只等行刑时刻到来的报告。只见法场东边有一伙耍蛇的乞丐,非要挤进法场里观看,众土兵怎么驱赶都赶不走。正在吵闹的时候,法场西边一伙耍枪棒卖药的,也强行要挤进来。土兵大声喝道:“你们这些人怎么这么不懂事!这是什么地方,还硬要挤进来!” 那伙耍枪棒的人说:“你们真是土气!我们走南闯北,什么地方没去过!到处都去看人处决犯人。就是京师天子杀人,也让人观看。你们这小地方,砍两个人,就搞得惊天动地。我们挤进来看看,有什么大不了的!” 他们和土兵就这样吵了起来。监斩官喝道:“赶紧把他们赶走,别让他们过来!” 吵闹还没结束,只见法场南边一伙挑担子的脚夫,也要挤进来。土兵喝道:“这里要处决犯人,你们挑着担子要去哪里?” 那伙人说:“我们是给知府相公送东西的,你们怎么敢阻拦我们?” 土兵说:“就算是相公衙门里的人,也得从别处绕过去。” 那伙人就放下担子,都拿起扁担,站在人群里观看。只见法场北边一伙客商,推着两辆车子过来,非要挤进法场。土兵喝道:“你们这伙人要去哪里?” 客商回答道:“我们要赶路,让我们过去。” 土兵说:“这里要处决犯人,怎么能让你们过去?你们要赶路,从别的路走。” 那伙客商笑着说:“你说得倒轻巧。我们是从京师来的,不认得你们这里的路,从哪里过去?我们就从这条大路走。” 土兵坚决不肯放行,那伙客商紧紧地挤在一起,一动不动。四下里吵个不停,蔡九知府也制止不了。又见那伙客商都站在车子上,定在那里观看。

没过多久,法场中间,人群分开的地方,一个人跑来报告:“午时三刻到了!” 监斩官立刻说道:“斩完后马上报告!” 两旁的刀斧手便去打开枷锁,行刑的人紧握着法刀。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关键时刻,只见那伙客商在车子上听到要行刑的消息,其中一个客人从怀里取出一面小锣,站在车子上,“当当” 地敲了两三下,顿时,四下里的人一齐行动起来。有诗为证:

两首诗成便被囚,梁山豪杰定谋猷。

赝书舛印生疑惑,致使浔阳血漫流。

又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身形像老虎一样的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各握着一把板斧,大吼一声,犹如半天响起一个霹雳,从半空中跳了下来。他手起斧落,很快砍倒了两个行刑的刽子,然后朝着监斩官的马前冲了过去。众土兵急忙想用枪去刺他,可哪里拦得住。众人只好簇拥着蔡九知府,赶紧逃命去了。

只见东边那伙耍蛇的乞丐,身边都抽出尖刀,朝着土兵就杀了过去。西边那伙耍枪棒的,大声呼喊,只顾乱杀过来,把土兵和狱卒杀倒一片。南边那伙挑担子的脚夫,抡起扁担,横七竖八地把土兵和看热闹的人都打翻在地。北边那伙客商,都从车上跳下来,把车子推过来,挡住了人群,两个客商钻了进去,一个背起宋江,一个背起戴宗。其余的人,有的拿出弓弩射箭,有的拿出石子打人,有的拿出标枪投掷。原来,扮作客商的这伙人,正是晁盖、花荣、黄信、吕方、郭盛。那伙扮作耍枪棒的,是燕顺、刘唐、杜迁、宋万。扮作挑担子的,是朱贵、王矮虎、郑天寿、石勇。那伙扮作乞丐的,是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这一次,梁山泊一共来了十七个头领,还带领着一百多名小喽啰,在四下里杀了起来。只见那人丛里的黑大汉,挥舞着两把板斧,一味地砍杀。晁盖等人不认识他,只见他最是勇猛,杀人最多。晁盖猛然想起:“戴宗曾说过,有个黑旋风李逵,和宋三郎关系最好,是个莽撞的人。” 晁盖便大声叫道:“前面的好汉,莫不是黑旋风?” 那黑大汉哪里肯回应,怒气冲冲地挥舞着大斧,只顾砍人。晁盖便让背着宋江、戴宗的两个小喽啰,紧紧跟着那黑大汉。当下在十字街口,不管是军官还是百姓,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被推倒踩翻的人不计其数。众头领扔下车辆和担子,一行人都跟着黑大汉,径直杀出了城。背后花荣、黄信、吕方、郭盛,张弓搭箭,箭像飞蝗一样朝着后面射去。江州的军民百姓,谁敢靠近。这黑大汉一直杀到江边,身上溅满了鲜血,还在江边不停地杀人,百姓只要撞到他,都被他打翻,砍进江里。晁盖便挺着朴刀叫道:“别伤着百姓,不要滥杀无辜!” 那黑大汉哪里肯听,一斧一个,一个接一个地砍过去。众人沿着江边大概走了五七里路,眼前出现的是一片滔滔的大江,旱路已然断绝。晁盖见状,不禁叫苦不迭。这时,黑大汉终于开口喊道:“别慌!先把哥哥背到庙里去。” 众人赶到庙前一看,这是一座临江的大庙,两扇门紧闭着。黑大汉抡起双斧,几下就砍开了门,率先冲了进去。晁盖等人进去后,只见庙内两侧长满了苍劲的老桧和青松,林木郁郁葱葱,将这里遮得严严实实。往前看,牌额上写着四个金书大字 ——“白龙神庙”。小喽啰们把宋江和戴宗背到庙里,让他们歇下。宋江这才敢睁开眼睛,看到晁盖等众人,忍不住哭着说道:“哥哥!这莫不是在梦里相见?” 晁盖连忙劝慰道:“恩兄当初不肯留在山上,才遭此今日之苦。不过,这个奋力杀敌的黑大汉是谁?” 宋江说道:“他就是黑旋风李逵。之前他几次都想在大牢里救我出去,可我担心逃不掉,没答应他。” 晁盖感慨道:“真是难得有这样的人!出力最多,还全然不惧刀斧箭矢!” 花荣赶忙说道:“先拿衣服给二位兄长穿上。”

众人正聚在一起,只见李逵提着双斧,从廊下走了出来。宋江赶忙叫住他:“兄弟,你要去哪里?” 李逵回答道:“去找那庙祝,把他也杀了!那家伙太气人,不来迎接我们,还把庙门关上了!我本想拿他来祭门,可怎么都找不到他。” 宋江说道:“你先过来,先和我哥哥以及各位头领见个面。” 李逵听了,扔下双斧,朝着晁盖单膝跪地,说道:“大哥,别怪铁牛我粗鲁。” 接着,他又和众人一一相见,这才发现朱贵竟是同乡,两人都十分欢喜。花荣这时说道:“哥哥,你之前让大家只顾跟着李大哥走,如今到了这里,前面又被大江拦住,成了断头路,而且还没有船只接应。要是城里的官军追出来,我们该如何迎敌,又拿什么来接济呢?” 李逵立刻说道:“这有什么好犯愁的。我再和你们杀回城里去,把那个鸟蔡九知府也一并砍了,然后再走。” 此时,戴宗刚刚苏醒过来,连忙叫道:“兄弟,可不能再莽撞行事了!城里有五七千人的军马,要是杀进去,必定会有闪失。” 阮小七提议道:“远远望去,江对面有几只船停在岸边,我们兄弟三人游过去,把那几只船夺过来,载大家过去,怎么样?” 晁盖点头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

于是,阮家三兄弟立刻脱掉衣服,各自在腰间插上尖刀,跳入水中。他们游出去大概半里地的时候,只见江面上顺流而下三只划桨的船,船上的人一边吹着口哨,一边飞速地划了过来。众人见状,心里顿时慌张起来。宋江听到消息后,说道:“难道我的命就这么苦吗!” 他急忙奔出庙前查看,只见领头的那只船上,坐着一个大汉,倒提着一把明晃晃的五股叉,头上扎着一个穿心的红布结,下身穿着一条白色的绢布水裤,嘴里吹着唿哨。宋江仔细一看,不是别人,正是:

万里长江东到海,内中一个雄夫。面如傅粉体如酥。上山剜虎目,入水拔龙须。七昼波心能暗伏,水晶宫偷得明珠。翻江搅海勇身躯。人将张顺比,浪里白跳鱼。

当时,张顺坐在头船上,看到这边的情况,大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在白龙庙里聚众!” 宋江挺身而出,站在庙前喊道:“兄弟,救我!” 张顺等人一看是宋江他们,顿时欢呼起来:“太好了!” 那三只船飞速地划到岸边。阮氏三兄弟看到后,也赶忙游了过来。一行众人纷纷上岸,来到庙前。

宋江一看,张顺带着十多个壮汉坐在头船上;张横带着穆弘、穆春、薛永,以及十多个庄客坐在一只船上;第三只船上,李俊带着李立、童威、童猛,还有十多个卖盐的伙计,他们都拿着枪棒上了岸。张顺见到宋江,欣喜若狂。众人纷纷下拜说道:“自从哥哥吃了官司,兄弟们坐立不安,又找不到办法救你。最近又听说戴院长也被抓了,李大哥也不见踪影,我只好去找我哥哥,然后到穆弘太公庄上,叫了许多相识的人。今天我们正打算杀进江州,劫牢救哥哥,没想到哥哥已经被各位好汉救出来,到了这里。冒昧问一句,这些豪杰莫非是梁山泊的晁天王等人?” 宋江指着站在上首的晁盖说道:“这位就是晁盖哥哥。你们大家,都到庙里来行个礼吧。” 于是,张顺等九人,晁盖等十七人,加上宋江、戴宗、李逵,总共二十九人,都来到白龙庙相聚。这便是 “白龙庙小聚会”。

当下,二十九位好汉相互行过礼后,只见小喽啰跑进庙里报告说:“江州城里,鸣锣擂鼓,正在整顿军马,准备出城追赶。远远望去,军旗遮天蔽日,刀剑密密麻麻,前面都是身着铠甲的骑兵,后面全是手持长枪的步兵,浩浩荡荡地朝着白龙庙这边杀过来。” 李逵听了,大声喊道:“杀过去!” 说着,便提起双斧,朝庙门走去。晁盖高声叫道:“一不做,二不休!各位好汉助我一臂之力,把江州的军马杀个干净,再回梁山泊去。” 众英雄齐声响应:“愿听晁大哥的命令!”

一百四五十人一起呐喊着,朝着江州岸边杀了过去。这一去,只怕浔阳岸上,真的要血染波涛;湘浦江边,也将尸积如山。仿佛要让跳浪的苍龙喷出毒火,巴山的猛虎吼起天风。究竟晁盖等众好汉如何脱身,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