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九回 解珍解宝双越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

有《西江月》词写道:

忠义立身之本,奸邪坏国之端。狼心狗幸滥居官,致使英雄扼腕。 夺虎机谋可恶,劫牢计策堪观。登州城郭痛悲酸,顷刻横尸遍满。

话说当时吴学究对宋公明说道:“如今有个机会,是石勇引荐来入伙的人带来的。这人跟栾廷玉交情极好,也是杨林、邓飞的至交好友。他得知哥哥攻打祝家庄不顺利,特意献上这条计策来入伙,当作进身之礼,随后就会到。五天之内,咱们就能施行此计,您看如何?” 宋江听后,十分高兴,说道:“妙啊!” 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那么,这到底是什么计策呢?后面自然会揭晓。

看官们可要记住这段话,它和宋公明第一次攻打祝家庄时,是同一时期发生的事。只是这故事不能这边说一句,那边说一回,所以暂且先放下这两打祝家庄的事儿,先来讲讲那个前来入伙的人抓住机会的故事,后面再接着说相关情节。

原来,在山东海边有个州郡,名叫登州。登州城外有一座山,山上常有豺狼虎豹出没伤人。于是,登州知府召集猎户,在公堂上发下限期捉拿的文书,要求他们捕捉登州山上的老虎。同时,还责令山前山后的里正也立下捕虎的文书,若限期内不把老虎解送到官府,就要受到严厉责罚,戴上枷锁,绝不宽恕。

且说登州山下有一家猎户,兄弟两人,哥哥叫解珍,弟弟叫解宝。兄弟俩都使浑铁点钢叉,武艺高强,在当地猎户中堪称第一。解珍有个绰号叫两头蛇,解宝的绰号叫双尾蝎。他们父母都已去世,也都还没成家。哥哥解珍身高七尺有余,紫棠色面皮,腰细膀阔。曾有一篇《临江仙》词,专门描述解珍的厉害:

虽是登州搜猎户,忠良偏恶奸邪。虎皮战袄鹿皮靴。硬弓开满月,强弩蹬车。 浑铁钢叉无敌手,纵横谁敢拦遮。怒时肝胆尽横斜。解珍心性恶,人号两头蛇。

弟弟解宝更是厉害,同样身高七尺有余,脸圆身黑,两条腿上刺着两个飞天夜叉。他要是发起脾气来,恨不得翻天覆地,拔树摇山。也有一篇《西江月》词,专门讲解宝的本事:

性格忘生拚命,生来骁勇英豪。赶翻麋鹿与猿猱,杀尽山中虎豹。 手执莲花铁镋,腰悬蒲叶尖刀。腰间紧束虎筋绦,双尾蝎英雄解宝。

兄弟俩领了官府的限期文书后,回到家中,整理好窝弓、药箭、弩子、钢叉,穿上豹皮裤,套上虎皮袄,拿着铁叉,径直前往登州山上,布下窝弓。他们在树上等了一整天,却毫无收获,只好收拾窝弓下山。第二天,他们又带上干粮,再次上山守候。眼看着天色渐晚,兄弟俩又把窝弓布下,爬上树去。一直等到五更天,还是没有动静。他们只好把窝弓移到西山边布下,一直坐到天亮,还是没等到老虎。两人心里着急,说道:“限期三天内要交上老虎,要是迟了,就得受责罚,这可怎么办啊!”

到了第三天夜里,他们埋伏到四更时分,不知不觉身体困乏,两人背靠着背,就想稍微睡一会儿。还没合上眼,忽然听到窝弓发出声响。兄弟俩一下子跳起来,拿起钢叉,四下查看,只见一只老虎中了药箭,在地上打滚。两人拿着钢叉,朝着老虎走去。那老虎见有人来,带着箭就跑。两人在后面紧追不舍,追到半山腰时,药力发作,老虎支撑不住,吼叫一声,骨碌碌地滚下了山。解宝说:“好了!我认得这山,是毛太公庄后的园子,我们下去找他家要老虎。” 于是,解珍和解宝兄弟俩提着钢叉,径直下山,来到毛太公庄前敲门。这时天刚亮,两人敲开庄门走了进去。庄客进去通报太公。过了好一会儿,毛太公出来了。解珍、解宝放下钢叉,行礼说道:“伯伯,好久不见,今天特地来打扰您。” 毛太公道:“贤侄怎么来得这么早?有什么事要说吗?” 解珍说:“没事也不敢打扰伯伯休息。如今小侄因为官府发了限期文书,要捕获老虎,我们一连等了三天。今早五更射中一只,没想到从后山滚到伯伯的园子里了,麻烦伯伯借条路,让我们去取老虎。” 毛太公道:“这有何妨。既然落在我园子里,二位先坐会儿。想必兄弟俩肚子饿了,吃点早饭再去取吧。” 说完,他叫庄客去准备早饭招待他们,还劝两人吃了酒饭。解珍、解宝起身道谢说:“多谢伯伯的好意,麻烦您带我们去取老虎,好让小侄交差。” 毛太公道:“既然在我庄后,有什么好怕的?先坐着喝杯茶,再去取也不迟。” 解珍、解宝不好违背,只好又坐下。庄客端来茶,两人喝了。毛太公道:“现在和贤侄去取老虎。” 解珍、解宝说:“多谢伯伯。”

毛太公带着两人来到庄后,让庄客拿钥匙开门,可怎么都打不开。毛太公道:“这园子好久没人来开了,怕是锁簧生锈了,所以打不开。去拿铁锤来,把锁砸开。” 庄客拿来铁锤,砸开了锁。众人走进园子里查看,找遍了整个园子,都没看到老虎。毛太公道:“贤侄,你们俩是不是看错了,没认仔细,说不定老虎没落在我园子里?” 解珍说:“我们俩怎么会看错!我们在这长大,怎么会不认得!” 毛太公道:“你们自己找吧,找到了就抬走。” 解宝说:“哥哥,你看,这里的草都被压倒了,还有血迹,老虎怎么会不在这里?肯定是伯伯家的庄客抬走了。” 毛太公道:“你别这么说!我家庄上的人怎么会知道园子里有老虎,还把它抬走?你也看到了,刚才是当着你们的面砸开锁,和你们一起进园子找的。你怎么能这么说话!” 解珍说:“伯伯,您得把这只老虎还给我,好让我去官府交差。” 毛太公道:“你们两个太不讲理了!我好心请你们吃酒饭,你们反倒诬陷我拿了你们的老虎!” 解宝说:“哪里诬陷您了!您家也是里正,官府也给您发了限期文书,您没本事捉老虎,反倒来抢我们现成的。您把老虎拿去请功,却让我们兄弟俩吃限期的棍棒!” 毛太公道:“你们吃限期棒,跟我有什么关系!” 解珍、解宝瞪大了眼睛,说道:“你敢让我们搜一搜吗?” 毛太公道:“我家内外有别,和你家可不一样。你们这两个不知好歹的,太无礼了!” 解宝冲到厅前,没找到老虎,心中怒火中烧,就在厅前打了起来。解珍也在厅前折断栏杆,冲了进去。毛太公大喊:“解珍、解宝白日抢劫!” 两人打碎了厅前的桌椅,见庄上早有防备,便赶紧跑出门,指着庄上骂道:“你赖了我的老虎,咱们官府里见!”解氏深机捕获,毛家巧计牢笼。

当日因争一虎,后来引起双龙。

两人正骂着,只见两三匹马朝着庄上奔来,带着一群随从。解珍听声音,知道是毛太公的儿子毛仲义,便迎上去说道:“你家庄上的庄客,抢走了我的老虎。你爹不但不还给我,还想打我们兄弟俩。” 毛仲义说:“这两个乡下人不懂事,我父亲肯定是被他们骗了。你们两个别生气,跟我回家,我把老虎还给你们就是了。” 解珍、解宝连忙道谢。毛仲义叫人打开庄门,让他们两个进去。等解珍、解宝一进门,毛仲义就叫人关上庄门,大喝一声:“动手!” 只见两廊下走出二三十个庄客,还有刚才跟在马后的那些人,都是官府的差役。解珍、解宝措手不及,众人一拥而上,把他们兄弟俩绑了起来。毛仲义说:“我家昨夜自己射死了一只老虎,你们怎么能来白白赖我的?还趁机抢夺我家财物,打碎家里的东西,该当何罪!把你们押到本州,也算是为州里除了一害!”

原来,毛仲义在五更时就先把老虎解送到州里去了,然后带着一帮差役来捉解珍、解宝。没想到解珍、解宝没识破他的计谋,正中圈套,百口莫辩。毛太公让人把他们兄弟俩使用的钢叉,以及所谓的一包赃物,还有许多打碎的家具什物都扛上,把解珍、解宝剥得赤条条的,反剪双手,捆绑起来,抬着押送到州里。本州有个六案孔目,姓王名正,是毛太公的女婿。他早已先到知府面前,把事情都禀报好了。解珍、解宝刚被押到厅前,还没等他们分辩,就被推倒在地,一顿毒打,硬要他们招认 “混赖大虫,各执钢叉,因而抢掳财物”。解珍、解宝受不了拷打,只好屈从招供。知府让人取来两面二十五斤重的死囚枷锁,给他们戴上,关进了大牢。毛太公和毛仲义回到庄上,商量道:“这两个家伙不能放过!不如干脆把他们结果了,以免后患。” 于是,父子俩亲自来到州里,叮嘱孔目王正:“一定要斩草除根,别留后患。我会去打通知府那边的关节。”

话说解珍、解宝被押到死囚牢,带到亭心来见这里的节级。为首的这人姓包名吉,他已经收了毛太公的银两,又听了王孔目的话,一心要结果解珍、解宝的性命,此刻正坐在亭心里。小牢子对解珍、解宝二人说道:“快过来,在亭子前跪下!” 包节级大声喝道:“你们两个就是那什么两头蛇、双尾蝎,是吧?” 解珍说:“虽然别人给我们起了这样的绰号,但我们真的从没陷害过良善之人。” 包节级怒喝道:“你们这两个畜生!今天落在我手里,我要让两头蛇变成一头蛇,双尾蝎变成单尾蝎!先把你们押进大牢去!”

一个小牢子带着解珍、解宝走进牢里,见四下无人,这小节级便说道:“你们两个认得我吗?我是你们哥哥的妻舅。” 解珍疑惑道:“我只有亲弟兄两个,没有别的哥哥。” 小节级又问:“你们俩难道不是孙提辖的兄弟?” 解珍道:“孙提辖是我的姑舅哥哥。可我没和你见过面,您莫非是乐和舅?” 小节级说:“正是。我姓乐名和,祖贯是茅州人氏。先祖带着全家来到这里,把我姐姐嫁给了孙提辖。我就在这州里当差,做个小牢子。因为我唱歌好听,大家都叫我铁叫子乐和。姐夫见我喜欢武艺,还教了我几路枪法。” 乐和到底是怎样的人呢?有诗为证:

玲珑心地衣冠整,俊俏肝肠语话清。

能唱人称铁叫子,乐和聪慧是天生。

原来乐和是个聪明伶俐的人,各种乐器他都通晓,一学就会;做事能举一反三,说起枪棒武艺,更是喜爱得不行。他看解珍、解宝是好汉,有心要救他们,可无奈单丝不成线,孤掌难鸣,只能先给他们报个信。乐和说:“告诉你们俩,如今包节级收了毛太公的钱财,肯定要害你们性命。你们打算怎么办?” 解珍说:“你要不提孙提辖也就罢了,既然提到他,那就麻烦你帮我传个信。” 乐和问:“你要我给谁传信?” 解珍说:“我有个堂姐,是我爷爷那边的亲戚,她嫁给了孙提辖的兄弟,住在东门外十里牌。她是我姑姑的女儿,叫母大虫顾大嫂,开着一家酒店,家里还杀牛、开赌场。我那姐姐厉害得很,三二十人都近不了她身,就连姐夫孙新那么大的本事,都比不过她。只有这个姐姐和我们兄弟俩关系最好。孙新、孙立的姑姑,就是我母亲,所以他们俩又是我的姑舅哥哥。麻烦你悄悄给她传个信,把我的事告诉她,姐姐肯定会来救我。” 乐和听了,嘱咐道:“贤亲,你们俩先放宽心。” 他先去弄来些烧饼、肉食,带到牢里,打开牢门,给解珍、解宝吃。随后,他找了个借口,锁上牢门,让别的小节级看守,自己则径直朝着东门外的十里牌奔去。

很快,乐和就望见一家酒店,门前挂着牛羊等肉,后面屋子下,一群人正在那里赌博。乐和看见酒店里有个妇人坐在柜台后面。仔细打量,这妇人长得如何呢?但见:眉粗眼大,胖面肥腰。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红裙六幅,浑如五月榴花;翠领数层,染就三春杨柳。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

乐和走进店里,对着顾大嫂作了个揖,问道:“这里是孙家吗?” 顾大嫂连忙回答:“是啊。您是要沽酒?还是要买肉?要是想赌钱,后面请坐。” 乐和说:“小人就是孙提辖的妻弟乐和。” 顾大嫂笑着说:“原来是乐和舅,好几年都没见了。您和姐姐长得真像。舅舅快请里面喝茶。” 乐和跟着顾大嫂走进里面的客位坐下,顾大嫂便问道:“听说舅舅在州里当差,家里又忙,一直没机会见面。今天是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乐和回答:“小人无事也不敢来打扰。今天公堂上正好押进来两个犯人,虽说没见过面,但早就听说过他们的大名。一个是两头蛇解珍,一个是双尾蝎解宝。” 顾大嫂忙问:“这两个是我的兄弟,不知道犯了什么罪被关进牢里?” 乐和说:“他们俩射了一只老虎,被本乡的财主毛太公给赖了,还被毛太公诬陷成贼,说他们抢掳家财,押到州里来了。毛太公上下都使了钱,早晚要让包节级在牢里把他们俩害死。小人路见不平,可一个人又救不了他们。心想一来和你们沾亲带故,二来义气为重,特地来给你们通个消息。解珍说,只有姐姐能救他们。要是不早点想办法,就难救他们了。” 顾大嫂听了,大声叫苦,连忙叫伙计:“快去把二哥找来,有急事商量!” 几个伙计没一会儿就把孙新找了回来,孙新和乐和见了面。孙新又是怎样的人呢?有诗为证:

军班才俊子,眉目有神威。

鞭起乌龙见,枪来玉蟒飞。

胸藏鸿鹄志,家有虎狼妻。

到处人钦敬,孙新小尉迟。

原来孙新祖籍琼州,是军官的子孙,因调防到登州驻扎,兄弟俩便在此安家。孙新长得身强体壮,学了一身好武艺,尤其擅长几路鞭枪,因此很多人把他们兄弟俩比作尉迟恭,称孙新为小尉迟。顾大嫂把乐和说的事跟孙新讲了,孙新说:“既然这样,让舅舅先回去。他们俩已经被关进牢里了,全靠舅舅多照应。我们夫妻商量个周全的办法,再去找舅舅。” 乐和说:“只要有用得着小人的地方,我一定尽力帮忙。” 顾大嫂摆酒招待了乐和,又拿出一包金银,交给乐和:“麻烦舅舅把这些钱带到牢里,分给大家和小牢子们,让他们好好照顾我那两个兄弟。” 乐和道谢后,收了银两,回到牢里为解珍、解宝打点,暂且不提。

再说顾大嫂和孙新商量起来。顾大嫂问:“你有什么办法能救我两个兄弟?” 孙新说:“毛太公那家伙,有钱有势。他怕你两个兄弟出来后找他麻烦,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要把他们俩害死。要救他们,除了劫牢,没有别的办法。” 顾大嫂说:“那我们今晚就去。” 孙新笑着说:“你太鲁莽了!我们得好好谋划,劫了牢还得有个去处。要是没有我哥哥和另外两个人帮忙,这事办不成。” 顾大嫂问:“另外两个人是谁?” 孙新说:“就是那叔侄俩,最爱赌博的邹渊、邹润,他们现在在登云山台峪里聚众打劫。他们和我关系很好,要是能得到他们的帮助,这事就能成。” 顾大嫂说:“登云山离这儿不远,你赶紧连夜去请他们叔侄俩来商量。” 孙新说:“我这就去。你准备好酒食菜肴,我一定把他们请来。” 顾大嫂吩咐伙计宰了一头猪,准备了各种果品和下酒菜,摆好了桌子。

天色渐晚,到了黄昏时分,只见孙新带着两位好汉回来了。为首的这位姓邹名渊,原本是莱州人氏。他从小就爱赌钱,是个闲汉出身,但为人忠良慷慨,武艺高强,气性也大,容不得别人欺负,江湖上人称出林龙。邹渊是怎样的人呢?有诗为证:

平生度量宽如海,百万呼卢一笑中。

会使折腰飞虎棒,邹渊名号出林龙。

第二位好汉名叫邹润,是邹渊的侄儿,年纪和叔叔差不多,两人身材都很高大。邹润天生异相,脑后长着一个肉瘤,因此大家都叫他独角龙。邹润平时和人争吵时,一旦发起火来,就会一头撞过去。有一天,他一头竟把涧边的一棵松树给撞折了,看到的人都惊呆了。邹润又是怎样的呢?有诗为证:

脑后天生瘤一个,少年撞折涧边松。

大头长汉名邹润,壮士人称独角龙。

当时,顾大嫂见到邹渊、邹润两位好汉,赶忙请他们到后面屋子坐下,随后把解珍、解宝被陷害以及打算劫牢救人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大家就此商量起劫牢的具体计划。邹渊说道:“我那边虽说有**十号人,可真正的心腹也就二十来个。明天干了这事儿,咱们在这儿就待不下去了。我倒是有个好去处,心里想去那儿很久了,就是不知道你们夫妻二人愿不愿意去?” 顾大嫂毫不犹豫地说:“不管什么地方,只要能救我两个兄弟,我都跟着去。” 邹渊接着说:“如今梁山泊发展得十分兴旺,宋公明特别愿意招揽贤才。他手下有我三个相识的人在那儿,一个是锦豹子杨林,一个是火眼狻猊邓飞,还有一个是石将军石勇,他们都入伙好长时间了。咱们要是救了你两个兄弟,干脆一起去梁山泊投奔入伙,你们觉得怎么样?” 顾大嫂立刻应道:“太好了!要是有谁不去,我就用乱枪把他戳死!” 邹润提出疑问:“还有一件事,咱们要是成功救了人,就怕登州会派军马追来,这可怎么办?” 孙新回答说:“我亲哥哥现在是本州的兵马提辖。如今在登州,就数他本事最大,好几次草寇攻城,都是他给杀退的,在这一带名气很大。我明天亲自去请他,让他答应帮忙。” 邹渊有些担心:“只怕他不肯落草为寇。” 孙新自信满满地说:“我自有好办法。” 众人就这样吃喝到半夜,随后休息,一直到天亮。第二天,孙新让邹渊、邹润两位好汉留在家里,派了一个伙计,带着一两个人,推着一辆车子,嘱咐道:“赶紧去城中军营里,把我哥哥孙提辖和嫂嫂乐大娘子请来,就说:‘家中大嫂病得很重,麻烦来家里看望一下。’” 顾大嫂又特意叮嘱伙计:“就说我病得快不行了,有几句要紧的话,必须让他们马上来,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交代了。” 伙计推着车走了以后,孙新就专门在门前等候,准备迎接哥哥。

到了饭点的时候,远远地看见车子来了,车上载着乐大娘子,后面孙提辖骑着马,带着十几个军汉,朝着十里牌这边过来。孙新赶忙进去告诉顾大嫂:“哥嫂来了。” 顾大嫂吩咐道:“就按我之前说的做。” 孙新出去迎接哥嫂,说道:“嫂嫂先下车,一起到房里看看弟媳妇的病情。” 孙提辖下了马,走进门来,只见他身材高大,面容淡黄,留着落腮胡须,正是绰号病尉迟的孙立。他能拉开硬弓,驾驭烈马,使一杆长枪,手腕上还悬着一条虎眼竹节钢鞭,海边的人见了他,都望风而降。孙立是怎样的人呢?有诗为证:

胡须黑雾飘,性格流星急。

鞭枪最熟惯,弓箭常温习。

阔脸似妆金,双睛如点漆。

军中显姓名,病尉迟孙立。

当时,病尉迟孙立下了马,走进门就问:“兄弟,你媳妇得的什么病?” 孙新回答:“她得的这病,有些蹊跷。哥哥到里面细说。” 孙立便跟着进去。孙新吩咐伙计,让那些跟着马的军士去对面店里喝酒,又让伙计把马牵走,然后请孙立到里面坐下。过了一会儿,孙新说:“请哥哥、嫂嫂去房里看看病人。” 孙立和乐大娘子走进房里,却没看到病人。孙立疑惑地问:“弟媳病在哪个房间?” 这时,只见顾大嫂从外面走进来,邹渊、邹润跟在她身后。孙立问:“弟媳,你到底得的什么病?” 顾大嫂说:“伯伯,给您行礼了!我得的是救兄弟的病!” 孙立不解地问:“这可奇怪了!救什么兄弟?” 顾大嫂说:“伯伯,您就别装糊涂了!您在城里难道不知道,解珍、解宝是我兄弟,难道就不是您的兄弟?” 孙立说:“我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是哪两个兄弟?” 顾大嫂说:“伯伯,如今事情紧急,我就直说了。解珍、解宝被登云山下的毛太公和王孔目设计陷害,他们早晚要害了我这两个兄弟的性命。我现在和这两位好汉商量好了,打算去城里劫牢,救出我两个兄弟,然后一起去梁山泊入伙。我怕明天事情败露,会连累伯伯,所以我假装生病,把伯伯和嫂嫂请来,商量个周全的办法。要是伯伯不肯帮忙,那我们就自己去梁山泊。如今这朝廷也没什么道理可讲,跑了的没事,留下的反倒要吃官司!常言说:近火先焦。伯伯要是因为我们吃官司坐牢,到时候也没人给您送饭。伯伯您看怎么办?” 孙立说:“我可是登州的军官,怎么敢做这种事?” 顾大嫂说:“既然伯伯不肯,那我们今天就跟伯伯拼个你死我活!” 说着,顾大嫂身边就抽出两把刀来,邹渊、邹润也各自拔出短刀。孙立连忙喊道:“弟媳且慢!别这么着急,让我好好想想,咱们慢慢商量。” 乐大娘子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顾大嫂又说:“要是伯伯不肯去,那我们先送嫂嫂走,我们自己去动手。” 孙立说:“就算要这么做,也得让我回家收拾一下包裹行李,看看情况,才能行动。” 顾大嫂说:“伯伯,您的小舅子乐和已经给我们通风报信了!我们一边去劫牢,一边去取行李,来得及。” 孙立叹了口气,说道:“你们既然都决定这么干了,我也没法推脱,不然日后还得替你们吃官司。罢了,罢了,罢了!大家一起商量着办吧。” 于是,孙立先让邹渊去登云山寨,收拾好财物和人马,带着那二十个心腹到店里集合。邹渊领命去了。孙立又让孙新进城,找乐和打听消息,顺便和他约好,暗中把消息传递给解珍、解宝。

第二天,登云山寨里邹渊收拾好金银财物,带着那伙人赶来相助。孙新家里也有七八个贴心的伙计,再加上孙立带来的十几个军汉,总共有四十多人。孙新宰了两头猪,一只羊,大家饱餐了一顿。顾大嫂把尖刀贴身藏好,扮成送饭的妇人,先行出发。孙新跟着孙立,邹渊带着邹润,各自带着伙计,分作两路向城里走去。正是:

捉虎翻成纵虎灾,赃官污吏巧安排。

乐和不去通关节,怎得牢城铁瓮开。

且说登州府牢里的包节级收了毛太公的钱物,一门心思要陷害解珍、解宝的性命。当天,乐和拿着水火棍,正站在里门的狮子口边上,只听到铃铛响。乐和问道:“什么人?” 顾大嫂回答:“送饭的妇人。” 乐和心里已经明白,便过去开门,把顾大嫂放了进来,然后又关上门,带着她往牢房里面走去。包节级正在亭心坐着,看到这一幕,大声喝道:“这个妇人是什么人?竟敢进牢里送饭!自古牢房都不能通风报信。” 乐和说:“这是解珍、解宝的姐姐,来给他们送饭。” 包节级喝道:“别让她进去!你们替她送进去就行。” 乐和接过饭,走到牢门前,打开牢门,把饭递给解珍、解宝。解珍、解宝问道:“舅舅,昨天说的事情怎么样了?” 乐和说:“你姐姐进来了,就等前后呼应了。” 乐和说着,就把解珍、解宝的匣床打开了。这时,小牢子进来报告:“孙提辖在敲门,想要进来。” 包节级说:“他是军官,来我这牢里干什么?别开门!” 顾大嫂一个转身,走到亭心边上。外面又传来喊声:“孙提辖发脾气了,在砸门。” 包节级听了很生气,便走下亭心。顾大嫂突然大喊一声:“我的兄弟在哪里?” 说着,从身边抽出两把明晃晃的尖刀。包节级见情况不妙,转身就往亭心外面跑。解珍、解宝提起枷锁,从牢眼里钻了出来,正好迎上包节级。包节级来不及反应,被解宝一枷梢重重地打在头上,脑壳被劈得粉碎。与此同时,顾大嫂手起刀落,瞬间就放倒了三五个小牢子。众人一起呐喊,从牢里冲了出来。孙立、孙新两人守住牢门,看到解珍、解宝等四人从牢里出来,便一起朝着州衙前面跑去。邹渊、邹润早已在州衙里把王孔目的头砍了下来。街市上顿时喊声大作,行人纷纷往城外跑。孙提辖骑着马,弯着弓,搭着箭,跟在后面。街上的人家都关紧了门,不敢出来。州里当差的人认得是孙提辖,谁也不敢上前阻拦。众人簇拥着孙立,一起奔出城门,朝着十里牌方向走去。他们搀扶着乐大娘子上了车,顾大嫂骑上马,大家一起上路。解珍、解宝对众人说道:“那毛太公这老贼太可恶,和我们结下深仇大恨,怎能不报此仇!” 孙立接口道:“说得在理。” 接着下令:“兄弟孙新与舅舅乐和,你们先护送车驾前行,我们随后跟上。” 孙新和乐和便簇拥着车驾先行出发了。孙立带着解珍、解宝、邹渊、邹润以及一众伙计,径直朝着毛太公的庄子赶去。此时,毛仲义正和毛太公在庄上庆祝寿辰,开怀畅饮,毫无防备。这伙好汉齐声呐喊,冲进庄内,将毛太公、毛仲义以及他们一家老小全部诛杀,一个都没留下。他们在卧房里搜出十几包金银财宝,又从后院牵出七八匹好马,选了四匹用来驮运财物。解珍、解宝挑了几件上好的衣服穿上,然后一把火将庄院烧了个干净。众人骑上马,带着随行人员,没赶三十里路,就赶上了前面的车驾人马,于是合在一处继续赶路。一路上,他们又从庄户人家夺得三五匹好马,随后便星夜兼程,朝着梁山泊奔去。

没过一两天,众人来到石勇的酒店。邹渊与石勇相见,问起杨林、邓飞的情况。石勇回答道:“宋公明去攻打祝家庄,他们二人都跟着去了,两次进攻都失利了。听说杨林、邓飞都被困在那里,具体情况也不清楚。据说祝家庄的三个儿子都是豪杰,还有教师铁棒栾廷玉相助,所以两次都没能攻破那庄子。” 孙立听后,大笑道:“我们众人来投奔大寨入伙,正愁没有半点功劳。我献上一条计策,定能打破祝家庄,当作进身之礼,你们看如何?” 石勇听了,十分高兴,说道:“愿闻良策。” 孙立解释道:“栾廷玉那家伙,和我是同一个师父传授的武艺。我所学的枪刀功夫,他知晓;他会的武艺,我也都清楚。我们今天就装作是从登州调往郓州防守,路过此地前来拜访,他肯定会出来迎接。我们趁机进去,里应外合,大事必成。这条计策怎么样?” 孙立正和石勇说着计策,只见小校前来报告:“吴学究下山了,正前往祝家庄救援。” 石勇一听,赶忙让小校快去通知军师,请来这里相见。话还没说完,就有军马来到店前,原来是吕方、郭盛和阮氏三雄,随后军师吴用带领五百人马也到了。石勇将众人迎进店内,一一介绍相见,并详细说明了众人前来投奔入伙以及献计的事情。吴用听后,十分欣喜,说道:“既然众位好汉愿意为山寨出力,暂且先别上山,就麻烦各位前往祝家庄施行此计,成就这段功劳,怎么样?” 孙立等人听了,都很乐意,纷纷答应下来。吴用接着说:“我现在就出发。到时候交战时,我率领人马在前,众位好汉随后一起赶来。”

吴学究商议妥当后,先来到宋江的寨中。只见宋公明眉头紧锁,面带忧愁。吴用摆酒为宋江解闷,详细说道:“石勇、杨林、邓飞有一伙相识之人,为首的是登州兵马提辖病尉迟孙立,他和祝家庄的教师栾廷玉是同门师兄弟。如今他们一行八人,前来投奔大寨入伙。特意献上这条计策,作为进身之礼。现在计策已经商量好了,里应外合,按此行事,他们随后就来拜见兄长。” 宋江听后,喜出望外,之前的愁闷瞬间抛到了九霄云外,连忙吩咐寨中摆酒,准备筵席,等候众人前来。

再说孙立让自己的随从等人跟着车驾人马找地方歇息,只带着解珍、解宝、邹渊、邹润、孙新、顾大嫂、乐和,一共八人,前来参见宋江。众人相互行礼完毕,宋江摆酒设宴款待,这些暂且不提。吴学究暗中向众人传达号令,告知他们第三天该如何行动,第五天又该怎么做。交代清楚后,孙立等人领了计策,便和车驾人马一起朝着祝家庄进发,准备依计行事。

再说吴学究说道:“劳烦戴院长回山寨一趟,赶紧把这四个头领给我找来,我有用他们的地方。”

正是因为吴学究让戴宗连夜去山寨找这四个人,才有了后续的故事。这一行动,不仅打破了祝家庄,还壮大了梁山泊的声势。真可谓是天罡龙虎相逢之日,地煞风云际会之时。那么,军师吴学究到底要找哪四个人呢?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