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五十一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误失小衙内

有诗这样写道:

龙虎山中走煞罡,英雄豪杰起多方。

魁罡飞入山东界,挺挺黄金架海梁。

幼读经书明礼义,长为吏道志轩昂。

名扬四海称时雨,岁岁朝阳集凤凰。

运蹇时乖遭迭配,如龙失水困泥冈。

曾将玄女天书受,漫向梁山水浒藏。

报冤率众临曾市,挟恨兴兵破祝庄。

谈笑西陲屯甲胄,等闲东府列刀枪。

两赢童贯排天阵,三败高俅在水乡。

施功紫塞辽兵退,报国清溪方腊亡。

行道合天呼保义,高名留得万年扬。

话说在梁山泊的聚义厅上,晁盖、宋江和众多头领正陪着扑天雕李应。大家宰杀牛、马,摆下庆喜筵席,犒赏三军将士和大小喽啰,还准备了礼物酬谢众人。孙立、孙新、解珍、解宝、邹渊、邹润、乐和、顾大嫂等人都被安排了住处。第二天,又摆下宴席,众头领齐聚一堂商议大事。宋江把王矮虎叫到跟前,说道:“我当初在清风山的时候,就答应给你找一门亲事,这事一直记在我心里,只是一直没能完成这个心愿。如今我父亲有个义女,愿意许配给你为妻。” 说完,宋江亲自去请宋太公,还带着一丈青扈三娘来到筵席前。宋江亲自为他们说和,说道:“我这兄弟王英,虽然有武艺,但和贤妹你相比,还是稍逊一筹。我当初答应过他一门亲事,一直没能实现。如今贤妹你已经认我父亲为义父,众头领都是媒人,今天是个良辰吉日,贤妹就和王英结为夫妇吧。” 一丈青见宋江如此重义气,推辞不过,只得和王矮虎一起拜谢众人。晁盖等人都很高兴,纷纷称赞宋公明真是个有德有义之人。当天众人都在筵席上饮酒庆贺。

正喝到兴头上,只见朱贵酒店里派人上山来报告:“林子前的大路上有一伙客人经过,小喽啰出去拦截,其中有一个人自称是郓城县的都头雷横。朱头领把他们请住了,现在正在店里吃分例酒食,先派小校来报信。” 晁盖、宋江听了十分高兴,随即和军师吴用一起下山迎接。朱贵早已用船把雷横等人送到金沙滩上岸。宋江见到雷横,急忙下拜说道:“好久没见到您了,我常常想念您。今天您怎么会路过我们这里?” 雷横连忙回礼说:“小弟受本县派遣,到东昌府去公干,回来路过这里,小喽啰拦住我们索要买路钱,我提起自己的名字,所以朱兄执意留我。” 宋江说:“这真是上天赐的机缘!” 随后把雷横请到大寨,让众头领都和他见了面,还摆酒招待。雷横一连住了五天,每天都和宋江谈天说地。晁盖询问朱仝的消息,雷横回答道:“朱仝现在在本县担任当牢节级,新任知县对他很是赏识。” 宋江委婉地劝说雷横上山入伙,雷横推辞道:“老母年事已高,我不能抛下她跟你们走。等我为母亲养老送终之后,再来投奔你们。” 雷横当下拜别众人下山,宋江等人再三苦苦挽留,也没能留住他。众头领纷纷赠送金银财宝,宋江和晁盖的馈赠自不必说。雷横带着一大包金银下山,众头领都把他送到路口道别,用船把他渡过了大路,雷横便回郓城县去了,暂且不提。

且说晁盖、宋江回到大寨的聚义厅上,邀请军师吴学究商议山寨的各项事务。吴用已经和宋公明商量好了,第二天便召集众头领听候号令。首先安排外面守店的头领。宋江说:“孙新、顾大嫂原本就是开酒店的,让他们夫妇二人替换童威、童猛,童威、童猛另有任用。再让时迁去协助石勇,乐和去协助朱贵,郑天寿去协助李立。东南西北四座酒店,负责卖酒卖肉,接待四方前来入伙的好汉,每个酒店安排两个头领。一丈青和王矮虎到后山下寨,负责监督马匹。金沙滩小寨,由童威、童猛兄弟二人把守。鸭嘴滩小寨,由邹渊、邹润叔侄二人把守。山前大路,由黄信、燕顺率领马军下寨守护。解珍、解宝把守山前第一关。杜迁、宋万把守宛子城第二关。刘唐、穆弘把守大寨口第三关。阮家三雄把守山南水寨。孟康依旧负责监造战船。李应、杜兴、蒋敬总管山寨的钱粮金帛。陶宗旺、薛永监筑梁山泊内的城垣雁台。侯健专门负责监造衣袍、铠甲、旌旗、战袄。朱富、宋清负责安排筵席。穆春、李云监造屋宇寨栅。萧让、金大坚掌管一应宾客书信公文。裴宣专门负责军政司,负责赏功罚罪。其余的吕方、郭盛、孙立、欧鹏、马麟、邓飞、杨林、白胜,分别调到大寨的八个方向安歇。晁盖、宋江、吴用住在山顶寨内。花荣、秦明住在山左寨内。林冲、戴宗住在山右寨内。李俊、李逵住在山前。张横、张顺住在山后。杨雄、石秀守护聚义厅两侧。” 一班头领分配已定,每天轮流由一位头领摆筵席庆贺。山寨的各项规矩十分齐整。有诗为证:

巍巍高寨水中央,列职分头任所长。

从此山东遭扰攘,难禁地煞与天罡。

再说雷横离开了梁山泊,背着包裹,提着朴刀,取道回到郓城县。到家后拜见了老母,换了些衣服,带着回文,径直来到县里,拜见了知县,汇报了情况,交回了公文批帖,然后回家暂且休息。依旧每天到县衙里签到画押,听候差遣。有一天,雷横走到县衙东边,只听到背后有人喊道:“都头什么时候回来的?” 雷横回过头一看,原来是本县一个爱凑热闹的李小二。雷横回答道:“我前天刚回家。” 李小二说:“都头出去了这么长时间,不知道最近这里来了个从东京新来的艺人,色艺双绝,叫白秀英。那女子之前来拜访都头,正好赶上你公差外出不在。如今她在勾栏里,说唱各种曲调。每天都有各种表演,有时是戏舞,有时是吹弹,有时是歌唱,吸引得人山人海地去观看。都头怎么不去看看?那女子真是个出色的粉头。”雷横听了,正好有空,便和李小二一起径直来到勾栏里。只见门首挂着许多金字帐额,旗杆上挂着和人一样高的靠背。走进里面,雷横便在戏台最左边的第一个位置坐了下来。此时戏台上正在表演笑乐院本。那李小二在人群里撇下雷横,自己出去找乐子了。院本表演结束,只见一个老头裹着磕脑儿头巾,穿着一件茶褐色罗衫,系着一条黑色腰带,拿着一把扇子,走上台来开场说道:“老汉我是东京人氏白玉乔。如今年纪大了,全靠女儿秀英的歌舞吹弹,为天下的看官们表演。” 锣声响起,白秀英走上戏台,向四方参拜,拿起锣棒,像撒豆子一样快速点动,拍下一声界方,念了四句七言诗,接着说道:“今天秀英招牌上明写着这场话本,是一段风流蕴藉的故事,叫做‘豫章城双渐赶苏卿’。” 说完开话又唱,唱完又说,全场观众喝彩声不断。雷横坐在上面,看着那妇人,果然是色艺双绝。但见:

罗衣叠雪,宝髻堆云。樱桃口杏脸桃腮,杨柳腰兰心蕙性。歌喉宛转,声如枝上莺啼;舞态蹁跹,影似花间凤转。腔依古调,音出天然。舞回明月坠秦楼,歌遏行云遮楚馆。高低紧慢,按宫商吐雪喷珠;轻重疾徐,依格范铿金戛玉。笛吹紫竹篇篇锦,板拍红牙字字新。

白秀英唱到精彩之处,白玉乔在一旁喝彩道:“虽无买马博金艺,要动聪明鉴事人。看官们喝彩,说明这一段唱得好,我女儿先歇一歇,接下来便是衬交鼓儿的院本。” 白秀英拿起盘子指着说道:“从财门上起,在利地上住,在吉地上过,在旺地上行。手到面前,可别让它空过。” 白玉乔说:“我女儿去走一圈,看官们都等着赏你呢。” 白秀英托着盘子,先来到雷横面前。雷横便伸手到身边的袋子里去摸钱,没想到一文钱都没有。雷横说:“今天忘了,没带钱出来,明天一并赏你。” 白秀英笑着说:“头醋不酽彻底薄。官人坐在这个位置上,可得带个头赏。” 雷横涨红了脸说:“我一时没带钱出来,不是我舍不得。” 白秀英说:“官人既然是来听唱的,怎么会不记得带钱呢?” 雷横说:“我赏你三五两银子也不在话下,只是今天忘了带。” 白秀英说:“官人今天一文钱都没有,还提什么三五两银子。这不是让我们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嘛。” 白玉乔叫道:“我女儿,你没眼力。别管城里人村里人,只管向他讨赏。先过去向懂事的恩官要个赏头。” 雷横说:“我怎么就不懂事了?” 白玉乔说:“你要是懂行,狗头上都能长角了。” 众人一起跟着起哄。雷横大怒,骂道:“你这混蛋怎么敢侮辱我!” 白玉乔说:“骂你这个乡下使牛的,有什么了不起!” 有认识雷横的人喝道:“使不得!这可是本县的雷都头。” 白玉乔说:“我看是驴筋头。” 雷横哪里忍得住,从坐椅上直接跳到戏台上,揪住白玉乔,一拳一脚,打得他唇破齿落。众人见打得厉害,都来劝解拉开,雷横也气呼呼地回去了。勾栏里的人一哄而散。

原来这白秀英和那新任知县以前在东京时就有往来,如今特意来到郓城县开设勾栏表演。这娼妓见父亲被雷横打了,而且伤势严重,便乘上一乘轿子,直接到知县衙门里哭诉:“雷横殴打我父亲,搅散勾栏表演,他这是故意欺负我。” 知县听了,十分恼怒,说道:“快写状子来!” 这便是所谓的枕边风起了作用。知县让白玉乔写了状子,查验了伤痕,确定了证人。本县有和雷横关系好的人,想替他到知县那里疏通关节。可无奈那婆娘一直守在衙门内,撒娇耍赖,知县不得不听她的,立刻派人把雷横捉拿归案。雷横在公堂上被责打,被迫招供,随后戴上枷锁,被押出去示众。那婆娘还不罢休,又到知县那里进言,非要把雷横在勾栏门口示众。第二天,那婆娘又去勾栏表演,知县便下令把雷横押到勾栏门口示众。这一班负责看守的禁子,都是和雷横一样当差的人,怎么忍心把他按规矩绑起来示众呢。这婆娘琢磨了一会儿,心想:“既然已经公开整治他了,那就一不做二不休。” 她走出勾栏门,在茶坊里坐下,把禁子叫过去,威胁道:“你们都和他有交情,才放他自在。知县相公让你们把他绑起来示众,你们却做人情!等会儿我告诉知县,看你们怎么收场!” 禁子说:“娘子别生气,我们这就去把他绑起来。” 白秀英说:“要是这样,我自然会赏你们钱。” 禁子们只好过来对雷横说:“兄长,实在没办法,你就暂且忍一忍,配合着绑一下。” 于是把雷横在街上按规矩绑了起来。

正在人多喧闹的时候,雷横的母亲正好来送饭,看到儿子被绑在那里,顿时哭了起来,骂那些禁子们:“你们和我儿子一样都是在衙门里当差的人,钱财就这么好使吗?谁能保证自己永远不出事!” 禁子回答说:“大娘,您听我说,我们也想留情面,可原告人一直盯着要把他绑起来示众,我们也没办法。她动不动就说要去跟知县告状,害我们,所以我们也做不了主。” 那婆婆说:“哪有原告人自己监督被告示众的道理。” 禁子们又低声说:“大娘,她和知县关系密切,一句话就能让我们倒霉,所以我们两边为难。” 那婆婆一边自己去解绳索,一边嘴里骂道:“这个贼贱人,这么仗势欺人!我先把这绳索解了,看她能怎么样!” 白秀英在茶房里听到了,走过来问道:“你这个老婢子刚才说什么?” 那婆婆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火,指着白秀英骂道:“你这个不知羞耻的贱女人!凭什么骂我!” 白秀英听了,柳眉倒竖,双眼圆睁,大骂道:“老东西,穷婆子!你这贱人怎么敢骂我!” 婆婆说:“我骂你又怎样!你又不是郓城县知县。” 白秀英大怒,冲上前去,一巴掌把那婆婆打得一个踉跄。那婆婆刚要挣扎,白秀英又赶上去,狠狠地扇起耳光。雷横是个极其孝顺的人,看到母亲被打,顿时怒从心头起,扯起枷锁,朝着白秀英的脑袋砸了下去。这一枷梢正好砸中,白秀英的脑袋被劈开,倒在地上。众人一看,只见白秀英脑浆迸裂,眼珠突出,一动不动,显然已经死了。有诗为证:玉貌花颜俏粉头,当场歌舞擅风流。

只因窘辱雷横母,裂脑横尸一命休。

众人见打死了白秀英,就连同雷横一起押到县里自首,向知县详细诉说了事情的经过。知县随即派人把雷横押下来,召集验尸官,传唤里正、邻居等人,对尸体进行检验后,都押回县里。雷横对所有事情都供认不讳,没有任何抵触。他的母亲自行领回家等候消息。禁子们都被关押起来。雷横被戴上枷锁,关进了牢房。负责看管牢房的节级正是美髯公朱仝,他看到雷横被押进来,也毫无办法,只能安排些酒食招待,让小牢子打扫出一间干净的房间,安置雷横。过了一会儿,雷横的母亲来牢里送饭,哭着哀求朱仝:“我年纪六十多岁了,就这么一个儿子。麻烦节级哥哥看在平日里你们兄弟的情分上,可怜可怜我这孩子,多照顾照顾他。” 朱仝说:“大娘您放心回去。以后送饭的事就不用您操心了,我会照顾他。要是有机会,我一定想法救他。” 雷横的母亲说:“哥哥要是能救我儿子,那就是我们的再生父母。要是我儿子有个三长两短,我这条老命也没了!” 朱仝说:“我一定会记在心里,大娘您别挂念。” 那婆婆拜谢后离开了。朱仝想了一整天,也没想到救雷横的办法。朱仝自己托人到知县那里疏通关节,上下打点人情。那知县虽然看重朱仝,但因为雷横打死了他的相好白秀英,也不听朱仝的求情。再加上白玉乔不断催促,整理文案,非要知县判雷横偿命。于是在牢里关押六十日的期限一到,就把案子审结,解送到济州。主案押司抱着文卷先走,让朱仝押送雷横。

朱仝带着十几个小牢子,押着雷横离开了郓城县。大约走了十几里地,看到一个酒店,朱仝说:“我们大家在这里吃两碗酒再走。” 众人都到店里喝酒。朱仝独自带着雷横,借口上厕所,走到后面偏僻的地方,打开枷锁,放了雷横,嘱咐道:“贤弟你赶紧回去,回家带上老母亲,连夜到别处去逃难。这里的官司我来替你扛。” 雷横说:“小弟逃走倒没什么,可肯定会连累哥哥,而且恐怕罪名不轻。” 朱仝说:“兄弟,你不知道。知县因为你打死了他的相好,把这案子往重了判,解到州里,肯定要你偿命。我放了你,我罪不至死。况且我又没有父母牵挂,家里的财产也足够赔偿。你只管放心去,前程要紧。” 雷横拜谢后,从后门的小路跑回家,收拾了细软包裹,带着老母亲,连夜投奔梁山泊入伙去了,暂且不提。

再说朱仝拿着空枷锁,扔到草丛里,然后出来对众小牢子说:“雷横跑了,这可怎么办?” 众人说:“我们赶紧去他家抓人!” 朱仝故意拖延了半天,估计雷横已经跑远了,才带着众人到县里自首。朱仝报告说:“小人自己不小心,在路上让雷横跑了,现在他在逃,我愿意承担罪责。” 知县本来就喜欢朱仝,有心从轻发落他,可白玉乔要到上司那里控告朱仝故意放走雷横,知县只好把朱仝的罪状申报到济州。朱仝家里的人赶紧到州里花钱疏通关系,然后朱仝被押送到济州。在公堂上审讯清楚后,朱仝被判处二十脊杖,刺配到沧州牢城。朱仝只得戴上枷锁,两个押送的公人拿着公文,押着朱仝上路。朱仝家里的人给两个公人送了衣服和盘缠。当下朱仝离开了郓城县,一路向沧州横海郡走去,途中无话。

到了沧州,进入城中,来到州衙。正好知府正在升堂。两个公人押着朱仝在厅阶下,呈上公文。知府看了,见朱仝仪表不凡,面色如红枣,胡须长过腹部,心中十分欢喜,便下令:“这个犯人不要发到牢城营,就留在本府听候使唤。” 当下除去朱仝的枷锁,给了回文,两个公人告辞回去了。

只说朱仝在府中,每天就在厅前等候差遣。沧州府里的押番、虞候、门子、承局、节级、牢子,都给了朱仝一些人情,又见朱仝为人和气,所以大家都喜欢他。有一天,知府正在堂上坐堂,朱仝在台阶下侍立。知府把朱仝叫上厅,问道:“你为什么放了雷横,自己却被发配到这里?” 朱仝回答说:“小人怎敢故意放走雷横,只是一时疏忽,让他跑了。” 知府说:“你怎么会被判这么重的罪?” 朱仝说:“原告人咬定我是故意放走雷横,所以判得重了。” 知府说:“雷横为什么打死那个娼妓?” 朱仝便把雷横的事情原原本本详细说了一遍。知府说:“你是不是因为看他孝顺,讲义气才放了他?” 朱仝说:“小人怎敢欺骗官府。” 正说着,只见屏风后面走出一个小衙内,年纪只有四岁,长得端庄漂亮,是知府的亲生儿子,知府对他爱惜得如同珍宝。小衙内看到朱仝,径直跑过来要他抱。朱仝只好把小衙内抱在怀里。小衙内双手拉住朱仝的长胡须,说:“我就要这个大胡子抱。” 知府说:“孩子,快放手,别胡闹。” 小衙内又说:“我就要这个大胡子抱,带我去玩。” 朱仝请示说:“小人带衙内到府前随便走走,玩一会儿就回来。” 知府说:“孩子既然要你抱,你就带他去玩一会儿吧。” 朱仝抱着小衙内,走出府衙,买了些糖果给他吃,转了一圈,又抱回府里。知府看到,问小衙内:“孩子,你去哪里了?” 小衙内说:“这个大胡子带我到街上玩,还买糖和果子给我吃。” 知府说:“你哪来的钱买东西给孩子吃?” 朱仝回答说:“只是略表小人的一点孝心,不值一提。” 知府让人拿酒来给朱仝喝。府里的侍婢捧着银瓶和果盒,给朱仝连斟了三大杯酒。知府说:“以后孩子要你陪他玩的时候,你就自己去抱他玩。” 朱仝说:“恩相的吩咐,小人怎敢违抗。” 从这以后,朱仝每天都带小衙内上街玩。朱仝口袋里有些钱,只要能让知府高兴,在小衙内身上花钱他也不在乎。半个月后,到了七月十五日盂兰盆大斋之日,按照惯例,各处都要点放河灯,举办佛事。当天晚上,堂里的侍婢和奶妈叫道:“朱都头,小衙内今晚想去看河灯,夫人吩咐,你带他去看看。” 朱仝说:“小人这就带他去。” 小衙内穿着一件绿纱衫,头上的发髻上系着两条珠子头须,从里面走出来。朱仝把他驮在肩头上,走出府衙,朝着地藏寺走去,去看点放河灯。当时正是初更时分,但见:

钟声杳霭,幡影招摇。炉中焚百和名香,盘内贮诸般素食。僧持金杵,诵真言荐拔幽魂;人列银钱,挂孝服超升滞魄。合堂功德,画阴司八难三涂;绕寺庄严,列地狱四生六道。杨柳枝头分净水,莲花池内放明灯。

当时朱仝背着小衙内,绕着寺庙转了一圈,然后来到水陆堂放生池边看放河灯。小衙内趴在栏杆上,看着河灯嬉笑玩耍。忽然,朱仝感觉背后有人拽他的袖子,回头一看,竟然是雷横,不禁吃了一惊。朱仝对小衙内说:“小衙内,你先下来,坐在这里,我去给你买糖吃,千万别乱跑。” 小衙内说:“你快点回来,我要去桥上看河灯。” 朱仝说:“我马上就回来。” 转身便去和雷横说话。

朱仝问道:“贤弟,你怎么会到这里?” 雷横拉着朱仝走到僻静处,下拜说道:“自从哥哥救了我的性命,我和老母亲无处安身,只好到梁山泊投奔宋公明入伙。小弟跟他们说起哥哥的恩德,宋公明也一直念着哥哥以前放他的恩情,晁天王和众头领都非常感激,所以特地派吴军师和我来探望哥哥。” 朱仝问:“吴先生现在在哪里?” 这时,吴学究从背后转出来,说道:“吴用在此。” 说完便行礼。朱仝急忙回礼,说道:“好久不见,先生一向可好?” 吴学究说:“山寨里众头领都向你问好,这次派我和雷都头特意来请你上山,共举大义。我们到这里已经好多天了,一直不敢露面。今晚终于等到你,希望仁兄能移步,和我们一起回山寨,了却晁、宋二公的心意。” 朱仝听了,半天没有说话,然后说道:“先生,你这话就不对了。这种话休要再提,要是被外人听到,可就不好了。雷横兄弟他犯了死罪,我因为讲义气放了他,让他上山入伙,他有了出路。可我却因此被发配到这里。老天保佑,等一年半载,我能挣扎着回到家乡,重新做个良民。我怎么能做这种落草为寇的事呢!你们二位请回吧,别在这里,免得惹出是非。” 雷横说:“哥哥在这里,无非是在别人手下,伺候他人,这可不是大丈夫该做的事。不是小弟拉你上山,实在是晁、宋二公盼着哥哥已久,你可别耽误了自己。” 朱仝说:“兄弟,你这说的是什么话!你不想想,我是因为你母亲年老,家里贫寒,才放你走的,今天你反倒来害我做不义之事。” 吴学究说:“既然都头不肯去,那我们就告辞了。” 朱仝说:“代我向众位头领问好。” 说完,他们一同出来。

朱仝回来后,发现小衙内不见了,顿时叫苦不迭,四处寻找都不见踪影。雷横拉住朱仝说:“哥哥别找了,多半是我带来的两个同伴,听说哥哥不肯去,所以把小衙内抱走了,我们一起去找。” 朱仝说:“兄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个小衙内可是知府相公的命根子,他把小衙内托付给我了。” 雷横说:“哥哥,你跟我来。” 朱仝跟着雷横、吴用,三人离开了地藏寺,径直出了城。朱仝心里着急,问道:“你的同伴把小衙内抱到哪里去了?” 雷横说:“哥哥,你先跟我到住的地方,保证把小衙内还给你。” 朱仝说:“要是晚了,恐怕知府相公要怪罪。” 吴用说:“我带来的那两个同伴做事没分寸,肯定直接把小衙内抱到我们住的地方去了。” 朱仝问:“你那同伴叫什么名字?” 雷横回答:“我也不认识,只听说叫黑旋风李逵。” 朱仝大吃一惊,说:“莫不是在江州杀人的李逵?” 吴用说:“就是他。” 朱仝跺脚叫苦,急忙追赶。出城走了二十里,只见李逵在前面喊道:“我在这里。” 朱仝急忙赶上前去,问道:“小衙内放在哪里了?” 李逵行礼说道:“给节级哥哥请安,小衙内就在这里。” 朱仝说:“你快把小衙内好好地抱出来还给我。” 李逵指着自己的头说:“小衙内的头发在我头上。” 朱仝看了,又问:“小衙内到底在哪里?” 李逵说:“我给小衙内嘴里抹了些麻药,把他背出城来,现在睡在林子里,你自己去看吧。” 朱仝借着明亮的月色,急忙冲进林子里寻找,只见小衙内倒在地上。朱仝伸手去扶,却发现小衙内的头被劈成了两半,已经死在那里。有诗为证:

远从萧寺看花灯,偶遇雷横便请行。

只为坚心悭入伙,更将婴孺劈天灵。

当时朱仝心中大怒,奔出林子,却早已不见那三个人的踪影。他四处张望,只见黑旋风远远地拍着双斧喊道:“来,来,来!和你斗二三十回合。” 朱仝怒火中烧,奋不顾身,扎紧布衫,大步追了过去。李逵转身就跑,朱仝在后面追赶。李逵是穿山越岭惯了的人,朱仝怎么能追得上,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李逵却在前面又叫道:“来,来,来!和你拼个你死我活。” 朱仝恨不得一口把他吞了,可就是追不上。追着追着,天色渐渐亮了。李逵在前面,朱仝急赶他就快走,慢赶他就慢行,不赶他就不走,眼看着他跑进了一个大庄院里。朱仝看了,说道:“那家伙既然有了下落,我跟他没完!” 朱仝一直追到庄院的前厅,只见里面两边都摆放着许多兵器。朱仝心想:“想必这也是个官宦人家。” 他停住脚步,高声喊道:“庄里有人吗?” 只见屏风背后转出一个人来。这人是谁呢?正是:累代金枝玉叶,先朝凤子龙孙。丹书铁券护家门,万里招贤名振。待客一团和气,挥金满面阳春。能文会武孟尝君,小旋风聪明柴进。

出来的正是小旋风柴进,他问道:“你是谁?” 朱仝见这人气质不凡,仪表堂堂,急忙行礼,回答道:“小人是郓城县当牢节级朱仝,犯罪被刺配到这里。昨晚我和知府的小衙内出来看放河灯,小衙内被黑旋风杀害,他现在逃到了贵庄,希望您能帮忙捉拿,送到官府。” 柴进说:“既然是美髯公,那就请坐。” 朱仝问:“小人冒昧问一下,官人贵姓?” 柴进回答:“小生姓柴名进,人称小旋风。” 朱仝说:“久闻大名。” 连忙下拜,又说:“没想到今天能见到您。” 柴进说:“美髯公的大名我也早就听说了,请到后堂说话。”

朱仝跟着柴进来到里面。朱仝问:“黑旋风那家伙怎么敢跑到贵庄来躲避?” 柴进说:“容我解释:我平生最爱结交江湖好汉,因为我家祖上有陈桥让位的功劳,先朝曾赐予丹书铁券,只要有犯了事的人,藏在家里,没人敢来搜查。最近有个好友,也是你的旧相识,如今在梁山泊做头领,名叫及时雨宋公明,他写了一封密信,让吴学究、雷横、黑旋风都在我这里安歇,想请你上山,共举大义。因为见你推辞不肯,所以故意让李逵杀害了小衙内,断了你的退路,这样你就只能上山坐把交椅了。吴先生、雷兄,还不出来赔罪?” 只见吴用、雷横从旁边的阁子里出来,对着朱仝便拜,说道:“兄长,还请恕罪!这都是宋公明哥哥的命令。等你到了山寨,自然就明白了。” 朱仝说:“你们兄弟的情谊我明白,只是手段太狠了些!” 柴进连忙在一旁劝解。朱仝说:“我去可以,只是我要见黑旋风一面。” 柴进说:“李大哥,你快出来赔罪。” 李逵也从旁边出来,行了个大礼。朱仝见了,心中的怒火 “噌” 地一下蹿起三千丈,按捺不住,起身冲上前去,要和李逵拼命。柴进、雷横、吴用三人拼命拦住。朱仝说:“如果要我上山,得依我一件事,我就去。” 吴用说:“别说一件事,就是几十件事也都依你。请问是哪件事?”

朱仝要是说出这件事,必然会引发一番大波澜。这一去,大闹高唐州,震动梁山泊。直教招贤国戚遭受刑法,好客皇亲命丧土坑。究竟朱仝对柴进等人说出了什么事呢?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