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有诗叹曰:

北京留守多雄伟,四面高城崛然起。

西风飒飒骏马鸣,此日冤囚当受死。

俊义之冤谁雪洗,时刻便为刀下鬼。

纷纷戈剑乱如麻,后拥前遮集如蚁。

英雄忿怒举青锋,翻身直下如飞龙。

步兵骑士悉奔走,凛凛杀气生寒风。

六街三市尽回首,尸横骸卧如猪狗。

可怜力寡难抵当,将身就缚如摧朽。

他时奋出囹圄中,胆气英英大如斗。

话说当时石秀和卢俊义在城内四处奔逃,却找不到出路。四面八方的人马围拢过来,众捕快用挠钩搭住他们,又用套索将他们绊倒。这两位勇猛的英雄,终究敌不过众多敌手,不幸双双被擒。他们被押解到梁中书面前,梁中书下令将劫法场的贼寇押上来。石秀被押到厅下,怒目圆睁,高声大骂:“你这个败坏国家、残害百姓的贼官!我奉哥哥将令,早晚便会带领大军前来,踏平这座城,把你砍成三段。先让老爷我来给你们通个信。” 石秀在厅前不停地怒骂,骂得众人胆战心惊,厅上的人都被吓呆了。梁中书听了,沉思了许久,随后让人取来大枷,将石秀和卢俊义两人枷了,关押到死囚牢里,并嘱咐蔡福小心看管,千万别出岔子。蔡福一直想结交梁山泊好汉,便把石秀和卢俊义关在同一间牢房,每天给他们好酒好肉,因此两人在牢里倒也没吃苦,身体反而调养好了些。

梁中书找来本州新任的王太守,在厅上商议如何处置此事。他们统计了城中受伤人数,被杀的有七八十人,跌伤头面、磕损皮肤、撞折腿脚的人更是不计其数。这些情况都记录在案,梁中书拨出官钱,用于医治伤者和处理死者后事。第二天,城里城外有人来报,收到了数十张梁山泊的无头帖子,不敢隐瞒,便呈给梁中书。梁中书一看,吓得魂飞魄散。帖子上写道:

“梁山泊义士宋江,昭告大名府,晓谕天下:如今大宋朝滥官当道,污吏专权,欺压良民,祸害百姓。北京的卢俊义,乃豪杰之士,本想请他上山,一同替天行道。特令石秀先来报信,不料他们都被擒获。若能保全二人性命,交出奸夫淫妇,我军便不会侵扰;倘若伤害了他们,我军必定拔寨兴兵,同心雪恨,大军所到之处,玉石俱焚。天地共助,鬼神庇佑。我军定要剿除奸诈,消灭愚顽,轻松入城,绝不轻饶。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好义良民、清廉官吏,不必惊慌,各自安心从事本业。特此告知众人。”

梁中书看完无头告示,立刻叫来王太守,商量该如何应对。王太守是个怯懦怕事的人,听了此事,便向梁中书禀报道:“梁山泊这伙人,朝廷几次都没能收捕他们,何况我们这只是一座孤城。倘若这些亡命之徒引兵前来,朝廷的救兵来不及赶到,那时可就后悔莫及了!依小官愚见,暂且留下这两个人的性命,一方面写表章上奏朝廷,另一方面写信告知蔡太师,再者让本处军马出城扎寨,以防不测。这样才能确保北京平安无事,军民不受伤害。若将这两人立刻处死,恐怕贼寇兵临城下时,我们既无兵解救,又会遭朝廷怪罪,百姓也会惊慌失措,城中必然大乱,实在不妥。” 梁中书听了,说道:“知府所言极是。” 他先叫来押牢节级蔡福,吩咐道:“这两个贼徒,可不是一般人。你要是看管得太严,恐怕他们丢了性命;要是看管得太松,又怕他们逃走。你们兄弟俩,早晚都要小心,该紧就紧,该松就松,务必牢牢看管,等候发落,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蔡福听了,心中暗自高兴,这样的吩咐,正合他心意。他领了命令,便去牢中安慰石秀和卢俊义,这且不提。

梁中书又把兵马都监大刀闻达、天王李成二人叫到厅前商议。梁中书把梁山泊无头告示的事,以及王太守所说的话,都详细告知了他们。二人听后,李成说道:“这些草寇,怎敢擅自离开巢穴,相公不必为此劳神。李某虽不才,受国家俸禄已久,却无功报答,愿效犬马之劳,统领军卒,出城扎寨。草寇若不来,再作商议;若那伙强寇自不量力,擅离巢穴,领兵前来,不是小将夸口,定叫他们片甲不留。我要上报国家俸禄之恩,下展平生所学,就算肝脑涂地,也绝无二心。” 梁中书听了,十分高兴,随即拿出金碗绣缎,赏赐犒劳二人。二人辞谢后,告别梁中书,各自回营寨休息。

第二天,李成升帐,召集大小官军商议。这时,旁边走出一人,此人威风凛凛,相貌堂堂,姓索名超,绰号急先锋,惯用两把金蘸斧。李成传令道:“宋江这伙草寇,早晚要来攻打我们北京。你可点齐本部军兵,在离城三十五里处扎寨。我随后领军前来。” 索超领了将令,第二天点起本部军兵,来到三十五里外一个叫飞虎峪的地方,依山扎下寨栅。第三天,李成带领正偏将,在离城二十五里一个叫槐树坡的地方扎下寨栅。他们在周围密布枪刀,四下里深藏鹿角,三面挖掘下陷坑。众军摩拳擦掌,诸将齐心协力,只等梁山泊军马到来,便要建立战功。有诗为证:金鼓喧天大寨中,人如貔虎马如龙。

一心忠赤无余事,只要当朝建大功。

话分两头。原来,这些无头帖子是神行太保戴宗打听到卢员外、石秀都被擒捉后,故意虚写的告示,在没人的地方以及桥梁道路上张贴,目的是保全卢俊义、石秀二人的性命。戴宗回到梁山泊寨内,把这些事详细地告诉了众头领。宋江听后大惊,便在忠义堂上打鼓召集众人,大小头领按次序依次入座。宋江开口对吴学究说:“当初军师好意,请卢员外上山聚义。如今没想到却让他受苦,还连累了石秀兄弟。我们该用什么计策去救他们呢?” 吴用说:“兄长不必担心。小生不才,愿献一计。趁此机会,夺取北京的钱粮,以供山寨使用。明天是个吉日,请兄长分一半头领把守山寨,其余的都随我们去攻打城池。” 宋江说:“军师所言极是。” 随即叫来铁面孔目裴宣,安排调拨大小军兵,准备第二天出发。黑旋风李逵说道:“我这两把大斧,好久都没派上用场了。听说要打州劫县,我在厅边都欢喜得很。哥哥拨给我五百小喽啰,我杀到北京,把梁中书砍成肉泥,抓住李固和那婆娘碎尸万段,救出卢员外、石秀二人,这就是我的心愿。” 宋江说:“兄弟虽然勇猛,但北京不比别处州府。况且梁中书又是蔡太师的女婿,他手下还有李成、闻达,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视。” 李逵大声叫道:“哥哥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且看兄弟我去的结果,要是输了,我发誓不回山。” 吴用说:“既然你要去,就让你做先锋,点五百好汉跟随你,充当前锋,明天就下山。”

当晚,宋江和吴用商议,确定了出征的人数。裴宣写好告示,送到各寨,各寨按照安排依次行动,不得有误。此时正值秋末冬初,士兵们容易披挂上阵,战马也膘肥体壮。军卒们许久没有上阵杀敌,都渴望战斗;他们心中都憋着不平之气,一心想着报仇。如今得到出征的命令,个个欢天喜地,收拾枪刀,拴好鞍马,摩拳擦掌,只等明天准时下山。第一拨,先锋黑旋风李逵,率领小喽啰五百人。第二拨,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率领小喽啰一千人。第三拨,女头领一丈青扈三娘,副将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率领小喽啰一千人。第四拨,扑天雕李应,副将九纹龙史进、小尉迟孙新,率领小喽啰一千人。中军主将是总头领宋江,军师吴用。簇拥在主帅营帐周围的头领有四员: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病尉迟孙立、镇三山黄信。前军头领霹雳火秦明,副将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后军头领豹子头林冲,副将铁笛仙马麟、火眼狻猊邓飞。左军头领双鞭将呼延灼,副将摩云金翅欧鹏、锦毛虎燕顺。右军头领小李广花荣,副将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此外,还带着炮手轰天雷凌振。负责接应粮草的头领是神行太保戴宗。军兵分配已定,天刚亮,各头领便依次出发,当天便踏上了征程。只留下副军师公孙胜以及刘唐、朱仝、穆弘四个头领,统领马步军兵把守山寨三关。水寨则由李俊等人把守,这里暂且不表。有诗为证:

石秀无端闹法场,圜扉枷杻苦遭殃。

梁山大举鹰扬旅,水陆横行孰敢当。

索超正在飞虎峪寨中坐镇,只见流星报马前来报告,说宋江的军马众多,不计其数,离寨子大约有二三十里,眼看就要到了。索超听后,立刻飞报给李成在槐树坡的寨内。李成得知消息,一面派人飞马进城通报,一面备好战马,径直来到前寨。索超迎接了他,把详细情况告知。第二天五更,士兵们就开始做饭,天亮后拔寨出发,来到庾家疃,摆成阵势,列开一万五千人马。李成、索超全身披挂,在门旗下勒住战马。他们向东望去,只见远处尘土飞扬,约有五百多人飞奔而来。李成用鞭梢一指,士兵们立刻脚踏硬弩,手拽强弓。梁山泊的好汉们,在庾家疃一字儿摆开阵势。只见:

人人都带茜红巾,个个齐穿绯衲袄。鹭鸶腿紧系脚绷,虎狼腰牢拴裹肚。三股叉直迸寒光,四棱简横拖冷雾。柳叶枪、火尖枪,密密如麻;青铜刀、偃月刀,纷纷似雪。满地红旗飘火焰,半空赤帜耀霞光。

东阵之中,只见一员好汉一马当先冲了出来,正是黑旋风李逵。他双手紧握着双斧,眼睛瞪得如同铜铃,钢牙咬得咯咯作响,扯着嗓子高声喊道:“可认得梁山泊好汉黑旋风?” 李成在马上瞧了瞧,与索超相视大笑,说道:“平日里总听人说起梁山泊好汉,原来不过是这般粗陋的草寇,实在不值一提!先锋,你瞧瞧,为何不先把这贼寇拿下?” 索超笑着回应:“杀鸡焉用牛刀。自然有战将去建功立业,不必主将操心。” 话还没说完,索超马后一员首将,名叫王定,手中紧握着长枪,带领着部下一百名马军,如离弦之箭般飞奔着冲了过来。李逵虽然胆勇过人,身上也有铠甲护身,但怎能抵挡得住军马的猛烈冲击,一时间只能向四下里奔逃。索超率领着军队一路直追到庾家疃。这时,只见山坡背后锣鼓喧天,突然杀出两彪军马,左边是解珍、孔亮,右边是孔明、解宝,各自率领着五百小喽啰奋勇冲杀过来。索超见对方有接应的兵马,这才吃了一惊,不敢再继续追赶,赶忙勒住马头往回走。李成问道:“为何不把贼寇抓回来?” 索超回答道:“追过山去,本想将他拿下,没想到这伙人竟有接应的兵马,伏兵一起杀出,实在难以动手。” 李成说道:“这样的草寇,有什么可怕的!” 说罢,带领着前部军兵,全部杀过庾家疃。只见前方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又有一彪军马杀到。当先一匹马上,是一员女将,她的装扮极为标致。有《念奴娇》词为证:玉雪肌肤,芙蓉模样,有天然标格。金铠辉煌鳞甲动,银渗红罗抹额。玉手纤纤,双持宝刃,恁英雄煊赫。眼溜秋波,万种妖娆堪摘。 谩驰宝马当前,霜刃如风,要把官军斩馘。粉面尘飞,征袍汗湿,杀气腾胸腋。战士消魂,敌人丧胆,女将中间奇特。得胜归来,隐隐笑生双颊。

这员女将正是扈三娘,她率领的军旗上,用金色大字写着 “女将一丈青”,左边是顾大嫂,右边是孙二娘,带领着一千多军马,这些士兵高矮不一,来自四面八方。李成看了之后说道:“这样的军队,能有什么用处!索超,你与我上前迎敌,我则分兵去围剿四下的草寇。” 索超领了将令,手持金蘸斧,轻拍坐下战马,向着敌军杀奔而去。一丈青见状,勒转马头,朝着山凹处便跑。李成分开人马,向四下里追杀过去。正在追击之时,只听得喊声震天,雾气弥漫,一彪人马如同闪电般追了过来。李成急忙退兵十四五里,军队首尾难以照应。等他急忙退入庾家疃时,左边冲出解珍、孔亮,率领着人马追杀过来;右边冲出孔明、解宝,也率领着人马杀了过来;三位女将也拨转马头,随后杀到,把李成的军马杀得七零八落。李成等人正打算回寨,黑旋风李逵却当先拦住了去路。李成、索超奋力冲开人马,夺路而逃。等他们回到寨中,已经大败一场。宋江的军马并没有继续追赶,而是收兵暂时休息,扎下了营寨。

李成、索超慌慌张张地进城,将情况报告给梁中书。梁中书连夜又派闻达迅速率领本部军马,前来助战。李成迎接了闻达,两人在槐树坡寨内商议退兵的计策。闻达笑着说道:“这些不过是疥癞之疾,何必放在心上!我虽不才,明日愿与之一战,必定全力以赴。” 当夜商议妥当,传令让军士们知晓。四更天,士兵们开始做饭,五更天披挂整齐,天刚亮便进兵出发。三通战鼓过后,拔寨起行,来到庾家疃,远远便看到宋江的军马,如同狂风一般席卷而来。但见:

征云冉冉飞晴空,征尘漠漠迷西东。

十万貔貅声振地,车厢火炮如雷轰。

鼙鼓咚咚撼山谷,旌旗猎猎摇天风。

枪影摇空翻玉蟒,剑光耀日飞苍龙。

六师鹰扬鬼神泣,三军英勇貅虎同。

罡星煞曜降凡世,天蓬丁甲离青穹。

银盔金甲濯冰雪,强弓劲弩真难攻。

人人只欲尽忠义,擒王斩将非邀功。

索超李成悉败走,有如脱兔潜葭蓬。

败军残卒各逃命,陆路恐惧心怔忡。

大刀闻达不知量,狂言逞技真雕虫。

四面伏兵一齐发,蜂兵蚁聚村疃中。

乱兵俘获竟难免,聚义堂上重相逢。

当日,大刀闻达命令军马摆开阵势,用强弓硬弩射住阵脚。花腔鼍鼓擂响,杂彩绣旗飘扬。宋江阵中,当先簇拥出一员大将,红旗上用银色大字写着 “霹雳火秦明”。他是怎样的装扮呢?

头上朱红漆笠,身穿绛色袍鲜。连环铠甲兽吞肩,抹绿战靴云嵌。凤翅明盔耀日,狮蛮宝带腰悬。狼牙混棍手中拈,凛凛英雄罕见。

秦明勒住战马,高声呼喊:“北京的滥官污吏听好了!早就想攻打你们这座城了,只是怕连累了百姓良民。赶紧把卢俊义、石秀送出来,连同那奸夫淫妇一起解押过来,我便退兵停战,发誓不再侵犯。要是执迷不悟,那就别怪我不客气,到时候玉石俱焚,大祸就在眼前。有话趁早说,别磨蹭!” 话还没说完,闻达勃然大怒,问首将:“谁能替我把这贼寇生擒过来?” 话音刚落,只听脑后鸾铃作响,一员大将抢先出马。他又是怎样的装扮呢?

耀日兜鍪晃晃,连环铁甲重重。团花点翠锦袍红,金带鈒成双凤。鹊画弓藏袋内,狼牙箭插壶中。雕鞍稳定五花龙,大斧手中摩弄。

此人是北京的上将,名叫索超,因为他性情急躁,大家都称他为急先锋。他来到阵前,高声喝道:“你本是朝廷命官,国家哪里亏待了你?你放着好好的人不做,却去落草为寇!今天我要是抓住你,定将你碎尸万段,让你死有余辜!” 秦明本就是个性急之人,听了这话,如同在炉中添了炭火,火上浇了油,立刻拍马向前,挥动狼牙棍,直朝着索超冲了过去。索超也纵马挺枪,迎战秦明。两匹烈马交错,两种兵器并举,众军呐喊助威,两人战了二十多个回合,依旧不分胜负。宋江军中,先锋队里的韩滔在马上拈弓搭箭,看准了索超,“嗖” 地一箭射去,正中索超左臂。索超撇下大斧,掉转马头朝着本阵便跑。宋江见此,挥动鞭梢,大小三军一齐掩杀过去,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敌军大败。宋江的军队一直追过庾家疃,顺势夺下了槐树坡小寨。当晚,闻达逃到飞虎峪,清点军兵,发现损失了三分之一。宋江则在槐树坡寨内屯扎下来。吴用说道:“敌军兵败逃走,心中必然胆怯。若不乘胜追击,恐怕他们会重振勇气,以后再想取胜就难了。” 宋江点头道:“军师所言极是。” 随即传令,当晚就将精锐的得胜军兵分成四路,连夜进发,朝着大名府城杀去。再说闻达逃到飞虎峪,就像丧家之犬、漏网之鱼一般狼狈。他正在寨中商议计策,小校前来报告,说附近山上燃起了大火。闻达赶忙带领军兵,上马查看,只见东边山上,火把不计其数,将遍山遍野照得通红。闻达连忙率领军兵前去迎敌。山后又有马军赶来,当先的首将是小李广花荣,带着副将杨春、陈达横冲直撞地杀了过来。闻达措手不及,只能领兵退回飞虎峪。西边山上,同样火把无数,当先的首将是双鞭呼延灼,带着副将欧鹏、燕顺也冲杀过来。后面喊声又起,原来是首将霹雳火秦明,带着副将韩滔、彭玘合力杀到。闻达的军马顿时大乱,只能拔寨逃离。只见前方喊声又起,火光闪耀,原来是轰天雷凌振带着副手,从小路径直转到飞虎峪那边,放起炮来。闻达带领军队夺路而逃,朝着城的方向奔去。只见前方鼓声响处,早有一彪军马拦住去路,火光之中,闪出首将豹子头林冲,带着副将马麟、邓飞截断了归路。四下里战鼓齐鸣,烈火熊熊燃烧,众军慌乱逃窜,各自寻找生路。闻达挥舞着大刀,杀开一条血路,正撞上李成,两人合兵一处,且战且退。一直战到天明,才退到城下。梁中书听到这个消息,吓得三魂出窍,七魄离体,连忙点军出城,接应败残人马,随后紧闭城门,坚守不出。第二天,宋江的军马追来,直抵东门下寨,准备攻城,攻势极为猛烈。有诗为证:

梁山兵马势鹰扬,杀气英风不可当。

城内军民俱被困,便须写表告君王。

梁中书在留守司召集众人商议,却想不出解救的办法。李成说道:“贼兵兵临城下,情况十分危急,若是拖延,必然会导致城池失陷。相公可写告急家书,派心腹之人,连夜快马赶到京师,报告给蔡太师知晓,让他早奏朝廷,调遣精兵前来救援,这是上策。其次,要赶紧行文通知邻近府县,让他们也早早调兵接应。第三,在北京城内,让大名府征调民夫上城,齐心协力协助守护城池,准备好擂木炮石、踏弩硬弓、灰瓶金汁,日夜防备。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梁中书问道:“家书可以马上写好,可谁去送这一趟呢?” 当天便派下首将王定,让他全副披挂,又派了几个马军,带着密书,打开城门吊桥,朝着东京飞奔而去报告消息,同时通知邻近府县发兵救援。梁中书还先让王太守征集民夫上城守护,这里暂且不提。

再说宋江调遣众将,率领军队围城,在东、西、北三面扎下营寨,只空出南门不围,每天带领军队攻城。李成、闻达连日带兵出城交战,却都无法取胜。索超的箭伤还未痊愈,难以参战。

暂且不说宋江的军队攻打大名府城,单说首将王定带着密书,骑着三匹马,一路疾驰,径直来到东京太师府前下马。门吏进去通报,太师传令让王定进来。王定一直走到后堂,行过参拜之礼后,呈上密书。蔡太师拆开信封,看了密书内容,大惊失色,忙询问详细情况。王定将卢俊义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还说道:“如今宋江率领大军围城,贼寇声势浩大,难以抵挡。” 接着,庾家疃、槐树坡、飞虎峪三处的厮杀情况也都详细汇报了一番。蔡京说:“你一路鞍马劳顿,先去馆驿休息,待我召集官员商议对策。” 王定又禀报道:“太师恩相,北京如今危在旦夕,就像累起来的蛋一样,随时可能破碎。倘若北京失陷,河北的郡县可怎么办?还望太师恩相尽早派兵剿灭贼寇。” 蔡京说:“不必多说,你先退下吧。” 王定便退了出去。

太师随即派当日在府中的办事人员,去请枢密官前来紧急商议军情大事。没过多久,东厅枢密使童贯带着三衙太尉都来到节堂,拜见太师。蔡京把北京危急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问道:“如今该用什么计策,派哪位良将,才能击退贼兵,保住城郭呢?” 说完,众官员面面相觑,都露出了畏惧的神色。

这时,只见步司太尉背后走出一个人,此人是衙门防御保义使,姓宣名赞,掌管兵马。宣赞长得面如锅底,鼻孔朝天,卷发赤须,身材魁梧,身高八尺,擅长使用一口钢刀,武艺出众。他以前在王府曾做过郡马,人们都称他为丑郡马。因为他曾用连珠箭赢了番将,郡王便招他做了女婿。可谁料郡主嫌弃他长相丑陋,心中怀恨,最终去世,因此他一直得不到重用,只做了个兵马保义使。童贯是个阿谀奉承的人,与宣赞关系不睦,常常对他心存猜忌。

此时,宣赞忍不住走出班列,向太师禀报道:“小将以前在乡里,有个相识之人。此人乃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的嫡派子孙,姓关名胜,长相与祖上关羽相似,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们都称他为大刀关胜。他现在担任蒲东巡检,屈居下位。此人自幼熟读兵书,精通武艺,有万夫不当之勇。若以厚礼相请,拜他为上将,定能扫平水寨,消灭狂徒。保国安民,开疆拓土,就指望此人了。请太师定夺。” 蔡京听后十分高兴,当即派宣赞为使者,带着文书和鞍马,连夜火速前往蒲东,以礼邀请关胜进京商议。众官员随后都退了出去。话不多说。宣赞领了文书,上马出发,带着三五个随从,没几天,便来到蒲东巡检司前下马。当时,关胜正和郝思文在衙门内谈论古今兴衰之事,听说东京有使者到来,关胜连忙和郝思文出来迎接。双方施礼后,便请到厅上坐下。关胜问道:“许久不见,今日是什么事劳你亲自远道而来?” 宣赞回答道:“因为梁山泊草寇攻打北京,我在太师面前,极力举荐兄长你有安邦定国的策略,降兵斩将的才能。如今特奉朝廷敕旨、太师钧命,带着彩币鞍马,以礼请你起程。兄长千万不要推辞,赶紧收拾行装,前往京城。”

关胜听后十分高兴,对宣赞说道:“这位兄弟姓郝,双名思文,是我的结拜弟兄。当初他母亲梦到井木犴投胎,因此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他,所以人们都称他为井木犴郝思文。这兄弟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如今承蒙太师召唤,我们一同前去,为国家效力,建立功勋,有何不可。” 宣赞欣然答应,随即催促他们赶紧启程。

当下,关胜安顿好家中老小,和郝思文带领着十几个关西汉子,收拾好刀马盔甲和行李,跟随宣赞连夜出发。来到东京后,径直前往太师府前下马。门吏进去通报蔡太师,太师传令让他们进来。宣赞带着关胜、郝思文来到节堂,行过拜见之礼后,站在台阶下。蔡京看了关胜,只见他确实仪表堂堂,身高八尺五六,留着细细的三柳髭髯,两眉斜插入鬓,凤眼朝天,面如重枣,唇若涂朱。太师大喜,便问道:“将军今年多大年纪了?” 关胜答道:“小将三十二岁。” 蔡太师说:“梁山泊草寇围困北京城郭,请问良将,可有妙策解此围困?” 关胜禀报道:“早就听说草寇占据水洼,侵害百姓,劫掠城池。如今这伙贼寇擅自离开巢穴,是自寻死路。若要救援北京,只是白白耗费力气。请借给我数万精兵,我先去攻打梁山,然后再捉拿贼寇,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太师听后十分高兴,对宣赞说:“这就是围魏救赵之计,正合我意。” 随即叫来枢密院官员,调拨山东、河北的精锐军兵一万五千人,任命郝思文为先锋,宣赞为后军,关胜为领兵指挥使,步军太尉段常负责接应粮草。犒赏三军后,限定日期出发,大军一路浩浩荡荡,朝着梁山泊杀去。这一去,直教龙离开大海,无法腾云驾雾;虎来到平川,难以张牙舞爪。正是:贪观天上中秋月,失却盘中照殿珠。那么,宋江的军马最终会有怎样的结局呢?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