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六十五回 托塔天王梦中显圣 浪里白跳水上报冤

有诗写道:谁能想到一夜之间天地仿佛老去,狂风卷地,大雪肆意飞舞。树林边隐隐约约好似排列着剑戟,竹林中阴森森宛如摆放着刀枪。雪花如同六瓣之花,构成巧妙的陷阱,万里大地银装素裹,成了一片战场。这场景恰似玉龙刚刚争斗完毕,满天的鳞甲纷纷扬扬地四处飘散。

话说宋江的军队,借着这场大雪,吴用定下了计策,利用雪后的陷坑成功捉住了索超。其余的军马纷纷逃回城中,报告索超被擒的消息。梁中书听闻后,顿时慌了神,连忙传令众将,务必坚守城池,绝对不许出城迎战。

且说宋江回到寨中,在中军帐内坐下。很快,伏兵便将索超押解到帐下。宋江见了,心中大喜,赶忙喝退军卒,亲自上前为索超解开绳索,随后将他请入帐中,摆下酒宴热情款待。宋江言辞恳切地安抚道:“你瞧瞧我手下的众多兄弟,大半原本都是朝廷军官。只因朝廷昏暗不明,纵容那些贪官污吏横行霸道、专权作恶,残酷迫害良民百姓,他们这才心甘情愿地协助我宋江,一同替天行道。倘若将军不嫌弃我们,不如就以忠义为宗旨,携手同行。” 索超本就属于天罡星之数,与梁山有着不解之缘,当下便归降了宋江。当夜,众人在帐中摆酒欢庆。

第二天,众人商议攻打城池的事宜。然而,连续攻打了好几天,城池却始终未能攻破,宋江为此忧心忡忡。当晚,宋江在帐中休息,刚一躺下,突然感觉阴风阵阵,寒气扑面而来。他抬头一看,只见天王晁盖欲进又止,口中喊道:“兄弟,你还不回去,更待何时!” 晁盖就站在他的面前。宋江大吃一惊,急忙起身问道:“哥哥从哪里来?你的冤屈至今未能昭雪,我心中日夜不安。之前一直没能好好祭祀,所以哥哥显灵,想必是有所责怪。” 晁盖说道:“并非为此。兄弟,你往后退一退,你的阳气太盛,我不敢靠近。如今我特意来告知你:贤弟你将有百日血光之灾,唯有江南地灵星能够医治。你应当尽早收兵,这才是上策。回军自保,以免长久围城带来更多麻烦。” 宋江还想再问个明白,便向前赶去说道:“哥哥阴魂到此,请务必说出实情。” 却被晁盖一推,宋江猛地惊醒,才发现原来是一场梦。他立刻让小校去请军师吴用前来解梦。

吴用来到中军帐,宋江将梦中的奇异之事详细地说了一遍。吴用听后说道:“既然是晁天王显圣,那我们不可不听从。如今正值寒冬,天寒地冻,军马实在难以久留。我们暂且回山驻守,等冬去春来,冰雪消融之时,再来攻打城池,也为时不晚。” 宋江说道:“军师所言极是,只是卢员外和石秀兄弟还深陷囹圄,度日如年,眼巴巴地盼着我们兄弟前去营救。倘若我们就这样回去,我实在担心那些人会害了他们的性命。此事让我进退两难啊。” 众人商议了许久,却始终没有定论。

第二天,宋江只觉得神思疲惫,身体酸痛,脑袋像被斧头劈开一般剧痛,浑身仿佛被蒸笼蒸着,一病不起。众头领纷纷前来探望。宋江说道:“我只感觉背上**辣地疼得厉害。” 众人一看,只见宋江的后背肿得像个鏊子一样。吴用说道:“这病不是痈就是疽。我查看过医书,绿豆粉能够护心,防止毒气入侵。赶紧去买些来,给哥哥吃。” 众人一边派人四处寻药医治,一边照吴用所说给宋江服用绿豆粉,然而宋江的病情却不见好转。这时,浪里白跳张顺说道:“小弟以前在浔阳江的时候,母亲曾患背疾,百般医治都不见效,后来请来了建康府的安道全,他手到病除。此后,小弟只要有点银两,就会派人送给他。如今看到兄长身患此症,此地距离江南路途遥远,即便立刻出发,也难以迅速赶到。为了兄长,我只能星夜兼程,前去拜请他来救治兄长。” 吴用说道:“兄长梦中晁天王说,百日之灾唯有江南地灵星可治,莫非指的就是安道全?” 宋江说道:“兄弟,你若真认识这个人,那就快去吧,不要怕吃苦受累,一切以义气为重。务必星夜前去请他,救我一命。” 吴用让人取出一百两蒜条金,准备送给安道全作为酬金,又拿出二三十两碎银作为张顺的盘缠,叮嘱张顺道:“你现在就出发,无论如何都要把他请来,千万不可有误!我现在就拔寨回山,咱们在山寨里会合。兄弟,你一定要尽快赶来。” 张顺告别众人,背上包裹,踏上了行程。

且说军师吴用传令众将,暂且收兵罢战,回山休整。众人将宋江安置在车子上,连夜启程。北京城内的守军因为之前中过伏兵之计,猜测此次又是诱敌之策,所以不敢贸然追击。第二天,梁中书得知消息后,说道:“他们这一走,不知是何用意?” 李成和闻达说道:“吴用那家伙诡计多端,我们只可坚守城池,不宜追击。”

话分两头。且说张顺一心想要救宋江,连夜赶路。当时正值冬末,不是下雨就是下雪,路途极为艰难,再加上他心中焦急,出门时竟忘了携带雨具。他行了数千里路,终于来到了扬子江边。这天,北风呼啸,冻云低垂,天空中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张顺冒着风雪,一心想要渡过长江,他拼了命地赶路。尽管眼前的景色一片凄凉,但江中的景致却别有一番韵味。有《西江月》词为证:孤雁在寒冷的云层中凄厉地鸣叫,寒鸦在枯木上盘旋。空中的雪花如同梨花一般,纷纷扬扬地飘落。玉一般的积雪压在桥边的酒旗上,渡口的渔船也被银装素裹。远处的前村隐隐约约有两三户人家,这江上傍晚的景色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张顺独自一人来到扬子江边,四处寻找渡船,却连一只船的影子都没看到,心中焦急万分,只能叫苦不迭。他沿着江边来回走动,忽然看到芦苇丛中升起了几缕炊烟。张顺连忙喊道:“船家,快把渡船划过来载我过江。” 只见芦苇丛中簌簌作响,走出一个人来,此人头戴箬笠,身披蓑衣,问道:“客人要去哪里?” 张顺说道:“我有急事要渡江去建康,多给你些船钱,快渡我过去。” 船家说道:“载你渡江倒没问题,只是现在天色已晚,即便过江去,也没有落脚的地方。你就在我的船上歇一晚,等到四更天,风停月明之时,我再渡你过去。你得多给我些船钱。” 张顺心想,也只能如此了,便跟着船家钻进了芦苇丛。只见滩边系着一只小船,船篷下有个瘦后生正在烤火。船家扶着张顺上了船,走进船舱,张顺把身上湿透的衣服都脱下来,让那瘦后生在火上烘烤。张顺打开衣包,取出棉被,裹在身上,躺在船舱里,对船家说道:“这里有酒卖吗?买点来喝也好。” 船家说道:“酒倒是没地方买,不过可以给你一碗饭吃。” 张顺吃了一碗饭,便倒头睡去。一来他连日赶路,十分疲惫,二来他过于大意,到了初更时分,便不知不觉睡着了。那瘦后生正对着炭火烘烤身上的衲袄,见张顺睡着了,便对船家说道:“大哥,你瞧见了吗?” 船家走过来,在张顺的头边轻轻一摸,感觉像是有金银财物,便摇了摇手说道:“你去把船划到江中心,到时候再动手也不迟。” 那后生推开船篷,跳上岸,解开缆绳,上船拿起竹篙,将船撑开,又搭上橹,咿咿呀呀地把船摇向江中心。船家在船舱里拿起缆船索,轻轻地将张顺捆绑起来,随后到船梢的艎板底下取出板刀。

这时,张顺恰好醒来,双手被缚,动弹不得。船家手持大刀,压在他身上。张顺说道:“好汉,你饶我一命,我所有的金子都给你。” 船家说道:“金银我要,你的性命我也要。” 张顺连忙喊道:“你就让我死个痛快,这样我的冤魂就不会来缠着你。” 船家放下板刀,将张顺 “扑通” 一声丢进了江里。随后,船家打开张顺的包裹一看,见里面有许多金银,便起了独吞的心思,对着那瘦后生喊道:“五哥,过来跟你说句话。” 那后生钻进船舱,船家一把揪住他,手起刀落,将他砍死,然后把尸体推进了江里。船家清理了船中的血迹,独自摇着船离开了。有诗叹道:宋江偶然患上背疮,张顺前往江东请医。烟水芦花的深夜,为财害命的行径实在可悲。

却说张顺水性极佳,能在水底潜伏三五天。他被推下江后,在江底咬断绳索,游到南岸。上岸后,他看到树林中闪烁着灯光。张顺浑身湿漉漉地走进树林,发现是一家村酒店,此时正值半夜,店家正在榨酒,破壁缝中透出灯光。张顺上前敲门,一位老者打开门,张顺立刻向老者磕头行礼。老者问道:“你莫不是在江中遭遇抢劫,跳水逃命的?” 张顺说道:“实不相瞒,老人家,我来建康办事,因为天色已晚,便在江边找船渡江,没想到碰上两个坏人,他们抢走了我所有的衣服和金银,还把我推进了江里。好在我会游泳,这才捡回一条命。求老人家救救我。” 老者听后,将张顺领进后屋,拿出一件衲衣给他换上,又帮他把湿衣服拿去烘干,还热了些酒给他喝。老者问道:“汉子,你姓什么?从山东来这里办什么事?” 张顺说道:“我姓张,建康府的安太医是我的兄弟,我特地来看望他。” 老者又问:“你从山东来,经过梁山泊了吗?” 张顺说道:“正是从那里经过。” 老者说道:“他们山上的宋头领,从不抢劫过往客人,也不害人性命,只是一心替天行道。” 张顺说道:“宋头领以忠义为本,从不伤害良民,只痛恨那些贪官污吏。” 老者说道:“老汉听说,宋江这伙人确实仁义,专门救济贫苦百姓,哪里像我们这里的草寇。要是他们能来这里,百姓可就有福了,不用再受那些贪官污吏的欺压。” 张顺听后,说道:“老人家,你别吃惊,我就是浪里白跳张顺。因为我哥哥宋公明背上生了疮,让我带一百两黄金来请安道全。没想到我在船上大意睡着了,被那两个恶贼绑了双手,扔进了江里。我咬断绳索,才逃到了这里。” 老者说道:“你既然是那里的好汉,我叫我儿子出来和你见见。” 不一会儿,从后面走出一个年轻人,他一见到张顺,便倒头便拜,说道:“小人久闻哥哥大名,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拜见。小人姓王,排行第六,因为跑得快,大家都叫我霍闪婆王定六。我平生就喜欢游泳和舞棒,也曾拜过不少师傅,可惜都没学到真本事,只能在江边卖酒为生。刚才哥哥被劫的那两个人,我都认识:一个叫截江鬼张旺,另一个瘦后生是华亭县人,叫油里鳅孙三。这两个家伙经常在江里抢劫行人。哥哥放心,你在这儿住几天,等他们来喝酒的时候,我帮哥哥报仇。” 张顺说道:“多谢兄弟好意。但我为了兄长宋公明,恨不得立刻赶回山寨。等天亮了,我就进城去请安太医,然后回来与你相见。” 王定六把自己的衣服都拿给张顺换上,又连忙摆酒招待,这里暂且不提。第二天,天气放晴,雪也融化了。王定六给了张顺十几两银子,送他进城。张顺来到建康府,径直走到槐桥下,看见安道全正在门前卖药。张顺走进门,对着安道全便磕头行礼。古人有一首诗,专门称赞安道全的医术:他的肘后珍藏着百篇良方,金针玉刃的医术得自师傅真传。就算是重生的扁鹊也难以与他相比,他的大名远扬万里。

这安道全家传的内科、外科医术都极为精湛,因此远近闻名。他看到张顺后,便问道:“兄弟,多年不见,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张顺跟着安道全走进屋里,将闹江州后跟随宋江上山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又讲到宋江身患背疮,特地派他来请神医,还差点在扬子江丢了性命,所有的事情都如实相告。安道全说道:“若论宋公明,那可是天下闻名的义士,我去走一趟倒也值得。只是我的妻子刚刚去世,家中再无亲人,我实在离不开,所以很难前往。” 张顺苦苦哀求道:“要是兄长不肯去,我也没法回山复命了。” 安道全说道:“再商量商量吧。” 张顺百般恳求,安道全这才答应下来。

原来,安道全与建康府一位名叫李巧奴的烟花女子往来密切。李巧奴生得十分美丽,安道全对她颇为宠爱。有诗描述李巧奴的美貌:

蕙质温柔更老成,玉壶明月逼人清。

步摇宝髻寻春去,露湿凌波步月行。

丹脸笑回花萼丽,朱弦歌罢彩云停。

愿教心地常相忆,莫学章台赠柳情。

当晚,安道全带着张顺来到李巧奴家,安排酒宴。李巧奴认张顺做叔叔。几杯酒下肚,众人酒至半酣,安道全对巧奴说:“我今晚就在你这儿留宿,明天一早和这位兄弟去山东一趟。快则一个月,慢则二十来天,就回来见你。” 李巧奴撒娇道:“我不许你去!你要是不听我的,以后就别再登我的门。” 安道全说:“我的药囊都收拾好了,只等出发,明天就走。你放宽心,我去去就回,不会耽搁太久。” 李巧奴愈发撒娇,倒在安道全怀里说:“你要是不听我的,去了,我就咒得你浑身碎成肉片!” 张顺听了这话,心里恨不得一口吞了这女子。

天色渐晚,安道全大醉,被搀到巧奴房里,倒在床上。巧奴便来打发张顺:“你自己回去吧,我家没地方给你睡。” 张顺说:“我要等哥哥酒醒了一起走。” 巧奴赶不走他,只好安排他在门首的小房间里休息。

张顺满心忧虑,哪里睡得着。初更时分,有人敲门。张顺透过壁缝看去,只见一个人闪了进来,和老虔婆说起话。老虔婆问:“你这么久没来,去哪儿了?今晚太医醉倒在房里,这可怎么办?” 那人说:“我有十两金子,送给姐姐打些钗环。大娘你行行好,让我和她见个面。” 老虔婆说:“你就在我房里等着,我叫女儿过来。” 张顺借着灯影一看,竟是截江鬼张旺。原来这家伙每次在江中抢到钱财,就来这里挥霍。张顺见了,怒火中烧。

再仔细听,只听老虔婆在房里安排酒食,让巧奴陪着张旺。张顺本想冲进去,但又怕坏了大事,让这贼跑了。约莫三更时分,厨房的两个使唤丫头也喝醉了。老虔婆东倒西歪,在灯前打瞌睡。张顺悄悄打开房门,溜到厨房,见一把厨刀明晃晃地放在灶台上,再看老虔婆倒在旁边的板凳上。张顺走进来,拿起厨刀,先杀了老虔婆。正要杀使唤丫头时,发现厨刀不太锋利,砍了一个人后,刀口就卷了。那两个丫头正要喊叫,好在旁边有一把劈柴斧,张顺抄起斧子,一斧一个,把她们砍杀了。

房中的李巧奴听到动静,慌忙开门,正好迎面碰上张顺,张顺手起斧落,将她劈倒在地。张旺在灯影下看到李巧奴被砍倒,推开后窗,翻墙逃走了。张顺懊恼不已,随即割下衣襟,蘸着血在粉壁上写道:“杀人者,安道全也。” 连着写了几十处。

捱到五更天,天快亮了,只听安道全在房里酒醒,叫着巧奴。张顺说:“哥哥别出声!我让你看两个人。” 安道全起身,看到四具尸体,吓得浑身麻木,瑟瑟发抖。张顺说:“哥哥,你看到墙上写的字了吧?” 安道全说:“你可把我害苦了!” 张顺说:“现在有两条路供你选择:要是你声张起来,我自己逃走,哥哥你却要去偿命;要是你想没事,就回家取了药囊,连夜上梁山泊救我哥哥。这两条路你选。” 安道全说:“兄弟,你这见识太短浅了!” 有诗叹道:

久恋烟花不肯休,临行留滞更绸缪。

铁心张顺无情甚,白刃横飞血漫流。

天亮后,张顺收拾好盘缠,同安道全回到家,敲开门,取了药囊后出城,径直来到王定六的酒店。王定六迎接他们,说道:“昨天张旺从这里经过,可惜没碰到哥哥。” 张顺说:“我要办大事,先不报这小仇。” 话还没说完,王定六来报:“张旺那家伙来了!” 张顺说:“先别惊动他,看看他要去哪儿。” 只见张旺到滩头查看船只。王定六喊道:“张大哥,你留船载我两个亲戚过去。” 张旺说:“要坐船就快点来。” 王定六把情况告诉张顺。张顺对安道全说:“安兄,你把衣服借给我穿,我把衣服换给兄长,然后去坐船。” 安道全问:“这是为什么?” 张顺说:“我自有打算,兄长别问。” 安道全脱下衣服和张顺换了。张顺戴上头巾,用遮尘暖笠遮挡身形。王定六背着药囊。三人走到船边,张旺把船靠岸,三人上了船。张顺钻进船尾,掀起艎板一看,板刀还在。张顺拿了刀,又回到船舱。

张旺摇着船离开岸边,咿咿呀呀地向江心划去。张顺脱下外衣,喊道:“船家,快来,你看船舱里进水了。” 张旺不知是计,把头伸进舱里,被张顺一把揪住,大喝一声:“强贼!还记得前天雪天坐船的客人吗?” 张旺一看,吓得说不出话来。张顺喝道:“你这贼谋了我一百两黄金,还想害我性命。那个瘦后生哪儿去了?” 张旺说:“好汉,我得了财,不想分给他,怕他争吵,就把他杀了,扔到江里去了。” 张顺问:“你认得我吗?” 张旺说:“不认得好汉,只求饶我一命。” 张顺喝道:“我生在浔阳江边,长在小孤山下,做卖鱼生意,谁不认得我!只因闹了江州,上梁山泊跟随宋公明,纵横天下,谁不怕我!你把我骗上船,绑住我的双手,扔到江心,要不是我识水性,早就丢了性命!今日冤家路窄,饶你不得!” 说着,顺势一拉,把张旺拖进船舱,将他手脚像四马攒蹄般捆缚起来,朝着扬子大江,直接扔了下去:“也省得用刀杀你。” 张旺就这样丢了性命。有诗为证:

盗金昔日沉张顺,今日何期向水撺。

终须一命还一命,天道昭昭冤报冤。

张顺把船户贼人张旺捆缚后沉下水去。王定六见了,十分感慨。三人划船到岸,张顺对王定六道:“贤弟的恩情,我生死难忘。你要是不嫌弃,就和你父亲收拾好酒店,到梁山泊来,一同归顺大义。不知你意下如何?” 王定六道:“哥哥所说,正合我意。” 说完,便分别了。张顺和安道全从北岸上路;王定六辞别二人,又上了小船,回家收拾行李,准备赶来。

且说张顺与安道全上了北岸,背着药囊,匆匆赶路。安道全是个文人,士大夫出身,不擅长走路,走了不到三十多里,就走不动了。张顺请他到村店,买酒招待。正吃着,只见外面一个客人走到面前,叫道:“兄弟,怎么这么晚才到?” 张顺一看,原来是神行太保戴宗,扮成客人赶来。张顺急忙让他和安道全相见,便询问宋公明哥哥的消息。戴宗说:“如今哥哥神思昏迷,水米不进,眼看着快不行了,性命危在旦夕。” 张顺听了,泪如雨下。

安道全问:“皮肉血色怎么样?” 戴宗回答:“肌肤憔悴,终日叫唤,疼痛不止,性命早晚难保。” 安道全说:“要是皮肉身体知道疼痛,就还有医治的可能。只怕耽误了时间。” 戴宗说:“这容易。” 便取出两个甲马拴在安道全腿上。戴宗自己背着药囊,嘱咐张顺:“你慢慢走,我和太医先去。” 两人离开村店,施展神行法先走了。有诗为证:

将军发背少宁安,千里迎医道路难。

四腿俱粘双甲马,星驰电逐奔梁山。

当时,张顺在当地村店里一连住了两三天,只见王定六背着包裹,和父亲一起来了。张顺见到他们,心中大喜,说:“我专门在这里等你们。” 王定六问:“安太医在哪儿?” 张顺说:“神行太保戴宗来接他,已经和他先走了。” 王定六便和张顺以及自己的父亲一同起身,前往梁山泊。

且说戴宗带着安道全,施展神行法,连夜赶到梁山泊,并不觉得困倦。寨中大小头领迎接他们,引到宋江的卧榻前。在床上一看,宋江只剩一丝气息。安道全先为宋江诊脉,然后说:“众头领别慌。脉象没什么大碍,身躯虽然看着沉重,但大体无妨。不是我自夸,不出十日,就能康复。” 众人听了,一起下拜。

安道全先用艾灸引出毒气,然后用药,外用敷贴的药膏,内服调养的药剂。五天后,宋江的皮肤渐渐恢复红白,**也滋润起来,饮食也逐渐恢复。不到十天,虽然疮口还没完全愈合,但饮食已经恢复正常。这时,张顺带着王定六父子二人,来拜见宋江及众头领,诉说在江中被劫以及在水上报仇的事。众人都感叹:“险些耽误了兄长的病。”

宋江病刚好,就和吴用商量要攻打北京,营救卢员外和石秀,以表忠义之心。安道全劝谏道:“将军疮口还没好,不可轻举妄动,否则难以痊愈。” 吴用说:“兄长不必操心,以免伤了神思,只管安心调养元气。我吴用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就在今年春初,一定能打破北京城池,救出卢员外和石秀二人,擒拿淫妇奸夫。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宋江说:“若得军师如此相助,我宋江就算死也能瞑目了。”

吴用便在忠义堂上传令。话没说几句,安排还没讲完,这一举措将使得:北京城内,化作火窟枪林;大名府中,变为尸山血海。正是:谈笑鬼神皆丧胆,指挥豪杰尽倾心。那么,军师吴用究竟设下了什么计策呢?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