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有词赞叹古时壮士:

申哙庄公臂断截,灵辄车轮亦能折。

专诸鱼肠数寸锋,姬光座上流将血。

路旁手发千钧锤,秦王副车烟尘飞。

春秋壮士何可比,泰山一死如毛羽。

豫让酬恩荆轲烈,分尸碎骨如何说。

吴国要离刺庆忌,赤心赴刃亦何丑。

得人小恩施大义,剜心刎颈那回首。

丈夫取义能舍生,岂学儿曹夸大口。

话说当时梁中书、李成、闻达匆忙召集起败残的军马,朝南逃窜。正走着,又遭遇两队伏兵前后夹击。李成在前,闻达在后,护着梁中书,全力死战,好不容易冲破重围,脱离了大难。三人头盔歪斜,衣甲破损,虽然损失了不少人马,但所幸三人都保住了性命,向西逃去。樊瑞带着项充、李衮乘势追击,没追上,便与雷横、施恩、穆春等人一同回到北京城内听候命令。

再说军师吴用在城中传令,一面张贴告示安抚百姓,一面组织灭火。梁中书、李成、闻达、王太守各家的老小,该杀的杀了,该逃的逃了,也不再追究。随后打开大名府的府库,将里面所有的金银宝物、绸缎绫锦都装载上车。又打开粮仓,把粮食分发给满城百姓,剩余的也装车,准备运回梁山泊的仓库备用。一切安排妥当,将李固、贾氏钉在囚车里,把军马分成三队,准备返回梁山泊。真是:鞍上的将领敲响金镫,步兵齐声高唱凯歌。同时,派戴宗先去给宋公明报信。

宋江召集各位将领下山迎接,众人都来到忠义堂上。宋江见到卢俊义,立刻跪地叩拜。卢俊义慌忙回礼。宋江说:“我们众人一直想请员外上山,一同聚义,没想到却让你遭遇这场劫难,差点性命不保,我心如刀割!幸好皇天庇佑,今日能再次相见,实在是让我欣慰不已。” 卢俊义答谢道:“多亏兄长的威望,也深感众头领的恩德,大家齐心协力,才救了我,我愿肝脑涂地,也难以报答这份恩情!” 接着,他请蔡庆、蔡福来拜见宋江,说道:“如果不是这二位,我哪能活到现在!”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此时,宋江要让卢俊义坐上寨主之位,卢俊义叩拜道:“我卢某算什么人,怎敢做山寨之主!能在兄长身边牵马坠镫,做个小兵,报答救命之恩,就已经是万幸了。” 宋江再三恳请,卢俊义坚决不肯入座。这时,李逵大声说:“哥哥要是把寨主之位让给别人,我就杀个天翻地覆!” 武松也说:“哥哥老是这么让来让去,弟兄们的心都凉了!” 宋江大声喝道:“你们懂什么!别多嘴!” 卢俊义急忙叩拜道:“要是兄长还苦苦相让,我实在是坐立不安。” 李逵叫嚷道:“现在都没事了,哥哥干脆做皇帝,让卢员外做丞相,我们都做大官,杀到东京,夺了那鸟皇位,不比在这里瞎折腾强!” 宋江大怒,喝骂李逵。吴用劝解道:“先让卢员外到东边耳房安歇,以宾客之礼相待。等日后他立了功,再让位也不迟。” 宋江这才高兴起来,让燕青也一同在那里安歇。另外安排房屋,让蔡福、蔡庆安顿好家小。关胜的家眷,薛永已经接到山寨。

宋江下令大摆筵席,犒赏马军、步军、水军三军,让大小头目和喽啰们各自成群结队去吃喝。忠义堂上设宴庆贺,大小头领互相谦让,饮酒作乐。卢俊义起身说:“那淫妇和奸夫已经擒获在此,听候发落。” 宋江笑着说:“我差点忘了,把他们两个带过来!” 众军卒打开囚车,把李固和贾氏拖到堂前。李固被绑在左边的将军柱上,贾氏被绑在右边的将军柱上。宋江说:“不用细问这两人的罪行,员外你自己处置吧。” 卢俊义领命,手拿短刀,走下堂来,大骂这对泼妇贼奴,随后将二人剖腹剜心,施以凌迟之刑,最后抛弃尸首,回到堂上拜谢众人。众头领纷纷祝贺,对卢俊义的做法称赞不已。

且不说梁山泊大摆筵席犒赏三军,再说梁中书打探到梁山泊军马退去,便又和李成、闻达带着败残军马回到城中。查看家小,发现十有**都已丧生,众人悲痛万分,放声大哭。等到从邻近地方调集军马去追赶梁山泊人马时,对方早已远去,只好各自收兵。梁中书的夫人躲在后花园,侥幸保住了性命。她让丈夫写表章上奏朝廷,又写信给太师,让他尽早调兵遣将,剿灭贼寇报仇。统计民间被杀死的有五千多人,受伤的不计其数。各部军马总共折损了三万多人。为首的将领带着奏文和密信上路,没过几天,来到东京太师府前下马。门吏进去通报,太师让人把将领带进来。将领来到节堂下拜见,呈上密信和奏文,诉说北京被攻破,贼寇势力强大,难以抵挡。蔡京看后大怒,让将领退下。

第二天五更,景阳钟敲响,待漏院聚集了文武群臣。蔡太师领头,径直走到玉阶前,向皇帝当面奏报此事。天子看完奏报,大惊失色,对众臣说:“这伙贼寇屡次作恶,该如何处置?” 谏议大夫赵鼎出班奏道:“之前派蒲东关胜领兵征剿,没能全部收捕,还导致失陷。多次调兵征讨,都折损了兵将,大概是因为没占据地利,才会这样。依臣之见,不如降旨赦免他们的罪行,招安他们,让他们入朝为官,抵御边境之害,这才是上策。” 蔡京听后大怒,喝斥道:“你身为谏议大夫,却敢败坏朝廷纲纪,为猖獗的小人说话,罪该赐死!” 天子说:“如此,你即刻出朝,没有宣召,不得入朝!” 当天就革去了赵鼎的官爵,将他贬为平民。在朝堂上,再也没人敢进谏。有诗叹道:玺书招抚是良谋,赵鼎名言孰与俦。

堪笑蔡京多误国,反疏忠直快私仇。

天子又问蔡京:“像这样贼寇猖獗,该派谁去剿灭?” 蔡太师奏道:“臣觉得这伙山野草贼,何须动用大军。臣举荐凌州有两位将领:一位叫单廷圭,一位叫魏定国,现任本州团练使。恳请陛下下旨,连夜派人调遣这一路军马,早日扫平梁山泊。” 天子听后大喜,随即降下敕令,让枢密院去调遣。天子起驾回宫,百官退朝,众官心中暗自好笑。第二天,蔡京会同省院差官,带着圣旨敕令前往凌州。

再说宋江在水浒寨内,把在北京所得的府库金银财宝,分赏给马军、步军、水军三军;连日杀牛宰马,大摆筵席,庆贺卢员外。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也是肉山酒海。众头领酒喝到一半,吴用对宋江等人说:“这次为了救卢员外,攻破北京,死伤了不少百姓,还劫掠了府库,把梁中书等人赶出城去,他怎会不写表章上奏朝廷?况且他丈人是当朝太师,怎会善罢甘休?肯定会起兵征讨。” 宋江说:“军师考虑得很有道理。不如派人连夜去北京打探虚实,我们也好早做准备。” 吴用笑着说:“小弟已经派人去了,估计快回来了。” 正在筵席上商议着,还没说完,只见之前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报告说:“北京的梁中书果然上奏朝廷,请求调兵征剿。谏议大夫赵鼎奏请招安,却被蔡京喝骂,削去了官职。现在天子已经下令,派人带着敕令去凌州调遣单廷圭、魏定国两位团练使,让他们率领本州军马前来征讨。” 宋江问道:“那我们该如何迎敌?” 吴用说:“等他们来了,一并擒获。”

关胜站起身来,对宋江、吴用说:“关某自从上山,深受兄长厚待,却没出过半点力气。单廷圭、魏定国,我在蒲城时曾与他们多次相见。早就知道单廷圭那家伙,擅长用水浸兵的战法,大家都称他为圣水将军;魏定国那厮,精通火攻兵法,上阵专门用火器伤人,所以人称神火将军。凌州是他们的驻地,他们还兼管本州兵马,手下有这二人。小弟不才,愿带五千军兵,不等他们二人出发,先到凌州路上截住他们。如果他们肯投降,就带上山来;要是不肯投降,一定把他们擒来献给兄长。兄长也不用让众头领张弓搭箭,劳神费力。不知兄长意下如何?” 宋江听后大喜,便让宣赞、郝思文二位将领,一同跟着关胜前去。关胜带着五千军马,第二天便下山了。次日清晨,宋江与众头领在金沙滩寨前为关胜等人饯行,关胜三人领兵出发了。

众头领回到忠义堂后,吴用对宋江说:“关胜此番前去,其心思难以保证。咱们可以再派得力将领随后监督,同时也能接应他。” 宋江说:“我看关胜义气深重,始终如一,军师不必多疑。” 吴用说:“就怕他的心思和兄长不一样。可以再派林冲、杨志领兵,孙立、黄信做副将,带领五千人马,立刻下山。” 李逵赶忙说:“我也去走一趟。” 宋江说:“这次行动用不上你,自有良将去建功。” 李逵说:“兄弟我闲下来就浑身难受。要是不让我去,我自己也要去闯一闯。” 宋江大声喝道:“你要是不听我的军令,小心我砍了你的头!” 李逵听了,心里郁闷,只好下堂去了。

暂且不说林冲、杨志领兵下山接应关胜。第二天,只见小军来报告:“黑旋风李逵,昨晚二更的时候,拿了两把板斧,不知道去哪儿了。” 宋江听到消息,叫苦不迭:“都怪我昨天冲撞了他几句,多半是跑去别的地方了。” 吴用说:“兄长你想错了!他虽然性子粗野,但很讲义气,不会跑去别处。多半过几天就回来了,兄长放心!” 宋江心里着急,先派戴宗去追,随后又让时迁、李云、乐和、王定六四位首将,分四路去寻找。有诗为证:

李逵斗胆人难及,便要随军报不平。

只为宋江军令肃,手持双斧夜深行。

且说李逵当晚提着两把板斧下山,抄小路直奔凌州而去。一路上他心里琢磨:“这两个鸟将军,哪用得着这么多军马去征讨!我先冲进城里,一斧一个,把他们都砍了,也让哥哥大吃一惊,顺便出出这口气。” 走了半天,李逵肚子饿了,他因为着急下山,没带盘缠。又好久没干过 “白吃” 的事儿了,便想着:“得找个能出气的主儿。” 正走着,看见路旁有个村酒店,李逵就走了进去,坐下后要了三角酒、二斤肉,吃饱喝足后起身就走。酒保拦住他要钱,李逵说:“等我到前面做笔买卖,再来还你。” 说完就要走。这时,外面走进一个彪形大汉,大声喝道:“你这黑厮好大的胆子!这酒店是我开的,你竟敢白吃不给钱!” 李逵瞪着眼说:“老爷我不管在哪,向来都是白吃。” 韩伯龙说:“我跟你说,吓破你的胆!老爷我是梁山泊好汉韩伯龙,这本钱都是宋江哥哥给的。” 李逵听了,心里暗笑:“我在山寨里怎么没听过这号人物!” 原来韩伯龙曾在江湖上打家劫舍,本想来梁山泊入伙,便投奔了旱地忽律朱贵,想让朱贵引荐给宋江。可当时宋公明背上生疮,在寨中养病,又忙着调兵遣将,事情繁多,一直没能见着。朱贵便暂且让他在村里卖酒。这时,李逵从腰间拔出一把板斧,对韩伯龙说:“用这斧头抵押。” 韩伯龙不知是计,伸手来接,李逵手起斧落,照着他的面门狠狠砍去。可怜韩伯龙做了半辈子强人,就这样死在了李逵的斧下。店里的两三个伙计,吓得撒腿就跑,恨不得爹娘多生两条腿,直往深山村里逃去。李逵从地上捡起韩伯龙的盘缠,放火烧了草屋,继续朝着凌州方向走去。走了不到一天,李逵正在路上走着,只见官道旁走过一个大汉,直勾勾地盯着他看。李逵见那人盯着自己,便说:“你那厮看老爷我干嘛?” 那大汉回答道:“你是谁的老爷?” 李逵一听,立刻冲了上去。那大汉抬手一拳,把李逵打翻在地。李逵心想:“这汉子拳法还真厉害!” 他坐在地上,仰着脸问道:“你这汉子姓甚名谁?” 那大汉说:“老爷我没姓,要打架就跟你打。你敢站起来吗?” 李逵大怒,正要跳起来,又被那汉子在肋下狠狠踢了一脚,再次摔倒。李逵叫道:“打不过他!” 爬起来就跑。那大汉叫住他,问道:“你这黑汉子,姓甚名谁?是哪里人?” 李逵说:“说出来别吓着你。我是梁山泊的黑旋风李逵。” 那大汉说:“你真的是吗?可别撒谎。” 李逵说:“你要不信,看看我这两把板斧。” 那大汉说:“你既然是梁山泊好汉,怎么一个人往那儿去?” 李逵说:“我跟哥哥赌气,要去凌州杀那姓单、姓魏的两个人。” 那大汉说:“我听说梁山泊已经派军马去了。你说说都有谁?” 李逵说:“先是大刀关胜领兵,随后是豹子头林冲、青面兽杨志领军策应。” 那大汉听了,立刻跪地参拜。李逵问:“你到底姓甚名谁?” 那大汉说:“小人原本是中山府人,祖传三代以相扑为生。这一身拳脚功夫,都是父子相传,从不外传。我这人向来没什么名气,到处投奔都不受待见,山东、河北一带的人都叫我没面目焦挺。最近听说寇州有座山,叫枯树山,山上有个强人,平生就爱杀人,世人都把他比作丧门神,姓鲍名旭。他在那山里打家劫舍,我现在打算去那里入伙。” 李逵说:“你有这等本事,怎么不来投奔我哥哥宋公明?” 焦挺说:“我早就想投奔大寨入伙了,可一直没找到门路。今天能遇到兄长,我愿意跟着你。” 李逵说:“我这次下山,就是要跟宋公明哥哥争口气,不杀个人,空手回去可不行。你跟我去枯树山,说服鲍旭,然后一起去凌州,杀了单、魏二将,再回山寨。” 焦挺说:“凌州城里有那么多军马,就我们两个,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弄不好还白白送命。不如先去枯树山,说服鲍旭,一起去大寨入伙,这才是上策。” 两人正说着,背后时迁追了上来,喊道:“哥哥担心死你了!快跟我回山。现在分四路来追你呢。” 李逵带着焦挺,让他们与时迁见了面。时迁劝李逵回山:“宋公明哥哥在等你。” 李逵说:“你先别急!我和焦挺商量好了,先去枯树山说服鲍旭,再回去。” 时迁说:“不行啊。哥哥等着你,赶紧回寨。” 李逵说:“你要是不跟我去,就先回山寨,给哥哥报信,我随后就回。” 时迁怕李逵,只好自己回山寨去了。焦挺便和李逵一起朝着寇州,向枯树山进发。

话分两头,再说关胜和宣赞、郝思文带领五千军马前往凌州。凌州太守接到东京调兵的敕令和蔡太师的公文后,立刻请来兵马团练单廷圭、魏定国商议。两位将领接受了公文,马上挑选军兵,准备兵器,整理鞍马,筹备粮草,准备按计划出发。突然有人来报:“蒲东大刀关胜,带兵前来侵犯本州。” 单廷圭、魏定国听后大怒,马上整顿军马出城迎敌。两军渐渐靠近,军旗招展,鼓声相闻。关胜在门旗下纵马而出。那边阵中鼓声响起,圣水将军单廷圭出阵。他是怎样的打扮呢?头戴一顶浑铁打造的四方铁帽,顶上插着一颗斗大的黑缨;身披一副熊皮镶嵌、沿边嵌缝的乌油铠甲;身穿一件皂罗绣制、点翠团花的秃袖征袍;脚蹬一双斜皮踢镫、嵌线云跟的靴子;腰系一条碧鞓镶嵌、叠胜狮蛮的腰带;手持一张弓、一壶箭,骑着一匹深黑色的战马,手中握着一条黑杆长枪。他的前面打着一面引军按北方的皂纛旗,上面写着七个银字:“圣水将军单廷圭”。这时,这边鸾铃响动,神火将军魏定国纵马出阵。他又是怎样的装扮呢?头戴一顶朱红缀嵌、点金束发的头盔,顶上撒着一把扫帚长短的赤缨;身披一副摆连环、吞兽面的猊铠;身穿一件绣云霞、飞怪兽的绛红袍;脚穿一双刺麒麟、间翡翠的云缝锦跟靴;带着一张描金雀画的宝雕弓,悬挂一壶凤翎凿山的狼牙箭,骑着一匹胭脂马,手中挥舞着一口熟铜刀。他的前面打着一面引军按南方的红绣旗,上面写着七个银字:“神火将军魏定国”。两位虎将一同来到阵前。关胜见了,在马上说道:“二位将军,许久不见!” 单廷圭、魏定国大笑,指着关胜骂道:“无能的关胜,背主的狂徒,上负朝廷之恩,下辱祖宗之名,不知死活,还带兵前来,有何话说?” 关胜回答道:“二位将军错了!如今皇上昏庸,奸臣当道,不是亲信就不任用,不是仇人就不搭理。我兄长宋公明仁德宽厚,替天行道,特意派我等前来,邀请二位将军。倘若二位不弃,就请过来,一同归入山寨。” 单、魏二将听后大怒,催马齐出。一个像北方的一朵乌云,一个如南方的一团烈火,飞速冲出阵前。关胜正要迎敌,左边宣赞纵马而出,右边郝思文也冲了出去,两对人在阵前展开厮杀。刀来刀往,迸射出万道寒光;枪来枪往,涌起漫天杀气。关胜远远望去,只见神火将军越斗越精神,圣水将军也毫无惧色。正打斗间,两位将军拨转马头,朝着本阵退去。郝思文、宣赞立刻追赶,冲进了对方阵中。只见魏定国转向左边,单廷圭转向右边,随后宣赞紧追魏定国,郝思文则追着单廷圭。且说宣赞在追赶魏定国时,只见四五百步军,身着红旗红甲,整齐地围成一圈冲了过来。他们纷纷伸出挠钩,抛出套索,转眼间就把宣赞连人带马活捉了。另一边,郝思文追赶单廷圭到了右边,只见五百来步军,全都身着黑旗黑甲,从四面八方包抄过来。背后众军一拥而上,将郝思文生擒活捉。可怜这两位英勇的将领,在此功亏一篑。单廷圭、魏定国一面派人将俘虏押解进凌州,一面各自率领五百精兵,杀出阵门。他们的队伍如同乌云翻卷着地,又似烈火熊熊飞来。众军杀过对阵,关胜一时间不知所措,大败而逃,只能往后撤退。单廷圭、魏定国立刻拍马在后面紧追不舍。关胜正跑着,只见前面突然冲出两员大将。关胜一看,左边是林冲,右边是杨志,两人从两侧冲杀出来,打散了凌州的军马。关胜收拢本部的残兵败将,与林冲、杨志会合,随后孙立、黄信也赶了过来,大家一起暂且安营下寨。

水火二将单廷圭、魏定国活捉了宣赞、郝思文,得胜回到城中。张太守出城迎接,摆下酒宴庆贺。一面让人打造囚车,将二人装了进去,派一员偏将带领三百步军,连夜押解送往东京,向朝廷禀报。

偏将带着三百人马,押着宣赞、郝思文前往东京。队伍缓缓前行,来到一处地方,只见满山都是枯树,遍地长着芦芽。突然,一声锣响,冲出一伙强人。为首的一人,手持双斧,吼声如雷,正是梁山泊的黑旋风李逵。随后跟着的这位好汉,到底是谁呢?正是:

相扑丛中人尽伏,拽拳飞脚如刀毒。

劣性发时似山倒,焦挺从来没面目。

李逵和焦挺带着小喽啰拦住去路,二话不说,就去抢夺囚车。偏将见状,急忙想要逃走,这时背后又冲出一个好汉。此人正是:

狰狞鬼脸如锅底,双睛叠暴露狼唇。

放火杀人提阔剑,鲍旭名唤丧门神。

这个好汉便是丧门神鲍旭,他上前手起剑落,将偏将斩于马下。其余的人吓得丢下囚车,纷纷逃命去了。

李逵一看,囚车里正是宣赞、郝思文,便询问事情的详细经过。宣赞见到李逵,也问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李逵说:“因为哥哥不肯让我来打仗,我就独自下山了。先是杀了韩伯龙,后来遇到焦挺,他带我来到这里。鲍旭和我一见如故,待我如同亲兄弟。我们正商量着去攻打凌州,小喽啰在山头上望见这队人马押着囚车过来,本以为是官兵来抓捕盗贼,没想到却是你们二位。” 鲍旭将众人邀请到寨内,杀羊备酒款待。郝思文说:“兄弟既然有心加入梁山泊,不如带领本部人马,一同去攻打凌州,齐心协力,这才是上策。” 鲍旭说:“我和李兄也正这么商量。我们山寨里也有二三百匹好马。” 于是,鲍旭带领着五七百小喽啰,与李逵、焦挺、宣赞、郝思文五位好汉,一同前往攻打凌州。

却说那些逃难的军士跑回城中,向张太守报告:“半路上有强人抢走了囚车,还杀了首将。” 单廷圭、魏定国听后大怒,说道:“下次抓住这些人,就在这里严惩。” 这时,只听城外关胜带兵前来挑战。单廷圭抢先出马,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带领一千军马出城迎敌。门旗下涌出五百玄甲军,来到阵前,一员大将率先出马,正是圣水将军单廷圭。他仪表堂堂,威风凛凛,是怎样的打扮呢?有诗为证:

凤目卧蚕眉,虬髯黑面皮。

锦袍笼獬豸,宝甲嵌狻猊。

马跨东洋兽,人擎北斗旗。

凌州圣水将,英雄单廷圭。

当下单廷圭出马,大骂关胜:“你这辱国败将,怎么还不快点去死!” 关胜听了,舞动大刀,拍马迎敌。两人战了不到二十多个回合,关胜突然勒转马头,匆忙逃走。单廷圭立刻追了上去,大约追了十多里地,关胜回头大喝:“你这厮还不下马投降,更待何时!” 单廷圭挺枪直刺关胜的后背。关胜施展神威,拖起刀背,只一拍,大喝一声:“下去!” 单廷圭应声落马。关胜连忙下马,上前将他扶起,说道:“将军恕罪。” 单廷圭惶恐地伏地行礼,请求饶命并表示愿意投降。关胜说:“我在宋公明哥哥面前,多次举荐过你。特意前来邀请二位将军,一同聚义。” 单廷圭回答:“我愿效犬马之劳,与大家一同替天行道。” 两人说完,并肩骑马而出。林冲迎上前去,看到二人并肩而来,便询问缘由。关胜没有提及输赢,只是说:“在偏僻之处,与他叙旧谈心,劝他归降。” 林冲等人听了,都十分高兴。单廷圭回到阵前,大喊一声,五百玄甲军一拥而上。其余的人马则奔入城中,连忙向太守报告。

魏定国听了,勃然大怒。第二天,他带领军马出城交战。单廷圭与关胜、林冲一同来到阵前。只见门旗打开,神火将军魏定国出马。他又是怎样的装扮呢?有诗为证:

朗朗明星露双目,团团虎面如紫玉。锦袍花绣荔枝红,衬袄云铺鹦鹉绿。

行来好似火千团,部领绛衣军一簇。

世间人号神火将,此是凌州魏定国。

当时魏定国出马,看到单廷圭归顺了关胜,大骂道:“你这忘恩负义的匹夫!” 关胜大怒,拍马向前迎战。两匹马交错,兵器相互碰撞,两人战了不到十个回合,魏定国便朝着本阵退去。关胜想要追击,单廷圭连忙大喊:“将军不可追赶!” 关胜急忙勒住战马。话还没说完,凌州阵内立刻飞出五百火兵,他们身穿绛衣,手持火器,前后簇拥着五十辆火车,车上装满了芦苇等引火之物。军人的背上各拴着一个铁葫芦,里面藏着硫黄、焰硝等五色烟药,一齐点燃后,向关胜的军队冲了过来。人一靠近就被烧伤,马匹一碰上也受伤。关胜的军兵四散奔逃,退到四十多里外扎营。

魏定国收兵回城,却看见本州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原来是黑旋风李逵与焦挺、鲍旭,带领枯树山的人马,绕到凌州背后,打破北门,杀入城中,放火烧城,抢劫仓库钱粮。魏定国得知后,不敢入城,慌忙撤军。关胜随后赶来追杀,魏定国首尾不能兼顾。凌州已失,他只得退到中陵县屯驻。关胜带领军队,将县城团团围住,命令众将调兵攻城。魏定国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单廷圭对关胜、林冲等众位说道:“此人只是一介勇夫,逼得太紧,他宁愿死也不会屈服。事情缓一缓或许能成功,操之过急反而难以奏效。我愿意前往县城,冒着危险,用好言劝他归降,让他束手就擒,这样可以避免动武。” 关胜听了,十分高兴,立刻让单廷圭单人匹马前往县城。小校进去通报,魏定国出来迎接,邀请单廷圭到厅上就座。单廷圭用好言相劝:“如今朝廷昏暗,天下大乱,天子糊涂,奸臣掌权。我们归顺宋公明,暂且在水泊落脚。等日后奸臣倒台,那时再辅佐朝廷,去邪归正,也为时不晚。” 魏定国听后,沉思了许久,说道:“如果要我归顺,必须关胜亲自来请,我才投降。他要是不来,我宁死也不屈服。” 单廷圭立刻上马回去,将情况报告给关胜。关胜听后,说道:“大丈夫做事,何必犹豫不决。” 于是便与单廷圭单人匹马前往县城。林冲劝谏道:“兄长,人心难测,要三思而后行。” 关胜说:“好汉做事,无所畏惧。” 二人来到县衙。魏定国见了关胜,十分高兴,愿意归降,与关胜叙旧,还设宴款待。当天,魏定国带领五百火兵,来到大寨,与林冲、杨志等众头领一一相见,随后收军返回梁山泊。宋江早已派戴宗前来迎接,戴宗对李逵说:“就因为你私自下山,让众兄弟白跑了许多路。如今时迁、乐和、李云、王定六四人已经先回山了。我现在先去报告哥哥,免得他挂念。”

不说戴宗抢先回去了,且说关胜等人的军马回到金沙滩边,水军头领划船前来接应,军马陆续渡河。这时,只见一个人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众人一看,原来是金毛犬段景住。林冲便问道:“你和杨林、石勇去北方买马,怎么这么慌张地跑回来?”

段景住话还没说几句,便引出了一番变故。这一番话,让宋江决定调兵遣将,攻打另一个地方,重报旧仇,再雪前恨。正所谓:情知语是钩和线,从头钓出是非来。那么,段景住到底对林冲等人说了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