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诗曰:

莫逞区区智力馀,天公原自有乘除。

谢玄真得擒王技,赵括徒能读父书。

青石兵如沙上雁,幽州势若釜中鱼。

败军损将深堪愧,辽主行当坐陷车。

话说贺统军,名叫贺重宝,担任大辽国中兀颜统军部下副统军之职。他身高一丈,力大无穷,能敌万人,还擅长妖法,手持一口三尖两刃刀,如今镇守幽州,同时负责节制各路军马。当时,贺重宝向郎主奏道:“在我们幽州地面,有个地方叫青石峪,只有一条路可以进入,四面都是高山,没有其他活路。臣调拨十几骑人马,将那伙蛮子引入其中,再调遣军马在外面围住,让他们前无出路,后无退路,必然会被困饿死。”

兀颜统军问道:“怎样才能把那伙人引来?” 贺统军回答:“他们已经打下我们三个大郡,如今气满志骄,肯定想着要攻打幽州。我们这里分兵去引诱他们,他们必然会乘势追赶,到时候把他们引入陷坑般的山内,看他们还能往哪里逃!” 兀颜统军说:“你的计策恐怕不太保险,还是得用我大军全力扑杀才行。暂且看看你去做的效果如何。”

当下,贺统军辞别国主,带上盔甲兵器,骑上战马,率领一行步卒随从,回到幽州城内。他点齐兵马,分成三队,一队留守幽州,另外两队分别向霸州、蓟州进发。传令完毕,便派遣两队军马出城,并派两个兄弟前去领兵:大哥贺拆去攻打霸州,小弟贺云去攻打蓟州,都不要取胜,只需佯装战败,把敌人引入幽州境内,自有后续计策。

再说宋江等人镇守霸州,有人来报:“辽兵侵犯蓟州,恐怕会有闪失,希望能调军兵前去救援。” 宋江说:“既然他们来攻打,哪有轻易罢休的道理。正好借此机会,去夺取幽州。” 宋江留下少量军马坚守霸州,其余大队人马拔营起寨,开拔前往蓟州,与卢俊义军马会合,约定日期进兵。

且说番将贺拆领兵杀向霸州,宋江刚调军马出城,在半里路处正好相遇。双方没战三个回合,贺拆便引军败逃,宋江没有去追赶。再说贺云去攻打蓟州,正遇上呼延灼,还没交战就自行退走。

宋江与卢俊义会合后,一同到营帐中,商议攻取幽州的策略。吴用、朱武说道:“幽州分两路出兵,这必定是诱敌之计,暂时不可轻举妄动。” 卢俊义却道:“军师错了!那伙人连输数次,怎么会是诱敌之计?此时该取不取,以后就难取了。不趁现在攻打幽州,更待何时!” 宋江也说:“那厮已经势穷力尽,还能有什么良策。正好抓住这个机会。” 于是没有听从吴用、朱武的建议,引兵向幽州进发。将两处军马分成大小三路前行。

只见前军来报:“辽兵在前面拦住去路。” 宋江便来到军前查看,只见山坡后突然涌出一彪黑色军旗。宋江立即让前军摆开人马。只见那番军番将铺天盖地而来,黑色雕旗分成四路,在山坡前摆开阵势。宋江、卢俊义与众将一看,只见如同从黑云中涌出千百万人马,簇拥着一员大将番官,此人手持三尖两刃刀,立马阵前。这员番官是怎样的打扮呢?但见:

头戴明霜镔铁盔,身披耀日连环甲,足穿抹绿云根靴,腰系龟背狻猊带,衬着锦绣绯红袍,执着铁杆狼牙棒,手持三尖两刃八环刀,坐下四蹄双翼千里马。

前面引军旗上,写得清清楚楚:“大辽副统军贺重宝。” 他跃马横刀,来到阵前。

宋江见状说道:“辽国统军,必定是上将。谁敢出战?” 话还没说完,大刀关胜舞动青龙偃月刀,骑着坐下赤兔马,飞驰出阵,也不搭话,便与贺统军战在一处。这两人相斗,恰似两条龙争夺宝珠,一对虎争抢食物,一来一往如同凤凰翻身,一上一下好似鸾鸟展翅。刀与刀相碰,迸射出数丈寒光;马与马相荡,掀起半天杀气。关胜与贺统军斗了三十多个回合,贺统军渐渐气力不支,拨转大刀,往本阵逃去。关胜驱马追赶,贺统军带着败兵,奔回山坡。宋江便调军马追击,大约追了四五十里,忽然听到四下里战鼓齐鸣。宋江急忙下令回军,这时山坡左边突然杀出一彪番军,拦住去路。宋江急忙分兵迎敌,右手边又杀出一支大辽军马,前面贺统军也勒转兵马,回来夹攻。宋江的兵马四下里救应不及,被番兵冲得断成两截。

再说卢俊义领兵在后面厮杀时,突然发现前面的军马不见了。他急忙寻找道路,想要杀回去,这时只见胁窝里又杀出番军,与他们厮杀起来。辽兵喊杀声震天,从四下里冲击,卢俊义等人被番军围在核心。卢俊义指挥众将,左右冲突,前后拼杀,试图寻找出路。众将威风凛凛,精神抖擞,正在四下里奋力厮杀,忽然阴云密布,黑雾笼罩,白昼如同黑夜,分不清东南西北。卢俊义心中慌乱,急忙带领一支军马,拼命杀出重围。大辽兵马听到前面鸾铃声响,驱马引军追赶过去。追到一个山口,卢俊义听到里面有人声马嘶,便领兵冲了进去,只见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对面都看不见人。卢俊义杀到里面,大约二更时分,狂风才渐渐停歇,乌云散开,又能看见满天星斗。众人一看,四面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眼前尽是山川峻岭,无路可登。随行的人马中,只有徐宁、索超、韩滔、彭玘、陈达、杨春、周通、李忠、邹渊、邹润、杨林、白胜十二位头领,以及五千军马。在星光下想要寻找归路,却发现四面被高山环绕,无法出去。卢俊义说道:“军士们厮杀了一天,精神疲惫,就在这里暂且休息一夜,让战马也歇一歇,明天再寻找出路。” 不知道他们能否脱离困境,有诗为证:

四山环绕路难通,原是阴陵死道中。

若要大军相脱释,除非双翼驾天风。

再说宋江正在厮杀,只见黑云四起,飞沙走石,军士们对面都看不见人。随军之中,公孙胜在马上看到这情景,知道这是妖法,急忙拔出宝剑,在马上施展法术,口中念念有词,大喝一声:“疾!” 随着宝剑指点之处,只见阴云四散,狂风顿时停止,大辽军马不战自退。远远望去,漫漫阴气都向四边散去。宋江驱兵杀透重围,退到一座高山下,与本部军马会合,暂且把粮车首尾相连,权当寨栅。清点大小头领,发现卢俊义等十三人以及五千多军马不见了。

到了天明,宋江便派呼延灼、林冲、秦明、关胜,各带军兵,四下里寻找了一整天,却没有得到一点消息。他们回来向宋江回复,宋江便取来玄女课,焚香占卜完毕后说道:“卦象显示问题不大,只是他们陷入了幽阴之地,一时之间难以出来。” 宋江放心不下,便派解珍、解宝,扮成猎户,绕着山去寻找;又差时迁、石勇、段景住、曹正,到四处打听消息。

且说解珍、解宝披上虎皮袍,拖着钢叉,朝着深山走去。眼看着天色渐晚,两人走到山中,四处张望,不见人烟,只有重重叠叠的山峦。解珍、解宝又翻过几个山头,当晚月色朦胧,远远地看到山边有一点灯光。兄弟俩说道:“有灯光的地方,肯定有人家。我们去讨些饭吃。” 于是朝着灯光的方向大步走去。没走一里多路,来到一个地方,旁边是树林,有两三间破旧的草屋,破壁里透出灯光。

解珍、解宝推开房门,在灯光下看到一位婆婆,年纪在六十岁以上。兄弟俩放下钢叉,连忙磕头下拜。婆婆说道:“我还以为是我孩儿回家了,没想到是客人来了。客人不用行礼。你们是哪里的猎户?怎么来到这里的?” 解珍说:“小人原本是山东人,以前是猎户人家。因为来这里做买卖,不想正赶上军马混战,本钱都赔光了,没有生计,兄弟俩只能到山里找点野味糊口。谁想不认识路,迷了方向,走到这里,想在您家借住一晚。希望老奶奶收留我们。”

婆婆说:“自古道:谁能顶着房子走路呢。我家两个孩儿,也是猎户,说不定现在就回来了。客人稍坐,我去给你们准备点晚饭。” 解珍、解宝谢道:“多谢老奶奶。” 婆婆走进屋里。兄弟俩便坐在门前。不一会儿,只见门外两个人扛着一只獐子走进来,口中喊道:“娘,娘,您在哪里?” 只见婆婆出来说:“孩儿,你们回来了。先把獐子放下,和这两位客人见个礼。” 解珍、解宝急忙下拜。那两人回礼后,便问:“客人从哪里来?为什么到这里?” 解珍、解宝便把刚才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那两人说:“我们祖祖辈辈都住在这里。我是刘二,这是我兄弟刘三。父亲刘一,不幸去世了,只剩下母亲。我们一直靠打猎为生,在这里住了二三十年了。这一带路径复杂,我们还有不认识的地方。你们是山东人,怎么到这里来讨生活?你们别瞒我,你们二位恐怕来讨生活?你们别瞒我,你们二位恐怕不是打猎的吧?” 解珍、解宝说:“既然到了这里,也瞒不住了。就实话告诉兄长吧。” 有诗为证:

峰峦重叠绕周遭,兵陷垓心不可逃。

二解欲知消息实,便将踪迹混渔樵。

当时,解珍、解宝跪在地上,说道:“小人们确实是山东猎户,兄弟俩名叫解珍、解宝。在梁山泊跟随宋公明哥哥落草许久。如今受了招安,跟着哥哥来征讨大辽。前些日子与贺统军大战,被他冲散了一支军马,不知陷在何处,所以特地派我们兄弟俩来打探消息。”

那刘家兄弟二人笑着说:“你们二位既然是好汉,快请起来,我们给你们指引道路。你们先稍坐一会儿,我们煮一条獐子腿,温上些社酒,好好招待你们二位。”

不到一个时辰,獐子肉煮好了,刘二、刘三热情款待解珍、解宝。饮酒之际,刘二、刘三问道:“我们早就听闻梁山泊的宋公明,替天行道,不伤害良民,声名都传到我们辽国来了。” 解珍、解宝回答道:“我哥哥以忠义为本,发誓不侵扰善良百姓,专门诛杀那些贪官污吏、倚强凌弱的人。” 那兄弟俩说:“我们只是听说,原来果真如此。” 他们满心欢喜,对解珍、解宝顿时生出了喜爱不舍之情。解珍、解宝说:“我们那支军马,有十几位头领,三五千兵卒,不知道现在究竟下落何处。我想,要困住这么多人,得有一片非常大的地方才行。” 刘二、刘三说:“你们不了解我们这北边的地方。这里是幽州管辖,有个地方叫青石峪,只有一条路可以进去,四面都是悬崖峭壁的高山。要是把那条进去的路堵住,里面的人就再也出不来了。你们那支军马多半是陷在那里了,这附近没有别的这么宽阔又险要的地方。如今你们宋先锋屯军的地方,叫独鹿山。山前面是平坦的地面,适合厮杀,要是在山顶上了望,能看到四面来的军马。你们要是想救那支军马,就得舍命打开青石峪,才能把人救出来。青石峪口,肯定有很多军马截断这条路。这山上柏树很多,只有青石峪口有两棵特别大的柏树,形状像伞盖一样,从四面都能看见。那大树旁边,就是峪口。还有,你们得提防一件事,贺统军会妖法,让宋先锋一定要破了他这一招,这至关重要。”

解珍、解宝听了这番话,拜谢了刘家兄弟二人,连夜赶回寨中。宋江见到他们,问道:“你们两个打听到什么消息了吗?”

解珍、解宝把刘家兄弟的话,详细地说了一遍。宋江听后大惊,赶忙请来军师吴用商议。正说着,只见小校来报:“段景住、石勇带着白胜来了。” 宋江说:“白胜和卢先锋一同失陷,他这次来,肯定有重要情况。” 随即把他们叫到帐下询问。

段景住先说道:“我和石勇正在高山涧边查看,只见山顶上有一个大毡包滚了下来。我们两个一看,那毡包滚到山脚下,原来是一团毡衫,四周裹得严严实实,上面用绳索紧紧捆绑着。我们到树边一看,里面竟然是白胜。”

白胜接着说:“卢头领和我们十三个人,正在厮杀的时候,只见天昏地暗,日色无光,分不清东南西北。只听到人喊马嘶,卢头领便让我们只管杀进去,没想到深入了敌军重地。那里四面都是高山,没有办法出去,又没有粮草补给,我们这一行人马,处境实在艰难。卢头领派我从山顶上滚下来,寻找出路报信,没想到正好遇到石勇、段景住二人。希望哥哥赶紧发兵,前去接应,再晚的话,各位将领肯定性命不保。” 有诗为证:

青石峪中人马陷,绝无粮草济饥荒。

暗将白胜重毡裹,滚下山来报宋江。

宋江听罢,连夜点起军马,让解珍、解宝在前面带路,朝着那两棵大柏树的方向前进,因为那大柏树所在之处就是峪口。他传令让马步军兵合力冲杀,务必杀开峪口。人马行军到天明,远远地就望见山前有两棵大柏树,果然形状如同伞盖一般。

当下,解珍、解宝领着军马,杀到山前峪口。贺统军立即将军马摆开阵势,他的两个兄弟争先出战。宋江军将们一心要抢占峪口,一起向前冲。豹子头林冲飞马最先赶到,正好迎上贺拆,两人交马只两个回合,林冲便从贺拆的肚皮上一枪刺去,把贺拆刺于马下。步军头领见马军先到并且取胜,便一股脑儿地全都冲进峪口。黑旋风李逵手持双斧,一路砍杀辽兵。他背后是混世魔王樊瑞、丧门神鲍旭,带着牌手项充、李衮,以及众多手持蛮牌的士兵,径直杀进辽兵队伍里。

李逵正好迎着贺云,冲到马下,一斧砍断马腿,贺云的马当时就倒了。贺云落马,李逵双斧挥舞如飞,不管是人还是马,只顾着一通乱剁。辽兵正蜂拥而来,却被樊瑞、鲍旭带着两边的牌手挡住。贺统军见折损了两个兄弟,便口中念念有词,施展起妖法,也不知道念的是什么,只见狂风大作,就地涌起乌云,黑暗暗地笼罩住山头,昏惨惨地遮蔽了峪口。

正在贺统军施展妖法的时候,宋军队伍中公孙胜骑着马出来,他抽出宝剑,口中念了几句咒语,大喝一声:“疾!” 只见四面狂风将浮云扫退,一轮明朗朗的红日显现出来。马步三军众将,趁着这机会,向前舍生忘死地拼杀辽兵。贺统军见自己的妖法不起作用,敌军又冲击得厉害,便亲自挥舞着刀,拍马杀过阵来。只见两军顿时混战在一起,宋江率军杀得辽兵四处逃窜。

马军追赶辽兵,步军则去扒开峪口。原来这条出路被辽兵用大块的青石重重叠叠地堵塞住了。步军扒开峪口,杀进青石峪内。卢俊义看到宋江的军马,心中满是愧疚。宋江传令,暂且不要追赶辽兵,收军回到独鹿山,让被困的人马休息调养。卢俊义见到宋江,放声大哭道:“若不是仁兄前来搭救,我们兄弟的性命几乎就没了!”

宋江、卢俊义与吴用、公孙胜一起并马回到寨中,让三军休息,解下盔甲暂时歇一歇。第二天,军师吴学究说:“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攻打幽州。要是拿下幽州,辽国的灭亡,就指日可待了。” 宋江便让卢俊义等十三人的军马,先回蓟州暂时休息。宋江亲自率领大小诸将军卒,离开独鹿山,前往攻打幽州。贺统军刚刚退回城中,因为折损了两个兄弟,心中十分郁闷。又听到探马报告:“宋江军马来攻打幽州。” 番军顿时更加慌乱。众辽兵登上城墙观望,只见东北方向有一簇红旗,西北方向有一簇青旗,两彪军马朝着幽州奔来,他们立刻报告给贺统军。

贺统军听后大惊,亲自上城查看,认出是辽国的旗号,心中顿时大喜。来的红旗军马,上面的字都是银色的。这支军队是大辽国驸马太真胥庆率领的,只有五千多人。那支青旗军马,旗上的字都是金色的,还都插着雉尾,领军的是李金吾大将。原来那个番官,担任黄门侍郎、左执金吾上将军,名叫李集,人们称他为李金吾。他是李陵的后代,世袭金吾之爵,现在雄州屯扎,部下有一万多军马。之前侵犯大宋边界的,就是这支部队。他听说辽主折损了城邑,所以调兵前来助战。

贺统军看到后,派人去通知两路军马:“先不要进城,到山背后埋伏暂且休息。等我军马出城,等宋江的兵马一来,你们就从左右两边掩杀。” 贺统军传报完毕,便率领军兵出城迎战宋江。

宋江的各路将领已经接近幽州,吴用说:“如果他们闭门不出,说明没有准备;要是他们引兵出城迎战,肯定设有埋伏。我们的军队可以先分兵两路,形成三路进军的态势:一路直接向幽州进发,迎战来敌;另外两路就像翅膀一样,从左右两边掩护。如果有埋伏的敌军出现,就让这两路军去迎击。” 正所谓:水来土掩,兵至将迎。有诗为证:

堂堂金鼓振天台,知是援兵特地来。

莫向阵前干打哄,血流漂杵更堪哀。

宋江于是调拨关胜,让他带着宣赞、郝思文,领兵在左边。又调呼延灼,带着单廷圭、魏定国,领兵在右边。各领一万多人,从山后的小路,缓缓前行。宋江等人则率领大军,直接向幽州进发。

且说贺统军率领兵马前来,正好与宋江的军马相遇。两军对峙,林冲出马与贺统军交战。没斗到五个回合,贺统军便拨马逃走,宋江的军马在后追赶。贺统军分兵两路,不进幽州城,而是绕城而走。吴用在马上立即喊道:“别追了!” 话还没说完,左边冲出太真驸马来,关胜恰好迎了上去;右边冲出李金吾来,呼延灼也正好迎住。正好是三路军马相遇,展开了一场大战,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贺统军心里清楚辽兵已经难以取胜,打算撤回幽州。就在这时,突然杀出两员大将,拦住他便展开厮杀,这两人正是花荣和秦明。三人陷入了激烈的死斗,难解难分。贺统军想要退到西门城边,却又碰上了双枪将董平,双方又展开了一场恶战。

接着,贺统军转向南门,又遇到朱仝,再度厮杀起来。几番苦战下来,贺统军不敢再进城,便寻了一条大路,朝着北方逃去。他没想到,前方突然杀出镇三山黄信,黄信挥舞着大刀,直取贺统军。贺统军此时心慌意乱,措手不及,被黄信一刀砍在马头上。贺统军急忙弃马而逃,没料到胁窝里又冲出杨雄和石秀,这两位步军头领一拥而上,将贺统军扑倒在地。宋万挺着长枪也追赶过来。众人担心争抢功劳会坏了兄弟义气,于是一起用乱枪将贺统军戳死。那队辽兵早已四散奔逃,各自寻找活路去了。

太真驸马看到统军队伍里帅字旗倒下,军校们四处逃散,知道大势已去,便率领着那支红旗军,从山背后撤离。李金吾正在交战,突然发现红旗军不见了,料想局势不妙,也带着那支青旗军向山后退去。

宋江见这三路敌军都已退走,便率领宋军全力进发,奔去夺取幽州。宋军势如破竹,不动声色间,一举拿下幽州城。宋江率军进入幽州城内,驻扎下三军,随后出榜安民,安抚百姓。紧接着,他派人火速前往檀州报捷,并请赵枢密移兵到蓟州把守,同时调遣水军头领及船只,前来幽州听候调遣。另外,他让副先锋卢俊义分兵镇守霸州。

如今又拿下四个大郡,赵安抚看到捷报后十分高兴,一面上奏朝廷,一面行文到蓟州和霸州,称大辽国已逐渐陷入危局。随后,他派遣水军头领,准备出发。令人感叹的是,北方的大郡,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收复,归入宋朝版图。有诗为证:

胡雏卤莽亦机谋,三路军兵布列稠。

堪羡宋江能用武,等闲谈笑取幽州。

且说大辽国主登上宝殿,召集文武百官,包括左丞相幽西孛瑾、右丞相太师褚坚以及统军大将等一众官员,在朝堂上商议对策。国主说道:“如今宋江侵犯我国边界,已经占据了我们四座大郡,现在又进犯幽州,恐怕不久就会攻打皇城,燕京危在旦夕!贺统军弟兄三人已经战死,幽州也已失守。你们这些文武大臣,在国家多事之秋,该如何应对?”

这时,大辽国都统军兀颜光上奏道:“郎主不必担忧。之前奴婢多次请求亲自领兵出征,却常常被人阻拦,这才导致贼势壮大,酿成如今大祸。恳请郎主降下圣旨,让臣挑选军马,会合各处军兵,即刻兴师,务必擒获宋江等一众头领,收复被夺走的城池。” 国主批准了他的奏请,赐予明珠虎牌、金印敕旨、黄钺白旄、朱幡皂盖,全都交付给兀颜统军,并下令:“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何种军马,都听从爱卿调遣。速速起兵,前去征讨。”

兀颜统军领了圣旨和兵符,来到教场,召集众多番将,传下将令,调遣各处军马前来策应。刚传令完毕,统军的长子兀颜延寿来到演武亭,向父亲禀报道:“父亲一边整顿大军,孩儿先带领几位猛将,会合太真驸马、李金吾将军的两处军马,先到幽州,杀败那些蛮子大半。等父亲到来时,就如同瓮中捉鳖,一举扫清宋军。不知父亲意下如何?”

兀颜统军说:“我儿所言甚是。给你五千突骑,两万精兵,让你做先锋。即刻会同太真驸马、李金吾,马上出发。若有捷报,立即飞鸽传书。” 小将军欣然领命,整顿好三军人马,径直向幽州进发。

正是因为这个兀颜小将军前来挑战,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战事,使得幽州城下如同九里山前一般激烈,湾水河边仿若三江渡口那般凶险。真可谓是:万马奔腾,天地为之震动;千军踊跃,鬼神也为之发愁。那么,兀颜小将军究竟如何挑战?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