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八回 步玉桥茂林观凤舞 穿金户宝殿听鸾歌

唐敖听到世子名叫若花,心中不禁暗自思量:“梦神曾说过十二名花,我在海外游历,处处都格外留意,可到现在都一无所获。只是遇到的女子,无一不是以花木来命名。就像娬儿又叫蕙儿,红红又叫红薇,亭亭又叫紫萱,其他的如廉锦枫、骆红蕖、魏紫樱、尹红萸、枝兰音、徐丽蓉、薛蘅香、姚芷馨等等,没有一个人的名字里少了花木。我一直都在琢磨,却始终没有头绪,今天突然出现‘若花’二字,难不成从这里开始就要渐入佳境了?往后可得多多留意了!”

第二天,林之洋和唐敖、多九公闲聊时,偶然提到:“那天和国王成亲,幸亏我对他一概装作不知道,不管他长得多么花容月貌,我都把他当成害命的钢刀。要是我忍不住发了火,哪还有命能回来?”唐敖打趣道:“照这么说,林兄你可真是柳下惠坐怀不乱啊。”林之洋接着说:“我向来嗜酒如命。自从到了他的楼上,我怕喝酒误事,酒一到跟前,就像看到毒药一样,不管多好的美酒,我都不喝。就只有进宫那天,我想借着装醉,喝了两杯,除此之外,一滴酒都没再入口。要是和古人相比,不知道我这又叫什么呢?”多九公笑着说:“当年大禹疏远仪狄,杜绝美酒。如今林兄把酒看成毒药,这么说来,你这是在效仿大禹的行为啊!”林之洋又说:“他们这个国家把金钱看得无比珍贵。我进宫的第二天,国王就让宫人赏赐我珠宝,还让掌管金钱的宫人每月给我送来一担金钱,随我使用。可我看那钱就跟粪土没什么两样,根本不为所动。要是和古人相比,我这又算什么呢?”唐敖回答:“当年王衍一生都从不提钱字,他的妻子故意把钱放在房间里,挡住他走路,想逼他说出一个‘钱’字。谁知道王衍看到钱挡住了路,就叫他妻子把‘阿堵物’拿开,始终都不说‘钱’字,无非是嫌弃钱有铜臭味,所以绝口不谈。哪晓得现在的人,一说起银钱,就眉开眼笑,不但不嫌它臭,还把它当成命根子,而且历来为了钱不惜拼命的人,也不在少数。你看那‘钱’字旁边有两个‘戈’字,要是妄想亲近它,自然就会引发争斗,闹出人命;如今舅兄把钱视如粪土,那可是王衍一类的人物啊。”

林之洋叹了口气说:“我在楼上被他们穿耳、毒打、倒吊,这些磨难只是一时的,我都能忍受。最让我难以忍受的,是好好的两只大脚,被缠得骨断筋折,最后只剩下枯骨包着一层薄皮,每天走路的时候,真是十指连心,痛得要死;遭受这样的凌辱,我都能忍下来,还逃了回来,恐怕在古人当中,要找像我这么能忍耐的,也不多见了!”多九公说:“当年苏武出使匈奴,吃尽了千辛万苦,过了好几年才得以逃回,那也是受尽了苦楚啊。”林之洋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我是想问,受到别人百般凌辱,还能忍耐的,古人当中可有一个?”唐敖说:“要说能忍耐的,那就数本朝去世不久的娄师德了。他告诫兄弟,要学会唾面自干。别人往他脸上吐唾沫,他能任其自己干掉,可见他什么事都能忍耐。这么看来,林兄你又是娄师德一类的人物了!”多九公笑着说:“林兄把这些都能看得这么透彻,只怕以后还要成仙呢!”唐敖也笑着打趣:“九公说的有道理,只是从没见过哪个神仙是缠足的。当年有个赤脚大仙,以后就只好把舅兄你叫做缠足大仙了!”

三人一路上说说笑笑,航行了几天。这天,唐敖站在舵楼上,远远望去,只见对面霞光万道,在那光芒之中,隐隐约约地显现出一座城池。多九公看了看罗盘说:“唐兄,前面就到轩辕国了。这可是西海的第一大邦,我们可以好好游玩几天了。”很快,他们就到了轩辕国,把船停靠在岸边。林之洋的脚已经养好了,便自己去卖货。唐敖和多九公上岸后,远远地望着那城郭,只见它就像一座巍峨的峻岭,气势恢宏,景象十分不凡。唐敖问道:“城郭离这里还有多远呢?”多九公回答:“前面有一座玉桥,过了玉桥,穿过梧桐树林,再走三四里路就到了。”

没过多久,他们走过了玉桥,迎面便是无数的梧桐,一眼望不到尽头。在桐林之中,到处都是凤凰在来往飞腾。唐敖不禁感叹道:“怪不得古人说‘轩辕之邦鸾鸟自歌,凤鸟自舞’,果然所言不虚。”只见那边有一对凤凰,在空中来来往往,一上一下地盘旋飞舞,身姿就像锦绣一样绚丽夺目。唐敖越看越喜欢,忍不住称赞道:“之前在麟凤山虽然也看到了凤凰,可没看到它们飞舞,哪知道这里的凤凰飞舞起来竟有如此壮观的景象!”多九公说:“唐兄既然想好好领略这个国家的风景,那我们何不先到城中去看看?这里的凤凰就像别处的鸡鸭一样常见,到处都是,要是想看凤凰飞舞,一整天都看不完呢!”唐敖听后,便走出了梧桐树林。又走了好一会儿,田野中已经能看到有人居住了,这里的人都是人面蛇身,一条蛇尾盘绕在头上。他们的衣冠和言谈和天朝的人没什么两样,举止和面貌也都十分秀雅。走进城里,街市虽然有十几丈宽,但是那些做买卖的、来来往往的人,还是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市中卖的凤卵,就像别处的鸡蛋一样,摆列着无数。忽然,听到一阵吆喝声,街上的人都纷纷向两旁闪开。只见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柄黄伞,上面写着“君子国”三个大字。伞下罩着一位国王,他生得方面大耳,品貌端庄严肃,身穿红袍,头戴金冠,腰中佩着宝剑,后面跟着许多随从,骑着一匹文虎走了过去。随后又有一把伞,上面写着“女儿国”。伞下罩着一位国王,生得眉清目秀,面白唇红,头戴雉尾冠,身穿五彩袍,骑着一匹犀牛,同样有许多随从簇拥着走了过去。

唐敖疑惑地说:“这个时候,君子国和女儿国的两位国王突然来到这里,不知道是为什么呢?难道他们都隶属于轩辕国管辖,所以前来朝贺吗?”多九公说:“他们各自称霸一方,向来没有统属关系。这次来到这里,大概是因为平日里关系交好,所以前来拜望,也有可能是这样。”唐敖摇了摇头说:“小弟我记得,我们从今年正月就来到海外,所经过的国家,第一个先到君子国,接着是大人国、淑士国……一直到女儿国,总共三十个国家。走了九个月的时间,才来到这里。要是君子国国王到这里来,往返岂不是要走一年半的时间?路途如此遥远,特意来拜望,只怕不太可能。”多九公说:“我们因为要卖货,不管道路多么遥远,只要是商贩能去的地方,我们就绕路过去,所走的路线并不是直线,所以耽搁了时间。他们直接往来,哪里需要这么多天呢?当初我们在君子国和吴氏弟兄闲聊的时候,他家的仆人就说过国王要到轩辕国来。之前在女儿国,若花侄女在宫中,也向林兄说过国王要来轩辕国。可见这两位国王虽然走在我们后面,却比我们先到。直接往来,这就是明证。但这两个国家到底为什么来到这里,我去打听一下。”

没过多久,多九公就回来了,他说:“这次我们来得可真巧。这里的国王是黄帝的后代,向来为人圣明有德,凡是有邻邦,不管远近,都能和睦相处。而且他有求必应,最喜欢帮人排解纠纷。每当有两国争斗的时候,他就会出面代为调解,海外因此减少了许多战争,救了无数百姓的性命。今年正好是他一千岁的整寿,臣民们都献上戏曲为他祝寿,远近各国也都来庆贺。明天就是他的寿诞之日。今天各国都在千秋殿提前预祝,大摆筵席,殿外有几十处地方都在演戏曲,不管是军民,都可以进去观看,这完全是与民同乐,共享太平盛世的意思。我们何不去看看呢?”唐敖听了,非常高兴,随即迈步前行,问道:“请教九公,这里的国王为什么能有千岁之寿呢?”多九公说:“我记得古人说‘轩辕之人,不寿者八百岁’,这么看来,千岁还不算高寿呢!”唐敖说:“这么说来,轩辕国的人就算不是大罗神仙,也算得上是地仙了。当年轩辕黄帝骑龙上天,小臣们舍不得,有的抓着龙须掉了下来,有的抱着他的弓大声痛哭。那些小臣既然有跟随黄帝上天的想法,又何必这样号啕大哭呢?要是凡心还没有退去,就算能跟上去,又有什么好处呢?要是主意已定,心如死灰,哪里去不得,又何必抓着龙须,来作为依附的凭借呢?真是有些可笑。”多九公笑着问:“难道唐兄你今天的心,也已经如死灰了吗?”唐敖说:“岂止是今天。”多九公笑着说:“唐兄你又要发呆了!”

唐敖、多九公两人一边说笑,一边前行,迎面出现了一座冲霄牌楼,牌楼之上霞光四射,装饰得金碧辉煌,上面写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礼维义范”。他们穿过牌楼,又看到一座金门,走过金门后,才远远望见了千秋殿。那千秋殿大约有十多丈高,非常宽大宏伟,四周环绕着亭台楼阁,将千秋殿簇拥在正中间。四处都传来悠扬的音乐声,接连不断,原来是各个地方都在进行梨园演戏。

唐敖一心想着要看轩辕国国王,对看戏并没有多大兴趣,于是径直朝着千秋殿走去。在殿外,立着一对青鸾,每只青鸾身高约六尺,尾巴长达一丈,外形很像凤凰,浑身羽毛呈现出青翠的颜色,它们鸣叫起来声音悠扬婉转,仿佛是五音同时奏响,美妙极了。唐敖不禁赞叹道:“怪不得古人把鸾的鸣叫称作鸾歌,这声音真的比歌者唱的还要美妙。九公,你看那只身形稍微小一点的,想必就是雌鸾了吧?为什么雄鸾鸣叫的时候它也跟着鸣叫,雄鸾不叫的时候它也不叫呢?”多九公解释说:“那只小的虽然是雌鸾,但其实它的名字叫和。《礼》书中说:‘在舆则闻鸾和之音。’在上古的时候,帝王的车驾刚刚启动,这种鸟就会聚集到车上,雄鸾在前面鸣叫,雌鸾在后面回应,所以雄鸾一叫,雌鸾也就跟着叫了。”

原来殿上也正在进行戏曲表演。看戏的人多得如同人山人海一般,幸好国王早就下了旨意,不许驱逐闲人,让普通百姓都可以随意瞻仰。唐敖和多九公两人费力地挤在人群中,也走进了殿内。只见主位上坐着轩辕国国王,他头戴金冠,身穿黄袍,身后有一条蛇尾,高高地盘绕在金冠之上。殿上还坐着许多其他国家的国王,他们的模样都是奇形怪状的。唐敖大致看了一圈,其中除了君子国、大人国、智佳国、女儿国等几个国家的国王,他还稍微知道一些,其余的国王他都是从来没见过的。于是他暗暗地问多九公:“请教九公,小弟听说轩辕国的人有‘尾交首上’的说法,想来坐在主位上的这位就是轩辕国国王了。其余这些国王,除了我们曾经到过的国家的,其中有很多模样奇特怪异的,小弟看来看去,只觉得眼花缭乱,实在分辨不清楚。那边有一位国王,头上披着长长的头发,两条腿伸展在殿上,大约有两丈长,不知道他的国家叫什么名字呢?”多九公轻声回答道:“这是长股国,也叫有乔国。我们中原有一种用两根木头绑在脚上的玩意儿,叫做‘高跷’,其实就是仿照他们的样子制作的。在长股国国王旁边,有一位长着一个大头、三个身躯的国王,他的国家名叫三身国。在三身国国王对面,有一个身上长着双翼、长着人面鸟嘴的国王,他的国家叫讙兜国。讙兜国国王上首,有一位头大得像斗、身体却只有三尺长的国王,他的国家叫周饶国,就是那个能制作飞车的周饶国。正对着的有一位两条小腿交叉着的国王,他的国家叫交胫国。交胫国国王旁边,有一位脸中间长着三只眼睛、一只长臂的国王,他的国家叫奇肱国。奇肱国国王下首坐着一位长着三个脑袋、一个身体的国王,他的国家叫三首国。”唐敖笑着说:“那边有一位是三个身体一个脑袋,这边有一位是三个脑袋一个身体,要是这两位国王互相看对方,只怕彼此都会有羡慕对方的意思呢。”林之洋听说这里在演戏,也来到了殿上,正好和唐敖、多九公三人相遇。唐敖问道:“舅兄,这些国王你都认识吗?”林之洋看了看,有的国王他认识,有的则不认识,像三苗国、丈夫国之类的,他都悄悄地向多九公请教了一番。唐敖又问:“内中有个舅夫国,九公你看到了吗?”多九公说:“海外的各个国家,老夫虽然没有全部去过,但这些国家的名字没有我不知道的,可从来没听说过有叫舅夫国的。唐兄你是从哪里听说这个国名的呢?”唐敖解释道:“林兄是小弟的妻舅,女儿国国王又是小弟妻舅的‘丈夫’。照这样来说,那女儿国国王难道不就是小弟的舅夫吗?”多九公笑着说:“若论起亲眷关系,唐兄你还是女儿国国王的妻妹婿呢。依老夫的愚见,林兄你可得躲避躲避,只怕你的‘丈夫’见你在外面丢丑,把脚又放大了,到时候一气恼,要是命保母过来,那定痛人参汤,老兄你又得喝上一杯了。”林之洋不甘示弱地说:“你们二位也最好躲避躲避。我听说黑齿国国王在背后狠狠地责怪你们呢。”唐敖疑惑地问:“我们和他毫无关系,他为什么要责怪我们呢?”林之洋说:“他说自从你们到他的国家谈了一回文章学问,把他们国家的文风都弄坏了,到现在还沾染着你们的习气,那股‘黑气’还是冲天呢。”唐敖说:“如今淑士国国王四处访拿猎户,智佳国国王四处访拿和尚,听说也是因为谈文章弄出的祸根,舅兄你知道这件事吗?”林之洋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多九公说:“依老夫看来,只怕是‘鸟枪打’和那‘到处化缘’的旧案子又发作了。”林之洋满不在乎地说:“两位国王要是把我捉去,我在他们面前多喊几声‘晚生’,他们自然就会把我放了。”多九公打趣道:“你看殿上厌火国国王的那张大嘴,忽然又冒出火光来了,林兄你可得小心自己的胡须。你现在才留了几根胡须,别又被烧去了,让人看了眼馋,说不定又要生出像穿耳、裹脚那些花样来折磨你了。”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