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狂风呼啸,羊角风卷起,天地瞬间变得昏暗无光,黄沙漫天飞舞,阴云密布,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大辽国的军队浩浩荡荡地进发,如山岳崩塌般气势磅礴,仿佛整个乾坤都为之失色。

黑色的雕旗随风舒展,好似乌云在天空中翻腾,沙柳箭如流星般飞驰而出。连环骏马奔跑起来,速度快过疾风,虎臂强弓射出的箭,仿佛能缩地追击。士兵们头戴千池荷叶般的青毡笠,身上的铁甲在寒日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朱缨棍如豹子的狼牙般挥舞,宝雕弓好似乌龙的脊背般紧绷。

胡笳声响起,仿佛在共同吟唱着天山的战歌,鼓声阵阵,震撼着大地,就连白骆驼也似乎受到了鼓舞。番王左右侍从手持钺斧,威风凛凛,统军前后士兵横握金戈,气势汹汹。瀚海的狂风翻动着人马,乳酪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仿佛在为君王的盛宴增添氛围。海青鹰展翅高飞,让鸿雁都感到忧愁,豹子的吼声传来,令神鬼都为之惧怕。

番兵们穿着平整的貂鼠袍,矫健的健儿挥舞着鱼腹刀,十万番兵展现出无比的英勇威武,虎筋弦紧绷,发出悲怆的号声。幽州城下,人潮涌动,连珠炮轰鸣,声响震天。仿佛神兵从天而降,四野的人们都仰头观望,被这宏大的场面所震撼。

当时,宋江站在高处,看到辽兵如此强大的阵势,心中慌乱,急忙骑马回到本阵。他在营帐中与卢俊义、吴用、公孙胜等人商议道:“今日虽然赢了一阵,斩杀了他们两个先锋,但我登上高处观望辽兵,只见他们铺天盖地而来,阵容浩大。这可是大队的番军人马,明日必定要与他们展开大战,我们兵力薄弱,恐怕寡不敌众,这可如何是好?”

吴用说道:“兵微将寡之时,自古以来善于用兵的人,能够以少胜多,这才是高明之处。昔日晋朝谢玄率领五万人马,就击退了苻坚的百万雄兵,像这样以少胜多的例子数不胜数,先锋何必惧怕!可传令给三军众将,明日务必让旗幡整齐严整,弓弩上好弦,刀剑拔出鞘,深深埋下鹿角,严密警戒守护营寨,濠堑准备完备,各种军器都布置妥当,提前准备好云梯、炮石等攻城器械。依旧摆出九宫八卦阵势,如果辽军前来攻打,就按照阵势依次应对。纵使他们有百万之众,又怎敢轻易冲阵!”

宋江说:“军师所言极是。” 随即传令下去,众将三军都领命行事。五更时分开始做饭,天刚亮就拔营出发,向前抵达昌平县界,立即将军马摆开阵势,扎下营寨。

前面排列的是马军,虎军大将秦明在前,呼延灼在后,关胜在左,林冲在右,东南方向是索超,东北方向是徐宁,西南方向是董平,西北方向是杨志。宋江坐镇中军,其余众将各归原位。后面的步军另成一队,作为后阵,由卢俊义、鲁智深、武松三人统领。数万将士,个个都是能征善战之辈,此时都摩拳擦掌,准备投入厮杀。阵势布置完毕,只等番军到来。

没过多久,远远望见辽兵浩浩荡荡地前来。前面有六队番军人马,他们既是哨探道路,也是压阵之军。番兵这六队,每队各有五百人,左边设置三队,右边设置三队,循环往来,阵势变化不定。先头看到的是游动的士兵,随后大队人马如潮水般涌来,前军清一色都是黑色的旗帜,一带有七座旗门,每座旗门有千匹马,各有一员大将。这些大将是怎样的装扮呢?他们头顶黑色头盔,身披玄色铠甲,上身穿着皂色战袍,骑着乌黑色的战马,手中拿着相同的兵器,正好对应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星。七门之内总设一员把总大将,对应上界北方玄武水星。这员大将又是怎样的模样呢?他头披青丝细发,黄色抹额紧紧束着乌云般的头发;身穿秃袖皂袍,银色压铠散发着阵阵冷气。狮蛮带紧扣乌油甲,锦雕鞍稳稳地跨在乌骓马上。身上挂着一副走兽飞鱼沙柳硬弓和长箭,手中拿着一口三尖两刃四楞八环刀。此人正是番将曲利出清,他率领着三千披发的黑甲人马,对应北辰五气星君。皂旗下的军兵多得数都数不清。真可谓是:冻云截断东方日,黑气平吞北海风。有诗为证:

兵按北方玄武象,黑旗黑铠黑刀枪。

乌云影里玄冥降,凛凛威风不可当。

左军全是青龙旗,一带有七座旗门,每座旗门有千匹马,各有一员大将。这些大将头戴四缝盔,身披柳叶甲,上身穿着翠色袍,下骑着青鬃马,手持相同的兵器,正好对应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七门之内总设一员把总大将,对应上界东方苍龙木星。这员大将头戴狮子盔,身披狻猊铠。身穿堆翠绣青袍,腰系缕金碧玉带。坐在雕鞍上,腰间悬挂着弓箭,脚蹬宝镫,穿着鹰嘴花靴。手中拿着月斧金丝杆,骑着龙驹玉块青马。他就是番将只儿拂郎,率领三千青色宝幡人马,对应东震九气星君。青旗下左右围绕的军兵多得数不清。恰似:翠色点开黄道路,青霞截断紫云根。有诗为证:青龙驱阵下天曹,青盖青旗青战袍。

共向山前呈武勇,堂堂杀气拂云霄。

右军全是白虎旗,一带有七座旗门,每座旗门有千匹马,各有一员大将。这些大将头戴水磨盔,身披烂银铠,上身穿着素罗袍,骑着雪白色的战马,各拿伏手兵器,正好对应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星。七门之内总设一员把总大将,对应上界西方咸池金星。这员大将头顶兜鍪凤翅盔,身披花银双钩甲。腰间玉带闪烁着寒光,合身的素袍如飞雪般洁白。骑着一匹照夜玉狻猊马,手持一枝纯钢银枣槊。他是番将乌利可安,率领三千白缨素旗人马,对应西兑七气星君。白旗下前后护御的军兵多得数不清。正像:征驼卷尽阴山雪,番将斜披玉井冰。有诗为证:

太白分兵下九天,白云光拥素袍鲜。

巨灵翻海人难敌,扰得苍龙夜不眠。

后军全是绯红旗,一带有七座旗门,每座旗门有千匹马,各有一员大将。这些大将头戴箱朱红漆笠,身披猩猩血染的征袍,桃红锁甲显现出鱼鳞般的纹理,骑着冲阵龙驹赤兔马,各持伏手兵器,正好对应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星。七门之内总设一员把总大将,对应上界南方朱雀火星。这员大将头顶着绛冠,朱缨灿烂夺目;身穿绯红袍,茜色光芒耀眼。甲衣如一片红霞,靴子上刺着数条花缝。腰间系着宝带红鞓,臂上挂着硬弓长箭。手持八尺火龙刀,骑着一匹胭脂马。他是番将洞仙文荣,率领三千红罗宝幡人马,对应南离三气星君。红旗下朱缨绛衣的军兵多得数不清。恰似:离宫走却六丁神,霹雳震开三昧火。有诗为证:

祝融飞令下南宫,十万貔貅烈火红。

闪闪赤云生涧谷,阵前谁敢去当锋?

阵前左边有一队五千人的猛兵,人马都戴着金缕弁冠,穿着镀金铜甲,身着绯袍,系着朱缨,打着火焰红旗,骑着绛鞍赤马。簇拥着一员大将:他头戴簇芙蓉如意缕金冠,身披结连环兽面锁子黄金甲,穿着猩红烈火绣花袍,系着碧玉嵌金七宝带。手持两口日月双刀,骑着一匹五明赤马。此人正是辽国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对应上界太阳星君。正如同:金乌拥出扶桑国,火伞初离东海洋。有诗为证:

海神英武出扶桑,耶律提兵准太阳。

雄略嘉谋播辽国,源源兵阵远鹰扬。

阵前右边设置一队五千人的女兵,人马都戴着银花弁冠,穿着银钩锁甲,身着素袍,系着素缨,打着白旗,骑着白马,手持银杆刀枪。簇拥着一员女将:她头上凤钗对插青丝,红罗抹额上珠翠散乱地铺着,云肩巧妙地衬托着锦裙,绣袄紧紧裹着银甲,小巧的花靴稳稳地踏在金镫上,翩翩的翠袖中玉鞭轻盈地挥舞着。她手持一口七星宝剑,骑着一匹银鬃白马。她就是辽国天寿公主答里孛,对应上界太阴星君。恰似:玉兔团团离海角,冰轮皎皎照瑶台。有诗为证:

貌似春烟笼芍药,颜如秋水浸芙蓉。

玉纤轻搦龙泉剑,到处交兵占上风。

两队阵中,围绕着一圈都是黄旗,军将们都骑着黄马,身披金甲。衬甲袍好似一片黄云,绣包巾散发出半天的黄雾。黄军队中有军马大将四员,各领兵三千,分布在四角。每角上有一员大将,团团守护:东南方向的一员大将,身着青袍金甲,头戴三叉金冠,束着兽面腰带,带着全副弓箭,手持青缨宝枪,骑着粉青马,站在阵前,对应上界罗睺星君,他是辽国皇侄耶律得荣;西南方向的一员大将,身着紫袍银甲,头戴宝冠,束着腰带,背着硬弓长箭,手持一口宝刀,骑着海骝马,站在阵前,对应上界计都星君,他是辽国皇侄耶律得华;东北方向的一员大将,身着绿袍银甲,头戴紫冠,束着宝带,腰间悬挂着龙弓凤箭,手持方天画戟,骑着五明黄马,站在阵前,对应上界紫气星君,他是辽国皇侄耶律得忠;西北方向的一员大将,身着白袍铜甲,红抹额下青丝散乱地撒着,金厢带装饰得七宝璀璨,腰间悬挂着雕箭画弓,手持七星宝剑,骑着踢雪乌骓马,站在阵前,对应上界月孛星君,他是辽国皇侄耶律得信。

黄军阵内簇拥着那员上将,对应上界中央镇星,他左边有人举着青旗,右边有人持着白钺,前面有人擎着朱幡,后面有人张着皂盖。周围的旗号对应二十四气、六十四卦,南辰北斗,飞龙飞虎,飞熊飞豹,明面上分出阴阳左右,暗地里契合璇玑玉衡、乾坤混沌之象。那员上将是怎样的装扮呢?他头戴七宝紫金冠,身披耀日黄金龟背甲,身着西川蜀锦制成的绣征袍,系着蓝田美玉制成的玲珑带。左边悬挂着金画铁胎弓,右边带着凤翎鈚子箭。脚穿鹰嘴云根靴,骑着铁脊银鬃马。锦雕鞍稳稳地踏在金镫上,紫丝缰牢牢地绊在山鞒上。腰间挂着宝剑,用以驱赶番将,手中挥舞着马鞭,统领大军。马前有一将,擎着朱红画杆方天戟。这簇军马光辉耀眼,四边都闪耀着金色,对应中宫土星一气天君。他就是大辽国都统军大元帅兀颜光上将军。黄旗之后,中军是凤辇龙车,前后左右有七重剑戟枪刀围绕。九重之内,又有三十六对黄巾力士推着车驾。前面有九骑金鞍骏马驾辕,后面有八对锦衣力士跟随。辇上中间坐着大辽郎主,他头戴冲天唐巾,身穿九龙黄袍,腰系蓝田玉带,脚穿朱履朝靴。左右有两个大臣:左丞相幽西孛瑾,右丞相太师褚坚,他们都戴着貂蝉冠,穿着火裙朱服,系着紫绶金章,拿着象简玉带。龙床两边,金童玉女手持简圭。龙车前后左右两边,簇拥着护驾天兵。大辽国主对应上界北极紫微大帝,总领镇星。左右二丞相,对应上界左辅右弼星君。真可谓是:一天星斗离乾位,万象森罗降世间。有诗为证:

旗幡铠甲与刀枪,正按中央土德黄。

天意岂能人力胜,枉将生命苦相戕。

那辽国番军摆列的天阵已然完成,形状如同鸡卵,屯扎稳定后,团团如覆盆之状。旗帜排列在四角,长枪摆放在八方,循环变化没有定数,进退都有规则,摆出了如此强大的阵势。

宋江见状,立刻下令让强弓硬弩手守住阵脚,压阵的轻骑兵也做好准备。他在中军竖起云梯将台,带着吴用、朱武登上台去观望辽军阵势。宋江一看,惊讶得合不拢嘴。吴用瞧了半天,也摸不着头脑。朱武仔细辨认后,认出这是天阵,便对宋江和吴用说道:“这乃是太乙混天象阵。”

宋江赶忙问道:“该如何攻打呢?” 朱武回答:“此天阵变化无穷,局势交错复杂,难以预测,切不可贸然攻打。” 宋江又说:“若打不开这阵势,怎样才能让敌军退兵?” 吴用接口道:“眼下急切间还不清楚阵内虚实,怎么能轻易去攻打呢?”

他们正在商议,兀颜统军在中军传令:“今日五行属金,可派亢金龙张起、牛金牛薛雄、娄金狗阿哩义、鬼金羊王景四位将领,跟随太白金星番将乌利可安,出阵攻打宋兵。”

宋江等众将在阵前,远远望见对阵右军的七座旗门,时而打开,时而关闭,军中战鼓雷响,阵势严整。那引军旗在阵内从东转向北,又从北转向西,最后朝西投南。朱武见此情形,骑在马上说道:“这是天盘左旋之象。今日属金,天盘向左转动,必定有敌军来袭。”

话还没说完,只听五声炮响,对阵中顿时涌出敌军。中间是太白金星,四下是四位星宿,带领着五旗军马如卷席般冲杀过来,那气势犹如山崩地裂,锐不可当。宋江的军马一时措手不及,急忙往后退,大队人马连忙压住阵脚。辽兵从两面夹攻,宋军抵挡不住,大败而逃,匆忙退回本寨,辽兵倒也没有追赶。

宋江赶忙清点军中头领,发现孔亮被刀砍伤,李云中箭,朱富被炮击中,石勇被枪刺中,受伤的军卒更是不计其数。宋江立即命人将伤者抬上车,送到后寨,让安道全医治。同时,他又命令前军在营寨前布下铁蒺藜,深深埋下鹿角,坚守寨门。

宋江在中军心中烦闷,与卢俊义等人商议:“今日吃了败仗,这可如何是好?要是再不出战,敌军必定会来攻打。” 卢俊义说:“明日派两路军马抵住他们的压阵军兵,再调两路军马冲击敌军正北的七座旗门,同时让步军从中间杀进去,看看里面究竟是何虚实。” 宋江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第二天,宋江依照卢俊义的计策,整顿好营寨,率军来到阵前准备迎战。他大开寨门,引兵向前。远远望去,辽军已经近在眼前,六队压阵的辽军正在前方侦察。宋江随即派关胜在左,呼延灼在右,率领本部军马去冲击压阵的辽兵,大队人马则继续前进,与辽军正面相接。

接着,宋江又派花荣、秦明、董平、杨志在左,林冲、徐宁、索超、朱仝在右,两队军兵去冲击辽军的皂旗七门。果然,他们撞开了皂旗阵势,打败了皂旗人马,辽军正北的七座旗门,队伍顿时混乱起来。

宋江阵中,李逵、樊瑞、鲍旭、项充、李衮率领五百牌手冲向前去,背后鲁智深、武松、杨雄、石秀、解珍、解宝带着所有步军头目,也一同杀入。然而,混天阵内突然四面炮响,东西两面的辽军,以及正面的黄旗军,一齐杀了过来。宋江的军马抵挡不住,转身便逃,后面的士兵也难以招架,最终大败而回,退回原寨。

宋江急忙清点军队,发现折损了大半兵力。杜迁、宋万也受了重伤,而且在混乱中不见了黑旋风李逵。原来,李逵杀得性起,只顾着往辽军阵里猛冲,结果被辽军的挠钩搭住,活捉了去。宋江在寨中得知此事,心中忧虑万分。他传令先将杜迁、宋万送到后寨,让安道全医治,受伤的马匹则交给皇甫端照料。

宋江又与吴用等人商议:“今日又折损了李逵,输了这一阵,这可怎么办才好?” 吴用说:“前日我们活捉的那个小将军,是兀颜统军的儿子,正好可以用他来交换李逵。” 宋江却担忧道:“这次换了,以后要是再折损将领,拿什么去解救?” 吴用劝道:“兄长何必如此固执,先顾好眼前的事要紧。”话还没说完,小校前来报告:“有辽将派使者前来传话。” 宋江将使者唤入中军。那番官进来与宋江相见,说道:“我奉元帅之令,今日捉了你们的一个头目,带到我们总兵面前,总兵没有杀害他,还好酒好肉招待着。总兵想把他送来,换你们手中的小将军。如果将军同意,就把那个头目送回来。” 宋江答道:“既然如此,我明日把小将军带到阵前,双方交换。” 番官领了宋江的话,上马离开了。有诗为证:

宋江前日擒王子,番将今朝捉李逵。

此是乾坤消息理,不须惆怅苦生悲。

宋江又与吴用商议:“我们没有办法破敌阵势,不如把小将军带来,就在这里与辽军和解这一阵,两边各自停战。” 吴用说:“暂且让军马休息,再想良策破敌,也为时不晚。”

到了第二天拂晓,宋江派人连夜去取兀颜小将军,同时也派人前往兀颜统军那里,说明情况。

且说兀颜统军正在帐中坐着,小军前来报告:“宋先锋派人来传话。” 统军传令让使者进来。使者到帐前,见到兀颜统军后说道:“我们宋先锋向统军致意,如今送小将军回来,换回我们的那个头目。现在天气严寒,军士们十分劳苦,两边暂且停战,等到来年春天再作商议,以免人马冻伤,请统军定夺。”

兀颜统军听后,大声喝道:“我那没出息的儿子被你们生擒,就算活着回来,还有什么脸面见我!不用交换,把他拿下,替我斩了。要是想停战,就让宋江绑了自己前来投降,饶他不死;否则,我率领大兵一到,定让你们寸草不留!” 说罢,大喝一声:“退下!” 使者飞马回寨,把这番话告诉了宋江。

宋江十分慌张,生怕救不出李逵,赶忙拔寨起军,带着兀颜小将军,直奔前军,隔着阵大声喊道:“快把我的头目放回来,我就还你小将军。要是不停战也无妨,我就与你对阵厮杀。”

只见辽军阵中,没过多久就把骑着马的李逵送出阵来,这边也牵出一匹马,将兀颜小将军送出阵去。两家达成一致,两边同时放回人质。李逵回到寨中,小将军也骑马回到了辽军那边。当天,两边都没有再厮杀,宋江退兵回寨,为李逵的归来而庆贺。

宋江在帐中与诸位将领商议:“辽军势大,我们无计可施,我心中忧虑,度日如年,这可如何是好?” 呼延灼说:“我们明日可以把军马分成十队,两路去抵挡压阵的军兵,八路一齐冲击,与他们决一死战。” 宋江说:“全靠各位兄弟齐心协力,明日就按此计行事。” 吴用却道:“两次冲击都没有成功,不如守在这里,等他们来交战。” 宋江说:“等他们来也不是好办法,只是各位兄弟应当全力拼杀,哪有接连失败的道理。”

当天,宋江传令,第二天一早拔寨起军,分成十队迅速向前冲去。两路军先截住辽军后背的压阵军兵,八路军马二话不说,呐喊摇旗,冲入混天阵。只听阵内雷声大作,四七二十八门一齐打开,变作一字长蛇阵,辽军顺势杀了出来。宋江的军马措手不及,急忙下令撤军,结果大败而逃,旗枪杂乱,金鼓歪斜,迅速退回本寨。一路上,军马损失惨重。宋江传令,让军将们紧紧守住山口的寨栅,深挖濠堑,牢固地埋下鹿角,紧闭寨门,不再出战,暂且熬过寒冬再说。

且说副枢密赵安抚多次向朝廷呈送文书,奏请朝廷发放衣袄等物资。于是,朝廷特地派遣御前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现任郑州团练使王文斌,此人文武双全,智谋和勇气兼备。他带领着京师一万多人,征调民夫和车辆,押运着五十万领衣袄,前往宋先锋的军营前交割,同时催促军将们向前交战,早日奏捷,不得违抗怠慢,否则将治罪。

王文斌领了圣旨文书,带上随行的军器,整理好衣甲鞍马,催促着人夫和军马,押运着车仗,从东京出发,朝着陈桥驿进发。他们押着一二百辆插着黄旗、写有 “御赐衣袄” 字样的车子,缓缓前行。一路上,所经之处的官府都会供给口粮。

经过多日行程,王文斌一行来到边庭,拜见了赵枢密,并呈上中书省的公文。赵安抚看后,十分高兴地说:“将军来得正好!如今宋先锋被大辽兀颜统军摆下混天阵势,连续输了好几阵。很多头目和士兵都受了伤,现在都在这里调养,由安道全负责医治。宋先锋在永清县扎寨,不敢出战,心中十分烦闷。”

王文斌禀报道:“朝廷因此派我来催促军士向前,尽快取胜。如今既然屡次战败,我回京师去见省院官员,实在难以向圣上复命。我虽不才,自幼读过一些兵书,略懂些阵法,我想到军前,施展些小策略,与宋先锋一同分忧。不知枢相意下如何?” 赵枢密听后大喜,设酒宴款待王文斌,还在军中犒劳押车的人夫,同时让王文斌将衣袄转运到宋江军前发放。赵安抚先派人去通知宋先锋了。有诗为证:文斌天使解衣装,共仰才名世少双。

自逞英雄冲大阵,辽兵不日便归降。

且说宋江在中军帐中烦闷不已,听说赵枢密派人前来,得知东京派教头、郑州团练使王文斌押送五十万领衣袄前来,还将在军前催促大家努力作战。宋江派人将王文斌接到寨中,下马后请入帐内,摆酒为他接风。

几杯酒下肚,宋江询问缘由,说道:“我自蒙朝廷派遣来到边境,仰仗天子洪福齐天,已经拿下四个大郡。如今到了幽州,没想到被大辽兀颜统军设下这混天象阵,屯兵二十万,军容整整齐齐,按照周天星象排列,还请大辽国主御驾亲征。我军连败数阵,只能坚守不出,实在无计可施,只能屯驻在此,不敢轻举妄动。如今有幸将军到来,还望不吝赐教。”

王文斌说:“就这混天阵,有什么稀奇的!我虽不才,愿同将军一起到军前看看,自有主见。” 宋江听后大喜,先让裴宣将衣袄发放给军将们。众人穿上衣袄后,面向南方谢恩,高呼万岁。当天,中军摆下酒宴,热情款待王文斌,同时犒劳三军。

第二天,五路大军全都行动起来。王文斌取出自己带来的头盔和衣甲,全副武装后跨上战马,一同来到阵前。对阵的辽兵看到宋兵出战,连忙报告到中军。一时间,金鼓齐鸣,喊杀声震天,六队辽军的战马呼啸着冲出阵来,宋江连忙分兵迎击,将辽军杀退。

王文斌登上将台,亲自观察了一番辽军阵势,然后走下云梯说道:“这个阵势不过如此,没什么惊人的地方。” 实际上,王文斌自己并不识得此阵,只是想要借此虚张声势、沽名钓誉,于是便下令前军擂鼓挑战。对阵的番军也敲响战鼓,鸣起金锣。

宋江立马阵前,大声喝道:“有没有胆大包天的,敢出来与我挑战?” 话还没说完,黑旗队里第四座门内突然冲出一员将领。只见那番官披头散发,头上扎着黄罗抹额,戴着金箍,身着乌油铠甲,外披秃袖皂袍,骑着一匹乌骓马,手持三尖刀,直逼阵前。他背后跟着数不清的牙将,率领的军队打着皂旗,上面用银字写着 “大将曲利出清”。曲利出清跃马阵前,向宋军挑战。

王文斌心想:“我若不在这儿显显本事,还能到哪儿去施展呢?” 于是,他挺枪跃马出阵,与番官二话不说,催马交锋。王文斌举枪便刺,番将挥刀来迎。两人战了不到二十回合,番将突然转身就跑,王文斌见状,立刻催马持枪,奋力追赶。原来,番将并非真的战败,而是故意露出破绽,引他来追。番将轮起大刀,看准王文斌靠近,突然回身,反手一刀,将王文斌从肩膀到胸脯砍成两段,王文斌当场死于马下。

宋江见此情景,急忙下令收军,辽兵趁机冲杀过来,宋军又吃了一场败仗,只能慌慌张张地收拾残兵,退回寨中。众多军将看到王文斌就这样被斩杀在阵前,都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骇然。

宋江回到寨中,写了一份文书,回复赵枢密说:“王文斌自愿出战,不幸战死,现已安排他带来的随从返回京城。” 赵枢密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忧虑烦闷,烦恼不已,只得写了申呈奏本,与省院沟通,打发王文斌带来的人回京去了。有诗为证:

赵括徒能读父书,文斌诡计又何愚。

轻生容易论兵策,无怪须臾丧厥躯。

且说宋江独自在寨中烦闷,绞尽脑汁,却始终想不出破敌之法:“怎样才能打败辽兵呢?” 他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坐立不安,满心忧虑。

这天夜里正值严冬,天气十分寒冷,宋江关上帐房,点起蜡烛,独自沉吟闷坐。二更时分,他感到神思困倦,便和衣靠在案几上睡着了。恍惚间,他感觉寨中狂风骤起,冷气扑面而来。宋江起身,只见一个青衣女童走上前来,向他行了个稽首礼。宋江问道:“童子从哪里来?” 女童回答说:“小童奉娘娘法旨,前来请将军,烦请将军移步。” 宋江又问:“娘娘现在何处?” 女童指着前方说:“离这儿不远。”

宋江便跟随女童走出帐房。只见天地间一片明亮,金碧辉煌,香风轻轻吹拂,瑞霭飘飘,仿佛是二三月间的宜人天气。他们走了不过两三里路,便看到一片大林子,里面青松郁郁葱葱,翠柏挺拔耸立,紫桂亭亭玉立,石栏若隐若现,两边都是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垂柳依依,夭桃灼灼,曲折的阑干环绕其间。转过一座石桥,眼前出现一座朱红的棂星门。宋江抬头望去,只见四面都是萧墙粉壁,画栋雕梁,门上钉着金钉,朱红的大门,碧瓦重檐,四边挂着虾须帘,正面窗户呈龟背形状。

女童带着宋江从左廊下进入,来到东向的一个阁子前,推开朱门,让宋江在里面稍坐。宋江举目四望,只见四面云窗寂静无声,台阶上洒满霞光,天花纷纷扬扬飘落,异香缭绕。女童进去后,又出来传旨说:“娘娘有请,星主请随我来。” 宋江还没坐热乎,便立刻起身。这时,外面又进来两个仙女,她们头戴芙蓉碧玉冠,身穿金缕绛绡衣,面容如同满月般姣好,体态轻盈优美,双手如同春笋般纤细,向宋江施礼。宋江不敢抬头直视。两个仙女说道:“将军何必如此谦逊?娘娘换好衣服就出来,请将军商议国家大事。请将军一同前往。” 宋江答应着,跟着她们前行。有诗为证:

蕊珠仙子碧霞衣,绰约姿容世亦稀。

口奉九天玄女命,夜深飞梦入灵扉。

只听殿上金钟敲响,玉磬鸣响,青衣女童前来迎接宋江上殿。两位仙女在前面引路,带着宋江从东阶而上。来到珠帘前,宋江只听到帘内传来隐隐约约的玎珰声,那是玉佩相互碰撞的声音。青衣女童请宋江进入帘内,跪在香案前。宋江举目观望殿上,只见祥云缭绕,紫雾腾腾,正面的九龙床上坐着九天玄女娘娘。娘娘头戴九龙飞凤冠,身穿七宝龙凤绛绡衣,腰系山河日月裙,脚穿云霞珍珠履,手中拿着无瑕的白玉圭璋。两边侍奉的女仙大约有二三十个。

玄女娘娘对宋江说:“我传给你天书,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你一直坚守忠义,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如今宋天子命你破辽,战况如何?” 宋江俯伏在地,跪拜奏道:“臣自从承蒙娘娘赐予天书,从未轻易泄露给他人。如今奉天子敕命破辽,没想到被兀颜统军摆下这混天象阵,我军接连战败,臣实在想不出破阵的办法,如今正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

玄女娘娘问道:“你知道混天象阵的阵法吗?” 宋江再次跪拜奏道:“臣乃凡夫俗子,不懂得此阵之法,恳请娘娘赐教。” 玄女娘娘说:“此阵之法,汇聚的是阳象。如果只是这样攻打,永远无法攻破。若想破阵,必须运用相生相克的道理。比如,前面皂旗军阵内设有水星,对应上界北方五气辰星。你宋军当中可选出七员大将,身着黄旗、黄甲、黄衣,骑着黄马,冲破辽兵的皂旗七门,随后派一员猛将,身披黄袍,直取水星,这就是土克水的道理。再挑选八员将领,率领白袍军马,打透大辽左边的青旗军阵,这是金克木的道理。接着选八员将领,带领红袍军马,打透大辽右边的白旗军阵,这是火克金的道理。然后选八员将领,率领皂旗军马,打透大辽后军的红旗军阵,这是水克火的道理。再派一支青旗军马,选九员将领,直取中央黄旗军阵的主将,这是木克土的道理。还要再选两支军马,一支是绣旗花袍军马,扮作罗睺,单独攻破辽兵的太阳军阵。另一支是素旗银甲军马,扮作计都,直破辽兵的太阴军阵。另外,打造二十四部雷车,按照二十四节气,上面放置火石火炮,直接推进辽兵的中军。让公孙胜施展风雷天罡正法,直奔大辽国主的驾前。依此计策行事,定能大获全胜。注意,白天不可出兵,必须在黑夜进军。你要亲自领兵,掌控中军,催动人马,一鼓作气便可成功。我所说的这些,你要秘密接受,保国安民,切不可心生退意。天凡有别,我们从此永别,他日若在琼楼金阙,再当重逢。你赶快回去,不可久留。” 说完,特地让青衣女童献上茶水。宋江喝完茶,青衣女童便送他回寨。有诗为证:

玉女虚无忽下来,严祠特请叙高怀。

当时传得幽玄秘,辽阵堂堂顷刻开。

宋江再次跪拜,诚恳地感谢娘娘,然后离开殿庭。青衣女童在前面引路,宋江下殿后,从西阶而出,转过棂星红门,沿着来时的路返回。刚走过石桥和松径,青衣女童用手指着前方说:“辽兵就在那里,你可以去破阵了。” 宋江回头看时,青衣女童轻轻一推,宋江猛然惊醒,发现自己还在帐中,刚才的一切原来是一场梦。他静静地听着军中的更鼓,已经敲过四更了。

宋江立刻让人请军师吴用前来圆梦。吴用来到中军帐内,宋江问道:“军师,你有破混天阵的计策吗?” 吴用说:“还没有想出好办法。” 宋江说:“我梦到玄女娘娘传授了秘诀,我已经想好了,特地请军师来商议。我们可以召集诸将,分拨任务。这一战,必须依靠大将。” 吴用说:“愿闻良策,如何破敌?” 宋江开口讲述,话还没说几句,就仿佛看到了希望。这一番计策,将会让大辽国主拱手归降,兀颜统军命丧黄泉。正所谓:动达天机施妙策,摆开星斗破迷关。那么,宋江到底用了什么计策,如何攻打辽军的阵势呢?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