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渡燕青射雁

诗曰:

韩文参大颠,东坡访玉泉。

僧来白马寺,经到赤乌年。

叶叶风中树,重重火里莲。

无尘心镜净,只此是金仙。

五台山的智真长老,在宋朝时堪称当世活佛,对过去未来之事了如指掌。几年前,他就知道鲁智深是个能了却尘缘、通达天命之人,只是其俗缘尚未尽,还需偿还杀生之债,所以让他到尘世中走这一遭。鲁智深本就有宿根,且有道心,如今生出了前来参禅、拜会本师的念头。宋江也一向心怀善念,时常受到点悟,因此便想与鲁智深一同去参拜智真长老。当时,众弟兄都想一同前往,宋江难以阻拦,便与军师吴用等人商议,决定除了信奉道教的公孙胜外,委托副先锋卢俊义掌管军马。考虑到四哨无人,便派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与卢俊义一同管理大队军马,让他们陆续先行出发。

宋江与众将只带着一千人马,跟随鲁智深来到五台山下。他们先将人马屯扎在山下安营,随后派人上山通报消息。宋江等众弟兄纷纷脱去平日里的戎装铠甲,各自穿上随身的锦绣战袍,徒步上山。众人转到山门外,只听见寺内钟声敲响、鼓声齐鸣,众僧纷纷出来迎接,向前与宋江、鲁智深等人施礼。寺里有很多人认得鲁智深,又见整齐有序的一百多位头领跟着宋江,都惊叹羡慕不已。

堂头首座前来向宋江禀报说:“长老正在坐禅入定,无法前来迎接,将军请勿见怪,还望多多包涵!” 于是,请宋江等人先到知客寮内稍作休息。众人喝过茶后,侍者出来邀请道:“长老禅定刚结束,已在方丈等候,有请将军入内。” 宋江等一行一百多人,径直来到方丈,参拜智真长老。那长老急忙走下台阶迎接,将众人邀至上堂,相互施礼完毕。

宋江打量那和尚,见他年过六旬,眉发全白,骨格清奇,俨然一副从天台山方广寺出山高僧的模样。众人进入方丈之中,宋江便请智真长老上座,然后焚香礼拜。一行众将也都依次拜完,鲁智深上前插香礼拜。智真长老说道:“徒弟这一去数年,杀人放火,着实不易。” 鲁智深听后,默默无言。

宋江上前说道:“早就听闻长老品德高洁,只可惜我等俗缘浅薄,一直没有机会拜见尊颜。如今因奉诏破辽来到此地,得以拜见堂头大和尚,实在是平生一大幸事。智深和尚与我宋江结为兄弟后,虽然杀人放火,但忠心耿耿,从不伤害良善之人,善心始终未改。今日特带宋江等众弟兄前来参拜大师。” 智真长老说:“常有高僧到此,也常一起闲谈世事循环。久闻将军替天行道,忠义于心,深知众将重义气。我这弟子智深跟着将军,自然不会出错。” 宋江连连称谢。有诗为证:

谋财致命凶心重,放火屠城恶行多。

忽地寻思念头起,五台山上礼弥陀。

鲁智深拿出一包金银彩缎,供奉给本师。智真长老说:“我这弟子,此物从何而来?不义之财,我绝不敢接受。” 鲁智深禀报道:“这是弟子多次立功受赏积攒下来的,弟子自己用不上,特地拿来献给本师,充作寺院公用。” 长老说:“众人也难以消受,用这些为你购置一部经藏,以消灭罪恶,早日修成善果。” 鲁智深拜谢完毕。

宋江也取出金银彩缎,献给智真长老,长老坚决推辞不接受。宋江禀明说:“师父若不接纳,可让库司置办斋饭,供献本寺僧众。” 当天,众人便在五台山寺中留宿一夜,长老设素斋热情款待,这些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第二天,库司将斋饭准备妥当。五台寺中的法堂上钟声敲响、鼓声齐鸣,智真长老召集众僧,在法堂上**参禅。不一会儿,全寺众僧都身披袈裟、手持坐具,来到法堂中坐下。宋江、鲁智深及众头领,站立在两边。引磬声响处,两碗红纱灯笼引导着长老登上法座。

智真长老登上法座后,先拈起一炷信香,祝祷赞道:“这一炷香,祈愿当今皇上万岁万万岁,皇后与皇上齐眉举案,太子千秋万代,皇室金枝玉叶繁茂昌盛,文武官僚禄位同增,天下太平,万民安居乐业!” 接着又拈起一炷信香:“愿今日的斋主身心安乐,寿命延长,仕途顺利,名垂千古!” 再拈起一炷信香:“愿如今国家安定、百姓康泰,年成丰收、五谷丰登,三教兴隆,四方宁静,诸事吉祥如意!” 祝祷赞毕,便在法座上坐下。两边众僧行过问讯礼,又都侍立一旁。

宋江上前拈香礼拜完毕,双手合十,靠近长老参禅道:“我有一事,想请教师父。” 智真长老问道:“有什么话要问老僧呢?” 宋江上前说:“请问师父,这浮世光阴有限,苦海无边无际,人身极其渺小,生死却是头等大事。特来向禅师请教。” 智真长老随即念出一首偈语:

“六根束缚多年,四大牵缠已久。堪叹石火光中,翻了几个筋斗。咦!阎浮世界诸众生,泥沙堆里频哮吼。”长老念完偈语,宋江礼拜后侍立一旁。众将都上前拈香礼拜,立下誓言:“只愿弟兄们同生同死,世世相逢!” 焚香完毕,众僧都退下,众人便被请去云堂内用斋。众人用完斋,宋江与鲁智深跟随长老来到方丈内。

到了晚上,众人闲聊时,宋江向长老请教道:“弟子与鲁智深本想跟随师父几日,让师父指点迷津,只是因统领大军,不敢久留。师父的语录,弟子实在难以领悟。如今拜别师父回京城,我们众弟兄此去前程如何,还望师父明示,给予点化。” 智真长老命人取来纸笔,写下四句偈语:

“当风雁影翻,东阙不团圆。

只眼功劳足,双林福寿全。”

写好后,递给宋江说:“这关乎将军一生之事,可以秘密收藏,时间久了必然应验。” 宋江看了,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又对长老说:“弟子愚昧,不理解法语,恳请师父明白解释,以解我心中对前程凶吉的疑惑。” 智真长老说:“这是禅机隐语,你应自己参悟,不可明说,恐怕泄露天机。”

长老说完,唤过鲁智深到跟前说:“我的弟子,此去与你前程永别,正果即将降临。也给你四句偈语,你要牢记,终身受用。” 偈语是:

“逢夏而擒,遇腊而执。

听潮而圆,见信而寂。”

鲁智深拜受偈语,读了几遍,藏在身边,拜谢本师。智真长老说:“我的弟子要记住这些话,不要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说完,众人又歇息了一夜。

第二天,宋江、鲁智深及吴用等众头领,辞别长老下山,众人便走出寺院。智真长老与众僧都送到山门外,与他们道别。

且不说长老与众僧回寺,且说宋江等众将下到五台山下,带领军马,火速赶来。众将回到军前,卢俊义、公孙胜等人迎接宋江众将,众人相互见礼。宋江便将在五台山众人参禅、立誓的事情,告诉了卢俊义等人,还拿出长老的禅语给卢俊义、公孙胜看,他们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萧让说:“禅机法语,平常人怎么能轻易领悟!” 众人都叹息不已。

宋江传令催促军马起程。众将接到命令,催促三军,朝着东京进发。在路上行了几天,五军前进到一个地方,名叫双林渡。宋江骑在马上正走着,抬头仰望天空,看见空中有几行南飞的大雁,不按次序,高低乱飞,都带着惊鸣的意思。宋江见了,心中疑惑,觉得此事怪异。又听到前军传来喝彩声,便派人去询问缘由。不一会儿,飞马回报说,原来是浪子燕青刚开始学弓箭,向空中射雁,箭箭命中,就在这片刻之间,射下了十几只鸿雁,所以众将惊叹不已。

宋江让人叫燕青飞马前来。只见燕青头戴白范阳遮尘毡笠儿,身穿鹅黄丝衲袄,骑着一匹五明红沙马,身背弯弓,腰间插箭,飞马而来,背后的马上还捎带着几只死雁,前来拜见宋江。燕青下马离鞍,站在一旁。宋公明问道:“刚才是你在射雁吗?” 燕青回答道:“小弟刚开始学弓箭,看见空中群雁飞来,就随意射了几下,没想到箭箭都射中,误射了十几只雁。”

宋江说:“作为军人,学习射箭是分内之事。能射中目标,是你的本事。我想这大雁为了避暑御寒,离开天山,衔着芦草飞越边关,到江南温暖的地方觅食稻粱,初春才返回。这大雁乃是仁义之禽,它们有时数十只,有时三五十只一群,彼此谦让,年长的在前,年幼的在后,依次飞行,不逾越同伴。晚上歇息时,也有轮流放哨的。而且雄雁若失去雌雁,雌雁若失去雄雁,至死都不会再配对,始终坚守情意。这大雁仁、义、礼、智、信五常俱全:在空中远远看见死雁,都有哀鸣之意,对失伴的孤雁,也不会侵犯,这是仁;一旦失去配偶,至死不再配对,这是义;依次飞行,不超越前后次序,这是礼;预先躲避鹰雕,衔芦草过关,这是智;秋天往南飞,冬天往北归,从不违背时节,这是信。这样五常具备的禽鸟,怎么忍心伤害它们呢!天上一群鸿雁相互呼唤着飞过,就如同我们弟兄一般。你却射下了那几只,就好比我们弟兄中少了几个,大家心里会怎么想?兄弟今后不可再伤害这种有仁义之礼的禽鸟。”

燕青听后,默默无语,后悔不已。宋江心中有所感触,在马上随口吟诵了一首诗:

“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两三行。

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清也断肠。”

宋江吟诗完毕,不知不觉自己心中也十分凄惨,睹物伤情。当晚,大军在双林渡口屯兵。宋江在营帐中,又因燕青射雁之事感叹不已,心中烦闷,让人取来纸笔,作了一首词:

“楚天空阔,雁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草枯沙净,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的相思一点。暮日空濠,晓烟古堑,诉不尽许多哀怨! 拣尽芦花无处宿,叹何时玉关重见!嘹呖忧愁呜咽,恨江渚难留恋。请观他春昼归来,画梁双燕。”宋江写好词后,递给吴用和公孙胜看。词中的意境,满是悲哀忧戚的思绪。宋江的心中也因此郁郁不乐。当晚,吴用等人摆下酒菜,大家一同畅饮,直到酩酊大醉才罢休。

第二天清晨,天色刚亮,众人纷纷上马,向南前行。此时正值暮冬时节,一路上景色萧条,尽显凄凉。宋江在途中,心中始终萦绕着愁绪。就这样,他们一路兼程,没过多久,便回到了京师,将兵马屯驻在陈桥驿,等候着朝廷的圣旨。

且说宿太尉和赵枢密率领的中军人马率先入城。宿太尉和赵枢密向天子奏明了宋江等人的赫赫战功,报告说宋先锋等各路将领已经班师回京,此刻已到关外。赵枢密还启奏天子,详述了宋江等将领在边庭征战的劳苦。天子听后,对他们大加称赞,随即传下圣旨,命令黄门侍郎宣宋江等人进宫面圣,还特别指示他们要披挂整齐后入城。

再说宋江等一众将领,将兵马屯驻在陈桥驿,静静等候宣诏入朝。黄门侍郎传达圣旨,要求宋江等一百零八员将领,都要身着自己的戎装,腰束革带,头戴头盔,身披铠甲,外穿锦袄,悬带金银牌面,从东华门入宫,到文德殿朝见天子。众人进宫后,向天子行叩拜大礼,高呼万岁。

皇上看着宋江等将领个个英雄不凡,都身着锦袍金带,只有吴用、公孙胜、鲁智深和武松穿着各自原本的服饰。天子心中十分高兴,说道:“朕深知你们出征劳苦,在边塞尽心尽力,不少人还受了伤,朕实在是忧虑心疼。” 宋江再次叩拜奏道:“这都仰仗圣上洪福齐天,使得边庭安宁。臣等众将,虽有受伤的,但都无大碍。如今塞外已经投降,这实在是陛下仁爱施育的结果。” 宋江再次叩拜谢恩。

天子特意命令省院等官员商议对众人的封爵之事。太师蔡京和枢密童贯商议后奏道:“如今四方尚未安宁,不宜进行升迁。暂且加封宋江为保义郎,带御器械,正式担任皇城使;副先锋卢俊义加封为宣武郎,带御器械,担任行营团练使;吴用等三十四员将领加封为正将军;朱武等七十二员将领加封为偏将军;同时支给金银,赏赐三军将士。” 天子批准了他们的奏议,并且敕令省院众官,为宋江等人加封爵禄,发放赏赐。宋江等人在文德殿叩头谢恩。

天子命令光禄寺大摆御宴。这御宴究竟如何奢华呢?且看:宝鼎中焚着香烟,金瓶里插着鲜花。挂着虾须织锦的帘栊,悬着翡翠销金的帐幕。武英宫里,屏帏上画着舞鹤飞鸾;文德殿中,御座上描绘着盘龙走凤。孔雀屏风展开,摆放着华美的筵席,君臣共享欢乐;芙蓉褥垫铺陈,设下御宴,文武官员一同欢庆。珊瑚碟中盛着仙桃异果,玳瑁盘中摆放着凤髓龙肝。鳞鳞的脍肉切得如银丝般细,细细烹煮的茶如同玉蕊般精致。七珍镶嵌的筷子,好似碧玉琉璃般温润;八宝装饰的汤匙,宛如红丝玛瑙般艳丽。玻璃碗中,满泛着马乳羊羔美酒;琥珀杯里,浅酌着瑶池玉液琼浆。整个殿内金花翠叶交相辉映,筵席上铺满了锦绣绮罗。仙音院吟唱着新词,教坊司吹奏弹唱着歌曲。众多美味在金鼎中烹煮,无数香醇美酒从玉壶中倾泻而出。黄金殿上,君王亲自赐下紫霞杯;白玉阶前,臣子承蒙恩赐,畅饮御酒。将军们在边塞长久劳心,今日班师回朝朝拜圣主。佳人齐贺太平盛世的曲调,画鼓频繁敲响得胜回朝的节奏。

当日,天子亲自赐下御宴,宴罢,又钦赏宋江锦袍一领、金甲一副、名马一匹;卢俊义等人的赏赐,都从内府支取。宋江与众将谢恩后,走出宫禁,来到西华门外,上马返回军营。一众将领出城后,径直回到行营安歇,等候朝廷的调遣任用。

第二天,公孙胜来到行营的中军帐内,向宋江等人行了稽首礼,然后对宋江说道:“之前我的师父罗真人曾嘱咐我,我也提前跟兄长您说过,让我在送兄长回到京师之后,就回山中学道。如今兄长已经功成名就,我也不便再久留。今日就拜别兄长,辞别众位兄弟,马上回山,跟随师父学道,侍奉老母,安度余生。”

宋江听公孙胜提起之前的话,不好反悔,不禁潸然泪下,对公孙胜说:“我想起昔日弟兄们相聚,就像鲜花刚刚绽放般美好;如今弟兄们分别,却如鲜花凋零般令人伤感。我虽不敢违背你之前的话,但心中实在不忍与你分别!” 公孙胜说:“如果我半途抛弃兄长,那就是我寡情薄意。如今兄长功成名遂,而我志不在此。兄长只能勉强答应了。” 宋江再三挽留,但公孙胜心意已决,无法改变。于是,宋江设下筵席,让众弟兄为公孙胜送行。筵席上,众人举杯,都不禁叹息,人人落泪。大家纷纷拿出金帛送给公孙胜作为路费,公孙胜推辞不受,可众弟兄还是坚持把金帛打包装进了他的包裹。第二天,众人相互道别。公孙胜穿上麻鞋,背起包裹,向大家行了个稽首礼,便向北踏上了归程。宋江接连几天思念公孙胜,泪如雨下,心情十分低落。有诗为证:数年相与建奇功,斡运玄机妙莫穷。

一旦浩然思旧隐,飘然长往入山中。

此时,正旦节临近,各位官员都在准备朝贺。蔡太师担心宋江等人都来朝贺,天子见了,必定会重用他们。于是,他立刻奏明天子,天子降下圣旨,派人阻拦,只让有官职在身的宋江和卢俊义随班朝贺,其余出征的官员,因为都是平民身份,担心惊扰圣驾,一律免礼。

正旦那天,天子临朝,百官前来朝贺。宋江和卢俊义都身着公服,在待漏院等候早朝,然后随班行礼。天子殿上,官员们头戴簪缨,腰束玉带,一片文武大臣的庄重景象。这一天,天子驾临紫宸殿,接受百官的朝拜。朝拜结束后,宋江和卢俊义随班叩拜,只能站在两班官员的下方,无法上殿。他们仰头观看殿上,只见官员们头戴玉簪,脚穿珠履,身着紫绶金章,纷纷向天子敬酒祝寿。从天亮一直到中午,他们才得以领受谢恩的御酒。百官朝散,天子起驾回宫。

宋江和卢俊义走出内宫,脱下公服和幞头,上马回到军营,脸上带着忧愁和惭愧的神色。吴用等人迎了上来。众将见宋江面带忧容,心情烦闷,都前来贺节。一百多人行过礼后,站在两边,宋江低头不语。吴用问道:“兄长今日朝贺天子回来,为何如此愁闷?” 宋江叹口气说:“我想我生来八字浅薄,命运坎坷。破辽时受了那么多苦,如今却连累众弟兄无功而返。我官职低微,因此心中烦闷。” 吴用回答道:“兄长既然知道命运尚未通达,又何必不开心呢?万事早已注定,不必太过忧虑。”

黑旋风李逵说道:“哥哥真是想不开!当初在梁山泊的时候,不受任何人的气,可如今却今天要招安,明天要招安,好不容易讨得招安了,却又惹来烦恼。如今兄弟们都在这里,不如再回梁山泊去,那才快活呢!” 宋江大声喝道:“你这黑厮又来无理取闹!如今我们都是国家的臣子,是朝廷的良臣。你这小子不懂道理,竟然还想着造反!” 李逵又回应道:“哥哥不听我的,以后有的气受!” 众人都笑了起来,然后纷纷捧酒为宋江祝寿。这一天,大家一直饮到二更时分,才各自散去。

第二天,宋江带领十几骑人马入城,到宿太尉、赵枢密以及省院官员各处贺节。他们在城中往来,引得众多百姓观看。有人将此事告知了蔡京。第二天,蔡京奏明天子,天子传旨让省院出榜文进行禁约,并在各城门上张挂:“但凡有出征的官员、将军和头目,只允许在城外下营屯扎,等候调遣;没有上司的明文呼唤,不许擅自入城。如有违抗,定按照军令治罪。” 随后,差人带着榜文,直接来到陈桥门外张挂。有人看到后,立刻跑来报告宋江。宋江听后,心中更加愁闷;众将得知此事,也都十分焦躁,很多人心中都有了反意,只是碍于宋江的缘故,没有行动。有诗为证:

圣主为治本无差,胡越从来自一家。

何事人行谬计,不容忠义入京华。

且说水军头领特地请来军师吴用商议事情。吴用来到船中,见到李俊、张横、张顺以及阮家三兄弟。他们一起对军师说道:“朝廷失信,奸臣弄权,堵塞了贤能晋升的道路。俺哥哥破了大辽,却只得了个皇城使的官职,而且我们众人都没有得到升赏。如今朝廷还贴出榜文,禁止我们入城。我看那伙奸臣,渐渐想要拆散我们弟兄,把我们各自调开。现在请军师拿个主意;要是和哥哥商量,他肯定不肯。我们就在这里杀将起来,把东京劫掠一空,再回梁山泊去,落草为寇倒还痛快。”

吴用说:“宋公明兄长断然不会同意,你们白费力气。箭不出手,弓就会折断。自古说蛇无头就无法前行,我怎么敢擅自做主呢?这话必须哥哥同意才行;他要是不肯做主,你们想反,也反不出去。” 六个水军头领见吴用不敢做主,都沉默不语,没了主意。

吴用回到中军寨中,与宋江闲聊,谈论起军情。吴用说道:“兄长从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众多弟兄也都过得快活自在。如今接受招安,成为国家臣子,却没想到反倒受到诸多拘束,才能得不到施展。弟兄们心中都有些怨言。” 宋江听后,惊讶道:“是不是有人跟你说了什么?” 吴用说:“这不过是人之常情,还用多说吗?古人讲:富贵,是人所向往的;贫贱,是人所厌恶的。通过观察人的神情气色,就能知晓其内心想法。” 宋江说:“军师,倘若有弟兄们起了异心,我愿死在九泉之下,忠心绝不变改!”

第二天一早,宋江召集诸将,商议军机大事,大小将领都来到帐前。宋江开口说道:“我本是郓城的一个小吏,还犯过大罪,全靠诸位弟兄扶持,尊我为首领,如今才成为朝廷臣子。自古就有‘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说法。虽说朝廷出了榜文禁止我们随意入城,这也是合理的。你们各位将士,没有缘由不能进城。我们当中有很多来自山间林下的鲁莽军汉,倘若因此惹出事情,必然会依法论处,那样就坏了我们的名声。如今不让我们进城,反而是件好事。你们众人要是嫌弃受拘束,只要有异心,就先砍了我的首级,然后你们自行行事;不然,我也没脸活在世上,必定自刎而死,任由你们去做!” 众人听了宋江这番话,都落下泪来,立下誓言后才散去。有诗为证:堪羡公明志操坚,矢心忠鲠少欹偏。

不知当日秦长脚,可愧黄泉自刎言。

从这之后,宋江和诸将无事便不再进城。很快上元节到了,按照东京的惯例,会大肆张挂灯火,庆祝元宵佳节,各路都布置花灯,在各个衙门点亮。

且说宋江营内,浪子燕青和乐和商议:“如今东京点亮华灯,举办灯戏,庆祝丰年,皇上与百姓一同欢庆。我们俩换身衣服,悄悄进城去看看,看完就回来。” 这时,有人说道:“你们去看灯,也带上我呗!” 燕青一看,原来是黑旋风李逵。李逵说:“你们瞒着我商量去看灯,我已经听了好一会儿了。” 燕青说:“带你去倒也无妨,只是你这性子不好,肯定会惹出事来。如今省院出了榜文,禁止我们进城。要是带你进城看灯,惹出祸端,就正好中了省院的计谋。” 李逵说:“我这次保证不再惹事,全都听你的。” 燕青说:“明天我们换好衣巾,打扮成客人的样子,一起进城。” 李逵听了,十分高兴。

第二天,燕青和李逵都打扮成客人模样,准备妥当后,燕青便带着李逵一同进城。没想到乐和早已和时迁先一步入城了。燕青摆脱不开李逵,只好和他一起进城看灯。他们不敢从陈桥门进城,便绕了个大圈子,从封丘门入城。两人手挽着手,朝着桑家瓦子走去。来到瓦子前,听到勾栏内锣声响起,李逵非要进去,燕青只好和他在人丛中挤进去。他们听到台上正在说评话,讲的是《三国志》中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

当时,关云长左臂中箭,箭毒深入骨头。医生华佗说:“若要消除这箭毒,需立一根铜柱,上面放置铁环,将手臂穿过去,用绳索拴牢,割开皮肉,刮去骨头三分,去除箭毒,再用油线缝合,外用敷药贴上,内服长托之剂,不过半月,便可恢复如初,只是这治疗极为困难。” 关公大笑道:“大丈夫连生死都不惧,何况一只手?不用铜柱铁环,现在就割,又有何妨!” 随即让人取来棋盘,与客人下棋,伸出左臂,让华佗刮骨取毒,他面不改色,还和客人谈笑自如。

正说到这里,李逵在人丛中高声喊道:“这才是真正的好男子!” 众人都被吓了一跳,纷纷看向李逵。燕青赶忙阻拦道:“李大哥,你怎么这么粗鲁!在这勾栏瓦舍里,怎么能这么大惊小怪地喊叫!” 李逵说:“听到这里,忍不住要喝彩。” 燕青拉着李逵就走。

两人离开桑家瓦子,转过串道,只见一个汉子正飞砖扔瓦,去砸一户人家。那户人家喊道:“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已经散了两次,还不肯还钱,反倒来砸我家。” 黑旋风听了,路见不平,就要上前劝解。燕青拼命抱住他。李逵睁大眼睛,一副要和人厮打的样子。那汉子说:“我和他有债务纠纷,来讨钱,关你什么事?马上我要跟着张招讨去江南出征了,你别惹我。到了那里也是死,要打就和你打,死在这里,好歹还能有口好棺材。” 李逵问:“什么去江南出征?我怎么没听说点军调将的消息。” 燕青赶忙劝开了这场争斗,两人手挽着手,转出串道,离开小巷,看到一个小茶肆,便进去找了个座位,坐下喝茶。

他们对面坐着一位老者,老者邀请他们一起喝茶,闲聊起来。燕青问道:“请问老人家,刚才巷口那个军汉打架,他说要跟着张招讨去江南,马上就要出征了。请问到底是要去哪里出征?” 老人说:“客人你们不知道。如今江南的草寇方腊造反了,占据了八州二十五县,从睦州开始,一直到润州,还自称为一国,很快就要来攻打扬州了。所以朝廷已经派了张招讨、刘都督去围剿。”

燕青和李逵听了这话,急忙付了茶钱,离开小巷,径直奔出城,回到营中,向军师吴学究报告了此事。吴用听后,心中十分高兴,便来向宋先锋说明江南方腊造反,朝廷已派张招讨领兵的消息。宋江听后说:“我们这些军马和将领,在这里闲居,实在不合适。不如派人去告知宿太尉,让他在天子面前保奏,我们情愿起兵,前去征讨。” 当时,宋江召集诸将商议,众人都很高兴。有诗为证:

屏迹行营思不胜,相携城内看花灯。

偶从茶肆传消息,虎噬狼吞事又兴。

第二天,宋江换了身衣服,带着燕青,亲自去说这件事。他们径直进城,来到太尉府前下马。正好太尉在府中,宋江让人进去通报,太尉得知后,马上让人请他们进去。宋江来到堂上,再次叩拜请安。宿太尉问:“将军为何换了衣服前来?” 宋江禀报道:“最近因为省院出了榜文,但凡出征的官军,没有奉命呼唤,不敢擅自进城。今日小将私下前来,向恩相禀告。听说江南方腊造反,占据州郡,擅自更改年号,已经侵犯到润州,很快就要渡江来攻打扬州。宋江等人马长期闲置,在这里屯扎不合适。我们情愿率领兵马,前去征剿,尽忠报国,希望恩相能在天子面前奏明此事!”宿太尉听了,十分高兴,说:“将军的话,正合我意。这是为国为民的大事,下官一定全力保奏,有何不可!将军请回,明天一早我就上奏天子,你们必定会得到重用。” 宋江辞别太尉,回到营寨,将此事告知众弟兄。

却说宿太尉第二天早朝进宫,看到天子正在披香殿与百官文武商议事情,正说着江南方腊闹事,占据八州二十五县,改年建号,如此造反,自称为尊,眼下很快就要进犯扬州。天子说:“已经命令张招讨、刘光世去征讨,还没有消息。” 宿太尉越班奏道:“想来这草寇已成大患,陛下已派张总兵、刘都督,再加上破辽得胜的宋先锋,让这两支军马作为前部,前去剿灭,必定能立大功。” 天子听了,十分高兴:“卿所说的,正合朕意。” 急忙命令使臣宣省院官听圣旨。

当下,张招讨、从参谋、耿参谋也一同保奏,请求调宋江这一干人马作为前部先锋。省院官来到殿上,领了圣旨,随即宣取宋先锋、卢先锋,到披香殿下朝见天子。两人行过叩拜大礼后,天子降敕封宋江为平南都总管,征讨方腊正先锋;封卢俊义为兵马副总管,平南副先锋。各赐金带一条,锦袍一领,金甲一副,名马一匹,彩缎二十五表里。其余正偏将佐,各赐缎匹银两,等立了功,按照功劳升赏,加授官爵。三军头目,也都赐给银两,都在内府支取。限定时间,马上出师起行。

宋江、卢俊义领了圣旨,便辞别天子。皇上说:“你们当中,有个能镌刻玉石印信的金大坚,还有个能识别良马的皇甫端,留下这两人,在朕身边听用。” 宋江、卢俊义领旨,再次叩拜,仰望天子容颜,谢恩后出了内宫,上马回营。

宋江和卢俊义两人骑马并行,满脸欢喜。出了城,只见街市上有个汉子,手里拿着一件东西,两根巧棒,中间穿着小绳索,用手一牵动,那东西就发出声响。宋江见了,不认识,便让军士叫那汉子过来,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那汉子回答:“这是胡敲。用手牵动,自然会发出声音。” 宋江便作了一首诗:

“一声低了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

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处谩徒劳。”

宋江在马上对卢俊义笑着说:“这胡敲就好比你我,空有冲天的本事,要是没人提携,怎么能施展抱负、声名远扬呢。” 说着,让左右取来些碎银,赏给那摆弄胡敲的人,让他离开了。两人继续并马闲聊。宋江意犹未尽,又在马上作了一首诗:

“玲珑心地最虚鸣,此是良工巧制成。

若是无人提挈处,到头终久没声名。”

卢俊义说:“兄长为何说这样的话?以我们的学识,就算不比古今名将差,可要是没有真本事,就算有人提携,又有什么用呢?” 宋江说:“贤弟这话就错了!我们要是没有宿太尉全力保奏,怎么能得到天子重用,声名远扬呢?做人不能忘本!” 卢俊义自觉失言,不敢再回话。

燕青和李逵回到营寨后,宋江和卢俊义升帐就座。随后,他们立刻召集各位将领,大家齐心协力,纷纷收拾好鞍马和衣甲,全身心投入到准备出征方腊的各项事宜中。

第二天,宋江等人从内府领来赏赐的缎匹和银两,将这些财物一一分发给各位将领以及三军的头目。之后,宋江便安排金大坚和皇甫端前往御前听候差遣。与此同时,宋江一方面调拨战船先行出发,命令水军头领各自去整顿篙橹、风帆,驾驶战船朝着大江方向进发;另一方面,他传令给马军头领,让他们仔细整理好弓箭、枪刀以及衣袍铠甲。就这样,水陆两路齐头并进,船只和骑兵一同前行,众人做好了一切准备,即将踏上征程。

然而,就在这时,蔡太师派府里的下人来到军营,指名索要圣手书生萧让。第二天,王都尉亲自前来,向宋江求取铁叫子乐和,只因听闻乐和擅长歌唱,想让他到自己府中听用。宋江无奈,只得答应。于是,又赶忙将萧让和乐和二人送走。

接连失去了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这四位弟兄,宋江心中顿时涌起一阵郁郁寡欢。他与卢俊义仔细商议后,最终定下了出征的各项事宜,向全军发布号令,紧锣密鼓地筹备出师。

且说江南方腊的起义活动由来已久,历经岁月逐渐发展壮大,没想到竟成就了如此庞大的势力。方腊原本是歙州山中的一名樵夫,有一次,他到溪边洗手,在水中看到自己头戴平天冠,身穿衮龙袍,从那以后,他便向旁人宣称自己有天子的福分,进而发动了造反。

他在清溪县内的帮源洞中,大兴土木,建造起宝殿、内苑和宫阙,在睦州和歙州也分别设有行宫。不仅如此,他还设立了文武官职,组建了台省院等各级机构,朝廷内外的大臣一应俱全。睦州就是如今的建德,宋朝时改称为严州;歙州就是如今的婺源,宋朝时改称为徽州。方腊的势力范围从这里一路扩张,直至占据了润州,也就是现在的镇江。他总共占据了八州二十五县。这八州分别是:歙州、睦州、杭州、苏州、常州、湖州、宣州、润州。而这二十五县,都归属于这八州管辖。在当时,嘉兴、松江、崇德、海宁都只是县治。方腊自封为国主,建立了完备的三省六部台院等官制体系,其规模和实力不容小觑,绝非那些啸聚山林的小股势力所能比拟。原来,方腊的崛起竟与天书和《推背图》中的预言不谋而合。《推背图》中说道:“自是十千加一点,冬尽始称尊。纵横过浙水,显迹在吴兴。” 这里的 “十千” 指的就是 “万”,在 “万” 字头上加一点,便是 “方” 字;“冬尽” 对应的是 “腊” 字;“称尊” 则意味着南面为君。这些恰好都对应了 “方腊” 二字。他占据了江南八郡,其势力之庞大,与辽国相比,也不遑多让。

再说宋江选定了出师的日子,与省院的各位官员一一辞别。宿太尉和赵枢密亲自前来送行,还犒赏了三军将士。水军头领早已率领战船从泗水进入淮河,朝着淮安军坝进发,准备在扬州会合。宋江和卢俊义向宿太尉、赵枢密致谢后,便踏上了征程。他们将军马分成五队,沿着旱路向扬州进发。一路上倒也平安无事,前军很快就抵达淮安县并在此屯扎下来。

淮安县的官员早已准备好筵席,迎接宋先锋的到来。他们将宋江请进城中,热情款待,并忧心忡忡地诉说:“方腊的贼兵势力极为浩大,切不可轻视。前方就是扬子大江,江水浩浩荡荡,长达九千三百多里,奔腾着流入大海,这可是江南最为险要的隘口。隔江相望的就是润州,如今由方腊手下的枢密吕师囊以及十二个统制官驻守在江岸。如果不能先拿下润州作为据点,实在难以抵御方腊的进攻。”

宋江听后,立即请来军师吴用,一同商讨应对的良策。如今面前有大江阻隔,究竟该如何渡江呢?回想破辽国时,走的都是旱路,水军头领们没能立下战功。而此次要渡江南征,必须依靠水军的船只才行。吴用沉思片刻后说道:“扬子江中有金、焦二山,紧靠着润州城郭。我们可以派几位弟兄前去探路,打听隔江的消息,看看用何种船只能够顺利渡江。”

宋江当即传令,召集水军头领前来听令:“你们众位弟兄,谁愿意为我先行探路,打听隔江的消息?同时,想想有什么良策能够顺利进兵?” 话音刚落,只见帐下有四员战将挺身而出,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前往。

正是这几个人前去探路,引发了后续一系列惊天动地的战事。这一去,注定会让横尸堆积得像北固山一样高,流淌的鲜血将扬子江染成赤红色。润州城内,必将鬼哭狼嚎;金山寺中,也会天翻地覆。最终,大军将飞渡乌龙岭,战舰将平吞白雁滩。究竟宋江的军马将如何征讨方腊,且听下回分解。

此一回内,京师留下四员将佐:

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

辞别归山一员将佐:

公孙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