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九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孝 涌金门张顺归神

诗曰:

家本浔阳江上住,翻腾波浪几春秋。

江南地面收功绩,水浒天罡占一筹。

宁海郡中遥吊孝,太湖江上返渔舟。

涌金门外归神处,今日香烟不断头。

话说当时费保对李俊说道:“小弟我虽然只是个粗人,但也曾听聪明人讲过:世间的事有成功就必有失败,做人有兴旺就必有衰落。哥哥在梁山泊创下的勋业,至今已有数十载,而且百战百胜,在征讨大辽的时候,一个弟兄都没有折损。可如今收捕方腊,明显锐气受挫,看来天数有限了。为什么小弟我不愿为官为将呢?因为太平之后,必定会有人来算计你的性命。自古就有‘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的说法,这话真是太对了。如今我们四人已经结拜,哥哥你们三人为何不在这气数未尽之时,找个能安身立命的地方,弄些钱财,打造一艘大船,召集几个水手,在江海之中寻一处清净之地安享晚年,这难道不是美事一桩吗!”

李俊听后,当即倒地下拜,说道:“仁兄,多谢你悉心教导,为我指引迷津,这番话实在是周全。只是方腊还未剿灭,宋公明的恩义又难以割舍,现在还不能走这一步。如果今天就跟着贤弟们离去,就完全辜负了平生相聚的义气。要是众位肯宽限李俊一些时日,等收伏方腊之后,我带着两个兄弟一定前来投奔,还望你们收留。贤弟们务必先把这条路准备好。要是我违背今日所言,上天也会厌弃我,我就枉为男子了。” 那四人说道:“我们会准备好船只,专门等着哥哥到来,千万不可失约!” 李俊和费保等人结拜饮酒,彼此约定,发誓绝不违背盟约。

次日,李俊告别费保四人,和童威、童猛一起回来拜见宋先锋,将费保等四人不愿为官,只愿以打鱼为生、逍遥快活的想法告知宋江。宋江听后,又叹息了一阵,随后传令整顿水陆军兵,准备起程。此时吴江县已经没有贼寇,大军便直取平望镇,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朝着秀州而去。

秀州的守将段恺得知苏州的三大王方貌已死,心里只想着赶紧逃命。他派人打探到大军离城不远,远远望去,水陆路上旌旗蔽日,船只与兵马相连,场面浩大,吓得他魂飞魄散。前队大将关胜、秦明已经抵达城下,随即分调水军船只,将西门团团围住。段恺在城上喊道:“不用攻城了,我们准备投降!” 接着便打开城门。段恺手持香花灯烛,牵着羊、挑着酒,迎接宋先锋入城,一直将宋江等人迎到州府歇下。段恺带头参拜宋江。宋江安抚段恺,让他继续做良民,随后张贴安民告示。

段恺说道:“我等原本是睦州的良民,多次遭受方腊的残害,迫不得已才投靠了他。如今天兵降临,我们怎敢不投降。” 像段恺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深知宋朝天命所归。有诗为证:

堂堂兵阵六师张,段恺开城便纳降。

从此清溪如破竹,梁山功业更无双。

宋江详细询问:“杭州宁海军的城池,由什么人把守?有多少人马和良将?” 段恺禀报道:“杭州城郭广阔,人口稠密,东北是旱路,南面是大江,西面是湖泊,由方腊的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镇守。他手下有七万多军马,二十四员战将,还有四个元帅,总共是二十八员。其中为首的两个最为厉害:一个是歙州的僧人,法号宝光如来,俗姓邓,法名元觉,使用一条禅杖,是浑铁打造的,重达五十多斤,人们都称他为国师;另一个是福州人,名叫石宝,擅长使用流星锤,百发百中,还经常使用一口宝刀,名叫劈风刀,能够削铁如泥,就算是三层铠甲,也能像劈开风一样轻易穿透。此外的二十六员,也都是精心挑选的将领,个个悍勇无比。主公千万不可轻敌。”

宋江听后,赏赐了段恺,让他前往张招讨的军前,将这些详细情况告知。后来段恺就跟随张招讨行军,把守苏州,而副都督刘光世则被委派来秀州镇守。宋先锋则将军队移驻到李亭下寨。

宋江与诸将设宴犒赏军队,同时商议调兵攻取杭州的策略。这时,小旋风柴进站起身来说道:“柴某自从在高唐州蒙兄长救命以来,一直承蒙兄长关爱,坐享荣华富贵。无奈我命薄功微,还未曾报答兄长的恩情。如今我愿意深入方腊贼巢,去做细作,立下一份功劳,报效朝廷,也为兄长增光。不知兄长是否应允?”

宋江听后十分高兴,说道:“若得大官人肯去,深入贼巢,了解里面的山川地势,我们便可以进兵,生擒贼首方腊,解送到京师,这样才能彰显我们的微薄功劳,一同享受富贵。只是担心贤弟路途辛苦,吃不消。” 柴进说:“我情愿舍命前往,有什么不可以的!只是若能让燕青与我同行就再好不过了。此人知晓各地的方言,而且善于见机行事。” 宋江道:“贤弟所言,我无不答应。只是燕青被调拨到卢先锋部下,我这就发文将他调来。”正商议着,有人来报:“卢先锋特地派燕青前来报捷。” 宋江听后大喜,说道:“贤弟此行必定能立大功!正巧燕青到来,这也是吉兆。” 柴进也很高兴。

燕青来到寨中,上帐拜见宋江,吃过酒食。宋江问道:“贤弟是走水路来的,还是走旱路来的?” 燕青回答:“乘船来的。” 宋江又问:“戴宗回来时说,进兵攻取湖州的事情进展如何?”

燕青禀报道:“自从离开宣州,卢先锋分兵两路:先锋亲自率领一半军马攻打湖州,杀死了伪留守弓温及其手下副将五员,收复了湖州,驱散了贼兵,安抚了百姓,同时行文向张招讨申复,请求调拨统制前来守御。特地派我来向主将报捷。分出去的另一半人马,由林冲率领,前去攻打独松关,最后都到杭州会合。我来的时候,听说独松关路上每天都在厮杀,但一直未能攻下关隘。先锋又和朱武前去了,嘱咐呼延将军统领军队,守住湖州,等中军招讨调拨的统制到来,护境安民之后,再进兵攻取德清县,到杭州会合。”

宋江又问:“湖州守御、攻取德清县,以及调去独松关厮杀的,这两处分派的将领,你且把他们的姓名告诉我,一共有多少人去,又有多少人跟随呼延灼?” 燕青说:“有清单在此:

分去独松关厮杀取关,现有正偏将佐二十三员:

先锋卢俊义朱武林冲董平张清

解珍解宝吕方郭盛欧鹏

邓飞李忠周通邹渊邹润

孙新顾大嫂李立白胜汤隆

朱贵朱富时迁

现在湖州守御,即将进兵德清县,现有正偏将佐一十九员:

呼延灼索超穆弘雷横杨雄

刘唐单廷圭魏定国陈达杨春

薛永杜迁穆春李云石勇

龚旺丁得孙张青孙二娘

这两处将佐共计四十二员。我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商议好下一步进兵的计划。”

宋江道:“既然如此,两路进兵攻取最好。刚才柴大官人要和你去方腊贼巢里面做细作,你敢去吗?” 燕青道:“主帅差遣,我怎敢不从。小弟愿意前往,陪同柴大官人前往。” 柴进十分高兴,便道:“我扮作一个白衣秀才,你扮作我的仆人。主仆二人,背着琴剑书箱上路,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我们直接去海边找船,渡过越州,再取小路前往诸暨县,从那里穿过山路,离睦州就不远了。” 宋江道:“越州一带,还是我大宋中原之地,不属于方腊管辖。我会押一份公文,让那里的官府放行。”

择定日子后,柴进、燕青辞别宋先锋,收拾好琴剑书箱,前往海边找船,前去做细作,这里暂且不提。有诗为证:

柴进为人志颇奇,伪为儒士入清溪。

展开说地谈天口,谁识其中是祸梯。

且说军师吴用又对宋江说:“杭州南半边有钱塘大江,通向海岛。要是能有几个人驾着小船从海边出发,进入赭山门,到南门外江边,放起号炮,竖起号旗,城中必然会慌乱。你水军中的头领谁愿意走这一遭?” 话还没说完,张横、阮氏三兄弟就说:“我们都去。” 宋江道:“杭州西路靠着湖泊,也需要水军用得上,你们不能都去。” 吴用道:“只让张横和阮小七驾船,带上侯健、段景住去就行。”

当时就挑选了四个人,带着三十多个水手,携带了十多个火炮和号旗,前往海边找船,朝着钱塘江进发。

看官须知,这一回的故事内容繁多,就像散沙一样。这是先人书会流传下来的,每一个情节都要讲到,只是很难在一时之间说完,只能慢慢展开情节,后面便会一一呈现。看官只要牢记关键情节,便能知晓其中的奥妙。

再说宋江调遣兵将完毕,回到秀州,谋划进兵攻取杭州。忽然听说东京有使者带着御酒前来赏赐。宋江率领大小将校,迎接使者入城,谢恩之后,摆下御酒公宴款待使者。饮酒之际,使者又传达太医院奏准的旨意,因为皇上突然染上小疾,要召回神医安道全回京,在御前听用,降下圣旨,让使者前来带人。宋江不敢阻拦。

次日,招待使者完毕,便送安道全起程赴京。宋江等人送出十里长亭为他饯行,安道全便和使者一同回京。有诗赞曰:

安子青囊艺最精,山东行散有声名。

人夸脉得仓公妙,自负丹如蓟子成。

刮骨立看金镞出,解肌时有刃痕平。

梁山结义坚如石,此别难忘手足情。

再说宋江将朝廷颁降的赏赐,分发给众将,择日祭旗起兵,辞别刘光世、耿参谋,上马进兵,水陆并进,船只与骑兵一同出发。行军至崇德县,守将得知消息后,逃回杭州去了。

且说方腊的大太子方天定,把诸位将领召集到行宫商议事情。如今的龙翔宫基址,便是昔日的行宫。当日,诸位将领一同商讨如何迎击宋兵的策略,参与议事的共有二十八员将领,其中包括四位元帅。这四位元帅分别是:

宝光如来国师邓元觉 南离大将军元帅石宝镇国大将军厉天闰 护国大将军司行方

这四人皆被称为元帅,并被方腊封赠大将军的名号。此外,还有二十四人被封为将军,他们分别是:

厉天佑吴值赵毅黄爱晁中

汤逢士王薛斗南冷恭张俭

元兴姚义温克让茅迪王仁

崔彧廉明徐白张道原凤仪

张韬苏泾米泉贝应夔

这二十四位将领,一同被封为将军。总共二十八员大将,齐聚在方天定的行宫,共同谋划应对之策。

方天定下达指令说道:“如今宋江作为先锋,水陆并进,已经渡过江南,接连攻克了我们三个大郡。杭州乃是南国的重要屏障,倘若有所闪失,睦州又怎能守得住?此前司天太监浦文英上奏,说罡星侵入吴地,恐怕会带来不小的灾祸,想必指的就是这伙人。如今他们侵犯我们的领地,你们各位都身受重爵,务必赤胆忠心,报效朝廷,切不可懈怠,以免辜负了朝廷对你们的任用。”

众将向方天定启奏道:“主上请放宽心!我们有众多精兵猛将,还未曾与宋江正面交锋。如今虽然丢失了几处州郡,但都是因为用人不当才导致这样的结果。如今听闻宋江、卢俊义分兵三路来攻打杭州。殿下与国师只需谨慎守护宁海军城郭,以此作为万年基业;我们众将各自分兵调遣,前去迎敌。”

太子方天定听后十分高兴,随即传下命令,也分三路军马前去策应,只留下国师邓元觉一同保卫城池。分出去的三位元帅分别是:

护国元帅司行方,率领四员首将,前往德清州救援:

薛斗南黄爱徐白米泉

镇国元帅厉天闰,率领四员首将,前往独松关救援:

厉天佑张俭张韬姚义

南离元帅石宝,率领八员首将,统领大军出城,迎击宋兵大队人马:

温克让赵毅冷恭王仁张道原

吴值廉明凤仪

三位大将分别被派往三路,各自带领三万军马。兵马分配完毕后,方天定赏赐给他们金银布帛,催促他们尽快出发。元帅司行方带领一支军马,朝着德清州进发,前往奉口镇;元帅厉天闰带领一支军马,前往独松关救援,朝着余杭州方向行进。

暂且不说这两路前去策应的军马。且说宋先锋的大队军兵,缓缓向前推进,来到临平山时,远远望见山顶有一面红旗在晃动。宋江当即派遣花荣、秦明两员正将,先行前去探路,随后又催促战船车队越过长安坝。

花荣和秦明带领一千军马,转过山嘴,很快就遇到了南军。石宝的军马中有两员首将,走在前面,一眼望见花荣和秦明,立刻纵马出战。这两人一个叫王仁,一个叫凤仪,各自手持一条长枪,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宋军中,花荣和秦明迅速摆开军马,准备迎战。有诗为证:

团花袍染猩猩血,凤翅盔明艳艳金。

手挽雕弓骑骏马,堂堂威武似凶神。

秦明手持狼牙大棍,径直朝着凤仪杀去;花荣挺枪,迎战王仁。四匹马交错在一起,双方大战了十回合,难分胜负。秦明和花荣见南军后面有接应的兵马,便齐声喊道:“暂且停手!” 各自回马退回本阵。花荣说道:“先别恋战,赶紧回去报告哥哥,再作商议。” 后军立刻飞速将消息报告给中军。

宋江带领朱仝、徐宁、黄信、孙立四位将领,来到阵前。南军的王仁、凤仪再次出马,破口大骂:“败将还敢再来交战!” 秦明顿时大怒,舞动狼牙棍,纵马而出,与凤仪再次展开激战。王仁则挑衅花荣出战。只见徐宁骑着马,挺枪杀了过去。花荣与徐宁,一个是金枪手,一个是银枪手,配合默契。花荣随即纵马跟上,在徐宁身后,拈弓搭箭,不等徐宁与王仁交手,便看准时机,一箭射去,正中王仁,将他射落马下,南军众人见状,大惊失色。凤仪见王仁被箭射落马下,吃了一惊,一时间措手不及,被秦明当头一棍击中,也倒在了马下。南军顿时四散奔逃,宋军乘胜追击。石宝抵挡不住,退回皋亭山,在东新桥附近扎下营寨。当天天色已晚,南军立足不稳,便退入城中。

第二天,宋先锋的军马越过了皋亭山,抵达东新桥,并在此扎下营寨。宋江传令,将本部军兵分作三路,夹攻杭州。这三路军兵的将领分别是:

一路派遣步军头领正偏将,从汤镇路攻打东门,将领有:

朱仝史进鲁智深武松王英

扈三娘

一路派遣水军头领正偏将,从北新桥前往古塘,截断西路,攻打靠湖的城门,将领有:

李俊张顺阮小二阮小五孟康

中路的马步水三军,分作三队进发,攻打北关门和艮山门。前队的正偏将是:

关胜花荣秦明徐宁郝思文

凌振

第二队由总兵主将宋先锋和军师吴用率领,部领的人马正偏将有:

戴宗李逵石秀黄信孙立

樊瑞鲍旭项充李衮马麟

裴宣蒋敬燕顺宋清蔡福

蔡庆郁保四

第三队负责水路陆路的助战和策应,正偏将有:李应孔明杜兴杨林童威

童猛

当天,宋江将大小三军分配妥当,各路人马便各自出发。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且说中路的大队军兵,前队的关胜一直哨探到东新桥,却没有看到一个南军。关胜心中生疑,便退回桥外,派人向宋先锋回复情况。宋江得知后,让戴宗传令,嘱咐道:“暂且不可贸然前进。每天轮流派两位头领出去哨探。” 第一天派出的是花荣和秦明,第二天是徐宁和郝思文,就这样一连哨探了好几天,南军始终没有出战。

这天,又轮到徐宁和郝思文出去哨探,他们带领数十骑人马,一直来到北关门。只见城门大开,两人来到吊桥边查看,突然城上擂鼓声响,城里迅速杀出一彪马军。徐宁和郝思文急忙回马,此时城西偏路又传来喊杀声,一百多骑马军冲了过来。徐宁奋力死战,杀出了马军队列,回头却发现不见了郝思文。他再次回头查看时,只见数员敌将将郝思文活捉,带入城中。徐宁急忙回身去救,脖子上却中了一箭,他带着箭飞马,脖子上却中了一箭,他带着箭飞马逃窜,六名南军将领在后面紧追不舍。好在半路上遇到关胜,这才获救,但徐宁已经失血过多,晕倒在地。那六名南军将领被关胜击退,退回城里。关胜急忙派人将此事报告给宋先锋。

宋江急忙赶来查看徐宁的伤势,只见他七窍流血。宋江悲痛落泪,赶忙叫来随军的医士进行治疗,拔出箭矢,用金枪药敷贴伤口。宋江让众人将徐宁扶到战船内调养,自己亲自前去探望。当晚,徐宁多次昏迷,宋江这才知道他中了毒箭。宋江仰天长叹道:“神医安道全已经被召回京师,这里又没有良医能够救治,必定会损失我的得力干将啊!” 心中悲痛不已。吴用来请宋江回寨,商议军情大事,提醒他不要因为兄弟私情,耽误了国家大事。宋江只好派人将徐宁送到秀州养病。可惜,徐宁终究没能抵挡住箭中的剧毒,经过半个多月的调治,伤口仍未痊愈,最终不幸身亡,这是后话。

且说宋江又派人去军中打听郝思文的消息。第二天,只见小军前来报告:“杭州北关门城上,用竹竿挑起郝思文的头颅示众。” 宋江这才知道郝思文已被方天定碎剐。宋江得知消息后,十分伤感。半个月后,徐宁去世的消息也传来了。宋江因为折损了两员大将,便按兵不动,暂且守住大路。

再说李俊等人率领兵马来到北新桥,守住道路,并分兵前往古塘深山探路。这时,传来快报,说郝思文被擒,徐宁中箭身亡。李俊与张顺商议道:“我们所走的这条路,最要紧的是独松关,以及湖州、德清两处的冲要路口,而且贼兵经常在这些地方出没。如果我们守住咽喉要道,却被他们两面夹攻,我们兵力较少,难以抵挡。不如索性杀入西山深处,在那里屯扎。西湖水面有利于我们作战,山西后面连接忠溪,又可作为退路。” 于是,李俊派小校向宋先锋报告,请求军令。随后,他带领兵马径直越过桃源岭,来到西山深处,在如今的灵隐寺驻扎;在山北面的西溪山口,也扎下小寨,位于如今的古塘深处;前军则前往唐家瓦出哨。

当天,张顺对李俊说:“南军都已撤回杭州城里,我们在这里屯兵,至今已有半个多月,不见他们出战。一直待在山里,何时才能建功?小弟我打算从湖里游过去,从水门悄悄潜入城中,放火为号,哥哥便可进兵,夺取水门。我再派人报告给先锋主将,让三路兵马一起攻城。” 李俊说:“此计虽好,但只怕兄弟你一人难以成事。” 张顺说:“为了报答先锋哥哥多年的恩情,就算丢了这条命也不算什么。” 李俊说:“兄弟先别急着去,等我先报告给哥哥,让他整顿人马策应。” 张顺说:“我这边先行动,哥哥一边派人去报告。等我到了城里,先锋哥哥也该知道了。”

当晚,张顺在身上藏好一把蓼叶尖刀,饱餐了一顿酒食后,来到西湖岸边。放眼望去,只见三面环绕着青山,湖水碧绿如镜,远处城郭矗立,四座禁门依傍着湖岸。这四座门分别是:钱塘门、涌金门、清波门、钱湖门。

看官须知,那时的西湖可不像南渡之后那般繁华富贵。只因金、宋两国讲和,罢战休兵,天下太平,这里成了皇帝建都之地,自然富贵非凡。西湖上分布着数十处游玩赏景的地方,三面青山环绕,景色绝美,画船酒馆、水阁凉亭相互映衬,煞是好看。苏东坡曾作诗道:

湖光潋滟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也相宜。

又有诗说: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的景致,自苏东坡称赞之后,书会中也有人吟诗应和,只是难以全部记录下来。还有一篇用曲名《水调歌词》写就的文字,专门描绘西湖美景:三吴都会地,千古羡无穷。凿开混沌,何年涌出水晶宫。春路如描桃杏发,秋赏金菊芙蓉,夏宴鲜藕池中。柳影六桥明月,花香十里熏风。 也宜晴,也宜雨,也宜风,冬景淡妆浓。王孙公子,亭台阁内,管弦中。北岭寒梅破玉,南屏九里苍松。四面青山叠翠,侵汉二高峰。疑是蓬莱景,分开第一重。

这篇词章,道不尽西湖的美妙景致,引得后人吟咏不断。再有一篇名为《临江仙》的词语,同样描述了西湖的好处:

自古钱塘风景,西湖歌舞欢筵。游人终日玩花船,箫鼓夕阳不断。昭庆坛圣僧古迹,放生池千叶红莲。苏公堤红桃绿柳,林逋宅竹馆梅轩。雷峰塔上景萧然,清净慈门亭苑。 三天竺晓霞低映,二高峰浓抹云烟。太子湾一泓秋水,佛国山翠蔼连绵。九里松青萝共翠,雨飞来龙井山边。西陵桥上水连天。六桥金线柳,缆住采莲船。断桥回首不堪观,一辈先人不见。

这西湖,在宋朝时确实景致绝伦,难以用言语尽述。张顺来到西陵桥上,驻足观看了许久。此时正值春暖时节,西湖水色湛蓝如宝石,四面山色叠翠,美不胜收。张顺不禁感叹道:“我生在浔阳江上,历经无数大风巨浪,却从未见过这般秀美的湖水!即便死在这里,也算是个快活鬼!”

说罢,他脱下布衫,放在桥下,头上挽了个穿心红的发髻,下身穿着腰生绢水裙,系着一条搭膊,挂着一口尖刀,光着脚,一头扎进湖里,从水底下朝着湖对岸游去。此时已是初更时分,月色微明。张顺游到涌金门边,探出头来,在水面上倾听动静。城上的更鼓正好敲响了一更四点,城外一片寂静,不见一个人影。城上女墙边,有四五个人正在那里张望。张顺见状,赶忙又潜入水下。

过了一会儿,张顺再次探出头来查看,发现女墙边已经没有人了。他游到水口边,伸手一摸,只见周围都是铁窗棂隔着。伸手向里面摸索,原来是水帘护住,帘子上有绳索,绳索上系着一串铜铃。张顺见窗棂牢固,无法进入城中,便伸手去拉那水帘,这一拉,牵动了绳索上的铜铃,城上顿时有人大声呼喊起来。张顺赶紧又潜入湖底躲了起来。

他听到城上人马下来查看水帘,却没发现有人,只听他们在城上说道:“这铃响得蹊跷,莫不是有大鱼顺水游来,撞动了水帘?” 众军汉看了一会儿,确实没发现什么东西,便各自回去睡觉了。

张顺再次倾听,城上已敲响三更鼓。又过了好一会儿,想必军人们都已东倒西歪地睡熟了。张顺再次游到城边,心想从水里进不了城,便扒上岸来查看。他抬头望去,城上不见一个人,便想要扒上城去。但他又寻思道:“倘若城上有人,岂不是白白丢了性命。我先试探一下。” 于是,他捡起一些土块,朝着城上扔去。有尚未入睡的军士被惊醒,连忙下来查看水门,却没有发现任何动静;再上城到敌楼上查看湖面,也不见一只船只。原来,西湖上的船只,已按照方天定的命令,全部收入清波门外和净慈港内,其他门都不许停泊船只。众人纷纷说道:“真是奇怪!” 嘴里说着 “定是个鬼。我们各自睡去,别管它”,可实际上却都没有去睡,全都趴在女墙边。

张顺又等了一个更次,依旧没有任何动静,便再次游到城边。他听上面更鼓不响,虽然不敢贸然上去,但又想到:“已经四更了,天马上就要亮了,再不上去,更待何时!” 于是,他开始往城上攀爬。刚爬到一半,只听得上面一声梆子响,众军一起出动。张顺急忙从半城上跳下水池里,想要趁着水逃走,然而城上踏弩硬弓、苦竹枪、鹅卵石,一齐朝着他射打下来。可怜张顺这样的英雄好汉,竟在涌金门内的水池中丧命。有诗叹道:

浔阳江上英雄汉,水浒城中义烈人。

天数尽时无可救,涌金门外已归神。

当下,张顺被苦竹枪和乱箭射死在水池内。话分两头,且说宋江在白天已经接到李俊的快报,得知张顺要从水路潜入城中,放火为号,便立即转报给东门的军士。当夜,宋江在帐中和吴用商议事情,一直到四更,他感到神思困倦,便让左右退下,伏在几案上睡着了。

突然,一阵冷风吹来,宋江惊醒起身查看,只见灯烛无光,寒气袭人。他定睛一看,只见一个似人非人、似鬼非鬼的身影,站在冷气之中。仔细一看,那人身披血污,低声说道:“小弟跟随哥哥多年,情同手足。如今我以死相报,死在涌金门下的枪箭之中。特来向哥哥辞别。” 宋江说道:“这不是张顺兄弟吗!” 刚一回头,这边又出现三四个浑身是血的身影,因光线昏暗,看不太清楚。宋江大哭一声,猛地惊醒,才发现原来是一场南柯一梦。

帐外的侍从们听到宋江的哭声,赶忙走进帐内查看。宋江说道:“真是奇怪啊!” 随即吩咐请军师吴用前来解梦。吴用来到后,问道:“兄长刚才困倦休息,做了什么奇异的梦?” 宋江说:“就在刚才,一阵冷气飘过,我分明看见张顺浑身血污,站在这里,对我说:‘小弟跟随哥哥多年,深受哥哥厚恩。如今以死相报,死在了涌金门下的枪箭之中,特地来向哥哥辞别。’我刚转过脸,又看见这边站着三四个浑身带血的人,没等看清模样,我就哭醒了。”吴用思索片刻后说道:“清晨时分,李俊曾来报告,说张顺要从湖里游过去,越城放火作为信号。兄长莫不是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才做了这样的恶梦?” 宋江忧虑地说:“张顺向来机灵,我只怕他此番遭遇不测,死于无辜。” 吴用分析道:“西湖靠近城边的地方,必定地势险要,说不定张顺真的丢了性命,他的魂魄才来向兄长托梦。” 宋江又疑惑地问:“要是这样,那梦中出现的另外三四个浑身带血的人又是谁呢?” 宋江和吴用反复讨论,却始终无法确定,只能坐着等待天亮。然而,一直到天亮,都没有看到城中有任何动静,宋江心中的疑虑愈发浓重。

等到午后,李俊派来的人匆匆赶来报告,说:“张顺前往涌金门越城,不幸被箭射中,死在了水中。如今湖西城上,有人用竹竿挑起他的头颅,挂在那里示众。” 宋江听到这个噩耗,悲痛得再次昏倒在地。吴用和众将们也都深感哀伤。张顺平日里为人和善,与弟兄们感情深厚,大家都十分敬重他。宋江悲痛地说:“我失去父母的时候,都没有这般伤心!这简直让我痛彻心扉,无法承受!”

吴用与众将纷纷劝慰道:“哥哥应以国家大事为重,不要因为兄弟之情,过度哀伤而损伤了自己的身体。” 宋江坚定地说:“我一定要亲自到湖边,为他吊孝。” 吴用劝阻道:“兄长不可轻易前往危险之地。要是贼兵得知,必定会前来攻击。” 宋江回答说:“我自有打算。”

随后,宋江点了李逵、鲍旭、项充、李衮四人,带领五百步军前去探路。宋江自己则带着石秀、戴宗、樊瑞、马麟,率领五百军士,悄悄地从西山小路前往李俊的营寨。李俊等人得知消息后,亲自到半路迎接,将宋江等人请到灵隐寺的方丈室中休息。宋江到了之后,又忍不住痛哭了一场,接着便请寺里的僧人,在寺中为张顺诵经超度,以寄托对他的哀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