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曾有人苦苦叩问禅关,无数人虔诚参求佛法,可往往到最后都虚度光阴,徒劳终老。有人试图磨砖成镜,有人妄想积雪为粮,这般迷惑了多少年少之人?能做到毛吞大海、芥纳须弥的境界,方能得金色头陀的微笑认可。一旦领悟,便能超脱十地三乘,若凝滞不前,则会被困于四生六道。可有人曾听到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鹃一声啼叫,仿若带来春晓的消息?曹溪之路险峻,暨岭之上云雾幽深,在这里,故友的音信早已杳无踪迹。千丈冰崖,五叶莲悄然开放,古殿之中,帘幕低垂,香烟袅袅。到了那时,若能识破佛法源流,便能得见龙王的三件珍宝。

这一篇词,名为《苏武慢》。话说我佛如来辞别了玉帝,回到雷音宝刹。只见那三千诸佛、五百阿罗、八大金刚、无边菩萨,一个个都执着幢幡宝盖,捧着异宝仙花,整齐地排列在灵山仙境、婆罗双林之下,前来迎接。如来停下祥云,对众人说道:“我凭借甚深般苦的智慧,遍现于三界之中。万物根本性原,最终都会归于寂灭。如同虚空一般,一无所有。我降伏了那顽劣的妖猴,其中的种种事情,难以尽述。这便是生死的起始,法相也是如此。” 说罢,如来放出舍利之光,刹那间,满空出现四十二道白虹,南北相互通连。大众见了,纷纷虔诚地皈依礼拜。过了一会儿,天空聚起庆云彩雾,如来登上品莲台,端庄地坐了下来。

那三千诸佛、五百罗汉、八大金刚、四菩萨合掌走上前,行礼完毕后问道:“大闹天宫、搅乱蟠桃会的,究竟是谁?” 如来答道:“那家伙是花果山产出的一只妖猴,罪恶滔天,简直无法形容。所有的天神天将,都不能将他降伏,即便二郎真君将他捉拿,老君用火烧炼,也不能损伤他分毫。我去的时候,他正在雷将中间耀武扬威,卖弄自己的本事。我止住了刀兵,询问他的来历。他说自己神通广大,会变化,还能驾筋斗云,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我便和他打了个赌,他跳不出我的手掌,于是我一把抓住他,将手指化作五行山,把他封压在那里。玉帝大开金阙瑶宫,邀请我坐了首席,举办安天大会来感谢我,之后我才告辞回来。”

大众听了,满心欢喜,极力称赞。谢过如来后,各自分班退下,各司其职,共同享受这一派天真祥和的氛围。此时的景象,当真如诗中所云:

瑞霭弥漫在天竺之地,虹光簇拥着世尊。西方世界,如来堪称第一,这里是无相法王的门庭!常常能看到玄猿献上鲜果,麋鹿衔着花朵;青鸾翩翩起舞,彩凤欢快啼鸣;灵龟捧着象征长寿之物,仙鹤擒着灵芝仙草。大家安享着净土只园的宁静,受用着龙宫法界的奇妙。日日有鲜花绽放,时时有果实成熟,众人修习寂静,回归本真,参禅悟道,收获正果。达到不灭不生、不增不减的境界。烟霞缥缈,随心来往,寒暑不侵,让人忘却岁月的流逝。

又有诗写道:

来去自由,任我优游,既无恐怖,也无忧愁。极乐场中,一片坦荡,大千世界,不分春秋。

佛祖在灵山大雷音宝刹住了一个月。一天,他召集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众人,说道:“自从降伏那顽劣的妖猴,安定天庭之后,我们这里不知过去了多少年月,估计凡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五百年。如今正值孟秋望日,我有一个宝盆,里面摆放着百样鲜花、千般异果等物,我想和大家一起举办‘孟兰盆会’,共享这些,你们觉得如何?” 众人听了,一个个合掌行礼,向佛礼拜三匝,表示领会。如来便让阿傩捧着宝盆中的花果品物,让迦叶布散给众人。大家心中感激,纷纷献诗表达谢意。

福诗写道:

福圣光耀,照在性尊之前,福泽广纳,弥深且长远。福德无疆,如同大地般长久,福缘喜庆,与天空相连。福田广种,年年繁茂昌盛,福海洪深,岁岁坚固稳定。福满乾坤,庇荫众多,福增无量,永远周全。

禄诗写道:

禄重如山,引得彩凤鸣唱,禄随时代,如同长庚星闪耀。禄添万斛,身体康健,禄享千钟,生活太平。禄俸齐天,永远稳固,禄名似海,更加澄清。禄思远继,备受瞻仰,禄爵无边,万国荣耀。

寿诗写道:

寿星献上光彩,面对如来,寿域光华,从此开启。寿果满盘,生出瑞霭,寿花新采,插在莲台。寿诗清雅,奇妙非常,寿曲调音,尽显美才。寿命延长,如同日月,寿如山海,更加悠远。

众菩萨献诗完毕,便请如来明示佛法的根本,讲解佛法的源流。如来微微张开善口,开始敷演**,宣扬正果,讲的是三乘妙典、五蕴得严。只见天龙围绕在旁,花雨纷纷飘落。真是:“禅心朗照,如同千江映月,真性情涵,恰似万里长天。” 如来讲完后,对众人说道:“我看这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不相同,情况也不一样:东胜神洲的人,敬天礼地,心境爽朗,气性平和;北巨芦洲的人,虽然喜好杀生,但只是为了糊口,性情笨拙,情感流于表面,倒也没有太多肆意作践的行为;我们西牛贺洲的人,不贪婪、不杀生,养气潜灵,虽然没有真正的上真,但人人都能长寿;可那南赡部洲的人,贪淫乐祸,多杀多争,简直就是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如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诸菩萨听了,合掌皈依,向佛前问道:“如来有哪三藏真经呢?” 如来回答道:“我有法一藏,可谈天说地;论一藏,能讲述世间道理;经一藏,可超度鬼魂。三藏真经共计三十五部,有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这是修真的路径,也是走向正善的大门。我本想把真经送到东土,无奈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懂得我法门的要旨,还怠慢了瑜伽的正宗。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有法力的人,去东土寻找一个善信之人,让他历经千难万险,远渡万水千山,到我这里求取真经,然后永远传于东土,劝化那里的众生呢?这可是天大的福缘,如海般深厚的善庆。谁愿意去走这一遭呢?” 这时,观音菩萨走近莲台,向佛礼拜三匝,说道:“弟子不才,愿意前往东土寻找一个取经人。” 众人抬头观看,只见那菩萨:

法理圆融,具备四德,智慧圆满,金身闪耀。缨络上垂着珠翠,香环璀璨,宝光明亮。乌云般的秀发巧妙地盘成龙髻,绣带轻盈飘动,仿若彩凤的翎羽。碧玉纽搭配着素罗袍,祥光笼罩;锦城裙系着金落索,瑞气环绕。眉如弯弯小月,眼似明亮双星。面容天生带着喜悦之色,朱唇恰似一点红梅。净瓶中的甘露年年充盈,斜插的垂杨岁岁常青。能解救八难,超度群生,心怀大慈大悲。因此镇守在大山之中,居住在南海,闻声救苦,万称万应,千圣千灵。兰心喜爱紫竹,意念钟情香藤。她就是落伽山上的慈悲之主,潮音洞里的活观音。

如来见了,心中十分欢喜,说道:“换做别人去可不行,必须是观音尊者你,神通广大,才能担当此任。” 菩萨问道:“弟子此去东土,如来有什么言语要吩咐吗?” 如来道:“这一去,你要仔细踏看路途,不能一直在霄汉中飞行,必须半云半雾地前行;沿途经过山水,要牢记路程的远近,还要叮嘱那取经人。只是恐怕善信之人路途艰难,我给你五件宝贝。” 说着,如来便命阿傩、迦叶取出 “锦澜袈裟” 一领、“九环锡杖” 一根,对菩萨说道:“这袈裟和锡杖,可给那取经人亲自使用。要是他能坚定信心来到这里,穿上我的袈裟,便可免堕轮回;拿着我的锡杖,就不会遭受毒害。”

菩萨皈依拜领了这两件宝贝。如来又取出三个箍儿,递给菩萨说:“这宝贝叫做‘紧箍儿’,虽然看起来一样是三个,但用法各不相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要是在路上遇到神通广大的妖魔,你要劝他向善,让他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要是不听使唤,就把这箍儿给他戴在头上,自然会嵌入肉里生根。按照各自对应的咒语念一念,他就会眼胀头痛,脑门都要裂开,管教他乖乖入我佛门。”

那菩萨听了,满心欢喜,行礼后退下,随即唤来惠岸行者一同随行。惠岸行者手持一条浑铁棍,重达千斤,只在菩萨左右,充当一个降魔的大力士。菩萨把锦澜袈裟打成一个包裹,让惠岸行者背在身上。菩萨将金箍藏好,拿起锡杖,径直下了灵山。这一去,定会有一番大作为:佛子归来,重归本愿,金蝉长老,裹上旃檀。

菩萨和惠岸行者来到山脚下,玉真观的金顶大仙在观门首迎接,请菩萨喝茶。菩萨不敢久留,对大仙说道:“如今我领了如来的法旨,要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 大仙问道:“那取经人什么时候能到这里呢?” 菩萨说:“还不确定,估计两三年左右,或许能够到达。” 于是辞别了大仙,半云半雾地前行,一路牢记路程。有诗为证:

万里迢迢去寻找,无需多言,却感叹谁能事事如意?求人的时候竟然如此艰难,难道这是我平生的偶然遭遇?传道若有方法,便能成功,若说明却无信用,那也是虚妄的传言。我愿倾尽肝胆去寻觅相识之人,料想前头必定会有缘法。

师徒二人正走着,忽然看见弱水三千,这里正是流沙河界。菩萨说道:“徒弟啊,此处可不好走。取经人乃是浊骨凡胎,怎么才能渡过去呢?” 惠岸说:“师父,您看这河有多远?” 那菩萨停下云步观看,只见:

东边连着沙碛,西边抵达诸番;南边到达乌戈,北边通向鞑靼。这条河径直而过有八百里远,上下更是有千万里之长。水流如同大地在翻身,浪涛翻滚好似山峦耸起脊背。浩浩荡荡,茫茫一片,十里之外就能听到万丈洪流的声音。仙槎难以到达这里,莲叶也无法漂浮在上面。衰草在斜阳下,顺着弯曲的河浦延伸,黄云在日光的映照下,使长堤显得昏暗。这里哪里有客商往来?又何曾有渔叟栖息?平沙之上没有大雁落下,远岸之处有猿猴啼叫。只有红蓼花絮展现出这里的景色,白苹散发着细细的香气,随风摇曳。

菩萨正在仔细打量流沙河的情况,突然,河中传来 “泼刺” 一声巨响,只见水波翻腾,一个模样极为丑恶的妖魔从水中跳了出来。这妖魔长相奇特:面色既非青色也非黑色,呈现出一种晦气的暗沉;身材不高不矮,赤着双脚,身形精瘦。他的眼睛闪烁着诡异的光芒,就像灶底的两盏昏黄灯火;嘴角岔开,好似屠夫家的火钵。獠牙锋利如剑刃,一头红发杂乱地蓬松着。他大喝一声,声如雷霆怒吼,两只脚奔跑起来如同狂风滚动。那怪物手持一根宝杖,一上岸就朝着菩萨扑去,想要捉拿她。幸好惠岸眼疾手快,迅速抽出浑铁棍挡住怪物,大声喝道:“休得放肆!” 怪物见状,立刻握紧宝杖,与惠岸对峙起来。两人在流沙河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斗,场面异常惊人:

木吒挥舞着浑铁棒,展现出护法的神通;怪物舞动降妖杖,竭力逞着自己的英雄气概。两条银蟒般的兵器在河边舞动,一对神谱似的身影在岸上激烈冲突。一个在流沙河畔威风凛凛,施展着高强本事;一个全力保护观音,立下赫赫大功。一个翻波跃浪,搅得河水汹涌;一个吐雾喷云,使得天地昏暗。那降妖杖挥舞起来,宛如出山的白虎般凶猛;这浑铁棒舞动之时,恰似卧道的黄龙般威严。怪物使出降妖杖,如同寻蛇拨草般凌厉;惠岸挥动浑铁棒,好似扑鹞分松般迅猛。这场战斗杀得昏天黑地,星辰闪烁,雾气腾腾,天地间一片朦胧。怪物长期居住在弱水,凶狠无比;惠岸刚从灵山出发,一心要立下头功。

他们二人来来往往,激战了数十回合,依旧难分胜负。怪物架住惠岸的铁棒,开口问道:“你是哪里来的和尚,竟敢来与我对抗?” 木吒答道:“我乃托塔天王二太子木吒惠岸行者,如今保护我师父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你是何方妖怪,竟敢大胆阻拦我们的去路?” 怪物这才恍然大悟,说道:“我记得你曾跟随南海观音在紫竹林中修行,你为何会来到这里?” 木吒指着岸上说道:“那岸上的不就是我师父吗?”

怪物听了,连忙连声答应,收起宝杖,任由木吒揪着他去见观音。他对着观音磕头下拜,哭诉道:“菩萨,请饶恕我的罪过,容我向您诉说。我原本并非妖邪,而是灵霄殿下侍奉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不小心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一怒之下,打了我八百大板,将我贬下天界,才变成了这般模样。而且,玉帝还下令,每隔七日,便用飞剑来穿刺我的胸胁,要刺上一百余下才肯罢休,我实在是痛苦不堪。无奈之下,我饥寒交迫,每隔两三天,就会从波涛中出来,寻找行人果腹。没想到今日无知,冲撞了大慈大悲的菩萨。” 菩萨说道:“你在天上犯下罪过,被贬下凡后,如今又这般伤害生灵,真是罪上加罪。我如今领了佛旨,要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你何不如加入我佛门,皈依善果,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一同前往西天拜佛求经?只要你肯这样做,我便让飞剑不再来穿刺你。到那时,功成之后,你便可免罪,恢复你的本职,你觉得如何?”

那怪连忙说道:“我愿意皈依正果。” 接着又向前说道:“菩萨,我在此处吃了无数人,之前有几次取经人路过,都被我吃掉了。凡是被我吃掉的人的头颅,抛入流沙后,都会沉入水底(这流沙河的水,连鹅毛都无法漂浮),唯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一直漂浮在水面,始终沉不下去。我觉得这十分怪异,便用绳索将它们穿在一起,闲暇时拿来玩耍。只是这一去,我担心取经人无法到达这里,那岂不是耽误了我的前程?” 菩萨说:“取经人怎会不到此处?你可将那些骷髅挂在头顶之下,等候取经人到来,自有它的用处。” 怪物说道:“既然如此,我愿意听从菩萨的教诲。” 于是,菩萨为他摩顶受戒,让他以沙为姓,从此姓沙,又给他取了个法名,叫做沙悟净。沙悟净就此入了沙门,护送菩萨过了河后,他便洗心革面,不再伤害生灵,一心专等取经人的到来。

菩萨与沙悟净告别后,和木吒继续向东土前行。走了许久,又看到一座高山,山上弥漫着阵阵恶气,让人无法轻易攀登。他们正打算驾云越过此山,突然狂风大作,又跳出一个妖魔。这妖魔长相极为凶恶:

他的嘴像卷起的莲蓬,耷拉着,耳朵如同蒲扇一般,一双金睛闪闪发光。獠牙锋利得如同钢挫,大张的长嘴好似火盆。头上紧紧戴着金盔,系着腮边的带子,身上的勒甲丝绦宛如蟒蛇褪去的鳞片。他手中握着钉耙,好似蛟龙探出爪子,腰间挎着弯弓,如同满月般。他威风凛凛,气势汹汹,连太岁都要被他的气势所压制,天神见了也要忌惮他三分。这妖魔二话不说,直接朝着菩萨冲了过来,举起钉耙就砸,幸好被木吒行者挡住。木吒大喝一声:“你这泼怪,休得无礼!吃我一棒!” 妖魔也不甘示弱,说道:“你这和尚不知死活!看我钯!” 于是,两人在山脚下,你冲我撞,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比拼着输赢。这场战斗十分精彩:

妖魔凶猛无比,惠岸威风凛凛。铁棒朝着妖魔的心脏捣去,钉耙迎着惠岸的面门劈来。战斗扬起的尘土让天地都变得昏暗,飞沙走石,连鬼神见了都感到惊恐。那九齿钉耙闪耀着光芒,双环碰撞,发出响亮的声音;木吒的铁棒黑黝黝的,在他的手中上下翻飞。一个是天王太子,一个是元帅精灵。一个在普陀山担任护法,一个在山洞中为非作歹。这场相遇,双方都想分出高下,一时间,难以看出谁会输谁会赢。就在两人打得难解难分之时,观世音菩萨在半空中抛下一朵莲花,隔开了钉耙和铁棒。怪物见状,心中一惊,问道:“你是哪里来的和尚,竟敢弄什么‘眼前花’来哄我?” 木吒说道:“你这肉眼凡胎的蠢货!我是南海菩萨的徒弟。这是我师父抛下的莲花,你竟然都不认得!” 怪物又问:“南海菩萨,可是那能扫三灾、救八难的观世音菩萨?” 木吒回答道:“不是她还有谁?” 怪物一听,立刻丢下钉耙,磕头行礼,说道:“老兄,菩萨在哪里?麻烦你帮我引见一下。” 木吒仰头指着空中说道:“那不就是吗?” 怪物连忙朝着空中磕头,大声叫道:“菩萨,恕罪!恕罪!”

观音菩萨按下云头,走上前问道:“你是哪里成精的野猪,还是何方作怪的老猪,竟敢在此阻拦我?” 那怪回答道:“我既不是野猪,也不是老猪,我本是天河里的天蓬元帅。只因醉酒后戏弄嫦娥,玉帝大怒,打了我二千锤,将我贬下凡尘。我的一灵真性,前来投胎,却不小心走错了路,投进了母猪的胎中,才变成了这副模样。我咬杀了母猪,打死了一群小猪,便在此处占了山场,以吃人维持生计。没想到今日撞上了菩萨,还望菩萨能救救我。” 菩萨问道:“这座山叫什么名字?” 怪物回答道:“叫做福陵山。山中还有一个洞,叫做云栈洞。洞里原本有个卵二姐,她见我有些武艺,便招我做了家长,也就是俗称的‘倒插门’。可还不到一年,她就死了,洞中所有的家当都归我享用。在这里待的时间久了,也没有个正当的营生。” 菩萨说道:“古人云:‘若要有前程,莫做没前程。’你既然在天上犯了法,如今又不知悔改,继续行凶作恶,伤害生灵,这岂不是二罪俱罚?” 那怪说道:“前程!前程!照你这么说,我只能喝西北风了!常言说得好:‘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算了!算了!我还不如捉个行人,痛痛快快地吃一顿,管他什么二罪、三罪,千罪、万罪!” 菩萨劝说道:“‘人有善愿,天必从之。’你若肯皈依正果,自然会有安身立命之处。世间有五谷杂粮,足以解决温饱,你为何非要吃人度日呢?”

怪物听了菩萨的话,如梦初醒,对菩萨说道:“我也想改邪归正,可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菩萨说:“我领了佛旨,要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你可以跟他做个徒弟,一起前往西天走一遭,将功折罪,我保证你能脱离灾瘴。” 那怪连忙满口答应:“愿意跟随!愿意跟随!” 于是,菩萨为他摩顶受戒,让他以身为姓,从此姓猪,又给他取了个法名,叫做猪悟能。猪悟能就此领命归真,开始持斋吃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心等候那取经人的到来。

菩萨和木吒辞别了猪悟能,继续在云雾中前行。正走着,忽然听到空中有一条玉龙在叫唤。菩萨走近,问道:“你是哪条龙,为何在此受罪?” 那条龙回答道:“我是西海龙王敖闰的儿子。因为我纵火烧了殿上的明珠,我父王上表奏明天庭,告我忤逆之罪。玉帝将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大板,不日就要将我诛杀。还望菩萨搭救我。”

观音菩萨听了玉龙的哭诉,便和木吒一同朝着南天门飞去。刚到南天门,丘、张二位天师就迎了上来,问道:“菩萨这是要去哪里呀?” 观音菩萨说道:“贫僧想要见玉帝一面。” 二位天师立刻忙着去上奏。玉帝得知后,马上走下宝殿前来迎接。观音菩萨上前,恭敬地行了礼,说道:“贫僧领了佛旨,要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途中遇到一条孽龙被悬吊着,特地来向玉帝启奏,希望能饶恕它的性命,把它赐给贫僧,让它给取经人当脚力。” 玉帝听了,立刻传下旨意赦免小龙,并派天将去把小龙解下来,交给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谢过恩后,便带着小龙离开了。小龙赶忙叩头,感谢菩萨救了自己的性命,从此听从菩萨的吩咐。观音菩萨把小龙安置在一条深涧之中,让它在那里等待取经人到来。到时候,小龙要变成一匹白马,跟随取经人前往西方,立下功劳。小龙领命后,便潜伏在深涧中,暂且不提。

观音菩萨带着木吒行者越过这座山,继续朝着东土前进。没走多久,忽然看见前方金光万道,瑞气千条。木吒说道:“师父,那放光的地方,就是五行山了,那里有如来的‘压帖’。” 观音菩萨说:“这就是那搅乱蟠桃会、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如今被压在这里。” 木吒回应道:“没错,正是他。” 师徒二人一同走上山,去看那帖子,只见上面写着 “唵嘛呢叭 [口迷] 吽” 六字真言。观音菩萨看完后,不禁连连叹息,还作了一首诗:

真让人感叹那妖猴不奉公守法,当年狂妄地逞着英雄。竟敢欺心搅乱蟠桃会,还大胆私自闯入兜率宫。在十万军中没有敌手,在九重天上威风凛凛。自从被我佛如来困住,不知道何时才能舒展身手,再显威风!师徒二人正说着话,就惊动了山下的大圣。大圣在山根下高声喊道:“是哪个在山上吟诗,揭我的短处呢?” 观音菩萨听到声音,便径直下山寻找。只见石崖之下,土地神、山神以及监押大圣的天将,都赶忙前来拜见观音菩萨,然后引领着菩萨来到大圣面前。只见大圣被压在石匣之中,虽然嘴巴能说话,但身体却动弹不得。观音菩萨问道:“姓孙的,你认得我吗?” 大圣睁开火眼金睛,点着头高声叫道:“我怎么会不认得您呢。您可是那南海普陀落伽山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南无观世音菩萨。承蒙您来看我!承蒙您来看我!我在这里度日如年,这么久了,都没有一个相知的人来看我一眼。您这是从哪里来呀?” 观音菩萨说:“我奉了佛旨,要前往东土寻找取经人,路过此地,特意绕过来看看你。” 大圣说:“如来哄骗了我,把我压在这座山下,都五百多年了,我无法伸展身体,恳请菩萨发发慈悲,救救我老孙吧!” 观音菩萨说:“你犯下的罪业太深重了,要是把你救出来,恐怕你又会生出祸害,反而不好。” 大圣连忙说道:“我已经知道悔改了,只希望菩萨大发慈悲,给我指条路,我情愿修行。” 这正所谓:

人心生起一个念头,天地间都能知晓。善恶如果没有报应,那乾坤必然有私心。

观音菩萨听了大圣这番话,满心欢喜,对大圣说道:“圣经上说:‘说出的话是善的,那么千里之外都会响应;说出的话是不善的,那么千里之外都会反对。’你既然有这样的心意,等我到了东土大唐国,找到一个取经人,让他来救你。你就跟他做个徒弟,秉持教义,皈依我佛门,再修正果,你觉得怎么样?” 大圣连忙连声说道:“愿意去!愿意去!” 观音菩萨说:“既然有这样的善果,我给你取个法名吧。” 大圣说:“我已经有名字了,叫孙悟空。” 观音菩萨又高兴地说:“我之前已经有两个人归降,他们都是‘悟’字排行。你如今也是‘悟’字,正好和他们相合,很好,很好。既然如此,我也不用再多叮嘱了,我这就走了。” 大圣见性明心,就此归依了佛教,而观音菩萨则怀着心事,继续留意寻访着取经人的线索。

观音菩萨和木吒离开了五行山,一路向东前行。没过几天,就来到了长安,也就是大唐国。他们收起云雾,师徒二人化作两个浑身疥癞的游方僧人,走进了长安城。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晚了。他们走到大市街旁,看见一座土地庙,便径直走了进去。这可把土地神吓得心慌意乱,鬼兵们也胆战心惊。他们认出是观音菩萨,赶忙叩头行礼,把菩萨迎了进去。土地神又急忙跑去报告给城隍社令以及满长安城各个庙宇的神灵,大家都赶来拜见菩萨,说道:“菩萨,恕我们迎接来迟。” 观音菩萨说:“你们不可走漏消息。我奉佛旨,特地来这里寻访取经人。借你们的庙宇,暂且住上几日,等找到真正的僧人,我就回去。” 众神各自回到自己的地方,土地神则被赶到城隍庙里暂时居住,观音菩萨师徒二人则隐藏起了自己的真实模样。

究竟会寻出哪个取经人来呢?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