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古典白话合集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0:27:59 来源:书海阁

话说那妖怪把沙僧捆起来后,既没杀他,也没打他,甚至连一句骂人的话都没有。他拿起钢刀,心里暗自琢磨:“唐僧是上邦来的人物,肯定知晓礼义,总不至于我饶了他性命,他却指使徒弟来捉拿我吧?哼!多半是我那妻子给她娘家寄了什么书信,走漏了风声!我得去问问她。” 这妖怪顿时起了凶性,竟然打算杀了公主。

此时,公主还浑然不知,刚刚梳妆完毕,便移步走来。只见那妖怪怒目圆睁,眉头紧皱,咬牙切齿的模样。公主依旧陪着笑脸迎上去,问道:“郎君,你为何事如此烦恼呀?” 妖怪猛地大喝一声,骂道:“你这没良心的贱妇,一点人伦都不懂!我当初带你到这儿,对你可没二话。你穿的锦衣,戴的金饰,缺什么我都去给你找。一年四季的享用,每天我都对你情深意重。你怎么心里只想着你父母,就没有一点夫妻情分呢?” 公主听了,吓得 “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说道:“郎君啊,你今天怎么突然说起这种分离的话呀?” 妖怪道:“还不知道是谁要分离呢!我把唐僧抓来,本打算享用了他,你怎么不先跟我商量,就把他放走了?原来是你偷偷写了书信,让他给你传寄回去,不然这两个和尚怎么又来砸我的门,还让我放你回去?这不是你干的好事是什么?” 公主说道:“郎君,你冤枉我了。我哪有什么书信呀?” 老怪道:“你还嘴硬!现在就抓住了一个对证,这不是证据吗?” 公主问:“是谁?” 老妖说:“就是唐僧的第二个徒弟沙和尚。” 人到了生死关头,谁都不肯轻易认死,公主只好跟他耍赖。公主说:“郎君,你先消消气,我们去问问他。要是真有书信,你打死我,我也心甘情愿;要是没有书信,你岂不是白白杀了我呀?” 妖怪听了这话,不由分说,抡起那簸箕般大小的蓝靛色大手,一把抓住公主那如金枝玉叶般的万根发丝,将公主揪到跟前,一把推倒在地,然后拿着钢刀,过来审问沙僧,厉声喝道:“沙和尚!你们俩竟敢擅自砸我的门,是不是这个女子给她的国家寄了书信,国王派你们来的?”

沙僧已经被捆在那里,看到妖精如此凶恶,把公主推倒在地,还持刀要杀她,心里暗自思忖:“很明显是公主寄了书信,才救了我师父,这可是天大的恩情。我要是一口说出来,他肯定会杀了公主,那岂不是恩将仇报?罢了!罢了!罢了!想我老沙跟了师父一场,也没立下什么功劳来报效他,今天既然被绑在这里,就用这条性命来报答师父的恩情吧。” 于是,他大声喝道:“你这妖怪别乱来!她哪有什么书信,你这样冤枉她,要害她性命!我们来这儿找你要公主,是有缘由的。因为你把我师父抓到洞里,我师父见过公主的模样和举止。等到了宝象国倒换关文时,那国王拿出公主的画像,四处打听。他拿着公主的画像,问我师父一路上有没有见过,我师父就说起了公主。国王这才知道是自己的女儿,赐给我们御酒,让我们来抓你,要公主回宫。事情就是这样,哪有什么书信?你要杀就杀了我老沙,可别冤枉好人,这样太伤天理了!”

那妖怪见沙僧说得理直气壮,便放下了刀,双手扶起公主,说道:“是我一时鲁莽,多有冲撞,莫怪莫怪。” 接着,他给公主整理好青丝,扶她重新梳好宝髻,态度温柔,满脸堆笑,哄着公主进了屋,还请公主上坐,向她赔礼。公主毕竟是妇人家,心思像水一样易变,见妖怪对她这般恭敬,便回心转意,说道:“郎君啊,你要是念及夫妻恩爱,就把沙僧的绳子稍微松一松吧。” 老妖听了,立刻吩咐小妖怪们把沙僧的绳子解开,然后锁在那里。沙僧见自己被解开绳子又被锁住,站起身来,心中暗自高兴,心想:“古人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我要是不帮公主这个忙,他怎么会把我松绑呢?”

那老妖又让人安排酒席,给公主赔礼压惊。酒喝到半醉的时候,老妖突然换了一件鲜亮的衣服,拿了一口宝刀,系在腰间,转过身,抚摸着公主说:“娘子,你就在家喝酒,看好两个孩子,别让沙和尚跑了。趁着唐僧还在那个国家,我也趁早去认认亲。” 公主问:“你认什么亲?” 老妖说:“认你父王啊。我是他的驸马,他是我的丈人,怎么能不去认认呢?” 公主说:“你不能去。” 老妖问:“为什么不能去?” 公主说:“我父王的江山不是靠打仗打拼来的,是祖宗传下来的社稷。他从小就做太子,后来登基,连城门都很少出,没见过你这么凶狠的人。你这副嘴脸相貌,长得太丑了,要是让他看见了,恐怕会吓到他,反而不好,倒不如不去认亲的好。” 老妖说:“既然这样,我变个英俊的模样去就行了。” 公主说:“你变来让我看看。”

这妖怪还真有本事,在酒席间摇身一变,就变成了一个俊俏的人。他生得:容貌典雅,体态不凡。说起话来官腔十足,行为举止尽显青春活力。才学像曹植写诗一样容易,容貌像潘安一样俊美,能让女子为他掷果。头上戴着一顶鹊尾冠,乌黑的头发服服帖帖;身上穿着一件玉罗褶,宽大的袖子随风飘动。脚下蹬着乌靴,上面绣着花纹,腰间系着鸾带,闪闪发光。整个人风度翩翩,真是个奇男子,气宇轩昂,英俊潇洒。

公主见了,十分欢喜。妖怪笑着问:“娘子,我变得好看吗?” 公主说:“变得好!变得好!你这一进朝廷啊,我父王向来亲善,肯定会让文武百官留你饮宴。要是在喝酒的时候,你千万要小心,可别露出原来的模样,要是露出马脚,走漏了风声,就不体面了。” 老怪说:“不用你嘱咐,我自有分寸。”

你看他驾起云头,很快就到了宝象国,落下云光,来到朝门外面。他对阁门大使说:“三驸马特来拜见陛下,请帮忙转奏一下。” 那黄门奏事官来到白玉阶前,上奏道:“万岁,有三驸马来拜见陛下,现在朝门外等候宣召。” 国王正在和唐僧说话,突然听到 “三驸马”,便问众官员:“我只有两个驸马,怎么又冒出个三驸马?” 众官员说:“这三驸马,肯定是妖怪来了。” 国王问:“那要不要宣他进来?” 唐僧心里一惊,说道:“陛下,妖精啊,不精怪就不灵验。他能知晓过去未来,能腾云驾雾,宣他进来,他也会来,不宣他进来,他也会来,倒不如宣他进来,还能省些口舌。”

国王准奏,下令宣召。妖怪被宣到金阶前,也像其他人一样,行礼参拜。众官员见他生得俊美秀丽,都不敢相信他是妖精。他们都是肉眼凡胎,把他当成了好人。国王见他气宇轩昂,觉得他是济世的栋梁之才,便问他:“驸马,你家在哪里住?是哪里人氏?什么时候和我公主成亲的?为什么今天才来认亲?” 那老妖叩头说道:“主公,臣是城东碗子山波月庄的人。” 国王问:“你那山离这儿有多远?” 老妖说:“不远,只有三百里。” 国王问:“三百里路,我公主怎么会到那里,和你成亲呢?” 那妖怪花言巧语,虚情假意地回答道:“主公,微臣从小就喜欢练习弓箭骑马,以打猎为生。十三年前,我带着几十个家童,放鹰逐犬,忽然看见一只斑斓猛虎,身上驮着一个女子,往山坡下跑。我拉弓一箭,射倒了猛虎,把女子带到本庄,用温水把她灌醒,救了她的性命。我问她是哪里人,她根本没提‘公主’两个字。要是早知道她是万岁的三公主,我哪敢有非分之想,擅自和她成亲呢?我肯定会把她送进金殿,求陛下给我个一官半职,光宗耀祖。只因为她说自己是普通民女,我才把她留在庄里。我们郎才女貌,两相情愿,所以成亲这么多年。当时成亲之后,我本想把那只老虎杀了,邀请各位亲友,可公主娘娘让我先别杀。她不杀老虎的理由,有几句话说得很好。她说:

托天托地结为夫妇,没有媒人也成了婚姻。

前世红绳早已系住双脚,如今老虎成了媒人。

臣听了这话,就把老虎的绳子解开,饶了它性命。那老虎带着箭伤,跑着逃走了。不知道它得了性命后,在山里修炼了这几年,成了精,专门迷人害人。臣听说往年也有几次取经的,都说是大唐来的唐僧,想必是这老虎害了唐僧,拿了他的文牒,变成了取经人的模样,现在在朝中哄骗主公。主公啊,那绣墩上坐的,正是十三年前驮公主的猛虎,不是真正的取经人!”

你看这国王,耳根子软,肉眼凡胎,不识妖精,反而把妖怪的一派胡言当成了真话,问道:“贤驸马,你怎么知道这和尚是驮公主的老虎呢?” 那妖说:“主公,我在山里,吃的是老虎,穿的也是老虎的皮,和老虎同眠同起,怎么会不认得?” 国王说:“你既然认得,能让他现出原形给我看看吗?” 怪物说:“借我半盏净水,我就能让他现出原形。” 国王命令官员取水,递给驸马。那妖怪接过水,站起身来,走上前,施展 “黑眼定身法”,念了咒语,把一口水朝唐僧喷去,大喊一声:“变!” 唐僧的真身就隐在了殿上,真的变成了一只斑斓猛虎。此时,君臣们都亲眼看着,这只虎生得:

白色的额头,圆圆的脑袋,身上花纹似闪电般夺目。四只蹄子,挺拔有力;二十只爪子,弯曲锋利。锯齿般的牙齿,包住嘴巴,尖尖的耳朵连着眉毛。模样狰狞,像大猫一样健壮,气势猛烈,如同小黄牛一般。刚硬的胡须直直地竖着,像银条一样,鲜红的舌头喷着恶气。果然是一只凶猛的斑斓虎,阵阵威风,吹得宝殿都为之震动。

国王一看,吓得魂飞魄散,那些官员也都吓得纷纷躲避。有几个胆子大的武将,带着将军、校尉一拥而上,拿着各种兵器乱砍。这一下,要不是唐僧命不该绝,就是二十个僧人,也得被打成肉酱。幸好此时有丁甲、揭谛、功曹、护教诸神,在半空中暗中护佑,所以那些人的兵器都伤不到唐僧。众臣一直吵到天黑,才把这只老虎活活捉住,用铁绳锁住,放在铁笼里,收在朝房里面。国王随即传下旨意,让光禄寺大摆筵席,以此感谢驸马救了自己,不然差点就被那和尚给害了。当晚,众大臣退朝散去,那妖魔走进银安殿。又挑选了十八个宫娥彩女,在一旁吹拉弹唱、载歌载舞,劝妖魔饮酒作乐。那怪物独自坐在上席,左右排列的都是容貌艳丽、身姿娇美的女子。看他那尽情享受的模样。饮酒到二更时分,怪物醉意上头,忍不住肆意妄为,突然跳起身,大笑一声,现出了本来面目,瞬间凶性大发,伸出簸箕般的大手,一把抓住一个正在弹琵琶的女子,“咔嚓” 一口,咬下了她的脑袋。吓得其余十七个宫娥没命地前后乱跑,四处躲藏。你看那场景:

宫娥们惊恐万分,彩女们慌乱不已。宫娥们害怕得就像被夜雨敲打的芙蓉花,在夜雨中瑟瑟发抖;彩女们惊慌得如同被春风吹拂的芍药花,随风乱舞。她们摔碎了琵琶,顾不上别的,只想逃命,跌跌撞撞地逃离琴瑟,慌不择路。出了门也分不清南北,离开了宫殿更是不管东西。有人磕破了如玉的面容,有人撞伤了娇美的脸蛋。每个人都拼命地奔跑,只为保住自己的性命。

那些宫娥彩女逃出去后,又不敢大声呼喊;夜深了,也不敢惊扰圣驾;只能都躲在那矮墙屋檐下,战战兢兢,暂且不表。

再说那怪物坐在上面,自己给自己斟酒。每喝一盏,就拉过一个人来,血淋淋地啃上两口。他在里面尽情享用,外面的人却纷纷传言:“唐僧是个虎精!” 消息四处乱传,一直传到了金亭馆驿。此时驿馆里空无一人,只有白马在马槽里吃草料。这匹马本是西海小龙王,因为触犯天条,被锯掉龙角、褪去龙鳞,变成白马,驮着唐僧前往西方取经。忽然听到人们说唐僧是虎精,他心里也暗自琢磨:“我师父明明是个好人,肯定是被妖怪变成了虎精,这可害了师父。怎么办!怎么办!大师兄离开已经很久了,八戒和沙僧又没有消息!” 他一直熬到二更时分,四周万籁俱寂,才突然跳起来说:“我今天要是不救唐僧,这取经的功果可就完了!完了!” 他按捺不住,咬断缰绳,抖落鞍辔,猛地纵身一跃,急忙显露出原形,依旧化作一条龙,驾着乌云,直上九霄,在空中观察情况。有诗为证:

三藏西来拜世尊,途中偏有恶妖氛。

今宵化虎灾难脱,白马垂缰救主人。

小龙王在半空中,看到银安殿内灯火辉煌。原来那八个满堂红上,点着八根蜡烛。他降下云头,仔细一看,只见那妖魔独自在上面,正大口喝酒、吃人肉呢。小龙笑着自言自语道:“这家伙不行啊!露出马脚,被人识破了,原形毕露了。吃人可真不是什么好事!也不知道我师父现在怎么样了,偏偏遇上这个可恶的妖怪。我先去戏弄他一番。要是得手,抓住妖精,再救师父也不迟。”

好个龙王,他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宫娥。只见他身姿轻盈,容貌娇媚。他快步走进殿内,向妖魔万福道:“驸马爷,您可别伤我性命,我来给您斟酒。” 那妖怪说:“斟酒吧。” 小龙接过酒壶,把酒斟在妖怪的酒杯中,酒比酒杯高出三五分,却一点也不漫出来。这是小龙施展的 “逼水法”。那妖怪见了,不明白其中的门道,心里高兴地说:“你还有这般本事?” 小龙说:“我还能斟得更高呢。” 那妖怪说:“再斟!再斟!” 小龙举着酒壶,一个劲儿地斟酒,那酒就一直往上涨,如同十三层宝塔一般,高高尖尖地堆满酒杯,却一点也不溢出。那怪物凑过嘴,喝了一杯,又抓起一个死人,咬了一口,问道:“你会唱歌吗?” 小龙说:“我也略懂一些。” 小龙依照腔调唱了一个小曲,又给妖怪敬了一杯酒。那妖怪又问:“你会跳舞吗?” 小龙说:“也略懂一些,只是我两手空空,跳起来不好看。” 那妖怪掀起衣服,解下腰间佩戴的宝刀,抽出刀鞘,递给小龙。小龙接过刀,心中暗自留意,在酒席前开始舞动起来,上三下四、左五右六,施展开了花刀法。

那妖怪看得目不转睛,小龙突然收起花刀招式,举刀朝着妖精劈去。好个妖怪,侧身一闪,躲开了这一刀,虽然有些慌乱,但立刻举起一根满堂红,挡住了小龙的宝刀。那满堂红原本是熟铁打造的,连柄带身有**十斤重。两人出了银安殿,小龙现出了原形,驾起云头,与那妖魔在半空中厮杀起来。这一场战斗在黑暗中展开,十分激烈!看那场景:

一个是碗子山土生土长的怪物,一个是西洋海受罚下凡的真龙。一个身上放出毫光,如同喷射的白色闪电;一个身上散发锐气,好似迸出的红色云霞。一个就像长着白牙的老象在人间奔走,一个如同长着金爪的狸猫飞临下界。一个是能撑起天空的玉柱,一个是可架起大海的金梁。银龙在空中飞舞,黄鬼在云中翻腾。左右两边,宝刀挥舞毫不懈怠,满堂红也往来攻击不停歇。他们两个在云端里,大战了**个回合,小龙渐渐手软筋麻,而老魔身强力壮。小龙抵挡不住,飞起手中的刀,砍向妖怪,妖怪却有接刀的本事,一只手接住了宝刀,另一只手抛下满堂红就砸,小龙来不及防备,后腿被砸中了一下。他急忙慌乱地落下云头,幸亏御水河救了他一命,小龙一头钻进水里。那妖魔追过来,没找到小龙,便拿着宝刀和满堂红,回到银安殿,照旧喝酒睡觉,暂且不提。

再说那小龙潜伏在水底,半个时辰都没听到动静,这才咬着牙,忍着腿疼,跃出水面,踏着乌云,径直回到馆驿,又变回原来马匹的模样,趴在马槽下。可怜他浑身湿透,后腿还有伤痕。此时真是:

意马心猿都失散,金公木母尽凋零。

黄婆伤损通分别,道义消疏怎得成!

暂且不说三藏遭遇灾祸,小龙战败的事。再说那猪八戒,自从离开沙僧后,一头扎进草丛里,拱出了一个像猪窝一样的坑。这一睡,一直睡到半夜才醒。醒来后,他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揉了揉眼睛,定了定神,侧耳倾听,哎呀!这深山之中没有狗叫声,旷野之上也很少有鸡鸣声。他看着星斗移动,估计大概有三更时分了,心里想着:“我要是回去救沙僧,可真是‘单丝不成线,孤掌难鸣’…… 罢了!罢了!罢了!我还是先进城去见师父,奏明当今皇上,再挑选些勇猛的人马,明天帮着老猪来救沙僧吧。”

那呆子急忙驾起云头,径直回到城里,不一会儿,就到了馆驿。此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在两廊下没找到师父,只见白马趴在那里,浑身湿漉漉的,后腿上有盘子大小的一块青痕。八戒吃惊地说:“真是倒霉透顶!这马又没走路,怎么身上湿漉漉的,腿上还有青痕?莫不是有坏人打劫师父,把马也打伤了?” 那白马认出是八戒,突然口吐人言,喊道:“师兄!” 这呆子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爬起来就想往外跑,却被白马探过身,一口咬住他的黑衣,说:“哥啊,你别怕我。” 八戒战战兢兢地说:“兄弟,你今天怎么说起话来了?你一说话,肯定有大灾祸的事。” 小龙说:“你知道师父有难吗?” 八戒说:“我不知道。” 小龙说:“你是真不知道啊!你和沙僧在皇帝面前施展本事,想抓住妖魔,邀功请赏,没想到妖魔本领高强,你们敌不过他。好歹也该有一个人回来报个信啊,却一点消息都没有。那妖精变成一个俊俏的文人,混进朝中,和皇帝认了亲。把我师父变成了一只斑斓猛虎,现在被众大臣抓住,锁在朝房的铁笼里。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这两天你又不在,我担心师父的性命,只好化作龙身去救他,没想到到了朝中,又找不到师父。等我到了银安殿外,遇见了妖精,我又变成宫娥的模样,哄骗那怪物。那怪物让我舞刀给他看,我就留了心,砍了他两刀,可他早有防备,一闪就躲开了,还双手举起满堂红,把我打败了。我又扔刀砍他,他把刀接住,扔下满堂红,砸中了我的后腿,所以我才钻进御水河,捡回一条性命。腿上的青痕就是被他的满堂红打的。”

八戒听了,问道:“真有这样的事?” 小龙说:“我怎么会哄你!” 八戒又问:“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你还能行动吗?” 小龙反问:“我能行动又怎样?” 八戒说:“你要是能行动,就赶紧游回海里去吧。行李就由老猪我挑着回高老庄,重新去做我的女婿。” 小龙听了,一口咬住八戒的直裰,怎么也不松开,眼中止不住地流泪,说道:“师兄啊!你可千万别偷懒!” 八戒说:“不偷懒又能怎样?沙师弟已经被妖怪抓住了,我又打不过那妖怪,不趁现在散伙,还等什么?”

小龙沉思了好一会儿,又流着泪说:“师兄啊,可别说散伙的话。要是想救师父,你就去请个人来。” 八戒问:“你让我请谁啊?” 小龙说:“你赶紧驾云回到花果山,去请大师兄孙行者。他有降妖的大本事,肯定能救师父,也能帮你我报这战败的仇。” 八戒说:“兄弟,换个人请吧,那猴子和我有些过节。之前在白虎岭上,他打死了白骨夫人,怪我在师父面前撺掇着念《紧箍儿咒》。我当时不过是开个玩笑,没想到老和尚真的念起来了,结果就把他赶走了。他肯定恨死我了,绝对不会来的。要是见面言语上有冲突,他那根金箍棒又重,万一他不分轻重,给我来几下,我可怎么活啊?” 小龙说:“他绝对不会打你,他可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你见到他,先别说师父有难,就说:‘师父想你了。’把他哄过来。到了这里,看到这情况,他肯定会气愤,肯定会和那妖精较量,肯定能抓住妖精,救回我师父。” 八戒说:“好吧,好吧。你都这么尽心,我要是不去,显得我不尽心了。我这一去,要是行者肯来,我就和他一起回来;他要是不来,你也别指望我了,我也不回来了。” 小龙说:“你去吧,去吧!他肯定会来的。”于是,呆子真的收拾好钉耙,整理了一下直裰,跳起来,踏着云,径直往东而去。这一回,也是唐僧命不该绝,呆子正好遇上顺风,他把两只耳朵支棱起来,就像风帆一样,很快就越过了东洋大海,落下云头。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他开始在山里寻找道路。

走着走着,忽然听到有人说话。八戒仔细一看,原来是行者在山坳里,正和一群妖怪聚集在一起。行者坐在一块石头崖上,面前有一千二百多只猴子,按照顺序排着队,口中喊着:“万岁!大圣爷爷!” 八戒心想:“过得可真自在!过得可真自在!怪不得他不愿意做和尚,非要回花果山呢!原来有这么多好处,这么大的家业,还有这么多小猴伺候着!要是老猪我有这么一座山场,也不做和尚了。现在既然已经到了这里,该怎么办呢?还是得去见他一面。” 呆子有点怕行者,又不敢大大方方地去见他,就偷偷地往草丛边溜,溜进了那一千二三百只猴子当中,跟着那些猴子一起磕头。

孙大圣坐在高处,眼睛又尖又亮,把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便问道:“那班部里乱磕头的是个什么怪人。是从哪里来的?把他抓上来!” 话刚说完,那些小猴一窝蜂地把八戒推了上来,按倒在地。行者问:“你是从哪里来的怪人?” 八戒低着头说:“不敢,承蒙您问。我不是怪人,是熟人,熟人。” 行者说:“我大圣部下的群猴,模样都差不多。你这嘴脸长得这么奇特,相貌还有点笨拙,肯定是从别处来的妖魔。既然是别处来的,要是想加入我的部下,先递个履历手本,报上名字,我好留你在这里随班听令。要是不留你,你还敢在这里乱磕头!” 八戒低着头,撅着嘴说:“真不害臊!都摆出这副架势了!我和你做了几年兄弟,你还装作不认识,说我是什么怪人!” 行者笑着说:“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呆子把嘴往上一伸,说:“你看!你不认得我,总该认得这张嘴吧!” 行者忍不住笑了,说:“猪八戒。” 八戒听到这一声叫,一骨碌就跳了起来,说:“对!对!我就是猪八戒!” 他又心想:“他认得我就好说话了。”

行者问:“你不跟着唐僧取经,跑到这里来干什么?是不是冲撞了师父,被师父贬回来了?有贬书吗,拿来给我看看。” 八戒说:“我没冲撞他。他也没给我贬书,也没赶我走。” 行者问:“既没有贬书,又没赶你走,你来我这里干什么?” 八戒说:“师父想你,让我来请你。” 行者说:“他才不会请我,也不会想我。他那天对天发誓,还亲笔写了贬书,怎么又会想我,还派你大老远来请我?我肯定是不能去的。” 八戒赶忙就地编了个谎,说道:“他真的想你!真的想你!” 行者问:“他怎么想我的?” 八戒说:“师父骑马走着走着,突然叫了声‘徒弟’,我没听见,沙僧又装作耳聋,师父就想起你来,说我们没本事,说你还是个聪明伶俐的人,平常总是随叫随到,问一答十。就因为这样想你,专门让我来请你。希望你能去一趟,一来不辜负他对你的盼望,二来也不枉我大老远跑这一趟。” 行者听了,跳下崖来,用手搀住八戒,说:“贤弟,辛苦你大老远跑来,先和我去玩玩吧。” 八戒说:“哥啊,这里离师父那儿路远,我怕师父等急了,我就不玩了。” 行者说:“你既然都来了,看看我的山景怎么样。” 呆子不敢强行推辞,只好跟着他去转转。

二人手拉手,众小妖跟在后面,来到了花果山的山顶。好一座山啊!自从大圣回来,这几天把花果山收拾得焕然一新。只见那山:

山色青翠如削,高耸直插云霄。周围虎踞龙盘,四面猿啼鹤唳。清晨云雾笼罩山顶,傍晚夕阳挂在林间。潺潺流水声如鸣玉佩,滴滴涧泉声似奏瑶琴。山前有悬崖峭壁,山后有繁花似锦。山上连着玉女洗头盆,山下接着天河分派的水。这山钟灵毓秀,赛过蓬莱仙境,是孕育天地灵气的真正洞府。丹青妙笔难以描绘,仙子的天机也无法勾勒。怪石玲珑,岭头峰峦结彩。日影下千条紫艳舞动,瑞气中万道红霞飘摇。这人间的洞天福地,遍山都是新树新花。

八戒看得目不暇接,满心欢喜地说:“哥啊,这地方真好!果然是天下第一名山!” 行者问:“贤弟,这日子过得怎么样?” 八戒笑着说:“你看师兄说的什么话。这宝山可是洞天福地,怎么能说过日子的话呢?” 二人谈笑了许久,下了山。只见路旁有几个小猴,捧着紫莹莹的葡萄,香喷喷的梨枣,黄澄澄的枇杷,红艳艳的杨梅,跪在路旁,喊道:“大圣爷爷,请用早膳。” 行者笑着说:“我猪弟饭量可大,这果子可当不了饭。—— 不过,也罢,也罢,别嫌弃简陋,就吃几个当点心吧。” 八戒说:“我虽然饭量大,但也入乡随俗。拿来,拿来,我也吃几个尝尝鲜。”二人吃了果子,太阳渐渐升高。呆子担心耽误了救唐僧,不停地催促道:“哥哥,师父在那儿盼着我和你呢。你就和我早点去吧。” 行者说:“贤弟,去水帘洞里玩玩吧。” 八戒坚决推辞说:“多谢老兄盛情。可是师父等得太久了,就不进洞了。” 行者说:“既然这样,不敢久留,就在这儿告别吧。” 八戒说:“哥哥,你不去了?” 行者说:“我去哪儿?我在这里,天不管,地不收,自由自在,不玩还做什么和尚?我不去,你自己去吧。但你回去告诉唐僧:既然把我赶走了,就别再想我。” 呆子听了,不敢再苦苦相逼,就怕惹恼了行者,被他打上两棍。无奈之下,只好连声告辞,找路离开了。

行者见他走了,马上派了两个机灵的小猴,跟着八戒,听听他说些什么。果然,呆子下了山,没走三四里路,就回头指着行者,嘴里骂道:“这个猴子,不当和尚,倒当妖怪!这个猢狲!我好心来请他,他却不去!—— 你不去就算了!” 走几步,又骂几声。那两个小猴急忙跑回来报告:“大圣爷爷,那猪八戒不太老实。他走几步,就骂几声。” 行者大怒,喊道:“把他抓回来!” 众猴像潮水般涌过去,追上八戒,把他扛倒在地,抓着他的鬃毛,扯着他的耳朵,拉着他的尾巴,揪着他的毛发,把他捉了回去。至于到底怎么处置他,他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