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话说唐僧重新得到了孙行者,师徒几人一心同体,共同朝着西方前行。自从在宝象国救了公主,承蒙君臣将他们送出城西,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此时,又正值阳春三月的好时节。那时的景象是:微风轻拂,柳树的枝条绿得如同丝线一般,这般美景最值得欣赏。时节催促着鸟儿啼鸣,暖阳烘得花儿绽放,遍地都是芬芳。海棠庭院中,来了一对双飞的燕子,正是赏春的好时候。繁华的街道上,人们身着绮罗,弹奏着弦管,玩着斗草的游戏,传递着酒杯。

师徒几人正在欣赏美景的时候,又看到一座山挡住了去路。唐僧说道:“徒弟们要小心。前面山高,恐怕有虎狼阻拦。” 行者说:“师父,出家人别说俗家的话。您还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里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吗?只要‘扫除心上的污垢,洗净耳边的尘埃。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您别忧虑,只要有老孙在,哪怕天塌下来,也能保平安。还怕什么虎狼!” 长老勒住马,说道:

“我当年奉旨从长安出发,一心只想着西行去拜佛。

舍利国中的金佛像光彩照人,浮屠塔里的玉毫熠熠生辉。

寻遍天下无名的水源,踏遍人间未曾到过的山峦。

烟波浩渺,重重叠叠,什么时候才能让我身心清闲?”

行者听了,笑呵呵地说:“师父想要身心清闲,有什么难的?等功成名就之后,万缘皆空,诸法皆空。到那时,自然而然就清闲了。” 长老听了,只好强颜欢笑,忘掉忧愁,放松缰绳,催促着白马前行。

师徒几人上了山,只见山势十分险峻,真是巍峨高耸。好一座山啊:

山峰巍峨险峻,尖峰陡峭如削。山涧弯曲幽深,崖边孤峻陡峭。在那幽深的山涧下,只听得见哗啦啦的声音,那是戏水的蟒蛇在翻身;在那陡峭的崖边,只见那崒嵂嵂的地方,是出林的老虎在摆动尾巴。往上看,山峦突兀,直插云霄;回头看,山谷幽深,与天空相邻。往上攀登,如同上梯子、爬凳子一般艰难;往下行走,就像走在沟壑、坑洼之中。这真的是一座古怪的巅峰岭,果然是连绵的尖削壁崖。在巅峰岭上,采药的人都害怕前行;在削壁崖前,打柴的人寸步难行。胡羊、野马像穿梭一样乱跑,狡兔、山牛如同在布阵。山高得遮蔽了太阳和星辰,时不时会遇到妖兽和苍狼。长满荒草的小路弥漫着雾气,连马都难以通行,这样怎么能到达雷音寺见到佛王呢?

长老勒住马,观察着山势,正在为难的时候,只见那绿色的莎草坡上,站着一个樵夫。你看他是怎么打扮的:头戴一顶老蓝色的毡笠,身穿一件黑色的粗布衲衣。老蓝色的毡笠,能遮烟盖日,确实稀奇;黑色的粗布衲衣,让人乐以忘忧,十分罕见。他手持一把磨得锋利的钢斧,砍着干柴,然后把柴捆扎得紧紧的。担子里装满了春天的气息,四季都透着悠然的意味;他身上有着闲适的情趣,常常如同那淡淡的三星。他一直随遇而安地生活,哪有什么荣辱能让他放在心上呢?

那樵夫正在坡前砍伐朽木,忽然看到长老从东边走来。他停下斧头,走出树林,快步走上石崖。对着长老高声喊道:“那向西走的长老!请暂停片刻。我有一句话要告诉你:这座山里有一群狠毒的妖魔,专门吃你们这些东来西去的人呢。”

长老听了,吓得魂飞魄散,战战兢兢地坐在雕鞍上都不稳,急忙回头呼喊徒弟们:“你们听到那樵夫说的了,这座山有毒魔狠怪。谁敢去仔细问问他?” 行者说:“师父放心,等老孙去问个明白。”

好个行者,迈开步子,径直上山,对樵夫叫了声 “大哥”,行了个问讯礼。樵夫回礼道:“长老啊,你们因为什么缘故来到这里?” 行者说:“不瞒大哥说,我们是从东土被派来西天取经的。马上的是我的师父,他有点胆小。刚才承蒙您告知,说有什么毒魔狠怪,所以我来问问:那魔是修炼了几年的魔,怪是修炼了几年的怪?是个老手,还是个新手?麻烦大哥如实说说,我好让山神、土地把他押解走。” 樵夫听了,仰天大笑道:“你原来是个疯和尚。” 行者说:“我没疯啊!这是实话。” 樵夫说:“你说这是实话,那怎么敢说把他押解走?” 行者说:“你这么长他的威风,胡言乱语地拦路报信,莫不是和他有亲戚?不是亲戚就是邻居,不是邻居就是朋友。” 樵夫笑道:“你这个疯和尚,太没道理了。我倒是一番好意,特地来告诉你们,让你们走路的时候,早晚小心防备,你反倒赖到我身上。先别说我不知道妖魔的出处,就算知道,你敢怎么押解他?押解到哪里去?” 行者说:“如果是天魔,就押解给玉帝;如果是土魔,就押解给土府。西方的归佛,东方的归圣;北方的押解给真武大帝,南方的押解给火德星君。是蛟精就押解给海主,是鬼祟就押解给阎王。各有各的管辖方向。我老孙到处都熟,发一张批文,就能让他们连夜押着飞跑。”那樵夫忍不住呵呵冷笑道:“你这个疯和尚,想必是在四处云游的时候,学了些书符咒水的法术,只能驱邪缚鬼,还没遇到过这么狠毒的妖怪呢。” 行者说:“怎么见得他狠毒?” 樵夫说:“这座山方圆有六百里,名叫平顶山,山里有一个洞,叫莲花洞,洞里有两个魔头。他们画影图形,要捉和尚,还抄名访姓,要吃唐僧。你们要是从别处来的还好,只要犯了一个‘唐’字,就别想过去,绝对过不去!” 行者说:“我们正是从唐朝来的。” 樵夫说:“他们正要吃你们呢。” 行者说:“真是巧了!真是巧了!但不知道他们怎么吃法?” 樵夫说:“你还管他们怎么吃?” 行者说:“如果先吃头,还好办,要是先吃脚,就麻烦了。” 樵夫说:“先吃头怎么说?先吃脚又怎么说?” 行者说:“你还没经历过呢。如果先吃头,一口把脑袋咬下来,我就死了,任凭他们怎么煎炒熬煮,我也不知道疼痛;要是先吃脚,他们啃了我的脚踝,嚼了我的小腿,吃到腰骨的时候,我还死不了,那岂不是要零零碎碎地受苦?所以说麻烦。” 樵夫说:“和尚,他们哪有那么多工夫,只是把你抓住,捆在笼子里,整个儿蒸熟了吃!” 行者笑道:“这样更好!更好!不怎么疼,只是受点闷气罢了。” 樵夫说:“和尚别耍嘴皮子了。那妖怪随身带着五件宝贝,神通广大得很。就算是擎天的玉柱,架海的金梁,要想保护唐朝和尚过去,也得费一番周折。” 行者说:“费一番周折是要发几个昏吗?” 樵夫说:“得发三四个昏。” 行者说:“不打紧,不打紧。我们一年常常发七八百个昏呢。这三四个昏容易发,发一发就过去了。”

好大圣,全然不惧,一心只想着保护唐僧。他挣脱樵夫,转身大步回到山坡马头前,对师父说:“师父,没什么大事。就算有一两个妖精,也是这里的人胆小,把这事放在心上。有我在,怕什么?走!走!” 长老听了,只好放宽心,继续前行。

正走着,那樵夫突然不见了。长老说:“那个报信的樵夫怎么突然不见了?” 八戒说:“我们运气不好,撞见白日鬼了。” 行者说:“想必是他钻进林子里砍柴去了。我去看看。” 好大圣,睁开火眼金睛,漫山遍野地望去,都不见樵夫的踪迹。他忽然抬头往云端一看,发现是日值功曹。他立刻驾云追上去,骂了几声 “毛鬼”,说:“你怎么有话不直说,却变个模样来糊弄老孙?” 功曹吓得赶紧施礼道:“大圣,报信来晚了,请勿怪罪,请勿怪罪。那妖怪果然神通广大,变化多端。就看你如何施展本领,运用神机,小心保护你师父;要是稍微怠慢了些,这西天路可就去不成了。”

行者听了,把功曹喝退,心里暗暗记住。他按下云头,回到山上。只见长老和八戒、沙僧簇拥着前进。他心里暗想:“我要是把功曹的话如实告诉师父,师父他没什么本事,肯定会哭起来。要是不跟他说实话,蒙着头带着他走,俗话说:‘刚进芦苇荡,不知深浅。’万一被妖魔抓走,那不又得老孙我费心?…… 我先照顾照顾八戒,让他先出头和那妖怪打一仗看看。要是他打得过,就算他一份功劳;要是没本事,被妖怪抓走了,等老孙我再去救他也不迟。这样正好能显显我老孙的本事,出出名。” 他心里正盘算着,又想:“就怕八戒偷懒不肯出头,师父又有些护着他。我得想个办法约束约束他。”

好大圣,他耍了个心眼,揉了揉眼睛,挤出些眼泪,迎着师父,径直往前走。八戒看见了,连忙叫:“沙和尚,放下担子,把行李拿出来,我们分了吧!” 沙僧说:“二哥,分什么?” 八戒说:“分了,你回你的流沙河继续做妖怪,老猪回我的高老庄去看看老婆。把白马卖了,买口棺材,给师父送终,大家散伙。还去什么西天!” 长老在马上听到了,说:“你这个蠢货!正走着路,怎么又胡说八道了?” 八戒说:“你儿子才胡说!你没看见孙行者哭着过来了吗?他可是个钻天入地、斧砍火烧、下油锅都不怕的好汉,现在却戴着个愁容,泪汪汪地哭着过来,肯定是那山太险峻,妖怪太凶狠。像我们这样软弱的人,怎么过得去?” 长老说:“你先别乱说话。我问问他,看他怎么说。” 长老问道:“悟空,有什么话当面说清楚。你怎么自己烦恼起来了?弄个哭丧脸,是吓唬我吗?” 行者说:“师父啊,刚才那个报信的,是日值功曹。他说妖精凶狠,这里不好走,这座山果然又高又险,我们前进不了。改天再走吧。” 长老听了,惊恐万分,拉住行者的虎皮裙子说:“徒弟呀,我们已经走了三分之一路程的一半了,怎么能说退回去的话呢?” 行者说:“我不是不尽心,只是怕妖魔太多,我们力量太弱,势单力薄。‘就算是块铁,下了炉又能打出几根钉子?’” 长老说:“徒弟啊,你说得也对,一个人确实难。兵书上说:‘寡不敌众。’我这里还有八戒、沙僧,都是徒弟,任凭你调度指挥,让他们做护将帮手,大家齐心协力,扫清山路,带我过山,这样不就能修成正果了吗?”行者这么一番故作姿态,终于引出了长老这几句话。他擦了擦眼泪说:“师父啊,要是想过这座山,得让猪八戒依我两件事,才有三分希望过去。要是他不听我的,不帮我分担,那咱们半分过去的可能都没有。” 八戒说:“师兄,要是不去就散伙算了,别拉上我。” 长老说:“徒弟,你先问问你师兄,看他让你做什么。” 呆子还真就问行者:“哥哥,你让我做啥事?” 行者说:“第一件事是照顾师父,第二件事是去巡山。” 八戒说:“照顾师父就得坐着,巡山就得走路,难不成让我坐一会儿又去走,走一会儿又回来坐?这两处怎么能兼顾得过来?” 行者说:“不是让你两件事一起干,你领了其中一件去做就行。” 八戒又笑着说:“这样还比较好说。但不知道照顾师父是怎么个照顾法,巡山又是怎么个巡法。你先跟我讲讲,我好选个相对容易点儿的去干。” 行者说:“照顾师父嘛,师父要去上厕所,你得伺候着;师父要走路,你得搀扶着;师父要吃斋饭,你得去化斋。要是师父饿了点儿,你该挨打;师父脸色发黄了点儿,你该挨打;师父身形消瘦了点儿,你该挨打。” 八戒一听,慌了神:“这可太难了!伺候、搀扶都还不算太难,就算一直背着师父,也还勉强能行;可要是让我去乡下化斋,在这西方路上,人家不认识我是取经的和尚,还以为是从山里跑出来的半大不小的肥猪呢,要是招来一群人,拿着叉、钯、扫帚,把老猪我围起来,拉回家宰了腌着过年,那我可就倒霉透顶了!” 行者说:“那你就去巡山吧。” 八戒问:“巡山又要怎么做?” 行者说:“就进这座山,打听有多少妖怪,这是什么山,有什么洞,我们好知道怎么过去。” 八戒说:“这事儿简单,老猪我去巡山吧。” 说完,呆子就撩起衣裙,挺着钉耙,雄赳赳气昂昂地径直走进深山,踏上大路。

行者在一旁,忍不住偷偷冷笑。长老骂道:“你这个调皮的猴子!兄弟们之间一点关爱之情都没有,还总是心怀嫉妒。你摆出这副模样,花言巧语地哄他去巡山,却又在这儿笑话他!” 行者说:“我不是笑话他,我这笑里有深意。你看猪八戒这一去,肯定不会巡山,也不敢去见妖怪,不知道会跑到哪儿躲一会儿,然后编个谎话来哄我们。” 长老问:“你怎么就知道他会这样?” 行者说:“我估计他就是这样的人。不信,我跟他去看看,听听他说什么,一来可以帮他一把,一起降妖,二来看看他有没有诚心拜佛。” 长老说:“好!好!好!你可别捉弄他。” 行者答应了,径直赶上山坡,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只蟭蟟虫。这变化真是轻巧。只见它:

翅膀轻薄,随风舞动都不用费力,腰肢尖细得如同针一般。在蒲草和花丛间穿梭,比流星还要迅速。眼睛明亮闪烁,声音细微难辨。在昆虫里,就数它最小巧,举止轻盈却心机深沉。平日里,它常常停歇在幽静的树林里,全身隐匿不见,就算有千只眼睛也难以寻觅。

它嘤的一声,展开翅膀飞了出去,追上八戒,叮在他耳朵后面的鬃毛根部。那呆子只顾着走路,哪里知道身上有东西。走了七八里路,八戒把钉耙一扔,转过身来,对着唐僧指手画脚地骂道:“你这个软弱的老和尚,爱算计的弼马温,老实巴交的沙和尚!他们都在那儿舒舒服服的,却捉弄我老猪来跑这趟路!大家一起取经,都想修成正果,偏偏就让我来巡什么山!哼!哼!哼!要是知道有妖怪,躲着点儿走还差不多,却让我去找,我这运气也太差了!我找个地方睡觉去,睡一觉回去,含含糊糊地应付他们,就说巡了山,把这事儿糊弄过去就算了。” 这呆子一时心存侥幸,又扛起钉耙继续走。只见山凹里有一片弯弯的红草坡,他一头钻了进去,用钉耙扒出个地铺,咕噜一下就睡下了,伸了伸懒腰,说道:“真快活!就算是那弼马温,也没我这么自在!” 原来行者就在他耳根后,把他说的每句话都听得清清楚楚,忍不住又想捉弄他一下。于是又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只啄木虫。只见它:

铁一样的嘴巴尖尖的,红得发亮,翠绿的羽毛鲜艳夺目。一双钢爪锋利得像钉子,肚子饿了也不怕山林寂静。它最爱那些枯烂的树枝,偏偏嫌弃老树孤零零的样子。眼睛圆溜溜的,尾巴灵活摆动,生性机灵,啄木时发出的辟剥声十分清晰。

这只啄木虫不大不小,上秤称也就二三两重,长着红铜般的嘴巴,黑铁似的脚,刷剌一声飞了下来。八戒正倒头大睡,被它在嘴唇上狠狠地啄了一下。呆子吓得一骨碌爬起来,嘴里大喊:“有妖怪!有妖怪!戳了我一枪!嘴上疼死了!” 他伸手一摸,满手是血。他说:“真倒霉啊!我又没什么喜事,怎么嘴上挂彩了?” 他看着满手的血,嘴里絮絮叨叨地四处张望,却没发现什么动静,说道:“也没什么妖怪啊,怎么会戳我一枪呢?” 他忽然抬头往上看,原来是只啄木虫在半空中飞着。呆子气得咬牙切齿地骂道:“你这个讨厌鬼!弼马温欺负我就算了,你也来欺负我!我明白了,它肯定是没把我当人,把我的嘴当成一段又黑又朽烂的树,里面生了虫子,它是来啄虫子吃的,才啄了我这一下。我把嘴揣在怀里睡总行了吧。” 呆子咕噜一下,又睡了过去。行者又飞过来,在他耳根后又啄了一下。呆子又慌慌张张地爬起来说:“这个讨厌鬼,太能折腾我了!想必这里是它的巢穴,它要生蛋孵小鸟,怕我占了地方,所以才这么折腾我。罢了!罢了!罢了!不睡了!” 他扛起钉耙,径直走出红草坡,继续找路前行。这可把孙行者乐坏了,美猴王笑得前仰后合。行者说:“这蠢货,睁着两只大眼睛,连自家人都认不出来!”好大圣,摇身又一变,变回蟭蟟虫,又叮在了八戒耳朵后面,一直跟着他。呆子往深山里又走了四五里,只见山凹中有三块四四方方、桌面大小的青石头。呆子放下钉耙,对着石头恭恭敬敬地唱了个大喏。行者在一旁暗笑:“这呆子!石头又不是人,不会说话,也不会回礼,跟它唱喏干什么,简直是白费劲!” 原来呆子把这三块石头当成了唐僧、沙僧和行者三人,在对着它们演习呢。他说:“我回去之后,要是师父问有没有妖怪,我就说有妖怪。他问是什么山,我要是说是泥捏的、土做的、锡打的、铜铸的、面蒸的、纸糊的、笔画的,他们肯定觉得我傻,要是这么说,就更显得我呆头呆脑了。我就说这是石头山。他问是什么洞,我就说是石头洞。他问是什么门,我就说是钉钉的铁叶门。他问里面有多远,我就说进去有三层。要是他再仔细追问,门上钉子有多少,我就说老猪我当时心忙,没记清楚。我在这儿把谎编好,回去哄那弼马温去!”

呆子编好谎,拖着钉耙,就往回走。他哪里知道行者在他耳朵后面,把他说的话听得一字不漏。行者见他往回走,立刻扇动两下翅膀,提前回去,变回原形,见到了师父。师父问:“悟空,你回来了,悟能怎么还没回来?” 行者笑着说:“他在那儿编谎呢,马上就回来了。” 长老说:“他耳朵大,遮住了眼睛,是个愚笨的人。他能编出什么谎?肯定又是你编造鬼话来诬陷他。” 行者说:“师父,您就爱护着他。我说的可都是有凭有据的话。” 接着,行者把八戒钻到草里睡觉,被啄木虫叮醒,对着石头唱喏,编造石头山、石头洞、铁叶门、有妖精这些事,都提前跟师父说了。刚说完,不一会儿,呆子就走过来了。他怕忘了编好的谎,低着头,嘴里还在不停地温习。行者大喝一声:“呆子!念什么呢?” 八戒掀起耳朵看了看说:“我到地方了!” 呆子走上前,跪倒在地,长老把他扶起来说:“徒弟,辛苦啦。” 八戒说:“可不是嘛。走路的人,爬山的人,最辛苦了。” 长老问:“有妖怪吗?” 八戒说:“有妖怪!有妖怪!一堆妖怪呢!” 长老问:“他们怎么对你的?” 八戒说:“他们叫我猪祖宗、猪外公,还准备了粉汤素食,让我吃了一顿,说要摆旗鼓送我们过山呢。” 行者说:“我看你是在草里睡着了,说的梦话吧?” 呆子一听,吓得矮了半截,心想:“我的天呐!他怎么知道我睡觉了?” 行者走上前,一把揪住他说:“你过来,我问问你。” 呆子又慌了,战战兢兢地说:“问就问呗,揪我干什么?” 行者问:“是什么山?” 八戒说:“是石头山。” 行者又问:“什么洞?” 八戒答:“是石头洞。” 行者再问:“什么门?” 八戒说:“是钉钉铁叶门。” 行者接着问:“里面有多远?” 八戒说:“进去有三层。” 行者说:“你不用再说了,后半截我记得清清楚楚。怕师父不信,我替你说吧。” 八戒说:“你又没去,你知道什么,要替我说?” 行者笑着说:“‘门上钉子有多少,只说老猪心忙记不真。’是不是这样?” 呆子一听,立刻慌忙跪倒在地。行者说:“你对着石头唱喏,把它们当成我们三个,对它们一问一答。是不是这样?还说‘等我编得谎儿停当,哄那弼马温去!’是不是这样?” 呆子连忙磕头说:“师兄,我去巡山,你该不会是跟着我偷听了吧?” 行者骂道:“你这个好吃懒做的蠢货!这么要紧的地方,让你去巡山,你却跑去睡觉!要不是啄木虫把你叮醒,你还在那儿睡呢。叮醒了,还编出这么离谱的谎,这不是耽误大事吗?你快把腿伸过来,打你五棍,让你长点记性!”

八戒吓得急忙说道:“那哭丧棒可太重了,擦一下皮就会塌下去,碰一下筋就得受伤,要是打上五下,我可就死定了!” 行者说:“你既然怕打,干嘛还扯谎?” 八戒哀求道:“哥哥呀,就这一次,以后我绝对不敢了。” 行者说:“一次就打三棍吧。” 八戒哭喊道:“我的爷爷呀,半棍我都受不了!” 呆子实在没办法,拉住师父说道:“您快帮我说句好话吧。” 长老说:“悟空说你编谎,我还不信。现在看来真是这样,确实该打。但眼下过山正缺人手,悟空,你就饶了他,等过了山再打吧。” 行者说:“古人说:‘顺从父母的话,这叫做大孝。’师父说不打,我就暂且饶了你。你再去巡山。要是再说谎误事,我绝对一下都不会饶你!”

那呆子只好爬起来又去巡山。你看他走上大路,心里疑神疑鬼的,每走一步都怀疑是行者变成什么东西跟着他,所以看到任何东西,都怀疑是行者变的。走了七八里路,看见一只老虎从山坡上跑过,他也不害怕,举着钉耙说道:“师兄是来听我有没有说谎的吧?这次我不编了。” 又往前走,山风刮得很猛,呼的一声,把一棵枯树刮倒,滚到他面前,他又跌脚捶胸地说:“哥啊!这是怎么回事!刚说不敢编谎了,怎么又变棵树来打我!” 再往前走,只见一只白颈老鸦在他头顶喳喳地叫了几声,他又说道:“哥哥,你也不害羞!不害羞!我说不编就不编了,还变个老鸦干什么?你是来听我说话的吗?” 原来这一回行者并没有跟着他,他自己在那儿一惊一乍,胡乱猜疑,所以走到哪儿都觉得行者跟在他身边。呆子疑神疑鬼的事暂且不提。再说那座山叫平顶山,那个洞叫莲花洞。洞里有两个妖怪,一个叫金角大王,一个叫银角大王。金角大王正坐着,对银角大王说:“兄弟,咱们有多久没去巡山了?” 银角大王说:“有半个月了。” 金角大王说:“兄弟,你今天去巡巡山吧。” 银角大王问:“今天巡山干什么?” 金角大王说:“你不知道,最近听说东土大唐派了个御弟唐僧去西方拜佛,一行有四个人,叫孙行者、猪八戒、沙和尚,再加上一匹马,一共五个。你去看看他们在什么地方,把他们给我抓来。” 银角大王说:“咱们要吃人,哪儿抓不到几个?这和尚走到哪儿算哪儿,让他去吧。” 金角大王说:“你不明白,我当年从天界下来的时候,常听人说,唐僧是金蝉长老下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点元阳都没有泄露。要是有人吃了他的肉,就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银角大王说:“要是吃了他的肉就能延年益寿,长生不老,那咱们还打坐、立功干什么,还炼什么龙虎,配什么雌雄?直接去吃他就行了。我这就去抓他来。” 金角大王说:“兄弟,你性子有点急,先别着急。你要是出了门,不管好坏,见和尚就抓,要是抓的不是唐僧,那也不合适。我记得他们的模样,还把他们师徒画了个影像,你拿去。以后遇到和尚,就用这个对照一下。” 接着又把每个人叫什么名字,都一一告诉了银角大王。银角大王拿着图像,知道了姓名,就出了洞,点起三十个小怪,到山上来巡逻。

再说八戒运气不好,正走着,恰好碰上这群妖怪,被当面拦住,问道:“你是什么人?” 呆子刚抬起头,掀着耳朵,看见是一群妖魔,心里顿时慌了,暗自想道:“我要是说是取经的和尚,他们肯定就把我抓走了。” 于是只说:“我是走路的。” 小妖回去报告说:“大王,是个走路的。” 那三十个小怪,有的认识八戒,有的不认识,旁边还有听人指点的,就说:“大王,这个和尚,跟图里的猪八戒长得很像。” 于是叫人把影神图挂起来。八戒看见,大吃一惊道:“怪不得这段时间没精神呢!原来是他把我的影像传过来了!” 小妖用枪挑着影神图,银角大王用手指着说:“骑白马的是唐僧,毛脸的是孙行者。” 八戒听见了,嘟囔道:“城隍爷啊,没我也就算了,我还准备了猪头三牲,还有二十四分的清醮呢……” 嘴里不停地唠叨,只顾着许愿。那妖怪又说:“黑长的是沙和尚,长嘴大耳的是猪八戒。” 呆子听见说他,吓得赶紧把嘴揣在怀里藏起来。那妖怪喊道:“和尚,把嘴伸出来!” 八戒说:“我这是胎里带来的毛病,伸不出来。” 那妖怪就让小妖用钩子把他的嘴钩出来。八戒吓得把嘴伸出来说:“真没见识。好了,这不是吗?你要看就看,钩什么钩?”

那妖怪认出是八戒,抽出宝剑,上前就砍。呆子举起钉耙挡住说:“小子,别无礼!看耙!” 那妖怪笑着说:“这和尚是半路出家的吧。” 八戒说:“好小子!还有点眼力!你怎么就知道老爷我是半路出家的?” 那妖怪说:“你会使这钉耙,肯定是在人家菜园子里筑地,把这钉耙偷来的。” 八戒说:“小子,你哪里认得老爷我的这把耙。我这耙可不像那筑地的耙。这耙是:

巨大的齿铸得像龙爪,渗金装饰得像虎形。

遇到敌人寒风起,双方相持火焰生。

能为唐僧消瘴气,西天路上捉妖精。

抡动起来烟霞遮日月,舞动之时昏云暗斗星。

筑倒泰山老虎怕,掀翻大海老龙惊。

就算你这妖怪有手段,一耙下去九个血窟窿!”

那妖怪听了,哪里肯相让,挥舞着七星剑,使出浑身解数,和八戒在山中你来我往地打斗起来,打了二十回合,不分胜负。八戒发了狠,拼死相迎。那妖怪见他揪着耳朵,喷着粘涎,舞动钉耙,嘴里吆喝着,也有点害怕,就回头招呼小怪一起动手。要是一对一地打,八戒还能应付,可他见那些小妖一起上,慌了手脚,招架不住,败下阵来,转身就跑。因为没仔细看路,忽然被蓏萝藤绊了一跤。他爬起来正跑,又被一个睡倒在地的小妖扳住脚跟,噗通一声,又摔了个狗吃屎,被一群妖怪赶上按住,抓着鬃毛,揪着耳朵,扯着脚,拉着尾巴,扛的扛,抬的抬,把他抓进洞里去了。唉!真是:一身魔难难以消除,万种灾厄不易解除。到底猪八戒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