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来逢女国 心猿定计脱烟花

话说三藏师徒告别了村舍人家,沿着道路向西前行,没走上三四十里路,就早早来到了西梁国的国界。唐僧骑在马上指着前方说道:“悟空,前面城池已经很近了,市井中人们的说话声喧闹嘈杂,想来应该就是西梁女国了。你们都要格外小心,行事谨慎,严守规矩,千万不能放纵自己的情感,扰乱了佛门的教义。” 三人听了,都恭恭敬敬地听从师父的吩咐。

话还没说完,他们就来到了东关厢的街口。这里的人都穿着长裙短袄,面容粉嫩,头发抹着油。不论老少,全都是女子。她们正在两条街上做买卖,忽然看见师徒四人走来,顿时一起鼓掌欢笑,满脸喜悦地说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 这一下可把三藏吓得连忙勒住马,难以前行。片刻之间,街道就被人群塞满了,只听到一片欢声笑语。八戒嘴里慌乱地叫嚷着:“我是个被阉割过的猪!我是个被阉割过的猪!” 行者说道:“呆子,别胡说八道。摆出你原来的模样就行了。” 八戒真的把头摇了两摇,竖起一双蒲扇般的大耳朵,扭动着莲蓬似的吊搭唇,大声吼叫了一声,把那些妇女们吓得东倒西歪,连连后退。有诗为证:

圣僧前往西天拜佛,来到了西梁女国,这里阴气极盛,阳气稀少。

无论是农民、士人、工匠还是商人,全都是女子;渔夫、樵夫、耕者、牧者也都是身着红妆的女性。

娇艳的女子满路呼喊着 “人种”,年轻的妇人在街头迎接 “粉郎”。

若不是悟能施展丑陋模样,众人定会被这如烟花般的热情围困,难以应对!

就这样,众人都心生恐惧,不敢再上前。一个个都缩手缩脚,弯腰驼背,摇头咬指,战战兢兢地挤在街道两旁,都盯着唐僧看。孙大圣也故意做出丑陋的模样在前面开路,沙僧则扮出凶恶的样子维持秩序。八戒牵着马,噘着嘴,摆动着耳朵。师徒一行继续前进。又看到市井上房屋整齐,店铺高大宽敞,像其他地方一样,有卖盐卖米的,有酒肆茶房;鼓角齐鸣的楼台用于通商贸易,旗亭候馆挂着帘栊。师徒们拐过几个弯,突然看见有一位女官站在街边,高声喊道:“远方来的使者,不可擅自进入城门。请前往馆驿登记姓名,记录在册,等下官将姓名上奏给国王,查验通关文牒后才能放行。” 三藏听了,便下马仔细观看,只见衙门上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 “迎阳驿” 三个字。长老说道:“悟空,那村舍人家说的果然没错,真有个迎阳驿。” 沙僧笑着说:“二哥,你要不要去照胎泉边照一照,看看有没有双影。” 八戒说:“别拿我开玩笑!我喝了那半盏落胎泉水,已经把胎打下来了,还照它干什么?” 三藏回头叮嘱道:“悟能,说话小心!小心!” 于是上前与那女官行礼。

女官在前面引路,邀请他们都进入驿馆,在正厅坐下后,立刻让人上茶。又看到女官的手下人都是梳着三绺头发,穿着两截衣裳的打扮。你瞧,端茶的人也面带笑容。不一会儿喝完茶,女官微微欠身问道:“使者从哪里来?” 行者说道:“我们是东土大唐王驾下,奉钦差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我师父就是唐王的御弟,法号唐三藏。我是他的大徒弟孙悟空。这两位是我的师弟:猪悟能和沙悟净。一行连马一共五个。我们随身带有通关文牒,请您查验后放行。” 那女官拿起笔写完记录,走下来叩头说道:“老爷恕罪。下官是迎阳驿的驿丞,实在不知道是上邦的老爷们到来,应当远迎才是。” 拜完起身,立刻吩咐管事的人安排饭菜,说道:“爷爷们请稍坐片刻,待下官进城启奏我王,为你们倒换关文,领取通行凭证,送老爷们向西进发。” 三藏听了,欣然坐下,暂且不提。

再说那驿丞整理好衣冠,径直来到城中的五凤楼前,对黄门官说道:“我是迎阳馆的驿丞,有事要启奏国王。” 黄门官立刻进宫启奏。国王降旨传驿丞上殿,问道:“驿丞有什么事要奏?” 驿丞说:“微臣在驿馆,接待了东土大唐王的御弟唐三藏。他有三个徒弟,分别叫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连马一共五个,想要前往西天拜佛取经。特地来启奏主公,是否允许他们倒换关文,放行通过?” 女王听了奏报,满心欢喜,对众文武官员说道:“寡人昨晚梦见金屏绽放出绚丽光彩,玉镜展现出明亮光辉,这可是今日的喜兆啊!” 众女官簇拥着在丹墀下下拜说道:“主公,怎么能看出这是今日的喜兆呢?” 女王说:“东土来的男人,是唐朝的御弟。我国自混沌初开以来,历代帝王,从来都没见过有男人来到这里。如今幸好唐王御弟降临,想来是上天赐予的。寡人愿以一国的财富,招御弟为王,我愿做王后,与他阴阳结合,生儿育女,永远传承帝业,这难道不是今日的喜兆吗?” 众女官纷纷下拜,欢呼称赞,无不喜悦。

驿丞又启奏道:“主公的想法,是万代传家的好事;但只是御弟的三个徒弟长相凶恶,模样丑陋。” 女王问道:“爱卿见到御弟是什么模样?他的徒弟又有多凶恶丑陋?” 驿丞说:“御弟相貌堂堂,风姿英俊,确实是天朝上国的好男儿,南赡部洲中华大地的杰出人物。那三个徒弟却是面容狰狞凶恶,长相如同精怪。” 女王说:“既然如此,给他的徒弟们发放通行凭证,倒换关文,打发他们前往西天,只留下御弟,有什么不可以的?” 众官员下拜启奏道:“主公说得极是,臣等谨遵旨意。但这婚配之事,没有媒人可不行。自古道:‘姻缘的配合依靠红叶传递,月老会用赤绳系住夫妻。’” 女王说:“就依爱卿所奏,就让当驾太师做媒人,迎阳驿丞主持婚礼,先去驿馆向御弟求亲。等他答应了,寡人就摆驾出城迎接。” 太师和驿丞领了旨意,走出朝堂。再说三藏师徒们正在驿厅上享用斋饭,忽然听到外面有人来报:“当驾太师和我们的本官老姆来了。” 三藏问道:“太师来有什么事?” 八戒说:“怕是女王要请我们吧。” 行者说:“不是请我们,就是来说亲的。” 三藏说:“悟空,假如女王不放我们走,强行逼我成亲,那该怎么办?” 行者说:“师父只管答应她,老孙自有办法应对。”

话还没说完,两位女官就到了,对着长老下拜。长老一一回礼说道:“贫僧是出家人,有什么德行和能耐,敢劳烦大人下拜?” 那太师见长老相貌堂堂,气宇轩昂,心中暗自高兴,想着:“我国中真是有福气。这个男子,倒也配得上做我国王的丈夫。” 两位女官拜完起身,在旁边侍立说道:“御弟爷爷,有天大的喜事了!” 三藏说:“我是出家人,喜从何来?” 太师躬身说道:“这里是西梁女国,国中从来都没有男人。如今幸好御弟爷爷降临,臣奉我王旨意,特地来求亲。” 三藏说:“善哉!善哉!我贫僧独自一人来到贵地,又没有儿女相伴,只有三个顽皮的徒弟,不知大人求的是哪位的亲事?” 驿丞说:“下官刚刚进朝启奏,我王十分欢喜,说昨晚做了一个吉梦,梦见金屏生彩艳,玉镜展光明。得知御弟是中华上国的男儿,我王愿以一国的财富,招赘御弟爷爷为夫,让您南面称王,我王愿为王后。传旨让太师做媒,下官主持婚礼,所以特地来求这门亲事。” 三藏听了,低下头,没有说话。太师说:“大丈夫遇到好时机,不可错过。像这样的招赘之事,天下虽然有;但能依托一国之富的,世上实在罕见。请御弟赶快答应,也好让我们回奏国王。” 长老更是像哑巴一样,不发一言。

八戒在旁边噘着碓梃似的嘴,大声说道:“太师,你去回复国王:我师父是长久修行、得道的罗汉,绝对不会贪恋你那一国的财富,也不会爱慕你那倾国的容貌。快点倒换关文,打发他往西去,留下我在这里招赘,怎么样?” 太师听了,吓得胆战心惊,不敢回话。驿丞说:“你虽然是个男子,但长相丑陋,不符合我王的心意。” 八戒笑着说:“你太不懂变通了。常言说得好:‘粗柳能编簸箕,细柳可做斗,世上谁会嫌弃男儿丑?’” 行者说:“呆子,别胡说八道!一切听师父的意思,能答应就答应,该拒绝就拒绝。别耽误了人家说媒的工夫。”

三藏说:“悟空,你觉得怎么好就怎么办。” 行者说:“依老孙看来,你留在这里也不错。自古道‘千里姻缘一线牵’嘛。哪里还能有这么合适的地方呢?” 三藏说:“徒弟,我们要是在这里贪图富贵,那谁去西天取经?这不就辜负了我大唐皇帝的期望吗?” 太师说:“御弟在上,微臣不敢隐瞒。我王的旨意,原本只是让求御弟为亲,让你们三位徒弟参加会亲的筵席,领取通行凭证,倒换关文,前往西天取经。” 行者说:“太师说得有道理。我们也不必为难,情愿留下师父,给你们国王做丈夫。快换关文,打发我们西去。等取经回来,我们再来这里拜见岳父岳母,讨些盘缠,回大唐去。” 那太师和驿丞对着行者行礼说道:“多谢老师成全之恩!” 八戒说:“太师,可别光说不做。既然我们答应了,那就先让你们国王安排一桌酒席,让我们喝杯定亲酒,怎么样?” 太师说:“有,有,有。马上就安排筵席。” 那驿丞与太师欢天喜地,回去向女王回奏,暂且不提。

再说唐长老一把拉住行者,骂道:“你这猴头,要害死我啊!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我在这里招亲,你们去西天拜佛?我就算死也不敢这样做!” 行者说:“师父放心。老孙难道不知道你的性情?只是到了这个地方,遇到这样的人,不得不将计就计。” 三藏说:“什么叫将计就计?” 行者说:“你要是坚决不答应,她就不肯倒换关文,也不放我们走。万一她心生恶意,下令让众人割了你的肉,做成香袋之类的东西,我们哪会有好下场?到时候就一定要使出降魔除怪的神通。你知道我们的手脚很重,兵器又很厉害,只要动动手,这一国的人都会被打死。她们虽然阻拦我们,但又不是什么怪物妖精,都是一国的普通百姓;你向来是个善良慈悲的人,一路上都力求不伤害生灵;要是打死这么多无辜的人,你怎么忍心呢?这实在是不善之举啊。” 三藏听了,说道:“悟空,你说得很对。但就怕女王把我招进去,要行夫妻之事,我怎么能丧失元阳,败坏了佛家的德行;泄漏真精,堕落了本教的身份呢?” 行者说:“今天答应这门亲事,她一定会以皇帝的礼仪,摆驾出城来迎接你;你更不要推辞,就坐上她的凤辇龙车,登上宝殿,面南坐下,向女王取出御宝印信,宣我们兄弟进朝,把通关文牒盖上印,再请女王写个亲笔签名,签押之后交给我们。同时让她安排筵席,就当是与女王成亲的喜宴,也是为我们送行。等筵席结束,再让她安排车驾,只说送我们三人出城,回来再与女王成亲。哄得她君臣都高兴,没有了阻拦的心思,也不会起恶毒的念头,等把我们送出城外,你下了龙车凤辇,让沙僧在旁边伺候,扶你骑上白马,老孙我就施展定身法,让她君臣人等都动弹不得,我们就顺着大路只管往西走。走了一昼夜之后,我念个咒语,解除法术,让她君臣们苏醒回城。这样一来,既不伤害他们的性命,二来也不损害你的元神。这就叫做‘假亲脱网’之计。难道不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吗?” 三藏听了,如同大梦初醒,满心欢喜,忧愁全消,对行者感激不尽,说道:“多亏贤徒有如此高见。” 师徒四人同心合意,正商量着,暂且不表。话说那太师和驿丞,不等宣诏,径直来到朝门的白玉阶前,上奏道:“主公做的好梦真是太灵验了,您与那唐朝御弟喜结良缘的好事就要成了。” 女王听到奏报,卷起珠帘,走下龙床,张开樱桃小口,露出洁白的牙齿,笑吟吟地娇声问道:“贤卿见到御弟,他是怎么说的?” 太师说:“臣等去到驿馆,拜见御弟之后,就详细说了求亲之事。御弟一开始还有推辞的话,幸好他的大徒弟慷慨答应,愿意留下他师父给我王做丈夫,让他师父面南称帝,只是要求先倒换关文,打发他们三人西去;等取完经回来,再来这里拜见岳父岳母,讨些盘缠回大唐。” 女王笑着问:“御弟还有别的说法吗?” 太师回奏道:“御弟没再说什么,看样子愿意与我主成亲;只是他的二徒弟,要求先摆酒席,喝定亲酒。”

女王听了,立刻传下旨意,让光禄寺安排宴席。同时,准备好大驾,出城迎接夫君。众女官立即遵照王命,打扫宫殿,布置庭台。负责摆宴的人,火速安排;负责准备车驾的人,迅速筹备。你看这西梁国虽然是个女儿国,但那鸾舆的气派丝毫不亚于中华大国。只见:

六条神龙喷吐着五彩光芒,两只凤凰展现出祥瑞之象。六龙喷彩,护送着车驾出行;双凤生祥,伴随着辇车而来。馥郁的异香弥漫,氤氲的瑞气散开。众多官员佩戴着金鱼玉佩,簇拥在周围;一群女子梳着宝髻,云鬟高耸,排列整齐。鸳鸯掌扇遮挡着鸾驾,翡翠珠帘映衬着凤钗。笙歌悦耳动听,弦管和谐美妙。一片欢情直冲云霄,无边喜气从心中散发。三檐罗盖在天空中摇曳,五色旌旗映照在御阶之上。这里向来没有成亲的喜事,女王今日终于要与如意郎君相配。

没过多久,大驾出城,很快就到了迎阳馆驿。忽然有人向三藏师徒报告:“女王驾到了。” 三藏听到后,立刻和三个徒弟整理好衣服,走出大厅迎接圣驾。女王卷起车帘,走下辇车,问道:“哪一位是唐朝御弟?” 太师指着说:“驿门外香案前穿着襕衣的就是。” 女王闪动着凤目,微微皱眉,仔细打量,只见三藏果然仪表非凡。你看他:

风度翩翩,英姿伟岸,相貌堂堂。牙齿洁白如同银砌,嘴唇红润,口型方正。头顶平坦,额头宽阔,天仓饱满;双目清秀,眉毛清朗,地阁修长。两耳轮廓分明,真是杰出之士;一身气质不凡,堪称有才的好儿郎。好一个妙龄聪慧、英俊风流的男子,正配得上西梁国美丽的姑娘。

女王看到这般让她心动的模样,心中欢喜不已,展露出樱桃小口,喊道:“大唐御弟,还不快来与我共结连理?” 三藏听到这话,耳朵发红,脸色涨红,羞答答地不敢抬头。

猪八戒在一旁,噘着嘴,眯着眼,看着那女王,觉得她身姿婀娜,十分美丽。只见那女王:

眉毛如同翠绿的羽毛,肌肤好似羊脂般洁白。脸庞如桃花瓣般粉嫩,发髻上金凤丝闪耀。秋波荡漾,尽显妖娆之态;手指纤细,宛如春笋,散发着娇媚的风姿。斜披的红绡飘动,色彩艳丽;高高的簪子上珠翠闪耀,光芒四射。莫说昭君美貌,她果然赛过西施。柳腰轻轻摆动,金佩发出声响;莲步轻盈移动,玉肢婀娜多姿。月宫里的嫦娥难以企及,九天之上的仙子也比不上她。这宫妆打扮巧夺天工,与众不同,真像是王母娘娘降临瑶池。

那呆子看到女王如此美貌,忍不住口水流淌,心头小鹿乱撞,一时间浑身酥软,好似雪狮子遇到火,不知不觉间都要融化了。

只见那女王走上前来,一把拉住三藏,轻声细语地娇声说道:“御弟哥哥,请上龙车,和我一同前往金銮宝殿,结为夫妻吧。” 三藏长老吓得战战兢兢,站立不稳,像喝醉了酒,又像着了魔。行者在一旁提醒道:“师父,不必太过谦让,请和师娘一起上辇车吧。快点倒换关文,好让我们去取经。” 长老不敢回应,轻轻推了行者两下,忍不住落下泪来。行者说:“师父,别烦恼。这般富贵,不享受还等什么呢?” 三藏实在没有办法,只得依从,擦干眼泪,勉强挤出笑容,移步向前,与女王:

一同携手,共坐龙车。女王满心欢喜,一心想要与三藏结为夫妻;而三藏长老却忧心忡忡,只想着前往西天拜佛。一个渴望洞房花烛,与爱人相伴到老;一个想要早日前往西宇灵山,拜见世尊。女王是真情实意,希望能与三藏和谐相处,白头偕老;三藏则是假意敷衍,牢牢守住自己的心意,修养元神。一个见到男子,满心欢喜,恨不得立刻与他并肩携手,成就夫妻之好;一个害怕遇到女色,只想着尽快摆脱困境,前往雷音寺。二人一同登上辇车,却没想到唐僧心中另有打算!

那些文武官员,看到主公与长老同登凤辇,并肩而坐,一个个眉开眼笑,指挥着仪仗队伍,返回城中。孙大圣这才让沙僧挑着行李,牵着白马,跟在大驾后面一同前行。猪八戒在前面跑得飞快,先来到五凤楼前,叫嚷道:“好自在,好现成啊!这可不行!这可不行!吃了喜酒再成亲才对!” 吓得那些负责仪仗引导的女官都不敢往前走,一个个回到驾前报告:“主公,那个长嘴大耳的,在五凤楼前叫嚷着要吃喜酒呢。” 女王听到奏报,倚在长老的香肩旁,贴着他的脸颊,轻声问道:“御弟哥哥,那个长嘴大耳的是你的哪个徒弟?” 三藏说:“是我的第二个徒弟。他食量很大,一生就贪图口腹之欲;得先准备些酒食给他吃了,才能办事。” 女王急忙问:“光禄寺安排的宴席准备好了吗?” 女官回奏道:“已经准备好了。设了荤素两种宴席,在东阁呢。” 女王又问:“为什么要设两种?” 女官回奏道:“臣担心唐朝御弟和他的徒弟们平时吃素,所以准备了荤素两样。” 女王又笑吟吟地贴着长老的脸颊问:“御弟哥哥,你吃素还是吃荤?” 三藏说:“贫僧吃素,不过徒弟们没有戒酒。得准备几杯素酒,给我二徒弟喝些。”话还没说完,太师启奏:“请前往东阁赴宴。今晚是吉日良辰,就可以与御弟爷爷成亲。明天黄道吉日,请御弟爷爷登上宝殿,面南而坐,更改年号,即位称帝。” 女王十分高兴,立刻与长老手牵手,走下龙车,一同进入端门。但见:

仙乐飘飘,从楼台飘落,宫殿的大门敞开,翠辇缓缓驶来。

凤阙大门大开,光芒闪耀,皇宫内一片锦绣。

麒麟殿内炉烟袅袅升起,孔雀屏边扇影摇曳。

亭阁巍峨壮丽,如同上国的景象,玉堂金马更是奇妙非凡。

来到东阁之下,又听到一阵美妙的笙歌,还看到两行容貌娇美的女子。正堂中间摆着两种丰盛的宴席:左边上首是素席,右边上首是荤席。下首两边都是单席。女王整理好袍袖,伸出纤细的手指,捧着玉杯,前来安排座位。行者走上前说:“我们师徒都吃素。先请师父坐在左边的素席,往下数三席,我们兄弟俩分左右坐。” 太师高兴地说:“正是,正是。师徒如同父子,不能并肩而坐。” 众女官连忙调整好席面。女王一一为他们兄弟三人递上酒杯,安排好座位。行者又给唐僧使了个眼色,示意师父回礼。三藏起身,也举起玉杯,给女王安排座位。那些文武官员,向女王拜谢皇恩后,按照品级依次分坐两边,这才停止音乐,开始饮酒。

那八戒可不管那么多,放开肚皮,尽情吃喝起来。无论是玉屑米饭、蒸饼、糖糕,还是蘑菇、香蕈、笋芽、木耳、黄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芋头、萝卜、山药、黄精,他一股脑儿地全吃光了。喝了五七杯酒之后,他嘴里叫嚷着:“快添菜!拿大酒杯来!再喝几杯,大家好去干自己的事。” 沙僧问道:“这么好的宴席不吃,还要去干什么事?” 呆子笑着说:“古人说:‘造弓的专心造弓,造箭的专心造箭。’我们如今,该招亲的招亲,该出嫁的出嫁,该取经的继续取经,该赶路的继续赶路,别只顾着贪杯误事。赶紧打发我们拿到关文。正所谓‘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女王听了,立刻让人取来大酒杯。近侍官连忙拿来几个鹦鹉杯、鸬鹚杓、金叵罗、银凿落、玻璃盏、水晶盆、蓬莱碗、琥珀钟,满满地斟上美酒,大家果然都各喝了一轮。

三藏微微欠身站起来,对着女王双手合十说道:“陛下,多谢您如此盛情设宴款待,酒已经喝得够多了。请您登上宝殿,为我们倒换关文,趁着天色尚早,送我这三位徒弟出城吧。” 女王听从了他的话,挽着长老的手,结束了筵席,一同前往金銮宝殿,并且马上就让长老即位。三藏连忙说道:“不行!不行!刚才太师说过,明天才是黄道吉日,贫僧那时才敢即位称王。今天就请先给我们盖上关文印信,打发他们离去吧。” 女王依言,重新坐回龙床,随即让人取来一张金交椅,放置在龙床的左边,请唐僧坐下,然后吩咐徒弟们把通关文牒拿上来。大圣便让沙僧解开包袱,取出关文。大圣双手捧着关文,恭敬地递上。女王仔细地看了一番,只见上面盖有大唐皇帝的宝印九颗,下面还有宝象国印、乌鸡国印、车迟国印。女王看完后,娇声笑语地问道:“御弟哥哥,你原来姓陈吗?” 三藏回答道:“我俗家姓陈,法名玄奘。因为唐王陛下隆恩,认我为御弟,赐我姓唐。” 女王又问:“关文上怎么没有你高徒的名字呢?” 三藏说:“这三个顽皮徒弟,并非我唐朝本土之人。” 女王疑惑地问:“既然不是唐朝人,为什么愿意跟随你前来呢?” 三藏解释道:“大徒弟祖籍东胜神洲傲来国;二徒弟来自西牛贺洲乌斯庄;三徒弟则是流沙河人。他们三人都因触犯天条,幸得南海观世音菩萨解救,从此一心向善,皈依佛门,想要将功赎罪,所以情愿保护我前往西天取经。他们都是我在途中收的徒弟,因此关文牒上没有注明他们的法名。” 女王说道:“我来给他们添注法名,好不好?” 三藏回答:“一切听从陛下的安排。” 女王立刻让人取来墨笔,浓浓地磨好香墨,将毛笔饱蘸墨汁,在牒文之后,工工整整地写上了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三人的名讳,接着取出御印,端端正正地盖上,又亲手画了花押,然后把关文传递下去。孙大圣接过关文,让沙僧妥善包裹好。

女王又拿出一盘碎金碎银,走下龙床递给行者,说道:“你们三人拿着这些暂且当作路费,早日前往西天;等你们取经归来,寡人还有重谢。” 行者说道:“我们出家人,不接受金银,一路上自有化缘乞讨的地方。” 女王见他不接受,又取出十匹绫锦,对行者说:“你们行程匆忙,来不及裁剪制作新衣,拿这些在路上做件衣服,也好遮挡风寒。” 行者说:“出家人穿不了绫锦,我们有自己的粗布衣服护体。” 女王见他还是不接受,便吩咐道:“取三升御米,让他们在路上权且当作一顿饭食。” 八戒听到 “饭” 字,立刻伸手接过来,塞进了包袱里。行者说道:“兄弟,咱们的行李已经够沉重了,你还有力气挑米?” 八戒笑着说:“你哪里懂?米可是好东西,一天就吃完了。一顿饭的工夫,就解决了。” 于是师徒三人一起上前谢恩。三藏说道:“冒昧烦请陛下和贫僧一同送这三位徒弟出城,我要嘱咐他们几句,让他们好好往西去,我随后就回来,与陛下共享荣华富贵。到那时无牵无挂,我们才能成就美满姻缘。” 女王没有识破其中的计谋,便传旨安排车驾,与三藏相依相偎,一同登上凤辇,出了西城。整个城中,家家户户都在灯盏里添上净水,炉中焚烧着真香。百姓们一来是想看看女王的鸾驾,二来也是想瞧瞧御弟这难得一见的男子。不管老少,全都是面容娇美的女子,一个个绿鬓如云,发髻高耸。没过多久,大驾出了城,来到了西关之外。

行者、八戒、沙僧,三人齐心协力,收拾得整整齐齐,径直迎着銮舆,高声喊道:“女王陛下不必远送,我们就此拜别了。” 长老缓缓走下龙车,对着女王拱手说道:“陛下请回,让贫僧去取经吧。” 女王听了,大惊失色,连忙拉住唐僧说道:“御弟哥哥,我愿以一国的财富,招你为夫,明天你就登上宝位,即位称王,我愿做你的王后。喜筵我们都已经吃过了,怎么现在却又变卦了呢?” 八戒听到这话,发起疯来,嘴巴乱扭,耳朵乱摇,冲到驾前,叫嚷道:“我们和尚怎么能和你这粉骷髅做夫妻!放我师父走!” 女王见他如此撒泼耍丑,吓得魂飞魄散,一下子跌坐在辇驾之中。沙僧趁机把三藏从人群中拉出来,扶他上马。就在这时,只见路旁突然闪出一个女子,大声喝道:“唐御弟,你往哪里走!我要和你去玩耍!” 沙僧骂道:“你这贼子,太不知好歹!” 说着便抽出宝杖,朝着那女子劈头打去。那女子立刻施展一阵旋风,“呜” 的一声,把唐僧给摄走了,瞬间无影无踪,不知道被带到了什么地方。哎呀!真是:刚刚脱离了女儿国的温柔乡,又遭遇了风月的魔障。毕竟不知道那女子是人还是妖怪,老师父的性命是生是死,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