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灭妖邪

话说孙大圣牵着马,挑着担,在满山头四处寻找,大声呼喊着师父。忽然,猪八戒气呼呼地跑了过来,问道:“哥哥,你喊什么呢?” 行者说:“师父不见了。你有没有看见?” 八戒说:“我本来只跟着唐僧做和尚,你又捉弄我,让我当什么将军!我拼了命,和那妖精打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才逃回来。师父是你和沙僧看着的,怎么反倒来问我?” 行者说:“兄弟,我不怪你。你可能是眼花了,才让妖精跑回来抓走了师父。我去打那妖精的时候,让沙和尚看着师父,可现在连沙和尚也不见了。” 八戒笑着说:“说不定沙和尚带着师父去方便了。” 话还没说完,只见沙僧走了过来。行者问道:“沙僧,师父去哪儿了?” 沙僧说:“你们两个眼神不好,把妖精放过来抓走了师父。我去打那妖精的时候,师父自己坐在马上。” 行者气得暴跳如雷,喊道:“我们中了他的计!中了他的计!” 沙僧问:“中了什么计?” 行者说:“这是‘分瓣梅花计’,把我们兄弟几个调开,然后直接抓走了师父。天哪!天哪!这可怎么办才好!” 说着,忍不住腮边流下泪来。八戒说:“别哭!一哭就显得没本事了!师父肯定没走远,就在这座山上,我们赶紧去找。”

三人实在没别的办法,只能进山寻找。走了大概二十里路左右,只见悬崖下面有一座洞府:

陡峭的山峰相互掩映,怪石嶙峋。奇花异草散发着阵阵清香,红杏碧桃娇艳欲滴。悬崖前的古树,树皮粗糙,历经风雨,树干粗达四十围;门外的苍松,枝叶繁茂,高耸入云,有二千尺之高。一对对野鹤,常常来到洞口,在清风中翩翩起舞;一只只山禽,每日在枝头啼叫,打破白昼的宁静。一丛丛黄藤像悬挂着的绳索,一排排烟柳如垂下的金缕。一方池塘积满了水,一处洞穴依山而建。方塘积水,隐藏着尚未化龙的蛟龙;深穴依山,住着多年吃人作恶的老怪。这里果然如同神仙的居所一般,是个藏风聚气的好地方。

行者看到后,两三步就跳到门前查看,只见石门紧闭,门上横着一块石板,石板上刻着八个大字:“隐雾山折岳连环洞”。行者说:“八戒,动手!这里就是妖精的住处,师父肯定在里面。” 那呆子仗着胆子,举起钉耙,使出全身力气朝着石门砸去,把石门砸出了一个大窟窿,喊道:“妖怪!快把我师父送出来,不然我用钉耙把这门砸倒,让你们一家子都完蛋!” 守门的小妖急忙跑进去报告:“大王,闯大祸了!” 老怪问:“出什么祸了?” 小妖说:“门前有人把门打破了,叫嚷着要师父呢!” 老怪大惊失色,说:“不知道是哪个找来了?” 先锋说:“别怕!我出去看看。” 那小妖跑到前门,从打破的窟窿处,歪着头往外看,见是个长嘴大耳朵的,立刻回头大声叫道:“大王别怕他!这是猪八戒,没什么本事,不敢放肆。他要是敢放肆,打开门,把他抓进来一起蒸了。就怕那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 八戒在外面听到了,说:“哥啊,他不怕我,就怕你呢。师父肯定在他家。你快上。” 行者骂道:“你这可恶的孽畜!你孙外公在这儿!把我师父送出来,饶你一命!” 先锋说:“大王,不好了!孙行者也找来了!” 老怪抱怨道:“都是你出的什么‘分瓣分瓣’的主意,这下惹得祸事上门了!怎么办啊?” 先锋说:“大王放心,先别埋怨。我记得孙行者是个宽宏大量的猴头,虽然他神通广大,却喜欢听奉承话。我们拿个假人头出去哄哄他,奉承他几句,就说他师父被我们吃了。要是能把他哄走,唐僧还是我们的,要是哄不过,再想别的办法。” 老怪问:“上哪儿找个假人头呢?” 先锋说:“我来做一个看看。”

好个妖怪,拿起一把锋利的钢刀斧,把柳树根砍成个人头的模样,喷上些人血,弄得模糊不清,让一个小怪用漆盘端着,拿到门下,叫道:“大圣爷爷,别生气,听我们说。” 孙行者果然喜欢听奉承话,听到叫大圣爷爷,立刻拦住八戒:“先别动手,听听他有什么话要说。” 端盘的小怪说:“你师父被我们大王抓进洞来,洞里的小妖不懂事,这个要吞,那个要啃,又抓又咬,把你师父给吃了,只剩下一个头在这儿了。” 行者说:“既然吃了就算了,把人头拿出来,我看看是真是假。” 那小怪从门洞里把那个人头扔了出来。猪八戒见了,立刻哭了起来:“可怜啊!师父进去的时候好好的,怎么出来就成这样了!” 行者说:“呆子,你先看看是真是假,再哭!” 八戒说:“真丢人!人头还有假的?” 行者说:“这是个假人头。” 八戒问:“你怎么知道是假的?” 行者说:“真人头扔出来,落地声音沉闷,假人头扔出来,声音像敲梆子一样响。你不信,我扔给你听听。” 说着,拿起人头往石头上一摔,“当” 的一声,十分响亮。沙和尚说:“哥哥,真响啊!” 行者说:“响就说明是假的。我让你看看它的真面目。” 说着,迅速抽出金箍棒,“扑” 的一下,把假人头打破了。八戒一看,原来是个柳树根。呆子忍不住骂道:“你们这群妖怪!把我师父藏在洞里,拿个柳树根来哄你猪祖宗,难道我师父是柳树精变的?”吓得那端盘的小怪,战战兢兢地跑进去报告:“难啊,难啊,太难了!难啊,难啊,太难了!” 老妖问:“怎么这么多难处?” 小妖说:“猪八戒和沙和尚倒是哄过去了,可孙行者就像个卖古董的,太识货了!他一眼就认出这是个假人头。现在得拿个真的人头给他,说不定他就走了。” 老怪说:“上哪儿找个真的人头呢?…… 我们剥皮亭里有吃剩下的人头,挑一个出来。” 众妖立刻到亭子里挑了个新鲜的人头,把头皮啃干净,弄得滑溜溜的,还是用盘子端着,拿出来叫道:“大圣爷爷,之前那个确实是假的。这个才是真正唐老爷的头,我们大王留着镇宅子的,现在特意献给您。” 说着,“扑通” 一声,把人头又从门洞里扔了出来,鲜血淋漓,滚了一地。

孙行者一看,认得这是个真的人头,无奈之下,忍不住哭了起来,八戒和沙僧也一起放声大哭。八戒含着眼泪说:“哥哥,先别哭。这天儿不好,一会儿人头该臭了。我把它拿过去,趁着新鲜埋了,再哭。” 行者说:“也有道理。” 那呆子也不嫌脏,把人头抱在怀里,跑上山崖。在向阳的地方,找了个藏风聚气的地方,用钉耙挖了个坑,把人头埋了,又堆起一个坟冢,然后对沙僧说:“你和哥哥哭着,我去弄点东西来供奉师父。” 他走到山涧边,折了几根大柳枝,捡了几块鹅卵石,回到坟前,把柳枝插在坟的两边,把鹅卵石堆在坟前。行者问:“你这是干什么?” 八戒说:“这柳枝就当是松柏,给师父遮遮坟顶;这石子就当是点心,给师父供奉供奉。” 行者喝道:“你这笨蛋!人都死了,还拿石子供他!” 八戒说:“这也是表表我们的心意,尽尽孝道。” 行者说:“别瞎闹了!让沙僧在这儿,一来守着坟,二来看着行李和马匹。我和你去打破妖精的洞府,抓住妖魔,把他们碎尸万段,给师父报仇去。” 沙和尚流着泪说:“大哥说得太对了。你们俩小心点,我在这儿守着。”

好个八戒,立刻脱下黑色的锦布直裰,束紧贴身的小衣,举起钉耙,跟着行者。二人齐心协力,毫不迟疑,直接把石门打破,喊声震天,叫道:“把活的唐僧还给我们!” 洞里的大小妖怪,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都抱怨先锋出的馊主意。老妖问先锋:“这些和尚打进来了,怎么办?” 先锋说:“古人说得好:‘既然把手伸进鱼篮,就别想躲开鱼腥味。’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率领家兵,出去和那些和尚拼了!” 老怪听了,实在没有别的办法,真的传令:“小的们,都给我齐心,拿着精锐的兵器,跟我出去迎战。” 果然,众妖一起呐喊,杀出洞门。大圣和八戒急忙后退几步,来到山场平坦的地方,挡住群妖,喝道:“哪个是领头的?哪个是抓我师父的妖怪?” 那群妖扎下营盘,把一面锦绣花旗晃了晃,老怪手持铁杵,高声喊道:“你这泼和尚,不认识我?我可是南山大王,在这一带逍遥了数百年。你那唐僧已经被我抓来吃了,你能怎么样?” 行者骂道:“你这个大胆的怪物!你才活了多少年,敢称‘南山’二字?李老君是开天辟地的老祖宗,尚且坐在太清境的右边;佛如来是治理世间的尊者,还坐在大鹏之下;孔圣人是儒教的尊长,也仅仅被称为‘夫子’。你这个孽畜,竟敢称南山大王,还逍遥数百年!别跑!吃你外公一棒!” 那妖精侧身一闪,用铁杵挡住铁棒,圆睁双眼,问道:“你这模样像个猴儿,竟敢用这么多话来压我!你有什么本事,敢在我面前嚣张?” 行者笑着说:“你这个无名的孽畜!竟然不认识老孙!你站稳了,听好了:

我祖籍东胜神洲,天地间已度过无数春秋。

花果山上的仙石卵,孵化出我这根苗。

生来就与凡胎不同,圣体与日月同辉。

本性修炼非比寻常,天资聪慧精通大丹之道。

被封大圣住在云府,曾倚仗势力大闹天宫。

十万天兵都难以靠近我,满天星宿也轻易被我收服。

我的名声传遍宇宙,智慧贯通乾坤。

如今有幸皈依佛教,扶持长老前往西天取经。

逢山开路无人能阻挡,遇水搭桥让妖怪发愁。

在山林中施威擒虎豹,在悬崖前反手捉貔貅。

从东方踏上前往西域的征程,哪个妖邪敢露头!

你这孽畜伤害我师父,今天就让你性命不保!”

那怪听了,又惊又怒,咬着牙跳了过来,用铁杵朝着行者就打。行者轻轻用棒架住,还想跟他理论,可八戒忍不住了,举起钉耙朝着那怪的先锋一顿乱筑。先锋带着众妖一起围了上来。这一场在山中平地上的混战,真是激烈无比:

东土大唐来的高僧,前往西方极乐求取真经。南山的大妖喷云吐雾,在深山阻挡去路,尽显妖能。施出巧计,耍弄心机,无知地捉了大唐高僧。遇到神通广大的行者,又碰上名声在外的八戒。群妖在山平处混战,尘土飞扬,遮天蔽日。那一边小妖呼喊咆哮,枪刀乱举;这一边神僧大声吆喝,钯棒齐挥。大圣英勇无敌,八戒精神抖擞。南禺的老怪和他的部下先锋,都为了唐僧的一块肉,不惜舍生忘死。这两个为了师父的性命结下仇怨,那两个为了得到唐僧,心怀恶念。双方你来我往,斗了多半回合,打得难解难分,不分胜负。孙大圣见那些小妖来势汹汹,接连攻击却怎么也打不退,当即便施展出分身法。他从身上拔下一把毫毛,放在嘴里嚼碎,喷了出去,同时大喊一声:“变!” 只见毫毛瞬间都化作和他一模一样的模样,每个分身都手持一条金箍棒,从阵前朝着洞里奋勇杀去。那一二百个小妖顿时慌了神,顾得了前面顾不了后面,挡得住左边挡不住右边,一个个吓得丢了魂,只顾着各自逃命,纷纷败退回洞。这边行者和八戒,也从阵中奋力往外杀出。那些不知死活的妖精可就惨了,碰上八戒的钉耙,顿时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挨上行者的金箍棒,更是骨肉粉碎,一命呜呼!吓得那南山大王狼狈不堪,卷起一阵狂风,裹挟着浓雾,拼了老命才逃回洞中。那先锋因为不会变化,动作稍慢,早被行者一棒打倒在地,现出了原形,原来是一只铁背苍狼怪。八戒上前,扯住它的脚,把它翻过来查看,说道:“这家伙从小就不知道偷了人家多少猪崽子、羊羔子吃了!” 行者将身子一抖,收回毫毛,说道:“呆子!别磨蹭了!赶紧去追那老怪,要回师父的性命!” 八戒回头一看,那些小行者都不见了,说道:“哥哥的分身都去哪儿了?” 行者说:“我已经收回来了。” 八戒赞叹道:“妙啊!妙啊!” 两人满心欢喜,带着胜利的喜悦往回走。

再说那老怪好不容易逃得性命回到洞中,赶忙吩咐小妖们搬运石块、挑来泥土,把前门严严实实地堵了起来。那些侥幸捡回一条命的小妖,一个个吓得浑身发抖,七手八脚地把洞门堵好,再也不敢探出头来。行者带着八戒追到洞门口,大声吆喝,可里面却毫无回应。八戒想用钉耙把洞门砸开,却发现根本砸不动。行者见状,说道:“八戒,别白费力气了,他们已经把门堵死了。” 八戒焦急地问道:“门堵了,怎么给师父报仇啊?” 行者说:“我们先回师父的墓前,看看沙僧怎么样了。”

二人回到原来的地方,只见沙僧还在那里伤心哭泣。八戒见此情景,越发悲痛起来,扔掉钉耙,趴在坟上,双手拍打着泥土,哭喊道:“苦命的师父啊!远在他乡的师父啊!以后还怎么能再见到你呀!” 行者安慰道:“兄弟,先别太难过。这妖精把前门堵了,肯定还有个后门可以出入。你们俩就在这儿等着,我再去四处找找看。” 八戒流着泪说道:“哥啊!你可得小心点!千万别也被他们抓走了,不然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哭了:一会儿哭师父,一会儿哭师兄,那可就全乱套了。” 行者自信满满地说:“放心!我自有办法!”

好一个大圣,收起金箍棒,整理好衣衫,迈开大步,转过山坡。忽然,他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急忙回头一看,原来是山涧中的水在流淌,水流从上游奔腾而下。又瞧见山涧那边有一扇门,门左边有一条出水的暗沟,沟里正流出红色的水。行者心中一想,自语道:“不用问,那肯定就是后门了。要是以本来面目过去,恐怕会有小妖开门看见,认出我来。我得变个模样,就变作一条水蛇游过去吧。…… 不行,变水蛇的话,师父的灵魂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怪我出家人变成蛇这种长长的东西。那变作一只小螃蟹爬过去吧。…… 这也不好,师父说不定会怪我出家人变出这么多脚。” 思来想去,他决定变成一只水老鼠,只听 “嗖” 的一声,便窜了过去,顺着那出水的暗沟,钻到了里面的天井中。他探出头来仔细观察,只见在向阳的地方有几个小妖,正拿着一块块人肉干,整理着在那里晾晒。行者见状,心中暗自骂道:“我的天呐!那说不定就是师父的肉,他们吃不完,就晒干了留着以后吃。我要是现在现出原形,冲上前一棍子把他们打死,就显得我有勇无谋了。我还是再变个模样进去,找找那老怪,看看情况再说。” 于是,他跳出暗沟,摇身一变,化作一只长着翅膀的蚂蚁。这蚂蚁:

力量微小身体小巧,人们称它为玄驹,经过长时间修炼,长出翅膀能够飞翔。

闲暇时在桥边排列阵势,高兴时在床下与同伴斗智斗勇。

它能敏锐感知雨即将来临,常常提前封闭巢穴,堆积的灰尘多了,就化作尘埃。

行动轻巧敏捷,悄无声息,几次不知不觉就飞过了柴门。

它展开翅膀,无声无息地一直飞到中堂。只见那老怪正满脸烦恼地坐在那里,这时,一个小妖从后面急匆匆地跑过来,大声报告:“大王,天大的喜事!” 老妖疑惑地问:“喜从何来?” 小妖说:“我刚才在后门外的山涧边查看,忽然听到有人在大声痛哭。我赶忙爬上山顶望去,原来是猪八戒、孙行者、沙和尚在那里对着坟墓痛哭。想必是他们把那个人头当成唐僧的头,埋了起来,当作坟墓在那里哭呢。” 行者在暗中听到这番话,心中暗自欢喜,心想:“要是这么说,我师父应该还藏在这儿,还没被吃掉。我得再去仔细找找,看看师父是死是活,然后再跟他们算账。”好一个大圣,在中堂飞来飞去,四处查看,发现旁边有一个小门,关得紧紧的。他便从门缝里钻了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大园子,隐隐约约还能听到悲伤的哭声。他径直朝着哭声的方向飞去,飞到园子深处,只见在一丛大树底下,绑着两个人,其中一个正是唐僧。行者见了,心里一阵激动,再也按捺不住,立刻现出了本相,走上前去,轻声叫道:“师父。” 长老一听声音,认得是悟空,眼中涌出泪水,说道:“悟空,你来了?快救救我!悟空!悟空!” 行者连忙说道:“师父,先别一直叫我的名字,旁边有人,小心走漏了风声。你既然还有命在,我肯定能救你出去。那妖怪说已经把你吃了,还拿个假人头来骗我,我们跟他们狠狠地打了一场。师父放心,再忍耐一会儿,等我把那妖精收拾了,就来救你。”

说完,大圣念起咒语,摇身一变,又变回了蚂蚁模样,再次飞入中堂,停在了正梁之上。只见那些没有丧命的小妖们,聚在一起,吵吵嚷嚷。这时,忽然有一个小妖跳出来,对老妖说:“大王,他们见洞门被堵住,攻打不进来,已经死了心,舍弃了唐僧,把假人头当作唐僧的头,做了个坟墓。今天哭了一天,明天再哭一天,后天祭奠完,估计就该回去了。等打听到他们都走了,我们就把唐僧拿出来,剁碎了,用大料煎着,香喷喷的,大家一起吃,说不定还能延年益寿呢。” 另一个小妖拍着手说:“别说了!别说了!还是蒸着吃更有滋味!” 还有一个小妖说:“煮着吃,还能省点柴火。” 又有一个小妖道:“唐僧本就是个稀罕物,再撒点盐腌一腌,能吃更长时间。” 行者在梁上听到这些话,心中怒火中烧,暗自骂道:“我师父跟你们有什么深仇大恨,你们竟然这样算计着吃他!” 于是,他拔下一把毫毛,放在嘴里嚼碎,轻轻一吹,暗中念起咒语,把毫毛都变成了瞌睡虫,朝着那些小妖的脸上扔去,瞌睡虫一个个钻进了小妖们的鼻孔里。小妖们渐渐开始打盹,不一会儿,都呼呼大睡起来。只有那个老妖翻来覆去睡不稳,两只手不停地揉着头、搓着脸,还一个劲儿地打喷嚏、捏鼻子。行者见状,心想:“莫不是他察觉到了?再给他来两个!” 于是又拔下一根毫毛,按照之前的方法,变成瞌睡虫,扔到他脸上,钻进了他的鼻孔里。两个瞌睡虫,一个从左边进去,一个从右边进去。那老妖站起身来,伸了伸懒腰,打了两个哈欠,也 “呼呼” 地睡倒了。

行者心中暗自高兴,这才跳了下来,现出本相,从耳朵里取出金箍棒,晃了一晃,金箍棒变得有鸭蛋粗细。只听 “当” 的一声,他把旁门打破,跑到后园,大声喊道:“师父!” 长老说道:“徒弟,快来给我解开绳子!我都被绑坏了!” 行者说:“师父别着急,等我先把妖精打死,再来给你解开。” 说着,他急忙转身跑回中堂,刚举起金箍棒要打,又停住了手,心想:“不行!还是先把师父救出来再打。” 于是又回到园中,可没走几步,又想:“还是先把妖精打死,再救师父。” 就这样,他来来回回犹豫了两三回,才蹦蹦跳跳地来到园里。长老见了,又悲又喜,说道:“猴儿,是不是看到我还活着,高兴得不知所措了,所以才这样手舞足蹈啊?” 行者这才走到长老面前,解开绳索,扶着师父就要走。这时,又听到对面树上绑着的人喊道:“老爷发发慈悲,也救救我吧!” 长老停下脚步,对行者说:“悟空,把那个人也解救一下。” 行者问道:“他是什么人?” 长老说:“他比我早一天被抓进来。他是个樵夫,说家中有年迈的母亲,十分思念,倒是个孝顺的人。干脆把他也一起救了吧。”

行者依照长老的吩咐,也解开了樵夫身上的绳索,带着他们一同从后门出去,爬上石崖,越过陡峭的山涧。长老感激地说:“贤徒,多亏你救了他和我的命!悟能和悟净现在在哪里?” 行者说:“他们两个都在那边哭您呢。您可以叫他们一声。” 长老于是提高声音,大声喊道:“八戒!八戒!” 那呆子哭得昏昏沉沉,正用手擦着鼻涕眼泪,听到喊声,对沙僧说:“沙和尚,是不是师父回家显灵了?在那儿叫我们呢,是不是?” 行者走上前,大声喝斥道:“你这呆子!显什么灵?这不是师父来了吗?” 沙僧抬头一看,连忙跪在长老面前,说道:“师父,您受苦了!哥哥是怎么把您救出来的呀?” 行者便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

八戒听了,气得咬牙切齿,忍不住举起钉耙,对着那坟墓一阵猛筑,把坟墓推倒,挖出那个人头,又把人头砸得稀烂。唐僧问道:“你为什么要砸它?” 八戒说:“师父啊,也不知道这是谁家的死人,害我对着它哭了半天!” 长老说:“多亏它救了我的命呢。你们兄弟们打到他们洞门口,嚷着要我,他们想必是拿它来敷衍你们,不然的话,早就把我杀了。还是把它埋了吧,也算是我们出家人的一点心意。” 呆子听了长老的话,便把那一堆稀烂的骨肉重新埋好,又堆起了一个坟墓。行者笑着对长老说:“师父,您先稍微坐一会儿,等我去把剩下的妖怪都除掉。” 说完,他又跳下石崖,越过山涧,进入洞中,把绑唐僧和樵夫的绳索拿到中堂。那老妖还在呼呼大睡,行者便把他的四肢紧紧捆住,像四马攒蹄一样,然后用金箍棒把他挑起来,扛在肩上,径直从后门走了出去。猪八戒远远地看见,说道:“哥哥就爱干这种扛人的事儿!再找一个一起挑着不好吗?” 行者走到跟前,把老妖放下,八戒立刻举起钉耙要打。行者连忙制止道:“先别忙!洞里还有小妖怪没收拾呢。” 八戒说:“哥啊,要是有,就带我进去把他们都打死。” 行者说:“一个个打太费时间了,不如找点柴火,把他们一网打尽。” 那樵夫听了,立刻带着八戒到东边的山凹里,找了些破梢竹、败叶松、空心柳、断根藤、黄蒿、老荻、芦苇、干桑等,挑了许多,送到后门。行者点上火,八戒扇动两只大耳朵,煽起风来。大圣纵身一跳,跳到高处,抖了抖身子,收回了瞌睡虫的毫毛。那些小妖这才醒来,却发现烟火已经四处燃起。可怜这些小妖,没有一个能逃脱性命。整个洞府也被烧得干干净净,行者这才回去见师父。师父听到老妖刚刚醒来的声音,便说:“徒弟,妖精醒了。” 八戒上前,一钉耙把老怪打死,老怪现出原形,原来是一只艾叶花皮豹子精。行者说:“这花皮豹子精不仅会吃老虎,如今还会变成人。这次把它打死,才能彻底除掉后患!” 长老对行者感激不尽,然后跨上马鞍,准备上路。那樵夫说:“老爷,往西南方向走不远,就是我家。请老爷到我家去,见见我母亲,让她叩谢老爷的救命之恩,然后再送老爷上路。”

长老欣然答应,于是不再骑马,和樵夫以及师徒四人一起同行。他们朝着西南方向缓缓走去,没走多远,果然看到:

石头铺成的小路被苔藓重重覆盖,柴门被藤花缠绕。

四面的山色相互连接,一片山林中鸟雀喧闹。

茂密的松竹交织着翠绿,各种奇异的花卉争奇斗艳。

这里地处偏僻,云雾缭绕,一座竹篱环绕的茅舍出现在眼前。

远远望去,只见一位老妇人倚靠在柴门旁,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正悲痛地哭喊着。那樵夫一眼便认出是自己的母亲,瞬间抛开长老,心急如焚地飞奔到柴门前,“扑通” 一声跪下,呼喊着:“母亲!儿子回来了!” 老妇人一把将他抱住,说道:“儿啊!这几天你一直没回家,我还以为山主把你抓走,害了你的性命,可把我心疼坏了。既然你没被害,怎么今天才回来?你的绳索、扁担、斧头都去哪儿了?” 樵夫叩头说道:“母亲,儿子确实被山主抓走,绑在了树上,本以为性命不保。幸亏这几位老爷!这位老爷是从东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经的罗汉。他也被山主抓去绑在树上。但他的三位徒弟神通广大,把山主打死了,那山主原来是艾叶花皮豹子精。其他的小妖也都被烧死了。他们把这位老爷解救下来,还顺带救了儿子。这份恩情如同天高地厚!要不是他们,儿子肯定性命不保。现在山上太平了,儿子以后就算整夜在山里行走,也不会有危险了。”

老妇人听了这番话,一步一拜,恭敬地迎接着长老师徒四人进入柴门,来到茅舍中坐下。母子俩不停地磕头致谢,接着便手忙脚乱地准备了一些素食,以表感谢。八戒说道:“樵哥,我看你家里条件也不太好,随便准备点吃的就行,千万别太麻烦。” 樵夫说:“不瞒老爷说,这山里确实条件简陋,没有什么香蕈、蘑菇、川椒、大料,只能用几样野菜招待老爷们,略表我的一点心意。” 八戒笑着说:“好说,好说。动作快点,我们肚子都饿了。” 樵夫连忙应道:“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果然,没过多久,便摆好了桌椅,端上了饭菜。桌上确实只有几盘野菜,只见:

鲜嫩焯过的黄花菜,酸溜溜的白鼓丁。漂浮着的马齿苋,还有江荠和雁肠英。燕子还没来时,这菜又香又嫩,芽儿小小的,又脆又青。煮得软烂的马蓝头,白煮的狗脚迹。猫耳朵、野落荜,灰条菜煮熟了也能吃;剪刀股、牛塘利,还有倒灌窝螺和操帚荠。碎米荠、莴菜荠,几种野菜又清香又滑腻。油炒乌英花,菱科菜也值得夸赞;蒲根菜和茭儿菜,这四种长在水边的菜十分清新。看麦娘娇小可爱;破破纳,没人穿它;苦麻菜在台下的藩篱架边生长。雀儿绵单、猢狲脚迹,用油煎了特别好吃。斜蒿、青蒿、抱娘蒿,灯蛾儿飞落在板荞荞上。羊耳秃、枸杞头,再加上乌蓝,不用放油炒。几样野菜凑成了这顿饭,樵夫满怀诚意地以此感谢众人。

师徒们饱餐了一顿后,便准备启程。樵夫不敢多留,赶忙请母亲出来,再次叩拜致谢。樵夫只是不停地磕头,随后拿起一条枣木棍,整理好衣裙,出门相送。沙僧牵着马,八戒挑着担,行者紧紧跟在长老左右。长老坐在马上,拱手说道:“樵哥,麻烦你先带路,到了大路上我们再分别。” 于是众人一同登高下坂,翻山越岭,寻找大路。长老坐在马上,心中思量着:“徒弟们啊!

自从告别大唐君主,踏上前往西域的道路,路途遥远,迢迢无尽。

一路上,山水之间的灾祸难以逃脱,妖妖怪怪总是威胁着我们的性命。

我一心只为求取三藏真经,念念不忘要登上九霄,到达西天。

这一路劳碌奔波,何时才能结束?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取经大业,回到唐朝!”

樵夫听到长老的感慨,说道:“老爷不必忧虑。沿着这条大路向西走,不到一千里,就是天竺国,那可是极乐之地啊。” 长老听了,立刻翻身下马,说道:“辛苦你远道相送。既然已经到了大路,那就请樵哥回府,代我多多拜望你的母亲。刚才承蒙你们盛情款待,贫僧没什么可以报答的,只能早晚诵经,保佑你们母子平安,长命百岁。” 樵夫连连答应,告辞后,便返回了原路。师徒四人则继续朝着西方前行。真是:降伏妖怪,解除冤屈,摆脱苦难;受了恩情,踏上征途,用心前行。毕竟不知道还要多少天才能到达西天,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