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起念断然有爱,留情必定生灾。灵明何事辨三台?行满自归元海。不论成仙成佛,须从个里安排。清清净净绝尘埃,果正飞升上界。

话说寺里的僧人在天明时发现三藏师徒不见了,纷纷议论:“既没挽留,也没告别,更没求告,就这么干干净净地把活菩萨放走了!” 正说着,只见南关厢有几个大户人家前来请僧人做法事。众僧拍着手说:“昨晚没留意,他们今夜都驾着云走啦。” 众人一齐朝着天空跪拜致谢。这消息一传开,满城的官员和百姓都知道了,那些大户人家纷纷置办猪、牛、羊、鸡、鱼等五牲以及花果,前往生祠祭祀酬谢,这里暂且不表。

再说唐僧师徒四人,餐风宿露,一路平安无事,走了半个多月。忽然有一天,他们看到一座高山,唐僧心里又害怕起来,说道:“徒弟们,前面那山岭陡峭,一定要小心啊!” 行者笑着说:“师父,这边的路已经快到佛地了,肯定不会有什么妖邪。您放宽心,别担忧。” 唐僧说:“徒弟,虽说佛地不远了,但之前那寺里的僧人说,到天竺国的国都还有两千里路,还不知道到底要走多远呢。” 行者道:“师父,您是不是又把乌巢禅师传授的《心经》忘了?” 三藏说:“《般若心经》就像我随身的衣钵,自从乌巢禅师教我之后,我哪一天不念,哪一刻能忘?倒背如流,怎么会忘呢!” 行者说:“师父只是会念,却没向那位师父请教过经义。” 三藏说:“你这猴头!怎么又说我没解得经义!那你解得吗?” 行者说:“我解得,我解得。” 从这之后,三藏和行者就不再说话了,旁边的八戒笑得直不起腰,沙僧也乐坏了,说道:“瞧这嘴硬的!跟我一样,都是妖精出身,又不是什么参禅的和尚,听过讲经,也不是应佛的僧人,见过说法!在这里装模作样,摆架子,还说什么‘晓得,解得’!怎么不吭声了?快讲!快解解看!” 沙僧又说:“二哥,你还真信他?大哥就是说些大话,哄师父赶路。他也就会耍弄金箍棒罢了,哪里懂得讲经!” 三藏说:“悟能、悟净,别乱说。悟空所说的解,是超越言语文字的,那才是真正的解。”

师徒四人一边说着话,一边不知不觉走过了不少路程,翻过了几个山冈,路旁很快出现了一座大寺庙。三藏说:“悟空,前面是座寺庙。你看那寺庙,规模不大不小,琉璃碧瓦显得十分气派;半新半旧的样子,八字红墙庄重古朴。隐隐约约能看到苍松像盖子一样偃卧着,也不知道是几千几百年前的古物留存至今;潺潺的流水声宛如弹奏的琴弦,也不清楚是哪个朝代开山时留下来的。寺庙的三门上,写着‘布金禅寺’四个大字;悬挂的匾额上,题着‘上古遗迹’。”

行者看了,确认是 “布金禅寺”,八戒也说是 “布金禅寺”。三藏骑在马上沉思道:“‘布金’……‘布金’…… 这莫不是到舍卫国的国界了吧?” 八戒说:“师父,真奇怪啊!我跟着师父这几年,从来没认过路,今天竟然也认得了。” 三藏说:“不是你认得路,我常常诵读经典,知道佛在舍卫城只树给孤园讲经。这园子是给孤独长者向太子买下来,请佛讲经的。太子说:‘我这园子不卖。他要是想买,除非用黄金铺满整个园子。’给孤独长者听了,就用金砖铺地,铺满了园子,才买下太子的只园,请来世尊说法。我想这布金寺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典故得名的。” 八戒笑着说:“运气真好!要是真是这个故事,我们也去摸块金砖送人。” 大家又笑了一阵,三藏才下了马。

师徒四人走进三门,只见三门下,挑担的、背包的、推车的,都把车担放下,坐在一起;有的去睡觉,有的在聊天。忽然看到他们师徒四人,长得俊的俊,丑的丑,大家都有些害怕,纷纷让开了道路。三藏生怕惹事,嘴里不停地念叨:“大家斯文点!斯文点!” 这时,众人也都收敛了一些。他们转过金刚殿后,很快有一位禅僧走了出来,看起来威仪不凡,气质高雅。

那禅僧面容如同满月般光洁,身形好似菩提树般挺拔。

手持锡杖,衣袖随风飘动,脚穿芒鞋,走在石头路上。

三藏上前问讯,那僧人赶忙还礼道:“师父从哪里来?” 三藏说:“弟子陈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的旨意,前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宝地,冒昧前来拜访,想借住一晚,明天就出发。” 那僧人说:“这荒山是十方僧众共有的寺院,任何人都可以来此随喜,何况长老您是东土来的神僧,能够供养您,是我们的荣幸。” 三藏道谢后,随即招呼三个徒弟一起同行。他们走过回廊和香积厨,径直来到方丈室。双方行过相见礼,分宾主坐下。行者三人也垂手站立在一旁。

话说这时寺里听说来了东土大唐取经的僧人,寺里大大小小的和尚,不管是常住的、挂单的,还是长老、行童,全都前来拜见。喝完茶后,摆上了斋饭。这时长老正要开斋念偈语,八戒却已经迫不及待,馒头、素食、粉汤一股脑儿往嘴里塞。方丈里人很多,有见识的人称赞三藏的威仪,喜欢玩乐的人则都看着八戒吃饭。沙僧眼尖,看到这场景,暗暗捏了八戒一把,轻声说:“斯文点!” 八戒着急了,大声叫起来:“‘斯文!’‘斯文!’可肚子空空啊!” 沙僧笑着说:“二哥,你不懂。天下有多少所谓的‘斯文’人,要是论起肚子里的东西,其实跟你我差不多。” 八戒这才停下狼吞虎咽。三藏念完结斋的偈语,左右的人撤下席面,三藏表示感谢。寺里的僧人问起东土的情况,三藏说到古迹,顺便问起布金寺名字的由来。那僧人回答说:“这寺原本是舍卫国给孤独园寺,也叫只园。因为给孤独长者请佛讲经,用金砖铺地,所以改了现在这个名字。从我们这寺庙往前看,那里就是舍卫国。当年给孤独长者就住在舍卫国,我们这座荒山原本就是长者的只园,因此就叫给孤布金寺。寺庙后面还有只园的旧址。近年来,要是遇到大雨倾盆,还会从地下冲出金银珠宝。有福气的人,常常能捡到。” 三藏说:“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又问道:“刚进这座山时,看到山门两边的走廊有许多骡马车担的行商,他们为什么在这里歇宿呢?” 众僧说:“我们这座山叫百脚山。早年这里很太平,可近来天气变化,不知怎么的,生出了几个蜈蚣精,常常在路上伤人。虽然不至于丧命,但人们实在不敢走这条路。山下有一座关,叫鸡鸣关。只有等到鸡鸣的时候,才能过关。那些客人因为天色晚了,担心不方便,就暂且借我们这荒山住一晚,等鸡鸣后再上路。” 三藏说:“那我们也等鸡鸣后再走吧。” 师徒四人正说着,又有人送上斋饭,他们和唐僧一起吃完。

此时,上弦月皎洁明亮,三藏和行者在月光下散步。这时,一个道人来通报:“我们老师爷想见见从中华来的人物。” 三藏急忙转身,看到一个老和尚,手持竹杖,上前施礼道:“这位就是从中华来的师父吧?” 三藏回礼道:“不敢当。” 老僧对三藏称赞不已,接着问道:“老师您高寿啊?” 三藏说:“虚度四十五年了。敢问老院主您贵庚?” 老僧笑着说:“比老师您痴长一花甲呢。” 行者说:“那今年就是一百零五岁了。你们看我有多少年纪?” 老僧说:“师父您相貌古朴,神态清朗,况且在这月夜之下,我眼神不好,一时看不出来。” 他们聊了一会儿,又到后廊去看看。三藏说:“刚才说给孤园的旧址,到底在哪里呢?” 老僧说:“后门外就是。” 大家急忙打开后门,只见是一块空地,还有些碎石堆砌的墙脚。三藏合起手掌,感叹道:

“忆昔檀那须达多,曾将金宝济贫疴。

只园千古留名在,长者何方伴觉罗?”

他们一边赏着月,一边慢慢走着。走到后门外的台上,又坐了一会儿,忽然听到有啼哭的声音。三藏静下心来仔细听,哭的是想念父母却不知父母是否痛苦之类的话,他心中感触,不禁心酸落泪,回头问众僧:“是什么人在哪里悲伤哭泣?” 老僧见问,立刻让众僧先回去煎茶,等没人了,才对着唐僧和行者下拜。三藏连忙扶起他,问道:“老院主,为什么行此大礼?” 老僧说:“弟子我年纪一百多岁了,也略微懂得些人情世故。在禅定静修的时候,也曾见过一些景象。像老爷你们师徒,我略知一二,和其他人不一样。至于那悲伤哭泣的事情,除了这位师父,没人能分辨清楚。” 行者说:“你先说说,是什么事?” 老僧说:“去年的今天,我正在体悟佛性的时候,忽然听到一阵风声,接着就传来悲怨的声音。我下了床,到只园的旧址去查看,发现是一个美貌端正的女子。我问她:‘你是哪家的女子?为什么会来到这里?’那女子说:‘我是天竺国国王的公主。因为在月下赏花,被风刮到这里来的。’我把她锁在一间空房里,把那房间砌得像监房一样,门上只留了一个小孔,刚好能递碗进去。当时我对众僧说:‘这是个妖邪,被我捆住了。’但我们出家人慈悲为怀,不忍心伤害她的性命。每天给她两顿粗茶淡饭,让她维持生命。那女子也很聪明,明白我的意思,担心被众僧玷污,就装疯卖傻,在尿里睡,在屎里躺。白天胡言乱语,一副呆呆傻傻的样子,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却思念父母,伤心哭泣。我几次进城去打听公主的消息,却一点也没有收获。所以一直把她紧紧锁着,不让她出来。如今幸好老师您来到我国,希望您到了国都之后,施展法力,查明真相。一来解救这善良的女子,二来彰显您的神通。” 三藏和行者听完,牢记在心。正说着,只见两个小和尚来请他们去吃茶、休息,于是就回去了。

八戒和沙僧在方丈里嘟嘟囔囔地说:“明天要鸡鸣就赶路,现在还不来睡觉!” 行者说:“呆子又在说什么?” 八戒说:“睡吧。这么晚了,还看什么景致?” 于是,老僧离开了,唐僧也去休息了。真是:

人静月沉花梦悄,暖风微透壁窗纱。

铜壶点点看三汲,银汉明明照九华。

当夜他们睡得还没多久,就听到了鸡鸣声。前面赶路的行商们纷纷起床,点灯做饭。长老也叫醒了八戒和沙僧,套好马,收拾行李。行者让人点上灯。寺里的僧人已经先起来了,准备好了茶汤和点心,在后面恭敬地等候。八戒很高兴,吃了一盘馍馍,把行李搬到马上,牵出了马。三藏和行者向众人辞谢,老僧又对行者说:“那悲伤的事情,您可一定要放在心上!” 行者笑着说:“一定!一定!我到了城里,自然能听其声、察其理,见其貌、辨其色。” 那伙行商吵吵嚷嚷的,也一同上了大路。将近寅时,他们过了鸡鸣关。到巳时,终于看到了城垣。真是一座固若金汤的铁瓮城,仿佛是神州大地上的天府之国。这座城:虎踞龙蟠形势高,凤楼麟阁彩光摇。

御沟流水如环带,福地依山插锦标。

晓日旌旗明辇路,春风箫鼓遍溪桥。

国王有道衣冠胜,五谷丰登显俊豪。

当天,他们进入东市街,众商各自前往旅店。唐僧师徒四人进城后,正走着,看到有一个会同馆驿,三藏等人径直走了进去。驿馆里管事的人,立刻向驿丞报告:“外面有四个模样怪异的和尚,牵着一匹白马进来了。” 驿丞听说有马,就知道是官府差遣的人,赶忙出厅迎接。三藏施礼说:“贫僧是东土唐朝派往灵山大雷音寺见佛求经的。随身带着通关文牒,要入朝查验。想借大人的衙门休息一下,事情办完就走。” 驿丞回礼道:“这个衙门原本就是接待使者和客人的地方,理当好好款待。请进,请进。” 三藏很高兴,让徒弟们都来与驿丞相见。驿丞看到他们相貌丑陋,心里暗自吃惊,不知道他们是人是鬼,战战兢兢地让人上茶、摆斋饭。三藏见他害怕,就说:“大人别害怕。我们三个徒弟,虽然相貌丑陋,但心地善良。俗话说‘山恶人善’,您何必害怕呢?”

驿丞听了三藏的话,这才定下神来,问道:“国师,唐朝在什么地方呢?” 三藏回答说:“在南赡部洲的中华之地。” 驿丞又问:“您从家里出发多久了?” 三藏说:“贞观十三年出发,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十四个年头,辛辛苦苦跨越了万水千山,才来到这里。” 驿丞赞叹道:“真是神僧啊!神僧!” 三藏接着问道:“贵国建国多少年了?” 驿丞说:“我们这里是大天竺国,从太祖太宗传到现在,已经五百多年了。如今在位的国王陛下,喜爱山水花卉,尊号怡宗皇帝,改元靖宴,至今已经二十八年了。” 三藏说:“今日贫僧想去拜见陛下,倒换通关文牒,不知道能不能赶上早朝?” 驿丞说:“好啊!好啊!太巧了!近来因为国王的公主娘娘,年满二十,正是青春妙龄,在十字街头搭建了高高的彩楼,准备抛打绣球,撞天婚招驸马。今天正是热闹的时候,想来我国国王陛下还没有退朝。要是您想倒换关文,趁现在赶紧去。” 三藏听了很高兴,正准备出发,这时斋饭摆上来了,于是他就和驿丞、行者等人一起吃了。

时间已经过了中午。三藏说:“我该去了。” 行者说:“我陪师父去。” 八戒也嚷着:“我也去。” 沙僧连忙说道:“二哥,算了吧。你的模样不太好看,可别到朝门外去出丑。还是让大哥去吧。” 三藏说:“悟净说得对。呆子行事鲁莽,悟空还细心些。” 那呆子撇着嘴说:“除了师父,我们三个的模样其实都差不多。” 三藏整理好袈裟,行者拿着装牒文的引袋,两人一同出发。只见街坊上,士农工商、文人墨客、普通百姓,都热热闹闹地说着:“快去看抛绣球啊!” 三藏站在路边,对行者说:“这里的人物衣冠、宫室器用、言语谈吐,和我们大唐差不多。我想起我俗家的母亲,当年也是抛打绣球,遇到了前世姻缘,结成了夫妇。没想到这里也有这样的风俗。” 行者说:“我们也去看看,怎么样?” 三藏说:“不行!不行!我们穿着这身僧衣,不太方便,恐怕会引起嫌疑。” 行者说:“师父,您忘了给孤布金寺老僧说的话了?一来去看看彩楼,二来去辨别真假。像这么热闹的时候,那皇帝肯定在听公主的喜报,哪有心思上朝理事呢?我们就去看看吧!” 三藏听行者这么一说,便和他一起去了。只见各种各样的人都在那里等着看打绣球。哎!谁能想到,这一去,就像渔翁抛下了钩和线,从此引出了是非。

话说那个天竺国国王,因为喜爱山水花卉,前年带着后妃公主在御花园的月夜赏玩,没想到惊动了一个妖邪,把真公主抓走了,自己变成了一个假公主。这假公主知道唐僧今年、今月、今日、今时会来到这里,便借着国家的财富,搭起彩楼,想要招唐僧为夫婿,吸取唐僧的元阳真气,修成太乙上仙。正当午时三刻,三藏和行者混在人群中,走到彩楼下面,那公主刚点上香,向天地祝告。左右有五七十名娇艳的绣女,近侍的捧着绣球。这彩楼有八面窗户,十分玲珑。公主转动眼睛观看,看到唐僧走得很近,便拿起绣球,亲手抛向唐僧,正好打在他的头上。唐僧吓了一跳,把毗卢帽子都打歪了,双手急忙扶住帽子,那绣球骨碌碌地滚进了他的衣袖里。楼上的人齐声喊道:“打着个和尚了!打着个和尚了!”

哎呀!在十字街头,那些客商人等,熙熙攘攘,都跑过来抢绣球,被行者大喝一声,龇了龇牙,躬了躬腰,瞬间长高了三丈,施展神威,露出丑陋的模样,吓得那些人跌跌撞撞,不敢靠近。不一会儿,人群散开,行者恢复了本来的样子。那楼上的绣女宫娥和大小太监,都跑过来对唐僧下拜,说道:“贵人!贵人!请您到朝堂去贺喜。” 三藏急忙回礼,扶起众人,回头埋怨行者道:“你这猴头,又是你在捉弄我!” 行者笑着说:“绣球打在你头上,滚进你袖子里,关我什么事?你埋怨我干嘛?” 三藏说:“这可怎么办呢?” 行者说:“师父,您先别着急,先去入朝拜见国王。我回驿站告诉八戒和沙僧,让他们等着。要是公主不招您也就罢了,倒换了关文我们就走;要是公主非要招您,您就对国王说:‘把我的徒弟叫来,我要嘱咐他们一声。’到时候把我们三个召进朝堂,我自然能分辨出真假。这叫‘倚婚降怪’之计。” 唐僧无奈,只好听从了行者的话,行者转身回驿站去了。那长老被众宫娥簇拥着来到楼前。公主下楼,伸出玉手搀扶着唐僧,一同登上宝辇,摆开仪仗,朝朝门走去。早有黄门官先去上奏:“万岁,公主娘娘搀着一个和尚,想必是绣球打中了,现在在午门外等候圣旨。” 国王听了,心里很不高兴,本想把和尚赶走,又不知道公主是什么意思,只好强忍着情绪,宣他们进来。公主和唐僧来到金銮殿下,这真是一对夫妻拜见万岁,两边正邪对峙。行完礼后,又宣他们到殿上,国王开口问道:“僧人从哪里来,怎么会被朕的女儿抛绣球打中?” 唐僧俯伏在地,上奏道:“贫僧是南赡部洲大唐皇帝派往西天,到大雷音寺拜佛求经的。因为带着长途的通关文牒,特地来拜见国王倒换。路过十字街的彩楼下面,没想到公主娘娘抛绣球,打中了贫僧。贫僧是出家修行的异教之人,怎么敢和玉叶金枝结为夫妻呢!恳请陛下赦免贫僧的死罪,倒换关文,打发贫僧早日前往灵山,见佛求经,回到我国,永远铭记陛下的天恩。” 国王说:“你是东土来的圣僧,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寡人我这公主,今年二十岁还未出嫁,因为选了今日,年月日时都吉利,所以搭建彩楼抛绣球,以求佳偶。正好打中了你,朕虽然不太高兴,可不知道公主的意思如何?” 那公主叩头说道:“父王,常言说‘嫁鸡随鸡,嫁犬随犬’。女儿我早就发过誓,结了这个绣球,向天地神明祷告,撞天婚抛打;今天打中了圣僧,就是前世的缘分,才有了今生的相遇,怎么敢再改变呢!我愿意招他为驸马。” 国王这才高兴起来,马上宣钦天监正台官选择良辰吉日。一边收拾嫁妆,一边出旨昭告天下。三藏听了,也不谢恩,只是喊道:“放了我!放了我!” 国王说:“你这和尚太不懂道理了。朕以一国之富,招你做驸马,你为什么不在这里享受,却一心只想着取经!再敢推辞,就叫锦衣官校把你推出去斩了!” 长老吓得魂不附体,只好战战兢兢地叩头启奏道:“感谢陛下的天恩。但贫僧一行有师徒四人,还有三个徒弟在外面,如今应该接纳他们,只是我还没来得及嘱咐他们一句话。恳请陛下召他们到这里,倒换关文,让他们早点出发,不要耽误了西行求经的大事。” 国王于是准奏道:“你的徒弟在哪里?” 三藏说:“都在会同馆驿。” 国王随即派官员去召圣僧的徒弟领关文西行,留下圣僧在这儿当驸马。长老只好站起身来,在一旁侍立。有诗为证:

大丹不漏要三全,苦行难成恨恶缘。

道在圣传修在己,善由人积福由天。

休逞六根多贪欲,顿开一性本来原。

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当时,派去会同馆驿宣召唐僧徒弟的官员出发了,暂且不表。

再说行者从彩楼下和唐僧分别后,走两步,笑两声,欢欢喜喜地回到驿站。八戒和沙僧迎上来问道:“哥哥,你怎么这么高兴?师父呢,怎么没见他?” 行者说:“师父有喜事了。” 八戒问:“还没到西天,也没见到佛取到经回来,有什么喜事?” 行者笑着说:“我和师父走到十字街彩楼下面,正好被当朝公主抛的绣球打中了师父,师父被一些宫娥、彩女、太监簇拥到楼前,和公主一起坐辇车入朝,要被招为驸马了,这不是喜事是什么?” 八戒一听,捶胸顿足地说:“早知道我去就好了!都怪沙僧多事!你要是不拦着我,我直接跑到彩楼下面,让绣球打中我老猪,那公主招了我,那该多好啊,多妙啊!又风光又有趣,大家都能跟着沾光,多有意思啊!” 沙僧走上前,在他脸上一抹,说:“不害臊!不害臊!你还真好意思说!就你那样,‘三钱银子买个老驴,还自夸骑得’!要是绣球打中你,连夜烧送神的纸都嫌晚,谁愿意招你这个晦气进门!” 八戒说:“你这黑家伙不懂事!我虽然长得丑,可也有我的好处。自古道:‘皮肉粗糙,骨格坚强,各有各的可取之处。’” 行者说:“呆子别胡说!赶紧收拾行李。只怕师父着急了,会叫我们,到时候好进朝去保护他。” 八戒说:“哥哥你又说错了。师父做了驸马,到宫里和皇帝的女儿成亲,又不是去爬山赶路,遇到妖怪魔鬼,要你保护他干什么!他那么大年纪了,难道还不懂男女之事,要你去帮忙?” 行者一把揪住八戒的耳朵,挥拳骂道:“你这个色心不改的蠢货!胡说些什么!”

他们正吵着,只见驿丞来报告:“圣上有旨,派官员来请三位神僧。” 八戒问:“到底请我们去干什么?” 驿丞说:“老神僧有幸被公主娘娘的绣球打中,招为驸马,所以派官员来请你们。” 行者说:“官员在哪里?让他进来。” 那官员看到行者,赶紧施礼。行礼完毕,都不敢抬头看,只是在心里暗自念叨:“这是鬼,还是怪?…… 是雷公,还是夜叉?……” 行者说:“那官员,有话就说,干嘛吞吞吐吐的?” 那官员吓得战战兢兢,双手举着圣旨,嘴里慌乱地说道:“我主公有请会亲 —— 我主公会亲有请!” 八戒说:“我们这里没有刑具,不会打你,你慢慢说,别害怕。” 行者说:“他哪里是怕你打,是怕你这张脸!快收拾行李,挑着担子,牵着马进朝,去见师父商量大事!” 这正是:路逢狭道难回避,定教恩爱反为仇。毕竟不知道见到国王后会说些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