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话说凤姐自从贾琏送黛玉去扬州后,心里着实无聊。每晚到了夜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阵,便随意睡下了。

这天夜里,凤姐和平儿在灯下围着炉子,懒洋洋地做着针线活。早早地便让人把绣被薰得香喷喷的,二人随后睡下。她们屈指计算着贾琏和黛玉的行程,估计着该到什么地方了。不知不觉,已到三更时分,平儿早已睡熟,凤姐才刚觉得眼睛微微发困,似睡非睡间,恍惚看见秦氏从外面走进来,面带微笑说道:“婶子睡得好香!我今日要走了,你也不来送我一程。只因咱们娘儿俩平日里关系好,我舍不得婶子,所以来和你告别。我还有一桩心愿未了,这事非得告诉婶子不可,换了别人,未必能行。”

凤姐听了,迷迷糊糊地问道:“你有什么心愿?尽管托付给我就是。” 秦氏说:“婶婶,你可是脂粉堆里的英雄,那些戴冠束带的男子都比不上你,可怎么连两句俗语都不明白呢?常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说‘登高必跌重’。如今咱们贾家赫赫扬扬,已经快有百年了,万一哪天乐极生悲,要是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那岂不是白白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之名!” 凤姐听了这番话,心里豁然开朗,对秦氏十分敬畏,急忙问道:“这话考虑得极为周全,可有什么办法能永远保证平安无事呢?” 秦氏冷笑着说:“婶子好糊涂啊。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就是循环往复的,哪是人力能长久保住的。但如今若能在兴盛之时,筹划好将来衰败时的家业,也算是能常保周全了。就说如今家里诸事都妥当,只有两件事还没安排好,如果能把这两件事按我说的办,往后便能永远平安了。”

凤姐便问是哪两件事。秦氏说:“如今祖宗的坟茔虽然四季都有祭祀,但没有固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然设立了,却没有固定的供给。依我看,如今兴盛的时候,祭祀和供给自然不缺,但将来败落了,这两项费用从哪里来呢?不如依我的主意,趁着如今富贵,在祖坟附近多购置些田庄、房舍和土地,把祭祀和供给的费用都从这里出,家塾也设在这里。再和族中长辈晚辈一起定下规矩,日后按房轮流掌管这一年的田亩、钱粮、祭祀、供给等事务。这样轮流管理,既不会有纷争,也不会出现典当、变卖的弊端。就算犯了罪,别的东西可以被官府没收,可这祭祀产业官府是不会动的。即便败落了,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路,祭祀也能延续下去。要是现在只觉得荣华富贵不会断绝,不考虑日后,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眼看着不久后又有一件大喜事,那场面就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样热闹。但要知道,这也不过是短暂的繁华,一时的欢乐,千万别忘了‘盛筵必散’这句俗语。此时若不早早为日后考虑,到时候恐怕后悔也来不及了。” 凤姐急忙问:“有什么喜事?” 秦氏说:“天机不可泄露。只是我和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你一定要记住。” 于是念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凤姐还想问下去,只听二门上传事的云板连续叩响四下,把凤姐惊醒了。有人来报:“东府蓉大奶奶没了。” 凤姐听了,吓出一身冷汗,愣了一会儿神,只得急忙穿衣,前往王夫人那里。

那时,全家上下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众人无不感到诧异,心里都有些疑惑。长辈们想起秦氏平日里孝顺,平辈的人念着她平日的和睦亲近,晚辈们记得她平日的慈爱,家中的仆从老小也都念着她平日怜贫惜贱、尊老爱幼的恩情,没有不悲痛哭泣的。

闲话少说,且说宝玉因为近日林黛玉回去了,只剩下自己孤孤单单的,也不和别人玩耍,每晚到了晚上便没精打采地睡了。如今从梦中听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得心里像被狠狠戳了一刀,难受得厉害,“哇” 的一声,猛地喷出一口血来。袭人等人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扶住他,问他怎么了,又要回禀贾母请大夫。宝玉笑着说:“不用着急,没事的,这是急火攻心,导致血不归经。” 说着便爬起来,要换衣服去见贾母,马上就要过去。袭人见他这样,心里虽然不放心,但又不敢阻拦,只能由着他。贾母见他要去,便说:“刚去世的人,那里不干净;再说夜里风大,等明天早上再去也不迟。” 宝玉哪里肯听。贾母只好让人备车,多派了些跟随的人,护着宝玉前去。

宝玉一直来到宁国府前,只见府门大开,两边灯笼照得如同白昼,人来人往,乱哄哄的,里面的哭声震天动地。宝玉下了车,急忙跑到停放灵柩的房间,痛哭了一场。然后去见尤氏,谁知尤氏旧疾胃疼发作,正躺在床上。接着又出来见贾珍。当时,贾代儒、代修、贾敕、贾效、贾敦、贾赦、贾政、贾琮、贾琏、贾珩、贾珖、贾琛、贾琼、贾璘、贾蔷、贾菖、贾菱、贾芸、贾芹、贾蓁、贾萍、贾藻、贾蘅、贾芬、贾芳、贾兰、贾菌、贾芝等都来了。贾珍哭得像个泪人,正和贾代儒等人说:“全家上下,远近亲友,谁不知道我这个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她走了,可见我们长房要绝后了。” 说着又哭起来。众人连忙劝慰:“人已经去世了,哭也没用,还是商量一下怎么料理后事要紧。” 贾珍拍着手说:“怎么料理?不过是把我所有的都拿出来罢了!”正说着,只见秦业、秦钟,还有尤氏的几个眷属,尤氏的姊妹也都来了。贾珍便吩咐贾琼、贾琛、贾璘、贾蔷四个人去陪客,一面让人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选日子,选定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发丧,送讣告。这四十九日里,专门请了一百零八名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世今生死去的亡灵,以免亡者的罪孽;又在天香楼上另设一坛,由九十九位全真道士做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把灵柩停放在会芳园中,灵前另外安排五十名高僧、五十名高道,对着灵柩按七天为一期做佛事。那贾敬听说长孙媳死了,因为自认为早晚就要飞升成仙,怎么肯又回家沾染红尘,把之前的修行之功都毁了呢,所以并不在意,只任由贾珍去料理。

贾珍见父亲不管,越发肆意地讲究奢华。看棺材板时,好几副杉木板都不满意。恰巧薛蟠来吊唁,见贾珍在找好板,便说:“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樯木,出自潢海铁网山,用它做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我父亲带来的,原本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为他犯了事,就没拿走。现在还封存在店里,也没人敢出价买。你要是要,就抬来用吧。” 贾珍听了,十分高兴,立刻让人把棺材板抬来。大家一看,只见棺材的帮和底都有八寸厚,纹理像槟榔,气味像檀香和麝香,用手一敲,发出像金玉一样的声音。大家都觉得奇特,纷纷称赞。贾珍笑着问:“这副棺材板值多少钱?” 薛蟠笑着说:“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还谈什么价钱,赏他们几两工钱就是了。” 贾珍听了,连忙道谢,马上让人把棺材板解锯、上漆。贾政劝道:“这东西恐怕不是平常人能享用的,用上等的杉木殓葬也就行了。” 可这时贾珍恨不得能代替秦氏去死,哪里肯听这话。

忽然又听说秦氏的丫鬟瑞珠,见秦氏死了,竟然撞柱身亡。这件事很罕见,族里的人都纷纷感叹。贾珍便以孙女的礼节将瑞珠殓葬,一并把灵柩停放在会芳园中的登仙阁。小丫鬟宝珠,因为见秦氏没有子女,便甘愿做她的义女,发誓承担摔丧驾灵的任务。贾珍十分高兴,立刻传下话去,从此都称宝珠为小姐。宝珠按照未嫁女子的丧礼,在灵前哭得悲痛欲绝。于是,族里的人和家中的下人,都各自遵照旧有的规矩行事,没有出现混乱。

贾珍因为觉得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在灵幡经榜上写出来不好看,而且执事也不多,因此心里很不痛快。正巧这日是首七的第四天,一大早,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先备了祭礼派人送来,随后坐着大轿,打着伞,敲着锣,亲自前来上祭。贾珍急忙迎接,把他让到逗蜂轩献茶。贾珍心里早有了主意,于是趁机说起想给贾蓉捐个前程的事。戴权心领神会,笑着说:“想来是为了丧礼上风光些吧。” 贾珍连忙笑着说:“老内相真是明白我的心思。” 戴权说:“事情倒凑巧,正好有个好空缺。如今三百名龙禁尉缺了两名,昨天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求我,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你知道,咱们都是老交情了,看在他爷爷的份上,我就勉强答应了。还剩一个空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也来求我,想给他孩子捐,我就没工夫搭理他。既然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过来。” 贾珍听了,急忙吩咐:“快让书房里的人恭恭敬敬地写好大爷的履历。” 小厮不敢耽搁,过了一会儿,便拿了一张红纸交给贾珍。贾珍看了,连忙递给戴权。戴权一看,上面写着:“江南江宁府江宁县监生贾蓉,年二十岁。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乙卯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

戴权看完,随手递给一个贴身的小厮收了,说:“回去交给户部堂官老赵,就说我问候他,让他起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再给个执照,把这履历填上,明天我来兑银子送去。” 小厮答应了,戴权便告辞了。贾珍极力挽留也留不住,只得把他送出府门。临上轿时,贾珍问:“银子是我到户部去兑,还是一并送到老内相府中?” 戴权说:“要是到户部去,你又要吃亏了。不如平准一千二百银子,送到我家就行了。” 贾珍感激不尽,只说:“等服丧期满后,我一定亲自带着小儿到府中叩谢。” 于是双方作别。

紧接着,又听到外面传来喝道的声音,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前来吊唁。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人刚把她迎进上房,就看见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家的祭礼被摆放在灵前。不一会儿,这三位夫人下了轿子,贾政等人赶忙把她们接到大厅。像这样的亲朋好友来来往往,多得数不胜数。在这四十九天里,宁国府所在的街上,满眼都是来来往往身着素白丧服的人,还有那络绎不绝、衣着华丽的官员,场面十分热闹。

贾珍让贾蓉第二天换上吉服,去领取了任职凭证回来。灵前供用的执事等物品,都按照五品官员的规格来准备。灵牌和疏文上都写着“天朝诰授贾门秦氏恭人之灵位”。会芳园临街的大门敞开着,随即在两边搭建起鼓乐厅,两班身着青衣的乐手按时奏乐,一对对执事排列得整整齐齐,威风凛凛。还有两面朱红底、镶金大字的牌对,竖立在门外,上面写着“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对面高高地搭起宣坛,僧道们在坛上张贴榜文,榜上写着:“世袭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御前侍卫龙禁尉贾门秦氏恭人之丧。四大部洲至中之地、奉天承运太平之国,总理虚无寂静教门僧录司正堂万虚、总理元始三一教门道录司正堂叶生等,敬谨修斋,朝天叩佛”,以及“恭请诸伽兰、揭谛、功曹等神,圣恩普锡,神威远镇,四十九日消灾洗业平安水陆道场”等内容,这里就不再详细赘述。虽然此时贾珍在操办丧礼上已经尽可能做到了他所期望的那样,但尤氏又旧疾复发,无法料理府中的事务。贾珍担心各位诰命夫人前来吊唁时,礼数上有所欠缺,遭人笑话,因此心里很是忧虑。正在发愁的时候,宝玉在旁边问道:“所有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大哥哥还在愁什么呢?”贾珍见他问起,便把府中内眷无人料理事务的情况说了出来。宝玉听了,笑着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给你推荐一个人,让她暂且管理一个月的事务,保证妥当。”贾珍连忙问:“是谁?”宝玉见在座还有许多亲友,不方便明说,便走到贾珍耳边悄悄说了两句。贾珍听了,高兴得不得了,连忙起身说道:“果然妥当,现在就去办。”说着,拉着宝玉,向众人告辞,便向上房走去。

恰巧这一天不是举行重要仪式的日子,来的亲友比较少,里面只有几位近亲女眷,邢夫人、王夫人、凤姐以及族中的女眷们正陪着聊天。听到有人通报:“大爷进来了。”吓得那些女眷们“呼啦”一下,纷纷往后躲,只有凤姐不紧不慢地站了起来。贾珍此时身体也有些不适,再加上过度悲痛,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邢夫人等人见状,说道:“你身体不好,这几天又事情繁多,应该好好歇歇,怎么又进来了?”贾珍一边拄着拐杖,一边挣扎着想要蹲下身子请安,说自己累了。邢夫人等人连忙让宝玉把他扶住,让人搬来椅子给他坐。

贾珍坚决不肯坐下,勉强陪着笑脸说:“侄儿进来是有一件事,想求二位婶子和大妹妹帮忙。”邢夫人等人忙问:“什么事?”贾珍连忙笑着说:“婶子们自然知道,如今孙子媳妇没了,侄儿媳妇又病倒了,我看府里内眷这边实在不成体统。能不能请大妹妹委屈一个月,在这里帮忙料理料理,这样我就放心了。”邢夫人笑着说:“原来是为了这个。你大妹妹现在你二婶子家,你跟你二婶子说就行了。”王夫人急忙说:“她一个小孩子家,哪里经历过这样的大事,要是料理不好,反而让人笑话,还是再麻烦别人吧。”贾珍笑着说:“婶子的心思我猜到了,是怕大妹妹太劳累。要说料理不来——我保证她一定能料理好——就算出了点小差错,别人看着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大妹妹从小玩耍的时候就有决断力,如今出嫁了,又在那边府里办事,更加历练得成熟稳重了。我想了这几天,除了大妹妹,再没有更合适的人了。婶子就算不看在侄儿、侄儿媳妇的份上,也看在死去的人的份上吧!”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王夫人心里担心的是凤姐没有操办过丧事,怕她料理不好,遭人耻笑。如今见贾珍苦苦哀求到这个地步,心里已经有些松动,却又看着凤姐,陷入沉思。凤姐平日里最喜欢揽事做,喜欢卖弄自己的才干,虽然当家理事很妥当,但因为没有办过婚丧这样的大事,担心别人不服气,正巴不得遇到这样的机会。现在见贾珍这么一说,她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一开始见王夫人不答应,后来见贾珍说得情真意切,王夫人有了松动的意思,便对王夫人说:“大哥哥说得这么诚恳,太太就答应了吧。”王夫人小声地问:“你能行吗?”凤姐说:“有什么不行的。外面的大事大哥哥已经料理清楚了,我不过是在里面照管照管,要是有我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行了。”王夫人觉得她说得有道理,便不再作声。贾珍见凤姐答应了,又陪着笑脸说:“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反正要辛苦大妹妹了。我先在这里给妹妹行礼,等事情办完了,我再到那边府里去感谢。”说着,就作揖行礼,凤姐赶忙还礼。

贾珍连忙从袖子里拿出宁国府的对牌,让宝玉交给凤姐,又说:“妹妹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需要什么尽管拿着这个去取,也不用问我。只求妹妹别想着替我省钱,一切以场面好看为主;其次,对待下人也要和那边府里一样,不要怕别人抱怨。只要做到这两点,我就再没什么不放心的了。”凤姐不敢马上接对牌,只是看着王夫人。王夫人说:“你哥哥既然这么说,你就帮忙照看照看。只是别自作主张,有了事,派人问问你哥哥、嫂子要紧。”宝玉早就从贾珍手里接过对牌,强行塞给了凤姐。贾珍又问:“妹妹是住在这里,还是每天来回跑呢?要是每天来回跑,就太辛苦了。不如我在这里赶紧收拾出一个院子来,妹妹住在这里,这几天也能安稳些。”凤姐笑着说:“不用。那边府里也离不开我,还是每天过来比较好。”贾珍听了,只好作罢。然后又聊了一会儿闲话,贾珍才出去。

过了一会儿,女眷们散去后,王夫人问凤姐:“你今天感觉怎么样?”凤姐说:“太太只管先回去,我得先理出个头绪来,才能回去。”王夫人听了,便先和邢夫人等人回去了,这里暂且不表。

凤姐来到三间相连的抱厦里坐下,心里想着:头一件事是府里人口众多,混杂不堪,容易遗失东西;第二件,办事没有专人负责,到时候就会互相推诿;第三件,费用支出过多,有人滥用职权,冒领财物;第四件,任务不论大小,分配不均,有的人辛苦,有的人清闲;第五件,家里的仆人嚣张放纵,有脸面的不服管教,没脸面的又没有上进的机会。这五件事,实在是宁国府长久以来的弊病。不知道凤姐会如何处置,且听下回分解。正是: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